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脸 教学案例
有趣的脸 教学案例
[ 时间:2009-04-07 | 作者:| 来源: ] 我要评论 | 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浏览:
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画有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难点:把人脸表现的生动、有趣。
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过程:
一、板演示范,导入新课。
1、板书以三个不同表情的脸导入,人脸的有趣性。导出课题“有趣的脸”。
2、揭示主题《有趣的脸》。
二、名作欣赏
1、由一副西班牙艺术家达利的《朱颜》展示给学生们观赏。
2、通过画面上奇特的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的感官刺激,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不同材质的有趣的脸欣赏
1、工艺品、撕纸作品、电脑PS的作品等,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不再局限于纸上绘画。
2、学生们自己思考的阶段了,他们能想象出什么样的有趣的脸,尽量给他们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拥有绝对的自由。
四、欣赏学生作品
PPT上展示出一些学生作品供给学生们欣赏,布置作业,按要求完成作品。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画作。
五、展示交流,学生们自评与互评。
第二篇:有效教学案例《夸张有趣的脸》
有效教学案例《夸张有趣的脸》
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
冯笑之
【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4册第3课的内容。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既要有民族性又要有世界性。【教学思想】
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报纸、杂志、电视是漫画的最佳载体,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漫画,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像。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号笔或黑色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不好意思,说好课堂上不接听电话的,又来了。(打开手机)喂!你好!这里是“借你、借你一双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受骗者老范,凭借多年受骗上当经验,对你是否受骗上当作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摁1,有人卖车请摁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儿,请摁3,有人卖担架,请直接拨110„„(生大笑)
师:刚才说话的这是谁? 生:(异口同声)范伟!师:(出示范伟真人照片)“资深受骗上当者——老范”。有人给我们这位可爱的小品演员,画了幅肖像,大家看看酷不酷?(出示范伟漫像,生大笑)师:笑嘛?不就是幅肖像吗? 生: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画呢? 生:漫画。
师:原来这类画跟我们见到的另一些写实类的画在表现手法上不同。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一般,漫画可以分为肖像漫画、讽刺漫画、科普漫画等,我们平常一些同学最喜欢看的卡通片里的卡通形象其实也属于漫画范畴。(师结合图片比较分析,并让同学将图片分类)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咱们看到的老范的肖像画,属于哪一类呢? 生:肖像漫画!
师:吆喝,都知道啊!(仿赵本山广告语)一生插嘴:地球人都知道。
二、发展阶段
师:像范伟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演员一直是漫画爱好者热衷描绘的对象。下面我再向大家隆重推荐范伟的黄金搭档„„(故意拉长音)生没有等师说完,迫不及待:赵本山!
师:很多同学想到了赵本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在中国的观众心目中,赵本山已经是中国小品的一大品牌,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卓别林”。但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高秀敏。
(投影图片,同时以缓慢沉重的语调配音)
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心脏病突发,告别人世,年仅46岁。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这三人组成的春晚“铁三角”阵容已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在13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所出演的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她所付出的艰辛和呕心沥血的程度可想而知。她没有演过话剧,也没经过电影学院的专业培训,可以说是靠自学成才的。作为观众,我觉得高秀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和歌颂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这些角色比较鲜明,她演的角色不仅洒脱,而且富有激情。应该说这类角色的分寸是较难把握的,她却能够把角色处理得既不让观众讨厌,又能把性格表现出来,有很大的难度,真是很不容易,也足以说明她的用功程度。
究其原因,就是她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质朴无华、真实感人,其表演容易打动人们的感情,使观众的情绪和艺术家的表演产生共鸣,因而赢得了观众的爱戴。
高秀敏走了,她把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留在了观众的心中,她那打动人心的笑声,将成为观众美好的记忆。
师:本来今天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似乎不应该谈这样伤感的话题,我只是希望同学们和我在感受一些优秀小品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为了人民演艺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作为画者,理所当然地要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人多溜一些画像,请欣赏高秀敏同志的漫像。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漫像与真人头像之间的区别。肖像漫画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回答。生讨论。生A:用了夸张的手法。生B:用了变形的手法。
生:能具体说说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具体用在那些部位吗?
生:与真人头像相比,漫像人物的脸比较胖,嘴巴也大了许多,二眼睛和鼻子小了许多,这就是夸张变形。
师:真不错!那我们在画漫画时,是不是就可以任意变形,无限夸张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议论,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人的肖像,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
师先后出示李咏、成龙等人的肖像,让学生辨认,一边辨认,一边让学生分析夸张、变形的手法在漫画中的应用。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不管我们如何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最终我们还是能够辨认出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因为画家在描绘对象时,时刻不忘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个标志性的动作,比如李咏的“马”脸,成龙的大鼻子,“非常六+一”的标志性动作等。
看来,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不但要学会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更主要的还要牢牢抓住人物的特征。
下面我来考考各位的观察能力,看看你能不能抓住人物的特征。你们先看看我,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我有什么特征? 生A:高!生B:瘦!
师:这是我的体型特征,看看我的肖像有什么特点? 生:头发长长的,戴眼镜。
师:好!继续。五官有什么特征没有? 生仔细看,摇头。
师:看来同学们是被整体效果蒙蔽了,还是我自己比较了解。我的眼睛属于聚光型的(小),鼻子属于大流量的(大)。生笑。
师:我知道,老师的你们不好意思说,怕得罪老师(生笑)那下面咱们找找身边同学的特征。生沸腾。
学生互相找特征,并指出来。
三、练习阶段
师: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个个都跃跃欲试了。生摇头。
师:怎么了?不想画吗? 生:太难画了。
师:其实刚才的几幅作品都是电脑绘制的。要大家现场作画当然不可能。下面咱们再来欣赏几幅漫画。
师出示阿拉法特漫像(铅笔淡彩)、漫画家丁聪自画像(线描)等作品,感受素描的漫画表现形式。同时请学生找出漫画作品人物的特征。师:下面咱们来试试用这种线描的形式临摹一幅漫画。出示相声演员李金斗的漫像,让学生改用线描的形式表现。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肯定学生的表现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注意点。课堂作业:
提醒:出示一张学生作业,分析存在问题。
要求:请同学们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最简洁的线条抓住人物特征将形象快速描绘下来。
四、展评阶段
1、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一部分同学的漫画作品,请同学评价。2、同学交换作业,互评(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小结。
五、引申阶段
现在,随着电脑的出现,借助电脑制作软件,智慧的人们将使漫画不再静止,人们创作了一个有一个动漫作品,flash动画作品,比如下面我们即将欣赏的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将音乐和漫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趣动人。
欣赏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我力求选择学生熟识的人物作为表现或示范的对象,从影视明星、知名节目主持人到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将自己的形象搬上屏幕让学生表现,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语言,我多处借用相声、小品里的台词,力求教学语言幽默生动,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使得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教学中借助高秀敏的案例,将学生引入伤感的氛围中,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任何一门艺术的背后伴随的都是辛勤的汗水,由此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课堂教学训练分两步进行,先进行临摹小练习,然后再进行漫画创作。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漫画创作技巧。但尽管如此,练习效果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在于学生对线条的敏感性不强,线描基本功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训练中,依然要抓住双基,对学生的美术技能增加训练强度,以便于更有效地投入创作。
第三篇:有趣的脸教学设计
《有趣的脸》教学设计
金都小学:廖妍蕾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有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及不同的材质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
教学难点:
把人脸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幅特别有意思的画当做见面礼,想看吗?想的话就睁大眼睛咯。(出示图片)
2、你发现了什么?你看到了脸。真是火眼金睛呀。一个房间,一棵树里居然藏着一张张的脸,图画的艺术真是太奇妙!
3、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有趣的脸。(出示课题)
二、生动有趣的表情
1、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四种味道的食物。我找四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品尝品尝,请你们根据他们做出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到的分别是什么味道的食物。(请你们四个小朋友来,哎呀,他们的表情真滑稽啊!)
2、谁来猜一猜他们吃到了什么味道的食物?
A.小灵吃到的肯定是甜的食物。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哦~你看到她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恭喜你,猜对了,奖励你一颗小星星)
B.欢欢尝到了苦的味道。你能学学她刚才的表情吗?(哎呀,看到她的表情,我也跟着难受起来了。)
C.接着猜。宇坤吃到了辣椒,哈哈,你被她感染了,都学起他的表情来了。老师也被你感染了,也想来学一学。(师模仿)老师学得像吗?请给我一点儿掌声好吗?谢谢可爱的你们!
D.最后一个小朋友文丽尝到酸酸的味道。是呀,他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挤成了一团。大家都来模仿模仿吧。(哈哈,模仿得真像,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小演员呢!)
过渡: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可爱宝宝表情秀。(出示图片)
3、边出示图片边进行描述。看,小宝宝的眼睛瞪得这么圆,他怎么了?你说。原来他看到了一道闪电呀,我想你看到闪电时也是这个表情。咦,小嘴儿嘟得这儿高,心情一定不美丽。看,哭的这么伤心,都想替她擦擦眼泪了。看到这个宝宝,大家都笑了,笑是最能感染人的表情了。
4、品味了酸甜苦辣,又经历了喜怒哀乐,这些表情有趣吗?这些表情都是通过什么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呢?
小结:是的,在生活中,人的表情都是通过五官,特别是眉毛,眼睛,嘴巴的变化表现出来的。那怎样才能把这些表情画好呢?小秘诀老师悄悄告诉你们。(出示表情歌)
画人愁,垂眼落嘴皱眉头。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弯。
5、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脸,你能把他变得有趣吗?对,给他加上有趣的表情!(张贴卡片)谁来画一画?其他人在下面画一画吧。
大家看,他画了一张开心的笑脸,画的真不错。那其他表情怎么画呢?看老师的。(师画出怒,惊,哀的表情图)
小结:看,只要在脸上画出生动有趣的表情就特别有意思了!
三、奇妙的夸张
1、小朋友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想知道怎么让表情变得更有趣吗?老师表演一个魔术给大家瞧瞧。(张贴大嘴巴)哇,嘴巴变得这么大了,我们的嘴巴可没这么大呢!现在看起来是不是比刚才开心多了。我听到有人说真是太夸张了,真聪明,居然知道这个魔术就是夸张!给你点100个赞!
2、(出示夸张的图画)边进行描述
你们都太厉害了,一点就通,掌声送给自己。原来,夸张的技巧可以使表情更加有趣。
四、联想的创意
过渡:孩子们,除了人的表情可以这么有趣之外,其他事物同样有非常有趣的脸哦。不信,你看看,老师带来的第二个魔术。
1、出示图片边描述
2、这些脸为什么这么有趣呢?你来说说,嗯,用水果蔬菜可以拼出有趣的脸,小动物的脸部特征会想到人的表情。你观察得真仔细。
小结:是呀,把小动物或者水果跟人的表情联系起来,利用不同的材料创作出像人一样有丰富表情的脸,奇妙奇妙真奇妙。这奇妙的魔术就是联想。有了夸张和联想这两大法宝,你们个个都是小画家!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有趣的表情加上有趣的材料就能创造出有趣的脸了,孩子们,放飞你们想象的翅膀,加上无限的创意,开启创作之旅吧。
五、学生创作,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台
1、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
2、展示学生作品。
孩子们,你们的作品真是让老师大开眼界。希望你们以后在生活中,用创意点亮艺术之美,用智慧捕捉生活之趣吧!
第四篇:夸张有趣的脸
夸张有趣的脸(肖像漫画)
—— 彭旺华
一、授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夸张有趣的脸》
二、教材简析: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创作,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人格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肖像漫画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六、教法和学法:我在实施这一课的教学时,认识到漫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没有创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对象。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铅画纸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
八、教学程序: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肖像漫画)
老师提问:
(1)这是什么艺术表现形式?
(2)什么是漫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2、漫画的表现题材
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肖像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科普漫画。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3、漫画的表现形式
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有线描形式、素描形式、水墨形式、色彩形式、电脑制作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线描形式。(用最简洁的线条)
(二)发展阶段
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通过多幅肖像漫画的欣赏,加深学生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并发现所描绘对象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
1、老师提问: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题材,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几幅作品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几幅漫画像)学生讨论:漫画人物的表现方法。(夸张和变形)
教师总结:肖像漫画是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加明朗,一幅成功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2、教师现场示范,演示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以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肖像为示范对象)
请学生找出马三立肖像的主要外貌特征和表情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作画。(师生互动)
(三)练习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 画一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抓住该同学的主要特征,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同学在纸上表现出来。(用最简洁的线条)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巡视以及学生的自我展示,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及时纠正,对于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整体提醒。
(四)展评阶段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请学生自评或互评。
在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采取恰当的评价激励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错误也得到纠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和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课后学生可上网更深入广泛地了解相关的知识。
第五篇:《有趣的脸》教案
《有趣的脸》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教学儿童面部表情让学生了解儿童的面部特征,包括脸形,五官的特征。特别是在不同表情时的面部肌肉的外形变化,重点儿童面部表情是了解各种表情时眉毛、眼部和嘴巴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
1、了解儿童面部表情变化的一般规律,熟悉几种变化要点。
2、力图用整体地观察方法,用简洁的线条概括人物的表情。
3、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人物表情变化的特征规律。难点:用简洁的线条概括表情。
四、教学用具:
铅笔、橡皮、镜子
五、教学建议:
1、游戏: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
2、观察五官特征。方法:
自己照镜子观察----------同桌对视-----------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加深感知。
3、提出作业 要求:
要求临摹,画面构图安排得当;用线简洁果断,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 作画顺序得当:脸形--------发式---------五官,教师作过程性的示范。
4、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5、师生评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