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成功、创造学思想录、学问和智慧、论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夜阑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认识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并能有所启示。
2.熟读精思,学会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含英咀华,反刍品味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内涵,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并能说出这些语句的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3.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4.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学牛吃草”,即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泛读”和“精读”的读书方法,尤其是对一些经典之作像牛“反刍”一样反复品味,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本单元的4篇文章均为经典之作,其内容都是论述与读书治学修身相关的道理,但论述的角度和论述的方法却不一样,语言风格也不相同。因此,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品味。特别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并能就一些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得出自己新的感悟。
“反刍”式的读书方法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因此,与课文的阅读教学同步,要指导学生利用好课外的阅读训练,以加深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品味,如某一种说理的方式,或某一位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
最后,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的能力,要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能够清楚的知道本单元学习内容。
2.能够知道学习本单元所要运用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
(一)学习精读泛读的读书方法。阅读单元导读“学学牛吃草”,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牛大量的吃草,但吃下去还不够,它有一个特殊的硝化方式——反刍,这就好比我们读书,能大量的阅读固然是好事,但更需要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度精思,反复品味。
(二)泛读本单元课文,明确单元学习内容。
1.快速阅读本单元课文,概括这四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点。
参考:都是作者关于读书治学修身的看法,语言都比较有哲理,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对照单元导读要求,安排本单元学习计划。(1)利用一个礼拜寻找并阅读与读书治学修身相关内容的书籍。摘抄精彩处,反复深读品味,写出自己的发现,并积累一些相关的言语。最后进行单元总评价。
(2)在品读课文前,于课外寻找并整理与课文相内容相关的材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2课时九《成功》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的说出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大题小做”的写法。2.熟读精思,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品味谈话式的语言风格。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理解几处文言句的意思。
2.运用查找资料和询问的方法,能叙述囊萤、映雪、悬梁、刺骨等故事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功,人人都追求的目标,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成功的呢?”(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是啊,生活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些有关成功的启示。今天,我们来阅读北大教授季羡林根据他七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所得出的成功之道,相信会给我们每个同学有益的启发的。
(二)朗读课文,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
1、作者阐述了成功的三个条件,在作者眼里,这三个条件的意义一样吗?作者是如何阐述的? 参考:作者先承认有“天资”,但不惟天资;接着肯定“勤奋”的作用,即使天资再高,不勤奋也无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公理;然后说“机遇”,以实例为证,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接下来,通过引用比较分析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2、你认可作者的看法吗?请援引实例为作者进一步证明,或者有理有据的表明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提供关于“天资”、“机遇”、“勤奋”的材料。
(四)精读品味课文,学习谈话式说理的方法。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1、从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概括要点:“大题小做”、说理清晰等。
2、反刍品味,有新的发现:谈话式说理等。
(五)课后延伸:
1、积累文中隽永智慧的语句。
2、收集更多的成功人士的实例,并能从中概括出成功的道理。第3课时十《创造学思想录》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简单说说创造学思想理论的含义。
2.从课文中得到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展创造性思维。3.品味文中隽永智慧的语言,分析它们的含义。课前准备:
1.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及《创造学思想录》这部书。2.积累有关创造的故事或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我创造,所以我生存”,他阐明了创造的意义,要想创造就必须有创造性思维。今天,我们一起阅读美国思维科学学者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节选,相信大家能从中有所启发和收获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把无法理解的片断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2.对你认为讲得很有道理的片断进行比较详细的解释和分析,适当给这个片断寻找新的事实或理论依据。
(三)品读课文,获得启示:
1.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作者在语录中所阐述的有关创造学思想理论。
2.这些创造学思想读来非但不觉得晦涩难懂,反而觉得饶有情趣。品读课文,说一说产生如此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充分发挥语录体的特点,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用小故事和创造者的实例,有的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有的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是作者的思想碎片和智慧火花,生动形象,又有生活气息,这些奇思妙想、惊人之语把读者印象深广高远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引燃了读者思维的激情。
3.关于创造性思维的道理远不止这些,你能否说出一两点来,并能从生活中举一两个“聪明人做聪明事”的例子,用类似课文的夹叙夹议的方法来说明你的道理。
(四)课后延伸:
1.摘抄文中隽永(精炼油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语句,并能加以分析和体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2.想办法阅读奥赫德《创造学思想录》全文。第4课时十一《学问和智慧》
(一)学习目标:
1.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2.学习用论据证明论点,分析文章的说理层次。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摘抄文中对你有吸引力的词句,并能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3.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学问与智慧的小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问”和“智慧”是大家熟悉的两个词汇,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肯定学生认为两者有关系的看法,指正把两者割裂开来的说法。)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国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希望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
参考:生字新词有寸积铢累、矻矻穷年、探骊得珠等;还有一些文言词句。
2.读完后思考: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用简单的话概括,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说说理由。
(三)解读课文,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梳理一下作者说理的思路,即作者是如何逐步地摆出其观点的?
参考: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解说学问和智慧的概念的不同;余下的为第二部分,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二者相辅为用,只会显得更为重要;最后自然而然的归纳全文,作者站到了俯视问题的高度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
2.在整个过程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运用了许多有说服力的材料,浏览课文,在文中做好记号,并在旁白处点评一下这些材料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文中给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作比,显得更加的通俗易懂;通过具体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正确看法;通过正面说理和反面说理的比较,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课后延伸:
对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你完全同意吗?同意的话,找点实例进行加以进一步的证明;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表达清楚,也找相关论据加以说明。第5课时十一《学问和智慧》
(二)学习目标:
1.继续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懂得智慧比学问更重要的道理。2.分析品味文中警策睿智的语言。课前准备:
批阅学生完成的课后延伸的作业,按照内容和学生作业的质量分组,已备学生课堂上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二)思辨训练:
1.对作者的这个观点,有同学认可,也有同学不完全同意,并且也摆出了自己的理由。按照老师的分组,进行小范围的辩论。通过辩论,各小组要能够得出一个更完整的结论。
2.阅读《学问与智慧》一文后,有同学认为学语文不必费太多的力气,你以为这种想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你会怎样劝说他? 参考:懂得学问是知识的聚集。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说理最忌枯燥,说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你阅读本文有无这种感觉?本文为什么会让读者喜爱? 参考:(复习)作者运用举例、比喻、对比的方法论述道理,显的通俗易懂;本文的语言充满智慧,意趣盎然,不失幽默。
2.读自己认为警策睿智幽默的语言,在书旁白处进行点评。3.完成练习“三”。
4.诵读这些句段,争取背诵。第6课时十一《论美》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能说出培根的审美观。2.品味形象睿智的语言。
3.学习杂感的写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对美的理解。课前准备
收集并积累一些关于美的格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没在灵魂。”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就向英国大哲学家、美学家培根请教一下。
(二)初读课文,认识“美”:
朗读课文,你觉得作者眼中“真正的美”是怎样的美?为什么? 参考:“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的美。作者强调了美的德行,认为和美的外表相比,美德是最具价值的,但作者并没有否定外表之美。
(三)再读课文,梳理“美”:
1.这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说经常是断想式的,具有跳跃性。那么你在读本文的时候,有无杂乱之感,试着梳理一下文章的层次。参考:以两种人为例,论述“内在美”的重要。(2)勉励人们把 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的比较,美的形貌和(1)美德最美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3)美的德行结 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相比,强调美德最美。(4)合起来。(5)
2.在整个论述过程中,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是自己的观点具备说服力的?
参考:多用实例。有的具体,有的概括;有的用来直接证明观点,有的用来作比较;这样,使得道理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说明。
(四)深读课文,品味“美”:
1.作者层次清晰的、有理有据的阐述了他眼中的美,你有没有从文中欣赏到作者的美呢? 参考:准确精炼、隽永含蓄、充满智慧的语言。
2.你是否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很完美了?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尝试着精加工。
建议:在论述“才德与美貌也可以并存一身”这一观点时,作者所举的人物多是帝王,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你能否找出更好的事例论据。
(四)思维拓展训练,创造“美”:
用精炼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认识,并能通过对实例的阐述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第7课时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够理清文章脉络,并认识作者所强调的“和”的意义。3.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课前准备:
通读全文,借助工具扫除字词障碍,借助文下注释理解大意。教学过程:
(一)一读:准确、流利。
1.点名读:正音,掌握文言文准确的停顿。2.自读:达到准确流利的标准。3.齐读:检查方式。
(二)二读:读懂文章的意思。
1.提出课前准备时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寻求解的方法。2.同桌相互检查重点词句的解释和翻译。3.教师出示检查小练习。
(三)三读:梳理文章的脉络。
1.作者通过这篇短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答案来。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阐明这个道理的?
(四)四读:得到启示。
1.你认为作者写本文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战争的成功经验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你能否举例说说“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五读: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帮助学生背诵。第8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努力追求自己的创作风格。教学过程:
(一)体悟并学习经典作品的语言风格。
1.比较本单元的四篇经典作品的语言特点(也可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师生交流并讨论。
2.自读“综合学习与探究一”,划出编者的分析,与我们的分析进行比较,有无不当或不完整之处?
(二)学习对生活中的人事发表自己全面完整的看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仅用简单的“好与不好”、“是与不是”来表达,显然不会吸引他人,更不用说被人接受,这就需要在表达的语言上下一番功夫。
在以下两题中选择其一进行说话训练,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尝试着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有特点的表达。
1.语境:刘老师和同学甲进行了一下一段对话,你听了后有何见解?请表达清楚—— 刘老师:我们有些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但人却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学生甲:生活条件好了,穿戴精神一些,这与学习无关。刘老师:头脑里装的尽是美,哪有心思去学习?
学生甲:我学习成绩不好,无人注意我,所以我穿戴时尚些,吸引他人的目光,这有什么错吗? 2.给你身边熟悉的某位同学写一份有价值且能让人眼睛一亮的评语。要求既突出这位同的个性,更能表现出你的语言风格来。小组交流评价,推荐优秀作品。
(三)课外练笔:选择在班上最普遍的一种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流畅且有特色。第9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写出有理有据的论说文。2.初步形成有风格的作文语言。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炼观点。
1.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存的关系,智慧与学问的关系,美貌与品德的关系,作者通过思考判断,做出了准确的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不少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问题。请你想出几组来。
2.选择一组进行思考比较和分析,概括出明确的观点。师生交流评价。
(二)作文练习。1.从众多观点中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一点,到生活中或书本中寻找能为你提供说服力的材料。2.列写作提纲,理清表达的脉络。第10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在交流评价中提高和发展。课前准备:
批阅学生作文,按照等第分好学习小组。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按分好的学习小组一起阅读、评价本组作文。3.小组推荐典型作文全班交流(可以成功的,也可以有问题存在的),总结要点。4.个人根据评价结果继续修改作文。
第二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 学问和智慧 学案
学问和智慧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2.能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
3、能说出主要论证方法的作用。导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智慧胜于知识。——【法】帕斯卡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德】海
塞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国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文中为我们揭示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希望大家仔细揣摩,并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所
帮助。
1.作者:罗家伦,男,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任校长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2.学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冶()
寸积铢累()
大窾()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犀锐()晦塞()...(2)解释词语。寸积铢累: 融会贯通: 通达: 豁然贯通: 浮光掠影:
3、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1)知识如树叶,它的命运总是从新生到枯黄,蝉联飘坠,再让位给来年春天新的叶芽,而智慧则宛如树干基部一圈圈的年轮。——赵金珊
2)知识能够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池田大作】
3)知识越多越骄傲,智慧越高越谦虚。——【美】柯珀
4)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英】培 根
4.摘抄文中对你有吸引力的词句,并能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2.读完后思考课后第一题。
3.找出文中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语句,其中哪一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6):
第一层(3-4): 第二层(5-6): 中心意思:
三、交流展示 师生评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懂得智慧比学问更重要的道理。2.分析品味记忆文中警策睿智的语言。3.能说出文中主要论证方法的作用。导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作者运用了许多有说服力的材料,细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批注:
1、文中举了许多例子,请简洁地概括出来,说说其作用。
2、请从文章中找出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品读这些语句,说说其论证目的,有何妙处。
3、文章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说理最忌枯燥,说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本文会让读者喜爱除了拥有正确的观点,还在于充满智慧的语言,试写一句自己认为警策睿智幽默的语言进行点评。
5.品味了本文的语言,请仿照句式,根据文章内容写全下列句子。
若是把学问比作起锚的航船,那智慧便是。若是把学问比作,那智慧便是。
二、交流展示 师生评讲。
三、总结全文。写作特色:
①
辩证分析,说理透彻。②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③ 语言优美。
结语:《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上,把人情世故弄懂,有一套应付本领的智慧更重要。正如作者罗家伦强调: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四、拓展练习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读书活动,你作为其中的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一:班级拟办一期“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刊,请你为这起班刊策划两个栏目。
栏目一: 栏目二:(2)活动二:班级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你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四.课后反思。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苏教版1
学问与智慧
一、教学目标
1.能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2.反复诵读,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能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
3.品味作者智慧典雅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能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
三、教学难点
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快结束了初中的学习生活,离自己梦想中的大学又近了一步。坦诚是说你们喜欢学习吗?)
显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字词疏通
寸积铢累 远瞻 探骊得珠(通过注音,解释,扫清阅读障碍。)(三)初读课文,了解背景
第二自然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
(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学问与智慧”的辩证关系)(四)再读课文,提炼观点
自由读课文,做这样一件事情。这是一篇议论文,我们抛开举例、比喻等,单独找出文章中作者在讲道理的句子,把这些句子组合起来,你有什么发现。
1(提取议论文的关键信息,即能够表达观点的议论性语句,同时借此梳理文章脉络,展现作者的论证思路。)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并点拨)
那么同学们,我们将这些语言组合起来,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问(learning)与智慧(wisdom),有显然的区别。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明确:这些议论性的语句出现在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它们本身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作者先明确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然后分别说明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和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最后总结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的结论。
总结找论点的方法
读书方法:把书读薄,读薄的过程,就是不断过滤、不断凝练、不断浓缩的过程.(五)精读课文,揣摩妙处
作者在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的时候,怎样说理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分?
1、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1).孟德尔的例子和前文哪一个词能够相对应?“探骊得珠”
(2).在孟德尔的例子中,哪一个词语最能够体现作者觉得孟德尔的不可思议?“居然”同学们读一下孟德尔的例子,你感受到什么?
(3).在写达尔文的例子时,句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反问(何曾 何以)强调从极小的事物看出大道理就是智慧(4).为什么不例举爱因斯坦做了什么,而是引用他说了什么?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就是智慧
(5).本段,作者用了三个例子来论证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这个观点。三个例子,是不是有重复累赘的嫌疑呢?我为了语言的简明,删去某一个例子,行不行?
不行。孟德尔的例子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赫胥黎是一个失败的例子,爱因斯坦不仅成功,他还说出了成功的方法。所以三个例子是从不同方面来论证观点的,而不是例子简单的堆砌。同学们,这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呢?
“议论文选材的严谨性,材料不能简单的堆砌。” 总结:举例论证之妙
2、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五段采取自学的方式,找一找作者从哪些方面让自己的观点更有力? 如:从句式、词语、比喻、角度等方面 比喻:
(1)作者把“无学问的智慧”比作“肥皂泡”。同学们,肥皂泡有什么特点?(2)那作者把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比作什么呢?探照灯、泉水。
那老师的疑问又来了,作者做一个比喻不行吗?干吗要做两个比喻呢? 探照灯的特点,照得深、远,穿透力强,有力量。预示着真正的智慧是远瞻,可以烛照前途
泉水的特点是什么?读一读“不断地”这个词。对了,是源源不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由这两个比喻总结一下,在作者看来,真正的智慧是怎样的?走得远,走得深,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一直智慧下去。
(3)句式与词语
齐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排比句。加强语言气势。
“也惟有。。。”我们把“惟有”换一下,换成“也许”大家看行不行?为什么?
读一读“惟有”,再换成“也许”。我们看出作者话语的铿锵有力,不容置疑,他对自己的观点是十分肯定的,很有自信的。
用词:“产生”与“锻炼”互换位置行不行? 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同学们,作者运用精妙的举例论证和形象的比喻论证之后,再看一看我们之前提取出来的议论性的话语,可不可靠?论述充不充分? “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为宝贵” 所以,齐读中心论点,顺理成章,作者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展示课文最后两句话。)
“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齐读这句话,思考,作者在学问和智慧的天平上,更注重什么?“智慧”这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思考。
再展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妙在:周密的举例论证 鲜明的对比论证 形象的比喻论证 精准的说理文字 严谨的逻辑思维 3.仿写句子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如果学问是一本书,智慧就是阅读书籍的方法。” 展示:我们努力做到: 用渊博的知识武装头脑 把浩瀚的智慧装进胸膛,以学问为基础,用智慧做帮手,遨游于神秘的知识殿堂中,撷(xié)取累累丰硕的智慧果实
五、作业
下面哪些名言能证明本文的观点,请把它们插入文中,并说说理由。
①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笛卡儿
②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洛威尔 ③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达•芬奇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单元总揽]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它们或着重描写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或描写人物的变化,或从人物视角了解人生。欣赏这组作品,从中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享受,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少年生活的故事。
《故乡》―作者以“我”回故乡的迁居为活动顺序,再现了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内容,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文中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断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作者写了一个失学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经历风雨磨练后成长的故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描述的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冷酷无情,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心声》―作者通过描写一位与万卡有相似命运的学生李京京执着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注意小说的体裁的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着重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3、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环境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故事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课文中人物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历程阅读体味小说的内涵、小说的主题。
2、通过整体阅读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深入体会感悟,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教学的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2、辨析环境的作用。
3、欣赏小说的语言。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作出自己的阅读评价。[课时安排](共10课时)
1、故乡(2课时)
2、孤独之旅(1课时)
3、我的叔叔于勒(2课时)
4、心声(1课时)
5、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2课时)
6、单元小结与达标(2课时)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
教版)
[单元总揽]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它们或着重描写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或描写人物的变化,或从人物视角了解人生。欣赏这组作品,从中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享受,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少年生活的故事。
《故乡》―作者以“我”回故乡的迁居为活动顺序,再现了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内容,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文中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断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作者写了一个失学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经历风雨磨练后成长的故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描述的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冷酷无情,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心声》―作者通过描写一位与万卡有相似命运的学生李京京执着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注意小说的体裁的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着重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3、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环境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故事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课文中人物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历程阅读体味小说的内涵、小说的主题。
2、通过整体阅读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深入体会感悟,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2、辨析环境的作用。
3、欣赏小说的语言。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作出自己的阅读评价。
[课时安排](共10课时)
1、故乡(2课时)
2、孤独之旅(1课时)
3、我的叔叔于勒(2课时)
4、心声(1课时)
5、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2课时)
6、单元小结与达标(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