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
《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4.5 总 学 时:7
2课堂教学学时:72 实验(上机)学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方向)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本课程的任务: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知识目标: 始终坚持学前卫生知识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卫生保健工作。并进一步理解幼儿卫生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以及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形成从事幼儿园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的设计能力、创设适宜环境的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特点,给予最基本的有关幼儿身体保健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素质目标:具备吸纳先进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卫生观入手,力图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学前专业的时候,就能以一种较高的、较广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幼儿卫生教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进程安排
三、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绪论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了解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和愿望。
2.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3.教学内容和要求: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
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课后小组研讨,小组组长负责记录研讨内容,研讨记录于下次课课前交。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1.教学目标: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了解人体的调节及化学成分。
2.教学重点和难点: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奇妙的人体
(1)人体的基本形态(2)人体的基本结构(3)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1)运动系统(2)呼吸系统(3)循环系统(4)消化系统(5)排泄系统(6)内分泌系统(7)神经系统(8)生殖系统(9)感觉器官
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儿童声带、消化器官、膀胱和尿道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对幼儿进行卫生保健?课后复习,下次课前提问。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1.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2)熟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3)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3)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幼儿的生长发育
(1)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2)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幼儿健康检查
(1)健康检查的时间(2)健康检查的内容
(3)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
第三节 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
(1)评价指标(2)评价标准(3)评价方法
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示范法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
(1)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儿童营养与膳食卫生
1.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膳食的配置(2)熟悉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
(3)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分类及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前儿童膳食的配置(2)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
(3)营养素的概念、分类及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与卫生
(1)关于营养(2)营养与幼儿的生长发育(3)幼儿需要的营养素
第二节 幼儿膳食的配置及饮食卫生
(1)幼儿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2)幼儿膳食的特点(3)幼儿健康的膳食环境(4)幼儿膳食的配制(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6)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课堂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为学前儿童配置膳食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指定膳食计划? 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试拟一份幼儿园冬季一周的食谱
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1.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2)熟悉幼儿园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3)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见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2)幼儿园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3)幼儿园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
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症 2.缺铁性贫血 3.腹泻 4.肥胖 5龋齿 6.弱视 7.中耳炎8.痱子
第三节 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1.蛔虫病2.蛲虫病
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课后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2)熟悉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3)了解常用的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2)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3)常用的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
(1)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原因(2)安全教育(3)安全措施
第二节常用的护理技术
(1)测体温(2)物理降温法(3)喂药(4)滴眼药(5)滴鼻药(6)滴耳药(7)止鼻血(8)简易通便法
第三节常用的急救技术
(1)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2)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示范、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1)怎样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2)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安全教育?(3)幼儿异物入体怎么处理?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健康
1.教学目标:(1)掌握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2)熟悉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3)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2)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3)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2)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原则、措施)
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
儿童时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及矫治的措施是什么?
第七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的生活制度
(2)熟悉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幼儿的生活制度
(2)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幼儿的生活制度
1.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 2.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
3.幼儿日常生活保健制度中的内容及要求 4.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举例
第二节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
1.健康检查制度 2.膳食管理制度 3.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 4.预防接种制度和体格锻炼制度 5.环境卫生和幼儿个人卫生制度 6.安全制度 7.家长联系制度
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
幼儿园日常生活制度包括哪些?
你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如何照顾幼儿进餐?
幼儿睡眠时保教人员要注意什么?
第八章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卫生
1.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的建筑卫生(2)熟悉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3)学习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园的建筑卫生(2)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3)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
3.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幼儿建筑卫生
(1)园址的选择(2)园内布局要求(3)幼儿园房舍卫生要求
第二节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
(1)玩具卫生(2)书籍卫生(3)文具卫生(4)黑板卫生(5)电视卫生(6)桌椅卫生
第三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1)重视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质环境(2)要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4)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幼儿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
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学前儿童卫生学》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麦少美 高秀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前卫生学》 万钫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作业:
(1)创办一所新的幼儿园,怎样选址较合适?
(2)幼儿园活动时的卫生要求是什么?
(3)为幼儿园选购桌椅是因注意哪些卫生要求?
四、学习过程记录和考核要求
《学前卫生学》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作业提交、实际操作及课堂讨论等几方面综合考评。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形式,学期成绩采取期末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计算评定,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学参考书
王东红王洁主编·幼儿卫生保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家雄主编·学前儿童卫生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学前卫生学》,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学前儿童卫生学》,顾荣芳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篇:《学前卫生学》
1、论述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设计一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案,并对所设计教案进行分析。
答:现状: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各地幼儿园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幼儿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定义。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她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二)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 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三)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四)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现在我国出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现在很多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何为“四二一”家庭呢,简单的说就是,男方双方父母,女方双方父母,四个人,自己和老婆以及孩子是“二和一”,这种模式直接导致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五)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在过去,很多人总是认为只有吃得好,睡得好,没有任何疾病就是非常健康的。可是在近些年来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很大的变化了,即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或疾病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不断互动的结果,任何一种因素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且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幼儿健康意味着幼儿身心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年就曾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具体到幼儿健康我们认为应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身体缺陷,具有开朗、乐观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及对环境的较快适应能力。但目前在我们一些幼儿园中危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问题不少。上海一份资料显示,教师常体罚辱骂孩子,儿童在行为、情绪、注意力、性格等方面有障碍以及有心身疾病的儿童占左右。另一份资料指出,目前我国幼儿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小儿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性格问题、情绪问题、不良习惯、学习上的问题。心理学家指出,许多成年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幼儿园没有心理健康档案,更没有幼儿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模糊不清。这一问题和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不好判断的特点有关,同时也和人们不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六)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
以前很多人都一直以为对于幼儿的语言和活泼开朗的程度,就采取他们越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就经常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有更多的锻炼自己开朗的性格。而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应该正面引导他们,既要保持他们活泼开朗的一面,又要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录性。
(七)教师的言语不恰当
1、先入为主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当中,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教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反而常常带着有先入为主,以点带面的看法和做法。下面本人就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吧。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调皮、捣蛋,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的幼儿。教师似乎因为这些行为已经“看死”了这些幼儿,如果今天他与别的小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了,那我们的许多教师在处理时就会带有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一定是他错了,有的则不分清红皂白,马上在其他幼儿面前批评指责一番。此时,下面的孩子一定是积极的地拥护老师。有的会说“把他送到小班去”,有的会说“告诉他的爸爸妈妈”、有的会说“我们都不要和他好了”,还有的会乘机嘲笑。到最后有些老师还会来个总结:“你呀,看看谁,他多少乖,你该向他学习”。我们都知道,这位老师是想通过集体让他的行为有所改变,但是这样的教育对那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2、不注意批评的语言形式
对于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孩子很容易犯错,而老师面对这些事情,导致经常都要批评孩子门,而每位教师在教育或者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都要经过大脑思考,自己所说的话会不会太重了,是否会伤害幼儿的心灵。但是能做到每位孩子都这样,真的很难实现到,对于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却又是不容忽视的。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面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幼儿都曾经说过“还没有想好是吗?那先坐下来,想想、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样说的,好么?”这时候字要仔细观察刚刚回答不出的幼儿,就会发现尽管老师的态度十分温柔,那坐下的幼儿的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他从老师的话语中分明感受到了自己不如别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我们的教师却还浑然不知。
3、不会意识字的言行
如果说教师在无意中的话会幼儿的心理,那么还是有点值得原谅,因为毕竟是无意的,反之如果有意呢?是不是也应该值得原谅呢?就像有一位幼儿在拿积木时,不小心没有拿稳,结果积木洒了一地,这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叫他捡起来就没事了,但是有一位老师却说“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早饭没有吃呀,真不知爸妈是怎么生你的?”,这样的话对于这样的幼儿来说是多么难受呀!所以,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往往没被许多幼儿教师所意识到。我们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也应做深刻的反思,以免在不经意中多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对于只是把思想和理念上的重视,确忽视了如何去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措施如下: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二)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
对于目前,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首先,应当把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帮助老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增长,同时要引起老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宣传,让家长不仅仅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其次,社区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如社区的资源利用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借助社区的宣传使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家庭环境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同时关注幼儿心理方面的发展,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用爱心拥抱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
曾今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我班有个叫施茗的女孩,十分可爱聪慧,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她每天入园时,总哭着要爸爸或妈妈陪她呆在幼儿园,若她爸妈不答应,就哭得非常伤心。每当这时,我就连忙走近她,拥她入怀,轻声告诉她:“老师也像妈妈一样陪你上課、吃饭、睡觉,跟你一起做游戏好吗?上課时经常请她回答问题,自由活动我时常把她叫到身边,摸摸她的小脸蛋,拉拉她的小手。在我真情的感染下,倔强的小茗茗终于接纳我。如今,能说会道的她经常向我倾诉她的喜悦和烦恼,我也会帮她出主意,共同想办法,从不轻易指责她,更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如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她。有一次自由活动时,茗茗玩太投入了,忘了上厕所而尿湿裤子,小朋友纷纷告状茗茗尿裤子,但为了维护自尊,她极力掩饰,说是下雨天妈妈没把裤子晒干,不是尿裤子,面对这种说法,我并没有当众揭穿她,而是理解地说:“回家要告诉妈妈,以后裤子要晒干,茗茗穿上才不会湿湿的。”她机灵地说:“下次没晒干的裤子茗茗不穿了”。同时又引导她以积极的、合作的言行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们要真正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把爱的情感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多些鼓励、多些关心,用亲切的态度、甜甜的微笑与孩子进行交流,藏起教师的尊严,以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的震撼,并主动地尝试去爱别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
(四)发挥游戏功能 对于一个人的心里来说,其主要是活动发展起来的。那么活动就想到了游戏,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饿。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花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个别幼儿心理健康辅导 在幼儿园,除了对幼儿进行整体的健康教育外,还要针对幼儿的个别情况,尤其是个别心理健康辅导具体内容。利用强化法、惩罚法、消退法、间歇法、行为塑造法、模仿法等针对幼儿的任性、说谎、自闭、攻击、焦虑等不健康行为问题进行辅导。
(六)坚持正面引导
1、自我意识理解
自我意识也就是自身的意识,对于渗透进主题本身的一种行为意识。对于自我意识的理解是主观的,有可能跟自己未必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
2、自我评价理解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其次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受认识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于别人比,多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七)幼儿一日活动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对于现在的心里健康教育的方式不是那种一日活动的形式,也不需要是那种把原有的活动替代掉的那种,应该是根据幼儿的心里想法和潜在的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的需要方式,来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俩开来。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八)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地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的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
三、心理健康的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学会感恩,做父母的好帮手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2、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劳动观念,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3、学会关心、体谅父母的辛苦,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活动重点:
1、帮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2、让学生学会关心,体谅父母的辛苦。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当父母的好帮手,并在教育中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活动准备:进行团体活动分组,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形式:游戏、观看视频,观看图片 活动对象:幼儿园小朋友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播放其中几位小朋友父母工作的视频短片,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父母工作辛苦,下班之后还要做很多的家务活,一般都有哪些家务活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播放短片,语言诱导,父母同样需要你们的关心。
二、感悟亲恩,初明道理。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等歌曲,感受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三、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说一说在生活中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四、辨析联系,巩固提高。
拿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比如小芳放学后帮妈妈擦桌子;小林放学之后不跟妈妈打招呼就去玩游戏等。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所以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务,做他们的好帮手。
教学反思:
孝道历来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中最基本的内容,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堂课以感恩为主线,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设计了三个环节,走进亲情---感受父母的辛劳;体验亲情---理解父母,产生感恩的情感;回报恩情---产生感恩的行为;让学生主动的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
2、谈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及改进策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份(大班或中班或小班)安全教育集中活动教案并谈谈你的设计思路。
一、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安全教育现状概览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幼儿作为社会的希望和祖国未来的栋梁,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200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曾经对儿童意外伤害问题进行分析调查,调查表明,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至少有1000万儿童遭受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10万儿童因此死亡,40万儿童因此致残。
近年来,我国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制定了很多法律和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中也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等作了具体规定。除了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建设部等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也相继出台。与此同时,广大投身于幼儿教育一线的教师也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幼儿安全教育的方法。教师们在娱乐中穿插了安全知识的教育,也根据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根据自身情况分阶段制定了教育提纲和具体实施方法。如在托班侧重教育幼儿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会呼喊求助,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而单独活动,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跟他们走,不能将小纽扣等。
虽然现阶段幼儿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地方性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中,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园发生伤害事件的法律。因此,我国的幼儿安全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们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所以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因此,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1、幼儿安全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护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又活泼好动,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仅是美化的作用,也是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能够有效的保护幼儿的健康发展。
2、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到:“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幼儿园的根本是保证幼儿的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继续教育过程。在幼儿园里,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应放在工作的首位,将安全教育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安全教育于幼儿日常生活细节中,并更多地将安全教育活动与生活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了解、学会一些安全防护措施,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将安全教育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安全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细节中,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了 解、学会一些安全防护措施,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
3、幼儿安全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生命线 “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想创建和谐环境,首先要创建平安的育儿环境。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园中公共安全以实现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这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还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而在幼儿园安全工作当中,幼教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是最大的,也是幼儿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也离不开幼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内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但是近年来,幼儿园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如2001午6月5日,江西南昌市广播电视幼儿园蚊香引燃被褥,发生特大火灾,事发当时值班教工擅自离开幼儿,13名全托幼童葬身火海,这次事件使得全国震惊。安全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
(一)过度重视保护,轻视教育问题
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所关注。为了防止孩子发生意外,老师总是小心翼翼,时时刻刻对孩子严加保护和防范。当孩子面临危险时,老师更具普遍性的做法是包办、代办,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去应对这样的场面,如何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幼儿园里,老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幼儿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老师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园的防尖锐物、防电、防摔伤、防中毒等日常安全教育实施较好,但是在防灾教育、防溺水教育、防应对陌生人教育、防人身伤害等方面比较忽视。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新生的危险也随之而来,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重视安全知识的灌输,轻视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按皮亚杰④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作为体验教育中的安全演习是培养幼儿们安全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日本和美国的很多幼儿园每月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安全教育方面的逃生演练,像火灾、地震等等,通过生动的体验让幼儿们拥有逃避危险的能力。近年来的自然灾害让我们不得不心存余悸。在汶川大地震中,得益于平时对自然灾难的逃生演练,全校师生无一伤亡。与此相反的是河南洛阳东部商厦的12.25特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高达309人,可以想象慌乱中人们是多么的无助,这也告诉我们安全教育的实践训练是多么的重要。
(三)幼儿园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安全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说明幼儿园安全责任意识不够,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幼儿园安全制度不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如:有些幼儿园门卫管理不当,责任心不强,幼儿趁门卫不注意,溜出幼儿园而走失。又如:有些幼儿园食堂卫生工作不到位或者食物不符合标准而导致幼儿食物中毒。这些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当前有些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尚不健全,幼儿园虽然有应急预案,但操作性不强。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包括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的演练活动开展不够。
三、加强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的建议
在幼儿园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成为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安全教育是保护幼儿们安全的一项有效的基础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始终贯彻幼儿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所以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更要全园上下树立“安全第一”、“幼儿安全无小事”的思想,通过健全规范的安全管理指导实施使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有效地开展并取得成果。
(一)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著名教育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等。因此,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如:贴上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内设立了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哪种做法对”的图片则是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此外还应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平时,老师担负着幼儿安全的责任,总是告诉他们“当心!这样做危险!”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二)加大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投入
坚持安全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将幼儿园的安全稳定党在治理教育发展等同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利用各方在资源加大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投入,以全力保证幼儿园的平安和谐。首先应该积极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其调整财政支出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其次幼儿园可以自筹资金,幼儿园每年在经费中分出一些作为安全教育的费用。另外还可以多渠道办园,增加创收解决园所的安全教育资金问题。
(三)强化幼儿园内部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首先是加强门卫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园内秩序管理,幼儿园要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制,每天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外来人员的登记制度。凡有人来访,必须认真做好登记,严禁陌生人进入校园。设立“幼儿接送卡”,要求家长要持卡接孩子,督促门卫严格把好凭卡接送关。其次是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幼儿园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食堂工作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每年体检一次。幼儿园应确保幼儿食品卫生安全,认真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条件,合理安排幼儿食谱和定期做好幼儿营养计算。最后是做好园舍、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幼儿园要经常深入一线检查,对幼儿园园舍、设施设备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对户外大型活动的器械要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幼儿园的房屋、水电、场地、家具、玩具、用具及大型活动器械要经常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四)完善、健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是完善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意外事故防御体系。幼儿园根据自身规模、财务状况、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现实情况,致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设置幼儿园安全管理小组。例如:设立幼儿园园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园领导负责制;健全保卫体系,配备专职安全保卫人员。第二是完善意外事故的处理机制。幼儿园应建立和健全实效科学的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健全幼儿园的安全紧急预警制度,科学的制定各种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第一时间对意外伤害人员进行急救和安置,协调各方关系把事故损失到最小。
(五)建立健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的判断。鉴于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程度做出的判断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⑥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评价可以通过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来进行,但是评价并不仅仅是对安全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而且还包括安全教育者们本身,瑞吉欧教育体系为人们所提供的积极参与精神和反思性文化实践,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及其学习,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增进儿童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幼儿安全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在安全教育的同事将一些经历记录下来,回顾并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同时也使幼儿教师提高自己的良好方法。
四、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地震演练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安全意识。
2、学习相关的逃避灾难的知识。
3、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活动重点:
1、注重日常安全行为的训练。
2、改变陈旧的安全教育观念。
活动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活动准备:进行团体活动分组,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逃生的图标 活动形式:视频学习,图标学习,逃生演练,诗歌朗诵 活动对象: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1、视频学习(1)播放动画地震短片,介绍地震的危害,认识到灾难的概念,渗透安全意识。
(2)讨论地震来了怎么办?播放地震自救动画短片,总结地震小知识。(3)学习简短的地震知识韵律诗。
2、图标学习
在一些通道处粘贴逃生的图标,先让同学们来认识图标,比如箭头,不同的图标需要做不同的动作。
3、逃生演练
教师先示范一次逃生过程,再让学生分别去逃生演练,演练的时候注意动作的规范,适时的指导学生,并且给予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在演练的过程中可以制作成视频,当做安全教育的资料视频,以后可以播放来强化下安全意识。
演戏结束后,评选出“优秀小小安全员”,给予奖励。
4、诗歌朗诵
学习安全诗歌,不仅仅是地震的安全诗歌,还有火灾或者食品安全的诗歌,培养安全意识,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读的好的给予奖励。
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来参加,增加活动的互动性。
第三篇:学前卫生学论文(本站推荐)
《学前卫生学》保育实践探索
【摘要】保教结合的意识薄弱和能力不足,一直是学前教育实践的软肋。在结合《学前卫生学》学科教学的保育实践中,存在着重教轻保、缺乏基本保健技能等问题,这与学生的思想认识、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安排等因素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应在树立学生保教一体观、增加教材中的实训内容、制定方便可行的观察分析表以及有效指导学生实践与反思等方面进行努力,以切实提高未来教师的保教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灵魂。为了切实贯彻“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学生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而《学前卫生学》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就是学习对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保育,这些技能的学习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结合幼儿园保育见习,让学生深入幼儿园班级,在观察、实践中反思、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保教结合的意识,掌握保育和教育的技能技巧,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纵观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实践,还没有比较规范的保育见习计划和内容可供我们参考,而我校自学前教育专业复办以来,虽然每年都结合《学前卫生学》的教学组织学生下幼儿园进行保育见习,但以往见习的内容、要求都不够全面具体,再加上一年级学生首次下幼儿园,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有限,所以大多数学生见习后都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只是看了些“热闹”回来。因此,保教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薄弱一直是我们毕业生的软肋。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当前学前教育学生保论文联盟整理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大专生在教育实习或新上岗时,保育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明确保育和教育的结合点在哪儿;保育和教育严重脱节,重教轻保;保育的技能技巧欠缺。如很多新老师只在乎“上课”,而忽略了许多生活环节的保育工作;不够关注孩子一天身体的变化,对孩子的一些疾病迹象没有预见性;大多数新老师不懂得如何为幼儿铺床单、擦屁股、穿衣服;遇到意外伤害,不能进行简单的处理;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的调节,有的甚至还在有意无意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
二、当前学前教学生保育实践问题的原因探究
思想认识偏差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幼儿园老师只要把幼儿教育好就行了,而保育则是保育员的任务。所以在校期间他们比较重视对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了对卫生保育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教材实训内容欠缺
目前,各高校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教材,都缺少对学生保育方面的实训内容,使学生对保育技能、技巧的学习缺乏统一的要求和依据。保育实践内容涵盖不够全面
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保育技能训练,如测体温、数脉搏、呼吸道异物的急救、翻眼皮、流鼻血的处理、查看扁桃体、穿脱衣服方法的训练等。而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只能通过两天的幼儿园保育见习机会,如果观察不认真细致,学生就会忽略很多细节。
操作层面上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
现在,大部分学院还没有配置可供学生进行保育技能操作的场所,这也给学生的实训增添了很多困难。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保育实习,学生一上岗就要保教并重,这对于新老师来说真是难上加难。
总之,造成目前学前教育学生保育实践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好它,需要多方的努力。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就大专院校《学前卫生学》的教学和如何在保育见习中提高学生保育实践能力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愿与专家同仁共同探讨。
三、提高学生保育实践成效的对策探讨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学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专业课的学习。而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都流露出畏学情绪,认为学了这门课,将来就要为幼儿擦屁股、擦鼻涕。因此,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把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将许多学前卫生学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与他们将来要“为人母、为人父”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儿童营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营养配膳的方法和制作“五谷豆浆”的方法以及不同身体状态下儿童食谱的配置及制作方法等;结合“小儿生理特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各种身体保健的方法,如“常用盐水漱口防感冒”“耳廓穴位按摩防冻疮”“叩牙延年益寿”,等等。这些内容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前卫生学》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参加保育实践的热情。真正树立保教一体观,切实增强学生对保育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对幼儿生理特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加强对幼儿保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学生认识到幼儿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虽然已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但各系统、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较大;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神经、心理发育还很脆弱、很敏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侵害,所以需要成人各方面悉心的照料。这些知识的掌握为学生树立保教一体的观念、增强对保育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教材中增加实训内容,加深学生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了解
在《学前卫生学》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保育和能力的培养”一章内容,重点向学生分析幼儿一论文联盟整理日生活各个环节的保育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应着重培养幼儿哪些方面生活的能力,以增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如:在进餐和睡眠环节,怎样做才能切实保持孩子有愉快的情绪,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等,这些内容的加入,使学生在见、实习中的可操作性更强了,也加深了对保育工作的理解。制定切实可行、方便学生操作使用的保教内容观察分析表
结合一年两次各2天的幼儿园保育见习活动,笔者制定了切实可行、方便学生操作使用的保教内容观察分析表(见附表),并在学生下园前专门用两节课时间向他们详细解释其内容及要求,使学生明确目的,知道应该看什么、怎么看,特别强调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保教结合点在哪、应怎么做,充分利用有限的保教见习时间,提高保育见习的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过程的指导
在学生下幼儿园保育见习期间,除专业课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遇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由于目前大多数大专生是独身子女,本身的自理能力就不强,到幼儿园后,对幼儿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无从下手,这就更需要老师、保育员手把手地教,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在反思中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实践,学生保育实践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实践园所对我校学生的满意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但反思我们这几年的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由于学生还没有开始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在保育见习中无法做到融汇贯通,只是更多地停留在观察、分析的层面上,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太少;结合卫生学课程到幼儿园实践的机会有限,并且实践操作的面太窄、内容不够全面。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建议:学院创设相应的保育实训室,让学生在《学前卫生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充分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学生毕业教育实习中要加强保育实习的份量,使配班的学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非形同虚设;学院能根据学前卫生学教学的需要,多安排学生下幼儿园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树立保教一体的观念,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保教结合,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第四篇:《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60学时,教材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万钫编著的《学前卫生学》。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拟操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解剖生理部分,建议教师利用挂图、模型、幻灯、动画等方法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时,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实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三、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绪 论(2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理基础(1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教学重点: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教学难点: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小儿的生理特点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
四.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
五.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泌尿系统
六.身兼数职的皮肤
七.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
八.人体的防御机构——免疫系统
九.眼睛——视觉器官
十.耳——听觉器官
十一.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
十二.幼稚的生殖系统
第二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降生的瞬间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三.新生儿的本能
四.新生儿的感觉
第三节 生长发育
一.胎儿的发育
二.小儿的生长发育
第二章 儿童营养(10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及利用;了解加强孕期营养和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了解幼儿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理解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意义
教学重点: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幼儿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教学难点: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营养基础知识
一.营养素
二.能量
三.蛋白质
四. 脂类
五.碳水化合物
六.常量元素
七.微量元素
八.维生素
九.水
第二节 孕期营养
一.孕期营养的重要性
二.孕期营养与胎儿脑的发育
三.孕期合理营养
四.不同妊娠时期的营养需要
第三节 婴儿喂养
一.提倡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三.添加辅助食品
第四节 幼儿膳食
一.合理安排幼儿膳食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简介
第三章 预防常见病(10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预防出生缺陷和新生儿疾病的重要性及措施;掌握婴幼儿患病的基本表现,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掌握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及急救术。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及急救术。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预防出生缺陷
一. 出生缺陷的严重性
二. 优生措施应从婚前和孕前开始
三.重视孕早期的保健
四.孕期自我监护
第二节 预防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护理
二.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三.预防意外
四.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五.新生儿疾病
第三节 预防婴幼儿常见病
一.早发现疾病
二.婴幼儿常见病
第四节 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
一.常用护理技术
二.急救技术
第四章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有关免疫和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了解计划免疫的程序;掌握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染病的特性、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熟悉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症状和护理技术。
教学重点:计划免疫的程序;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染病的特性、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症状和护理技术。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幼儿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病因、症状及护理技术。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
二.计划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概述
一.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二.灾后防疫
第三节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二.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10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健康概念的涵义,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掌握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学会幼儿健康检查;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紧张状态对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减缓和消除紧张的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心身疾病进行有效的化解和治疗。
教学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心身疾病的咨询与治疗。
教学难点:健康的整体观;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心身疾病的咨询与治疗。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健康教育
一.有关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幼儿健康教育
第二节 健康评价
一.生长发育评价
二.健康检查
第三节 婴幼儿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概述
二.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三.婴幼儿常见的心身疾病
第六章 集体儿童保健(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任务和职责;掌握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学会制订合理的幼儿生活日程和集体儿童膳食计划,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维护幼儿身体的健康。
教学重点:托幼园所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幼儿生活日程和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食品卫生和环境、设备卫生的维护,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教学难点:幼儿生活日程和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食品卫生和环境、设备卫生的维护。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托幼园所保健的意义和任务
一.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二.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
三.保健室的职责
第二节 托幼园所保健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检查
二.制订合理的生活日程
三.提供合理的膳食
四.建立体格锻炼制度
五.传染病管理
六.安全措施
七.建筑设备卫生
四、考核
1.考试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特别着重考察考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保教实践的能力。
2.考核方式、分制
①到幼儿园实习、见习后,要求写出报告,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30%。
②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70%。
第五篇: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作者:贲春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针对“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职业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前卫生学 课程教学 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贲春明(1967-),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教学、双语教学、职业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8-0134-01
“学前卫生学”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我们在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念基础上,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原课程是延续传统的“学前卫生学”的学科结构,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造成学生厌学等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1)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内容上沿用本科教学的学科结构,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应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倾向于抽象的理论,难度较大,教师虽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但学生还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2)课堂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被动记忆,缺少学习主动性。(3)缺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太少,没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没有体现高职高专特色。(4)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传统教学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学生易养成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
(一)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根据“理论有用、能力为重”的职业教育原则,从强化结合实际,注重能力培养,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要求出发,我们从北京“汇佳幼儿园”“启明幼儿园”和秦皇岛“小金鹿幼儿园”等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邀请了行业专家进行岗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和技能,形成一份能力图表,进而形成培养目标。通过“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具备在幼教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根据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学前教学的能力;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为托幼机构提供合理的膳食管理的能力;对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基本急救的能力,进行教育环境创
设及把握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的能力;了解和解决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的能力等。
(二)依据能力培养目标选取、确定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依据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确保课程所选内容能够有效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纯理论”性的内容。按照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将教学内容分为幼儿健康与保育、幼儿生理特点与卫生、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治、常见疾病及意外的预防处理、托幼园所的卫生制度等五大模块,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教学内容。理论课采用全程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主讲,师生互动,参与式教学,同时配合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身心保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基本方法,为学科的学习及今后从事儿童保教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从时间安排上,在大约36课时的总课时中,实训课时占14课时;从实训内容上,每一节实训课都有具体的目的、内容、步骤,引导学生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训指导手册规定的项目及要求来组织安排,先由主讲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集中讲解示范操作方法、步骤,提示应注意的事项,再由学生独立操作,教师指导、检查。最后根据该项目评价标准打出实训操作成绩,并计入期末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实训的目的是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了解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
(三)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只是结果。应用体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讲授学前儿童的生理卫生时,涉及人体的解剖结构,单凭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就利用挂图、模型,边演示边讲解;在讲到血液循环、呼吸运动等内容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繁多的形态结构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学生学起来既觉得轻松有趣,又容易理解记忆,效果十分显著。
2.现场教学法。为了增强理论讲授的实效性,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和考察,验证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的保育工作中去。如“幼儿健康检查”一节的内容,在讲解了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以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协助保健教师进行晨间检查,为幼儿查体。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现象教学,增加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情景教学法。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急救包含许多急救技术和处理方法,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技能,我们设计一定的情景,准备一些工具或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救护者和受伤者,进行现场的急救和包扎。如在讲到“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内容时,除了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外,教师还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教措施,并要求学生两人合作轮换完成操作练习。通过这种模拟操作,使学生头脑中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技能。
4.案例教学法。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见习、实习、书上、网上)搜集筛选了许多实际案例,在给学生讲授相关理论时,适时出示有关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写出分析提纲,而后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查明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或对策。这样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每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施的功能。课程组主讲教师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大量与“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学体课件。课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逐步建立起网上教学辅导系统。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改变传统呆板、单调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提高。
(五)建立丰富的教学网络资源,提倡开放式学习
在校园网开发和创建了自主学习型网络平台。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在完善教学文件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相关链接信息,提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的设立,建立起了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网络学习的立体教学框架。在丰富学生学习资源的同时,极大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形成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为了克服平时不认真、一到考试就死记硬背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要强化实训技能考核,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如平时成绩10%(包括课堂提问、学习表现、作业),调查报告10%、实训40%、期末考试40%。书面考试内容不要求学生死背概念等,而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上。课程除书面作业以外,平时也可做一些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的练习,还可以组织做一些专题调查。
[参考文献]
[1]马英玲.高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8).[2]朱家雄.学前儿童卫生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李彩福,李春玉.社区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8).[4]许莉.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