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1

时间:2019-05-12 21: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1》。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1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3.体会莎翁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4.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

5.了解夸张、对比、穿插、悬念、突转等戏剧技巧。教学重点

体会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教学难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教学方法

1.文献法

2.复述法

3.表演法

4.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精读课文,熟悉剧情,把握戏剧冲突。

一、导语设计

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二、资料助读

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及剧情。

三、自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学生复述故事情节。1:本文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进行的。

2: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冲突转变的关健,她的出场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导致冲突圆满解决 3:课文中的矛盾(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的?

假扮法官,抓住破绽,依据法律,惩处夏洛克。荒唐审荒唐透出法律虚伪。4:复述情节,讲清每个环节人物的活动情况。

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固执与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即将发生。

夏洛克一上场,争辩立刻开始,且越来越激烈。夏先是回绝公爵要他“仁慈侧隐”的规劝,接着拒绝了巴萨尼奥加倍偿还欠款的请求,继而回绝公爵要他发“仁慈之心”的劝说,最后得意 忘形,磨刀霍霍,并对葛莱西安诺的怒骂加以讥讽、挖苦。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咄咄逼人,决心不顾一切实施报复。在交锋中占尽了上风。

鲍西娅关键时上场。欲擒故纵。先劝夏 “慈悲”;又拒绝了巴萨尼奥“变通”的要求;接着让夏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然后让夏去请一位医生来 “堵住伤口”。此时夏神气活现,似乎左右了鲍西娅,处罚已势在必行。就在夏忘乎所以、凶相毕露之时,她宣布只准割肉不准出血,不能相差丝毫,否则以命相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剧情急转直下,夏进退无路,又不能撤诉。最后鲍西娅对谋害本城公民的异邦人惩处,请求公爵没收夏洛克的财产。

附 扳书

安东尼奥鲍西娅 ——一 一

磅 肉 ——一

夏 洛 克

仁慈友爱

矛盾冲突

残酷仇恨

法 律

人文主义理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语言的个性化,把握人物形象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仿句训练,学习莎翁的语言表达技巧,品味诙谐、生动、优美的戏剧语言;赏读课文,感受莎翁所采用的戏剧技巧的表达效果,学习评论戏剧。

一、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1)请谈谈你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认识。

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能言善辩:

——除非你能够把我这一张契约上的印章骂掉,否则像你这样拉开了喉咙直嚷,不过白白伤了你的肺,何苦来呢?好兄弟,我劝你还是让你的脑子休息一下吧,免得它损坏了,将来无法收拾。

老于世故: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您了吗?……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

惟利是图:

——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冷酷狡诈:

——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复仇心重

——我己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

——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反惑。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也不要它们,只要照约处罚。——“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

——“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聪明反被聪明误

每一次夸赞,都把自己引入死胡同。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鲍西娅 ——

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青年 ——法官啊,我真佩服你!“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

——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2)既然夏洛克惟利是图,为什么置双倍的偿还于不顾?如何理解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

应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立体地丰富地进行人物形象评析。

小结:为了复仇,在当时普遍仇恨犹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他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具有民族复仇意义。如果说夏洛克缺乏宽恕精神,那么当时的基督教也不曾对他

给予多少理解。他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反映了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利益冲突,但其中也杂有民族、宗教矛盾,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太人的民族、宗教偏见。19世纪英国批评家哈兹列特指出:“(夏)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

(3)请说说你心中的鲍西娅。聪明机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免得他流血而死。——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行事果断: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小结:鲍西娅是莎翁塑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慈悲为怀,执法如山;聪明机智、行事果断,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求婚时她是高贵的千金,热恋中她是多情少女,法庭中她是精明的老吏,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但毕竟是少女,莎翁与她故意索取戒指,爱作弄人借此冲淡刚毅的男性气质,还她聪慧女性姿态。

(4)你对莎翁笔下的“商人王子”安东尼奥作何评价?

明确:安东尼奥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甘愿冒着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朋友巴萨尼奥且不要利息。他即将受刑,却 “默忍”“迎受”,为了友谊”从容就死”“死而无怨”,他是一个慷慨大方、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的人。

但在尖锐的斗争面前,他又显得很懦弱,缺乏战斗精神,软弱、妥协。如“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也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萨尼奥,我只要你活下去,将来替我写一篇墓志铭,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过的事”。

主题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品味语言之美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说明段落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P100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白灰谐幽默。

▲ P111葛莱西安诺借用夏洛克的话称赞鲍西娅,也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得益于戏剧性的反复。

▲夏洛克在前半场舌战中,有时用反诘方法进行反驳,有时冷嘲热讽,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语言却很鄙俗,充满商人口语,如“耗子”、“张开嘴的猪”、“忍不住要小便”等,而判决后,处处不离一个“钱”字,表现了他拜金主义的本性。▲p100 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 运用一系列比喻(大海的怒涛、豺狼、松柏)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p101 你们买了许多奴隶,把他们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你们会回答说:“这些奴隶是我们所有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比喻.对比.反问.模拟巧用嘲讽贵族的虚伪,冷嘲热讽,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p105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鲍西娅的语言是诗与哲理的结合,语言明快简明,既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又符合其律师的身份,果断干练,聪明博学,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精辟、深刻、动情,直接表达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理想。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格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总结: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研究英国文学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大胆的创新者”,他“如饥似渴地用刚从说话人口上热腾腾地摘来的各种新鲜词汇和形象”,同时他本人也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方式,在他的剧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品味莎剧语言,犹如品味琼浆玉液,让人沉醉,使人入迷。

四、分析戏剧艺术特色,体会剧本所用的戏剧技巧,学习欣赏戏剧

1.该剧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生动,诙谐又不失严肃,轻松中暗藏杀机。戏剧技巧圆熟运用,我们该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 ▲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开大合,紧张曲折,很有喜剧性。特别是的西娅出场,抓住契约中的破绽制服夏洛克,步步生险,波澜迭起,让人称绝。

▲巧用映衬:公爵无法调停而鲍西娅却巧妙解决。

▲巧用夸张:借款到期不还,居然有人提出以割肉为赔偿;提出之后,居然有人答应;这样的官司,法庭居然慎重考虑;而最后又因借约未曾注明出血字样,而竟被全部推翻。似此情节,形同儿戏,确实让人难以相信,莎翁写起来却得心应手,让人称奇。

▲巧用悬念突转:鲍西娅抓伍契约中破绽制服夏洛克,使冲突朝有利于安东尼奥的方向发展 ▲巧用穿插。鲍西娅与尼莉莎女扮男装和丈夫同时出庭,丈夫却不明真相。巴萨尼奥激情表白,愿意献出生命、妻子以及整个世界来救出安东尼奥,鲍西娅一句幽默的答话增添了喜剧气氛:“尊夫人要是就在这儿听见您说这样的话,恐怕不见得会感谢您吧。”葛莱西安诺希望妻子马上归天求告上帝,尼莉莎一句诙谐对白“幸亏尊驾在她的背后说这样的话,否则府上一定要吵得鸡犬不宁了”调节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巧用嘲弄反笔。戒指故事,先写尼莉莎和葛莱西安诺为戒指吵,再写鲍西娅旁敲侧击。

▲巧用对比、有仁慈与残忍、友谊与仇恨、复仇与报应、宽容与凶残、善良与邪恶的尖锐对立,借此寄托作者关于仁爱、友谊、爱情、财富等的人文主义理想。

▲剧中运用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表达技巧,使剧情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五、布置作业

1.戏剧评论写作练习。自选角度、内容,角度应小,内容应精,切忌泛泛空谈。可以评论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评论人物,还可以评析戏剧技巧。应求异创新,发表独到的见解。“夏洛克——法庭阴谋的牺牲品”“鲍西娅——巧舌如簧的诡辩者”,言之成理则可。

2.课外了解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看看夏洛克有什么不同之处?

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的性格较单一,就是吝啬。而夏洛克性格的主要方面固然也是吝啬,但他同时还爱女儿,对作为犹太人所受到的歧视和侮辱满怀愤怒,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他比其他三个吝啬鬼写得更为成功。

3.仿写句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例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

仿句:承诺

。六:戏剧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一两步走遍天下,两三人统率千军。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冲突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七:剧情介绍

鲍西娅,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镇上有个年轻人巴萨尼奥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娅。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于是他被迫向另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给他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但夏洛克还是借钱给安东尼奥,且不收他的利息;但提了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铅匣——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赢得了鲍西娅。鲍西娅送给他一枚戒指,巴萨尼奥发誓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娅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格拉夏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夏洛克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娅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娅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人胜的喜剧。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塞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诗歌作品:十四行诗150多首。

八:英国诗剧与莎士比亚

创建者:第一个用写史诗规模写了九个历史剧。点铁成金:剧本情节几乎都来自别人。最懂戏:情节生动,技巧圆熟。

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不简单化

形象逐步丰富化。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古典名著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词汇。

2. 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3. 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

4. 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解读小说。5. 善用点评法去表达独特见解。

6. 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出审视人物,解读情节。7.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2.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

3.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解读小说。

三.单元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毕竟只有十五六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还非常有限,社会经验也谈不上,所以这这单元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该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恰如其分地引入写作背景。

四.学法指导

1.《智取生辰纲》紧扣标题中的“智”字行文,学习中应该以“智”字为突破口。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可以复述故事情节;从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学习《杨修之死》,应该排除语言上的障碍,熟读课文,能够分别复述曹操和杨修之间发生的事情,在剖析文中重要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认识曹操和杨修不同的性格特征。

3.是长篇小说节选,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其中举前后不同的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4.《香菱学诗》全文重点写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应该抓住本文的学习重点: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导航

1.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看清故事的大背景。

2.要把人物的分析放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切忌泛泛而谈。

3要鼓励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学习运用点评法,以三言两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本单元后,再自拟题目写一篇心得。

六.单元课时划分 《智取生辰纲》………..2课时 《杨修之死》………..1课时 《范进中举》………..2课时 《香菱学诗》………..1课时 综合性学习………..1课时

第三篇:鄂教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13 丑小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字,会认1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2.难点: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3.疑点:从丑小鸭成长过程中,领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

4.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纠正字音、学习理解前两段。2.第二课时理解三至七段的内容,练习背诵最后一段。3.分析生字,认清字形,完成课后习题。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以后就被人看不起,谁都欺负它,被迫离家出走,仍摆脱不了恶运。最后它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课文共有7段,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第一段讲鸭妈妈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第二段讲丑小鸭是怎样出世的以及它的名字的由来。第三至六段主要讲丑小鸭来到世界上以后的种种不幸遭遇。第七段讲春暖花开时,丑小鸭向湖边飞去,在湖水映出的倒影中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三)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录音机读课文),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 4.丑小鸭(齐读)。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4.教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样子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的学习这篇课文。

(三)讲读一、二段: 1.指名读一、二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段读懂的?

(2)出示第一幅图,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它鸭子的不同之处。(3)结合挂图,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一、二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注意体会“暖烘烘”“特别”“出世”。

(5)大家想想“特别”这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用“特别”造句。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丑小鸭

太阳:暖烘烘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一、二段。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结合插图,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重点理解:“孤单”“„„除了„„谁都”体会到丑小鸭当时单身无靠,没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是它出走的原因。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三段。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一读第四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讥笑”:讥讽和嘲笑。抓住“只好”“才敢”让学生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以后,环境不仅没有改善,情况反而更糟。学会用“洁白”造句。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五、六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3.有感情地读五、六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七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九)板书设计: 丑小鸭

课题:

14、最后的玉米 课时:两课时 课型: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体会“自信”、“抱怨”、“感激”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 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板书设计: 最后的玉米

自信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1、出示挂图,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地里的玉米一个比一个长得棒。如果你是农民伯伯,你会最先摘哪一个呢?大家都想最先摘这个最棒的对吗?可是,今天这个故事里的老婆婆却是最后一个摘走它,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赶快读一读故事吧!

2、定向导新:板书课题。

二、教学互动: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认读生字,先借助拼音拼一拼,再在课文中找出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组内互动:把你刚才读到的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吧!(3)反馈生字词认读:(分组、开炎车、接力赛等多种形式)

2、重点检查:后鼻音:硬;翘舌音:摘;鼻音:奈;前鼻音:淋

认读词语:赞美、心灰意冷、孤零零、无奈、一无是处、荣誉、感激。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刚才我们认了字,又读了词,可真能干!把他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那咱们赶紧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字音读准了没有。

4、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3)你认为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吗?请你再读一读。

(多种形式练读;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小组内练读等等)

三、和谐发展: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摘、获、奖。(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以及双横线中的7个字,会正确书写“摘”等8个字。

2、继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体会“自信”、“抱怨”、“感激”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 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巩固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以及双横线中的7个字,会正确书写“摘”等8个字。

2、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自信心。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式、同桌交流式 板书设计: 最后的玉米

自信 并不灰心 心灰意冷 抱怨 感激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复习旧知:认读生字及词语“赞美、心灰意冷、孤零零、无奈、一无是处、荣誉、感激。”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读熟后小组合作,分别有2~3个同学扮演玉米,一个 同学扮演旁白,一个同学老婆婆,互相合作,边读边演课文内容。(教师适 当辅导)

2、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哪位同学演得出色,一个小组 演完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主要从人物表情、对话语气方面去说)。

3、下面请大家再讨论,从刚才演的过程中,你认为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吗? 引导大家在课文中找:它既是一个最棒的玉米,也是一颗最好的种子。来年会结 出更多更棒的玉米。

三、知识拓展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和同学说一说。

四、指导书写其他生字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需要注意的部分或笔画。与同桌交流。

2、学生演板,看谁的字最漂亮,在田字格里安排的最好。重点指导:胸、脖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和谐发展: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听写,同步练习。

3、讲故事。

课题:

15、将军和蜘蛛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蜘、蛛、威”等7个生字,会写“将、役”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威灵顿将军通过看小蜘蛛织网后明白了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能学习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蜘、蛛、威”等7个生字,会写“将、役”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读音,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翘舌音“重、织”、平舌音“遭”的正确认读。

2、端正、美观地书写“将、役”等字。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2、课件:文中插图配全文朗诵。教学组织形式:异质分组,5组开放式。课前预习:

1、读准并注上生字读音,自选好词勾画。

2、把课文读通顺。

3、给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新:

1、置疑: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将军和蜘蛛”。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15、将军和蜘蛛] 教师范读。

二、自学互动:

1、自读识字:

(1)小声试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2)同组互查字音、词语认读。

(3)生字卡检查反馈读音。【多种形式认读】

2、再读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读得流利。(2)说说从课文里你知道了什么?

三、和谐发展:

1、生字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说说你的发现。(2)书空试描,找出书写困难的字。(3)书写指导:

(4)尝试书写、反馈点评。

1、再读拓展:

(1)课件展示全文范读及课文插图,再次回顾课文内容。(2)课后组词游戏:哪些字可以组成词语。

(3)自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威灵顿将军通过看小蜘蛛织网后明白了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能学习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学重点: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威灵顿将军通过看小蜘蛛织网后明白了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能学习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心理活动的朗读。教学准备: 课件配乐展示课文图画。

教学组织形式:异质分组,5组开放式。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1分钟】

1、板书课题:【

15、将军和蜘蛛】

2、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朋友,还提出了许多疑问,现在,咱们就来从课文里找答案吧。

二、读悟学文:

1、自读感知:【8-10分钟】

(1)默读:把课文内容看清楚;

(2)朗读(小声):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知道了什么?(3)唱读(大声):把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读熟;

2、听读比较:【3分钟】

(1)老师示范朗诵,生听、评:老师和你读得有什么不一样?谁的更好?怎么好?(2)生简单悟评。

3、再读积累:【5分钟】

尝试模仿:像老师这样有感情朗读;

4、讨论释疑:【8分钟】

(1)讨论:课文读了这么多遍,能说说你的收获吗?(2)释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和谐发展:

1、合作演读:【6-8分钟】

(1)小组合作

(2)反馈交流:注意要跟别人不一样,【注意表演与观察】

2、拓展积累:【2-3分钟】

(1)同学们,为什么威灵顿将军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什么又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2)口语交际: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不畏困难的故事。

分层练习: C类:

1、正确书写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能把课后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类:

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A类:

体验日记:“我成功了!”

课题:古诗诵读《小儿垂钓》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蓬、稚”等5个生字,并学习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逐步培 养学生多读自悟古诗的能力;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味。

4、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蓬、稚”等5个生字,并学习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1、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逐步培 养学生多读自悟古诗的能力;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味。

2、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图片。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孩,他在干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熟读成诵。

1、教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了,自己用喜欢的方式来认一认,读一读。看谁最快把这首古诗读通。

3、反馈生字词认读:(分组、开火车、接力赛等多种形式)重点检查:紫、川。

4、教师简单介绍这首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

5、朗读训练:

比一比,看谁能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自由练读,个别指导,分组指导,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练读形式自由读—小组内反馈—全班反馈„„

6、学生反馈:自由展示。

三、扩宽视野。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胡令能的诗歌,你们还能找一找他写了哪些诗歌读一读。

课题: 语文乐园五 4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熟字去偏旁的识字方法,并用该方法认识新字。

2、领悟“被”字句的表达方式。

3、熟读、会背妙语格言。、读成语故事,理解“半途而废”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1、学习熟字去偏旁的识字方法,并用该方法认识新字。

2、探究与发现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组织形式:5组开放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来试试

一 读一读,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1.学生自己读字、词,思考每组字有什么规律。2.同桌交流,说说各自的看法。3.全班集体反馈,教师总结。

每组分为两部分,左边是熟字,右边是去偏旁后的生字及由这个生字组成的 词语。

4.学生看书试着说几个这样的字。5.小组内交流。6.全班汇报。二 看图读词语。1.学生自由读句子。2.指名读句子,并正音。

3.全班交流。从这三个句子中你读发现了什么? 4.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每组句子中读有一个“被”字。6.仿说:你能像这样说一个句子吗 三 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自读妙语格言,了解其内容。2.思考文后总是再同桌交流。3.指名读。

4.指名试着背一背。

5.课后可继续搜集其他的妙语格言,并摘抄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四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思考文后总是再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课文活动课开一次“成语故事会”,学生可自行搜集自喜爱的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探究与发现 学生自己读句子,了解句子内容。2 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组交流讨论。4 全班集体反馈。

第三课时

我的作品

1、让学生课文内容。

2、同桌交流一下玉米、松、竹、梅、蜘蛛各有哪些优点。

3、全班交流。

4、学生自主完成“写给他们的话”。

5、写好后,展评交流:(1)说说自己为什么样这样写?(2)评评谁写得好。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1、学生自己读对话,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同桌分角色演一演题目中提供的两个对话中的不同角色。

3、猜谜游戏。

4、全班交流猜谜的方法。

5、互动游戏:让学生将课前收集拿到好友中互相猜,进行口语交际。

第四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花园中学

刘正奎

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 高国民整理

一、单元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六篇文言文构成,这六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将随着司马迁去探究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随着陶渊明去观赏世外桃源,随着吴均去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随着柳宗元去感受赋敛之毒甚于蛇、苛政猛于虎的道理,随着范仲淹去体会仁人志士的思想情操。

二、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

2、学习方法:学习本单元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在课前要落实好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有关的作者经历,从而读懂句子,疏通文意。课堂上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作者资料,了解古代社会现实,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

2、通过品味语言,欣赏文言词语,了解文言文常见句式的特点。

3、通过研读作品,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和顺序,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

4、反复诵读课文,能够准确背诵课文。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0.5课时 ★《陈涉世家》 3课时 ★《桃花源记》 2课时 ★《与朱元思书》 1课时 ★《捕蛇者说》 1.5课时 ★《岳阳楼记》 2课时 ★《醉翁亭记》 2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五、各课教学简案

陈涉世家

(一)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3、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4、理解一些特殊文言词语的用法。

5、能够背诵一些精彩的语段。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起义史或曰造反史

听,思考。是被书写得非常精彩的,场面描写波澜壮阔,人物刻画风采动人。一是法国人,一是中国 人。两个民族骨子里都透着造反的血性和天 性。不同的是,法国人的造反多是为了平等、自由等民主的权利,中国人的造反是为了求 生存,求安稳,换一个明君,做一个顺民。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 次农民起义。学习这篇文章,对今天的人来 说,也是很有启发的。

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司马迁,了解他的作 阅读,思考。品。

2、整体感知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 自由朗读,圈点勾画。文字障碍。

3、反复诵读,老师范读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读给大家听。评价。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学课文 自学

5、交流成果 先小组,后推荐全班交流。

6、老师解疑

7、深入理解

学习特殊文言词语(课后练习)再读课文,思考: 陈胜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 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文中是怎样通过对话来刻画陈胜的?

8、小结课文

9、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反映的社会现实。

2、学习文言副词,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加强阅读,体会语言的优美。

4、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把握全文脉络。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1、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

2、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老师朗读

4、集体朗读

5、自由朗读 思考、练习、交流

再读课文。思考,讨论。回答,评价,补充。回答,评价,补充 同学互相检查。学生活动

听 记 朗读全文。思考,回答。练习朗读。

小组交流,评出组内最好的。

指导朗读,评价。全班交流,评价。

6、先自学课文 借助注释,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评价

7、老师解疑 同学提问

8、学习文言词语 练习

9、小结课文 交流

与朱元思书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

2、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语言特点。

3、能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4、通过体味语言,了解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 听,思考。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陶醉于山水。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 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2、读文解义:

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 听,感受。好品读吟诵,就让老师打先锋,先示范读一 遍,同学们仔细听,认真品味。(老师示范读,配乐《高山流水》)

面对如此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 齐读全文。憾?还是让同学们也来享受享受吧!一起来读 一遍,读时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 奏要随情景而易。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享受着如此优美的 分组活动。文章,老师都有点陶醉了,但还是别忙,为了 更好理解文章,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老师愿和你一 起分享。

有什么问题吗?请提出来。下面我想请三个 师生评议。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请大家来做裁判,看谁翻译得最好,如有错误,请指正。

投影重要词句,交流译文。师生共译。

3、神游佳境:

让我们就带着这一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感受到。”或“ 字词甚妙,写出了。”的 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4、体情品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 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考半分 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

(整理学生发言得: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 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 隐的高洁志趣。)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

5、拓展延伸:

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 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6、小结本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你能总结这节课你们都收获了哪些?

同学们说得真好!读《与朱元思书》,犹如 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 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

品读,思考。交流,评价。交流讨论。(结合“鸢飞戾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 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自由探讨在当时一 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

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思考,交流,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谈体会,收获。听,思考。

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 情:

风烟散尽,天山共青水一色。独立舟头,风行山影水际洌。游鱼戏石,奇峰寒树耸云阙。鸟和泉鸣,猿啼蝉鸣声久绝。此中真意,欲辨忘言情切切。

7、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调

听记。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仔细观察身边的山水景观,试写 一篇山水游记。

捕蛇者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说”这一文体的特点。

2、体会对比、衬托的写法。

3、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

4、反复诵读文本,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很多人都很怕蛇,因为蛇身上有毒液,在教师引导下

被蛇咬伤后会危及生命。但是,有的地方 进入新课学习的人却争相去捕蛇,这是为什么?请同学 们看课文。

2、整体感知:

介绍“说”的特点 听介绍 记笔记 作补充 介绍作者。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作批注。

交流评价

集体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3、学习文言词语 展示自学成果

老师解疑

4、课文: 思考: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情? 反复朗读,以哪件事情为主? 思考,讨论,交流。

概括各段段意。

本文写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5、续写故事。思考,写作,交流。

6、小结课文 交流

7、布置作业

整理课文,字、词语、句子的翻译。

岳阳楼记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了解古人的思想和忧乐观。

4、背诵课文。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由本课的名句导入,请同学解释意 结合自己的预习解释。思。

介绍作者 结合书下注释了解。

2、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 朗读全文。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思考,回答。

3、老师朗读

4、集体朗读 练习朗读,5、自由朗读 小组交流,评出组内最好的。

指导朗读,评价。全班交流,评价。

6、先自学课文 借助注释,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评价

7、老师解疑 同学提问

8、学习文言词语 练习

思考归纳段意 思考 如何理解“谪”字的用法。讨论 写迁客骚人的悲喜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理解“先忧后乐”这句话。交流 9小结课文 交流

10、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醉翁亭记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中常用词语的用法。

2、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中判断句的运用。

4、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二)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1、导入:

复习前面的课文

2、整体感知:

介绍作者 介绍写作背景。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注释疏

通全文大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4、思考:

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他们为什么乐?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如何理解“太守乐其乐”一句含义。找出全文的判断句。

5、小结全文

6、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学生活动

回答交流 了解 补充 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交流,评价。讨论解决 先自己思考 交流 评价 思考交流 互相检查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中学语文课本里选入古代长篇小说片段,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类课文体制一般不大,而写人物往往限于表现其性格特征的某一侧面,故事几乎全是围绕着一件具体的事而逐步展开,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从整体看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因为有这些特点,再加上受课时的限制,教读这类课文除了要简略介绍原小说的梗概及交代故事来由而外,跟教读短篇小说并无显著的区别,简言之,即“就文论文”,课堂教学内容不超出文本的范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样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也能使学生受益。

但是,用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却又并非尽善尽美。因为这类课文正是所谓“全豹之一斑”,有明显的示例作用,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小说原著的兴趣,以便此后通过自读去感知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养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如果仅仅停留在“就文论文”上,学生的收获就很有限了。自然,读原著是一个长期目标,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决不应放弃这个方面的努力;更何况这个“一斑”跟“全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只要善于发现这种联系,即便不能使学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地,总也可以稍稍扩大他们的眼界,多少懂得一点阅读全书的门径。由此看来,教读这类课文,大致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好课文,即“就文论文”;第二步,在前者基础上向前延伸,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讨几个跟小说全局有关的问题,即从“一斑”引向“全豹”。

俗语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实现从“一斑”到“全豹”,也有多种方式、多种办法,不受任何限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先从“全豹”来审视“一斑”,具体地说,就是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小说的全局(思想内容、情节结构、艺术特点等)来审视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深究其意义。下面试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说说审视中应当注意的几件事:

注意人物活动的大背景。这指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人物在此时此地的活动,而要把这样的活动跟此人在他时他地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例如杨修在曹刘汉中之战的末期从夜间口号“鸡肋”看出曹操有退兵意因而自作归计,这显然是一种干犯军纪的行为,是他恃才放旷的性格所使然,由此而招致杀身之祸毫不足怪。这样看来,他的被杀实在是个性格悲剧。可是,如再联系他曾参与魏王继承人斗争的事实来看,情形就不同了,因为这样的斗争已将他置身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特别是在曹植已经失势的条件下,他早晚难逃一死(曹植的另外两个谋士丁仪、丁广兄弟在杨修之后被杀可为旁证)。由此看来,杨修显然是魏王室内部斗争中的政治牺牲品。这正是杨修活动的大背景,认识这个大背景,才能看出杨修被杀这件事的实质。在三国时期,这样的斗争不仅在曹魏政权中存在,在蜀汉和东吴也同样存在,认识这一点,对学生此后阅读《三国演义》自有裨益。

注意人物性格的历史。这是说,不能只看到人物的现在,也要看到他(她)的过去和今后。只看现在,这是用静止的眼光观察人物,不会看得深远;把过去、现在、今后全看到了,才会有发展的眼光,能有所发现。例如香菱这个人,如果只看她现在如痴如醉吟诗的样子,说不定也会像宝钗那样笑她“呆头呆脑的”,更难理解为什么她成了作者笔下警仙子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惟一被披露了谶语的女性。但是,如果再看看她过去十多年在拐子家中以泪洗脸的生活和后来薛蟠及其正室对她的凌辱状况,就一定会感到当前这些日子是她短促一生中难得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天阴霾消净,眼前一片晴明,正由于她的境遇有这样的变化,她的美好资质──对前人诗作的捷悟、对诗境的执著追求,终于显露了出来。可以断言,在贾府侍妾辈(即《金陵十二钗副册》所收人物如平儿、尤二姐、宝蟾等)中的确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红楼梦》里的许多人物都应当如上所述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观察(对其他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亦当如是)。

用小说中同类事物作比较。以同类事物作比较,是鉴别事物好坏、高低的一种方法,可以凸现事物的特质。例如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是一种掠夺财物的行为,但跟少华山朱武团伙、桃花山李忠团伙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晁、吴等人夺取的是大贪官的“不义之财”,而朱、李等人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这表明晁、吴等人有反抗官府的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到后来他们果真率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迎战官军。又如范进和张静斋,同是科举中的得意人,但一个老实,一个刁钻,经比较后也可以看得分明。

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所谓从“全豹”审视“一斑”,就是把课文跟小说中其他有关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二者不可分离,如同看一粒棋子的作用离不开棋局一样。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审视中的大忌。

再谈由“一斑”引向“全豹”。这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并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点。

(1)从课文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探究的目标,不贪多而务求有得;

(2)补充介绍有关的资料,必要时可指定学生课前阅读小说中有关的章节;(3)选定突破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一:《智取生辰纲》

本文记述的是一场零星的小规模抢劫行动,晁盖、吴用等七人是临时集合在一起行事的,抢劫成功后又各自回家,看起来似乎并无深意,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大不然:首先,这次抢劫跟山野强人打家劫舍的行动截然不同,晁、吴等人都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反对酷吏贪官,只是夺取这些人手中的“不义之财”,并不为害一方,他们的行动具有明显的反贪性质。其次,抢劫的直接对象一个是权势煊赫的统治者当朝宰相蔡太师(受礼人),一个是一府之长的梁中书(送礼人),抢劫的后果不言而喻,没有超人的胆略,决不会贸然行事。最后,动手的时间和地点都选择得极佳,麻痹对方的手段又极高明,这些都显示了带头人晁盖、吴用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由此看来,这次行动虽谈不上起义,但至少表明晁、吴等人已具备了起义的条件,可算得起义的前奏──待到后来,在石碣村击败前来“捕盗”的官兵,随后又夺取了梁山泊的领导权,组织队伍迎战大批官军,这就顺理成章地揭开了起义的序幕。准此,我们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智取生辰纲”的深层意义。突破口是:“智取”的行动算得起义否?

补充资料:①在介绍《水浒》梗概时略说梁山起义军发展的几个阶段:晁盖、吴用等初建根据地;扩编队伍,大战官军并消灭地主武装;临时性出击,攻城略地。②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及第二十回上半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例二:《香菱学诗》

本文记薛蟠侍妾香菱学习写诗的经过,看似闲笔,其实也是有深意的。香菱是贾府侍妾辈中惟一喜爱诗歌的人,她文化底子很薄,却不仅学会了写诗,而且写出了好诗,这就证明了她有美好的资质。作者在给她的谶语中曾写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是以她的美好资质跟平生的不幸遭遇相比照,用以引发读者对她的深刻同情,怜其才而哀其生。更有甚者,人们还会因此而反思:如果不是她住到大观园里来,有众多姐妹关心她,指导并鼓励她,她的才能岂不永远埋没下去,不为人知?这又表明大观园是一个与外面黑暗世界形成强烈反差的光明天地。所有这些,都足以发人深思。准此,也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①香菱的美好资质及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②从香菱学诗有成看大观园中的人际关系。

突破口是:①“„„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试结合香菱的历史说说宝玉此话所蕴含的意思。②说说香菱《咏月》第三稿好在哪里。如果香菱不来大观园居住,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吗? 多,也可能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学习目标:本单元六篇文章均是经典名篇,学习时要继续进行诵读训练以增强语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理解内容。能诵读名篇名段,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目标: 1、学习12个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挣”“喝”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组歌》两首表现了红军四渡赤水和过草地时的英雄气概。。《话说长江》介绍了山城重庆。《雷......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副名扬......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6、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从教材的整体设计来看,第五单元是苏教版的九上与九下两册中“读书系列——学会读书”的一个构成单元。单元......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2、能借助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