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7课1框教案

时间:2019-05-15 07: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四7课1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四7课1框教案》。

第一篇:必修四7课1框教案

必修4《生活与哲学》新授课教案(013)

第三单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理解联系的含义。

3.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三、预习导问

1.什么是联系?

2.如何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四、学习过程 【情景案例】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4.2万头。舒适的环境使他们运动量减少,体重下降,而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四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人们为了保护鹿群而打死了狼,为什么反而害了鹿群?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最后又请回了狼又说明了什么?

【自主探究】

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 它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四)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释疑解惑】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第一,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尽管有“人化”的特点,但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而且形成后就独立与人的意识之外了,所以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就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原理归纳】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1)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五、反馈练习【判断改错】

1、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4、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5、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单项选择】

1.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A.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B.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 2.“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3.苏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决定,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但是由于沙柳费钱费力,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为原料的制板、造纸加工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承包荒地,种植沙柳蔚然成风。从哲学上看,上述事例中,种植沙柳固沙防风从难以实施到有效实施,其成功之处在于()

A.发现了沙柳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 B.掌握了植树造林的规律

C.发现了事物之间更深刻的联系 D.掌握了用沙柳制板造纸的技术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6.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这表明()A.人类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C.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会使世界进一步联接为一个整体,以至于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这说明()①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创造出来的 ③随着科学的发展,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 ④这种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漫画《晚一步》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人认定的

B.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D.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是人们正确判断形势、趋利避害的必然要求 【简析探究】

二、简析题

10.“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这是中央在全国范围内以扩大内需、普惠农民、改善民生、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所带来的成效和反应。但在一些地方,却发现家电下乡也存在诸如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下乡产品品种不齐全,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网点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企业应如何开拓农村家电市场?

10、(1)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企业开拓农村家电市场,必须联系国家政策、农村的具体实际以及自身产品结构与质量等因素。(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企业应既要看到开拓农村家电市场的直接联系、眼前联系,又要看到家电下乡活动之中存在的间接联系、长远联系,调整产品结构,完善售后服务。

(3)联系的多样性还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企业应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的有利条件,克服销售网点少等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六、构建体系

第二篇:必修四9课1框教案

必修4《生活与哲学》新授课教案(017)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框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理解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4.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5.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三、预习导问

1.矛盾的含义是什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是什么?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各是什么?

3.说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四、学习过程 【情景案例】

阿凡提开了个染布店,很受乡亲们的欢迎。有一个巴依见老百姓夸奖阿凡提布染的好,很不高兴。就故意刁难阿凡提,他夹了一匹布来找阿凡提:“给我好好染一染,让我看看你的本领。” 阿凡提问他染什么颜色,巴依说:“我要的颜色很普通,不是红的,不是蓝的,不是黑的,不是白的,不是绿的,不是青的,不是黄的,不是紫的,也不是这些颜色的混合色。” 阿凡提爽快地接过布说:“一定照你的意思染,保你满意。”巴依见阿凡提上当了,便问:“我哪一天来取。” 阿凡提说····

你认为阿凡提应该怎么回答呢?你能说说其中的哲理吗?

【自主探究】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提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没有一定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

3、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原理)。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对待矛盾。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特殊性原理。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释疑解惑】你知道联系、发展、矛盾之间的关系吗?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与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矛盾与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原理归纳】

1、矛盾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统一的一面,要善于在统一中注意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从特殊性中归纳出普遍性,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五、反馈练习【判断改错】

1、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世界。

2、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3、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4、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指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5、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单项选择】

1.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①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 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对矛盾双方转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B.转化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转化意味着事物向前发展 D.转化有时需要条件,有时不需要条件

3.下列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C.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

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4.南北朝时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王安石错在()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5.60岁的新中国还是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年轻小伙”。既然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当然少不了。这体现出()A.两个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据此回答6--7题。

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矛盾斗争性的形式多种多样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7.“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告诉我们

()

A.任何事物都具有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B.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C.共性与个性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D.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8.漫画《瞧这一家子》蕴涵的哲学道理有()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2010年3月23日,谷歌公司宣布将其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指出,谷歌撤出在中国的投资,“不过是一个商业公司的个别行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也不会改变大多数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良好并获取盈利的事实。这说明()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有时对部分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简析探究】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舆论关注。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展开讨论。

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请针对上述某一小组的观点,谈谈你是否赞成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理由。

10、赞成。矛盾及其普遍性原理,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文理分科必然导致一些学生的素质缺陷,因此取消文理分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或:不赞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消文理分科不利于充分发挥我们的爱好特长。)

六、构建体系

第三篇:语文必修四教案

武威六中2010~2011学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第一、第二学段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马国英

备课者

薛胜元

吴开华 周福萍

乔得祥 许同兵 杨振华李永章

窦娥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顾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3、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透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2、实践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兴趣。

3、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教学重点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教学方法

活动法、探讨法、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文体知识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课后可查阅“宫调”知识)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3、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信息筛选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

1、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可由多人共同完成)明确:

(1)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2)婆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3)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4)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三)能力提升

1、那么,在剧本中这位受了冤屈的窦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确:窦娥是一位善良、孝顺、坚强的女性形象。

2、这么美好的人却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是谁之过错呢?

明确:首先,窦天章是一介书生,却落魄到卖女还债的地步;其次,一个“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江湖庸医却成了“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欠人十两银子就想着勒死债主;再者,张驴儿凑巧救了蔡婆,就恃恩耍赖,涎着脸皮硬逼要双双入赘;更荒唐的是,“明镜高悬”的衙门里坐的竟是念叨着“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一类话的贪官。所以,窦娥很不幸地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是非颠倒的社会。

3、戏剧一般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那么,本剧的主要矛盾属于什么类型?

明确: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正是无赖张驴儿和昏官桃杌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无情地毁灭了一位具有美好灵魂的女子。

4、随着剧情发展,眼见着善良美丽的窦娥一步一步被推向死地,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既痛苦又无奈,特别是看到窦娥指天骂地那一段,让人有撕心裂肺的感觉。《窦娥冤》活生生地展示了黑暗社会吞噬人的过程,使观众的情感得到涤荡,激起人们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戏剧情节,并分析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初步领略了《窦娥冤》的悲剧美,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关汉卿笔下的悲剧世界。

四、作业设计

欣赏戏剧光阅读剧本是不过瘾的,我们应该向关汉卿学习,“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亲自登台演出,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演第三折戏。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欣赏了《窦娥冤》,今天我们来重点品味第三折,在这一折中,剧情走向高潮,窦娥的形象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被塑造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本折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明确:可分为三个场景:

赴法场 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见蔡婆 遗嘱(窦娥告别婆婆)在刑场 誓愿(窦娥立下三桩誓愿)

2、我们先朗读第一个场景的两段曲子。这两段曲子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写了窦娥的愤怒控诉,控诉了天地的不公。

3、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现在怎么却成了斥骂的对象呢?

明确:善良美丽的窦娥蒙受如此深重的冤情,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难道不该骂?所以当窦娥痛快淋漓地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我们心里痛快极了。

这里的“天”指的是封建统治者,而“地”则指的是昏庸的官吏,实际上,这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怀疑,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激烈控诉。

4、从中我们读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有一股怨气,“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平白无故地被送上断头台,当然怨了。还有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也很无奈悲哀,“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有屈无处伸,这种痛苦是无法言喻的。

5、这两首曲子感情是如此的激昂,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营造这种效果的? 明确:这里用了对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句式整齐,语气连贯,使感情犹如水银泻地酣畅淋漓。用了对比,“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有寿延”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还用了呼告,“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强烈的情感喷薄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正反映了关汉卿语言大师的英雄本色。这两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人民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因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

(二)合作探究

1、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明确:悲彻痛楚,哀婉凄恻。

2、这一场景汇总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 明确:善良、孝顺。

3、作者实际上有意通过这一场景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 明确:作者在这里是通过善良被毁灭来揭露社会的黑暗,窦娥越是善良孝顺,揭露的意义就越深刻。

4、根据这些场景描写,试分析窦娥身上所体现的人性之美。明确:(1)自觉的伦理意识

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儒家的思想和教育,她守礼节、懂孝道、明事理、善克制。她恪守贞节,侍养婆婆,竭尽孝道;当张驴儿闯进她家并拉她堂结亲时,她断然拒绝;当蔡婆婆不得不已要招婿张驴儿时,窦娥对她予以了正言规劝;公堂上为使婆婆免遭毒打而屈招罪名,甚至因此而死也对婆婆毫无怨言。窦娥是贞节、贤孝的化身,具有苦己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久形成的道德,在古代被认为是美德。自觉的伦理精神既是窦娥的人性美,又是窦娥的性格悲剧的根源。窦娥冤就冤在她的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太深,冤在节孝观念太强。窦娥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殉道者的色彩。她身上的伦理意识越鲜明越自觉,悲剧的的色彩就越浓。

(2)善良、孝顺的传统美德

窦娥善良、孝顺、本分。她和蔡婆婆媳二人两代守寡,相依为命。本分的窦娥只想安安分分守自己的寡,尽心尽意地孝敬婆婆。大堂之上,酷刑之下,为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愿牺牲自己,屈招了死罪。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善良的窦娥处处替婆婆着想,怕婆婆伤心难忍,竟不顾自己披枷带锁之身,舍近求远不走前街走后街。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死后窦娥的冤魂还不忘嘱咐父亲将蔡婆“收恤家中,替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欣赏了第三折戏的前两个场景,领略了窦娥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美,更进一步体会到黑暗社会吞噬善良的悲剧性。

四、布置作业 关汉卿是以“本色化”著称于世,他所写的人物的唱词,在抒情中蕴涵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情境,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剧本找出例句加以鉴赏点评。

第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就开始进入《窦娥冤》高潮部分,这节课呢,我们将进入高潮中的高潮了。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第三个场景写了什么?

明确:写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三桩誓愿在程度上逐步加深,情感也逐步达到高潮。

2、这三桩誓愿是向谁发下的? 明确:向天地。

(二)合作探究

1、这就奇怪了,在第一个场景中,窦娥不是刚刚把天地骂了个狗血淋头吗?干吗现在又去求人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明确:这里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想象,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在第四折里,作者又用了同样的手法安排窦娥的鬼魂出现向已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伸冤,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张驴儿和赛卢医得到应有的惩处,张驴儿被砍头,赛卢医被流放。

2、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3、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证明。

明确: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那些话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也使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

张驴儿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连言语也令人作呕,他对蔡婆说:“你教窦娥随顺了我,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这虽是三言两语,却活现出一副恶棍无赖的口吻。

戏剧大师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

4、这一场景的描写,又表现出窦娥身上怎样的人性之美? 明确: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在审案时,窦娥遭受了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她从绝望中进一步看清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残酷现实。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临刑前她提出了三桩誓愿,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三)拓展探究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祝福》中的祥林嫂及本文的窦娥面对不幸时的反应。

1、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的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

2、祥林嫂:《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

3、窦娥: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善良而美丽的灵魂,也感同身受地体会了遭受丑恶社会势力吞噬的孤独无助的痛苦,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它让我们憎恶邪恶,向往善良,希望我们在戏剧的艺术世界中沐浴,洗去心灵的尘埃。

四、布置作业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感的心灵,请课后继续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

雷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

2、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善于分析冲突所折射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理解戏剧的主题。

3、品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过程与方法

1、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迷人魅力。

2、通过冲突中人物的言行分析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戏剧尖锐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教学方法

活动法、探讨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雷雨》视频剧情片断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

(二)信息筛选

播放《雷雨》视频剧情片断。

1、《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明确: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原本是一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但30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义,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冲突。

人物关系图:

2、课文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明确: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

(三)能力提升

1、第一场戏实际上是两个人之间的戏,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该怎么分?

明确:可分为“偶遇——相认——冲突——缓和”四个阶段。

2、他们是在什么情形下相遇的?当时环境怎么样? 明确:课文开始一段话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也就是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鲁侍萍来周家看望女儿四凤。

3、这段“舞台说明”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三、课堂小结 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四、作业设计

试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通过分析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了解了故事发展的气候特点。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课文。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两个冤家30年没见了,相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鲁侍萍是凭房间布置认出周朴园,那么,周朴园又是怎么认出鲁侍萍的呢?

明确:鲁侍萍的动作引起了周朴园的疑心,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一舞台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从而引起了周朴园的疑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因而让她“站一站”,并追问她贵姓。

鲁侍萍那熟悉的无锡口音,使周朴园陷入对往事的沉思,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30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透露出自己的身份时,周朴园终于意识到眼前的鲁侍萍正是30年前被自己所抛弃的梅侍萍。

2、相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在相认前后对鲁侍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相认前他是怎么评价侍萍的?

明确:周朴园极力地美化梅侍萍,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

3她为什么要这么违背事实地美化梅侍萍呢?

明确:相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在相认前后对鲁侍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相认前他是怎么评价侍萍的?

明确:周朴园极力地美化梅侍萍,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

4、她为什么要这么违背事实地美化梅侍萍呢?

明确:因为侍萍是他的初恋嘛,初恋当然刻骨铭心也是最美好的了。人类总是有怀旧的心理,常常回忆的过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坏很虚伪,他那时对侍萍可能还真是一种美好而纯真的爱情呢,只是到了后来自私地为了攀附富家小姐才残忍地抛弃了她,因此我估计他与侍萍相恋的日子应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因此,他在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室内布置保持原样不变,而且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甚至连穿衣也要“我的旧雨衣”“旧

衬衣”,这样,他后来极力美化他的初恋情人是可以理解的。

他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是因为他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周朴园的妻子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新式女人”,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她对周朴园很不驯服。周朴园的儿子则对他敬而远之,尤其是周萍“在家里很不规矩”。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他始终不能忘怀那曾被他抛弃的“很贤慧”的侍萍。

5、侍萍实际上否定了30年前的自己了,她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明确:那是后悔自己年轻时做错了事,所以后来她又说“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但她这里更像是反话,表面上在否定自己实际上揭露了周朴园的伪善的本性。还含有很重的怨气,平淡的语气中却郁集了浓重的悲哀和怨恨。

6、紧接着的谈话中,在鲁侍萍的悲愤控诉下,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一点一点暴露出来,那么,周朴园的丑恶嘴脸是什么时候彻底暴露的?

明确: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30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

7、在逐步暴露的过程中,周朴园有什么表现?

明确:当听说侍萍“现在还活着”时,周朴园惊愕地问道“什么?”,吃惊而发愣,按理说前面那么想侍萍,这时应欣喜若狂才对,但他却因她活着而害怕,虚伪本性已渐显露。

当知道那个小孩“也活着”时他忽然立起问道“你是谁?”,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并对鲁侍萍的身份起了疑心。

当鲁侍萍告诉他“就在此地”并问他“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他却连忙说“不,不,不用”已显露出他薄情寡义的本性。

当鲁侍萍介绍了梅侍萍近况处境困难并问他“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竟然无动于衷地说“好,你先下去吧”,毫无帮助侍萍的意思,薄情寡义的丑恶嘴脸至此暴露无遗。

8、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些表现和他在前边所表现出来的对侍萍的怀念、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言一行都暴露虚伪的本性。

看得出来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

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二)合作探究

1、至此,鲁侍萍终于认清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的本性,“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激愤之下,她乘周朴园找衬衣之时以一件绣着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衬衣,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面对着侍萍,周朴园是怎么反应的?采取了什么做法?

明确:态度陡变,终于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要敲诈我?”当鲁侍萍说“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又责问“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从他的阶级本能出发,“冷冷地”说出“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言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怎么样呢?”

2、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终于露出自己的狰狞面孔,随后,他为了稳住鲁侍萍采取了哪些手段?

明确:先“稳”,缓和气氛。当鲁侍萍怀着满腔“怨愤”哭诉周家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时,周朴园惟恐将事情闹大,则又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一再说“你可以冷静点”“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从前的旧恩怨,过

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旧情重提,软化鲁侍萍,当侍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时,周朴园看到鲁侍萍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时,惟恐事情败露,于是,抓住鲁侍萍心软的弱点,虚伪地谈起旧情,“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拿出钞票,封人嘴巴。当稳住鲁侍萍后,周朴园还是怕丑事外露,尤其怕“很不老实的”鲁贵知道,而影响他的荣誉、地位。因此又提“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言外之意是“找出一个双方面都好的办法了结这件事情”。当得到鲁侍萍的许诺“他(鲁贵)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他(大海)不会认你做父亲”时,周朴园想更进一步以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的怨愤,了结他的罪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三、课堂小结

周朴园的反应一层层地剥去了虚伪的外皮,在这场戏剧冲突中人性的美和丑产生了激烈碰撞,人物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四、作业设计

今天的作业就是分别概括周朴园与鲁侍萍一场戏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第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课文的第一场戏,戏剧冲突主要在主人公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产生,人物的性格在冲突中逐渐得到了展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总结周朴园与鲁侍萍在第一场戏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周朴园与鲁侍萍在第一场戏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明确: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周朴园这个人物比较令人讨厌,他自私、冷酷、虚伪。当自身利益没有威胁时,他就以一付道貌岸然、温情脉脉的面孔出现,而一旦有人侵犯到他的名誉、地位、利益时他可以瞬间暴露出他无情自私的狰狞面目,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甚至生命,鲁侍萍很不幸地成为他的牺牲品。

2、我们来看看第二场戏的主要冲突在哪两个人之间产生? 明确:周朴园与鲁大海。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私生子。

3、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的?

明确:冷酷无情、嘲讽打击,周朴园为了自己的利益已丝毫不念骨肉之情。

4、他们的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周朴园是工厂董事长,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鲁大海是罢工工人的代表,两人之间是阶级利益的冲突,不可调和。

5、他用了什么手段来对付他的儿子鲁大海?

明确:用金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分化瓦解工人队伍;对态度坚决的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鲁大海毫不留情地予以开除。

6、这与他对付鲁侍萍所使用的手段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是软硬兼施。都想用钱收买人心,只不过鲁侍萍很有骨气,断然拒绝,甚至撕掉周朴园给的支票,而与鲁大海一道的其他工人代表是“软骨头”很轻易就背叛了自己的良心,出卖了工人的利益。

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冲突中虽然虚伪、冷酷、无情,但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点旧情在,而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时的做法让人体会不到丝毫的骨肉之情。

7、总的来说,在两场斗争中,老奸巨猾的周朴园都掌控着全局,运用卑鄙、奸诈的手段一一化解损害到他利益的危机,而他灵魂中丑恶狰狞的一面也在他的胜利中一步步突显出来,特别是在与鲁大海的斗争中更是戳穿了其伪君子的面孔,大家看看周朴园做了哪些昧良心的事情。

明确:为镇压工人罢工,命令“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他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8、他在与鲁大海的冲突中不是一直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吗,怎么这时候失了态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他的罪恶发家史一旦被揭穿将威胁他的名誉、地位与利益,他当然感到害怕啦。而他的失态正反证了鲁大海说的都是事实,因此他才会不顾仪态脱口而出“你胡说”,厉声说道“下去”,要不是周萍打断鲁大海的话,肯定还有更多的罪恶被揭露出来。

9、现在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场戏中周朴园的性格比第一场有了哪些发展?

明确:周朴园在第一场戏的自私、冷酷、虚伪基础上又添加了老谋深算、冷酷无情、丧失人性等特征。

(二)合作探究

1、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课文的第二幕戏中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剧烈矛盾冲突集中塑造了一位自私、冷酷、虚伪、老谋深算、丧失人性、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而戏剧艺术往往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主题的,现在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本文的主题思想。

明确:《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2、最后我们来看看作者为本剧取名“雷雨”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首先,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比如:戏剧情节在一个“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湿潮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的下午趋向高潮,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

作者这里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课堂小结

一场雷雨下,周家死的死,疯的疯,旧世界的腐朽造成了人间的巨大悲剧,也毁灭了它自己,曹禺用悲剧《雷雨》控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四、作业设计

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一篇《雷雨》读后感,谈谈自己阅读这部剧本的感受。

哈姆莱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莎士比亚的相关知识。

2、分析戏剧冲突,并从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鉴赏戏剧语言,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观赏感受,通过影视与剧本领略戏剧艺术的魅力。

2、分析揣摩,懂得分析戏剧冲突及人物形象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品味欣赏哈姆莱特身上蕴涵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初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

戏剧的悲剧根源。教学方法

鉴赏法、探讨法、评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哈姆莱特》视频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们首先来看两句话: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以上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部名著。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

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也译为《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2、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3、全剧情节

悲剧《哈姆莱特》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的颂歌;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并用借刀杀人法,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密使带去一封信。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调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哈姆莱特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亚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临死遗嘱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二)作息筛选

请同学们根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人物关系。

明确: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乔特鲁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

克劳狄斯和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同学们在朗读他的台词时要深深体味他矛盾的感情,体会他的复杂情绪。

(三)合作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准备小组讨论交流。

1、读课文,充分熟悉剧情,准备复述节选部分的情节。并思考“比剑”这一关键情节中包含的若干悬念是如何设计的?

明确:“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 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还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告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了极点。

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

2、节选部分出现了哪些人物?说说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明确:在场的几个人物是:哈姆莱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雷欧提斯。其中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是不共戴天的对手,乔特鲁德和雷欧提斯则是会对局面产生影响的两个变数。乔特鲁德夹在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之间,左右为难,关键时候爱子心切;雷欧提斯被克劳狄斯利用,不过由于他不习惯使用阴谋手段,加之哈姆莱特事先向他做了诚恳的表白,因此他既仇恨哈姆莱特,又对他怀有不忍之心。乔特鲁德的态度和言行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展。

比剑中,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克劳狄斯迫不及待要置哈姆莱特于死地,在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取胜后,他就用一杯毒酒为哈姆莱特祝贺,哈姆莱特谢绝了他这种伪装的善意,而王后乔特鲁德或者是想缓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关系,也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这杯酒有问题,因此她不听劝阻地替哈姆莱特喝下了这杯酒。

在克劳狄斯的压力下,雷欧提斯终于向哈姆莱特全力发起攻击,以剑尖上染有剧毒的利

剑刺中了哈姆莱特,而哈姆莱特夺过他的剑也刺中了他。临死前,雷欧提斯后悔自己不该参与克劳狄斯的诡计,向众人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得以抓住最后机会杀死克劳狄斯,为父亲复仇。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并研讨探究了剧情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安排结局的用意,并深入探讨哈姆莱特为何要相信天命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精彩的语言塑造经典的人物,让我们通过莎翁精彩的台词,走近哈姆莱特。我们都知道,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借助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

“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而不是简单划一的。”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哈姆莱特》中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我们品味。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节选部分哈姆莱特表现出怎样的个性?(找出哈姆莱特精彩的对白,然后理解和分析)明确:哈姆莱特在世界戏剧人物画廊中有“忧郁王子”之称,可是,他起初却是一个“快乐的王子”。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说明哈姆莱特曾经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正是这种乐观思想,使它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父亲与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这样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花园”。然而,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和忧虑使他变成了一个“忧郁王子”。可见,梦幻破灭的哈姆莱特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哈姆莱特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哈姆莱特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而且也看到了自己的心灵同样是黑暗的。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他为父报仇、“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斗争对象就不只是一个克罗迪斯,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完全消除人身上的恶,也就否定了人的现实存在,那么“重整乾坤”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人生也是没有结果的虚无。既然人生无异议,哈姆莱特又觉得不如“早早脱身离去”,他想到了自杀。然而,想到死后不仅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界,而且灵魂的不到安宁,这又使他心头升腾起对死亡的恐惧。于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绝的声音,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

人物性格:迷惘、痛苦、焦虑、惶惶不安、犹豫。

归纳:课文主要包括两个事件,一是哈姆莱特和霍拉旭讲述他破坏掉克劳狄斯借刀杀人的阴谋,二是哈姆莱特掉入克劳狄斯设计的比剑圈套,最后敌对双方同归于尽。前一件事情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敏感、机智,后一件事情则表现了他草率、冒失。但总的来看,哈姆莱特做事情没有计划性,总是被事件推动着走,不能事先做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二)合作探究

1、哈姆莱特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对于这样的结局,你认为他能否避免?

明确:哈姆莱特的对手克劳狄斯高居王位,老奸巨猾,善于耍阴谋诡计,跟他相比,哈姆莱特势单力孤,鲁莽草率,不善于制定周密计划主动进攻敌人。他答应“比剑”,就意味着克劳狄斯的阴谋已成功了一大半,只是在比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数”,如王后喝下毒酒,雷欧提斯也被哈姆莱特用毒剑刺中等,才使他有机会在临死之际用毒剑向克劳狄斯发出致命一击。所以说,哈姆莱特是很难避免这种厄运的。

2、哈姆莱特为什么要相信天命?

明确:对于国王,他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殃及无辜,此前他误杀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奥菲利娅之死。他在除恶的同时也在作恶,这使他良心不安,于是便把一切归于不愿意。

接连遭遇巨大灾祸的打击:父王被杀,母亲改嫁,误杀波洛涅斯,情人投水而死。他不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也只能听天由命。

相信天命也与哈姆莱特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光辉的钻石。”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所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语言者的典型形象,他经受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和最悲惨的命运,这一切不只是他个人的不幸,而是不合理的社会造成他不合理的人生。于是他决心“重整乾坤”,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家庭、爱情随之毁灭。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与邪恶黑暗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对人类生活和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

四、作业设计

“说不尽的哈姆莱特”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课文虽为节选,我们仍有许多课堂上探究讨论时未涉及的地方。课后请同学们自行设题写一篇读后感。

柳永词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词画结合,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体会这两首词艺术上的妙处和作者惆怅伤感、真切诚挚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教学重点

1、体会《望海潮》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2、分析《雨霖铃》如何做到融情于景,景情交融的。教学难点

以画入词,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教学方法

讲解法、朗读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

二、文本解读

(一)作家作品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望,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以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通俗是柳词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凡有井水外,即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词发展到宋代,受五代文风的影响,也为适应歌舞升平的社会需要,词风婉丽,盛极一时。才情卓异的柳永长期混迹于歌女中,于是创作了大量表现男女离情别绪和悲叹个人沦落江湖的作品,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2、写作背景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不仅有亲身的观赏和体会,而且对杭州还怀有极其深厚的热爱之情。柳永写此词是献给杭州地方长官的,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在艺术上几乎超过了前人所有歌颂杭州的诗词。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对杭州垂涎三尺,因而更加膨胀起他侵吞南宋的野心。宋谢驿有一首诗写道:“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这虽是传说,并不一定可信,但杭州的优美迷人及柳永的深厚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信息筛选

1、那么作者笔下的杭州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它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一个太平盛世下的繁华大都市,富庶、美丽。人民生活安定、祥和。

2、作者又是怎样表现杭州的富庶、美丽、安定、祥和的?

明确:通过多个角度去描写,多方面去表现。上阕重点写杭州环境的美丽和经济的繁荣;下阕重点写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

(三)分析鉴赏

1、第一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不同角度对杭州进行了高度概括,大家能不能也详细分析一下?

明确第一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的总体介绍,“东南形胜”之“东南”点出它的地理位置,“胜”言其风景之美;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社会条件优越,字字铿锵有力;“钱塘自古繁华”中的钱塘,即杭州,这一句强调它具有长期繁华的历史。所以这第一句就从三方面对杭州进行了概述:(1)“形胜”的地理条件;(2)“都会”的社会条件;(3)“繁华”的历史传统。

2、后面的三句是从三方面对杭州进行了具体的描绘,怎样描绘的: 明确:(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一句,“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口之多,这一句表现出整个杭州的规模和城市风貌。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的是杭州风景。“云树绕堤沙”写在钱塘江堤上,绿树环抱,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卷霜雪”可媲美苏轼的“卷起千堆雪”,“霜雪”二字,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之森森寒气。“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表现了江潮的气势。

(3)“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一句极写杭州的繁华。“市列珠玑”写市场上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户盈罗绮”写市民家家披罗着锦。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为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州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极度繁华和穷奢极欲的一面。

3、刚刚我们已经知道,后面的三句是从三方面对杭州进行了具体的描绘。第一句也从三方面对杭州进行了高度概括。那么这第一句和后面的三句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是总分的关系,而且一一照应。“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进行铺展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进行铺展描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就“繁华”进一步地铺展。

4、下面我们接着分析下阕,看看在下阕作者又是怎样表现杭州的? 明确:下阕先重点描写西湖,然后写了杭州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写西湖之美的。“重湖”,是指西湖中的里湖和外湖。“叠巘”,是指西湖周围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光山色之美,词人用“清嘉”二字作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西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景物。“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短短八个字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景象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接下来两句是表现杭州人民安乐、祥和的生活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很工稳,情韵亦很悠扬。“泛夜”“弄晴”,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一个“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歌的采菱女娃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千骑拥高牙”

点出了人物身份。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显赫声势。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乘醉听箫鼓”写饮宴之乐,不仅尽兴而醉,醉了还要听音乐;“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不仅赏山玩水,赏玩之余还要吟咏诗篇。既衬出了山水之美,也写出了官员的儒雅风流。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可见不仅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也雅致潇洒。

5、这几句先写了西湖之美,然后写了人民生活之乐,那写西湖之美和写人民生活之乐两者间有什么联系呢?作者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

明确:先着力描绘,突出西湖的美,再以美丽的西湖为场景写出杭州人民安乐、祥和的生活。也就是说,写西湖之美是为了表现杭州人民安乐、祥和的生活,以美景映衬美好生活。

6、刚刚大家分析下阕时,怎么把最后一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漏掉了。这句是写西湖还是写人民生活的?

明确:既不是写西湖,也不是写人民生活的。柳永写这首词是献给杭州地方长官的吗,这一句应该是专门写给这位长官的。注释说“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池”指代朝廷,它的意思应该是说,希望长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献与朝廷,并夸示于同僚。它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升迁的美好祝愿。所以这句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是纯粹的奉承之辞。

这句结束语点明了全词的主题和写作目的,非常重要。不过,它游离于主要内容之外,跟上面的内容有点不融洽,显得不太自然。但既然柳永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那么他就必然会在词中对长官进行夸耀和奉承,这就使本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破坏了整首词的艺术性。

(四)拓展探究

1、你认为这首词的名句是哪一句?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明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句十分精彩。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一副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另一种理解:杭州四季皆美,举桂子、荷花就是说明每个不同季节都有美丽的花。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

2、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 明确:苏轼诗:“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写西湖山水的美丽。宋之问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写出了杭州有名的桂花。白居易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写杭州山寺中的桂子和钱塘江潮是让人向往的。南宋杨万里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杭州的湖光山色令人神往,读了柳永的这首词,领略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美丽的西湖更加令人心旷神怡,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领略那里美好的风光的。

四、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任选几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抒写的哀婉动人的别离。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词牌介绍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2、写作背景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漂泊。这首词就是他离开汴京、前往浙江时的作品。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二)信息筛选

1、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明确:这首词基调低沉,作者心情十分压抑,“离情”线索贯穿全篇。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下两阕。

理清思路,一要抓开头,二要抓过片(下片首句),三要抓结尾。

(三)分析鉴赏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的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式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赏析意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

1、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明确:标题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等,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这个标题精妙地概括了这幅画面。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方百计、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2、这幅“别离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

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描述送别画面背景。明确:设想以下几组来渲染这幅“别离图”。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渲染气氛。

长亭--这是古人设在路边的亭舍,常用作饯别,这里既交代时间又暗示离愁别绪。“天下伤心处,长亭更短亭”,更能撩人心怀,伤心难忍。

江水、寒蝉--“千里烟波”极言路程之遥远,云雾如烟般笼罩着江面,这是兰舟行驶之处;笔下的蝉声也是如此凄寒。

3、通过景物描写,作者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词人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品读词句,抓住意象,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明确: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在这幅画面中,“寒蝉”“骤雨”“长亭”“烟波”“暮霭”这一系列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以烘托离别的无限惆怅难舍之情。正当离人依依难分之时,船夫偏又催促起航,他们只有泪眼相向。“无语凝噎”,万千话语不知从何说起!“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用一“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远望,令人不胜伤感。这种缠绵的离情,是凄婉的。悲凉的心绪,与之匹配的只能是“寒蝉”,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4、小结:上阕,实写别时情景。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将离别的情、景、事组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柳永用大师的景物渲染了一场凄惨的分别,这是铺垫法。其实我们刚才分析的是词中的实景,词人在下阕还设置了大量的虚景。

5、品读下阕,讨论探究作者在“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设想自己今后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

明确: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执手相看的“船旁”,从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不断转换,仍不离抒写“离情”。作者想象别后的情景。他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送别,更怕酒醒之后,看到残月冷辉中,杨柳依依、晨风吹拂的景致,心里倍感凄凉。他愁的是一去将连年不归,想到今后的孤独寂寞。“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点染离情别绪更是凄楚动人。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

明确: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融情于景的写法。“今宵酒醒何处”,于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又变换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与酒醒前的梦境形成对照。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别绪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第二,这幅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

写江岸杨柳,分明是惋惜“垂柳只解惹春风,如何系得行人住”;写晓风残月,分明是慨叹“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去天边月,没人知”。“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令人回味无穷。

7、小结:下阕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了词人别后孤单寂寞的心情,虚实相映,使人真正深刻地理解“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等词句的丰富内涵。

(四)合作探究

1、这首词的上下阕是怎样巧妙过渡的?

明确: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这首词上阕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阕的虚写。下阕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承接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自慰之意;然而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拓展了词的境界,下面别后设想就顺理成章了。

2、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着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明确:《雨霖铃》抒写的是饯别时黯然、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了“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助。词的上阕在凄冷环境衬托下,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是对别后思念和凄凉的设想。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整首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在情景交融中,意境缠绵,凄凉清丽,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五)拓展探究

《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你能从读过的诗词中说出几句吗?

明确:“风萧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间的“慰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间的“酒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间的“惨别”„„

同样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差异。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婉约词的特点,同时积累一些名家名篇中的经典名句,尝试在我们的写作中,创造性的学习运用。

三、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这首词的艺术特点。明确:

1、虚实相生。这首词上阕叙述别情别景,下阕设想别后相思,词的上阕写临别的情景,是实写;下阕写别后的想象,是虚写。或实景传虚,或虚景实写,既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又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2、情景交融方面最是精妙。词中写了不少景物,都是承载着作者深沉的感情的,或融情入景,或因情见景,都是以冷落凄清的秋景来渲染衬托难以割舍的离情,感情真切诚挚,情调哀怨伤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铺叙与点染紧密结合。运用白描手法层层铺叙,是本词的突出特点,无论是别前、别时、别后的场景氛围,还是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形容曲尽,刻画具体;柳永还将绘画中的点染手法运用于词中,既大笔挥洒,反复渲染,又精细入微,婉转自如。

4、章法谨严,层次分明。此词在结构上,是以时间发展为序依次写别前、别时、别后,同时也通过铺叙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揭示了人物的感情变化,首尾连贯,层次清晰,全篇的组织结构非常自然,如行云流水,全然看不出连接的痕迹,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长调的杰出才能。

5、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本篇的语言自然流畅,雅俗兼备。“执手相看泪眼”等语,浅近俚俗,当和民间俗曲同调;而“今宵酒醒何处”二句,清雅俊逸,堪与文人雅词比肩,因此被称为“古今俊语”,后人也常用之来指代柳词的风格。此词体现了柳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

以上特点中的情景交融,古诗词中极为普遍,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如何理解情境交融,王国维曾有精辟的解释,他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物我已经合二为一了。我们不妨用他的另一句精辟之言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细细品之,当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鉴赏文字。

苏轼词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炼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2、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3、词牌介绍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二)信息筛选

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三)分析鉴赏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7、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战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8、“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四)合作探究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五)拓展探究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

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三、课堂小结

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该感谢苏轼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好,这首词在内容上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在新的理解基础上再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遍,以深情的诵读结束今天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大家看看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

“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苏轼想在此买田终老的想法恰好反映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积极为以后的生活打算,谋求过个安稳的晚年,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

【多媒体课件展示】

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了两年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

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东坡不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听闻元祐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可是好景不长,居住40天后,又遭贬海南。此后其子孙诸人一直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

可见苏轼买田终老并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不是放弃,而是坚持。

2、一个小序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坚韧、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小序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独不觉”的。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并阐释自己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

(二)分析鉴赏

1、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吟咏长啸,慢慢前行。

2、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明确: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一个避雨场所。从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悠然如故。还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

所以说,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安宁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心,一点风吹草动也乱心。

3、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明确:“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喜欢这样的苏轼了。哪像现在的男人,没点风韵,没点情趣。

4、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又怎么会怕这突如其来的阵雨?

5、“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已把它提到整个人生的高度上来了。照这种说法,此处的风

雨已不单单指自然界的风雨,此处的“竹杖芒鞋”也不单单指这次风雨中的装扮,对吗?

明确:对。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的蓑衣,不是写眼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的艰苦的条件。

6、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首先我觉得这身装扮让我看到了一个跟我的想象完全不同的苏轼。在我的想象中,苏轼虽然被贬,但好歹还是个官,出行必定戴官帽,着长袍,骑高马,带随从,要不就坐轿子。总之不会是“竹杖芒鞋”的装扮。芒鞋即草鞋,脚穿草鞋,手拄竹杖,十足一个农民模样,哪像做官的,哪像大文豪啊。还自我感觉良好,说“轻胜马”呢。

7、那么从这种装扮可以窥见苏轼怎样的一种性格? 明确: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喜欢穿官服、摆架子,喜欢简单、闲适的生活。

8、这身装扮也隐喻苏轼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对这种隐喻我们又该怎么理解? 明确: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条件简陋、处境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

9、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看到这里,使人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的人,在风雨中悠然信步,一边走一边吟诗唱歌。这是多么超然洒脱的人生境界!

10、到这里上阕已基本上分析完了。在上阕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雨中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举止,并阐释自己为什么能修炼到如此境界的原因。表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旷达、洒脱。现在我们接着分析下阕,看看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也就是说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

11、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明确: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

12、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帮助?

明确:有,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随意、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处境艰难,心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者。

13、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明确:神态依旧坦然自若,从容悠然。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

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依旧,潇洒如故,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改变我。

这是一个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的动作。“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下肯定是这样想的:就你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快乐。完全是一个胜利者对手下败将的姿态。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

如果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回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历,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告白:风雨奈我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4、苏轼的“回首”体现了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从“被袭者”到“胜利者”,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明确:应该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和,没有多大的变化。

15、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

明确: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首向来萧瑟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宁静。因为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所谓。表明了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课堂小结

我们回顾一下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

四、作业设计

1、背诵全词。

2、找出苏轼不同风格的词(如已经学习过的两首词)进行比较研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字。

辛弃疾词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景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胸怀大志,热爱祖国。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景物,体会借景写情的妙处,品味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壮志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

教学难点

理解两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解读典故,揣摩用典之意,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们知道,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为豪放词的发展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令人遗憾的是,豪放词在北宋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和广泛的普及,苏轼之后豪放词少无名家,鲜有佳作。真正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感受一下“辛式”的豪放风味和他的爱国之情。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

辛弃疾文武双全,超群绝伦,21岁时率领两千多队伍参加了耿京的义军,在军中任掌书记。次年,奉命南下见宋高宗,北归时,听说耿京遇害,他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这一英勇行为影响很大,“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南归后,他写成《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练飞虎军,积极作好北伐的准备。然而终其一生,皇帝怯懦无能,主和派占据着上风,他只能当一些无实权的地方官,还常受朝廷的猜忌,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年之久,壮志未能实现。满腔悲愤化作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词作,聊且抒发抑郁之情。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悲壮慷慨,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辛弃疾不得重用是因为他的几重特殊身份: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故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复国。

在这种境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

(二)分析鉴赏 我们先看上阕: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 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自己。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达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样,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

小结: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再看下阕: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明确: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请简析。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代指女子。揾,拭擦。几句的含义是: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难酬而流下的热泪呢?词中出现“玉簪螺髻”“红巾翠袖”并不影响词的豪放风格,清秀婉丽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刚柔相济,豪放而不粗率。

小结: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三、课堂小结

全词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全词意境雄浑阔大,写景独特,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四、作业设计

背诵这首词,并预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依旧。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的辛弃疾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写作背景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辛弃疾虽被起用,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二)分析鉴赏 我们先看上阕:

1、前四句:怀孙权

简析: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式调整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给人以遗憾。“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英雄

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2、后六句:怀刘裕

简析:京口是刘裕祖居的地方,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所以词人登高远望,自然便想起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刘裕。刘裕故居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已湮没在夕阳的余晖和枯枝败叶之中,早已在人间不着一点痕迹,只有词人登高凭吊英雄。词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以像刘裕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溢于言表。

再看下阕:

1、前三句:引出历史教训

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 策略:学生讨论,结合相关背景材料作分析。

提示: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中的情况下,听信玄谟的话,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业绩,结果惨遭失败。而眼下韩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冒险不可取。作者想告诫韩侂胄,应以刘义隆为鉴诫,汲取教训,慎重行事。“草草”指时间仓促,行动轻率。“赢得”,换得,落得。“仓皇”,手忙脚乱。“北顾”,回头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敌人追来。极写惨败之情状。

2、中间六句:追忆亲眼所见

“四十三年”至“一片神鸦社鼓”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简析:从1162年辛弃疾渡江到南宋,到1205年写这首词,整整43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语序可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作者清楚地记得43年前,金兵对南宋发动进攻,占领了扬州一带,作者在南归途中,一路上还能看到金兵焚烧的废墟。43年过去了,当时的惨相还记忆犹新;可现在呢,佛狸祠下,却是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祭社的鼓声,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多么可悲呀!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记收复失地更让人心寒。词人将这番意思艺术地融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幅图景里,颇能发人深思。

(3)结尾两句:怀廉颇以自况

这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廉颇老年赵王尚且派人过问他,而自己呢?“凭谁问”,有谁来问,也就等于无人来过问,境况竟然不及廉颇,这不能不让人惋惜、忧虑、气愤。用反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小结:下阕讽刺刘义隆是对韩侂胄的警告;慨叹“佛狸祠下”,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况,则是抒发内心的郁愤。

(三)合作探究

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结论一:两人都是遗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论二: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

结论三: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小结:上阕作者登高怀古,触景生情,缅怀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赞扬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作者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宣泄了出来。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词是作者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写下的传诵

千古的杰作。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侂胄的提醒和警告。

辛弃疾的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深入人心,除艺术精妙外,更在其思想内涵。三十多岁写下的忧愤之作,已让我们伤感难已,六十多岁时抒发出来的忧愤苦闷,更让人感慨唏嘘。现在我们有感情地把这首词再读一遍,以深情的声音向作者表达我们最真诚的敬意。

四、作业设计 辛词长于用典,课外摘录几首辛弃疾的词,体会其借助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情思。

李清照词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重点抓住情感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语言与情感间的联系的,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深哀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情味真切、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

教学重点

1、了解《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体会词人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孤独寂寞的情感的,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2、把握词人在创作《声声慢》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心境,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知道她是谁吗? ——李清照。

对,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80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晚年。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唐宋词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就是专门用来写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因为男性心理和女性心理毕竟有相异之处,所以这些男作家们写的词其实只是一种“代言”,不能完全地表达女性的心声。李清照“以女子之心书女子之情”,这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闺怨词”才真正反映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2、写作背景

创作《醉花阴》一词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她本人仍独居青州。重阳佳节,为一抒思夫之苦,李清照作了这首词。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古籍原载如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二)信息筛选

1、《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看看词人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作者在重阳节一天内的生活感受。

2、这首词分为上片和下片。思考一下,上、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分别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

明确:上片:重阳思亲。下片:饮酒赏菊。

(三)分析鉴赏

1、接下来,我们先把学习重点放到上片上。有没有同学能结合课文的注释,具体说说词上片的内容呢?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

明确: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2、词人在上片中交代的大致的情形我们已经了解了,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感受呢?

明确:愁!

下面是我们的自主探究时间,请大家紧扣住这个“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词语、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注意,语言的鉴赏要抓住关键词,建议大家先在书本里找出上片的关键词。

(四)合作探究

1、“薄雾浓云愁永昼”这句的语言该如何品味? 明确:首先,“薄雾”和“浓云”这两个词所描绘的景象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气氛,这跟作者当时的心情是相吻合的。其次,“愁”字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词,点出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永昼”中的“永”字,极指白天的漫长,有“好像永远也没有尽头”的意思,这就更加体现出作者在丈夫离家后那种孤独无聊的心情了。总之,我们小组在鉴赏语言后得出的结论是,古人创作诗词时在选字用词方面非常讲究,短短的一句话就蕴含了那么丰富的意蕴,真让人叫绝。

2、大家从“瑞脑销金兽”这一句当中产生了一些想象? 明确:作者为了打发漫长的时光,只好在兽型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可在那样的环境中,作者的愁并没有消退,反而随着缭绕的烟雾而变得更浓了。

3、“佳节又重阳”和“半夜凉初透”的关键字分别是哪个?请作简要分析。明确:“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和“半夜凉初透”的“凉”是关键字。“又”字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作者与丈夫分离已久,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分独守空房了。“佳节又重阳”,分离之悲就更深了。“凉”字不仅指身体上感到的凉意,更加重要的是指作者内心的凄冷悲苦,此情与“玉枕纱橱”之景相融,极富表现力。

小结:总的来说,这首词的上片以记事为主,但却字字见情,委婉地展现了丈夫离家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4、哪位同学能对下片做个整体品味? 明确:下片是写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到菊圃饮酒的情形。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明确: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佳景衬哀”的作用。这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重阳是菊花节,菊花正值盛放之时。东篱下的菊花想必开得无比灿烂。黄昏之后,花香四溢,当然更富有情味了。可是对于端着酒杯的作者来说,此时却只能一人对花独酌,空想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快乐光阴,所以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6、如何理解“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确:“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中展现出两个镜头:一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枝瘦叶残的菊花在寒风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顾花自怜,认为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要消瘦。情景互融,思夫之苦至此,真让人同情!

我们再深入一点,品味一下关键词中的意味。“人比黄花瘦”,明是怜花,实为怜己。黄花当中寄托着词人的情感,人比黄花之喻既含蓄,又富有美态,形象地再现了愁云满面的闺中思妇的神韵。此外,黄花又有傲霜的美质,37

更能衬托出词人情怀的高洁,含蕴异常丰富。

另一个关键词“瘦”。这个字是全词的词眼。人“瘦”很容易理解,但作者认为菊花也是“瘦”的,这自然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法吧。菊花本身的菊枝瘦细,菊瓣纤长,但仍能在寒风中傲立。以“瘦”来形容是极见神韵的。而词人因为思夫之情无法排遣,已然形销骨立,为伊消得人憔悴,所以才会有人不如花的感慨。全词以“瘦”作结,在人与黄花的比较中寄托了极为深重的相思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

清代的许宝善曾说此词“幽细凄清,声情双绝”(《自怡轩词谱》),评价很高。此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写重阳佳节对丈夫的销魂噬骨之相思,情调凄婉而又含蓄蕴藉。明?杨慎评末两句曰:“凄语,怨而不怒。”(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清?陈廷焯曰:“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云韶集》)的确,这首词以“愁”字开篇,以“瘦”字作结,贯穿全词始终的是词人孤独愁绝之苦及销魂噬骨的思夫之情。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全词情景交融,“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艺概?词概》)。其白描的外在形式和精美的内在特质,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四、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背诵全词,明天早读课老师抽查。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清照的词作以金兵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醉花阴》是她前期的词作,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她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相信学完这首词之后,我们对李清照的词将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作品和她丰富跌宕的生活际遇是分不开的。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也曾受过改嫁的争论。靖康之变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将她个人在流亡生活中所经历之悲酸凄苦,对死去丈夫的怀念和对故乡沦陷的感慨,反映在词上。

在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之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第二年金兵攻陷山东,他俩不得不把历代收集的金石书画抛弃一大部分,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不久,高宗委派赵明诚做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可是,从山东流亡到南京,沿途的风霜劳顿,赵明诚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湖州太守还未到任他就病倒了。后赵明诚为了哭奔母丧,旧病复发,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死于南京,那时李清照已四十七岁。在旧时代的环境中,丈夫几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去了丈夫,可说完全孤弱无依了。

在兵荒马乱中李清照逃难到台州(今浙江临海县)找她的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从此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由于亲人的死别,收集的金石在逃乱中依次失去,河山的变色,使她有着满腔悲愤的心情。五十一岁时李清照作《金石录后序》,详述乱前的幸福生活及乱离中颠沛奔波之苦。她晚年流浪江南,死时年岁不可考,大约七十多岁。

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所作,据专家研究推断,这是作者丧夫再嫁张汝舟,又与其离异之后,也就是五十岁上下时所作。

南渡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李清照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

乡悼亡的情感。

(二)信息筛选

1、这首词同样分为上下两片。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注解了解这首词的内容,然后作个简要的归纳。

明确:上片是说,词人自起床后就漫无目的地四处寻觅,若有所失,但却什么也把握不住,四围一片冷冷清清,使人的心境也变得凄凉惨淡。这时候,又正逢刚觉得暖和又冷起来的天气,让人的身体最难适应。摆上几杯清淡的酒,想要排遣这愁苦的心情,但又如何能抵挡住清晨的急风?借酒浇愁,无济于事。正独自举杯伤神的时候,却看到了天空南归的大雁,仔细看,那不正是以往在北方见到的旧时相识吗?这就更激起作者对往事的思念了,凄愁之情更深!

下片是说,曾经茂盛无比的黄菊花,如今却凋零败落,堆积满地,现在还有谁有这个兴致去采摘它呢?独坐在窗子旁边,心情如此低落凄凉,时间如此难熬,怎样才能等到天黑呢?即使等到日暮黄昏,点点滴滴的秋雨落在梧桐树上,这样凄冷愁苦的情形,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能尽数概括呢?

2、能否把上、下片的内容作个简要的概括吗?

明确:上片主要描绘了清冷孤独之景,衬托作者孤寂凄凉的情感。下片主要描绘残花桐雨的深秋景致,表现作者无穷无尽难以言说的愁。

(三)分析鉴赏

1、后人以“创意出奇”来评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我们该如何理解?

明确:词人在词的开头创造性地连用了14个叠字,后人以“创意出奇”来评价,十分恰当。语言上的创新固然是一个特色,但我们查阅过资料后,发觉世人之所以对这几句词评价那么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用这看似平淡的14个字细腻委婉地写出了心中所愁,如泣如诉,在意境上的层次感很强。“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她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但却什么也寻不到,只是心中一片茫然,若有所失。这是第一层意境:恍惚。

再说第二层。“冷冷清清”,这是作者寻觅未果后的感受。作者举目四望,看不到丈夫熟悉的身影,找不到往日快乐的光阴,只觉得四处一片冷清死寂。这种感觉一直进入作者心里,寂寞无处排遣。所以,第二层可以用寂寞来概括。“凄凄惨惨戚戚”六字则更进一层,写孤独愁苦的情况令人无法承受,由愁苦而凄厉,为全词定下了凄惨愁绝的情感基调。这第三层,可以简括为“悲伤”。总之,这短短的14个字,意境密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情感真挚感人,后人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中说“雁”是“旧时相识”,如何理解? 明确:前面说到作者打算借酒浇愁,但愁绪依然未解。当她正在伤心的时候,看到天空中南飞的大雁,认出那正是以往在北方替自己传递书信的那只大雁,这就更加激起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哀愁了。

3、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明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借景抒情。庭院里,凋零的黄菊花堆积满地,这憔悴枯萎的模样,实在叫人不忍目睹。伤花自怜,想起以往还有丈夫为自己采摘鲜花,如今自己像这枯萎的花朵一样已经进入了晚景,又有谁能摘花送给自己呢?作者心境的凄凉,已与残秋败花之境融为一体。

4、简要地分析一下这首词和《醉花阴》中的“黄花”意象。明确:《醉花阴》中的黄花正值胜放之时,所以才会“有暗香盈袖”。其后,作者又借花

写人,写道“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点出词人思念丈夫极苦时的消瘦之态。虽然如此,但当时作者和黄花一样,依然拥有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作者心里有愁,但仍未至彻心入髓的地步。而这首词当中的“黄花”,却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了。花香早已消散,堆积满地的,却只是败损的花瓣。枝条上的花,看起来也是憔悴无比,实在教人无可采摘。这里的“黄花”其实也是词人心境的反映。它象征着遭逢家国巨变、丈夫离世、四处漂泊的词人凄愁惨淡的晚景。与《醉花阴》里的黄花相比,这里的黄花显然也已经到了衰败之时,不仅让人伤感,更牵扯着词人内心的隐痛愁苦。这时的凄苦,比起《醉花阴》时的闺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而且更彻入心脾,极富于感染力。

5、从“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 明确:“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作者独坐窗前,百般无聊,寂寞愁苦,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承受煎熬的情状。词人很善于通过突出心理时间的缓慢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在《醉花阴》当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像“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句,“永昼”又是作者有意识地夸大了心理时间的漫长,起到了烘托愁绪的效果。

6、词的后面几句该如何理解? 明确:“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句,连用了“梧桐”“细雨”“黄昏”等几个惹人愁思的意象。“梧桐”让人想到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为之神伤的词语,而凄冷的雨滴,丝毫也不顾及词人的情感,却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又逢深秋黄昏之时,惆怅寂寞之味更浓,冷雨点点滴滴地敲响梧桐叶,那声音就好像一直落到人心里去一样,又凄又冷又愁,寂寞孤独的意味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样,词最后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就显得水到渠成了。作者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收尾,也是蹊径独辟之笔。前人写愁绪,有的说愁有千斛万斛,有的形容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四)拓展探究

这首词在艺术技巧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再默读几遍,归纳词作的艺术特色。明确:①抒情造境,情景交融。这首词所选取的景物极富于情感色彩,如“归雁”“黄花”“梧桐”“黄昏”“细雨”等。作者善于借助这些意象抒情造境。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②运用叠字,创意出奇。这首词使用了很多叠词,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等。这种创造性的写法为词人独创,情蕴颇深,又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③造语清新,蕴藉深挚。这首词主要写愁,但写得如此含蓄委婉,全篇只用一个“愁”字来作结,却又让人觉得愁绪无处不在,感人至深,殊为不易。

三、课堂小结

本词上片以清冷孤独之景,衬托作者孤寂凄凉的情感;下片则描绘残花桐雨的深秋景致,表现作者无穷无尽难以言说的愁。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词人此时的“愁”已脱离了“闺怨闲愁”的狭小范畴,在客观上反映了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等现实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在艺术上,词人抒情造境,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创造性地使用叠字入词,为前人词之未所见。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用典虽然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使词写得明白如话家常,蕴藉深挚,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四、作业设计

将苏轼或辛弃疾的词与李清照的词比较,体会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或者将柳永的词与李清照的词进行类比阅读,感悟婉约词风的特色。

拿来主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作者独特的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认识。过程与方法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充分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懂得在文明对话中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教学重点

1、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

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教学方法

设计议论文的情景教学,加强阅读和感悟;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晚上很难入睡。有人打开窗子,好不好?那么将窗子关得严严的,行不行?但是,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怕热而打开窗子,更有人怕蚊子关上窗子。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我想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二)信息筛选

1、文章题目“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文章中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从这一个句子中可知,“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41

文化的交流。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化,但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和创新。

2、第七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

第一梯度问题设置:①什么是“闭关主义”?②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③如何理解这两句话: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第二梯度问题设置:①“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②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③“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

第三梯度问题设置:①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②作者对“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学生思考探究并回答上述问题,明确: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原因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害。(应重视现实教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用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形象说明:①某人上门推销菜刀,进门后就将刀锋对着主人,步步进逼着,连说:“买一把„„”主人在惊骇之下只好无奈地买了一把。②大热天卖西瓜,卖瓜人将瓜拿给顾客,顾客却推开不要,自己到西瓜堆里挑选,拍一拍、听一听,挑了一个。

这两个小故事使我们认识到“送来”和“拿来”的区别:前者的主动权在别人,是一种带有强迫和恶意的输出,文章中稍前一些的“抛来”的语意与此相同。后者的主动权在自己。

《拿来主义》各自然段的大意如下:

(1)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卖国行径。(2)提出“拿来”。

(3)剖析奉行“送去主义”的危害。(4)引出“送来”。(5)提出“拿来主义”。(6)分析“送来”的实质。

(7)提出“拿来主义”的原则,即“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拿来”。(8)批判对待外来资源的错误态度。

(9)阐明正确对待外来资源的态度和方法。

(10)总结文章,阐述“拿来主义”的品质要求和重大意义。

(三)合作交流

1、“闭关主义”指什么?它是怎样演变为“送去主义”的?“送去主义”的实质及严重结果怎样?

探究学习:“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盲目排外,与世界隔绝,孤陋寡闻,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愚昧的状态。

“自从给枪炮打开大门之后”和“碰了一串钉子”是比喻,前者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者是指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国民党腐朽反动的“现在”,闭关自守已无可能,于是“闭关主义”转为卖国投降的“送去主义”。

作者将送去主义与尼采的自诩类比,用文艺界的三个实例,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愈演愈烈的送去行动,用辛辣犀利的讽刺,点明“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卖国主义。

2、对“送去主义”的批判,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请找出相关语句,结合语境和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探究学习:

①“别的且不说吧”——不容忽略的一句,揭示国民党卖国求荣的“送去”行为何其多,领域何其广,岂只“文艺”而已。

②“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但终不知后来如何”——诙谐调侃,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

③“还有几位大师„„叫做‘发扬国光’”——“捧”“挂”表示恭敬、庄重,张扬的字眼与“几张”这微小的数目形成强烈反差,极尽奚落、讽刺意味。“大师”与“发扬国光”用表示否定的引号,形成“反语”。

④“活人代了古董„„进步了”——讽刺卖国行径愈演愈烈。

⑤“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蔑视,嘲讽当局的自欺欺人。

3、结合语境,分析“抛来”“送去”“抛给”“拿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探究学习:

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给或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的动机。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送来——是“抛给”的冠冕说法,即侵略者有恶意的“输出”。

拿来——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讲,即主动挑选自己需要的有用的东西。“运用脑髓”就是动脑筋思考;“放开眼光”就是识别清华和糟粕;“自己来拿”就是独立自主的选择,不依靠别人。

(四)拓展探究

试从中外历史发展的角度举例分析什么是“拿来”和“送来”,并说明其产生的后果。明确: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的“遣唐使”,中国的“四大发明”向欧洲的输出,黄道婆把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海南,不同时期粮食作物的引进等等,各国各民族之间“拿来”“拿去”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发展。外国向中国学习并“拿去”中国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比如说丝绸、茶叶与瓷器以及“四大发明”等)的同时,却并没有哪个国家“拿去”中国摧残人性的丑陋的“三寸金莲”。而帝国主义强行“送来”的鸦片导致了中国的鸦片战争,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因果论证方法有了基本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四、作业设计

思考课文中比喻论证的妙处和各比喻的具体含义。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拿来主义》,在前面一节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论证结构,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文章大意?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谈的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文章在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拿来”的主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提出“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占有,挑选。最后重申观点,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文本解读

(一)分析鉴赏

1、作者如何形象地揭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的?

明确:作者形象地把外来资源比喻成穷青年偶得的一所大宅子,以对宅子处理的不同态度来说明什么是“拿来主义”。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态度。然后剖析三种错误态度,“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在否定三种错误态度之后,再从正面论述正确态度——即“占有”“挑选”!

2、分析揣摩“孱头”“昏蛋”“废物”的含义。明确:“孱头”是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是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

3、比喻说理使论述更具体形象,让人读来意兴盎然而便于理解,易于认同,试结合第九段分析“鱼翅”“鸦片”“烟火烟枪”“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明确:“鱼翅”比喻外国资源中的精华部分,应该“接受”;“鸦片”比喻外国资源中精华与糟粕互见,必须批判吸收的部分;“烟枪烟灯”比喻外国资源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比喻外国资源中“糟粕”,应果断抛弃。

4、最后一节中,共回答了哪五个问题? 明确:①应怎样对待外国资源?

②应怎样区别对待外国资源中的不同部分? ③实施“拿来主义”有何积极意义? ④拿来主义者应具备什么条件、素质? ⑤实施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什么?

5、如何理解第八至十段的内容? 明确:《拿来主义》所论述的,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要拿的,虽然包括“文化”方面,也同样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等等。应当是所有既属于世界先进,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外国资源。

对待古代和外国的各种资源,“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创新是目的。挑选的标准在是否于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二)合作探究 试分析本文的语言。明确:

(1)形象描绘

文章在列举“送去主义”的表现时,有这样一句话:“不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几位”“几张”说明大师数量不多,作品极少,几乎到了少而无奈、寒碜可怜的程度。“捧”字活画出“大师”们毕恭毕敬、献媚讨好的奴性心理。“欧洲各国”点明此次画展涉及到的国家之多,“一路”点明此次展览路线之长。“挂”则勾画了“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态。引用“发扬国光”实则是顺手讽刺国民党“大师”们一味“送去”作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奴性和媚相。

文章在阐述“送去主义”的危害时说“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贺喜”描绘亡国奴点头哈腰、摇尾乞怜的奴才相和无耻心。“残羹冷炙”既勾画出亡国奴们的无以为生、乞讨度日的可怜可悲,又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在榨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血汗之后,用剩余物资进行经济侵略的事实。“奖赏”自然不是奖励、赏赐之意,而是讽刺做了亡国奴的子孙后代面对帝国主义居心不良的施舍所表现出来的无知和无耻、愚妄和虚伪。几个关键词语形象地揭示出“送去主义”亡国灭种,危及子孙的实质。

(2)妙用反语

文章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齿的。

为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作者又写道:“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也是反语讽刺。“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媚外求荣的借口,事实上的贫乏已经戳破了这个谎言。“大度”在这里当然不是“慷慨大方”的意思,它的含义只是“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

与之相对的是作者倡导“拿来主义”的主张:“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鼓吹”决不是唆使、煽动别人去干坏事,而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宣扬趔。“吝啬”也不具迷财小气的含义,而是贬词褒用的愉快反语,意为“珍惜”,表明对经济、文化财富应有的正确态度,而且对“送去主义”的数典忘祖、媚外求荣的败家子行径也是一种嘲弄、揶揄。

(3)巧用比喻

运用比喻说理可以化浑身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何建造中国文化遗产和一切外国资源,这是一个抽象繁难的话题,皇皇巨著也难以穷尽其旨。鲁迅先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先把中华文化遗产(古代优秀资源)比作一所大宅子,然后正反两方面设喻,先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把拒绝借鉴,害怕污染、不敢选择的逃跑主义者说成是“孱头”;把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说成是“昏蛋”;把全盘继承、顶礼膜拜的投降主义者比作“废物”。设喻之新颖风趣,讽刺之深刻犀利,说理之明白晓畅,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后正面设喻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高贵典雅的内容,要“拿来”而且“使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益处又有害处的东西,要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要“毁掉”(只留少许送博物馆)。三类比喻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阐述得深入浅出、清清楚楚。除了整体设喻论述“拿来主义”之外,文章中许多地方也广泛使用了比喻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说“闭关主义”的危害时,作者这样写道:“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打破大门”“碰钉子”形象地揭示出清政府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以致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事实,较之于直陈史实来得风趣、幽默。批判“送去主义”的危害时,作者把“送去主义”者类比尼采,这样评述尼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以太阳喻尼采,讥讽其自命不凡,思想错乱,让人联想到主张中国地大物博的“送去主义”者也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批判的锋芒锐利、深刻。

(4)词语错位

“挂”和“过去”互相矛盾,本来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但鲁迅先生把“过去”嫁接在“挂”上,讽刺“送去主义”者招摇过市、无处不“挂”的丑陋,幽默感扑面而来。“拿来主义”是鲁迅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独创的新鲜而奇特的概念,“主义”指一种重大的原则和主张,是堂而皇之的政治术语,而“拿来”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口语,这两个词十分有趣地嫁接在一起,不伦不类地惹人发笑。“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也很妙,不说“排外”,不说“卖国”,而说“闭关”“送去”,挖苦嘲讽的意味很强。说帝国主义的“奖赏”,鲁迅提醒人们要区分三个概念:“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特定的语境赋予“抛来”“抛给”

“送来”三个词不同的感情色彩。“抛来”是中性词,指无意的、漫无目的地给予,施受双方应是平等的,公正的。“抛给”不但画出了洋主子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且画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希望得到主人“赏赐”时那种奴颜婢膝的丑态。施受双方是不公正、不平等的,带有主仆歧视和人格侮辱性质。明明是“抛给”,偏偏说“送来”,错位倒置,辛辣地嘲讽了帝国主义的伪善和阴险,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基本明白了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方法和杂文的语言特点。

四、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且介亭杂文》或其他杂文集,并作读书笔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大意,整理课文的层次结构,归纳各部分的大意。

2、品味文章中韵味丰富的语句,尝试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发掘课文的难点,以团体协作的方式解决疑难。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有关父爱、母爱的其他作品,联系自身实际来研究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在孩子身上的发展变化,从而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心智的成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整理课文层次结构,归纳文章中心。

2、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难点

1、把握作者所述之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分析文中两种爱的原则的区别。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当你远去,我在泪光中看见你的《背影》,遥隔千山万水,让我在明月下折起一艘艘《纸船》,载不住的许多愁,寄不尽的许多思念,让我在甜蜜的梦中为你献上一枝枝《金色花》„„同学们,老师刚才提到了不少课文的名字,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些课文有什么共同点吗?

(都是写亲情的!都与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有关!)

对,我们曾经学习了许多这样的课文,这当中有散文、有小说,也有诗歌;有的感人至深,有的温馨情暖,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多种多样的爱。这些课文形象生动,感情炽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课文。虽然同样是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为主题,但与前面那些课文相比,这篇课文要理性得多。请大家翻开书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艾?弗罗姆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1922年到1933年在法兰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纳粹夺取政权后,他于1934年流亡美国,曾任耶鲁大学讲师。移居美国后,他与科?霍尼(1885-1952)一道成为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1951年担任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后来又执教于密执安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

弗罗姆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他自己曾经说过:“我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依然保存的真理,而排除那些需要修正的原理;对马克思的理论我也打算这样做,最后,我力图得出一种综合体,从对这两位思想家的理解和批评中应得出这种综合体。”(弗罗姆《在幻想的彼岸》,纽约1963年版,第43页)弗罗姆努力试图把二者的思想结晶吸收到自己的学说中,他撰写了大量著作,阐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学。除《爱的艺术》外,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义的发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伦理学》(1954)、《让人占优势》(1960)、《为自己的人》(1961)、《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彼岸的锁链》(1963)、《遗忘的语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理论》(1970)、《对人的怀疑情绪的剖析》(1973)等。在这些著作中,弗罗姆表现出他独特的世界观和思想,他把自己具体的世界观成为规范的人本主义。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也就在于他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2、《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当代心理分析学家弗罗姆的著作。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等问题,作者有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在这本书中,弗罗姆并未使用艰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因为这本书就是写给大众,提醒大家重视爱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但是,诚如作者所讲,如果你是想得知简易的爱的艺术说明,你可能会失望。在这里,爱不仅仅只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借由增进技巧即可获取。爱是人格整体之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则需要努力去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建设性目标迈进。关于整本书的架构,弗氏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他对于“爱是否是艺术”此问题做了说明,其将学习艺术的程序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践。在爱的理论方面,弗氏由人类生存的关键来谈爱,并将生活中可能的爱的形式做了区分探讨,意图指出在形式之下,爱的本质是相同的;包含了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而关于实践,爱与一般艺术没有两样,必须能自律、专注、耐心,能察觉到爱对己身的重要性。本书中,弗氏仍不免对现今西方现代社会做了批判,批判西方社会中爱的瓦解;而此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来判读。因此,弗罗姆是一个对现代社会高度关怀的学者,由其一系列著作中可体会他对自由与爱这些人类的生存条件的重视与强调。现代的社会,正面临了多元价值充斥的时代,是好是坏尚难定论。光是一句道德沦丧、风气败坏,并不能帮我们更多了解这社会什么。但同样身处现实社会的我们,却可以去观察现代人价值观的变革历程。弗氏对西方社会的针砭,可以是我们试图了解的一条管道。因此,如果你是个关怀自己、关怀现实社会的人,不妨就从这本爱的艺术开始,去认识弗罗姆这个人,或能找出合于自身需求的答案。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

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二)知识筛选

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请大家阅读课文,追寻作者的思路,将文章脉络梳理出来。

第一部分(第1~3段),在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其感知世界和体验母爱的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

第1段,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无法意识到自己及体外世界的存在,也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第2段,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开始学着去认识世界,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体外世界的存在,并且渐渐有了母爱的体验。他认为母爱是无条件的,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但同时也无法赢得。

第3段,论述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从被爱转为爱别人,去创造爱。不过,从童稚的爱到成熟的爱需要很多年。

第二部分(第4~7段),阐释父爱的本质问题,比较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4段,说明婴儿在母爱的庇护下成长,对世界的认识更深,且对母爱的依赖在慢慢减少,而开始意识到父爱。

第5段,指出母爱的本质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故在所有人的潜意识中对母爱都有深深的渴望。而通过努力换取得来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使人感到不是被人爱,而只是被人需要而已。

第6段,简要归纳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区别。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7段,概述父爱的本质。与无条件的母爱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父爱可以通过努力来赢得,但如果辜负父亲,就有可能失去这种爱。而且,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在心理上完全成熟。

第8段,作者提出对母爱和父爱的不同要求。母爱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给予孩子关怀,使孩子有安全感;父爱指导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使其产生自信,摆脱对父亲的依赖而自立。

第9段,指一个成熟的人,他的内心将拥有父母这两个形象。第10段,总结全文。

(三)分析鉴赏

1、从课文来看,父爱及母爱的本质及其区别,是本文的一个学习重点。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思考这个问题: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何根本区别?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请你结合自身实际对作者的看法作出评价。

明确:作者认为,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是: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母亲从心理、生理上给孩子以爱与关怀,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而父亲则向孩子指出通向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孩子自立。

2、有没有同学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谈这两者的区别呢? 学生自由发言,围绕以下内容来谈:

母爱是无私的、广博的、温柔的,它像和风,像细雨,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又都是母亲怀胎十月之后才诞生的,我们的生命是母亲给的,因此她就像孕育人类生命的大地、48

海洋一样,是我们生命的源初之地,温馨而温暖。此外,父亲一般以严厉、果敢、伟岸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父爱不像母爱那样可亲,它往往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的,一旦我们犯了错误,父亲就会以监督者的身份出现,替我们指出人生的真正道路。所以说,父爱代表了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3、谁能告诉老师,父爱和母爱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呢?

明确:母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情感,来自于与生俱来的血脉认同感,作者说母亲代表着自然世界,是正确的。其次,父爱的力量往往来自于榜样和权威,来自于父亲的理智和行动。和母爱的“柔”相比,父爱常常以“刚”的面目出现,两者相互补充,为孩子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庇佑他们健康成长。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列提纲的方式理清了全文的结构层次,把握了课文的主要观点,并且对课文的重点——母爱和父爱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同学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力,表现很好。

四、作业设计

请大家结合我们本课学习过的内容来找出学习的难点,尤其是课文中的关键句,把它们画出来,并进行思考。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一个课时了,我们把握了这篇课文的结构层次,了解了父爱与母爱在本质上的区别。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发掘和解决文中的疑难问题。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提到,母爱是无条件的,这是否显得绝对了一点了呢?

观点一:作者说得没错。在报纸杂志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一些子女在外面犯了大错,甚至六亲不认,但他们的母亲却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改变他们,体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母爱。不为其他,仅仅因为母爱就是无条件的,因为孩子是自己生下来的,爱孩子对母亲来说就是一种本能。

观点二:虽然母爱往往是不求回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对孩子没有一点要求和希望。事实上大多数母亲也会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假如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母亲对孩子的爱。当然,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往往只停留在潜意识里,所以我们常常会被无私的母爱所迷惑,误以为母爱是全无条件的。我们认为作者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过于绝对。

2、文中提到了两种爱的原则,一种是童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另一种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应该如何理解这两种原则呢?

明确:这两种爱一者是被动的,一者是主动的。童稚的孩子的爱产生于他人对自己的关怀,来源于自身的弱小、孤立无援,这是一种纯粹的获取性的情感,它完全不需要孩子付出什么。当别人爱他时,他感受到了这种爱,并产生了对别人的需要。而成熟的爱则是主动的,和童稚的爱不一样,它不能坐享其成。它首先要求我们付出爱,主动地去关心、爱他人,并进而获得了他人的爱的回报。和童稚的爱一样,他也感受到了爱,不过这种爱并非来源于自身的弱小、孤立无援或可爱等自然因素,而是因为在我被爱之前我已经付出了爱。因此,也可以说,童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而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它更加复杂。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爱比被爱更重要。这句话用来解释这两种原则最恰当不过了。刚才那位同学说,成熟的爱应该是相互的。我则认为,其实所有的爱都是相互的。童稚的爱是

在别人爱自己的基础上才产生对别人的爱,所以它是被动性的。而成熟的爱则是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给予比获得更能让人满足和快乐。成熟的爱应该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3、课文的理论性较强,有一些语句带有浓厚的哲理色彩,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找出来,把它们当作一道菜好好地品尝一下。

(1)“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这句话写得很好。主要是它的用词好,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是一种祝福”里的“祝福”写出了母亲对子女的真切关心与爱护,包含有无私的、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意味。而“和平”一词用得尤为巧妙,含味颇丰。它不仅指出了母爱温柔、平和的特点,而且有一种博大、宽厚的感觉,结合下文的“大自然”“大地”“海洋”等词语来理解,母爱的内在的深度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2)“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这句话,指出了人在成熟之后爱的方式的转变。“由自恋引起的孤独”有点难以理解。我想这应该是写人在童稚时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过于关心自我,因而造成了心灵的孤独。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其命运、情感是密切相关的。人如果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体验与他人的统一,这说明他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已经渐趋成熟。因为有了付出,有了主动的对他人的爱,人的心灵世界开始宽阔、完整,其隐含的无私的意味将是人类世界变得美好的希望。

(二)拓展探究

1、成熟的爱来自于成熟的人生与成熟的灵魂。在文中,作者认为人的心灵世界发展完全的标志是什么?

明确:与父母分离,在他心中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世界。他独立了,成为了他自己的父母。

2、那么,对于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你们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成分呢?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明确:母性总是伟大的、无私的、包容的,这让我学会用温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懂得关怀、懂得同情弱小。一个心怀母爱的人,她总是能融洽地和周围的环境相处,她总会富有爱心,以她广博的胸怀带给世界温暖。可以说,母亲的身上凝结了平和、祝福和希望。

从父亲身上学到了男性的果敢、张扬和责任心,作为男孩子,时时刻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以阳刚的一面去迎接生活的风风雨雨。

除了从父母身上汲取他们的人格力量之外,还要回到课文的主题上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给予孩子爱,除了本能、除了责任之外,还有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与塑造。我们终有一天也会成为父母,如何把这种爱的光芒和希望延续下去,从父母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具体分析了父爱、母爱的本质,并告诉读者,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感受、体验外界及父母爱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孩子最终会摆脱这两种爱,他将会在心中同时确立父亲和母亲这两个形象,成为自己的父母,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健康、思想成熟的人。这篇课文从理论高度对父亲、母亲、孩子三者之间的爱进行了清晰、深入的分析,对我们的生活、家庭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此外,它的语言充满了哲理性,发人深思,这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四、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应该对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孩子在父母爱的呵护之下如何健康成长,相信你也有了新的认识。请以“在父爱(母爱)中成长”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

第四篇:《琵琶行》必修四教案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

【教学准备】

1、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 B、写作背景 C、掌握生字生词 D、熟读课文)

2、教师准备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制作Powerpoint。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古筝曲《广陵散》,发思古之幽情。

【以上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奠定本堂课浪漫的基调】

2、由白居易祠导出《琵琶行》

白居易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让学生凭借初读课文的印象,填补空缺处的三个字)明确:原对联是“迁谪恨”三字。

二、由上个问题,引出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让学生按预习内容来自行讲解,其他学生可加以补充。【摆脱呆板地介绍作者的窠臼,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鉴赏诗歌

1、谁解琵琶声

(1)听《琵琶行》配乐诗朗诵。重点欣赏摹写音乐的语段。(多媒体课件字幕与声音同步,学生低声跟读)

【落实诗歌诵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怀,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学生自由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 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3)总结作者描写音乐的手法。正面描摹和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让学生谈,老师再作指导)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羽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A 借助语言的音韵摩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B 叠词和连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关)——使音节悦耳动听。侧面烘托

东船西肪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法。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3、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自行体会,发言)

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

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抹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四、课外扩展: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五篇:高中政治必修1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覃塘区石卡高级中学

授课人:杨雪妮

一、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劳动者》是高一年级《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P41—P44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基础上,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学习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意义,理解正确就业观的内涵。运用: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学生维权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增强诚实劳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教学难点】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教法选择】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等。【学法指导】

①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个总体判断,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②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认识到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劳动者的成就”,这些宏伟的建筑是谁建造的?——劳动者。再过几年的时间,我们大多数同学也要走向人才市场去寻找工作了。我们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怎样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念?我们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应该如何去维护?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劳动者》。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进入新课)

师:说到劳动者,当然就离不开劳动。刚才我们看到的宏伟建筑都是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劳动?劳动有什么意义?劳动者的地位?

(课件显示“劳动的含义”“劳动的意义”“劳动者的地位”标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含义:(多媒体展示)(2)劳动的意义(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从个人角度: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具体生产活动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

②从国家角度:劳动者分工虽然不同,但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劳动创造了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对学生进行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并教给学生三维分析法:由小到大或由部分到整体)。

(3)劳动者的地位:

师:劳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说光荣属于劳动者,所以作为劳动者就要积极参加劳动,而就业就是参加劳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有些人却不以劳动为荣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情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啃老一族 师:你认同啃老族吗?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不认同,因为他们不就业

(教师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归纳如下,并用多媒体展示)我们为什么要就业?

2、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劳动者个人角度:

①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②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社会角度:

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师:既然就业这么重要,作为劳动者应该努力去就业,而阿啃也在家人的劝诫开始了艰难的求职之路。

(多媒体展示啊啃的艰难求职路)师:啊啃为什么这么艰难找工作?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生一起总结: 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原因)客观原因: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比较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主观原因:劳动者就业观念不合理

师:那么,如何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

(教师引导,并用多媒体显示)

(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①对国家来说:

A、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经济。

B、具体措施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创造、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与环境。企业角度: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师: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要顺利实现就业,关键还是劳动者自身,劳动者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生:阅读课文回答

师:很好,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念呢?(多媒体展示情景:)。生:……

(教师引导,逐一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②对劳动者个人来说:

A、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选择职业……)

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自己的技能作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c、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北大才子卖猪肉)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正当职业,实现就业。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新闻线人、自由举报人、精神陪护、钟点文秘、专业道歉人、房产经纪人等。)B、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师:总之,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再加上个人的努力,相信每个人都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满意的工作,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

(过渡)都说就业难,其实就了业也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劳动者的无奈。(多媒体播放图片第三回:频频受欺——王斌余讨薪无果杀人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

师;这些民工或员工杀人或跳楼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师: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是什么? 生:……(多媒体展示答案)

师: 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生:……(教师简单讲解,并用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阿肯就业后的无奈)师:厂长侵犯了阿肯的那些权利?

生:……

师:请你帮阿肯出出主意,阿肯应该怎么办?(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生:……

(师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自觉履行劳动义务(基础);依法签定劳动合同(重要依据);当自己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途径)。师:请大家说说有哪些途径? 生:……(多媒体展示)

(扩展)师:有没有人能说说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和国家应该如何去做呢?

生:企业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经营,严禁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国家: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劳动法,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并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有一条主线:劳动光荣――就业重要――正确择业――依法维权。(结合媒体展示)通过学习我们要树立一个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两个观念(劳动光荣和正确的就业观念)【课后作业】

写一份个人求职信 【板书设计】略 【教后反思】

下载必修四7课1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四7课1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检测第10课 第1框强化训练

    最新出品 第三单元第十课第1框 基础演练一、选择题 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到别人从外......

    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

    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一、选择题 1.河北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对寺观教堂提出“五地”要求,打造传播正能量的高地、宗教生活的......

    7课教案

    第7课 古朴精美的华表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

    政治高一教案:第八课第一框 国家财政(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 第八课第一框题 国家财政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财政的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

    《雷雨》公开课教案必修四

    雷雨(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在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的体现人物个性 3.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

    必修四文言文综合测试(教案)

    必修四文言文综合测试 一、课内基础检测 (一)重要实词 1.负 ①违背②使„„承担③背着④倚仗,凭借⑤辜负,对不起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 秦贪,负其强(④)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③) 相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第一单元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

    《秋声赋》必修四教案

    《秋声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 2、作者在描写中融入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作者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