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说课程稿

时间:2019-05-15 07:2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心理学》说课程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心理学》说课程稿》。

第一篇:《学前心理学》说课程稿

《学前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我是教育系学前心理学教师,李研。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学前教育学》。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素质水平较高的从事托幼机构、幼儿园及早教中心等学前教育类专职教师、保育员及管理人员。

为了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掌握0-6岁学前儿童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促进规律。

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儿童心理,并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敢于表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课程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其后续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课程论》《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幼儿文学》等,本门课程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的提供了心理依据和知识储备。

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中,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为根基、以理论的实际运用为目标”的理念。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应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阐述基本理论为主,突出应用,力求使本课程的教学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5.课程内容选取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基本理论)模块二: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智力等)模块三:学前儿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模块四:学前儿童活动心理的发展(游戏活动心理、学习活动心理)

课程内容学时安排

课程共56学时,讲授48学时,实践教学活动8学时,主要的实践形式是观摩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讨论。

6.课程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规律”。解决方案:结合案例讲解分析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再让学生自己跟据生活中的经验验证规律。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规律”。解决方案: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园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儿童的心理规律,学会分析儿童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材料

(一)教材选用

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选用张永红主编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作为课程教材,这本教材是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优点是理论难度不深,案例丰富;其不足是案例过于典型化,难以推及一般现象。

为了各取所长,我们还选用了《儿童发展》,(贝克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特点是该教材的操作性较强。还选用了《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其特点是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案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本着“理论必需、满足实践需要”的原则,对基本理论知识采用讲授的方法。同时,根据课程中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

1.运用讲授法,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

讲授法是本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把讲述与讲解等方法相结合。通过系统的讲述,帮助学生理清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和论证,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运用讨论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这一部分时,采用讨论的形式,针对早期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将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起来,对当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留作“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自主学习,以期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如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一章中,运用经典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认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的案例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和幼儿教育实践,描述的是真实的现象,有助于把抽象的心理学原理、概念具体化,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二)教学手段

既有传统的教学手段:图片、文本。又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活动视频。

此外我们还储备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网站,能在资源网上找到本课程的资源有:课程教学大纲、各章电子教案、系列教学课件、各章习题与讨论题、试题库、学前儿童心理实训指导书、图书资源、参考资料及相关网址、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视频、部分授课录像。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可以随时更新,确保为学生提供最有实际价值的学习资源,可以便利地满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发挥了很好的导学、助学的作用。通过网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有效激发,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

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正在不断完善了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条件。已建成的有多媒体教室、美术手工教室、单独琴房、集体琴房、舞蹈室、计算机机房、语音教室、设备先进齐全的微格教室等校内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见实习进程和实习效果。我系和巴中市近20所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我系还与正向教育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四川省内外的见习、实习提供保障。尤其是沿海一二线城市的先进教育理念能更有效的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三部分。

(五)主讲教师

本课程主讲老师有教心教研室主任李研老师、硕士研究生向礁老师、心理学专业本科学士彭金、李卓珩、邓敏等几位老师。

四、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学生层次有所不同,分为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五年制学生是初中起点,普遍学习主动性较差,理解能力较弱。而三年制专科录取线在二专层次,该段学生的高中学习情况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缺乏,且学习情绪性较强,感兴趣的内容就很喜欢,不感兴趣则不会听。与此同时,三年制专科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对于汉语的理解能力偏弱,对于汉族文化了解也不足。

2.学法指导

加强课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地学习。记好笔记,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要求认真完成活动教案设计。加强实践训练,积极参与活动。针对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在学法各有侧重。

五、教序程序设计

以《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为例说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思维的概念。

2.掌握思维的特性和种类,能够准确分辨各种类型的思维。3.学生积极参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掌握学前儿童思维的概念、特性及种类 教学难点: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以及思维的多种类型 教学过程: 4.1 新课导入

以一道数字分类的思维练习题开始,引发学生思考回答,并借此导入新课。4.2 案例讲解分析

以对比复习感知觉概念,加以案例充实,帮助学生理解思维的概念。结合“下雨打伞”的案例,充分讲解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根据不同的思考方式,充分辅以实际案例,梳理思维的不同种类。并在课堂最后提出讨论问题:

1、思维与 4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2、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之间有无联系?

4.3 实训练习

学生按照已有知识储备,结合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最后由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及其他小组同学参与评价。

4.4 总结及布置作业

总结思维的概念、特性及种类。布置作业:1..你觉得思维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这一习题,正好为下一堂课程做好导入准备。

教育系 5

李 研

第二篇:心理学说课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好!我是第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我先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材。一.说教材(板书:一.教材)

本课题出自

出版社的年级

册第部分主题。本节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节好课的设置除了要了解教材,还应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施。我再来说一下学生的学情。

二.说学情(板书:二.学情)

由于

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有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积极的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板书:三.教学目标)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情之后,根据教材的内容、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了解

,掌握。

第二个维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的概念,通过

使学生

,并教会学生

的方法,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

有正确的认识,能够

。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板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本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板书:五.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本节课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活动教学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

在明白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之后,我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板书:六.教学过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导入新课。预设时间5分钟。(图片、音乐、提问、设置情景等方式导入)

导入设置的依据是使学生明白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预设时间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

3.课堂总结。预设时间5分钟。我会以提纲的方式回顾本堂课给学生介绍的几个主要内容,包括,然后给学生一句能够激励他们的话,给予他们鼓励。

4.布置作业。请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想一下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我们还有哪些方法

,并且将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七、板书设计(板书:

七、板书设计)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样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点,清晰明了地突出教学的重点。所以我的板书采用黑板的中间部分,在上面板书本节课的课题,在课题下面板书我们本节课所学的方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

第三篇:高考数学说题稿

试题出处:2011年高考数学辽宁理科第21题 已知函数f(x)lnxax2(2a)x(1)讨论f(x)的单调性;(2)设a0,证明:当0x111时,f(x)f(x); aaa(3)若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x0,证明:f(x0)0

1说题目立意

(1)考查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包括形如f(axb)的复合函数求导)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3)导数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4)考查用构造函数的方法证明不等式;

(5)考查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思想。2说解法

解:f(x)的定义域为(0,)

定义域优先原则

f(x)1(2x1)(ax1)2ax(2a) xx若a0,则f(x)0,所以f(x)在(0,)单调递增; 若a0,则由f(x)0,得x1,af(x)0,f(x)单调递增;

分类讨论的思想 当x(0,)时,+)时,f(x)0,f(x)单调递减; 当x(,归纳小结:本问主要考查导数法确定函数单调性,属导数中常规问题。

(2)

分析:在函数、导数的综合题中,不等式证明的实质就是转化成函数求最值。本问只要考查构造函数法,完成不等式的证明。

形如f(x)f(x)的不等式叫“二元不等式”,二元不等式的证明,多采用“主元法”。方法一:构造以x为主元的函数 设函数g(x)f(x)f(x)则g(x)ln(1ax)ln(1ax)2ax 1a1a1a1a1a1a

aa2a3x2g(x)2a

1ax1ax1a2x21时,g(x)0,而g(0)0,所以g(x)0 a111故当0x时,f(x)f(x)。

aaa当0x方法一:构造以a为主元的函数 设函数g(a)f(x)f(x)则g(a)ln(1ax)ln(1ax)2ax 1a1axx2x3a2g(a)2x 221ax1ax1ax11,解得0a,ax1当0a时,g(a)0,而g(0)0,所以g(a)0,x111故当0a时,f(x)f(x)

xaa由0x归纳小结:1构造函数法解决不等式证明

2体现化归的思想

说题大赛是对课标,考纲中的知识点、能力水平以及过程与方法中的老师如何讲,学生如何训练,以及对一道题如何开发出它全部的功能,如何把一道题拓展出它最大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在训练规范当中要高度去认识的东西,实际上这么多年我们在训练这方面,老师凭经验去说,老师凭经验去提,老师凭经验去训练学生,老师凭经验去给学生拓展,把知识功能挖出来。

第四篇:对伪心理学说不 观后感

对“伪心理学”说不

金融理财41120055 张梦磊

这本书的原名为”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作者是Keith E.Stanovich.他是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自1983年出版以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我们现在阅读的是第8版。

一开始阅读这本书,真的有点难以理解,头脑中完全没有概念。可是定下心来仔细阅读,发现这本书不像传统学科理论那样枯燥乏味。全书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讨论什么是心理学,如何辨别伪心理学。但是与其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心理学,不如说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科学,如何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书中的例子鲜活生动,容易理解。在诙谐幽默中同时又显示出专业性,书中心理学常见的名词,以及定义都做出了解释,让我知道了科学用语和观点与日常生活中的差别。正因如此,这本书让我读着有点累,有些地方也不是很理解,尤其是一开始翻阅的时候,曾几度放下。在内心的坚持和作业压力下,我冷静下来阅读。在思考中写笔记,在写笔记中再思考,最后写读后感。我特别想感叹,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的太不一样了,科学方法和直觉思考也太不一样了。每当阅读到具体例子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容易理解,然而一遇到理论阐释我就会难以理解。尤其是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是靠自己去理解,思考然后凭借直觉得到答案。而这些答案的正确让我误以为自己是通过科学方法得到的。其实不然。阅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我离真正的科学还有段距离,学术也不严谨、专业,在实践之前我的理论知识还是非常不扎实,需要阅读更大量的经典著作来进步。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关键的特性——科学性就提供给了我们一个认识它了解它的方向和思路。科学性不仅仅是心理学的特点,是所有独立学科的重要特点。理解科学性,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科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曾经辉煌强大。无论从数学,化学,还是宗教文化,我们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仔细一想,中国古代的种种发明创造主要都是依据经验。经验主义,就是仅仅根据现象表面去推断,局限而狭隘,并没有认识到现象的本质导致知识理论得不到推广。古代的什么地动仪,还有观天象等活动,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人依靠千百年的生活经验建造了许多实用的建筑、器具。但是经过一次次的工业革命我们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看看

西方的哲学,逻辑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与经验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那种普遍的有着统一性的研究方法,就是科学。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等学者,在演绎归纳中得到了一些公理,被世人认可被我们所运用并且被检验着。这在现代逻辑学中明显可以感觉到的,那些公理并不只针对个别的。这就是对方论的学问,在大学教育中也经常会提到。就像我们常说的,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思考方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科学方法,需要科学基础。这也告诉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主题分析都需要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去推导,而不是依靠直觉预感去推测结论。

心理学是一门关乎行为,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它以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他研究实证可以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的理论可检验的研究方法。人们在忽略了心理学的科学性的同时,只考虑了这一特征往往造成了对心理学的误解。对心理学的误解,也就是伪心理学是我们更为常见的现实。比起正规的心理学,我们对伪心理学的接触更多,如“催眠减肥”,还有用传统的教条思考理所应当地做决断。这种对科学心理学的排斥,一是因为抗拒科学的心理学,就像封建禁锢科学那样那样企图用上帝,用神来解释世界;二是因为一些人想要利用心理学,扭曲了科学性从而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两股反面的力量让我们普通人更容易误解心理学。归根究底,心理学的科学性没有被全体人所理解认识。这里涉及到同行审判程序,重复验证机制,可证伪性等等专业概念,我对这些不是很明白。

那我们到底如何对伪心理学说不呢?一个办法就是看理论是否能被证伪。正如上面所说的。科学理论的表述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从中得出的预测或者假设有可能被证实是错误的。就像书中的小精灵、抽动性秽语症,还有ESP等假设都是一些无法被证明是错误的,就像说有些人能够通灵,都不是科学的理论。科学是专业性强的,与我们常人所了解的是不同的,尤其是对语言文字上。科学上的理论是对现象做出的解释,并没有对未来做出预测,而假设则是从特定理论中衍生出来的预测并且能够真实真伪。假设在大量数据下被证实,那理论便是有科学依据的。反之,则理论是错误的。在否定理论的时候我们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进行修正,将其更加符合现实数据。一个科学的理论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停地修正中得到完善。科学的关联性原则就是基于这一点。一个学科的发展不是跃进式的,而是渐进发展,与之前的研究成果有关联的。那些完全否定过去,突出全新理念的都是伪科学迷惑大众的一种把戏。科学不在于它是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是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来永续发展。仔细一想,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是一个道理。学习中只有不停地思考与质疑,或是纠正他人错误或是自己知错就改,这样学得才能深入,才能学以致用。在钻研过程中,不能

被错误挫伤自己的信心和坚定,因为我们到达科学的港湾就是不停消错的旅程。生活中,人无完人,只有在犯错中不断改进,在错误中学习进步。

语言是承载我们文明的载体,科学理论同样需要文字承载。在现实中存在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本质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站在事物本质属性解释,如什么事地心引力,什么是能量等等。本质主义喜欢咬文嚼字,如同哲学家那样钟情于各种定义,概念。相反,操作主义立足于可观测的现实,而语言是辅助作用。操作主义才是科学,文字的定义是依据一系列可观测的指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而本质主义的解释却是模糊抽象的。正是因为如此,这种操作性定义让科学知识变得公开可检验的主要机制。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文化教育似乎更偏向于本质主义。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等传统文化,都在思考本质问题。如今,科学发展了但是传统思维方式仍是存才我们脑中。回想在高中时刻对着物理书一字不差地背概念,那时的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程度让现在的我不禁觉得可笑。

明确了以上的研究程序和方法,知道了不可证伪的理论是不科学的,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检验理论时阐述的合理性。安慰剂效应,鲜活性问题还有相关性分析问题都容易造成研究结果偏离正轨。

安慰剂效应就是指无论治疗是否有疗效,人们都会报告这种疗法曾经对治疗有帮助,这和我们平时说的心理作用似乎有点类似,有时患者的乐观积极都能导致病情的好转。所以在临床医学中这个效应表现格外明显,因为安慰剂效应还有时间推迟的自然恢复常常会让我们误以为治疗的有效性。而产生这种误解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把个案研究的权重放过高。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作为孤立的现象存在,缺少必要的比较信息,导致证实没有信服力。因此,它们在科学研究初期有着引导性作用,而后阶段不能作为检验的理论基础。后期的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和控制。这在我们高中的学习就早就接触到了,俗称控制变量法。

而鲜活性问题,这似乎和媒体的渲染联系紧密,有限的宣传让内容深入人心从而扭曲了某些客观事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字密密麻麻充斥我们的生活,这些数字在我们眼中渐渐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图案,失去了意义,只有亲眼目睹才愿意相信。单一个案的压倒性现象也是鲜活性问题的具体表现,社会中的突出个例的影响经常会被无限夸大,造成人们情绪过度的不合理的波动。最近社会新闻播报了几则恶性报复社会实践,在成都,厦门等城市公共场合的血腥实践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在这种极端案例下,我们是不能得出中国社会是不和谐不安全的,更不可能从此不再出入公共场所。当然也不是无视这种现象,极端案例应该让我们进行反思,思考哪些问题导致了这样的恶果。

安慰剂效应和鲜活性问题似乎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而相关性问题在我们学习中更容易遇到,且常常被我们误解,歪曲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变量问题,方向性问题,选择性偏差都是研究相关性问题中容易忽视的方面。这与我们统计学中学习的理论十分一致。第三变量和方向性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多因素问题的时候先进行定性分析,搞清楚两者间是直接或间接关系和两者因果关系的层次。先进的统计学和数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数字来表示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但是这些定量分析一定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因为两个毫不相关的数据相联系都是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数据,只有在合理的解释下,这些数据才会变得有意义。书上的家用电器和避孕的例子,非常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并不是这样一眼便可识破的可笑结论,更多情况是像糙皮病例子那样难以直接分辨甚至更为复杂。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用实验或者其他方法去检验结果,绝对不能仅靠自己的猜想和直觉去判断。而选择性问题可以说是方向性和第三变量的衍生,在研究时更需要我们思考的全面。

熟悉了科学研究中可能犯的错误和忽略的要点,知道了实验的核心在于控制变量,但是得出的结果往往受到真实生活的质疑。这里要谈及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原则,他们形似但实质却是不一样的。在应用型研究中,把结果直接推广在现实应用中,这样样本的随机取样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随机取样才能代表整个总体,这是更多运用的是直接自然观测。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属于基础研究,也就是要控制第三方因素,操纵自变量,这个时候就运用人为实验观测了。在现实生活中,现实极少符合实验条件的,而且结果往往由多重原因交互作用产生的,自然有人会质疑理论是否有价值。那些基础研究的结果对现实得分析和预测是极为有现实意义的,因为操纵和控制多个因素可以排除非相关因素的干扰,得出关键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综合分析多个因素便可以较为符合真实生活地解释或预测,达到研究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些人会对实验的严密性提出疑问,除了在实验中遵循的随机分配原则,还有聚合性证据原则也保证了结论的科学性。大量的实验能够得到近似的结果,而这些实验的瑕疵性质和程度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实验证据聚合了,得到的结论是具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说聚合性证据原则允许我们将结论建立在大量有些许差异的实验来源之上。

在书的第九章谈到了多重原因的问题,并且举例是经济学相关的。这和我们学习的问题是紧密的,而多重原因的思维模式在经济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在现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互相影响,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抱着单一原因的思维模式是不可取的。还有关于对概率的问题,对待可能性要客观对待。在我们得出的一些结论中,往往还有概率性问题。人们大脑的进化方式就是让我们不懈的寻求世界中的各种

模式,我们总倾向于解释现象,试图将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随机的数据。其实,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事件因为完全是因为偶然因素造成的,不能由系统性的因素完全解释。识破赌徒谬误是容易的,但是在我们学习中要判别哪些现象是独立,哪些是相关的是不同意的,我们往往会相信自己的直觉主观的强加一些联系。就像证券市场的一些起伏,有时只是随机波动而已,而一些分析师总会去用一些理由去解释并且做出预测,而根据概率论原理,预测正确和错误的概率是相等的,利用这点可以很好的赢取一定数量的投资者去取得利益。也就是说我们会利用概率,让一些偶然发生的事情理解成我们预测的成功,显然这种预测机制是不科学的,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了规律。

最后一章对全书做了回顾,勾画了全书的重点,还着重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对科学心理学的不尊重。从作者的文笔中,可以感受到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微妙关系让人们误解了心理学时的无奈。因为媒体对伪科学的渲染,让科学的心理学失去了应有的正视和认可。再看看如今的经济学,截然不同,经济学因为媒体的过分追捧也陷入了窘境。对经济的依赖是无可厚非的,经济学也自然有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对此产生了一大批随波逐流的学者。数量飞速的增加,但是学术成果却没有飞跃进展,更多的是跟风随从以分得一杯羹。这本书名为“对伪心理学说不”,其实我们也需要一本书,名叫“对伪经济学说不”。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课稿

《学前教育学》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

上午好!我是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范黑龙。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学前教育学》。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初步形成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我们开设了《学前教育学》课程,就是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性质

为了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而学前教育学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的作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同时应具有从事学前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熟悉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课程、游戏等活动的技能;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专业修养。

3.课程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学》,先修课程的学习为《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提供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的依据和必要的理论基础。后续课程有《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等,《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的提供了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

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中,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为根基、以理论的实际运用为目 1

标”的理念。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精讲基本理论为主,同时注重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使本课程的教学,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5.课程内容选取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二个模块:概论模块(12学时):学前教育概述、学前儿童与教师、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内容、学前教育方法;分论模块(20学时):学前教育环境,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活动,学前教育与小学、家庭、社区,学前教育评价。

课程内容学时安排

课程共32学时,讲授18学时,实践教学活动14学时,主要的实践形式是讨论、观摩教学视频、见习。具体学时安排情况为第一模块共3章,讲授12学时;第二模块共5章,讲授20学时。

6.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因为这是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就是一位学前教师,一位专业人士,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对象、自己的职业,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难点: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

因为一方面学生初次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经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记忆,不善于理解。

解决方案:通过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理解、消化抽象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做到活学活用。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材料

(一)教材选用

学前教育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体系中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其教材也比较经典,且各有千秋。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选用《学前教育概论》(桂景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作为指定教材。此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的特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处配有“相关链接”、“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栏目。

参考教材

为了各取所长,我们还将两本学前教育学教材作为我们的参考教材:其中一本是由郑建成主编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学》(特点是理论丰富、资料详实)和其二是由虞永平、王春燕主编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学》(其特点是反映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的新成就,重点突出,有详有略)。

扩充性教学资料

此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扩充性教学资料,相关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案例,为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更好地补充课程内容。

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杨晓平、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柳阳辉主编《幼儿教育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在教学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富的幼儿园教学方面的资料,包括幼儿园见习观摩教学活动视频、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视频或光盘资料,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本着“理论必需、满足实践需要”的原则,对基本理论知识采用讲授的方法。同时,根据课程中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基本的教学方法,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对重要的理论知识采用讲授的方法。通过深入讲解,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学前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小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模糊的理论知识点,适当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师先设疑置惑或由案例导入,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点碰撞、思维激荡中消除不正确的观点、不科学的概念,逐渐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规范的理论知识。

演示法: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演示法,具体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清晰地感知知识点。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内容,教师结合演示进行讲解,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如在幼儿园课程部分,为增进学生对抽象的课程理论和实施环节的理解,播放幼儿园“方案教学”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去观看、分析和领悟。

见习观摩是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观摩幼儿教师组织活动,然后进行分析评论。通过观摩教学活动,学生积累了感性经验,提高了学生设计、组织、指导和评价学前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

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图片、图表等)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学前教育活动视频,使教学更加直观。

此外我们利用兄弟学校《学前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站,利用其丰富教学资源,包括案例集、习题库、实训指导、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

(三)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

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条件,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室。陆续建成模拟实训室、蒙台梭利训练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感统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7个专业实训室。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开展模拟幼儿园活动。

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见实习进程和实习效果。我们和幼儿园合作,建立了六一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商业幼儿园、民生幼儿园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见实习的场所,为学生见实习、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保证。这些幼儿园均为省级、市级优质幼儿园,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连云港幼教界享有盛誉。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作业20%,学习态度10%,(五)主讲教师

本课程由三位教师主讲,其中两位老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而且有海外学习培训的经历。一位老师是教育学教授。

(六)教学效果

教学中,通过系统、清晰的讲解,借助图片资料和活动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渗透新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评价 2.学生获奖

(七)课程成果 1.教学研究成果 2.教学研究论文

四、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学情分析 2.学法指导

五、教序程序设计

以《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设计》为例说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和范围。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科学、正确地选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3.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

因为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幼儿呢?什么样的内容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范围

虽然掌握了选择幼儿园内容的标准,但如何操作,具体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这是一很难把握的问题。

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4.1 新课导入

多媒体呈现案例:幼儿园一次艺术活动《中华文化艺术——京剧脸谱》,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而引出课题内容。

4.2 理论讲授

结合案例讲解分析幼儿园选择内容的标准、范围、及注意的问题。4.3 实际应用

展示幼儿园选择内容的实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尝试自主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分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借鉴;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指导解疑。

4.4 总结及布置作业

请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内容及依据;教师点评。将自己选择的内 容进行设计,模拟幼儿园活动。

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 范黑龙

下载《学前心理学》说课程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心理学》说课程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学课程参考资料

    学前教育学课程参考资料一、参考书目(一)主要阅读书目1、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李季湄《幼儿园教育》北......

    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

    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概况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chool Pedagogy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代码:130016课程学时:48 学分:3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开课时间:二年级 第一学期开课单位:教育学院大纲执笔......

    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

    《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课程编码: 学分:4.5 总 学 时:72课堂教学学时:72 实验(上机)学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方向) 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

    心理委员稿

    进入大学以来,参加了好多活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当上了心理委员。和大多数人一样,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对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无所知,也丝毫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在听过几次有关心理......

    心理采访稿

    成长,不再迷茫 记者:李小洛 全治州 撰稿人: 王竹青 刘丹丹 大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全面成长的特殊社会群体,会出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困惑,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

    心理课程学习心得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心理课程学习心得 心理课程学习心得 为期五周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束了,进入大学以来,一直都很期待心理健康开课。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方面都很有兴趣,在......

    心理课程心得

    心理课的心得体会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