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本单元六篇文章均是经典名篇,学习时要继续进行诵读训练以增强语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理解内容。能诵读名篇名段,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古人的社会理想和抱负,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理解性的背诵名篇名段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能自主学习文言文是学习时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想:
本单元由六篇文言文构成,这六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原文,并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贯穿单元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双线并行。通过综合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感悟到一种较新的学习观念,懂得抓住机遇,有创造意识等。
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一、熟读成诵。
借助注解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用2—3课时能熟练朗读本单元6篇文章。用各种激励方法,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教师现身示范背诵,打消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
二、自主学习。
1、方法预备。共同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二、三、四、五,学会利用注解解题、释词、注音、通句,了解文言词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了解判断、省略、倒装等常见的文言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为自主学习作必要的方法准备。(1课时)
2、自主学习。借助页下注解、工具书力争读懂原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翻译能做到“信”、“达”、“雅”,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适当解疑答惑,对有分歧和班级共同的疑难点组织进行讨论,合作解决。(3—4课时)
3、相互检测。每人出一份文言词语解释检测试卷,测试卷要求解释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考察常见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现象。然后相互交换检测,相互批改,统计结果,查漏补缺。教师在学生检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实词的古今词义不同进行比较,对词类活用的现象加以归纳。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加以归总,对常用实词的意义、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识记,把握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的句式。(2课时)
4、课外延伸。教师准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的文言阅读,进行互动的阅读赏析,开展评价性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求能独立阅读。推荐阅读的篇目:《屈原列传》、《种树郭橐驼传》、《喜雨亭记》、《武昌九曲亭记》、《春夜宴桃李园序》、《与顾章书》。(2课时)
三、探究学习。(2课时)
探究切入点: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胜的“鸿鹄之志”,柳宗元倾听蒋氏的诉说,“闻而愈悲”,范仲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却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远离名利场的愿望……古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在理解文章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并说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每个时代都会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文人,这些人走上仕途后仍然关注人民疾苦,了解社会问题,研究历代兴亡,试图从中找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司马迁并不因为陈胜出身底层而忽略他的远大抱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对天命的怀疑。柳宗元一向关注民间疾苦,他写《捕蛇者说》是对朝廷横征暴敛的强烈控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表达了期望人民安居乐业饿理想。陶渊明梦想世外桃源,流露出对安定、平等社会的向往。吴均神往自然,他的避世思想,和陶渊明一样,是因为感受到现实社会的丑恶。
学习本单元课文,每人的启示不尽相同,理解的角度、深度可能也不同,但古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是其共同点,应从中感悟到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态度。
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能自主把握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某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给予指导。
四、写作。
“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作文题紧密联系本单元课文,在写作训练中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写作中,要求读写结合,学生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批改、学生自改与教师批改相结合,讲评时,学生讲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3课时)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古典名著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词汇。
2. 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3. 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
4. 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解读小说。5. 善用点评法去表达独特见解。
6. 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出审视人物,解读情节。7.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领会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2.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人物的习惯。
3.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解读小说。
三.单元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毕竟只有十五六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还非常有限,社会经验也谈不上,所以这这单元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该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恰如其分地引入写作背景。
四.学法指导
1.《智取生辰纲》紧扣标题中的“智”字行文,学习中应该以“智”字为突破口。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可以复述故事情节;从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学习《杨修之死》,应该排除语言上的障碍,熟读课文,能够分别复述曹操和杨修之间发生的事情,在剖析文中重要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认识曹操和杨修不同的性格特征。
3.是长篇小说节选,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其中举前后不同的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4.《香菱学诗》全文重点写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应该抓住本文的学习重点: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导航
1.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看清故事的大背景。
2.要把人物的分析放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切忌泛泛而谈。
3要鼓励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学习运用点评法,以三言两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本单元后,再自拟题目写一篇心得。
六.单元课时划分 《智取生辰纲》………..2课时 《杨修之死》………..1课时 《范进中举》………..2课时 《香菱学诗》………..1课时 综合性学习………..1课时
第三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从教材的整体设计来看,第五单元是苏教版的九上与九下两册中“读书系列——学会读书”的一个构成单元。单元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强调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对作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评价。同时在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的基础上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教学目标
①同一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它,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②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对作品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评价。③能借助于作品评论等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④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雪》等作品中含义丰富、深刻的句子。⑤能准确地概述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⑥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⑦能由自然界熟悉的事物形成独特的感悟,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表达。教学设想
本单元最大特色即围绕同一文章选取四篇评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其原因正是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物才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世界也因此丰富多彩起来。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样如此,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习本单元,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云亦云是毫无价值的,重要的是有属于自己的独到的富有个性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克服单一片面的惯性思维。由于这样的选材,使得本单元较之一般单元更具有整体性。可以考虑不必采取逐篇教学的方式,而是进行整体规划。四篇评论之间可以比较阅读,从而锻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总结规律的能力;散文诗与评论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彼此观照,以引导学生参照评论资料阅读文学作品,或将自己观点与他人对照,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雪》在鲁迅作品中较为特殊,形象鲜明丰富,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之前学生接触鲁迅作品以散文、小说较多,初次接触他的散文诗,宜多咀嚼,反复诵读,深入了解探讨背景知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野草》等其它相关作品,扩大知识面。从而体会作者表达什么的情感.《<雪>四人谈》是四位文学评论家对《雪》所作的评论。四位作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雪》的写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读<雪>需要联想》作者希望我们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简洁而清纯的<雪>》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认为《雪》的主要特点是层次丰富、视角独特,在写景的文章中渗进了某种强烈的情绪;《灵魂的柔软和坚硬》认为 《雪》主要是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雪>的独特之处》认为《雪》主要有以下艺术成就:独特的谋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哲理。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自学概括各篇文章的中心观点。老师再引导学生去分析形成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的原因。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要想写好一篇文学评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最后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某个角度也写一篇关于《雪》文学评论。
综合学习与探究,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挖掘作品含蓄的内容后面隐藏的思想,并且学习如何在写作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诵读欣赏部分,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以及1961年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体验“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欣赏纺线劳动的优美姿势,进一步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
专题“我心中的语文”:关于“总结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填写要进行指导,作适当的说明,提出具体的要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语文学科毕业成绩的一个参考。填写“自我评价表”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出“成果形式”栏的基本标准,然后综合有关方面的情况给出等第。关于“回味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每道题的侧重点,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或另外拟题作文。关于语文的格言,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写,写好后,可以组织一次班级交流活动或评比活动。召开关于语文的研讨会,老师事先要把研讨会的要求告诉同学们,让同学们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别了,语文课》,教师可以将本文与都德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我”和小弗郎士的共同特点、共同感情以及对语文课态度变化的不同原因,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语文的态度理解“世界上有些东西常常是在将要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才感到它的珍贵”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课时安排 《雪》(一课时)
《<雪>四人谈》(二——三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三课时)
诵读欣赏《延安纺车抒怀》(一课时)专 题“我心中的语文”(二课时)雪 学习目标 1.根据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理解作者笔下南方雪和北方雪的不同及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品味文中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学习对比的写法。
3.领会作者对雪的喜爱,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对生命的赞颂,以及其直面惨淡人生的顽强战斗精神。
一、导入课文
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 今年冬天常州也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相信同学们仍记忆忧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 忙碌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朔方 凛冽
(明确:磬口(qìng)忙碌(lù)脂粉奁(Iián)灼灼(zhuó)嘻笑(xī)褪尽(tuì)朔方(shuò)凛冽(lǐnliè))作者简介: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 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 《雪》一文选自散文集《野草》。写作背景: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所作.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 那时鲁迅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中描写的绝妙的雪景图。文体介绍: 本文是散文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散文不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请同学们边听边展开想象,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两幅什么样的雪景图?这两幅雪景图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是怎么描写的? 明确: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江南的雪:富于生机、孕育生命、易于消逝 北方的雪:孤独坚硬、不粘连、蓬勃奋飞 江南雪景图:总特征:滋润美艳之至
具体描绘: 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梅花
深黄磬口的腊梅 冷绿杂草在雪下
丰富的想象: 确乎没有胡蝶 蜜蜂嗡嗡闹着 塑雪罗汉的孩子 北方雪景图: 总特征: 冰冷的、坚硬的、孤独的、灿烂的具体描绘: 形:如粉如沙不粘连
景:屋上地上枯草上
神:旋风里蓬勃奋飞 曰光里灿灿发光 天宇下旋转升腾 2.你觉得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有不同之处吗? 作者一反对江南雪景描写时温婉、缠绵的笔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有脉脉温情的恬淡、和平、安宁的图景,而是一幅雄浑、苍凉的画卷。两幅图形成鲜明的对比。3.这两幅图相比较作者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图,为什么?作者从哪句话中表明? 北方雪景图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暖国的雪缺乏“冰冷和坚硬”,是一种单调,是一种不幸。“灿烂”是指“北方的雪”,它的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先赞赏的。
4.你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图,你觉得作者只是在写雪吗?其中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江南的雪象征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把北方的雪象征为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江南的雪是一种温润、宁静的美,但还需要北方的雪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精神。
三、揣摩语句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形容江南雪的什么特点?)——这里是指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它成为了雨的精魂。
4、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
——作者在看似不需要转折处嵌入一个峻急的“但是”,更加明确了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鲁迅独特的语言风味的体现。
四、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江南的雪景,从作者对孩子们堆雪人一段的描绘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景。从作者的描绘来看,表现作者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与光的赞颂。说到这里老师很自然的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作者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请同学们在刚才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讨论后明确:作者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品格和战斗精神。(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不求统一答案)布置作业
1、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诵,下节课检查。
2、自学《<雪>四人谈》,要求:扫除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结合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理解文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好标记。
板书设计 雪 鲁迅
南方的雪景 北方的雪景 ↓ ↓
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不能持久 但是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独立斗争
↓ ↓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光和力的赞颂 ↘ ↙
主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人格和毫不退却的战斗精神
《雪》四人谈 学习目标
1.能分别找出四篇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说出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2.能从四篇文学评论中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3.模仿四篇评论的写法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文章,找观点,比较鉴别,谈体会。
一、教学导入
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二、初读课文、领会文意
学生自读四篇评论文章。要求:大体领会每篇文章的意思,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及时问老师或同学。
三、找出观点、辨微观点
请同学找出每一篇评论作者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雪》发表评论的?并比较四篇文章有何异同.(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把刚才所找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表: 文章 观点 角度 不同点 相同点
读《雪需要联想》 鲁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 鲁迅的内心世界具有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文如其人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这种内心世界是鲁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的体现 鲁迅的内心世界是鲁迅的性格特征 人性特征
简洁精纯的雪 江南的雪表现了鲁迅的欢快情绪;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壮的心理 语言角度 对两种雪都赞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
雪的独特之处 鲁迅抒发了渴望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艺术魅力、艺术成就 对南方的雪是赞美的,对北方的雪是憎恶的
结论 这四位作家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有许多共同认识。同中有异,异中存同。
四、研读课文、分析讨论
1.《雪》写了两幅雪景,一幅是江南的雪,一幅是朔方的雪,作者对这两幅雪景有无褒贬之处?为什么?
2.“江南的雪”作者采用了工笔彩绘的写法,“朔方的雪”作者采用写意泼墨的写法,这样工笔与写意结合有什么好处?
3.以《<雪>四人谈》为例,说说你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体会。
4.在这四篇谈《雪》的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最好能说出一、二点真知灼见)5.你对鲁迅的《雪》有没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给同学听听。
五、总结归纳、探究方法
学习了鲁迅的《雪》和后面四篇评论文章,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要想写好一篇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及时总结和归纳如下要点。基本要点:
一、认真研读作品,占有丰富的材料。(前提、基础)
二、有真知灼见。(避免人云亦云,肤浅平淡)
三、确定恰当适宜的角度。(防止大而空)
四、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不能抽象干瘪的说教)
五、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忌语言拖沓)
六、结构要明快。(不可勉强、画蛇添足)
七、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利用前面一节课学习的关于文学评论创作的一般方法,再一次读原文《雪》重新选择某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学评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评论家对鲁迅的散文诗《雪》的评论文章,我们还了解到了写好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今天,我们就想让大家来展示一下我们自己的写作才华,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文学评论家吧!
二、当场习作及展示修改
1.以“我看《雪》”为话题,重新选择某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学评论。(350-400字)尽管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看法可以不一样,但一旦选择了某个角度就应该相对固定,围绕该主题进行写作评论。同学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李允经的原文来写。《雪》是一篇艺术 魅力很强的散文诗
《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鲁迅说过:“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作为《野草》之一的《雪》,艺术技巧是相当高超的,艺术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它的成功之处,似乎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探索。
一、谋篇独特。无论写哪种文体的文章,都要先想想应该怎样写,也就是说要“谋篇”,要构思,或者说要打打腹稿,使文章或者作品在结构上独具匠心。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白茫茫封盖大地。应当怎样来写它,并通过对它的艺术描写,来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和抒发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酝酿的某种感情呢?这自然会因人而异。如前所述,鲁迅的《雪》,赞美的重点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也不外是“如粉,如沙”,“大风吹雪盈空际”。那么,仅仅写这些特点就能表现《雪》的主题思想吗?显然是困难的,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谋篇”上一番工夫。
《雪》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象,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作者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是先拿“暖国的雨”和“朔方的雪”作对比,或者说是以前者来衬托后者。相比之下,朔方的雪不仅幸运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了。这就隐约地流露了作者对它的战斗丰姿的喜爱和赞赏。然而全文对“暖国的雨”,也仅仅是这样一个挑战性的发问,此外,便不再多用笔墨来看,占全文的大半。但就全篇来看,这依然是一种对比,或者说是一种衬托,是以南雪的柔美来进一步衬托北雪的壮美,从而巧妙地抒发了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对比和衬托是一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艺术家把人与人、事与事、景与景作对比,并在这种对比描写中表达自己的倾向和爱憎。散文诗《雪》正是以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来“谋篇”,使作者的感情沿着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艺术描写,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
三、想象丰富。文艺的特点是以形象反映生活。在抒情作品中为了赋予抽象的思想感情以生动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作家需要驰骋想象托物取喻、借景传情。鲁迅在《雪》中,恰当地把“滋润美艳”的南雪比作“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突出了它的柔美。江南的春天是在二三月,古人云:“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但作者却借助想象迫不及待地把“蜜蜂们”请了出来:“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在写到朔雪旋转、升腾、奋飞的时候,作者把它比作“包藏火焰的大雾”,“弥漫太空”,接着又说它竟“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种力透纸背的神来之笔,不正是诗人想象高度发挥的产物吗?
三、哲理深刻。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往往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常常充满朴素而深刻的哲理。《雪》的开头和结尾就因为富有哲理意味而发人深思。作者对于雨和雪的的思辨性的描绘实在是耐人寻味的。通篇写雪,劈头却从雨着墨,而结尾又落脚到雨,这是诗意盎然、意味深长的。孤独的朔雪是“死掉的雨”便将转化而为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战斗将迎来百花吐艳的春天,周而复始,而是已经赋予它时代和社会意义上的一种质变和升华。这就巧妙地寄寓了作者积极向上、战斗光明的精神,也使作品收到了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2.成果展示
先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每一个人都要汇报。汇报完后小组讨论决定那些更贴近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的同学作为本小组的参赛作品。老师选择3-5篇文章在大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3.大家一起来修改 在全班展示的作品,首先请所在小组评一评,然后全班同学再来评价修改.总结: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课后学习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尝试对作品进行多个维度的解读,不能人云亦云。
综合学习和探究 教学目标
1、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2、了解如何挖掘作品含蓄的内容后面隐藏的思想;
3、学习如何在写作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用投影打出如下探究问题
1、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了几篇评论文章后,你是否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果有,说出来和同学交流,如果没有,听听同学们的见解。
2、评论一不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家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3、这几篇文章中有些内容的表达十分含蓄,言尽而意未尽。比如:《读<雪>需要联想》说“在雪的背后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可是“那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似乎只是在评论鲁迅先生的人格,作者对《雪》中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石怎样理解的呢?似乎也没有说。你能根据自己对有关文章的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吗?
4、好的文章,既要有宽阔的思想境界,也要锤炼字句,重视表达。从鲁迅的《雪》及相关的四篇评论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辑录在一起并反复诵读,体会起表达的好处。
二、阅读相关文章思考上面的问题
1、带着这些问题看书。
2、把自己的想法用简要的语言记录下来。
3、准备好小组在小组中发言的内容。
三、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1、对这四个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在组内解决。
2、把疑难问题,或解答得不够完整的问题作为小组内问题拿到大组交流。
三、大组讨论交流问题
第1、4个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研究问题2、3文章相关内容要去重点学习。明确如下:
第2题:这四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尽管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认识。这共同的认识是:《雪》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表达(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绪,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情绪,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四位作者的见解又是不尽相同的。王蒙《读<雪>需要联想》,认为鲁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也就是说这种内心世界是鲁迅灵魂的“软弱和坚硬”的体现,着眼于鲁迅的性格特征。斯妤的《简洁而精纯的雪》尽管谈的只是《雪》的语言特色,但斯妤的原文《我读鲁迅先生的<雪>》来看,她认为“江南的雪”表达了鲁迅的“欢快的情绪”,而“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壮的心理”。而李允经的《<雪>的独特之处》,认为鲁迅抒发了“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恶黑暗”的思想感情。
在这四人中,王蒙与黄蓓佳的见解属于一类,都是从“文如其人”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体现了鲁迅的两种性格特征。但王蒙认为两种性格特征是:“美艳而又不免脆弱的童年、青春与坚强又不免孤独的战士和公民”。而黄蓓佳认为这两种性格特征是:“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前者着眼于时代特征,后者着眼于人性特征。这又是同中有异。斯妤和李允经的见解又都属于一类,都是从“景语皆情语”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斯妤认为鲁迅对“南方的雪”“朔方的雪”都是赞美的,而李允经却认为鲁迅对“南方的雪”是赞美的,而对“朔方的雪”是憎恶的。这也是同中有异。
第3题:这些问题看似没有直接回答,其实都在文中间接地有了解答。《读<雪>需要联想》认为“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就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及其所表现的“时代和社会的矛盾”;《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在评论鲁迅先生人格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的雪的理解,认为江南的雪寄托了鲁迅对故乡和美好童年的牵挂,表现了他灵魂中柔软的一面,朔方的雪,因为他是一个斗士。第二课时 作文
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霜、雷、雨等),以这种自然现象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最好能对所描写的某种自然现象寄托独特的感受,写作中要努力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得不满意,可以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请几位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简要评论。
2、风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散文诗不少于300字,其他形式的诗歌不少于16行。写作指导:
第一题:
1、培养学生运用多样化思维分析事物与问题的能力;(重点)
2、倡导学生运用多样化思维知道自己的写作实践,实现写作的个性化。概念介绍
要展开联想和想象需要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又叫多向思维或辐射性思维。请你来思考:
你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有一天,你在路上捡到一个漂亮精致的眼镜盒,你很想知道眼镜盒里面装着什么,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打不开它。于是,你不停地想象。那么,眼镜盒里面究竟可能有什么呢?请你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
1、学生思考并发言:
2、教师进行勉励性总结,并结合下面的一则材料引出本课探讨的主题。
我国曾经召开过一次研究创造的会议,会上,日本的创造学家村上信雄拿出一把曲别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曲别针有什么用途?现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三十多种,村上信雄自己证明有三百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些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种用途。这个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有相同的质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它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多少种新物质;曲别针可以变成1、2、3、4、5、6、7、8、9和加减乘除,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于是,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
二、明确进行多样化思维的注意点:
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尽量多角度观察,全方位思考;比较鉴别,选择最优;和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对接;避免怪诞,不牵强附会;不越过价值底线
三、案例分析
(一)运用多样性思维分析下面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见解?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1、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
2、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并出示一些观点和学生观点互相补充: v 人要有真才实学 v 没有真本领只能被淘汰
v 齐宣王的“大锅饭”、“平均主义”为南郭处士的“混”提供了条件 v 湣王的“考核制”让南郭处士失去了“混”的条件
v 乐师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给南郭处士的“混”提供了便利
四、案例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见解。
一位哲学家给弟子们上的最后一课是在长满杂草的旷野里,哲学家说:“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有的说用铲子,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在田里撒上石灰,有的说把草根挖出来就行了。弟子们说完后,哲学家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眼前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哲学家去世后,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满庄稼。
1、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
2、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并出示一些观点和学生观点互相补充:v从哲学家教育弟子的角度看:“身教重于言传”v 从弟子的角度看:“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领悟到最高深的智慧”v 从长满杂草的野地看:“消除不良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知识充实自己
五、案例分析
(三):
人生是什么?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请你用多样性的思维展开想象,并且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说你的独特理解。例句: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要用激情和毅力跑完。
人生像一副扑克牌,拿到好牌不一定会赢,要看你怎么出牌。人生是一粒沙,只有通过贝壳的孕育和磨砺才能成为珍珠。
学生对上面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把这些启示运用到作文题1的思维中去。要根据学习的文章鲁迅的《雪》,借鉴作者的写法,在写作中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这些自然想象以情感,由景语过渡到情语的描写。写好文章后自己多读几遍,然后同学间互相读,提出修改意见。第二题:
解题:“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提示各种可写点。可写具象之风,如春夏秋冬风、狂风、和风……可以选择其中某个点或某几个点来写作,或描写,或说明,或抒议。但是,由于受客观限制,写出的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思想内涵难有新意。可写抽象之风(风俗、风气),如民风、不正之风、攀比风、崇洋风……这些是“风”的转意,派生意,或是比喻义或是引申义等。这样写就需要借助联想、想象思维。但是由于它有很强的主观性,作者赋于它主观内容,即通过联想,想象来写,可写性强,也较能出新。构思:
写抽象之风,就要善于联想,化虚为实和化大为小。具体来说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其一,善于联想,化虚为实。联想是由当前的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客观事物与大脑联结功能在心理活动的反映。本文构思,就应由“风”展开联想,通过思考“风”的含义或比喻义来搜寻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
其二,化大为小,选择你最擅长的最熟悉的一两点来写。“风”这个联想物可以联想到的社会现象很多,不要想到几点就写几点。否则,面面俱到,没重点,分数反而不高。假如你是选两三点写成散文的,如你引用诗句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风,也可以,但必须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否则,这样的文章没有一个中心统帅。形散神散,学生要表达什么中心,杂乱无章。
其三,联想角度。
如何从话题去联想,选择较佳的内容呢?可从四个角度来思维:即家庭、学校、国内社会、国际社会。如:从家庭生活的角度:“风”的含义是风气,风尚。联想思维。想想我的家庭有什么事,可以让我心里受到震撼的感悟的呢?你可以把“风”与家庭和睦和谐的事联系起来想,写出“和谐的家风”的内容,你可以把 “风”与家庭中孝敬老人,爱抚儿孙联系起来想,写出“尊老爱幼之风”的内容,把“风”与家庭与家庭间相帮相助,联系起来想,就可以写出“和睦民风”等内容的文章。从学习生活的角度:“风”的含义是风气,风貌。联想思维:想想我们班级学习是什么风貌,把“风”与同学习风气联系起来;从校园里流行的穿着服装,把”风”与“校园流行风”联系起来.构思好以后,选择一个角度来写,写好以后多读几遍,作好修改。同桌之间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全部写好后小组间推选出优秀作品到大班交流。
诵读欣赏
延安纺车抒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能联系自身经历体验“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从而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3.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说出作品的语言风格。课前了解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3.13-1982.8.10)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31年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大学、山东教育厅工作。这时期发表的散文结集为《羽书》。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教育厅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任联大中文系副主任,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作书目:《羽书》(散文集)1941,文化《黑红点》(散文集)1947,东北 《潞安风物》(报告文学)1947,香港海洋书屋 《出发集》(散文集)1954,新文艺 《烟尘集》(散文集)1955,作家《北极星》(散文集)1993,作家《忘年》(散文集)1981,百花《吴伯箫散文选》1983,人文翻译书目:《波罗的海》(诗集)德国海涅著,1957,新文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如果在假期当中有某段时间让你一直重复去从事某一样机械的劳动,你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说一说。(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老师对各种说法都给予一定评价。)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学习的这篇文章中所描绘的劳动在老师看来就是一种机械的劳动,老师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种机械的劳动怎么被作者写的如此之美。你能在大声朗读后告诉老师原因吗?
初读文章尝试解答老师疑问
学生纷纷给出答案,对于这些答案,老师不作出对错的评价。提醒同学们要想正确、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应当结合该文章中所涉及的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背景。联系背景再读文章,纠正自己的结论
(1)抗战时期的陕北生活背景:蒋介石对陕北根据地延安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于是1942年延安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本文所写的是军民们开展纺线竞赛的场面。当时每人一辆纺车,要想穿衣服就得自己纺线。(2)本文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61年2月,当时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应该如何对待面临的困难,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向人们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旨在激励人们革命的斗志,激励人们以饱满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此时作者写了《记一辆纺车》(穿)等一组散文,其中还有《菜园小记》(吃)《窑洞风景》(住)《歌声》(精神生活)。
学生结合背景探究、交流并明确:纺线本来是原始的手工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如此优美。这正是因为作者本人参加过当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他认识到劳动“本身成了第一需要”的意义,克服困难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里诗化的、个性化的文笔精华正是作者劳动价值观的反映。三读文章品味语言风格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对普通的在我们看似机械的劳动怀有特殊的情感。其实作者能把普通的劳动写得如此之美,另外一个原因就应该归结于作者的表达技巧了。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告诉老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文章,品味语言。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对语言的品味应当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用词造句等方面的内容去考查。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明确: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将很平凡的劳动写得充满诗意。语言上质朴、明朗而优美。比如作者用“成熟的肥桃”和“果树”上的“果实”比喻沉甸甸的“线穗子”,用“白鹤晾翅”“舞蹈”描写纺线的姿势,把特定时代的纺线劳动美化到了极致;以“骑士对战马”“射手对良弓”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纺线人对纺车的深厚感情…… 适当拓展顾及全文 教师指导语:有人说,读文要顾及全文。文笔精华是节选的片段,只有把它放入整篇文章中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其精华,请同学们阅读《记一辆纺车》从而能对节选的文字进一步进行诵读欣赏。
专题 我心中的语文 教学目标:
1.对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回顾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小结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梳理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评价自己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已经具备的语文能力。3.总结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供帮助。
4.进一步认识学好语文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总结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小结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生活,进行感性回味和记述。
课前准备:
1.搜集和整理:准备一份《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整理出初中语文六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文篇目; 收集整理三年来练笔的本子
2.统计和测试:统计认识的字数,能背诵的诗文篇数,三年里阅读的书刊及字数、练笔的字数;
从书报中选择一篇文章,阅读一遍,测算每分钟能读多少字; 根据平时作文课上的情况,测算写作速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还记得进入七年级后上第一堂语文课的情景吧?那时学的是《为你打开一扇门》,它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现在,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通过这个专题,我们将对三年的语文学习作出回顾、总结和思考。
二、自我检测、评估
按照七至九年级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作自我检测、评估,按照各项提示,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课本中的评估题。教师小结:随机抽取十名学生,统计得分情况,做出抽样小结。
三、填写自我评估表
在评估表完成的情况下,学生自评、互评,完成自我评估表。
四、在完成自我测评的基础上写一份“自我小结”
教师小结:(1)抽取学生自我小结,总结归纳有普遍性的得失。
(2)寄语:同学们,你们手上的这份资料,是沉甸甸的,它是你三年来的学习成果,是你语文水平突飞猛进的见证,希望你们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弥补自己所不足的,温故知新,好好总结,在不久后的中考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走近自己的理想。
三年的语文学习,有苦有乐,充满感想,也有体会要倾诉,今天就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从下列若干题中选择二至三题,也可以自己另外拟题,作一篇短小翔实、生动活泼的口头作文。
五、我的语文趣事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人捧腹,有的让人苦恼、思量,但过去之后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年学习的点点滴滴。(2)学生交流讨论,各自谈谈语文学习中的苦与乐。
小结: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苦与忧,笑与泪,得与失,回味却都是笑意盈然,即将告别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怎么不叫人依依不舍?
六、我的语文情结
语文的学习与我们朝夕相伴,有的同学喜爱语文因为语文引领他走向文学的殿堂,使他更好地表达自己更了地认识世界;而有的同学却并不热衷于文学,将自己的兴趣放在偏重精确的理科,那么你对语文抱着怎样的情结呢?(1)教师从各方面展示语文的功能,激发学生情感。(2)学生交流、讨论,各自谈谈自己对语文的感情。
小结:有人说语文是工具,有人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更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在我而言,语文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热爱语文吧,因为语文是一扇门,引领我们走向更丰富的生活的大门。
七、我的语文感悟
语文是一门集大成的学科,在语文的学习中,是否激起你思维的火花,使你举一反三,如有神助,获得智慧的启发?
学生交流、讨论,各自谈谈语文学习中的启发和感悟。
小结:果然是文采斐然,你们的发言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正是如此,思考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插上了高飞的双翅,翱翔在理性的天空。
今天,我们充满感情地回顾了初中语文学习中点点滴滴,这些都播下了我们思考语文、研究语文的种子,希望你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利用语文。
八、布置作业
1.收集本课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回味语文”的小集子,自行设计有语文味儿的封面。
2.以“我心中的语文”为题,写一篇发言稿,提出改进语文教与学的建议,准备下节课的研讨会。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总结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对语文学习作出理性思考。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有这样的思考,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是怎样的?最佳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有哪些?在这方面,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个讨论。
二、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学习中的思考,选出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学习经验。小结:同学们联系了自己三年来学语文的实践和经验,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评论,希望大家珍视自己的思考成果,并将它作为自己语文学习的指导,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三、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的天地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撷取其中的几朵浪花,来感受语文独特的魅力.1 汉字的魅力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你从语文的学习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了吗?谈谈你对汉字的了解。2 文学的魅力
语文的学习带领我们走入文学的殿堂,在那里你结识了那些著名的作家?阅读了那些不朽的名著?
语文是郁达夫秋风里的故都,语文是朱自清静谧的菏塘„„;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3 精神的魅力
你从语文的学习中感悟到了了那些人生的哲理? 当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善念与同情,博大与仁慈的爱也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田
当欧•亨利把永不飘落的“最后一片叶子”呈现给我们时,我们顿悟无私的奉献、真诚的关爱乃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
当鲁迅把匕首、投枪抛向黑暗与腐朽,当泰戈尔把自由的鸟儿放飞于蓝天时,我们懂得了爱和憎的辩证统一„„
学语文不仅仅是在学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那更是在学做人,学生活。
四 珍惜与语文共度的时光
如果有一天,我们再也不能学习语文,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语文,那世界将会怎样?(一)学习《别了,语文课》 浏览课文,思考“我”对语文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由不喜欢语文(默书常常不及格,上课开小差,庆幸不用再学语文)到爱上了语文,深深地依恋语文(默写成绩不断提高,为不能学语文而伤心,决心学好语文)2 是什么促使了我的态度变化?
张老师的一番话和他送给我的礼物《怎样学好语文》,使我感到了学好语文的意义,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和内疚 张老师送给陈小允“一套六年级到中学的语文课本”,你认为这份礼物的含义是什么?
让他永远热爱祖国的语言,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
(我们中国汉字、中国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虽然现在学起来有点难,但是,等到我们真正要离开它的时候,才感到与中国语言、文字有分不开的情缘。无论我们当初是喜爱它,还是讨厌它,在分离的时候,才知道它在我们的心里扎了根。我们将来不管生处何地,都不会忘了它)如果你是陈小允的同学,你将赠给他什么礼物?为什么?(二)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比较
1.“我”与小弗朗士的共同特点,共同感情?
2.联系陈小允和小弗朗士对母语课认识态度的变化,谈谈你对“世界上有些东西常常是在将要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才感到他的珍贵”这句话的理解。三 告别初中语文
时光的脚步匆匆,我们就要告别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在这三年里我们品尝了语文带给我们的苦与乐酸与甜,我们与语文一起快乐并痛苦着,今后我们将在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里遨游。在这临别的时刻你能用一句类似格言警句的话来概括你心中的语文吗?
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对语文的理解,让我们与语文相伴一生,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这个答案!
第四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2、能借助于作品评论等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对作品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评价
4、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0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雪》
1课时 《〈雪〉四人谈》
4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1课时 作文及评改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即说从不同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其实亦如苏轼所说从不同角度看山会“横看成岭”而“侧成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都会让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更易使读者产生多种理解,这也正是为什么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思维会更灵活,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本单元选择了鲁迅先生的《雪》,并选择了四位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甚至不同领域的四位作者写的评论,目的正在于让我们意识到,对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理解是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要学会读书,正是要读出自己。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一:了解单元内容特点:
快速跳读本单元课文,明确学习内容,思考本单元结构与前几单元有何不同。
二:确定单元学习方法:
结合单元提示,思考学习方法。教师示例,学生模仿,初步明确本单元学习方法。
三: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知识积累、能力等实际情况,师生共同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第2课时
第19课
雪 学习目标:
1、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
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走近文本:
师生一起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野草》这部作品的有关资料
二、走进文本
1、读出问题
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再读文本后,4人一小组交流、解决困惑
2、共解疑惑
(投影显现共同疑难)投影显示:(教师就学生问题稍加整理)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有何不同?作者对两者各持什么态度?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出依据吗?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投影上的问题。(2)教师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她有着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或许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也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
3、读出自己
就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全班交流。
三、走出文本
模仿写作
《雪》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
第3、4、5、6课时
第20课 《雪》四人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好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老师作若干订正、补充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学习本文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难点
文学评论的写法
教学突破
文学评论的教学,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写作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等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写一些简单的文学评论。教学步骤: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
1、教师导入: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学生听老师导入。
2、教师范读第一篇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
学生听老师范读。
3、请学生花10分钟思考讨论: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本文强调指出,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附,而应当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
4、教师启: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文章中认为《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
5、小结:不错,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那么联想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
教师点拨: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好文章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听老师点拨和总结。
第四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文学评论《简洁清纯的〈雪〉》
1、请同学范读课文。
其他学生听范读。
2、请学生花10分钟讨论: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层次丰富,视角独特,在写景的文章中渗进了某种强烈的情绪。
3、组织课堂讨论:说说下面的一句话的含义——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象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化,嗡嗡地闹着;写北国的雪、北国的旷野时,作家满腔的悲壮与沉郁,如同在书写一阕敬奠的诗篇,甚至孩子们群体的快乐与雪罗汉孤独的悲哀,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认为《雪》中有着鲜明的对比,写江南的雪景时情绪欢快,而写朔方的雪,则相当悲壮。
4、请学生自由朗读这篇文章,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特别掌握一些常用的术语。
学生朗读这篇文章,注意老师提示的问题。
第五课时:引导学生学习黄蓓佳的文学评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1、教师请学生自读这篇文章,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看书思考,明确: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既有温柔与温情的一面,也有顽强和坚硬的一面。他的温柔与温情主要表现在他对童年世界的回味,对少年闰土的思念,对少年学习场所的留恋,对自己的故乡与亲人的关心与怀念,这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挂念,使他感到情趣盎然,心情愉悦;但另一方面,文中所写的雪花又是那么的激情与疯狂,他的心志和做事之原则,无一契合着北方大雪的本质,咄咄逼人的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来塑造一个洁净而纯美的辉煌。
2、老师启: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后明确:这篇文学评论语言精练,一针见血,语言很富有感染力量,饱含着情感。同时,作者的分析一分为二,很客观,角度较新,很有说服力量。
3、请学生再次阅读本文。
学生阅读本文,再次感悟。
第六课时:引导学生学习《〈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节选)》
1、教师范读本文。学生听老师范读本文。
2、提示学生阅读研究:本文主要指出《雪》有怎样的艺术成就?
同学们阅读后讨论,明确作者主要指出了三点:独特的谋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哲理。
3、老师启:从本文看,这三点哪两点联系更为紧密一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4、课文运用了夹引夹评的方法,你也能用这种方法对你喜爱的一篇作品作评论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准备课后进行尝试。
5、总结全文
(1)教师引:《雪》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天才。这些差不多是八十年前写就的短文,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仍然是深奥的超前之作。这也就难怪先生生前是多么寂寞,多么缺乏交流与回应。反反复复地揣摸鲁迅先生的文字,更深感传统文化“吃人”的本质。庞然大物是决不会放过天才的,搏斗尤其惨烈。“不生乔木,只生野草”的根源即在此,作品中也难免留下了某些痕迹。然而尽管少数篇章中“文以载道”的阴影遮蔽了文学本身的光芒,但从整体上来看,《野草》仍然是中国文学的里程碑。它是千年黑暗中射出的第一线曙光,是这个国度里第一次诞生的“人学”意义上的文学。同时也就诞生了文学艺术的自觉性。这本小小的集子是一个奇迹(很多读者都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一点),要是没有这个奇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是要下降一个档次的;而有了它,中国现代文学便在时间一流纯文学行列之中有了自己的代表。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民并不能完全认识我们的艺术,这种常规性的误解在这个国度里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严重。回顾这几十年来国人对于鲁迅先生的艺术的评价,我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先生性格中的不彻底性,如果不是传统文化对他的至深毒害使他只能在创造时保留了可悲的妥协,恐怕到今天,他的文学已经被人民所忘记了。这是一件古怪的事,但戏剧性的真相就是如此残酷。
(2)总结: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
6、布置作业
学习这四篇文章的写法,给《阿长与〈山海经〉》写一个评论。
第7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一、课前准备:
进一步了解《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写作特色,最好选择几篇与《雪》进行比较
二、讨论及探究
(一)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了几篇评论文章之后,你是否产生的新的认识?如果有,说出来和同学交流;如果没有,听听同学们的见解。
(二)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三)比如:《读〈雪〉需要联想》说“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可是“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似乎只是在评论鲁迅先生的人格,作者对《雪》中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是怎样理解的呢?似乎也没有说,你能根据自己对有关文章的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吗?
(四)好的文章,既要有宽阔的思想境界,也要锤炼字句,重视表达。从鲁迅的《雪》及相关的四篇评论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辑录在一起并反复诵读,体会其表达的好处。
以上问题,一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用分组讨论或自由选择而后交流的方式进行。
第五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
冯树云
2013.3.23
囫囵吞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位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由于不思考、不分析主人的话而盲目作出决定,让别人笑话的事,告诉我们“囫囵吞枣”的原意,就是把枣儿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结果毫无收获。年轻人与主人的对话包含着一定的哲理,那就是读书或做事要认真开动脑筋,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囫囵吞枣”的原意,知道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课后搜集一则成语故事,讲给别人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学生明白:学习时不能生吞活剥,对所学的知
识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重难点分析:
1、年轻人与主人的对话包含着一定的哲理,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可抓住“两全其美”一词,反复品读人物对话,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
趣
引 入
1、游戏:成语接龙
2、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的成语真不少,其实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讲故事(配乐)
3、听完了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们各抒己见,谈论听后的见解。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
生:我觉得故事中的年轻人笨死了,他想的办法根本不是“两全其美”的,还很自以为是。生:我觉得„„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师:同学们的意见很多,也都很合理,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个故事还不太了解,下面同学们亲自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师: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
1、检查生词
(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读,然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2、理解词义: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 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
如:脾胃、益处、抓起、愣住、若有所悟、咽、嚼„„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如:动作表演,表情表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图片资料等。
3、检查读文情况:
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三、理解课文
1、提出问题:
师:这些词语你们理解的真好,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勾画读懂的地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读后的收获。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讲,你们就已经读懂了这么多,那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对于简单问题,当时利用学生资源给予解决,与文章中心有关的或共性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以便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预设:
(1)年轻人听了这家主人的话为什么愣住了?
(2)年轻人想的办法真的是“两全其美”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3)为什么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年轻人哪里可笑?
2、解决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理解“囫囵吞枣”的含义。随即指导感情朗读。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不但自己提出了问题,还解决了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学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积累词语:
师:这篇课文不但短小,但读起来却朗朗上口,现在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成语,一会儿我们共同欣赏。
学生读课文,画喜欢的词语。师:谁愿意读出你找到的成语? 学生读。
师抓住“两全其美”、“前仰后合”“囫囵吞枣”“若有所思”等成语,鼓励学生再次积累成语,写在“小本本”上。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六、作业
1、把这些成语抄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1、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为更好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打基础。评价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才智
2、默读是一种更有利于思考的读书方式,应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
3、交流记字和书写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4、结合学生的叙述,把年轻人的人物活动过程用四个字加以概括,使学生对课文线索有更清晰的把握。
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再把问题还给学生,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6、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让学生抓住一些具体词句来自读自悟,凸显浓浓的语文味;在评价中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体现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要引导学生理解到位;年轻人对主人的话不加分析,没有真正领会主人的意思。为理解“囫囵吞枣”的比喻义做好铺垫。
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7、结合语境,读透“两全其美”的具体意思,为下面否定“两全其美”做好铺垫。细致地分析,深入地探究,才能避免学生学习上的“囫囵吞枣”。
8、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对课文重难点有更充分的理解,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增强合作意识。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口语交际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表达,在轻松的心态下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
10、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课后延伸,通过实践活动激发讲故事的动机和欲望,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年级
冯树云
2013.3.25
17称
象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事,重点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的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是怎么称象的。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并与官员的称象方法进行对比,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2、通过有趣的智力问答,让学生亲身体验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3、创设情境,转换角色,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曹冲的聪明多智。
2、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重难点分析:
1、第四自然段曹冲所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重点,可利用课件或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2、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是教学难点,教师可采用对比法加以引导。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具(用纸片剪的大象、船、石块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
(一)课件出示图画,猜猜它表现的是哪一个故事。(《盲人摸象》)
(二)课件出示大象图片,谈谈大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大象是现如今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正因为它的大,才有了“盲人摸象”的笑话,也正因为它的大,造就了历史上一位小神童称象的千古佳话。(课件出示《称象》题图。)
二、质疑导读,识字学词。
(一)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的小脑瓜里一定生出许多问号。(课件显示问号。)你想弄清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发言点击课件出示问题。围绕“称象”,预设的问题有: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象?称出来了吗?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和它们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3、交流识字。同桌互读,并介绍记生字的好方法。
(三)检查学习效果。
1、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学生能否读准词语。之后让学生简单谈谈对曹操的了解,以及什么是秤杆、船舷。
2、课件出示“我会用”:用“秤、称、杆、赶”选字填空,并说说如何区分这两对生字。
3、指名接段读文。其他学生当小评委对他们的朗读进行点评。
三、朗读感悟,解决疑问。课件出示前面的问题。
(一)解决“谁称象”的问题。
课件出示曹冲图片。简单介绍曹冲:曹操儿子之一,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可惜13岁就病死了。
(二)解决“为什么称象”的问题。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点击“议论”一词使之变红色。“议论”是什么意思? 对一件事每个人谈自己的意见。
3、官员们对什么发表议论? 大象的形体和重量。
指导朗读第一句话:“大象又高又大„„”
“又高又大”、“墙”、“柱子”等词语能给人以重的感觉,应读重些。
4、他们是怎么议论的?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去掉“到底”,跟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到底”一词强调了大象的重。
5、他们的议论引发了什么结果? 曹操决定让他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
(三)解决“称出来了吗”的问题。
1、大象的体重最后称出来了吗? 称出来了。
2、那你知道大象的重量到底是多少吗?读一读课后关于大象的资料。考虑到文中的大象应属亚洲象,可补充以下资料:亚洲象的身长为5—7米,肩高为2.5—3米,尾长为1.2—1.5米,体重3—5吨。第二课时
一、演示对比,深入探究。
(一)感悟曹冲的称象方法。
1、课件出示四个问题。过渡: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怎么称象”这个问题。
2、课件出示语段,默读本段课文,想想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要求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说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3、画出表示动作或动态的词: 赶、沉、画、赶、装、沉、称
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动词变为红色。
4、通过课件或教具演示,形象感知称象过程。学生叙述称象的步骤,教师做演示。教具演示:
①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横线代表水面,贴上大船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位置。
②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③再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
④然后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使所画线与水面重合。这样,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
5、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例如: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为了让石头和大象一样重。一样的重量才能让船下沉的幅度也一样。
6、如果使用教具,可让学生一边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一边动手操作,再演示一遍。
(二)了解官员的称象方法。
1、课件出示语段,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可行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评论。
造大秤,提不动;宰大象,害性命。板书:官员
造大秤
宰大象
(三)两相对比,体会曹冲称象方法之妙。
1、对比曹操前后神态变化,揣摩人物心理。
(1)曹操听了官员和曹冲讲完称象方法后,神态有什么不同?(2)曹操直摇头,他可能在想——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可能在想——
2、对比称象方法之优劣,感受曹冲的聪明多智。(1)思考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的办法好在哪儿?(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们的办法中得到启发:以船代秤,借助水的浮力,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以石代象,化大为小,既解决了称不了的难题,又保全了大象的性命。板书:曹冲 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二、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一)课件出示邮票图片。2008年发行的“曹冲称象”特种邮票共两枚,分别是“载象刻舟”、“换物知重”。
(二)看着邮票图案,转换角色:年仅七岁的曹冲想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作为在场的一名官员,你想说些什么?
(三)把官员们的话用“有的„„有的„„也有的”连起来说一段话。
(四)谈谈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如:善于动脑思考,想办法解决
问题;能从别人的议论中获得启发;留心观察等等。
三、分类指导,正确书写。
(一)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二)观察字形,按结构归类。说说每一类字书写时注意什么。课件出示田字格生字。
1、称、议、论、杆、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居于左半格,右边字体略大占领竖中线。
2、官、员: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官”字上宽下窄,“员”字上窄下宽。
3、赶:半包围结构,捺画写长些。
(三)学生独立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超市,由你选择。课件出示作业安排。
(一)动动口:给爸爸妈妈讲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二)动动脑:除了曹冲称象的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三)动动手:和爸爸妈妈合作,做一次曹冲称象的模拟小实验。
课后反思
1、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识字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形声字和加偏旁的方法区分形近字,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读前质疑,读后解疑。教师伺机诱导,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
3、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并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注重品词析句。
4、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具体步骤是本课教学重点。采用理清次序、抓住动词、直观演示、质疑问难等一系列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恰当地运用演示技能,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曹冲称象的情景和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感知的效果,为理解和应用新知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演示不是简单的重复。第一次是老师动手,这一次是学生动手实践,体现了“内化——实践”的层次性。
5、文章的难点,采取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
二年级
冯树云
2013.3.26
18找骆驼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启迪智慧的故事。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骆驼,却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读者在叹服老人的智慧的同时还会得到这样的启示: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句等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通过分角色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如何发现这些特
点的,可以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2、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课件、运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进行表述以及辨别树叶等方法来突破。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制造悬念,激趣导入。
(一)课件出示“沙漠之舟”字样。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被成为“沙漠之舟”吗?
板书:骆驼。学生一边提示“骆驼”两个字的写法,一边书空。课件出示骆驼图片。
骆驼之所以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是因为它很耐饥渴,又不怕风沙,是沙漠地带重要的交通工具,许多商人靠它们来运送货物。你看,这边就来了一位——
(二)播放动画课件。教师叙述:哎呀,骆驼哪儿去了。丢失骆驼的商人焦急地开始寻找。
板书:找。将课题补充完整。那么他到底找没找到骆驼,让我们赶紧去《找骆驼》这篇课文中一看究竟。(课件出示课文题图。)
二、初读课文,识字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同桌互读,检查是否能读准。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字正腔圆读一读”,请学生认读词语。
2、说说自己想到的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名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插图。
读中随机提问:为什么说是“一峰骆驼”呢? 骆驼背部有驼峰。
(四)说一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丢失了一峰骆驼,向一位老人询问,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骆驼的故事。
(五)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走失——询问——找到
三、朗读课文,感悟对话。
(一)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的语气。
(二)说一说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商人的语气要有变化:着急——高兴——生气(愤愤不平)。
1、指名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详细”。
老人了解骆驼的很多特点,包括很多细节。
3、重点指导朗读商人愤愤不平说的一段话。
(三)再读,读出“愤愤不平”的语气。
(四)当你被人指责的时候,心情怎样,语气会变得怎样?而老人却是“不紧不慢”,这说明什么呢?
沉着冷静、早有预料、胸有成竹等等。
(五)比赛读。两名同学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比一比哪组同学是最佳搭档。要求读得有感情,能通过表情和语气体现出人物心理。
四、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用两种不同的线条把相关词句勾画出来。
(二)学生自读自悟,解决问题后可以相互交流。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读懂推理。
(一)课件出示表格。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答案。
(二)想一想,你明白老人是怎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这些结论的吗?请同学就下面问题发表见解。
1、为什么脚印左边浅,右边深就说明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左脚有毛病,不敢用力踩,所以留下的脚印浅。可以让学生表演跛脚走路,加深体会。
2、老人根据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就判断出骆驼缺了一颗牙齿。你能想象牙齿印是怎样的一种形状吗?
课件出示“火眼金睛辨一辨”,请同学们分辨哪片树叶是这峰骆驼啃过的?
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第三片。因为缺一颗牙,所以少啃掉一块。
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播放动画课件。看着走失的骆驼留下的这些痕迹,你能用上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说说老人的观察和发现吗?
课件出示句式,学生按句式说话。因为老人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左边浅,右边深,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因为老人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因为老人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
(四)老人指点商人怎么找骆驼? 你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追问:为什么老人不建议商人顺着地上的米和蜜或者被骆驼啃过的树叶去找?
虽然三个条件都可以作为寻找骆驼的线索,但顺着脚印去找是最可靠、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五)导读最后一段。
1、商人听从了老人的建议,结果怎样?齐读最后一段。
2、结合语境理解“果然”的意思。事实证明了老人的办法是成功的。
二、交流体会,启发明理。
(一)课件出示“各抒己见评一评”。你怎么评价文中这两个人物?
老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判断准确。商人不动脑筋,盲目行事。
(二)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
三、自主观察,独立书写。
(一)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二)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想想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三)交流。课件出示生字。重点指导:
商:下半部分里边是“八”、“口”而不是“古”。竟:与“竞”要加以区别,分别组词。
顺:左边是“川”字,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短竖,第三笔是长竖,三笔要写紧凑。
(四)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四、课后练笔,续写故事。课件出示“展开想象写一写”:
商人在找到骆驼之后,他会想些什么?假设他又一次碰见那位老人,他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接着编写这个故事。课后反思
1、播放动画,激发学生兴趣;制造悬念,唤起阅读欲望。
2、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适合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体
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学生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课文的意思也就理解了。理解词句与感悟课文同步,向学生渗透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
3、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比赛读可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并使之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4、表格的设计使学生对“骆驼特点”和“判断依据”一目了然,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现象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5、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对脚印和牙齿印多问个为什么,既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又能让学生对老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有更深的感悟。
6、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与见解。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年级
冯树云
2013.3.27
19铜板的响声
学情分析:
阿凡提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敢于蔑视反动统治阶级和一切腐朽势力。《铜板的响声》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智慧的化身”阿凡提为帮助一位穷汉而嘲弄、取笑饭馆老板的故事。文章很注意选词用语,各段衔接自然,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阅读有关阿凡提的资料,包括人物简介和故事。
2、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利用“智慧闯关”的形式检查学习效果。
3、讲阿凡提的故事,表演课本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阿凡提喜欢打抱不平、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性格,体会和感受阿凡提的幽默与智慧。
2、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丰富知识积累。重难点分析:
1、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内容,认识阿凡提的智慧、幽默、爱打抱不平的个性特征。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阿凡提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歌曲,谈印象。
(一)课件播放《阿凡提之歌》片段,出示歌词及阿凡提图片。(也可播放歌曲视频。)
(二)同学们课前搜集了阿凡提的有关资料,谈谈阿凡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三)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读阿凡提的故事——《铜板的响声》。课件出示课文题图,配有铜板图片及音效。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闯三关。
(一)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围绕“故事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展开交流,从中体会阿凡提的机智、幽默。
出乎意料的地方可能有:阿凡提让穷汉把铜板掏出来;阿凡提把铜板握到手心里,贴近老板的耳朵使劲摇;阿凡提把铜板又还给穷汉;阿凡提给老板做出的解释等等。
(二)先用不同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进行一次“智慧闯关”。课件出示三关要求:
1、我会认——生字新词。
2、我会填——重点词句。
3、我会说——主要内容。
先让同学们说说,可以采用哪些读书方式。
个人朗读、轮读、分角色朗读、默读、边读边画重点词句等等。
(三)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读书。
(四)开始“智慧闯关”。
1、课件出示第一关内容: 我会认:
铜板、智慧、幽默、穷汉、弱者、饭馆、扭打、讨要、拉扯、付钱、分辩、欠钱。
开火车读。齐读。如有同学出错可以向伙伴求助。宣布过关。课件出示“过关啦!”及掌声。
2、课件出示第二关内容: 我会填:
(1)阿凡提是个有()、充满()的人。他专爱(),给穷人和弱者帮忙。
请同学说说所填词语“智慧”、“幽默感”、“打抱不平”的意思。提示学生再读课文应抓住具体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特点。(2)阿凡提不紧不慢地说:“他(),你
(),两相抵消,谁也不欠谁的了。” 引导学生体会阿凡提并没有直接指责老板不讲理,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进而体会阿凡提的智慧。宣布过关。课件出示“过关啦!”及掌声。
3、课件出示第三关内容:
我会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饭馆的老板因为穷汉闻了饭菜的香味就向他讨要饭钱,阿凡提用铜板的响声支付了饭钱,捉弄了老板。
宣布闯关成功。课件出示“过关啦!”及掌声。
三、品词句,评人物。
(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
(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品读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如通过第二自然段中饭馆老板“扭着”、“又骂又打”等动作,可体会到他的蛮横;从“拉扯开”、“问”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阿凡提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
再如通过第三自然段“贴近”、“使劲”、“一阵子”等词语,可以体会到阿凡提一定要让老板听到铜板的响声,同时也在捉弄老板,使他误以为阿凡提要把钱给他,结果空欢喜一场。
(三)聪明的阿凡提捉弄了饭馆老板,替穷汉解了围。如果你是一位在场的老百姓,你会说些什么呢?
四、观字形,写生字。
(一)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二)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重点分析难写的字。课件出示田字格生字。
3、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搞活动,勤实践。
把全班同学分为三到四个大组,课后各组排演一个课本剧(也可以选阿凡提其他故事排演),准备讲两个小故事(不要重复)。第二课时
一、宣布活动开始。
课件展示“阿凡提的故事”题图。小主持人作开场白。
二、表演。
各组依次表演课本剧,讲故事。引导学生对表演者作出评价。
三、评选。
由同学提名,举手评选“最佳表演奖”、“故事大王”,颁发奖品。
四、观看动画片。
播放《阿凡提》系列动画片之一《种金子》。
课后反思
1、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资料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学习语文。
2、关注和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趣味行很强的故事,学生往往
急于读完。此外,故事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对此肯定有较深刻的感受。
3、利用“智慧闯关”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享受互助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也让闯关得以顺利进行。
4、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通过品词析句和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让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5、课本剧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合作,主动参与阅读。能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6、从课内出发,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木偶动画片《阿凡提》是国产优秀动画片。观看动画片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唤起学生对阿凡提故事的阅读兴趣。
二年级
冯树云
2013.4.2
综合学习五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包括:有趣的汉字、玩玩说说、把字写好看、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和一个口语交际。活动目标:
1、通过猜字谜感受汉字的变化无穷和奇妙。
2、通过“玩玩说说”的有趣形式,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前一阶段学过的生字,并在活动中练习扩展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3、写好以“宀”、“穴”为偏旁的字。
4、教给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形象美和色彩美。
5、让学生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6、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策略:
通过猜字谜、词语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汉字的奇妙,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多种形式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发展语言能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教学过程
有趣的汉字
(一)课件出示“猜字谜”。请学生自由读谜面,独立思考猜汉字。
(二)指名反馈说谜底,并讲讲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杏”、“呆”、“困”。
(三)观察、体会:相同的部件由于结构不同、部件的位置不同,可以组成不同的字。
(四)继续猜字谜。教师可以出谜语,学生也可以出,大家一起猜。玩玩说说
(一)说明小组比赛规则:用屏幕上的字(也可使用生字卡片)扩词、说话。分为必答、抢答两种方式。每扩一词积1分,说一句话积2分。
(二)进行必答比赛。由某组同学自选屏幕上的第几个字,然后由该组同学自由起立扩词、说话,注意统计得分。之后依次进行其他组比赛。
(三)进行抢答比赛。出示一个字,各组同学抢着扩词、说话,注意及时给各组加分。
(四)根据总分确定优胜小组。
用比赛的形式练习扩词、说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把字写好看
(一)认读田字格中的四个汉字。
(二)观察之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都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分别以“宀”、“穴”作为偏旁。
(三)学生互相交流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提醒注意“穴“的两点不要外露。
(四)学生仿写。
(五)书写展示、评议,订正不足。
通过观察把握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掌握写好字的方法。我的采蜜集
(一)课件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读。
(二)指名读,说说树的头发是什么?(树叶。)
(三)齐读儿歌。
(四)说说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五)边读边想象,体会树叶的美丽、可爱。课件变换背景,体现树叶的变化。
(六)质疑:“头发”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不是真正的头发,而是一种想象,这样写更生动有趣,写出了树叶的可爱。
(七)背诵这首儿歌。
(八)把这首儿歌摘抄到采蜜集中。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语言的形象美和色彩美,让语言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活起来。读读背背
(一)课件出示古诗。学生分句朗读,不会的字查查字典。
(二)指名读,评议、正音,注意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齐读古诗。
(四)图文结合,想象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体会“衔”、“浸”两个字表达的意境。
(五)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六)背诵古诗。可以采用老师提词、看图等方式练习背诵。
《村晚》是一首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优美诗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粗知大意,达到熟读成诵。口语交际:请你来配音
(一)我们都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片子中的人物都没有台词。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给动画片配音。
(二)播放动画片(如《小小鸭》)。提出要求:看的时候可别光看热闹,要想象他们都会说些什么。
(三)交流;你喜欢片中哪个人物,讨厌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重放其中某个镜头,猜测片中的人物当时说些什么,让学生带着应有的语气、表情进行表演。
(五)小组合作,交流,分配角色练习配音。再次播放动画片。教师到各组巡视,提供指导。视具体情况可增加播放次数。
(六)学生上台展示合作成果,要求观众认真倾听,并能大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