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7:4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进位制概念;(2)理解进制的本质;

(3)了解计算机所采用的数制及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

2、技能目标:

掌握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转换方法。

3、能力目标: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拓展,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欲望。【教学重点】:(1)进制的概念

(2)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

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部分同学已经知道计算机中使用的进位制是二进制,那什么是二进制,它跟我们数学上使用的十进制有什么联系呢?怎么把我们十进制与二进制联系起来,并实现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的相互转换将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二、切入课堂内容:

1、什么是进位制?

提出问题:什么是进位制?

教师举实例解释:进制也就是进位制,是人们规定的一种进位方法,即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对于任何一种进制—X进制,就表示某一位置上的数运算时是逢X进一位。

2、什么是十进制?

提出问题:十进制,它是如何构成的? 十进制由三个部分构成:

(1)由0、1、2、3、4、5、6、7、8、9十个数码组成;(2)进位方法,逢十进一;(基数为10)

(3)采用位权表示法,即一个数码在不同位置上所代表的值不同。引入基数和位权的概念:

一种进制就规定了一组固定的数字,数字的个数就是这种类制的基数,如十进制规定了,0,1,2…9共10个数字,则十进制的基数就为10。

举例介绍什么是位权。

比如:数码7,在个位上表示为7,在十位表示为70,在百位表示为700,在千位表示为7000。7777=7000+700+70+7=7*103+7*102+7*101+7*100

可见,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这里的个(100)、十(101)、百(102),称为位权,位权的大小是以基数为底,数码所在位置序号为指数的整数次幂,十进制数的位权是以10为底的幂。

3、什么是二进制?

教师提出问题:其它进位制的数又是如何的呢?引入二进制。(1)二进制的表示方法(同样由三部分组成)

①由0、1两个数码来描述。如二进制数1101,记为11012或者1101B

②进位方法,逢二进一;(基数为2)

③位权大小为2-n...、2-1、20、21、22...2n(2)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

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数,而不用十进制呢?

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在计算机中我们可以使用高电平来表示1,使用低电平来表示0。而十进制有十个数码,得有十个状态才能表示,物理实现起来比较难,这是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跟运算有关,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一一学习。

4、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1)、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

例1 :将二进制数(101101)2转换成十进制数。解:根据进位制的定义可知(按位权展开)(10110)2=1*25+0*24+1*23+1*22+0*21

=32+0+8+4+0 所以,(10110)2=44。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例2: 将25转换为二进制数(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通常采用除二取余法,即用2连续除十进制数,直到商为0,逆序排列余数即可得到——简称除二取余法)。解:25÷2=12 余数1

12÷2=6 余数0

6÷2=3 余数0

3÷2=1 余数1

1÷2=0 余数1 所以25=(11001)2

5、提出课后思考题

把(1011101)2转换成十进制数是多少? 把45转化为二进制数是多少? 【板书设计】:

一、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二、十进制构成:

(1)由0、1……9十个数码组成;(基数为10)(2)进位方法:逢十进一;

(3)采用位权表示法,位权的大小是以基数为底,数码所在位置序号为指数的整数次幂,十进制数的位权是以10为底的幂。三、二进制的构成:

(1)由0、1两个数码组成。(基数为2)(2)进位方法:逢二进一;

(3)位权大小为2-n...、2-1、20、21、22...2n 四、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按位权展开

2、十进制转二进制—除2取余法:即用2连续除十进制数,直到商为0,逆序排列余数即可得到—简称除二取余法。

五、课后思考:

把(1011101)2转换成十进制数是多少? 把45转化为二进制数是多少?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要学生了解进制数制,掌握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大纲要求,学生只要能掌握进制转换的方法就可以了,而且只对整数部分作要求,小数部分不作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基本上可以让学生较好的接受本节课的知识。

本节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本节课中学生的练习量明显不够。这点,应该在第二课时的时候进行加强。最好在总结了两种转换方法后,留出时间,给出几道综合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加强。

第二篇: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转换教案

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转换

【科目】 信息技术

【课题】 计算机中的进制转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数制的概念;

2、掌握位权表示法;

3、熟练掌握各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难点:位权表示法 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

2、重点:

二、十进制间相互转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征;知道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了解计算机与二进制的关系。

操作技能目标:在探索“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比较研究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二进制对计算机工作的优势,体验二进制所蕴涵的技术思想、技术哲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讲授法,练习法 【内容分析】

“二进制”数的概念解析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但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容易将这节课上成“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的数学课,学生无法理解的同时,更加畏惧这个内容。因此,这节课应从文化角度教出二进制的丰富多彩,二进制对思维方式培养的作用,二进制的意境。【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一,多数学生对于二进制还很陌生,对于计算机内部工作机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在认知能力方面,初一的学生对于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究能力还处于逐步增长之中,如果要让他们对“二进制对于计算机的意义”有所体验,也绝非是教师的简要陈述就能实现的。教材上这一部分写的比较简单但也比较抽象,以初一学生现在的认知结构还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直接引入什么“按权相加”的方法,学生必定听得一头雾水。因此,本课时由浅入深,首先给出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消化吸收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过程】(以下教师的语言、活动简称“师”,学生的活动简称“生”)

(一)数制 6分钟

师: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最早接触的数学运算是什么?

生:加法。加减乘除……

师:对,我们最开始学习的就是加法,尤其让大家小心的是在两位数加法的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说,要注意逢十进一。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别忘了进位。像这样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记数的方法叫做进位记数制,也可以简称为“数制”或“进制”。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十进制了,那么,我们来看看十进制是如何定义的呢。首先,我们有0,1,〃〃〃,9,十个数码来表示十进制数(板书)

十进制的进位方法为,逢十进一,这个“十”就是由我们数码的个数确定,所以我们也称这个十为“基数”。在十进制中,基数就为十。(板书)我们再看一下111这个数字,这三个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呢?

我们按科学计数法把111展开后发现,每个“1”表示的大小,由基数的i次方决定。我们将基数的i次方,用一个名词表示,也就是权值。(板书)所以,一种进制,就由数码,进位方法,和权值唯一确定。那么,是不是我们的生活中就只有十进制了呢? 生: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一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 师:对,非常好。通过同学们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出,按照约定或者使用的习惯,我们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物中使用不同的进制。

(二)数制转换 20分钟

那么,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主角,计算机。由于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组成,因此识别稳定、确定的信号时,准确率最高。电子元件有“通”和“断”两种状态、信号有“有”和“无”两种情况、电流有“正”和“负”两种方向、磁盘磁化信息有“南”和“北”两极。这些信息都是最容易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而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码,可以非常方便地表示上述的信息的两个方面。因此,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来表示信息,这种设计最简单,而且工作也最为稳定。

因此,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就是一个二进制的计算过程。而二进制数位是表示信息的最基本单位。

计算机中采用的是二进制,但我们大家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数值的输入输出通常按习惯使用十进制,这就有一个十进制向二进制转换或由二进制向十进制转换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必须把输入的十进制数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受的二进制数;计算机在运行结束后,再把二进制数转换为人们所习惯的十进制数输出。这种将数由一种数制转换成另一种数制称为数制间的转换。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讲一下二进制——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讲解一下。

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把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就是用“按权相加”法,把二进制数首先写成加权系数展开式,然后按十进制加法规则求和。

(1)二进制:

用“0”和“1”来表示数;二进制数可以表示逻辑值的“真”与“假”(2)运算法则:逢二进一

0+0=0 0x0=0 0+1=1 0x1=0

1+0=1 1x0=0

1+1=10 1x1=1 例: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乖权求和”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大家看一下前面我们讲的按权相加法中,权的值在小数点左边和小数点右边是不一样的。所以,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时,整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也不同,一般我们先把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后,再加以合并。我们先来讲一下转换的方法,再结合实例来看一下。(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采用“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

具体做法是:用2去除十进制整数,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用2去除商,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零时为止,然后把所有余数按逆序排列,也就是把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来。这就是所谓“除2取余,逆序排列”。(2)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采用“乘2取整,顺序排列”法。

具体做法是:用2乘十进制小数,可以得到积,将积的整数部分取出,再用2乘余下的小数部分,又得到一个积,再将积的整数部分取出,如此进行,直到积中的小数部分为零,或者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为止。然后把取出的整数部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先取的整数作为二进制小数的高位有效位,后取的整数作为低位有效位。

例: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除2反序取余,小数部分乘2正序取整”

大家要好好记住这一点,整数部分是将所得的余数逆序排列,而小数部分则要将所提出来的积的整数按顺序排列。

好了,下面,我们来就这些内容做一些练习,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

(三)练习7分钟

1、(1010101.1011)2=()10

解:(1010101.1011)2=26+24+22+20+2-1+2-3+2-4 =64+16+4+1+0.5+0.125+0.0625=85.6875

2、(105.625)10 =()2

解:(105.625)10 =()2

(四)小结 2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数制的概念以及二——十进制转换,这节课的难点就是要理解位权的概念。重点掌握的内容当然这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二进制转化成十进制用的是——(生)“按权相加法”。十进制转化成二进制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大容易掌握,大家下去要认真思考一下,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些规则表达出来,成为自己的东西。十进制转化成二进制,整数部分是——(师生)“除2取余,逆序排列”,小数部分是——(师生)“乘2取整,顺序排列”。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希望大家下去以后把这几道题做一下,巩固一下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第三篇:《长句与短句间转换规律初探》教学反思

长短句的互换是句式变换的一种, 从高考命题看,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考得较少,但是,其他省份考卷中将其作为重点考查题型,且是学生常出错的一类题型,因而在复习中我也将长短句的变换作为重点复习内容。

长短句的变换往往直接地涉及到学生对基本句式的掌握,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法基础是难以熟练、准确地解题的。各种解题技巧的训练,如果不建立在学生扎实的语法基本功的基础上,只能是空中楼阁,再怎么强化,不过是隔靴搔痒,功效甚微。因此,我在复习中首先进行语法的复习,进行各种单项的练习,如句子结构分析、单句复句变换等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历年的高考题进行讲解和模拟训练,最后再进行短句与长句变换的练习。尽管做了大量的复习工作,但是,在练习中学生经常把句子改得奇形怪状,不合情理,甚至让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除了表达能力的不足外,主要与他们对句式变换的目的和要求不了解,只是为了变换而变换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针对此类题型,一方面指导学生变换句子时,一定要细心地去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不可闭着眼睛瞎改一气。另一方面,依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当然不能只靠这类题目来完成,它应该是集合阅读、写作的一项综合性的、长期性的任务,但至少可以从学生解题的习惯入手,逐步纠正学生“拿题就写,写了就扔”的坏习惯。平时应该在正面讲解的同时,经常拿些学生自己的答句,作比较,找差距,教会学生在“思维先行”的前提下答题,以提高复习的实效。

第四篇:图文转换教学反思

一、选取的漫画内容单薄,都是批判性的,应该有颂扬方面的漫画。在介绍漫画时候,已经告知学生漫画目的是批评讽刺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但是自己所选取的漫画全部都是批判性的,显得内容单薄,学生也不能更全面地了解漫画。课堂设计应该兼顾到各个环节,必须精挑细选授课内容,达到全面、典型的要求,最大化的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在审读画面和选取漫画时,没有从多角度入手。漫画《大树的爱》可以从大树角度考虑,父母过度溺爱、呵护孩子,阻碍孩子成长。但是,也可以从小树角度考虑,孩子应该学会独立自主。另外,在探究漫画作文时,选材不好。我所选取的漫画仅能从漫画上人物入手,不符合高考找准角度、找好角度要求。

三、没有把握好课堂生成点。教学目标是说明漫画内容,但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候,多是描述。我自己也忽视了二者的区别。实乃一大遗憾!我由于在平时教学中很少遇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所以忽视了其特征,在教学课堂上出现这个问题时候,也就没有及时把握机会,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认识。作为一名高三老师,在这里认真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多方面学习,最大化地扩充自己的知识,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把握课堂生成点,把问题解决彻底。

四、在学习过方法之后,没有真正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学习知识就是为我所用,但是在本节课中,小试牛刀部分,我没有真正放手,而是仍旧按照刚才的思路,引领学生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体,老师不可以替代。特别是我们高三复习中,更多的应该是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以便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课堂语速过快,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接收情况。平时自己上课已经习惯这种语速,所以学生听课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各位老师给我提出这个意见,我一定会高度重视。

第五篇:小学体育《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内容:

1、行进间运球

2、“S”形运球接力 学习目标:

1、学会比较原地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2、体验行进间运球的身体姿态,发展灵敏协调素质。

3、有序练习,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会比较原地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教学难点:能在行进间运球中保持用正确的身体姿态 器材准备:篮球12个 标志瓶若干

教学程序:

一、身心准备阶段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队列练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站对快、静、齐。

1、螺旋跑、蛇形跑。

要求:一路纵队跑,紧跟队伍。

2、准备活动:徒手操 要求:动作到位

二、学习阶段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旧知(原地运球)(1)、强调有关安全问题及要求。

(2)、熟悉球性:学生成散点状用各种玩球方法展示自己。原地运球: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讲解运球技术,并根据学生实际技术的掌握,进行针对性练习。2---3次

2、自主自学(行进间运球)

(1)老师提出问题,(原地与行进间运球有什么不同?)请学生回答并独自练习、体验。

(2)教师示范,讲解行进间运球技术,重点讲解原地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3)近距离行进间运球(走步运球)。

(4)学生再次练习(老师个别点拨、对技术差的学生有目的指导)。(5)集体练习: 慢跑运球

3、体验成功,增加难度(“S”形运球接力比赛)(1)老师讲解比赛方法、要求。(2)小组运球练习

(3)组间比赛:不断增加障碍,进行往返运球接力赛(4)老师评价。

三、放松身心阶段

放松游戏:滚球比赛

四、知识回顾与小结本课:师生共同收放器材。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一起练习,一起评价,一起纠错,并且为每个小组设置了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帮助同学。在本次课中,各个小组在老师布置练习后都积极开展活动,但是小组长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同学们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没有得到相互的纠正,取得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次表现在主教材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固定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观察、纠错,这个时候学生表现的很积极,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和纠错不够主动积极。在分散开自由练习的时候我要求各个小组长组织好队伍,并且对同学进行指导帮助,小组同学进行相互评价,课堂气氛比开始活跃了很多,并且学生在小组讨论,相互帮助,相互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

本次课的不足之处:

表现不够亲合力。在课后讲评,我发现自己的语言不够委婉;一直是命令式的语言,一些激励性、鼓励性的语言很少运用。教师的语言的作用很重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催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语言技巧。

总的来说本次课上比较顺利,教学目标基本上达成。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地方。今后我要多在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上努力,特别是教学语言上多下点工夫,多向一些老师请教。

下载“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十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瞻岐中学龚仙雁 【学习目标】 1、把握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掌握关于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 掌握图文转换题......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及反思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指导思想: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的视角设计本课,以唤起......

    《能量的转换》教学反思

    《能量的转换》教学反思 东长甸小学屈春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是一堂鲜明的科学探究课。科学学习要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9 两只鸟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写字。 2、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

    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案例名称:电功率 科目:物理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2课时 提供者:彭超 单位:绥化是兰西县燎原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

    教学设计及反思

    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Learning Objectives:1. Knowledge Objects: The sentences with the Attributive Clause.2. Ability Objects 1) Use the sentences wi......

    教学设计及反思

    The sun is shining 教学设计及反思 包慧颖 一、 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外研社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The Sun is Shining部分。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是以书信的形式......

    教学设计及反思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