第一篇:圆柱体的写生练习
教案 圆柱体的临摹练习
刘 勇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观察、比较和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
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造型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线条表现圆柱体的结构关系。
难点:运用结构线刻画圆柱体的造型特征。并同时表现出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教具:1.线造型的素描作品数幅。
2.石膏圆柱体;
学具:软芯铅笔、橡皮、课本、素描纸。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2)导入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3)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
二 讲授新课
设问: 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
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特性,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
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石膏圆柱体的绘画步骤:
(1)画出长方形和中轴线,并找出上下两个面所在的长方形。(2)画出上下两个椭圆形,注意椭圆形的切角法画法。(3)找出明暗交界线,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对比效果。(4)深入刻画,画出三面五调的虚实变化。注意线条的排列组合。
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各个专业中,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必备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绘画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
三、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临摹课本圆柱体范画。
2、用2B、和HB铅笔作画。
3、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
4、结构清晰。
四、作业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按正确的方法、步骤完成圆柱体的临摹练习
第二篇:第一课圆柱体静物写生(一)
第一课 圆柱体静物写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和了解平置圆透视现象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写生,学习描画生活中的圆柱体。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通过写生,学习描画生活中的圆柱体。教学难点:了解平置圆透视现象的规律。教具:素描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讲评作业情况。
三、新授。师出示圆柱体: 师讲解其形体特点。生观察并讨论。
四、巩固练习。
生观察并试写生组合体。
五、小结:
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三篇:圆柱体体积练习教案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句容市××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5《圆柱的体积》教案(练习)
主 备:宗和杰 主备研讨人:蔡永祥 严兵 宗和杰 审核人:许 娟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4——9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圆柱体积。2.能解决与圆柱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圆柱体积。教学难点:能解决与圆柱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温故预习。1.填空:(1)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是()。2.求下面各圆柱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①底面积是9.42平方分米,高5分米 ②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5厘米 ③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10分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订正。
二、基本练习。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求它的: ①底面周长 ②底面积 ③侧面积 ④表面积 ⑤体积
引导学生对照手中的实物模型小组里说一说方法和过程。2.P17 第4题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要求哪个杯里饮料最多,应看哪个杯里饮料的体积最大。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句容市××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要求学生猜一猜结果。(3)学生独立列出计算。
(4)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灵活的比较计算结果?
3、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讨论:这道题让我们求的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方法。
小结两种方法:①先算出50枚1元硬币的体积,再算1枚1元硬币的体积;②先算出1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算出1枚1元硬币的体积。
三、综合练习。1.对比练习
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高是5分米,底面积是多少? ②圆柱的体积是50.24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多少分米? ③圆柱的体积是12.56立方分米,底面周长62.8厘米,高是多少分米? 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解题方法和思路各是什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2.一个圆柱形钢材,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分米,已知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块圆柱体钢重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讨论:要求这块圆柱体钢的重量,先要求出什么?怎样列式? 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4710平方厘米,高15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引导学生结合实物模型指一指、说一说根据侧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怎样求出底面半径。
4.探讨:(P18页第7题)
把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分别绕它的长和宽旋转一周,(如下图),形成两个圆柱。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句容市××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注:出示第一个图,第二个图让学生想像后画出来。
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先估一估。再列出算式,灵活计算、比较。
四、全课小结。
(1)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Sh=πr²h=π(d÷2)²h
(2)在解决求圆柱体积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些什么?
五、当堂检测。
1.求体积。(1)底面直径8cm,高10cm;(2)底面半径5cm,高8cm。(3)底面周长18.84dm,高5dm。
2.有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径2米,池深20分米,现往池内注入1.5米深的水,求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
3.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40厘米,桶高50厘米,若每升水重1千克,这个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
第四篇:圆柱体教学设计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意目标: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及节约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
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模型;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板书:体积)
2、课件呈现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提问:这几种几何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几何体的体积?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2、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显示)
如果要求圆柱形水泥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那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要寻求一种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观察比较,建立猜想。
(课件出示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引导学生观察所出示的三个几何体,提问:
(1)这三个几何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3)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4)小组讨论,并猜想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汇报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适当启发、点评,使学生意识到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也就是都可能等于底面积乘高。
3、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分组合作把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并讨论以下问题:
(1)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4)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5)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4、汇报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变成近似的长方体的。
(2)课件演示拼、凑的过程,同时(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底面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3)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
① 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表面积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②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的圆柱的体积相等 ③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④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⑤因为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所以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字母公式是 V柱 = S h(板书)
5、回顾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实际应用
1、基础练习
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如果已知底面积和高,你们会求水泥柱子的体积吗?
例一: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积为12.56平方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2、变式练习:
如果分别给了圆柱底面的半径、直径,周长,又都给了高,你们会求圆柱的体积吗? 课件出示: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式多少升?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时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实际应用
(1)一根圆柱形钢材,截下2米,量得它的横截面的直径是4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截下的这段钢材重多少克?
(2)一个圆柱形玻璃鱼缸,里面装水,水面高35分米,鱼缸里放入一块石头后,水面升高到45分米,如果这个鱼缸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解题时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今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方法,归纳结论,解决了问题。这种学习的方法将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五、课后拓展
布置作业:如果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都相等,谁的体积最大?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体体积 = 底面积 × 高
V
=
Sh
第五篇:圆柱体体积教案
圆柱体的体积
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体积。
2、再次培养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探索新知的意识。
重点: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
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和学具:教师准备课件一个,投影仪,学生准备圆柱形的橡皮1~2块。
重点包含要素的分析:
1、让学生能从知识间或图形的联系的角度想到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来研究它的体积。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猜想能力。
2、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并且掌握转化前后两种图形各个量间的关系,也是灵活运用公式的关键。
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掌握V=SH是解决有关求圆柱体的体积或容积基础,同时也是下一步学习圆锥体体积计算的基础。
突出重点的策略:
1、回忆圆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利用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堆成圆柱体的过程来启发学生猜想:圆柱体能切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激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有前面的推测,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实物(学生自备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操作,验证猜想,探索体积的计算方法。
3、补充一个已知R求V的例题进一步突出求V必须先求S。突出V=SH的基础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体积的概念
2、我们学过求哪些几何图形的体积?怎样求?
(为学习圆柱体的体积的意义做迁移,并为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填充新知做好准备)
3、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柱体的体积吗?
4、想知道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的计算方法。-----出课题
二、新课探索:
1、;以前我们所研究过的几何图形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时,使用最多的是什么方法?
如: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呢?请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接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堆成一个圆柱体)能否也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圆柱体转化成学过的几何图形?
2、转化成什么图形,小组讨论。(猜想)
3、汇报猜想的结果。
4、动手实践:把圆柱体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
5、思考讨论: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各个部分有什么联系?
6、汇报,全班交流。
长方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高=圆柱体的高
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体的底面积
7、根据以上过程请在小组内对照图形讲述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汇报如下: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8小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V=Sh
三、公式的应用:
1、教学例题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1)带领学生画图。(培养学生会画图帮助分析的能力)
(2)让学生讲方法,尝试列式。教师板书过程。
2、补充例题:已知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茶叶筒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讨论方法汇报,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3、小结:对比以上两个题的解题过程,你觉得计算圆柱体的体积一定要根据条件先计算什么呢?(明确只要不是直接给出底面积,那就必须先由条件求出底面积。并补充V=лr2×h)
四、巩固练习:38页1、2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