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林建筑设计说课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说课稿
一、课程设计原则: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该课程的设计原则:
本门课程紧扣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指导,强调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本门课程的设计原则,我们归纳了六点,分别是:
1、以岗位和工作任务需求为导向;
2、以工作流程对应实训教学流程;
3、以实践能力为核心;
4、理论结合实际能力;
5、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创设;
6、设计作品对应考核体系。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遵循课程设计原则,我们对本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分析如下: 经过实际的市场调查,园林专业学生从业的岗位大致分为三个方向: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和园林设计岗位。《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主要辅助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和园林设计岗位。因此说《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
那么,本门课程与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和园林设计岗位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表。《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借助于《园林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园林美术》及《园林CAD制图》等先修平台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和《园林效果图制作》、《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共同培养学生的园林设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又可与《园林工程》、《园林工程概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结合,共同培养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
因此,我们将《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定位为: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象力,更要求有精湛的技艺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在第四学期开设。
三、课程培养目标:
经过市场调查,我们将园林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初步归纳为4个类型:
1、园林景观设计公司;
2、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园林设计公司、园林设计工作室;
3、园林绿化施工企业。
4、城市管理、地产公司。
综合这些公司,我们学生在这些岗位的任务主要是做一些方案构成图纸设计和施工建设等工作。园林建筑设计属于园林设计硬质景观的设计,园林植物属于园林软质景观的设计。例如亭、廊、花架等是我们量大面广的设计内容。园林建筑施工中对施工图纸的正确解读能力主要是针对施工岗位、对园林图纸的识图、和照图施工的能力。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课程培养的目标我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能够识读各种园林桌凳、花架、亭、廊等建筑的设计图纸;
3、能够进行简单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与施工;
4、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创建高水平园林建筑的能力;
5、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与时数安排:
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由教学内容实现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第四方面:教学内容与时数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64个,其中理论学时20个,实践教学安排4个学时,教学实习40学时。
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其中单体建筑亭、廊、花架及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是学习的重点。这是课程内容的讲述顺序:在下达模型制作任务后,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模型方案的构思,在利用2个学时进行方案的点评之后,还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方案的完善,最后集中进行模型的制作。当然,综合实习还包括实景的参观。
本课程的内容按照能力要求可分为三个模块:基本理论知识模块、综合能力模块及实践操作模块。其中实践操作模块包括简单施工图的设计与识读和建筑模型的制作。
整个实践操作过程都是基于工作岗位的情境创设。实际的岗位工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建筑模型的制作流程就是:承接任务,资料收集,方案构思,草图设计,方案完善及模型制作。简单施工图设计与识读的实训流程:施工图实际,施工图识读,最后是现场施工,质量验收。
五、教学方法及效果:
再好的教学内容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下面来看一下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效果。
教学方法有很多,如理论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教师示范、专家报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投标小组、实景教学、网络自主学习、企业定岗等等。针对本门课程特点:实践操作性强,结合学情的分析,本门课程教学方法总原则是督促、鼓励、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理论结合实际。
我们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媒体理论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实景教学讨论法及模型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下面我们看一下多媒体理论教学法。它是理论知识讲述的主要方法。例如在讲园林建筑主景造景手法的应用时,课本以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为例,说“北京颐和园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运用主体升高的方法”形成主景,结合这些图片,学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这种造景手法,图文并茂,利于理解。
每章内容学完之后,选择一些国内外优秀园林建筑作品并进行分析,将各章节中的“知识点”用案例这根“线”串成一个知识链,使理论知识系统化,将理论与实际对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这是对单体建筑亭学习完之后从亭的选址、布局、形式选择及细部装饰上进行的系统的分析。
近几年西安、咸阳等地不断的注重室外景观的营造,各种公园、住宅区、写字楼等室外景观令人神往,园林建筑更是各具特色。本课程的教学就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带学生去现场看一些园林建筑,这就是我们的第三种教学方法——实景教学讨论法。这是在咸阳湖实景教学的一个场景。随着学校新校区的竣工落成,校园成为了本门课程一个典型的实景教学基地。例如:学生可以拿着现有的施工图纸,对照校内已建成的园林小品进行识读、学习。实景教学讨论法是在对各章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现在的实景教学基地已经覆盖了西安、咸阳等大部分地区。如:西安兴庆公园、丰庆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大唐芙蓉园、三大遗址公园、环城西苑;咸阳的咸阳湖、渭滨公园、统一广场、古渡公园等。实景教学讨论法的特点就是进行让学生现场参观,立体、形象、直观、生动,通过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我们就以岗位任务、以就业为指导,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园林建筑模型,这就是第四种教学方法——模型法。
一般的模型分为实体模型和计算机虚拟模型两种,由于本专业《园林效果图制作》课程尚未开设,因此计算机虚拟模型就先不涉及。本课程的模型法主要是指实体模型的制作。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注重园林建筑景观效果,即外形设计,本专业的模型制作相对简单,不用考虑太多的建筑结构。结合目前本专业的实际,模型制作的材料简单、易得,主要材料有:各色KT板、大头针、牙签、双面胶等。这就是利用以上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模型法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趣味性强。一个模型的制作需要团队间的协作,制作模型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等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整个模型的制作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创设进行展开的,以工作流程对应实训教学流程,理论结合实际,以实践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上四种教学,教学效果到底怎么样? 学生普遍觉得本门课程内容生动、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课程安排紧凑,实习氛围和谐,模型的制作能够展示自我,是一门实用的技术。
企业的反馈意见就是,我们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力,学生实实在在的掌握了一门技能。
六、考核方法和相关教材:
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
1、考核方法:
基础能力(理论知识)占60%;综合能力(模型制作)占30%;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占10%。
2、相关教材
本门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周初梅老师主编的《园林建筑设计》,基本能够满足大纲的要求。
该教材的优点是(1)各章节内容安排结构合理,尤其在讲单体建筑的设计时,首先是理论知识,然后是典型案例分析,其中包括施工图的设计与识读。(2)善于归纳、总结,利于学生比较记忆。例如:在讲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时,以表格形式列出四类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别、主要作用及主要代表小品名称。
本教材的不足之处是(1)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园林建筑设计的小基本原理部分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内容重复过多,因此本课程仅用了2个课时以复习就可的形式一带而过。(2)案例分析不够经典。我们结合学生实际,重新安排典型性的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讲解。
3、主要参考教材:
本课程的主要参考教材也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大致有以下8本,分别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林玉莲、胡正凡主编的《环境心理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褚泓阳、屈永建主编的《园林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唐学山等主编的《园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彭一刚主编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卢仁等主编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田学哲主编的《建筑初步》;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由周初梅主编的《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梁美勤主编的《园林建筑》等八本书。
4、主要网络资源: 除此之外,网络也是获得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关于本专业的网站很多,例如:有园林学习网、天工网、土人设计、景观中国、定鼎园林、中国园林建设网、网易土木网等。这就是本门课程的一些主要参考资料。
第二篇:园林建筑设计学习心得
园林建筑设计学习心得
这里我们说的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明《园冶》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园亭的位置选择
建亭地位,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园亭要建在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亭虽小巧却必须深思才能出类拔萃。
首先是选择所设计的园亭,是传统或是现代?是中式或是西洋?是自然野趣或是奢华富贵?这些款式的不同是不难理解的。
其次,是同种款式中,平面、立面、装修的大小、形样、繁简也有很大的不同,须要斟酌。例如同样是植物园内的中国古典园亭,牡丹园和槭树园不同。牡丹亭必须重檐起翘,大红柱子;槭树亭白墙灰瓦足矣。这是因他们所在的环境气质不同而异。同样是欧式古典园顶亭,高尔夫球场和私宅庭园的大小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他们所在环境的开阔郁闭不同而异。同是自然野趣,水际竹筏嬉鱼和树上杈窝观鸟不同,这是因环境的功能要求不同而异。
再次,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是在演变进步之中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必须着重于创造。例如,以四片实墙,边框采用中国古典园亭的外轮廓,组成虚拟的亭,也是一种创造。用悬索、布幕、玻璃、阳光板等,层出不穷。只有深入考虑这些细节,才能标新立异,不落俗套。这决非是“套用一只”敷衍了事所能比拟的。
园亭的平立面
园亭体量小,平面严谨。自点状伞亭起,三角、正方、长方、六角、八角以至圆形、海棠形、扇形,由简单而复杂,基本上都是规则几何形体,或再加以组合变形。根据这个道理,可构思其他形状,也可以和其他园林建筑如花架、长廊、水榭组合成一组建筑。
园亭的平面组成比较单纯,除柱子、坐凳(椅)、栏杆,有时也有一段墙体、桌、碑、园亭的平面布置,一种是一个出入口,终点式的;还有一种是两个出入口,穿过式的。视亭大小而采用。
园亭的立面,因款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立面显得开畅通透。
园亭的立面,可以分成几种类型。这是决定园亭风格款式的主要因素。如:中国古典、西洋古典传统式样。这种类型都有程式可依,困难的是施工十分繁复。中国传统园亭柱子有木和石两种,用真材或砼仿制;但屋盖变化多,如以砼代木,则所费工、料均不合算,效果也不甚理想。西洋传统型式,现在市面有各种规格的玻璃钢、GRC柱式、檐口,可在结构外套用。
平顶、斜坡、曲线各种新式样。要注意园亭平面和组成均甚简洁,观赏功能又强,因此屋面变化无妨要多一些。如做成折板、弧形、波浪形,或者用新型建材、瓦、板材;或者强调某一部分构件和装修,来丰富园亭外立面。
仿自然、野趣的式样。目前用得多的是竹、松木、棕榈等植物外型或木结构,真实石材或仿石结构,用茅草作顶也特别有表现力。
帐幕等新式样,以其自然柔和的曲线,应用日渐增多。
这里我们再来说园路,它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 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也不失为园林一景。园路的线型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见图)。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园路的铺装
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3)新建园林,尤其上海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4)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5)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6)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
第三篇: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体会
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体会
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
一、园林建筑的功能:
1、满足功能要求: 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工人们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随着园林活动的日益增多,园林建筑类型也日益丰富起来,主要由茶室、餐厅、展览 馆、体育场所等等,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园林景观要求:(1)点景: 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赏景: 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管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3)引导游览路线: 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4)组织园林空间: 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 段。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1、布局 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情景交融 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发情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空间处理 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成,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造型 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5、装修 在细节装饰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增加本身的美观,又以之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三、园林建筑的分类按使用功能分为 :
1: 游憩性建筑:有休息、游赏使用功能,具有优美造型,如亭、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2: 园林建筑小品: 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兼有一定使用功能,如园灯、园椅、展览牌、景墙、栏杆等。
3: 服务性建筑:为游人在旅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务的设施,如小卖 部、茶室、小吃部、餐厅、小型旅馆、厕所等。
4: 文化娱乐设施开展活动用的设施:如游船码头、游艺室、俱乐部、演出厅、露天剧场、展览厅等
5: 办公管理用设施:主要由公园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动物园还应有动物兽室。
四: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建筑要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要符合艺术均衡法则: 可居、可游、可观。
1:立意: 设计目的“巧密于精细,神仪在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选址: “南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城池”。
3:布局: 自然式:(1)中国古典,山水为骨架,建筑为眉目,山水为主,建筑配合。(2)统一中求变化,对成中求差异。
4:借景:
种类:(1)借形:借建筑,山石。(2)借色:借月色、植物、颜色。(3)借声:借溪谷泉、鸟、幕鼓、晨钟。(4)借香:如广州兰圃、荷风四面亭。
方法: 远借、仰借、邻借、俯借,应时而借,借景有因。
5:尺度与比列
6:大小与质感:园林建筑外在特征:南方,淡雅、轻盈。北方,造型浑厚。
建筑设计的概念,大家都很清楚,它所涵盖的范围极广,涉及的功能、结构、材料、领域也很多,每件成功作品本身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如何把众多元素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空间,那就需要我们的水平了。实际现状是,许多拿不出好的设计,然后去抄袭、剽窃。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要清楚自己的状况,正确地认识自己距离设计,尤其是好的设计有多远,学习、积累并不停的思考。
具体到建筑设计,仅仅凭借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是很少、很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然而也恰恰是最根本和最精华的东西。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地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在不断地学习,只是很不系统,往往是缺什么补什么,用到哪里,学到哪里。所以,也要善于利用各自不同环境和方法,达到知识的逐步积累。
装饰材料多样化,设计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及和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也需要我们了解更多设计本身以外的知识,不仅需要了解和解决项目中的空间、尺度、比例、材料、颜色的关系,更要了解并运用与之相关的疏散、节能、防火等知识。因为设计都是由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构成,组合得感观好,功能问题解决的好,就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合理地以各种数字和设计法则作出最合适的设计。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作设计的,于是只关心“设计”的事,只看“设计”的书,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以为这样很“专业”,其实,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都是在不经意时积累的,知识面越开阔,见识越广,思想越活跃,作设计才能不拘一格。
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初稿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个月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有苦有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在用ps和3d做彩平图和效果图时,软件不上手。建筑小品设计时,对材料构造不了解„„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吴卓珈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第四篇:园林建筑设计(填空)
1)园林四项基本要素:山地、水体、植物、建筑
2)造园四项主要内容: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3)园林建筑的特点: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
4)一池三山:太液池;方丈、蓬莱、瀛洲
5)当代著名皇家园林:唐代长安的大明宫、华清宫、兴安宫
6)唐长安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浏览性质的大型园林——曲江
7)明末计成编著《园冶》
8)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
9)元代的太液池,明代叫做“西苑”,清初加以扩建又名“三海”,包括北海、中海和南海
10)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眀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
11)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京都龙安寺的南庭
12)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不同表现在: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
13)园林建筑空间布局的重要准则:“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14)考虑自然式园林的选址,最好是 山林、湖沼、平原三者均备
第五篇:园林建筑设计心得
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与体会
不知不觉,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也学了差不多一年了。从刚开始的迷惘到对这门课的渐渐了解,从上学期的公厕、亭廊、主题公园到这学期的茶室、公园大门、园林小品。在这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
刚接触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就了解到了部分著名的园林,比如苏州的拙政园、杭州的西泠印社,以及外国的各种建筑等,对我们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代表园林主要有苏州园林及圆明园。
中国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归纳为四句话: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伸空间。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植物布置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山野村落中一些常见树种,如榆、槐、杨、柳、银杏等都是园林的座上客。就是一些较低等的植物,如石上的青苔,罗网般缠绕在假山石峰上的络石,山脚石缝裂隙中长出的书带草,伏在地上生长的小灌木、箬竹,在园林中也是随处可见。它们既增加了山石景的自然情趣,又起到遮掩某些残留的斧凿之痕的“藏拙”作用,是造就园林自然活泼景致的很好辅助。
山水为主,双重结构: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毫无疑问,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虽然有些城市的庭院小景,看上去全被建筑所包围,好像建筑在这些小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实不然,这时楼馆廊榭多半是一种背景,仅仅起到陪衬的作用,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还是廊边墙前的石峰和花木。有了它们,这种建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因此,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地形。园林风景是否自然天真,是否有野趣,是否曲折变化,是否余意不尽,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因为园林是大自然风景美的缩影,其主要的形象特征便是多变。就以地形塑造来说,山可以有危峰、悬崖、平岗、小坡等;水可以有池、湖、溪、涧、泉、瀑等,而其他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的种类和形式就更多了。这些千变万化的造园元素因为相互组合,搭配呼应的不同,就更使园林呈现出目不暇接、无穷无尽的图景。因而除了像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这样一些总的艺术原则之外,造园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古人总结的“有法无式”的基本含义。在具体创作设计时,对这些法(艺术原则)的应用,也极为灵活多变,包含着丰富的艺术辩证法。这在园林布局结构中对比法则的应用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对比展示了园林各个结构层次,各个景区,或者某些主题风景之间的矛盾联系。在园林总体结构设计时,常为造园家所采用的动静、曲直、大小、藏露、隐显、开合、聚散等艺术词汇,均是对比的活用。1.动与静;2.虚与实;3.曲与直;4.大与小;5.开与合借景对景,引伸空间。能否突破自身基地范围的局限,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美景,因地借景,选择好合适的观赏位置,延伸与扩大景观视野和深度和广度,使园内园外的风景成为一体,是中国园林布局章法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借景能扩大园林的空间感,把周围环境具有的自然美借入景内,同时也通过借景使人工创造的园林空间引伸出去,溶化在自然景色中,增添园林的自然野趣。借景方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等。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
园林建筑设计的构图规律有统一、对比、均衡、韵律。
园林建筑设计,其主要内容也是以自然山水为基本形式,通过山,水,植物,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美妙城市园林。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具有其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园林建筑十分重视总体布局,既主次分明.轴线明确.又高低错落;既满足使用功能是要求,又要满足景观创造的要求.2)园林建筑是一种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观充分结合的建筑.因此,在基址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利用自然又融于自然之中.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融成和谐的整体,优秀的园林建筑史空间组织和和利用的经典之作.3)强调造型美观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特色.在建筑的双重性中,有时园林建筑美观和艺术性,甚至要重于其使用功能.在重视造型美观的同时.还要极力追求意境的表达,要继承传统园林建筑中寓意深邃的境界.要探索,创新现代园林建筑中空间与环境的新意.4)小型园林建筑因小巧灵活,富于变化.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有着鲜明的特色,北京古典园林建筑色彩鲜艳,南方的宅院林则色彩淡雅.现代园林建筑其色彩多以轻快,明朗为主,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巧,活泼,简洁,明快的性格.在装饰方面,不论古今园林建筑都以精巧的装饰取胜,建筑商善于应用各种门洞,漏窗,花格,隔断,空廊等,构成精巧的装饰,尤其将山石植物等引入建筑,使装饰更为生动,成为建筑商得景的画面。
建筑设计首先应该明确为谁而建,一定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使用者来思考,想像自己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穿行想获得什么样的感觉,应该有什么样的想法。譬如公园,譬如茶室等等。每一个转角,走道,阶梯都应当是为一定目的而存在的。有些时候大体的思路一出来,很多细小的地方就自然出来了。其次建筑的设计应当满足基本的功能需要,包括使用,安全,和经济等。建筑不可能脱离人类而存在,只有掌握好人们生活的尺度才会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建筑、景观、室内、公共艺术等领域,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宽口 径、厚基础”的要求。还有就是多翻阅。收集别人的很多长处,在脑海里面多多整理,融进自己的想法。感性,是我们积累了很多印象,可能是书本的,也可能是实地勘测的。人有了经验,就有了表象。设计起步时,会选择表象。经过选择的表象成为意象。随着设计的深入,意象越来越
多,也包括理性的。表象与意象呈两条平行线发展,就达成意境,即理性与感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