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君老师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启示(本站推荐)
王君老师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启示
太原市迎泽区双南小学 刘翠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中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从王君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师应从教材整合、课堂对话、文本解读、朗读教学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同审美化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品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1]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分辨美丑,更要培养学生敏锐感知力、丰富情感力、独特想象力、深刻理解力和一定的判断力。” [2]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的关键。
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而语文课文,可以说是集各种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因此,我们就需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就美的存在形式而言,中学语文课文中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自然美是非常广泛的,教材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从而表现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苏州园林》则使读者感知到园林的图画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人物美、社会斗争美、劳动美等。其中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温柔美丽、教导有方。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接触最多的艺术美的形式即是文学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而文学美又主要表现为语言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美的资源。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具独特的美。《岳阳楼记》骈散交错、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意趣无穷。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审美器官,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美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总结王君老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通过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有利时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语文老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色彩、美的境界、美的人格,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主要是以课文作为凭借。”《语文大纲》一语道破了挖掘美的立足点。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富含的自然美、社会美等美的元素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课文本身具有的美。课文本身的美有:1.语言美。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再现艺术形象的,它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想象思维,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的反映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2.结构美。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一般都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即使节选也是如此。学生如果能从中领略文章构思的精巧和完整,这对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极有帮助。朱自清的《背影》,第一次是到徐州见着交卸了差使的父亲,“眼泪”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看见父亲吃力地翻过铁栏,买橘子时艰难的背影,“眼泪”是对父亲深深的理解。第三次看见背影消失在人群里,“眼泪”是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依恋。第四次读信时的“眼泪”是对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的忧伤,对父亲命运多舛的悲叹,更是深切回忆。课文正是通过“我”的眼泪与父亲的背影的相互映衬,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3.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它是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可信可感、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宗璞《紫藤萝瀑布》的意境十分优美,令人陶醉。那柔美的“淡紫色”弥漫全文,富有诗情画意,让人感到“精神的宁静和喜悦”,从而增添了蓬勃向上的力量。4.哲理美。蕴寄深刻的文章,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下片都蕴涵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上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告诉人们只要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句,辩证地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与缺陷的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是教材的确定性。但是教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语文教材的整合就是为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调整后重新组合教材。教材的整合有同一篇目下的内容整合、单元之内的整合、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整册教材的整合。
同一篇目下内容的整合,如同一篇目下的几篇诗词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入深层次的思索。整合,为学生呈现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望”字。紧扣“望”字,着力整合,以五问推进课堂教学。一问:老师想把标题“望岳”换作“看岳”,可以吗?二问:你通过《望岳》,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三问: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望春之心境和望岳之心境却有天差地别,请扣紧最能打动你的词语作析。四问:既然诗人眼中的春天是凄凉的,那么在文题中用“望”,是否辜负了该词的美?五问:从《春望》中,我们又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甚至还望到了一些别的什么呢?在这五问的推进中,学生调动学生原有的审美体验,学生对诗歌的鉴赏不是停留在诗歌本身情感表达,而是深层次的去感受杜甫的悲悯情怀。这五问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受到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单元之内进行整合,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透视单元内蕴,提取单元精粹,反思单元误区,通过自己的体验整合教材,挖掘教材的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5篇课文:《三峡》《短文两篇》(含《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含《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观潮》。传统的教材分析是逐篇突破,但是通过整合单元教材内容,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峡》表现出苍凉之美与销魂之美。《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让我们比较宁静之美与绚烂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和《三峡》则展现了空灵之美与生气之美。《观潮》和《归园田居》则集中分别凸显了激情之美与闲淡之美,而《游山西村》和其他诗文对比则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各有意趣。
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起始教学中,王君老师整合了一二单元的所有课文,并为这两个单元确定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而且进行有价值的分类。共同主题是:热爱生命。体现生命意识的有《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体现生命理想的有《在山的那一边》《理想》《行道树》;体现生命智慧的有《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第一次,真好》。这样的整合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在较小的平台上解决了语文教学零敲碎打的弊病。
不但教师要注重整合教材挖掘教材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构建和生成教材,形成一个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互动的格局。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语文综合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积累(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的融合。语文教材的整合,于教师而言,是创造性地教;于学生而言,是创造性地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有效的课堂对话中,创造美的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决定因素,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体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人的情感──人的情感”的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感染,通过它来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而有效的课堂对话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
有效的课堂对话中,创造美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这也就是审美活动中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的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的精神要求。” [3]在语文教学中,面对包含美的文本,审美愉悦既是自主的,又是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的。课堂师生对话,可以对话文本中的语言艺术,对话文本的内涵,对话教学唤起学生不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强烈激情。
对话意味着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阐释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自己对文本做出怎样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文本有怎样的理解,使教学“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断地引领着学生进入“砸语喧哗”的兴奋状态,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显现了丰富多彩的观点和思想,课堂真正成为生命成长的场所。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流畅、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从感知作品中用语言塑造形象着手,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和记忆、联想和想象、思考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对作品文本进行美的深入感受。学生的心理活动越积极,对美的感受就越强烈,审美教育意义也就越深远。王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对特殊美点的注意,在传授其他知识,训练其他能力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在《春》的教学中,王君老师请学生在“雨__春”中添一词,表达学生对春雨段落意境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置直接带领学生进入绵绵的春雨的情境中,感受春雨的魅力。“添唱字。优美但是不适合文中的意境。唱,必然是有声的,可是春雨图渲染的是‘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添润字。润和„一层薄烟‟相配。随风潜入夜,润如细无声。润字很安静也很温情。”“添织字。织很轻柔,也很有动感,而且特别有诗意。”“添幻字。把„一层薄烟‟外的朦胧世界表达得形象深刻,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感受朱自清的春雨意境,而且也是自己在创造春雨的美感。在教学时,《纸船》王君老师组织学生展开“诗歌评改”,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抛字用的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抛字有一种天女散花的美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像呼应,表现出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这样学生自然地走进冰心“有形的纸船承载的无形无限的情感”中,读懂了冰心对母亲的爱。“冰心将爱折成纸船,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事物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爱”王君老师这样的情境创设,在对话中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跃跃欲试的状态。
审美教育活动是一种个性选择,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对学生性格的洗礼,主要依赖含有理性成分的情感因素,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语文学科审美教育正是凭借教学美、教师美、教材美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塑造美的心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各样的对话方式,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神游”其中,自己去领会、去想象、去品味。
三、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家写出的只是文本,文本潜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它们的意义的确定,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对它具体化,读者把文本转变为作品,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走进文本,就是带着情感,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解读文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作品,读者每次阅读也应该有不同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而应调动自己原有的审美体验,能够从新的角度解读文本,从而给学生以审美体验和领悟。冯骥才的《珍珠鸟》,传统的解读有教参的“和谐说”,郭初阳老师的“欣赏囚禁说”(从鸟笼入手),窦桂梅老师的“信赖说”(从信赖开掘)。王君老师却以“距离”为话题,从文本中并不引人注意的“不”字入手。作者对珍珠鸟是“不看、不管、不扰”,让鸟儿自由发展、自由生活。作者把鸟放在和人的平等地位,不把鸟当玩具宠物,不刻意干扰鸟的生活。这就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课文给我们展现的美好境界—人鸟距离美。人和鸟不是融为一体,而是各有各的空间,各有各的生活。王君老师激发学生感受和审视冯骥才的爱,透视作者对珍珠鸟的行为,引导学生体察爱的表象走向体悟爱的内涵,挖掘“爱”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调动了学生审美体验,联想到引导学生联想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真正深刻的爱。在学生的情感中引起共鸣,希望爸爸妈妈适度的和自己保持距离,给自己生活的空间。《喂—出来》是人教版“环保”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认为“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王君老师却从作者星新一小说风格出发,发现了小说充满了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观照和反思,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从“洞”产生原因入手,让学生体味“台风吹走一座庙”,扩展去感悟—台风吹走的是“真善美”。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情境画面再现,学生感受天灾面前人有情,学生领悟人性之光在废墟上闪烁。学生最后回到课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解读课文标题“喂—出来”,是“喂”—善良、智慧、坚韧、仁慈、幸福出来。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调动学生的审美器官,使学生从表层的文本中体验深层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文教学中教师正是要带领学生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联系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审美体验。胡适的《我的母亲》文字浅显,故事简单,表情直接,王君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平淡的文字”,从最不精心的叙事中找到联想想象的突破点。“每天天刚亮时,母亲就将我喊醒。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多久了。”“从”字撩起学生的激情,他们想到母亲每天一大早起来深情地坐在我的床前凝视我,想象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身姿动作、母亲满怀的希望和爱的眼神。而这样的想象正是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爱,读《我的母亲》在母爱的享受中,也表着学生对母亲爱的感恩。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教师就是要灵活地采取多种训练方式训练学生,鼓励他们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地去体验美、创造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任何文学作品的文本由于用了描写性语言,都必定有意义的不确定性。“作家又充分运用这种描写性语言来进行巧妙的构思,虚虚实实,虚中有实,达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极致。”[4]例如,崔护的律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运用人面、桃花之间的关系,与去、留的对比构思,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意义空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教材,进行审美体验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审美领悟带来的喜悦,从而达到“以陶冶感情的目的”(蔡元培语)。冯骥才的《珍珠鸟》中“刻意的不刻意,零距离的远距离”使冯骥才找到了对待珍珠鸟的最好方式。而学生站在鸟的位置感悟到“冯骥才认为鸟儿的幸福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猜测”。学生解读《珍珠鸟》只是一篇普通的征服故事,人征服动物的故事。“‟这样子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能站在窗框上站一会,决不飞出去‟,飞翔是鸟的天性,一步之外就是自由的天空,它居然不飞这还叫鸟么?”“大珍珠鸟并没有作者的“距离”而信赖作者,这个距离本来就远,小珍珠鸟失掉了鸟性,沦为人的宠物,它连鸟都不是。我们不能再讨论鸟和人类的关系,而应该讨论人和宠物的关系。“学生站在鸟的本位上思考问题,发现了人与自然平等背后的不平等,和谐之外的不和谐;发现了信赖背后的残酷征服,征服之中的人鸟的对峙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对话,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学生自主品文,驰骋想象,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应根据课文,深入挖掘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点拨,不断深化学生的内心情感。提倡学生在个性化解读中进行审美创造,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感知的效果。
四、加强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审美欣赏作为审美经验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观照、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即审美主体感知和把握对象,理解对象所包含的意味,感受和体验对象激发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的审美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是提高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初一阶段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初三阶段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高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一种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文意为目的的综合性阅读,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朗读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一)保证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指导学生感知美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不能多读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的阅读、领会和感悟,不是光靠讲懂的,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全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虽然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中,首先凭借感官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形式,接下来是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学生得到的是感性直观的愉快。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轻浮的情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课文,使学生被课文吸引,进入美的境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让学生反复朗读,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学生们也就沉浸在充满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百草园”。
(二)扩大学生的朗读层面,指导学生理解美 理解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6]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指导学生理解美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原有的审美体验。
1.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欣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它首先是一种以内在的审美需要为动力的活动。语文美育通过教材接通学生的情感渠道,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在激动地情绪中,与独特的感性形式和普遍的理性思想相联系。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调动全体学生的排练场,而不是少数学生表演的小舞台。教师应该适当地创设情境,创造气氛,让全体学生愿读、乐读、争读。
2.让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调动学生原有的审美体验。语文美育的审美经验包括一定的语文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学生有了与课文相应的生活经验才能够展开审美想象,才能得到审美感受,审美理解才有依托。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安恩与奶牛》中两位买牛人都向安恩问了奶牛的价钱,王君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读 安恩的两次“它是不卖的”,以及安恩的两次神态变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看到了安恩的态度变化是因为买牛人的态度不同,学生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普通老平民心灵美好的赞美。
(三)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指导学生鉴赏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也就是学生对课文文本的鉴别、欣赏、评价,驱遣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朗读艺术,有其非常特别的审美教学效果。朗读正是要把死的文字还原成活的内容、形象、情感、色彩与场景,让学生通过感知来理解。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含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教师做好示范朗读。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引导学生对语气、语调和节奏、重音等方面的理解、处理,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作品中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语句的迷恋;范读还传达着朗读的态度、情感,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理解思想感情和老师理解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写作时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岳阳楼记》的学习从童自容先生的录音朗诵开始,整整12分钟,童老师美轮美奂的范读,给学生极大地启示。学生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低音的处理感受范仲淹的忧。“感极而悲者矣”“喜洋洋者矣”中拖音和降升调的处理中,学生体验到范仲淹“悲与喜”的情绪,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自由读。自由朗读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敬畏自然》中大量的语言品味训练,学习反复朗读课文内容以及教师提供的文本内容,“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谁能断言那大面积排出的废水不会是人类已经变质的血液呢”…学生进行反问、肯定、赞叹、无奈、愤怒、恐惧等各种语气进行朗读,这样学生也就了解了文章反映的主题思想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展现了学生的悲悯情怀。
第三,还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阅读。在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成“乡愁是一枚热热的叮咛”;去掉诗中“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中的“头”;去掉四节诗中的形容词;改换诗开头的时间词为“小时候、长大后、中年后、老年后”,通过换词进行朗读对比,去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感受作者余光中的“乡愁”,感受余光中为我们展现的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
(四)交给学生朗读技巧,指导学生创造美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朗读时,一方面要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轻重缓急,升降扬顿这样才能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在教学冰心的的《纸船》时,王君老师在小诗情感的最高潮最后一节指导学生朗读,“万水千山”的慢读表现了作者对妈妈的思念,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这样也就引出学生对自己父母、亲人、朋友的爱恋,“母亲,„„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的火花”“朋友,„„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祖国,„„万水千山,多年后以后我会载着一腔未冷的热血为你归来”…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读,去想象,去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美、语言美、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美育的突出功效。抓好朗读教学这个环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小结 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总结的艺术规律,去启发和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灵,使其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的陶冶,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审美理解力,以提高其审美创造力,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引导其智力和品德向健康方向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实践操作同审美化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
注释:
[1]朱立元.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6 [2]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5 [3]朱立元.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9.[4] 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73.[5]杨思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3.[6]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5.参考文献:
[1]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教育出版社,2008.[2]王君.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3]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朱立元.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6]杨思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张心科.从美学接受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2).[8]陈林山.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7).[9]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5)[10]李家黎.对话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10).[11]黄厚江.语文教师的智慧阅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3).[12]李儒大.“文本多元解读”的解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6).[13]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7).[14]薛元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浅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11).[15]李山林、蒋婷汝.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7).[16]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童庆炳.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王启帆.语文审美教育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版社,1993.[20]郑金洲.新课堂课程教学探索系列—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二篇:王君老师《老王》课堂实录
“活”出高贵的生“命”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
师:这节课呢,是一个研究课。我们会上45分钟左右。写完了没有?好,放笔。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背刚学的《海燕》的第一段。预备,起!
生: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师:停!高傲的飞翔是一种很浪漫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向往。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爱开玩笑,就像《老王》当中,个体的生命状态很多时候不是飞翔的状态。而是这样的──读这个句子,预备,齐![投影展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读)
师:这是老王的状态。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 生:活命。师:为什么?
生:我们平常都拥有很多东西,而他就只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所以他生活很艰苦。师:活命意味着艰苦。我们平时不是活命,是什么? 生:生活。
师:没错!我们是过日子,我们是生活。但是老王是── 生:生存。
师:对,生存状态上的生活。活命。什么是活命?这就是活命── [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一个人以活命的状态走到生命的尽头就是这样的。来,你来朗读。注意那个很复杂的字“翳”是读“yì”。我给你配点乐,慢点,你先酝酿感情。(师打开音乐。指示学生开始)(二生诵读)
师:你的状态肯定不是“活命”,她的状态也肯定不是“活命”,因为你们都读笑了,你们还不理解文章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活命”。[投影展示]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学生浏览)师:我们先听一听老王自己的解说吧!现在你们就是老王。请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他车上的杨绛听。动脑子,王老师帮你开头。唉![投影展示]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生:唉!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师:他?
生:我!我脑袋慢,就进不去了,我感叹自己 师:他这样的倾诉对吗? 生:不对。
生:人老了,没用了。
师:好。请坐。谁在他的基础上,把语言组织得更好一些?唉!开始„„
生: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啊,我脑袋太慢啦,就晚了一步,然后就进不去了。人老了,就没用啦!师:你这个老王,精气神还挺足。不像老王,像小王。我很怀疑老王有没有你那样的精气神。再读,你来。生:唉!唉!
师:这丫头很有创意啊。她做了创造性地提炼。她把所有文字都变成了“唉”。服!其实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就是生命的无数个“唉”。这就是什么?活命啊!首先被社会抛弃。其次呢,比较第一段末尾,读一读,他的家庭状况如何。看看王老师大屏幕上的表达可以么?比较![投影展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我觉得不如原文中写得好啊。师:原文为什么好?
生:原文中想表达的就是他没有什么亲人。然而下面他直接阐述有一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但是他说他有一个哥哥,有两个侄儿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还有一点依靠。师:你看书很不仔细,你还没有真正地读书,还没有进行比较仔细地比较。你来试试!生:原文是“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而大屏幕上是“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师:哪点不一样? 生:就是说,前一个显得平淡一些,而后面则更加强调“死了,没出息,就没有”。
师:好,强调!听出差距来了吗?词语换了顺序就起到了强调作用。他发现的玄妙你没有发现。他读书比你仔细。向他学习。来,我们配合一下。你现在是老王,我是杨绛,你慢一点儿啊,我们来对话。师: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 生:还好„„(众反对)
师:结合前后文想想。生:哎,我没有老伴„„
师:老王啊,你孩子都长大了吧? 生:哪有孩子啊„„
师:哎哟,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 生:唉,有个哥哥
师:哎呦,有哥哥真好啊。生:可是死啦。
师:怎么就死了呢?那还有什么亲人吗? 生:还有两个侄儿。
师;那两个侄儿也能够经常走动走动帮衬帮衬你吧? 生:但是,没出息。
师:那还有其他可以照顾你的亲人吗? 生:就没有什么亲人了。(生鼓掌)
师:孩子们,这就叫做“活命”啊!没有家庭。没有亲人。再读大屏幕上第一句,预备,齐![投影展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生读)
师:停!如果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会同情我么?(环视大家。孩子们故意淘气,说不)师:都不?唉,世道人心哟。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不同情。那如果老王只有一只眼,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指指点点呢。我想起讨论过的小悦悦事件。鲁迅说中国人有很多„„ 生:看客!
师: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看客是如何对老王指指点点的。[投影展示]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师:你,你来。我看你喜笑颜开的,挺会幸灾乐祸。你来说。
生:你这老光棍,太不老实了,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活该!
师:他把大家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活该!造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学们,这就叫做,读!生:活命。师:好,我们继续读书。现在我是杨绛,你们都是老王啊。如果我是杨绛你们怎么回答我啊? [投影展示]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师: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 生:住那儿很多年了。师:发现了问题没有? 生:发现了。师:你说。
生:他没说他的家在那儿,那就是一个房子。家是一个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但是他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
师:好的。只有他的破败的小屋。没有家。这就是什么?读? 生:活命。
师:这就是活命的状态!再读大屏幕上的文字。预备齐![投影展示]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生读)
师:好多同学在wiki(我们的网络学习的平台)上提问,为什么不准人拉三轮,现在很多城市还有人拉三轮呢。因为那个时候说拉三轮的是无产阶级,坐三轮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够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所以说,不准拉三轮。这就是那个有些荒唐的时代啊!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 生:只好。
师:只好!来,我们把这个句子读好。你来试试。生: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你读得喜笑颜开啊。你家里苹果电脑就八台,你哪里就能体会到这一点。你家大奔驰就三个,当然不知道“活命”是什么状态。同学们,一起来,预备起!生读: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啊,老王生命当中除了这些“只”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读啊,每个“只”都要重读。他靠着活命的~ [投影展示] ?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 他只有一只眼
?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
(生读)
师:不能读成这个丫头刚才这样。太雄壮了,太有真气了,像每天都吃鱼肝油一样。老王一辈子可只吃了一回鱼肝油啊!(众笑)重来„„他靠着活命的,预备齐!(生再次动情读)师: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如选择,这就叫做什么──活命。那你现在再来读老王临死前的这段文字,不会再像刚才读那样边读边笑了吧![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音乐响起老师示意再开始读。慢点啊。这是他临死前的,是他活命状态的最集中表现。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预备,起!(生读)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是像海燕那样处于飞翔的状态,而是杨绛笔下的老王这样的“活命”的状态。所以,有同学说这文章一看没什么可看的,太平淡了。这就是杨绛作品的典型的特色。[投影展示]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在经过了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
师:读她的文字我们只有沉入词语里,你才能够感受到平淡文字底下的、背后的、深藏着的一些东西。[投影展示] 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里。
──南帆
师:其实刚才我们在分析老王的时候,用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 [投影展示] 文本细读方法小结 ? 咬文嚼字 ? 深情朗读 ? 重现情景 ? 发现空白 ? 探究疑点 „„
第二部分: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
师:老王有幸的是,他遇到了杨绛,杨绛,何许人也?读作者。[投影展示] 杨绛,生于1911年
她是清华学者
一代才女
他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 他们夫妇
都是建国初期中国最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 可悲的是
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 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 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生读)
师:这个女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女子之一。你看,她不会对着拉三轮车的那位老人说“这老家伙”,她叫他什么,读出来![投影展示] 老王
(教生反复读)
师:当你听杨绛叫他“老王”的时候,你感觉出来杨绛心中什么样的情怀? 生:我感觉应该是亲切、博大的情怀。
师:博大,包容他,亲切,真好!你感觉呢? 生:我感觉就是街坊邻居,像一家人一样。师:街坊邻居,就像一家人一样,是吧?你呢? 生:特别的亲切,特别地包容。
师:对。当你们叫我“老王”的时候,老师也会感觉到亲切温暖呢。杨绛这一代才女对活命的老王,很温暖很亲切。但是,还有其他的复杂情怀。看,文章的开头。[投影展示]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我们说,杨绛的文字,特别简洁,但是这个文字好像特别不简洁。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预备,起!
生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师:这段话中哪几个字完全可以不要? 生:他蹬,我坐。
师:对。你说杨绛她怎么了,她惜墨如金,为什么还要写个“他蹬,我坐”?这难道还需要说么?你从“他蹬,我坐”当中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是对老王的一种感谢之情。
师:他拉着我,他在使劲儿,很劳累不是?很感激你,请坐。有没有其他的感觉。他蹬着,我坐着。
生:我感觉好像每次就杨绛一人坐老王的车。而且一个“蹬”字,就显出老王特别费劲。师:独特!还有其他的感觉么?他蹬,我坐,我坐在高处,他在下边蹬,我们之间„„ 生:有一种身份地位的差距。生:杨绛好像不安„„
师:哟,她说她读出一种不安。有同学说有身份地位的差距。很矛盾。一方面,和老王很亲密,另一方面又在着意地表现这种差距。玄妙在哪儿?慢慢体会。老王后来去世了,杨绛写了这篇文章。那么杨绛内心的情感是什么呢?读第一句,预备,齐![投影展示]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生读)
师:她的感觉是什么?不安?为什么,孩子们?接下来请再快速地把全文浏览一遍,努力地用老师平时和今天讲到的一些方法,我们从第三者角度思考一下,你来评价老王和杨绛交往的点点滴滴的那些小事,老王已去了,杨绛可不可以心安?好,请静静看书![投影展示]
请默读全文,尝试用“咬文嚼字、深情朗读、重现情景、发现空白、探究疑点”等文本细读的方法研读思考老王和杨绛之间发生的那些事,然后进行课堂 争鸣:
老王去世了,杨绛的心“不安”,你认为呢?她该不该“心安”?(生读书)
师:好。停。现在我们是站在第三者立场上来看待他们交往的故事。请举手告诉王老师你的观点。(生各自举手)
师:好,请你说你的观点。
生:应该心安。因为我觉得她已经为老王做了很多。首先她给老王钱,只要用三轮车的时候一直叫老王的车。师:给钱没有?给了,一分都不少。
生:这应该算帮助他,因为其他人不敢坐老王的三轮。还有一个,我觉得就是老王这样子,还是因为当时社会底层太艰苦了。她也救不了。
师:是,有时候我们不能救大海里所有被冲上海滩的小鱼,甚至连一条你也救不了。但我们还是要救啊。你认为杨绛已经做得够多了,是吧?好。其他同学意见,来!你先说。
生:我认为她是不应该心安的。因为她麻烦老王那么多,她明知道老王有那么多的病,是为了活命硬撑着来做这件事情。但是她还是烦老王。她基本上每次都是麻烦老王,帮她去做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不安的地方。
师:你认为她一直在“麻烦”老王。她内心里边内疚是吧?这是你站在杨绛的角度去体会她的情怀,是吧?好,请坐。好,其他同学,你说!
生:我是站在外人的角度来看的,开始几个月,他都是经常到我们家,以后都是让老李来传话,我觉得这话有留白。也就是说,老王来找她,但是杨绛好像并没有去找过老王。就是说,如果我们关系很好的话,你有生病了,我肯定会去看你的,但是她没有提到去看老王,所以说她应该是不安的。
师:你看,她就运用了老师教学的方法,留白,她抓住了空白,她发现其实他们的交往当中特别主动的是老王,杨绛显得要勉强一些。
师:在你们初读提的问题中,有很多同学问,为什么老王都这个样了,他还要去送香油和鸡蛋。两个班的同学都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他为什么要去送? 生:老王觉得杨绛平时对他比别人好,所以他要回报杨绛。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鸡蛋么?我知道你们看不懂这个细节在于,包括我儿子在内的大部分小孩现在一提到要吃鸡蛋了就要被吓得逃跑。但同学们,你们要知道啊,在老王那个年代,鸡蛋是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王老师那个时候,一年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能够吃两枚鸡蛋。从来没有把鸡蛋吃够过。香油呢,太油腻了哦是不是?同学们,春雨贵如油,在那个年代,香油是最珍贵的东西啊!在临死之前,连活命都艰难的老王把香油和鸡蛋送到杨绛的家里,他是在表达什么,表达深深的谢意啊!我们看一个细节。最后老王死了,杨绛还不知道。前面的浏览,最后一句读!预备,起![投影展示]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也不懂,没
多问。
(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 没脸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问„„)(生读)
师:我要问的是,他们是那么关系亲近的朋友,为什么“我”居然不问?你认为是没怎么多问?
生(小声地):没敢多问。
师:你怎么看的?你认为是没敢多问?请起来说。
生:我之所以觉得没敢多问,可能是因为别人看着他们像朋友,就是„„(生说不下去了)师:再组织一下语言,请坐。好,你说的是没想多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我觉得从文章的多个角度看,都是老王更关心作者一些。从这个角度讲,是没想多问。师:好,你认为是她本来就没有那么关心老王。其他同学呢,你说你的观点。生:想想。
师:好。你说吧。你认为?
生:我觉得是没有心情多问。因为杨绛听说老王第二天就死了,她心情肯定很坏。回家又看到老王送她的香油和鸡蛋,心情更坏,所以她没心情多问。
师:没有心情,好,你在努力触摸杨绛的内心深处。请坐。你说呢?
生:我觉得是没有勇气去问。因为老王死了,他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活生生一个人,他怎么会突然死了呢。老王死了,她可能回想认识老王以后,让他做的事情,很不安。首先就是当时的那个阶级不同,老王蹬,她坐着。她想着我要帮助老王,但是她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他知道老王是知道的,但是老王没有说破。
师:你的意思是说觉得杨绛没有勇气问,啊?很深刻了。生:对。
师:好。请坐。我们看当时的背景。当时的杨绛是个什么状态?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疯狂的时代。杨绛作为一代才女,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投影展示]
“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年,那是中国的一个荒唐的年代。当时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 经受了漫长的苦痛折磨。
(学生浏览)
师:下面的文字是杨绛回顾文革岁月,你来,帮大家读一读。老师给你配点乐。[投影展示]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杨绛回顾文革岁月(生读)
师: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女子,最有才华的女子,中国最高贵的家庭,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最高层次的家庭,他们当时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哪里是老王是活命的状态啊,杨绛以及他们一家人也是什么„„ 生:活命。
第三部分:总结──活出生命的高贵
师:你现在再回过头来,我们站在杨绛的角度,她当时没有问,也许,有很多原因。也许没有勇气问,也许没有时间问,也许没有胆量问,也许没有心情问,甚至没有体力问„„孩子们,如果我们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杨绛该不该心安?那个时代,人与人互相背叛。妻子背叛丈夫,儿女背叛父母。就连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瑗,要回去看爸爸妈妈也要先把大字报贴了,说我跟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然后才能够回到家,去看自己的父母。而更悲惨的是,杨绛的女婿,钱媛的丈夫,因为不愿意无辜诬陷别人,最后被逼得上吊自杀。同学们,就是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岁月里,杨绛说,一定要给钱;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老王在去世前,把极其珍贵的香油和鸡蛋,也把更珍贵的信任和感恩要送给杨绛。但是,同学们,所有这些都不能够安抚杨绛的心。你猜一猜,我给你们的课文上没有最后一段,86岁的杨绛回顾那段岁月,她是怎么样剖析自己的呢?看大屏幕,预备读![投影展示]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读)
师:孩子们,杨绛是幸运的人吗?她也是一个活命的人啊。当我们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为什么她也活命,她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为什么她还愧怍?你们现在也许还不会太懂。但有一天,你们会懂。请看投影。这是一篇读后感。王老师写的,最后送给同学们。作为你们去读懂这篇文章的一个起点。请一个同学„„我来放音乐,请你做好准备。[投影展示] 老王和杨绛
王君 你只有一只眼
但你把这世界
看得多么明白 你的房屋荒僻塌败
但你的心里却充满了温暖
你的三轮车都拉不动那破破落落的日子了 但你还是伸出双手
捧出了 你的大冰块 还有大鸡蛋 你呢
你不安
一直不安
他蹬
你坐
你不安
他只有一只眼
你不安
他要半价收费
你不安
他送人看病不要钱
你不安 他的香油和鸡蛋让你不安 他的悄悄去世让你不安 „„
真的 真的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慷慨 于是在被命运流放的日子里 你又把自己送上了灵魂的祭坛
你们啊
活命的你们啊 在那个时代
一样卑微
一样艰难
但你们彼此的牵挂好像那大瓶的鱼肝油 是疯狂岁月里的 热血和肝胆 而这个世界
也因为一位百岁老人的愧怍 让多少曾被嘲笑遗忘的珍贵 涅槃 „„
(生动情读)
师:孩子们,我们有时候会无可奈何地处于“活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高贵的内心,进入生命的高贵的状态。老王是如此,杨绛也是如此。(板书:在“活命”之间板书:出高贵的生)[投影展示] 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 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 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爱得越多,隐忍就越多; 爱得越多,愧疚也就越多。„„
[投影展示] 卑微的生命即使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了花来„„ [投影展示] 愧怍
(学生浏览,老师配合ppt做最后的点题)
师:同学们,我们要用一生去体会。记住“愧怍”这个词语,永远心怀“愧怍”,不断内省,于是我们就会走向高贵。好,下课。
第三篇: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
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
——学习蔡林森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例谈
开发区觉民中学
罗仕红
【摘要】近年来,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课堂教学模式风靡全国,效仿者层出不穷,可东施效颦的也不少。语文是美的艺术,应在学习中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新课堂模式 审美 流失
中国课程教育的改革,长江前浪、后浪,滚滚长流着。这个学期,新浪潮也来到了我们这所农村中学,大到专家报告,小到科组讨论,我们都在谈论着风靡一时的新的课堂模式——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出名了,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常规的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大胆的新课堂改革。在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就接连引发起一股股向洋思中学学习的浪潮,这是好事,毕竟这是进步。可我总怕中国人“一窝蜂”的性子,所以我老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去听取。
洋思中学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解放出来,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地位,符合新时代教育的需求。这让我这么谨慎的人也不得不为其折服,也加入了此新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浪潮中。但在学习的同时我又在想:向洋思中学学习的浪潮此起彼伏,真正能吸收其本质
内在的又有多少呢?
“这下子老师轻松多了„„” “多搞点题目让学生练就行了„„”
“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
浪潮中言论哗然而起,邯郸学步,这种学习的效果不得不让人思考。蔡校长多年教育的心血,凸显的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岂容如此草率理解?
本着对蔡校长的敬仰,对语文的热爱,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想提出以下呼吁: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学习新课堂模式的同时应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以此共勉!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基础知识——作为汉语构成要件的字、词、句语法规模,都必须以文章为载体,不可以孤立存在。文章也不是字、词、句的简单组合。文章作为语文教材的主体,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其原作本身就是个性心灵的抒发,记叙了自然万物,世态变迁,人生哲理,充满了美,我们不能忽视语文自身审美性的存在。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新课标改革的革命根据地,语文教学就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根基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让我们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语文自身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的审美特性,僵硬地理解成简单的“多给时间学生做题,然后教师稍作评析”的课堂模式。老师是轻松了,课堂省了不少力气,可却把语文课堂弄的机械化、单一化。例如,在
上杜甫诗歌《登岳阳楼》时,有教师粗粗就设了这么一道题:“诗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诗人登岳阳楼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就一一请学生回答,再做评析。在这过程中,我们感知到整个课堂都是静悄悄,老师轻松,学生似乎更轻松,学生要么一头雾水,要么干脆干别的事情,教师请学生回答,其实更多的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在尝试用新课堂模式,结果却回到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这样不但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
事实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实无论是对我们老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们教师,它要求我们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特别是对我们备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走旧路,回到以往应试教学模式,僵硬无比,艰涩乏味。特别是我们兼具审美的语文学科,美就这样慢慢流失了。因此我在学习此新课堂模式时,做了以下几点粗疏的尝试,力求还审美于语文课堂。现作罗列,以求共同探讨。
一、教师应以美的姿态说美。
新课堂模式强调学生课堂的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从此轻松。“言传身教”,我想一个语文教师,作为审美主体,要想在课
堂让审美灵动,让课堂有效活跃的话,首先自己得先具备较高的审美修养,“己之昏昏”,如何能“使人之昭昭”呢?
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是美是丑,故我们自己就得先知晓辨析。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我们要有健康的审美观,教学之余还应该有的放矢地阅读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和了解一些相关的美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以健康高尚的光辉教师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另外,在课堂中,我们教师应以美的姿态说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传授引导人,不同于舞蹈演员、不同于播音员,有自己的职业的个性化形象。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也应和其他教师有所不同。尤其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教师更应有自己的课堂艺术,有自己的独特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都应是语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课堂之所以令人倾倒,我想首先在于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感情,而深厚的情感得靠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我们若把洋思中学新课堂模式曲解成像数理化那样冷静的推理,公式般的语言,那文章的意,作者的情,意境的美,又将如何授之以人呢?语文中最本质的审美价值不就随之流失了吗?
二、抓住美的因素,巧设课堂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
仅仅是一大堆优美的语言文字,而且是对美景的欣赏、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我们教学中宜结合考纲,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巧妙地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新课堂模式中提出“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故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把握语文美的因素,更要灵活巧妙地以美的因素来设置课堂提问,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在上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中,我就设置了这么一道问题:“诗歌写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抓住诗句来分析。”这是高考诗歌考察的重点,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感知身体单薄多病的老人却包含着极其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这就是这节课的美的体现。针对我班学生底子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我就想起洋思中学的新课堂模式中的“兵教兵”的方法,何不用此过渡呢?学生互助学习,既能发挥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语文中思想美的光芒,何乐而不为呢?可见,抓住语文中美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巧妙地设置课堂提问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三、勾连想象,创设“美”的情境。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找出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的契
合点。语文中的审美点很多,但我们作为教师的就应该把课本中抽象的审美化作我们学生身边的审美体现,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连想象,课堂才不缺失真正的美。
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黄河的水怎会从天上来?”我们抛开苍白的评析,把课堂交回给学生,让学生在讲台演绎李白的潇洒,在课堂里吟诵文章的跌宕,在课本里穿越时空的彩虹桥„„,也许此时是浩瀚无际的大海,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是滚滚东去的长江„„。而此时想象在学生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语文最本质的审美价值、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语文是德、智、美的统一,处处闪烁着思想美的光芒,对真、善、美的弘扬和礼赞,对假、丑、恶的批判和鞭挞,所以无论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都应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文章的美,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年10月21日
2014/6/26
第四篇: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 要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
前 言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人的自我开始觉醒,人的本质力量开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得到延展,发现、追求、欣赏自然美成为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发挥程度的认识和追求。自此以后,自然美成了陶冶性情和培育知识分子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材中,自然美占相当一部分,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荷花》《火烧云》《望庐山瀑布》等等。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换,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学生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和群体的美。社会美广泛的存在着,哪里有人的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社会美也是各种各样的,十分丰富和复杂。如语文教材中的《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的壮烈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美,《手术台就是阵地》体现了人格之美等。社会美对于人的教育和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态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如《太阳》《月球之迷》《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等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果老师只从抽象的理性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学生很快丧失了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
三、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
语文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课文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的,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 [2]。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3]。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的日月潭等;或者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负荆请罪的廉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等。
(二)愉悦性
语文美育使人“乐”的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当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时,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三)不可抗拒的,以情动人
语文美育是不可抗拒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诗歌使学生动于内,从内心情感的角度打动学生。如当我们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课文中人们痛失总理,送
别总理的悲伤场面感染了,读着读着,眼圈红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识,领悟意境。
(四)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语文美育的愉悦性,不仅满足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激励学生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的创造力,学生的兴趣也正是好奇的心理中产生的。当学习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能满足其创造欲,语文美育过程就变得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画风》前,我让学生画风,有些学生在苦思冥想,伤透脑筋,有部分学生只参照书本画出来。学习课文后,学生都对画风很感兴趣,能画出各种不同于课文的画风方法,如小朋友在放风筝,小朋友的帽子被风吹走了„„画得很有创意。因此语文美育能通过其愉悦性激发个人创造性。
(五)能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陶冶的本意是造型、铸造,人在被造就的过程中通常不是一块白板,人性有自身的弱点。语文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减少、去除弱点,提高学生的品格。如学习《可贵的沉默》后,我也曾问学生:“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会为你祝贺吗?”答案大多是肯定的。“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他们祝贺吗?”接着也是一片可贵的沉默,学生在沉默中反省自己。我又问:“那你以后会为父母祝贺吗?怎样祝贺?”学生又热烈地各抒己见。在学习课文后,学生懂得了不能只向父母索取爱,还要懂得回报爱、奉献爱。而“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活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5],这就明确了语文美育在人的身心陶养中的作用,能调节身心的矛盾,使之臻于和谐。
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各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纵观语文教材,课文中富有凝练生动的文学
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等,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语言的分析,课堂形式的设计等,审美都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造美的氛围
氛围,简而言之,就是气氛和情凋。教学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一学生身上。他们活动的主体性、情感的活跃性,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1.教师应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营造氛围。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的手段,也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优美的语言再加上丰富的表情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说: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音调和表情属非语言行为,但在一个信息的总效果中占很重要的成分。据调查统计,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老师非语言的使用是否具有美感成正比。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速的。另外,上课前教师短短的几句导入语。或诗词,名言、成语,或故事、典故的引用,或几句有感而发的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话语,都能渲染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情境,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大海的歌》可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来导入《和时间赛跑》等。
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花》时,展示一池美丽荷花的图片,为教学增色不少,学生能知其形美,感其神美。又如教学《海底世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简明的板书、板画也能创造美的氛围。板书是教师在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以简明、精练的文字,将课文内容提纲列举在黑板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简明的板画也一样,能形象、简单地把课文内容以直观形式再现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儿童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可见,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画面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使语文美育的过程更活跃、主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最直接的 7 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品的力量,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要领会文章的情趣,还必须多读文章,甚至熟读成诵。愈是美学价值高的作品,愈难深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深入理解,单单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7]清代学者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8]“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朗读方法:
1.范读与领读。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范读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抓住它的基调,并进入情境,让人感染,产生共鸣,这样听者在别人朗读时也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如学习《太阳是大家的》,教师应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太阳、生命、和平的热爱。
2.有声有画朗读。借助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朗读。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揣摩角色的个性,把握好语调、语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人物的了解,感受到形象美,人格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对话的朗读中体会小鸟与大树的真挚友谊,感受失去挚友后小鸟落寞的心情,唤起学生对保护自然的初步意识。
4.比赛诵读。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提高朗诵水平,展示朗诵才华,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
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作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喜、怒、哀、乐诸情感都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了。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语文和语文学科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决定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每个人的审美观虽然不同,但它有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高尚和卑劣的区别。因此要明辨美丑,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否则就有可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理解课文和作文的观点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9]那么教师首先在钻研教材时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让学生学习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寓的美好情感,让他们的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教学《一个降落伞包》,我先向学生讲述当时飞机遇到的危急情况,再让学生读出当时机舱中的情况,抓住小女孩的“哭”
和周总理的镇定,及周总理的言行。周总理临危不惧,为了人民的安危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通过语文审美教育,给学生以美的感化,以高尚的影响,使个体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结合,形成了美的道德行为。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强迫,而是把“美”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积淀成学生的内心道德情感,领悟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鉴察真伪,识别善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乐趣的一种能力。语文课中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戏剧,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操练排演,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还可指导学生自制头饰表演。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实践,既可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美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审美鉴赏力就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内是流,课外是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唐宋名家词》„„要求他们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品和心得,把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中推广开来,掀起读书的热潮,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五)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由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
种知识的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这“输出”就是创造。“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创造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10]。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首先要有对客观事物很好的感受力,即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观察力;还要有调动起美感心理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想象力。想象是审美的翅膀,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都需要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
语文教材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宝库,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如《寻隐者不遇》一诗,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妙就妙在一个“绿”字。我要求学生联系经验,从各个感觉器官展开联想。学生说:“我看见到处是绿油油的小草。”“我听到春雨沙沙沙„„”“我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味。”“我感觉到春风拂面,看到嫩绿的柳枝随风摆动。” „„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如何利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呢?可以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作中体现美的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续写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方法。如作文题目:小明独自一个人在家,这时响起了门铃声“叮咚叮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情节设计合理。有些同学说:“家人回来了。”“骗子冒认他爸爸的朋友来骗钱。” „„大部分学生都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其实想象是离不开生活的,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我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除续写以外,还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写作,听音乐作文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美、创造美,成为真正的审美者。
总之,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
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必须做到合二为一,而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变成美育的殿堂,带领学生去探寻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林治金:《语文课程标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4]徐诸标:《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5]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引文注释
[1]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1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1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173页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8页 [6]哈佛商学院:《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哈佛商学院2006年2月版,第十二单元第五章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第168页 [8]姚 鼐:《惜抱轩集》卷四,上海会文堂书局1992年4月版,第449页
[9]刘 勰:《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18页。[10]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第五篇:观看王君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观看王君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观看王君老师的讲座,有很深的体会,从王君老师的言语中也学到了从师之道,王君老师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我们教师学习。
第一,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课堂内容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二,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老师要让学生从始至终精神高度集中听完45分钟的一堂课,基本很难,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当中,要求老师具备十八般武艺。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课本的某些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其鉴赏水平。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这样,学生
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课文的佳境,渐入学习的佳境。教师适当的在课堂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延伸扩展。有些老师担心这样教可能会完不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实际上这不但不会影响你的教学,反而提升学生的兴趣,无形中让可能在一分钟前还在走神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
第三,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语文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功利的。
第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叶圣陶曾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
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
“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第五,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