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019-05-12 20:0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篇: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

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河北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对寺观教堂提出“五地”要求,打造传播正能量的高地、宗教生活的福地、潜心修持的净地、播撒大爱的善地、抵御渗透的阵地。这表明()A.要加强无神论宣传,引导人们放弃宗教信仰 B.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C.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答案] C [解析] A与我国宗教政策不相符。B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并不是信仰自由的问题,而是强调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说法与我国宗教政策也不相符。故选C。

2.2015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①我国宗教逐渐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 ③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

④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所以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我国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说法错误,宗教不具有决策权;故选B。

3.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南京市宗教界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主题纪念活动和讲经讲道、弥撒活动等,寄托哀思、祈祷和平。这反映()A.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我国宗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C.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个人的私事 D.我国宗教服从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 [答案] D [解析] 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二者是对立的,不可能相适应,因此A错误;材料未体现BC观点;南京市宗教界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主题纪念活动和讲经讲道、弥撒活动等,寄托哀思、祈祷和平,我国宗教服从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4.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中指出:“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权,闭塞人智,是所短也。”这句话启示我们()①应利用宗教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辩证认识宗教,宗教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③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④要加强对宗教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辩证认识宗教的利与弊,与社会主义无关,题中强调正确对待宗教应该扬长避短,而并没有涉及要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故排除。5.山西五台县佛教盛行,多年流行“谢土”习俗。一些学校为祈求师生平安,在校园内举行“谢土”仪式,焚香点蜡,下跪祭拜。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谢土”仪式无可厚非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谢土”仪式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C.“谢土”仪式没有改变宗教信仰的本质,应该查处

D.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学校举行“谢土”仪式应该依法取缔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一些学校为祈求师生平安,在校园内举行‘谢土’仪式”,校园内不允许进行宗教活动,因此在学校举行“谢土”仪式应该依法取缔,答案D正确;校园内举行“谢土”仪式,不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因此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校园内的“谢土”仪式,B不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

6.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存。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民族与宗教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答案]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④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 该题原理的指向性明确,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之所以能够做到“风景这边独好”,是因为我国坚持和贯彻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了民族关系,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回答所学知识。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每年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都可以享受节日的假期,俄罗斯族在圣诞节、复活节也有法定假期。这说明()A.我国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B.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国家依法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主要是从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受到保护的角度来谈的,不涉及宗教问题,C、D不选;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A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2.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①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 ②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 ③我国宗教逐渐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宗教界也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传递正能量,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由全国人大行使。③与题意不符。3.邪教冒用宗教旗号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人心,蒙骗群众,制造事端。2014年发生的山东招远“5·28”故意杀人案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全能神”这一邪教组织的强烈关注。材料告诉我们()①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②应该坚决反对和依法取缔邪教组织 ③严惩邪教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④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主要是邪教与宗教有着严格的区别,对社会有严重的危害,①②是错误的;题干中只涉及到了中国的邪教,没有世界各国的态度,③④无关;故选A。

4.我国已经启动了《中华大典·藏文卷》的编撰工作,计划用15年时间,出版从吐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这直接体现了()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和保护藏族人民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权利 B.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则,增强民族凝聚力

C.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护藏族人民自主管理民族文化的权利 D.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的信仰自由权利 [答案] A [解析] 出版藏文文献典籍,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团结原因,B不符合题意;选项CD均和题意无关。故选A。

5.2015年10月1日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殷实,社会大局稳定。其原因有()①党和政府实行了正确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②自治区行使民族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③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社会活力 ④自治区人民自力更生,其他地区大力支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6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晶。关键在于新疆自治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得益于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6.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出《关于继续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的通知》,强调在总结去年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宗教界开展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该活动体现了我国()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继续推动宗教界开展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界人士开展慈善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表现,①③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成立至今,恢复并建立了各级爱国宗教团体,我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保护宗教遗址,还积极支持、帮助宗教爱国人士出国访问,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活动,这说明在我国()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 ②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③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肢②说法错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应该说是积极引导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排除。题肢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8.材料一 2014年9月是西藏第24个民族团结月。通过回顾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当前要着力增强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

请运用民族、宗教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是如何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答案] ①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维护西藏和谐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③要贯彻落 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维护西藏和谐稳定提供融洽的社会氛围。

[解析] 该题的原理指向性明确,范围大致固定,如何维护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学生需要根据材料内容回答国家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做法,并对应指出体现的民族和宗教相关原理。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坚持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二篇: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3框题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堂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框题 我国的宗教政策

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列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①公民有不信教的自由 ②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③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④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学校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②违反了这一政策,错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③错误。①④均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故选D项。答案:D

2.据人民网报道,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1 700多个宗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人数达46 000多人,各种宗教活动的开展使信教群众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说明()A.我国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信仰宗教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

解析:A、B、C三项没有体现材料反映的主旨。答案:D

3.在我国,宗教关系可以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是()A.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有多种宗教并存

C.我国的宗教是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D.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抓住关键词“根本原因”,故选D项。答案:D

4.2012年9月11日,天津大悲禅院向河北区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为云南彝良地震灾区奉献爱心,同时祈愿灾区早日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这反映了()A.我国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我国宗教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C.宗教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触

D.我国宗教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做贡献

解析:A项,应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B项“发生根本变化”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故选D项。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了我国宗教的相关政策。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答案:A

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撰文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据此回答3~4题。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A.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B.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C.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故选B项。答案:B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①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 ②使宗教活动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③更好地全面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促使宗教尽快消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宗教信仰政策,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故选C项。②说法不科学;④说法错误。答案:C

5.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但除道教以外,其他各大宗教都是由国外传入的。在处理国内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上,我国政府()①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②不允许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③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④坚决打击外国宗教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同时并不排斥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开展对外交往,故①②③正确。④观点错误,我国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及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而不是打击一切外国宗教势力。答案:A

6.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了改变

于促进社会和谐,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宗教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与题意无关。故选C项。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多教派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有不少国家正是由于这两个问题处理得不好才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以致国家的分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相对这些国家而言,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把封建迷信活动、邪教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区分开来。

1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现在,仅西藏自治区就有1 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余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宗教传统等得到尊重。

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由宗教自身规律决定的,这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而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③对于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进行打击。

第三篇:政治必修2第7课周周练

高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政治周周练

(七)总分:100时间: 45命题:审核:高一政治备课组 班级:高一()班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藏传佛教在玉树州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发达感恩,给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材料表明()

A.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少数民族有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进香的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的保护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

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 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③有助于丰富

伊斯兰教文化内涵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4、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这说明()A.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B.我国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信仰宗教C.宗教已经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融和D.宗教与政治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5、在我国,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所说的“正常”是指()A.不受外国势力支配的活动B.信教群众所进行的宗教活动

C.在宗教场所内进行的所有活动D.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的宗教活动

6.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决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②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7.2011年2月21日利比亚发生**, **的根源之一在于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反对他。这给我们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警示是()。①应消除民族差别和民族矛盾

②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作为中国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④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8.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党的领导B.设立自治机关C.自治权D.坚持民族平等

10.按照“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总名额的12%左右”的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360名,满足了55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的要求,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出近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B.少数民族和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衡 11.某信教公民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A.邀请某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B.强制其孩子信仰宗教C.在学校宣传所信宗教的教义D.由原来信仰佛教转而信仰基督教

12.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A.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十分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应()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未来10年如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这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后中央对西部发展的再次部署,西部将由此拉开描绘新一幅发展画卷的序幕。在西部大开发中处理好民族关系十分重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消除民族差异 C.实现各民族经济同步发展D.高度自治

15.2009年,云南省全面推进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16.2010年9月汇集了1992年至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8个以西藏为主题的白皮书和3个民族、宗教问题的《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汇编》出版发行。这些白皮书以充分的论证和翔实的数据,系统地阐述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阐述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上述白皮书的内容可以看出()①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③在我国已不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④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2010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新疆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做出了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投入,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决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作的发展。下列对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8.2010年12月7日至9日,中国天主教会第八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爱国爱教、坚定不移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办教方向。2010年11月18日,为期5天的沙特阿拉伯麦加穆斯林朝觐落下帷幕,中国政府组织到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全部平安顺利地完成了朝觐功课。这些事实表明在我国()

A.政府用行政力量发展宗教B.允许公民自由开展宗教活动 C.保障公民信仰宗教自由D.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一致

19.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说,在金融危机之时,希望各宗教团体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帮助群众提升信心,寻找心灵抚慰。心灵的“环保”会带来国家的大和谐、民生的大改善。这反映了在我国()A.宗教界人士积极宣传无神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B.宗教界人士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服务社会 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D.宗教界人士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0.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信仰宗教的人数绝对数字不少。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

()

①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②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团结广大信教群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201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4%;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42%;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6%。这主要反映出()。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②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③民族平等原则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④西藏发展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之所以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

()。

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③我国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表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①享有变通执行权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是该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

④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24.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切实做好宗教工作,需要

()。

①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大力发展宗教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宗教界始终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时俱进、团结进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由此可见()。①我国信教群众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 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③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④宗教信仰自由是尊重人权的重要体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25分)

26.(13分)习近平同志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这“三个不容”,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不断发挥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2)如何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27.(12分)

材料一: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等,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人。

材料三:在我国境内,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设传教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请运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内容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第四篇: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必修4)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含义;(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3)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目标

(1)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2)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目标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2)运用相关原理,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4)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德育目标

1、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点,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3、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开场白】通过前两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物质世界仅仅是运动的吗?请看世界气象日的宣传资料,并思考: 从哲学的角度看,资料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导入新课】播放《世界气象日》宣传资料录音 【挂图】同时出示资料、图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渐加大。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90%都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气象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05年,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袭击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80亿元。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也逐渐加大。在大西洋海域,2005年破坏性飓风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飓风卡特林娜为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的程度和影响,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一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灾难,造成的人员损失之严重,受到影响国家的数量之多以及事后应对和重建的规模之大,都是十分罕见的。

【提问】从哲学的角度看,资料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回答】主要讲述了天气、气候与自然灾害是有联系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是有联系的。(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严重威胁了受灾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呢?

【思考】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的原因,(90%的自然灾害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教师:说明自然界内部要素间是有联系的);

也有人为的原因: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提问】自然界仅仅在报复人类吗?难道人类从自然界中什么也没得到吗?得到了什么? 【思考】不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资源(大气圈、水圈、森林、土地、矿藏),正是有了这些,人类才得以生息繁衍,世代相传;(教师: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提问】人类活动仅仅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吗? 【思考】不是!人类为自然界做了很多贡献。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着自然,美化着自然,不断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师:自然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类)

【提问】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不是无能为力的呢?(不是,而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地防灾、减灾,将灾情控制到最低限度,并做好灾后的重建工作)

【归纳】资料告诉我们,自然界内部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是有联系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时出示板书)。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就是大千世界普遍联系的缩影。普遍性是联系的特性之一。

【板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什么是联系?(学生回答)

【板书】

1、联系的普遍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后来才出现)【板书】(1)联系的定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分析】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这种影响、作用、制约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下面我们通过学习联系的普遍性特征来强化对联系定义的理解。

【提问】联系的普遍性主要包含几方面的内容?哪几方面?(见教材54)【回答】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从宏观天体到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上找不到同周围事物毫无联系、孤立存在的事物。

【提问】你们能列举出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 【举例】鱼儿离不开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举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受益。【举例】人的言谈举止与内在素质之间是有联系的,文明得体的言谈举止往往体现较高的素养。

【举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与人的成长之间是有联系的; 【举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举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与党的英明决策是有联系的;改革开放使老百姓的生活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举例】国家的现在、过去、未来之间是有联系的。

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造就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振兴中华,我们责无旁贷;(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富强有密切的联系)

【举例】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举例】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有联系。(环境污染危害人的健康)

【举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是有联系的:人越全面发展,就会创造更多的的物质文化财富,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举例】人类运用智慧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是有联系的)【举例】人类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灌溉农田、造福自身。

【回答】二是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自然界内部是有联系的 【举例】太阳系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存在着力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补充】2006年冥王星由于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离太阳最远,已被除名,太阳系的行星剩下八大行星)

【举例】蛇和庄稼存在食物链――蛇吃田鼠、田鼠糟踏庄稼、蛇保护庄稼 b人类社会内部是有联系的

【举例】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和供求关系是有联系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举例】人体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其中一个系统出问题就会影响其他系统。

【举例】人类社会的形态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是有联系的。

【举例】三大产业之间的联系: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设备;第三产业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

【举例】棋盘上的棋子间相互联系,一招不慎,满盘皆输。c思维领域内部是有联系的

【举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

【举例】哲学和具体科学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举例】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做数理化题目需要运用语文知识审题;做物理、化学题目需要运用数学公式运算。学习文科知识需要运用理科的逻辑思维方法。【举例】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政史不分家。

【补充】实践出真知,人类一直利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回答】三是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归纳】从大家列举的大量事例可以看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从自然界内部到人类社会内部、人类思维内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都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世界是一幅由多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归纳】联系的普遍性就是联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板书】联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无视事物间的联系或人为割裂联系都是错误的。【板书】用联系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

【疑点讨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如电脑和空气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呢?我和美国夏威夷的一条鱼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呢?

【学生辩论】我和美国夏威夷的一条鱼是有联系的,我们都是动物,都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分子,所以,我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学生辩论】 我赞成***的观点。比如电脑和空气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存在真实的联系。空气的温度、湿度、灰尘含量都会对电脑性能的发挥产生很大影响。温度过高会影响软件性能的发挥,湿度过大还会造成电脑短路。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教师分析】电脑与空气之间确实存在真实的联系。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的然联系(三个方面)

首先,联系不是个别事物具有的特点,而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普遍特性。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找不到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

其次,事物的联系不是抽象的、无条件的。联系的存在是需要条件的。如果脱离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空谈联系,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例如,发生火灾后灭火,若不分清燃烧的物质是什么一味地用水浇,可能酿成大祸。可见,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最后,要理解事物的联系,还要看事物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说明他们之间有联系,否则就没有。我和美国夏威夷的一条鱼之间就不存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把联系无限制扩大,尤其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过渡】从刚才的资料可以看出,人类为了眼前利益,无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无视客观规律,掠夺式开发自然,乱砍滥伐,毁林毁草,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和加剧。这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板书】

2、联系的客观性

【提问】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回答】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问】现实中违反联系的客观性的现象很多,哪位同学联系实际说说? 【举例】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为了保护鹿群,人们把狼都打死了。鹿群在自由自在的10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大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000头。最后只得请来“狼医生”。狼又捕食鹿,鹿群重新恢复了生机。(这说明鹿群不仅与周围的水草相联系,也与天敌狼群相联系,人为割断这种联系,就违反了联系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讲解】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星体间的联系、生物界食物链)

【提问】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为事物的联系? 【举例】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举例】在校的努力与将来就业之间的联系,现在认真学习,将来就业时就有资本 【举例】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加强了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 【举例】迎评使得我们和专家们之间有了联系 【举例】中国和其他国家建交

【举例】我校学工处、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提问、板书】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是也是客观的呢? 【学生辩论】

【正方阐述】观点一:

我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世界各国体育健儿汇聚北京,彼此切磋、交流,这就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为了申办奥运会,我们中国曾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客观的。申奥成功带动了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为了成功办好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做了好多筹备工作,比如建造比赛场馆,整改交通,据我所知为了安全办奥运,还研制了人面识别系统,快速辨认可疑分子,这些都是客观的。所以,我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反方阐述】观点二:

我不赞成这个的观点,我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想到就一定能做到。中国人渴望申奥成功,最后不成功了吗?

【正方反驳】我不赞成这个观点。人类有制造永动机的想法,却永远也制造不出永动机,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光想到而条件不具备,或不遵循客观规律,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教师归纳】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第一、从产生看,人为事物的联系渗透着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着人类智慧,但这种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离开客观条件和规律,联系就无法存在。

第二、从过程看,任何人为事物联系的建立必须经过人类的实践才得以完成。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 “人化”的特点,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第三、从结果看,人为事物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

【板书】(1)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固有的真实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2)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

蜻蜓飞得低,没有好天气()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518我要发,148一世发()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过渡】自然灾害发生后,非受灾区的人们对受灾地区人们采取何种态度? 【回答】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爱心将受灾地区和非受灾地区人们联系起来)

【讲解】这说明,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板书】(3)改变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提问】你们能列举出生活中这样的联系吗? 【举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校园,辐射社区,服务农村,用爱心架设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举例】中法文化年加强了中法人民的联系,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举例】世界博览会、人才交流会、银杏艺术节使用界人士联系起来。

【举例】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举例】政府开通政府网站,鼓励群众上网参政,提出意见、建议,就是沟通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新形式。

【过渡】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返回,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挂图】出示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的组图 【分析】这是“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图片资料

图1:这是神州6号发射时的壮观景象;图2:神六发射的控制现场; 图3:航天工作者正潜心究 ;图4:航天员正接受太空模拟训练;

【提问】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偶然的吗?请带着问题认真听下面的录音。【录音资料】 材料一:“神州六号”飞船花费了9亿多元人民币,全是国家出资。100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和3000多家单位、几十万名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材料二:“神州六号”飞船的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这无疑是非常复杂的空间技术,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重能力训练、首次进行的大强度微重力生理适应性环境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进行连续5天5夜以6度头低位平卧方式进行太空模拟训练,是对航天员顽强意志和惊人毅力的最大考验。

【提问】神州六号的发射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大家分析一下。

【回答】神六的成功发射与国家的财政投入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国家财政收入的90%来自于纳税人上交的税款,因此,神六的成功发射与每位纳税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间接联系。

【回答】神六的成功发射与航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与航天员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内部联系)【回答】神六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航天人身上的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内部联系)? 【回答】神六的成功发射还与当时的天气状况有重要的联系。发射那天,基地下大雪,气象人员研究、检测到基地上空的降雪云会在2小时后消除,正是由于科学的预测,才保证了神六的成功发射。(偶然联系、外部联系)

【回答】神六的成功发射与在研制、发射中考虑非常细致,没有细节上的失误是有联系的。【回答】神六的成功发射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遵循了客观规律,成功是必然的。(本质联系、必然联系)

【归纳】神六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有激情的)

从大家的分析可以看出,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决不是偶然的,它与国家的投入、航天工作者、宇航员的主观努力、天气状况等许多因素是分不开的。这些联系都是人为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这说明联系是多样的。

【板书】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讲解】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无限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各种不同的联系。神六的成功告诉我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各种不同的联系。需要分析不同的具体事物。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把握事物的联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总结提问】我们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回答】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建立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人际关系,营造团结、互助、礼让的良好氛围。

【回答】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体现着自身的涵养,将来还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时刻用“师范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

【回答】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作为学生,我们在校时的努力怎样,直接影响将来的就业,我们的素质如何也直接影响国家的教育质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珍惜各种有利条件,自觉抵制不利因素,一步一个脚印,勤勤奋奋学习各门知识,苦练各项教学基本功,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才能胜任将来的教学工作。

【本课归纳】 新课已经讲完了,请大家合上书本,梳理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学习了

学习了一个定义:联系

理解了三个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讨论了三个问题: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

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是也是客观的?

3、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随堂检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小练习

【板书设计】 联系的定义

联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联系的普遍性

用联系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

界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普

是 联系的客观性 把握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遍

联 改变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系 的 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

联系的多样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导入新课】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而且是整体的。任何一个事物不仅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而且都是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上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发展。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要正确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任何事物都有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每个事物相对于其构成要素来说都是整体,而作为整体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组成部分。【举例】自然界

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等部分组成的整体。

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等部分组成的整体。

【举例】人类社会

中国历史是由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革命史、建设史等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中国是由56个民族、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的整体。泰兴校区是由预科部、附中、各级部门组成的整体。

【举例】思维领域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部分组成的整体。

自然科学是由化学、物理、数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具体学科组成的整体。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A区别: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举例】泰州师专领导泰兴校区,泰兴校区仅是泰州师专职能的引申,必须服从学校的统一领导。

【课堂探究】P57页 黄荃为什么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探究提示】一幅画就是一个整体,在这幅画中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作为这个整

体的一个部分而存在,正是因为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很好地处理和运用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使他人无法改动这幅画的任何一个地方。说明整体和部 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的、紧密的联系。B联系: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举例】钟表看由分针、时针、秒针、齿轮、发条等零件组装而成,离开了这些零件,钟表就不存在。钟表具有记时功能,其中任何一个零件都不具有记时的功能,只有组装起来才能记时。

【举例】我校离开了具体的班级、部门,学校就成为空架子,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校迎评创优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每一位师生的利益。

校风好坏对班风、学风有重大影响。每位教职工的工作态度、每位学生的努力程度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

【举例】下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一个人的不努力会导致班级荣誉受损。

【举例】存在于活猪身上的肝脏具备造血、排毒的功能;猪肝病变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

【举例】水由氢和氧元素化合而成,氢和氧都没有水的功能;

【课堂探究】P57 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个部分? 【探究提示】人身体上的各个器官是构成人的活生生的肌体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它们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脱离了人的身体的手不能算是人体的一个部分。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举例】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等部分组成的整体,它相对于银河系来说,又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相对于生命物质来说,又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中国历史对于人类滚滚历史长河来说是部分,但对于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革命史、建设史等构成部分来说又是整体。

中国相对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部分,但相对于56个民族来说又是整体。

泰兴校区是由预科部、附中、各级部门组成的整体,但它相对于泰州师专这个整体来说又是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部分组成的整体,同时又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是由化学、物理、数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具体学科组成的整体,同时又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2)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方法论意义)

A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B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课堂探究】P58 根据木桶和短板的争论,请你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探究提示】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

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2)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A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B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举例】球队队员的优化配置(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要求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这一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A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举例】中医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举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宋真宗年间,一场大火把宫内楼台宫室烧成废墟。修复这些宫室楼台有三个困难:一是路途遥远,取土困难;二是运输困难,要运土及大量建筑材料;三是处理大量垃圾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负责该工程的丁谓经过周密思考,首先下令把宫前的大街挖成大沟,就地取土烧砖;第二步把宫外的汴水引入大沟中,运进竹木等建筑材料。第三步,重建宫室楼台,工程完工后再把碎砖废土填入沟内,修复原来的大街。这个方案全面考虑了施工的各个换届及其相互联系,结构合理,关系顺畅,既节约了资源,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实现了整体的最优目标。古人尚且能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争取系统目标的最优化。【课堂探究】P59 上述两种学习方法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这两种学习方法中所包含的是系统优化的哲学道理。在实际生活

中要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就要做到三点: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还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明白1+1大于2的道理。

(4)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举例】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分别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围绕七大系统,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全国有3000多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用他们的赤诚之心和自强拼搏,共同铸起中华“神舟”。对于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由,于运用系统方法,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综合优化,才科学地组织安排好了人力、物力、财力、设备、资金,从而最可靠、最有效、最规范地达到预期目标。

【课堂探究】P59多桨船在性能上是不是其他船只性能的简单相加?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考察系统的各个要素,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优化组合,最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他运用了综合性思维方式。

【归纳本课】

1、联系的概念和特征

2、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4、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5、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要求

【布置作业】

1、第七课课时练习

2、课堂作业

第七课课堂作业

1、联系的概念和特征

2、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4、如何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5、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要求

第五篇:(第3稿) 人教必修2演讲辞单元设计

演讲辞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三附中沈瑛

一.单元结构说明:

1、演讲辞的定义及特点:

演讲辞(演讲词),俗称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旨在传播知识、表达感情,发表建议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一般来讲,它的体裁是议论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有强烈的对象性和现场感。要弄清听众的身份,分清演讲的场合,研究听众的心理,要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演讲时间有限,所以内容需要单刀直入,高度凝练。中心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最后,演讲辞要富有感情,具有吸引力、号召力、感染力。演讲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真挚,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现方式触动听众的心灵,鼓舞听众的情绪,唤起听众的共鸣。

2、单元构成说明:

此单元设计是把人教必修二阅读鉴赏·第四单元演讲辞和表达交流中的演讲专题进行整合,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经典演讲辞的特点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并学以致用,学会写演讲辞,能够演讲。

人教必修二第四单元的演讲辞单元是由三篇文章构成: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三篇演讲辞从内容上来说各有侧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上任伊始,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意在为北大树立新的学风、校风。《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领袖、民权运动发起人马丁·路德金在25万人的盛大集会上发表的著名演说。作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热烈憧憬,表达出了广大黑人共同的心声,意在为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段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这三篇演讲辞从风格上来说,也各具特色。第一篇心平气和,诚挚恳切,对青年学子们进行谆谆教诲;第二篇慷慨激昂,热烈奔放,号召黑人起来以非暴力形式展开争取自由与平等权利的斗争;第三篇高屋建瓴、深刻透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悼念之情。

在了解演讲辞不同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表达交流”中设置的演讲这一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会撰写演讲稿并能够演讲,读写结合,说写结合。通过演讲,让学

1生去理解演讲辞的特点和魅力,学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这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的:中学生要“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直率而清晰地陈述个人的看法,敏捷而恰当地作出应对和辩驳。

二、学情分析:

1、此单元教学的对象是高一第一学期的学生,他们对演讲并不陌生,但演讲词的特点及如何把握其特点,学生并不熟悉。再加上本单元的三篇文章还有国别和时代的距离感,因而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还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问题的探究中来。

2、高一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有比较强烈的表达愿望,再加上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也需要学生在公开场合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让学生体会演讲辞的特点和不同风格,让他们试着写写演讲辞并能够演讲是十分必要的。

三.单元教学设想:

从教学上说,学习本单元的三篇演讲辞要抓住以下要点:一是要了解作者和演讲的背景(时间、地点、对象、目的);二是要抓住文章的主题,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理清作者思路,明确文章结构;三是要体会文章的情感力量和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揣摩文章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篇在教学上还应各有侧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着重演讲的针对性特点(针对现实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有一个梦想》着重体会演讲的感召力(情理和语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着重演讲逻辑性(层次和条理)。

在了解演讲辞不同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举办《我也有一个梦想》的主题演讲会,指导学生能够写演讲稿,并对措词、语音、语气、语调、节奏、抑扬顿挫有所设计,进行演讲,召开班级演讲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单元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

2、体会三篇演讲辞的不同风格及个性特点。

3、会写演讲辞。

4、能够演讲。

四.单元进程:(总共7课时)

第一课时:单元起始课,介绍演讲词的特点并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着重体会

演讲辞的针对性特点(针对现实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三课时: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着重体会演讲辞的感召力(情理与语言)。

第四、五课时: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着重体会演讲辞的逻辑性(层次和条理)。第六课时:演讲辞类型及特点小结并按照表达交流·演讲专题的要求,指导学生写演讲稿,说明演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课时:召开演讲会。

五.分课时教案(1、3-7课时略)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说明:

此课总共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介绍作者,了解背景,并划分文章结构。第二课时的设计如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感受马丁·路德金演讲情感的充沛和思想的光辉。

2、学生能够领悟这篇演讲辞“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的一段视频,同学们初步感受其演讲的感召力。(约5分钟)二:研读:

◆活动一:

现场的观众群情激昂,试想,黑人听众听到马丁·路德金的哪些语句时会深深地被打动,为之鼓掌、欢呼、甚至呐喊?(约15分钟)

『教师预设』

黑人听到那些能够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地方时,更容易被打动。

比如:

第 2节中作者以悲痛之情叙写了黑人物质上贫苦、精神上受歧视,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并且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历史事实相呼应;以排比句的形

式增添了讲演的气势,突出了黑人的痛不欲生,表达对现实的悲愤之情。

第 5节 中,“现在绝非..现在是..现在是..现在是..现在是向..”,作者是要表明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阴暗深谷”走向“光明大道”;是把“流沙”改为“磐石”,如此抒写增加了这次游行正义的分量。会让黑人觉得斗争是那样急切。

第 10~14节,连用四个“我们决不会满足”,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过程,从生存权到生活权到政治上的权利,层层深入,表明作者的愤怒情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会让黑人意识到斗争的坚定决心。

第17—25节,用排比的句式,呼喊出黑人心底的梦想,表明了对未来热烈的憧憬。第26-32节,信心坚定地相信自由一定会实现,极大地鼓舞了黑人的士气,激发了斗争到底的决心。

„„

◆活动二:

现场也有一些白人朋友,马丁·路德金的哪些语句也会打动他们,让他们鼓掌欢呼呢?(约15分钟)

『教师预设』

白人听到那些体现马丁路德金伟大思想的语句时,更容易被其理性的光辉所打动。比如:

第7、8两段中出现的两处 “不要”和三处“不能”等话语,从而可以明白,马丁 ·路德 ·金倡导的黑人自由运动不是为了消灭白人,不是在以暴制暴,以恶抗恶。体现了其博大的胸襟。

第 15~16节中“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说明马丁 ·路德金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也是其倡导非暴力抵抗的精神支柱之一,从中可见其高尚的忍耐精神与坚定的理想信仰。

第 17节,马丁 ·路德 ·金强调说 “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表明 为了美国的安全,为了美国的民主,为了美国的自由,为了美国的发展。马丁 ·路德 ·金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视全美国人为同一个民族,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更显示出作者博大的心胸和高尚的爱国情怀。

第 26节中“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用交响乐章作比喻,恰当地表现了黑人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报复和消灭白人,而是要与白人共享美好生活,展现出一幅和谐而优美的生活图景。一位饱经患难的黑人,依然能够发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言辞,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其博大的心胸与伟大的爱国情怀。

„„

◆活动三:

此时坐在教室里的你,再读这篇演讲辞,你还会受感动吗?为什么呢?(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可以引导学生看到马丁·路德金为了追求梦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信心不改的执着精神。)

实施步骤:1同学思考交流讨论。

2、同学发表个人见解。

3、老师启发、点拨。

4、学生带感情朗读,体味。

三、教师小结。

马丁 ·路德 ·金的演讲是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来自他充沛的情感和伟大的思想。作者从美国伟大的历史到百年后令人愤怒的现实,从黑人生活现状的悲苦到需要政府兑现诺言的急切,从斗争需要理智、坚韧的精神到高度张扬伟大的爱国情怀。并能够恰当地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使作者表达的感情更充分,更鲜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

我们从他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言辞中还体会到作者博大的胸襟,爱国的情怀,文章扬的是悲苦、急切、愤怒之情,抑的是他诠释的爱国情怀、斗争策略的理智、斗争精神的坚忍。扬的是情,抑的是理。因此,这样的情理交融犹如一道翻滚不息的海浪在敲击着听者的心胸,时时地激起他们的共鸣,真正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感人”的艺术魅力。

◆ 教师小结:(板书)

对现实的悲愤

感召力

副板书:

语言形象(比喻)

语势有力(排比)

思想伟大平等自由以理感人 博大爱国感情充沛 对斗争的坚定 对未来的憧憬 以情动人

六、单元推荐拓展阅读: 书籍杂志:

1、《中外著名演讲辞赏析》

2、《影响中学生一生的60篇演讲辞》

3、《演讲与口才》杂志

下载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生活第7课 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四下数学教案第2单元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备课教师 王赞赞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2课 第3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2课 第3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一单元一、选择题 1.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居......

    必修3第2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解析与测评:必修3第2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 常兆国 一、学法指导 1.本框题一共包括三目:第一目“文化影响面面观”,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

    高一语文必修3第2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掌握以下重要的通假字,实词,句式,能够通畅翻译文章中几个句子。 【知识结构】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句式归类翻译【学习过......

    第三单元 第7课 第3课时

    第3课时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________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

    七下历史 第7课教学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案7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

    2012高中数学 2.4等比数列(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2.4等比数列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寻找出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 (三) 方法与价......

    语文必修ⅳ人教新课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练习.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第2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2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báo)雾 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