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教案

时间:2019-05-15 07: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教案》。

第一篇: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教案

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

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下面我给大家交流一下民族宗教工作的形势。早在十多年前,江泽民总书记讲过一句话,叫做“民族宗教无小事”。随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延续(第一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一战结束前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运动席卷了亚洲广大地区,即“亚洲的觉醒”,它扩展到非洲和拉美的许多国家。第二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表现在:殖民地国家要求摆脱宗主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伴随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下所抑制和掩盖的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激化,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分离运动急剧兴起,原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南斯拉夫先后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同时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这次浪潮矛头指向多民族国家的联邦制,主要是一国内部的少数民族脱离原联邦制取得独立。),民族宗教问题越来越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所以,大家作为宗教界人士,有必要对我国的民族宗教工作做了解,以使我们增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大局。

一、现阶段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和新变化

(一)我国的基本民族国情

1、我国的民族状况

我国的民族状况可用五个字来概括,即“多”、“长”、“广”、“边”、“低”。

所谓“多”,是指民族众多。我国56各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全国 13亿3千8百万人,汉族12亿2千5百多万人,占91.51%(91.59%);其他55个民族人口总为1亿1千3百万人,占总人口的8.49%(8.41%),所以,习惯上,人们把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长”,指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个历史很长,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广”,是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但地域分布广。全国154个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其中新疆占1/6,内蒙古占1/8,西藏占1/8.。

“边”,指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和边境地区,我们通常称边疆。我国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1.9万在少数民族地区。全国135个边境县有107个在民族地区。边境2100多万人口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

“低”,指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少数民族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如:独龙族、怒族),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比较落后,目前我国3000多万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绝大多数在少数民族地区。

所以,政策上不能一刀切,要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的发展,要给予必要的优惠。

2、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性质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繁荣。

(二)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1、民族问题的内涵及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1)什么是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是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所产生的与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理论认识的起点)

民族差别: 文化差异、发展差距。

(2)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东西”的问题 东部—西部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发展差距大。东突—西藏问题(疆独与藏独问题):实质是反分裂问题。由此看出,我国的民族问题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方法加以解决。但是,由于国际上还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在国内的一定范围也还存在阶级斗争,国内外的阶级敌人总要千方百计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所以在民族问题上也还有敌我矛盾存在。

2、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胡锦涛同志在2005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民族问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对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做了 高度的概括。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认识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如1:政治平等与经济平等。例2: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集中地体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上。在这个时期,在经济权益上,各个民族还可能产生矛盾和纠纷,而这些矛盾纠纷也往往会以政治问题体现出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从政治上努力解决随时出现的经济问题。

(2)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个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实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各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都对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民族问题中的体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现实问题是历史问题的延续。例1:西藏问题产生于20世纪初期,英国出于分裂西藏的目的,策划煽动,制造“西藏独立”,其后,在英美共同的支持下,地方少数上层人士偶或有倡言“独立”的,但是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西藏尚没有出现公开的分裂政权。但是,由于**周围少数上层封建势力依靠国外势力的干涉,继续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才使得西藏问题成为我国民族问题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例2:新疆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20世纪初期,在境外“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渗透和影响下,新疆开始出现民族分离的思 潮。1933年,英国插手在新疆南部制造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44年,苏联支持三区革命初期曾一度在伊宁建立了“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

可见,在新中国建立前,新疆问题和西藏问题都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西藏和新疆的分裂活动和思潮,都是有着直接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性的。

其次,历史因素在现实问题中有重要的影响。在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除了现实对于历史有继承和延续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因素在现实问题中重新被发掘出来,以至于在社会现实中产生巨大的影响。西方分析家在评价世界民族问题时指出:“历史实际上并不重要,利用历史才是重要的。”

由此可见,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不仅使民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也给民族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的难度。所以,解决我国当代民族问题时,不仅要看民族问题的现实表现,也还要看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因素和引发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江泽民同志曾针对我国的国情而强调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与宗教问题确实事关重大,因为它关系到亿万群众的精神生活,关系到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关系到国际交流与合作。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着特殊的关系,虽然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 但是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在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宗教问题通常是民族问题中难以剥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全球的热点和难点。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冲突往往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宗教之间的差异也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纠纷。

民族与宗教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宗教的民族性。其次,民族是宗教的载体,宗教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民族是宗教的载体,在大多数群众信仰统一宗教的民族群体中,宗教礼仪往往与该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规范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宗教在民族问题中有重要影响。当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宗教的介入加剧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增强民族问题的敏感性,使原本就是复杂多端的民族问题难以解决。当民族问题被宗教情绪所煽动,那就不得了!

(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民族问题一般是指一国内部的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纯属一国内部事务。原本不属于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然而冷战结束后,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使一些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突破了国家边界限制,登上了世界政治的舞台。特别是近年来,西方霸权主义大国借口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出于自身利益而在世界各地实施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这不仅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和民族问题的国际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主权不可侵犯,内政不容干涉” 等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例:**。例:有关大国和国际组织借口肆意干涉他国内政,严重影响国际关系。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3、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新变化。

(1)共同发展与民族之间发展拉大的趋势并存。一方面是共同发展,但同时民族之间发展差距也在拉大,这两方面是并存的。例:改革开放初期东西部差距不大,甚至西北各省人均GDP还高于广东、福建,但现在差距很大,西部各省人均GDP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并存。每个民族随着发展,民族意识也会增强。民族的权利意识、利益意识都会发展,都会增强。这样一种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往往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在政治上往往是参与意识,自治自主的意识在增强。在经济上要求加快发展本民族地区的经济,要求有平等发展的机遇,要求有更多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在文化上要求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多元一体。怎么样在多元发展的情况下,又能凝聚为一体呢?把多元发展这样的动力变成一个中华民族凝聚的力量,也是我们国家在民族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发展是一个好事,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对这个新的问题也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3)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增多和摩擦矛盾增多并存。一方面是联系、交往增多,另一方面是摩擦和矛盾也在增多。

民族之间联系交往增多和摩擦矛盾增多并存。改革开放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是前所未有的增加。最早的时候是汉族地区的老百姓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做生意、经商、寻求发展;后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走出了村寨、走出了山区、走到城市中来经商、求发展。过去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安土重迁,轻易不移动的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家认为我们国家的流动人口有两亿人,也包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起来以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就会增加,这样必然伴随着摩擦和矛盾也会增加。比如汉族,在同一个民族交往当中也会有摩擦,也会有矛盾。这种摩擦和矛盾可能只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如果是不同的民族之间,主体成员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演化为民族问题,演化为两个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在人员流动、民族联系、交往增加的过程中,也要意识到摩擦和矛盾也在增加,也要意识到这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也需要面对,也需要很好的处理。例:7.5事件,广东韶关有一家港资的企业,雇佣了一批来自新疆的工人,与汉族工人间摩擦,而被世维会利用。

(4)民族地区开放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并存。

一是工业经济项目开发中环境污染问题;二是资源开发中的资源毁坏事件对自然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

(5)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任重道远。(6)边境地区的发展问题 我国2.3万多公里路堤边界线中1.9万公里在民族自治地方,135个边境县中107个是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约2200万人口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此外,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来个民族与历史上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其中有8个在境外建有独立的民族国家,有4个在邻国建有以该民族为主体的行政区。

(7)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分布在10个省区的86个县、640个行政村,总计63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五,统称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这22个民族发育程度比较低,在国家整体发展中,文化适应力较弱。

(三)我国的宗教信仰现状

1、我国的宗教信仰具有多元化、多层次性。

我国是多宗教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信仰宗教多,第一层次: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天主教,第二层次:国教道教。第三层次:各民族的民间宗教和信仰崇拜,例:纳西族的东巴教,白族的本主崇拜,彝族的毕摩教。

2、我国的宗教信仰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

例:怒江福贡、贡山信基督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佛教的世俗化倾向也很突出。

3、我国的宗教信仰具有极强的世俗化倾向。当代宗教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发展变化,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传统宗教越来越走向世俗化,宗教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世俗化就是在当代社会中,宗教一味强调神灵世界,漠是人的世界不行了,宗教要想存在发展必须要贴近社会,必须参与社会,甚至必须为社会服务。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宗教的理论观念都发生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各种宗教组织表现出来在弘扬宗教所宣扬的“爱”和“慈善”的思想,那种提升人们道德的东西。当然,世俗化当中也要有个度,也就是涉及到宗教形象的维护,也就是过度的世俗化,过度的追逐世俗的物质化的利益,经不住世俗的物欲的引诱,就会败坏宗教的神圣性。例,佛教寺庙里功德。

4、我国的信教群众有不断增加的态势。

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深入贯彻;人们思想的日益多元化;再加上现在人们的压力增大,寻求一种精神寄托。信教群众越来越多,特别是天主教、基督教的信教人员增长最快。

5、我国的信教群众绝大部分是劳动人民。

(四)云南宗教基本情况

1、云南是全国宗教类型最多的省份

云南是多种宗教和多元宗教文化并存的边疆省份。五大宗教云南都有,尤其是佛教,佛教的三大部派只有云南独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各宗教教派在我省都有分布,如: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宁玛派,藏传佛教教派在我们云南比较俱全。

2、信教群众较多。

截至2009年3月31日,全省有428.5万余人信仰五大宗教,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其中佛教是288.6万余人,汉传佛教是173万人,藏传佛教是19.9万人,南传上座部佛教是95.7万人,道教是28.2万余人,伊斯兰教是66.1万余人,基督教是40.5万余人,天主教是5万多人。

3、宗教活动场所数量较大

全省有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658处,其中寺观教堂是5717处,固定活动场所是941处,其中佛教寺院是2552处,佛教固定处所是580处,汉传佛教寺院是812处,汉传佛教固定处所是14处,藏传佛教寺院是39处,藏传佛教的固定处所是561处,南传佛教寺院是1701处,所以数量比较多。还有道教公观184处,伊斯兰教清真寺是845处,基督教教堂是2071处,天主教堂是65处。

4、有一定数量的宗教教职人员

全省有宗教教职人员12210人,其中佛教是6238人,佛教当中汉传佛教就有1518人,藏传佛教是2834人,南传上座部佛教是1889人;道教是629人;伊斯兰教是2259人;基督教是3061人;天主教23人。

5、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不断加强

近年来,一大批宗教界人士分别安排到各级人大、政协担任代表委员进行参政议政。全省共安排1188名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是1人,全国政协常委是2人,全国政协委员是5人,省人大代表是3人,省政协常委是5人,省政协委员是17人,州市人大代表是18人,州市政协委员是198人,县人大代表是77人,县政协委员是655人,乡镇人大代表是209人,这是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的情况。

(五)我国宗教问题的特点

我国宗教问题的特点体现为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二、党和国家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政策体系

(一)民族政策体系 1.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观。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她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是在这种结合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同样,正是在这种结合中,我们党对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

(1)各民族不论大小、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都应该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造能力、优点和特点。发育阶段的差别,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历史形成的。我们的任务就 是要努力为少数民族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阶段,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是民族特点、民族差异、民族问题将存在很长时间。民族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民族消亡之前,忽视民族差别和民族特点是错误的。我们坚决反对人为地去消除民族差别,同时欢迎和提倡民族间的相互亲近和学习。

(4)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在消除了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策。必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既要注意数量上提高,也要注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6)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7)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西化”和“分化”的突破口,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分裂主义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敌人。要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孤立和依法打击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防范和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2.民族政策的制度安排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我国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民族政策规范化的法律保障; 设置民族工作的管理机关和机构。3.民族政策的方针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卫生等事业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4.民族政策的实践目标

国家层面: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民族层面: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社会层面:确保政治的有效参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5.民族政策的战略举措(1)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全面推进“兴边富民”工程(3)落实22个民族共同发展帮扶计划(4)完成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

(二)宗教政策体系

1、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

2、党和国家关于宗教信仰的基本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为什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对规律的尊重(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是对人权的尊重(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说到底,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自由、更愉快,这就是我们共产党所要努力,我们真正的目标也在这里。我们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既然还有一部分群众要信仰宗教,我们就要尊重,不要强行制止。当然这里将宗教信仰自由,后面还有依法管理。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精神价值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毛泽东早年在讲宗教问题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湖南运动考察报告》,这个报告当中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我觉得讲农民和菩萨的关系问题,讲得是非常到位。他说菩萨是农民树起来的,你去把菩萨砸了,但搬不掉、砸不烂农民心中的菩萨。而且农民还会疏远你,什么时候农民觉得用不着菩萨保佑,自己会搬掉的。这个道理我觉得非常深刻);

内容:(1)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都有自由。所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提倡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之间,都 要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不允许利用信仰上的差异来挑起纷争和冲突。当今世界上因宗教差异引起的冲突非常多,但我们国家是非常稳定的。这跟我国的文化、政策都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宣扬宗教自由,但只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你不信基督教,就会被排挤、受歧视。

(2)实行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是实现宗教信仰自由的一种前提和基础,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如果一个国家跟某一个宗教相结合的话,就不可能有宗教信仰自由,只能是有某一个宗教的自由,对其他宗教或者不信教都没有自由。所以我们讲,政教分离是实现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政教分离也是现代国家在处理政教关系上的一个价值取向。现在大部分国家是采取政教分离的道路。当然,有些难分,例如美国,美国在宪法上标明政教分离,但基督教和美国的政治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总统宣誓是要手扶圣经的,而且宣誓词当中最后都要落“上帝保佑美国”,美国政治生活最重大的莫过于总统选举,美国总统从华盛顿到奥巴马已是44任总统,除了肯尼迪外,是清一色的基督徒,而且是基督教的新教的教徒,肯尼迪是天主教徒,因而成了短命总统。可见你在美国要当总统首先要是基督徒,而且是新教基督徒。美国国会两院重大活动之前都要有牧师引领做祈祷。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应该说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政教关系,也就是具有中国自身特点的政教分离的关系,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政教分离关系,概括起来,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a、国家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得干涉行政、司法、教育这样一些国家职能的 实施。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因为我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所以在我国,法律至上。就是说,国家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是宗教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超越法律,不能去干预国家职能的实施。

b、国家对待各个宗教一视同仁、一律平等,不能利用国家政权去扶持某一种宗教,也不允许利用国家政权去压制某一种宗教,不允许有某种宗教在国家生活当中占特殊地位。这就是政教分离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当国家要扶持某个宗教,跟这个宗教相结合的时候,就不存在分离的问题了。

c、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是不能去干涉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宗教组织也不能借口政教分离不服从政府的管理,这是一条,在管理和被管理的问题上。

d、我们讲谁来讲政教分离,但是也不是说完全隔离的。宗教界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如宗教界的代表人士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参与社会事务、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特别是宗教事务的管理监督,提出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实行民主监督。

(4)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自由当然没有绝对的,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不然世界就乱套了。我看过一个资料,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说是在宗教的神圣世界里面,只有神是绝对自由的,因为神是我们能够想象的,绝对自由的。如果信徒想要绝对自由,除非首先把自己变成神。在世俗世界里,也是一样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要自觉的去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我们讲,作为教徒,遵守教规教义,天经地义。但是作为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既要做一个好教徒,也要做一个好公民。如果说你不是一个好公民,我想你也不可能是一好教徒,因为所有的宗教都教导教徒要成为好公民。这两者之间不矛盾。

例如:我们不是宗教的国家,是国家法律至上,当宗教的教规教义和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服从国家的法律。包括像计划生育,我们生一个也好,特殊的生两个也好,比如我们讲伊斯兰教,按照他的经来讲,甚至可以娶四个老婆,当然是有条件的。但是作为中国的公民,你就必须服从国家的基本法律。还有比如说我们要结婚,宗教都有结婚的仪式,现在很多人很时髦,跟着去按照宗教的仪式到教堂里面去宣誓,去搞一下。我们尊重宗教的传统,你可以按照基督教的仪式。伊斯兰教也可以按照你们自己的仪式在家里,请教职人员来主持婚礼都可以,但是有一条,必须结婚登记,只有登记了,你才是法律承认合法的婚姻,如果说不去婚姻登记,只是搞一个宗教仪式就成为夫妻了,那是违法的。你结婚登记了,成为合法的婚姻了,你按照宗教仪式去搞什么,尊重你的信仰。

所以我们在宗教界当中要进行一种教育,要帮助他们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3、关于宗教活动的基本原则(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在处理宗教问题的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

如果讲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大家觉得天经地义,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当一讲到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可能问题就来了。我记得前一、二十年发生过比较大的争论,尤其是宗教界很难接受。说政府作为一个世俗政府,怎么能管到宗教神圣的事务中呢,所以他就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其实,宗教不光是一种意识形态,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比如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宗教至少它有这样一些要素:宗教的思想和观念、宗教的情感和体验实际上是很重的、宗教的行为和活动、宗教的组织和制度,缺了哪一样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宗教。因此从这一点讲,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宗教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还是一种非常实在的社会现象。当信仰宗教的群体以一定的制度形成组织的时候,宗教就是一种社会实体,或者非常强大的一种社会力量。这个就是对我们宗教问题的认识在深化。如果宗教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形态,是人们脑子里的东西,是内心活动,政府怎么依法管理呢?

我举个例子,都认为美国是宗教最自由的一个国家,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比如讲,美国有一个宗教叫做摩门教,现在美国的驻华大使洪博培,就是这个摩门教徒,摩门教成立的时候,是把它当邪教看的,政府是镇压的,后来在政府的压迫下,无法生存了,全国的摩门教徒就迁徙到了当地的荒芜之地犹他城,就在那里驻扎下来,开发、生存,建设了盐湖城。为了发展摩门教,当时就实行了一夫多妻制,可以娶 好几个老婆。后来人家就把他们告到法院去,当时法院判了他们,后来他们自己就诉讼到了美国的最高法院,后来最高法院怎么判呢?美国人讲美国是宗教自由的国家,对宗教信仰不能干涉,所以摩门教徒认为一夫多妻制好,我们表示尊重,哪怕是信仰一夫多妻制我们都尊重,但是美国的法律是一夫一妻,所以我尊重你的一夫多妻的信仰和观念,但是你不能真的搞一夫多妻,你要娶一个以上的老婆,法院就要判你有罪。就是说在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之间,划了一条界限,宗教信仰不管你是什么信仰,我都尊重,但是宗教的行为不能违反美国的法律,在去年,我看还有一夫多妻被判刑的,也是在犹他州。像我们中国情况不一样,好象不好的东西不光是尊重,不好的东西更要批评,还要处理。但是事实上是不管。

我举个例子,都认为美国是宗教最自由的一个国家,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比如讲,美国有一个宗教叫做摩门教,上一任美国的驻华大使洪博培,就是这个摩门教徒。摩门教成立的时候,是把它当邪教看的,政府是镇压的,后来在政府的压迫下,无法生存了,全国的摩门教徒就迁徙到了当地的荒芜之地犹他城,就在那里驻扎下来,开发、生存,建设了盐湖城。为了发展摩门教,当时就实行了一夫多妻制,可以娶好几个老婆。后来人家就把他们告到法院去,当时法院判了他们,后来他们自己就诉讼到了美国的最高法院,后来最高法院怎么判呢?法院说,美国是宗教自由的国家,对宗教信仰不能干涉,所以摩门教徒认为一夫多妻制好,我们表示尊重,哪怕是信仰一夫多妻制我们都尊重,但是美国的法律是一夫一妻,所以我尊重你的一夫多妻的 信仰和观念,但是你不能真的搞一夫多妻,你要娶一个以上的老婆,法院就要判你有罪。就是说在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之间,划了一条界限,宗教信仰不管你是什么信仰,我都尊重,但是宗教的行为不能违反美国的法律。在前年,我看还有一夫多妻被判刑的,也是在犹他州。包括一些美国的教派是拒绝征兵的,因为反对战争,还有一些是不升国旗的,因为反对崇拜,还有一些是反对打针输血的,各种教派都有,但实际上美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判例来规范这方面的行为。所以你说哪个国家不管,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讲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关键问题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管住庙,一个是管住人,一个是管住事。当然这是依法管理,我后面要讲积极引导宗教的相适应,实际上还要管住经,当然怎么管,后面还要讲。管庙就是宗教活动场所,管人就是管宗教教职人员,管事就是管宗教活动。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我国宗教在处理对外关系,就是处理跟外国宗教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原则立场,不是说要跟党和政府搞独立自主自办。独立自主自办就是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支配。中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斗争中,由中国宗教信徒自主作出的历史性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工具,一些西方传教士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直到解放前,我国的宗教长期受帝国主义控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天主教、基督教中的爱国人士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使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基督教叫三自,就是“自治、自传、自养”。就是自己来管理自己,自己来传教、自己来养活自己,不用外国人的钱。天主教叫“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总的说来,是摆脱外国势力的控制。

当然,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是说我国的宗教不能和国外往来,正常的宗教交往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如:国家保护伊斯兰教信徒到国外朝圣。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可以应省级以上宗教团体的邀请讲经、讲道,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场所举行外国人参加的宗教活动,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会等宗教仪式,可以携带自用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进入中国国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也要防止渗透。美国有一个中国问题专家叫做大卫阿克曼,写了个《耶稣在北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过去是时代周刊驻北京记者站站长,这本书好多人觉得是讲宗教问题,实际上我觉得他是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美国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到底对美国意味着什 么,这是让美国人睡不着觉的问题。所以各种论调都有,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等很多,大卫阿克曼是独辟蹊径,到中国调研回去写了一本书,他认为,中国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基督教蓬勃发展,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基督教将在中国的人口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他说按照世界历史的证明,一个国家基督徒占到人口的30%以上,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必然发生改变。所以他的观点是什么?中国随着现代化的完成,也必将伴随着基督教化的完成,一个基督教化的现代化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是一种福音,而不是一种威胁,因为他们将和美国站在一起,共同来对付伊斯兰世界,这就是他的分析。当然这些问题确实要值得我们的重视,像韩国,也是受儒家文化影响,二战以后,迅速的基督教化,现在到韩国去看看,政府政要很少不是基督徒的,社会精英基本上是基督教徒。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有时候我经常看一些报纸,发现经常把“社会”两个字漏掉,就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个意思就变了,一定要看清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什么叫相适应?我们不是要教徒放弃他的信仰,而是要让宗教与现实的社会相适应,跟现实的社会协调起来,不要有摩擦,更不要搞对立。这里面,包括总书记,还包括中央领导都有很多的阐述,概括起来说就是:党和政府要通过执行正确的政策鼓励宗教界,发扬宗教当中的积极因素,抑制宗教当中的消极因素,使宗教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和谐因素,使信仰宗教的群体成为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使宗 教朝着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健康发展。例:不是像文革那样。

做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要有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增进同宗教界在政治上的团结合作,胡锦涛讲到这个问题就讲到了,我们跟宗教人士要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社会稳定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宗教界必须要跟我们党和政府达成共识。

二是要要鼓励宗教界做好事,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应该说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传统,国外公益慈善事业大部分都是宗教团体在帮着做。我国也有一个好的传统,这些年来,我们各个宗教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应该说也做了不少好的事情。我的理解,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把主要精力引导到为社会做好事上去,不然的话,整天搞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宗教狂热,这个事很麻烦。当然现在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个是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他们老觉得宗教做好事是好,但是现在做了好事多了,社会影响太大,怕有问题。有个地方天主教办了个老人院,办得非常好,人家都愿意到哪里去,不管信教不信教都可以去,后来市委当心,就把他停了。荒唐!这么办下去,就扩大宗教影响了。就把他停了。荒唐!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确实现在政策法律上的障碍比较多,宗教界在开展公益慈善事业还有好多禁区。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要培养一支爱国爱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要让宗教与社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关键是我们要培养一支爱国爱教、能与党和政府合作这样一支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我们宗教的领导权既要掌握在这样一批爱国爱教的宗教人士手上。总书记讲宗教工作,多次就讲到,培养爱国爱教接班人的问题,宗教教职人员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总书记还专门提出了三条标准,即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后来贾庆林主席在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上还加了一句,“关键是能起作用”。例如:新疆“七五”事件中伊斯兰教界人士,没有一个伊斯兰教人士参与这次事件,非但没有参与,而且积极参与救助受害的群众,第一时间,比我们党政干部还早,站出来,反对暴力,呼吁维护社会稳定,呼吁民族团结,这种东西在关键时刻平时不教育培养,他能站出来讲?而且他们站出来讲,比我们想象的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有的阿訇在清真寺里面被逼着带着穆斯林出去闹事,阿訇说不行,然后有人拿刀架在脖子上,不去杀了你,那边说你杀了我也不去。有的阿訇站在门口,你们要去闹事,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如果说新疆伊斯兰教这些人士要参与这个事,发出圣战的号召,七五事件就不是现在这种状况了,这个问题就复杂了,这是我们长期工作的结果。

三、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工作

(一)民族工作

1、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当前民族工作四各方面内容 民族工作任务的“四句话”第一、加快发展; 第二、巩固关系:第三、完善制度;第四、加强领导。

四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两个重点,一个关键,一个强调: 两个重点:一是发展,二是团结。一个关键: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一个强调: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第一、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a.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特色发展模式

b.定位区域发展阶段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c.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分享的制度

d.实现“重大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第二、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高举“四个维护”的旗帜,坚决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状态;

c.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和完善“四项基本教育”, 增强“四个认同”。

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四项基本教育”活动 “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域自治制度;

a.按照依法治国的方略,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

b.建立健全同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和管理权限。

c.进一步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力度,保证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

第四、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a.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b.加强学习,深入调研。

c.夯实基础,健全组织。

d.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二)宗教工作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我国实际相结合而确立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既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解决当前宗教领域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全面准确的领 会、不折不扣地落实。

2、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1)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在宗教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2)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把信教群众工作作为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排斥歧视信教群众的错误行为,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在信教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帮助信教群众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坚持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3、以人为本,做好宗教工作。

(1)以人为本,深入做好宗教工作,就必须重视宗教问题后面的人——信教群众

现在为什么大家都重视宗教?宗教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就是宗教背后是人群,就是人,关键就是这个问题。

(2)以人为本,深入做好宗教工作,就要全面贯彻做好大批信教群众的工作的根本任务。

(3)以人为本,深入做好宗教工作就要做好宗教上层人士的工作。总之,民族宗教无小事。

第二篇: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形势分析

2006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资源继续快速增长,供需大体平衡,略显宽松。由于宏观调控使得原本对煤炭需求量较大的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产能扩张减缓,煤炭库存结构明显改善,煤炭产能已经逐步显露出了过剩的迹象,煤炭供需已呈现出略微宽松的总体态势。进口增势依然不减,出口继续萎缩,煤炭市场价格保持高位相对平稳,市场价格二三月份

有一小波上涨行情,从4月份开始价格小幅回落,5月份止住了4月份价格跌势并呈现出盘整走稳的行情,到6月份煤炭市场的价格基本保持在2005年末以及2006年1月份的价格水平。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引起国家高度关注。

1资源稳定增长,资源过剩局面初步显现

6月份,我国煤炭资源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新增资源(本期生产量 进口量)18205万t,同比增长11.9%,上半年累计完成97962万t,同比增长13.3%。其中,煤炭生产量6月份完成17967万t,同比增加1925万t,增长12%;上半年累计生产96129万t,同比增加10908万t,增长12.8%。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增势依然不减,出口水平虽比较稳

定,但和2005年同期相比则呈

现出萎缩态势。6月份我国煤炭

进口继续快速增长,本月单月进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张枯

口238万t,同比增长1.3%;上

半年累计进口1833万t,比200

5年同期多进口619万t,增长

51%。

6月份煤炭出口当月完成54

4万t,与2005年同月相比少出口

103万t,减少15.9%;上半年累

计完成出口3203万t,与2005年

同期少出口煤炭470万t,减少

12.8%。

2供需大体平衡,呈现

出略微宽松的态势

6月份我国工业生产继续保

持较高增长势头,全国工业总产

值当月完成28530亿元,同比增

长29.1%,上半年累计完成144189

亿元,同比增长26.3%。

主要耗煤行业即电力、冶

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经济发

展态势良好,产品产量增势不

减,生产量累计同比均保持着

10%左右的高速增长率。其中全

国火力发电量6月份完成1816

亿kwh,同比增长15.3%,上半

年累计发电10647亿kWh,同比

增加12.2%;冶金行业钢产量6

月份完成4120万t,同比增长

32.1%,上半年累计生产2219

5万t,同比增加25.8%;建材行业

水泥产量6月份完成ll250万t,同比增长20.7%,上半年累计生

产54ll8万t,同比增长20.8%:

化肥行业6月份完成产量525

万t,同比增加25.8%,上半年

累计完成2650万t,同比增加

15.5%。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煤炭需求旺盛,各地投资

办矿积极性高涨,从2001年以

来,全国每年新增煤炭产能在2亿t以上,预计2006年煤炭生

产新增能力至少在6000万t以

上,煤炭总供给在23.2亿t以

上。而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预

测,2006年我国的煤炭需求约为

21.7亿t,加上出口8000万t,总需求约为22.5亿t,而目前全

国库存煤炭就有1.39亿t,从总

体形式来看,过剩局面已经初步

显现。

表l2006年6月份煤炭资源情况分析表

单位:万t

当月累计当月±(%)累计±(%)

一1.雨‘^,第28卷第8期2006年8月嘲有厶,而45

___

能源市场

表32006年6月流通环节煤炭价格指数单位

:%

在煤炭运输方面,上半年在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煤供

应形势整体比较平稳。除个别地

区部分坑口电厂煤炭库存较低

外,其他地区电厂煤炭库存基本

都在安全警戒线以上,为各发电

企业安全稳定发电提供了重要

保证。截至5月底,直供电厂累计

进煤2ll02万t,日均进煤139.8

万t,同比增加3.4万t,增幅

2.55%;累计耗煤21060万t,日

均耗煤139.5万t,同比增加8.8

万t,增幅6.7%:库存2466万t,同比增加485万t。由于水电多

发,目前日均进煤量略大于日均

耗煤量,直供电厂煤炭库存呈上

升趋势。海运费用方面,4月底,秦

皇岛至上海方向2万一3万t船

舶的煤炭运价,稳定在55元/t左

右;秦皇岛至广州方向3万一4万

t船舶的煤炭运价,稳定在65

/t左右。进入5月份后,沿海

运输市场煤炭运价指数基本保持

稳定。总体来看,2006年煤炭市

场价格没有因为运输因素而出现

上涨行情。

3煤炭市场交易价格保

持相对平稳的走势

上半年,煤炭市场价格保持

高位,相对平稳,市场价格二三

月份有一小波上涨行情,从四五

月份开始,煤炭市场步入消费淡

季,受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下降

影响,煤炭需求略有下降,价格

开始小幅回落,5月份止住了4月

份价格跌势并呈现出盘整走稳的行情,到6月份煤炭市场的价格

基本保持在2005年末以及1月份的价格水平。

据我中心统计,6月份全国

流通环节原煤价格指数和上月

持平,比2005年同月提高0.5个

百分点,比年初上涨1.21个百

分点。其中烟煤价格指数比

2005年同期提高0.46个百分

点,比年初上涨1.21个百分点;

无烟煤价格指数比2005年同期

提高0.61个百分点,比年初上

涨1.21个百分点。

以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为

例,4月上旬到5月中旬,秦皇岛

地区市场煤的交易价格出现下

滑态势,发热量5500kca1/kg以

上的山西优混煤,在秦皇岛港的平仓价格由4月上旬的425~

430元/t,降至415~425元/t;

发热量6000kcal/kg以上的大

同优混煤,也从4月上旬的460~470元/t,跌至455~465

元/t之间。5月下旬开始,秦皇

岛地区的煤炭交易价格逐渐趋

于稳定,6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煤炭价格基本和年初相当,发

(上接第15页)

策机构能够尽早采取措施综合应对。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

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

研究所戴彦德、郁聪、朱跃中、熊华文、自泉、康艳兵、刘志平

和姜克隽的很多帮助,特此表示

感谢)

参考文献:

【1】陈清泰,等.迎接中国汽车社会:

前景·问题·政策『M1.北京:中

l’·二上,一

恻t,幼第28卷第8期2006年8月

46’

热量5500kCal/kg和发热量

6000kcal/kg以上的山西优混煤

和大同优混煤,在秦皇岛港的平

仓参考价格分别稳定在410—

420元/t和450~460元/t。

4未来几个月煤炭市场的走势预测

未来几个月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措施,气候条件及其所决

定的电力需求和水电出力状况、煤矿安全整顿的力度和效果以及

下游主要耗煤企业的发展趋势都

将是影响煤炭市场的不确定因

素。五六月份,我国煤炭市场处

于夏季用煤高峰期之前的平稳过

渡阶段,电力产需处于淡季,七八

月份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电力

产需将逐渐进入旺季,进而有望

带动整个煤炭市场需求再次回

暖。

总体来看,2006年煤炭供需

不会出现全面紧张的状况,受国

家宏观调控政策、安全生产整治

力度的影响,也不可能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煤炭市场供求整体

仍将处于基本平衡略微宽松的局

面,但不排除出现局部地区、个

别时段短暂失衡的态势。煤炭价

格仍将维持高位趋稳小幅波动的走势,并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

力。

国发展出版社,2004.

【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

产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各

年版)【M】.

【3】沈中元.中国的汽车化进程和能源

政策【J】.中国能源,2004,(6).

【4】徐建国.收入分布和耐用消费品的增长方式【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

究中心学术刊物,2000,(3).

【5】Aitchison&Brown.TheLognormal

Distribution[M】.Cambridge:Cam—

bridgeUniv.Press,l957.

第三篇: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过去的 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的一年,也是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及今后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

1、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2、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3、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4、国内重大自然与社会事件对就业的影响是喜忧参半。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总的可概括为:

一个主要矛盾: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个基本特征:

 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时并有  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

 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 一个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上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1.中国高等教育跃居世界第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综合报告指出,中国高校在校人数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里翻了一番,2001年高校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茅20日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位居世界第一。报告说,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说,这是中国首次在高等教育规模上超过美国。2007年 1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到570万人和42.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8.8万人,研究生110.5万人。

2.大学生就业进入高峰

1)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毕业生人数大增: 年 毕业人数(万)同比上年增长(万)2009 611 52(9.7%)2008 559 64(12.9%)2007 495 82(19.8%)2006 413 73(21.5%)2005 340 60(21.4%)2004 280 62(29.2%)2003 212 67(46.2%)2002 145 30(26.1%)2001 115 8(7.4%)2000 107

3、社会对大学生需求数量减少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十五”期间(十五是指第十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7年开始的,那么到了十五就是2001-2005),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升至峰值(4650万)。加上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750万),每年城镇需安排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供大于求1500万人。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7%,实际失业率在5 —6%。专家估计:我国隐性失业人数3000万人。

与此同时人才需求下降 企业单位——减员增效 政府机关——精简机构 事业单位——下岗分流

三、大学生就业的前景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三)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 3 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四)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

美国的补偿措施就包括联邦政府贷款减免政策、各州贷款减免计划、军队贷款偿还计划(激励毕业生到军队服役)、美国护理教育贷款偿还计划(受益的护士在护士短缺地区合格的机构提供服务)等。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五)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

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 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四)大学生应了解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1、大学生要成功就业,除了要清醒地了解当前严峻的形势外,还需要了解当前就业政策:

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是“管而不包、加强指导、重在服务”。 基本机制是“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

 基本形式是“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 新的就业制度是“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为了应对严峻的2009年就业形势,拓宽2009年大学 毕业生 就业渠道,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推出四项2009年就业 政策。

据了解,四项就业新政策主要包括: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 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 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 毕业生 的新政策;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

2、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

这里的“观念”既有社会的观念,也有大学生这个群体自身的观念问题。社会舆论应该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大学生平稳就业。近年来,某些媒体针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不良行为无限制地夸张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助长了不利于大学生及其就业的偏见。

 了解当前主要的就业途径。

“小”是中小企业。“三”是第三产业。“多”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非”是指非政府部门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外”是劳务外派、劳务输出。

3、提高自身素质

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同时,大学生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4、大学生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要想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获得人生的最大成功。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要想成功,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目标和并制定详细的计划,也就是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

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年年提,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还是被撞的“头破血流”。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些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是时下人们普遍关注 8 的一个问题。

一、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从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看,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缩紧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现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变得比往年更难了。最近有很多新闻都谈及目前我国的制造业萧条,比较典型的是长三角洲与深圳的制造厂。他们因为人民币升值,失去了人口红利的优势,被迫压低人力成本。无视GDP发展与工人提高待遇需求的失误,首先形成了民工荒;其次,因为成本无法负荷大量倒闭。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众多行业迎来了裁员寒流。记得今年春节的时候,“财源滚滚”都用于“裁员滚滚”的谐音,成了新春祝福的忌语。随着大批失业人员的增加,这些人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和应届大学生“抢饭碗”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对人才的需要不再如同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到处是机会,到处都能发财。在此前到处可见有公司企业动辙在一个学校招聘几十甚至上百个毕业生,尤其是那些理工专业的学生更是一个个整天悠闲度日,不怕无人问津。然而经济危机一来,一些曾经的聘人大户开始缩小他们的名单,更有一些干脆取消了一些校园招聘会行程。象往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到现在这个时间,起码有40%—50%的签约率,现在只有20%多。

从更广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及毕业后的出路选择都随着这次危机重新进行了“洗牌”。前几年愈演愈烈的留学热随着欧美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了降温的苗头。而国内的就业环境也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模式在这次危机中显示出了些许优势。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新型人才的需求及移民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许多原来打算出国深造的学子也正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当然,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原本计划毕业后找份工作谋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动荡又拿起了课本投入考研的复习中。

二、影响就业的其它因素

1、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从毕业生总量看:全国应届学校毕业生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预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1万,总量压力持续增加。而从就业来看,2008年应届毕业生未就业的有168万,再加上今年的应届毕业生,2009年需就业高校毕业人数达780万左右,形势十分严峻。另从我市情况来看,2008年毕业生为3703人,回富毕业生2636人,已实现就业1687人,未就业949人;2009年毕业生为3796人(不包括师范类),师范类毕业生为300余人,总计4096人。虽然今年毕业生总体数量与去年变化不大,但由于前两年积累沉淀一部分未就业毕业生,再加上一部分外地生源毕业生来富找工作,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是很严峻的。

2、一些用人单位瞄准当前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形势,招聘人才设置条件高,用人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倾斜,致使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不断增加和往届一些就业不理想的毕业生不断跳槽,挤占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而一些低端岗位聘用农民工等,使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受阻。

3、公务员法的实施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数量进一步减少。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造成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之道也绝非单一措施或方法就能够凑效。这一问题涉及全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政府:发展经济,创造机会,实施专项政策。

从政府层面,出台政策,创造机会,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根据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与此同时,国家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和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相应地,中央银行调整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将从根本上为就业需求的扩大提供了保障。比如说,我市在政府的支持下,及时促成了浙丰小额贷款公司的挂牌,极大缓解了我市部分小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

促进大学生就业还需专项政策的实施:第一,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第二,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的雇用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第三,国家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渡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以我市为例,目前我市在政府层面也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1)进一步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富阳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市财政每年增加100万元“人才开发专项经费”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今年,我市提出了实施毕业生“212”就业工程,即资助毕业生自主创新项目20个以上,实训毕业生1000人次左右,解决毕业生就业2000名。创造条件推进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业的服务平台;(2)进一步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民营企业就业。一是实施农村和社区招聘计划。我市从200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实现村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已招收223余名大学生进村(社区)工作。今年确保推出岗位88个,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都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目标。二是实施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计划。政府有关部门及所属服务机构要为其提供就业落户、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人事代理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三是实施事业单位招聘计划。今年力争实现招聘高校毕业生300名左右的目标,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等系统,以加快推动基层卫生文化服务机构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为契机,更多地吸纳高校毕业生;(3)进一步强化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一是突出重点做好未就业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二是做好失业登记和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做好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重点帮扶工作。四是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平台。

2、高等学校:面向市场,提高质量。

从学校角度,首先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可以看到,一般而言,工科就业好于理科,理科就业又好于文科。在整体就业不景气情况下,名牌学校、名牌专业毕业生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技工学校、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国有本科就业率,原因值得深思。以去年我市春、夏两季人才交流大会为例,提供5300多个就业岗位中,技能型人才需求岗位占三分之一多,而我市1600多名大专高职类毕业生中这类人才仅占7%,大量集中在计算机、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等专业方面。其次,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要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就业信息发布的充分、及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多花功夫,并非不可能。每所学校可以整理出近年来来校招聘(或者毕业生签约就业)的用人单位数据库,然后组织学生志愿者联系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询问今年的招聘意向,便可获知比较接近真实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结合这些信息,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包括为学生设计应聘方案,同时设法拓宽就业渠道。

3、大学生:准确定位,提高能力。

从大学生与研究生本人角度来看,自我定位和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普通劳 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反过来,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说大学生成了素质比较高的普通劳动者。不能再抱着过去“天之骄子”的态度不放,非国有单位不去,非铁饭碗不算工作,工资待遇非优厚不干。这些思想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大量涌向城市、涌向体制内,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形成过度竞争,造成了人才积压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现在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话题之一是“你考公务员了吗?”当前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主要择业手段。浙江省公务员报考比例从2005年到2008年分别为19.46:1,47.46:1,58.24:1,60.98:1,四年高了近三倍。我市2008年招考公务员34人,报名2942人,今年将招考录用公务员39名,应考人员2827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事实表明,凡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基本上还是可以找到自己工作岗位的,当然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己兴趣爱好一致且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没有错,但现在早已不是一次分配定终生的时代了,因此也没有必要要求一步到位,我赞成“先就业,再择业”。其次,要及早准备、早动手。减少依赖、等待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因为确实有少数毕业生消极等待,怨天尤人,这样的心理不能促进就业。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必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再次,要练好内功,学好本领,有真本事。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不这样讲了,但无论怎样,扎实的知识积累是基础,是关键。毋庸讳言,大学生中有人四年“混文凭”,几年前一个高文凭的确可以帮你找到好工作,现在不行了。必须认识到我国已由“学历型”社会转向了“能力型”社会,而且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整体上,还需要全社会提高信心,正如温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重要。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多管齐下,我相信大学生就业的春天一定不会太远。

第四篇: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1提纲:•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根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初探就业对策。

2简介:

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为出发点而写的,它主要写的是现今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怎样找准就业方向,让大学毕业生能在最佳的岗位上作出最好的成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对策

3课题内容: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

2004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115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115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6190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71%。

2004年第三季度,全国115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总量上看,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供大于求;

从产业需求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2/3,第二产业需求占近1/3。从用人单位性质看:企业用人占95.5%。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7%、23%和15%,三者合计达75%。其余为国有、集体、联营企业分别占5%,其他类型企业占11%。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占1%,其他单位占3.5%。

从性别来看:

求人倍率男性为0.88,女性为1.03

全国部分城市人才市场2004年三季度供求状况:

职位需求比为 2.2 : 1

招聘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管理工程,建筑,企业管理,文秘,通信工程,金融,财会。

以上10个专业占招聘总数的66%。

求职者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计算机,市场营销,机械,管理工程,建筑,文秘,通信工程,财会,企业管理,金融。以上10个专业占求职总数的70%。

人才市场主要特点:

供求状况平稳;

用人单位要求提高:

1.需求:研究生9%,本科47%,大专及以下43%

2.求职:研究生6%,本科44%,大专及以下50%

3.职位需求比:研究生1.5:1;大专及以下2.6:1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09年大学生,据估计会有700万人左右。

09年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

剩下的就是失业人数了。

当然,这个数字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从08年经济衰退的趋势来看,前景确实很悲观。

但是08年底中国经济又有了复苏的迹象,所以09年6,7月份的时候会怎样还不好说。有可能更糟糕,也有可能会好转。

此外,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要考虑到08年的失业人数。毕竟2000年的金融海啸,已经让很多人失业了,加上08年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这些人都要同09年应届毕业生去抢夺那数量不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简单来说,09年失业的人倒不一定很多,待业的肯定相当多。至于失业率,政府从来就没有官方公布过任何准确的数字出来。。考虑到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和非法劳工的存在,中国实际失业/待业人数是相当多的。。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六)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七)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三、对于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对策

由于现今金融危机还未结束,所以说09年大学生就业将相当困难。但是在这相对于前几年较为紧张的就业环境中,机遇也是存在的。例如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大学生村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并不只有工作这一条路。像现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比皆是,而且现在的大学生还可以去进行再造,这样就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现有以下几点建议: 1 针对市场需求,适时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提升认识水平,改变就业观念。遵循市场规律,找准就业路径。掌握必备技能,就业就有出路。

4.1 “通识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4.2 正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自主创业,就业有新路。

在我认为如果能做到这几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也就是说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第五篇: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

与思考

学院:网络工程

专业:信息安全

目录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1 提 要................................................................................................................................................3 关键词..............................................................................................................................................3 导语..................................................................................................................................................3 一.我国周边地区形势的基本概况..................................................................................................4 二.地区分析....................................................................................................................................4

朝鲜半岛...................................................................................................................................4 日本...........................................................................................................................................5 东南亚.......................................................................................................................................6 俄罗斯.......................................................................................................................................6 印度...........................................................................................................................................7 巴基斯坦...................................................................................................................................8 三.我国周边形势思考......................................................................................................................8 调查总结...........................................................................................................................................9 参考文献.........................................................................................................................................10

提 要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新世纪10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呈现着更明显的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此时,我们更应明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势。在外部因素中,美国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 安全 周边形势 安全环境

导语

为了调查对我国周边形势的了解,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做了社会调查。调查以问卷形势,深入的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表明,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呈现着更明显的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此时,我们更应明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我国周边特别南海地区的交不安全。

一.我国周边地区形势的基本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陆上邻国15个从东到西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8个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邻居”那就是美国。邻国数目的众多使得我国周边承受巨大的安全压力。

一如古语所云:唇齿相依,唇亡而齿寒。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托,也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一环。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安全利益,事关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期的实现。中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二.地区分析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可谓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朝鲜于宣称,针对最近朝鲜半岛“非同寻常的局势”,朝鲜将采取新的先进方法进一步加强核遏制力,以应对美国的敌视政策和军事威胁。新时期的朝鲜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朝鲜与美国,韩国的矛盾以及利益冲突可谓是根深蒂固,不排除未来以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朝鲜半岛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接壤国,是我国东北部战略缓冲的要塞。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日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可谓是曲折坎坷。中日两国在处理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对抗正迅速从政治层面扩展至民间,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将有可能逆转为战略对抗关系。中日间对抗不断升级也波延到文化经济领域。日本不断突破二战以来的军事限制,其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虽然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

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中日关系又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一环,充满了许多变数。这些变数无疑给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总的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东南亚地区形势的振荡还体现在海洋上,尤其是南海形式更是趋于复杂化,其中南海海权争端及岛礁主权争议颇为剧烈。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虽然中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存在南海“海权”争端,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俄罗斯

所谓战略伙伴关系,是指我们两国在总的、重大的、战略的和主要的国际关系和国际问题方面进行协作。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只能发展,不能后退,只能深化,不能停滞。为什么?从中国方面来看,至少有三点理由:第一,中国确定20年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需要国内有稳定的形势,希望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稳定的形势,也希望国际形势比较稳定。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具有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稳定和发展与俄的关系非常重要;第二,当前台海两岸关系比较紧张,而且前景具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海峡两岸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北部边境的安宁更显重要。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对我们的理解和某种形式的支持对我们非常重要;第三,美国在战略上把中国作为21世纪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而稳定、友好与合作的中俄关系是我们保持大国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有三个原因使它需要和中国保持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一是俄使经济实力翻一番,然后继续发展,逐步恢复俄罗斯的经济大国地位。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保持和发展睦邻合作关系;二是美国以及北约仍然在遏制俄,通过北约不断东扩,挤压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特别是独联体的空间,这对俄不利。从应对北约东扩,改善地缘政治环境考虑,加强俄中关系对俄非常重要;三是从外交战略上看,和中国一样,俄罗斯也反对单边主义,而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建立合理的国际格局和国际政治秩序,特别是进一步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方面俄罗斯需要和中国一起努力。

印度

中印两国外交政策都是独立自主、追求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印两国的外交实践表明,两国不仅在诸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问题上持相似的立场,而且在反恐、核安全保障以及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事务方面有着类似的主张。中印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的战略利益,这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坚实政治基础近年来,两国在联合国、多哈回合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上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就是有力的证明。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我们的好伙伴。

三.我国周边形势思考

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增强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久之计从苏联解体以及冷战历史教训得出,国家的竞争主要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发展中心,以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是确国家安全的长久之计。

调查总结

从以上对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分析可以看来,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 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维护国家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下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参考文献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形势与政策纵横谈(漆权等)》 《宏观中国:形势.问题.对策(石齐平)》 《形势与政策(张清学)》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周边形势(薛君度)》

下载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大全)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战略转变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一)城镇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从供给方面看,以往我国历次就业高峰都是由新增劳动力特......

    我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收藏 ] [ 打印 ] [ 被评 0次 ] 108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摘要」本文以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形成原因分析及党和国家的......

    当前教育形势分析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形势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政府教......

    当前治安形势分析

    滨城区当前治安形势分析 当前,我区总的治安形势平稳,没有出现影响大的突出治安问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大环境影响,全区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随着全运会的临近,安保工作面临......

    Usgnbm我国当前的贸易形势分析 项迪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

    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SWOT分析

    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SWOT分析 政史系物流管理一班李春吉201102041018 摘要: 实践证明,我们党在治理腐败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某某大学《形势与政策》 2013 学年——2014 学年第 1 学期题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成绩: 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学院某某大学《形势与政策》 (字数要求:不少于2500字) 201 3......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 [摘要]中国的周边形势从古到今从未有过多少轻松的时候。秦汉时有匈奴,隋唐时、有突厥、回鹘、高丽,明清时西南边疆,东南沿海都给中央政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