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构主义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增城中学
周波
语文阅读教学是个令人沉重的话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因此感慨:“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引人瞩目,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多不胜数,流派纷呈;许多相关理论也相继引进或兴起,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个例。然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状况却未因此改观,改革的热闹与实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阅读成为当前教学最弱的环节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症结到底在何处呢?学界人士认为是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其表现是过分注重教师对文本教法的研究(教材钻研得深不深),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因此以情节结构分析为中心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程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路”跟着文章的思路走,学生的“学路”则跟着教师的“教路”走,“学”成了“教”的附庸,学生成了教师思维的俘虏――一句话,重教而轻学。显然,要改变阅读教学尴尬的局面,必须先来一个理论上的转变:由研究“怎么教”变为研究“怎么学”,即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形成于七十年代末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认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传统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启示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课堂于学生
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课堂阅读,到底是谁去读?谁是阅读的主体?毫无疑问,必须是学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建构新知识的主体。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则完全忽视这一点,它首先强调的是老师读,然后要求老师把读的结果按一定的巧妙的程序和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即所谓“先教后学”。这无疑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我们有必要重新认清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北大钱理群先生亦提出语文要“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在语文阅读课中,人的价值、情感、思维应得到尊重与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应该接受精心设计的提问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从文章中吸收人文的养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情、意、心各方面的素质,做到善于阅读、善于审美、善于创造。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基于此,课堂教学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简述如下:
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小马自己过河”——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也说:“阅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解学到的,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慢慢培养出来的”。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差异性原则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我国古代学者有这样的观点:“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里的“自得”,就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差异性。一篇课文连老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教法,更不用说班上几十个不同思想和个性了。
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教学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学,形散而神不散,重视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细节的灵活性。教学内容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求疑、创新,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李镇西)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在阅读结果的评价方面,也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联系性原则一方面指要在阅读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另一方面则是,课堂阅读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而应“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于漪),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有了生活,才会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为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提供更好的情境。
启示二:教师的作用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
必须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主要媒介,教师的作用在于:1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2相机诱导、适时开导、及时疏导;3 搭建正确认知的桥梁。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我们的实践体会是: A在情境的创设中引起阅读的兴趣。
生动活泼应成为课堂的重要特征,如果一堂阅读课让学生倍受煎熬,那么就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实施情境化教学,创设美的境界,阅读才有吸引力,才具有精神意义。因此我们注意在情趣上下足功夫,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以及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激活阅读思维,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需要,如此课堂就成为一个“情绪场”,教师便教得轻松,学生便学得主动。B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的第一步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取得阅读的突破点:文章呈现了哪些人、事、物、情、理?给人的视觉与思维以较大冲击的关键信息在那里?深刻而“难以说清”的印象是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必须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引,重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欲望;导,重在主导学生的阅读方向以及疏导阅读中的阻塞。如此,阅读的主动性强,积极性高,阅读活动才能成为学生思维与心灵共同参与的游戏,阅读才能走向作品深处,建构新知识的目的方能达到。
C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质疑解难 我们认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勾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常常以四人为一组(考虑阅读经验、知识背景的搭配),以此展开讨论分析、广泛联系、质疑问难,由点及面铺张思维,综合归纳,从而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D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感悟
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或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加以鉴赏评价,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或与他文对比评品,或共同抒写阅读感受,将阅读活动导演成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的舞蹈,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成功感,也将优化其品质结构。E在活动与迁移中尝试创新乐趣
课堂就是要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课堂的活动与阅读的迁移,是学生抒发情感、活跃思想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时候。只有在活动与迁移中,学生的智慧、灵气、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要求学生以情带读,以读悟思,以思启智,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潜能,促成其创新精神、创新性格、创新习惯的养成。
启示三:应按学习心理过程设计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教学程序怎样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即“感知——分析——体悟”的过程,来思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建构以“调动主体,感知文本——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发展主体,体悟生活”的课堂阅读模式: 1调动主体,感知文本。
阅读之始,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课堂角色,处于被动接受、消极阅读的状态,缺少阅读的内驱力。因而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用情境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阅读任务的制定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来,从“要我读”变为“我要学”,增强其自主阅读意识。2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开放自己、平等表达、自由品评、心灵不羁、互相合作、共同分享,这样一来,课堂就不仅仅是课堂,而是生活本身,阅读便成了一种愉悦心灵的交际活动,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信,提高了兴趣,升华了情感,精淬了思想。于是,原来的“我得读”变成了“我能读”。3发展主体,体悟生活。
阅读文章不应该只停留在读懂这一层面,如果阅读仅以读懂为目的,阅读只可能变成一种纯技术性、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阅读课应该是学生心灵飞翔的天空,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舞台,应该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精神的娱乐、思想的交流。活动中要注重阅读体悟的内化,精神境界的优化,要注意课内课外的联系,让生活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生对社会、人生、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做到“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生活”。
第二篇: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幼儿教育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建构主义这一理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某个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的成果,他们主要包括杜威、维果茨基、加德纳,形成了众多建构主义理论流派,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等。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有各自的主张,但他们在学习理论上却有着共同的观点,即建构主义者都认为学习者是主动地建构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观,是指对知识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观念的综合。它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形态,知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但他们更强调,知识主要是由个人主动地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仅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而不是绝对的真理,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不同的个体会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相同的命题进行不同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主动建构来完成。建构主义知识观引起了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一系列变革,这一理论使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新考虑如何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质疑、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进行建构意义的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定的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信息加工理论者把人脑当成计算机,把学习看成信息的登陆、存贮、提取的过程;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交互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即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建构,从而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环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促进的环境,是充满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环境。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不是接受知识的木偶,教师也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交流、探究以及做出调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意义的建构。建构主意的教学策略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要配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主体之外,而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结构。儿童是通过同化或顺应获得新知识的。同化是通过经验或认知结构实现对感觉资料的吸收。儿童积极主动地同化必须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结构为基础,因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为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同化新知识。顺应是儿童借助与新知识或观念的接触,促进已有结构、图式发生改变的过程,或创立足以容纳新接触事物的图,或修正原有结构以容纳新事物的过程。调节是主体在新知识与已有认知水平发生冲突的情境中做出的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冲突有助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认知冲突,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要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另一方面,认知冲突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适度原则,远远高于幼儿原有认知水平的教学和游戏等活动,太难或非幼儿能力所能达到任务或游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水平。
(二)重视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交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思维处于感知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只有在与他人或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建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如幼儿只有在对物体的动作中,才能建构物体的轻重等概念。幼儿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建构出数理逻辑经验,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数的抽象意义,可通过让幼儿摆弄石子,时而将距离放大或缩小,时而改变计数方向和次序的过程中,幼儿最终发现总数始终不变,从而获得对事物量关系的认知并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三)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同化作用的实现是儿童主动作用的结果。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是以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正如皮亚杰所言,“一切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和需要为先决条件”,兴趣实际上不过是同化作用的动力。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诱发认知冲突,教师利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幼儿适度的认知冲突,将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兴趣内化,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发展幼儿主动地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四)重视幼儿之间的交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就是指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的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提供一定的情境。协作发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会话有助于引发学习者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以及认知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才会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并非都与自己的一样,这样幼儿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辨别、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幼儿养成批判性、客观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摆脱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
(五)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引导、支持和鼓励以及丰富的可供探索的物质环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和进行意义建构不可缺少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在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的交谈中,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乐于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学会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同时,幼儿教师应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探索,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为了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可供探索的活动环境,如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幼儿逐渐对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教师对幼儿的爱护、支持、鼓励和引导,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符合卫生安全的教具、玩具以及可供游戏和活动的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和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同主体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意义建构,强调学习是一个交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本质上是强调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尊重。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主动为幼儿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使幼儿在一定情境中学会合作、相互协调和会话,自主建构意义。同时,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考虑到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内容,促进每个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讲座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万家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共为三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头脑中去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对同样的事件有不同的认知。高级心理机能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特点
(1)它们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它们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4)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2、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二)认知信息加工论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奈瑟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术语是“建构(construction)”,即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它包括两个过程: 首先是基本过程,它是在受到外部事件或内部经验刺激时马上发生的。这个阶段只是粗略地转换信息,以便根据贮存信息形成想法,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自动发生的。
其次是二级过程,它涉及有意识的控制,是比较精致地转换和建构观念和映象。相比之下,这一过程受贮存信息、个体的意图和期望的影响程度较大些。认知信息加工学说认为,思维有一种执行控制的机制,就像计算机程序中有一种执行程序一样;认知建构过程中的二级过程的认知运演是习得的,尽管它们部分地受遗传的影响。其中记忆的内容,以及转换和重建内容的策略,也是习得的;同时可以通过对视知觉的类推,来描述和解释记忆和遗忘的过程。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具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
(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2、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皮亚杰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发展涉及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1)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现实的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图式包括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动作图式
动作图式是一种程序化的行为模式,儿童用它对物体或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这种图式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大多在生命的头两年出现。符号图式
2岁时,儿童已能够在头脑中表征经验,并使用这些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运算图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7岁以后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用运算图式。认知运算是一个人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所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例如,一个8岁儿童把一块橡皮泥由球形压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他头脑中保留了这个变形过程,所以他知道,如果再把这块橡皮泥团在一起,会变成相同的一个球,换句话说,7岁后的儿童有了守恒的概念。图式有先天遗传图式和后天习得图式
个体元认知源自遗传图式。新生儿出生时就能允吸母乳,这种条件反射式动作属先天图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获得成人经验以及接受书本知识所获得生活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属后天习得图式。皮亚杰所说的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儿童后天习得图式。(2)同化、顺化和平衡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①同化。指学习的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②顺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协调。③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在不断顺应环境的基础上,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四)布鲁纳的教育理论 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适于迁移;能够缩小知识间的初、高级水平层次的间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特别强调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区别于分析思维)的价值。直觉思维以熟悉所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直觉思维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
2、学习的激励制度
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
(一)图式理论与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老师利用图式引导儿童同化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既然儿童的知识建构过程是通过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实现,那么,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的图式充分了解之上。由于儿童出生的家庭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种族类型各有不同,他们所遗传图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所面对的儿童遗传图式情况,充分利用儿童先天图式,引导儿童顺应与同化,习得后天学习知识的共同图式,实现与环境的平衡。为此,老师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和种族类型,以便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儿童的认知图式引导儿童建构知识。我个人认
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度使用方言是帮助儿童利用自身图式建构知识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原生态地区的学校中,这一点应该更重要。当然,我们还应该向学生说明白放眼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
1、图式问题:“鱼牛”的故事
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一头牛,不禁仔细地观察了好久。回到池塘里,好朋友小鱼儿问:你在外面看到什么好玩的吗?青蛙想起了那头牛,就详细地描绘了一番。小鱼儿认真地听了之后说知道了,并在纸上画了起来。画好了,青蛙一看吓一跳,哪里是牛,分明是小鱼儿自己,只是头上长了角,肚子上长了腿而已。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恰恰这则故事,也真实地反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所存在的一种“病症”:文本信息,经过学生的重建、组合,“山已不是那座山,水已不是那条水”。“误读”“误解”,让学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君不见,每次考试完,许多学生都在对着“阅读理解”摇头叹息。
这则寓言故事也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学生接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零部件”组合,而是在自己原有背景知识、经验体悟的基础之上,对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而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背景知识、个性经验积累等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己建构出来的“鱼牛”“蛇牛”等等。
2、图式应用(1)主题归类
为了引导小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建立自己的理解图式。可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归类。如: 英雄事迹单元:《虎门销烟》、《大江保卫战》、《飞渡沪定桥》等; 名人轶事单元:《诺贝尔》、《少年王勃》、《孙中山破陋习》等; 自然景观单元:《九寨沟》、《黄果树瀑布》、《庐山的云雾》等; 风土人情单元:《小镇的早晨》、《田园诗情》、《槐乡五月》等; 科普知识单元:《天火之谜》、《海底世界》、《克隆之谜》等; 益智启迪单元:《曹冲称象》、《两小儿辩日》、《学弈》等等。
学习同类课文的时候,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主题性讨论,引导学生课后开展针对性课外阅读,收集有关文化背景材料,积累素材,丰富历史、地理、人文、生活、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知识,间接增加生活体验,有效促进学生内容图式的建构与发展。
(2)构建意象
小学生普遍感到文言文难学,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中不具备阅读文言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图式。诗歌类意境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学者把进入诗歌的意象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诗歌理解的图式。①送别类意象:
柳、杨柳、折柳一一离别惜远 长亭、霸陵、南浦一一送别 故人、孤帆一一离愁别恨 芳草—有离恨之意
大雁、青鸟一一传书信使、离人思绪 双鲤—书信 ②抒怀类意象:
梅花、菊花一一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 竹、松、柏一一象征坚韧、孤直
蝉一一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 芭蕉、梧桐一一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喜鹊一喜讯、喜悦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 生命短暂,对死亡的忧虑、伤感 ③羁旅行役类意象: 猿啼---悲伤
杜鹃(子规)----哀怨、悲苦、乡愁乡思 秋、水一一离愁、悲愁
白云、明月一一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④边塞战争类意象:
羌笛、胡茄一一少数民族乐器,声音凄切 阳关、玉门关一一出塞、别离 柳营一一军营
大漠、孤烟一一边塞之地 蟋蟀一一怀念征人
哀鸿一一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吴钩一一宝刀利剑 ⑤爱情类意象:
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红叶—传情之物
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
(3)情境渲染
语言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抽象晦涩的符号和概念,不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创设典型情境,将之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相结合,有助于小学生建构相应的图式,并在情境再现时能成功将之激活。传统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刚入学的儿童学起来很困难,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苏教版国标本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在汉语拼音学习中配以蕴含着人文因素的情境图和语境歌,让每个字母都非常巧妙地出现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之中,易于在刚入学儿童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拼音字母图式。如学习声母“b,p,m和f“时,配合“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的情境图,诵读押韵合辙、琅琅上口的语境歌,既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变枯燥为趣味,又使所学的四个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建立拼音图式,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便教利学。同样,语文阅读中经常接触一
些诸如“理想”、“大义凛然”和“舍生取义”等概念模糊的词语,若进行空洞抽象地讲教,学生难以建立这些词语的正确图式,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若借助特定情境(观看影片、参观烈士陵园),通过具体事例教学,往往事半功倍,学生不仅能领悟这些词语传达的意思,而且能在相应的场景中准确应用。
(二)支架式理论与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学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搭支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1、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解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的遗传图式和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
2、支架式教学由以下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案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76一79第三单元第二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选择条件,运用公式进行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搭脚手架
围绕《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①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②两者之间有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③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有公式吗? 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
2、进入情境
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 每个小方格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截去一半后,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评析:“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课堂一开始,教师让学生动手分别用不同的三角形做“拼图游戏”,实际上是教师创设了一个“背景支架”,加上多媒体动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动手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可能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支架(2)用两个全等的锐角三角形,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平行四边形。支架(3)用两个全等的钝角三角形旋转、平移,拼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评析:接着,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游戏的直观刺激,而是适时抛出一个问题 “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立即引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更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
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协商,讨论;师生共同得到:
(l)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以下的关系: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系的先决条件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三角形面积=底x高+2 【评析:三个支架的搭建,使学生顺利地跨越了“最近发展区”,从“实际发展水平”(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原认知)进入到了“潜在发展水平”(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新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3个支架的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概括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完成了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由于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记忆的持久性就可想而知.通过协作学习,在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抽象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5、效果评价
教师给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①判断: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5÷2=6(平方厘米)”,对吗?为什么?
在下面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吗?
②讨论出结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③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除了这些推导方法,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吗? ④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用其它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评析:以练拓思,挖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一题多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不断的搭建脚手架,不断的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迈进,不停顿的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学生完成了认知阶段之后,就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为
3、支架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1)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
(2)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4、如何理解教学支架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其他教学策略介绍
1、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环节是:①创设情景;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教学案例:《大自然的语言》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播放“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演变”一类的影视片,提出与“大自然的语言”联系紧密的问题:你认为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你能说出几句大自然的语言吗?从而创设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问题情境创设后,引出课题,用多媒体将本堂课要解决的有关问题打在屏幕上: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文章说明的条理性是怎样的?作为学生学习的“锚”。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确定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一些同学观看“气候与农业”的科学片;另一些同学研读课文或通过Internet网查阅相关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讨论第三部分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什么条理说明时,有的说是时间顺序,有的说是按空间顺序。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解该处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同样的方式,学生便能理解第四部分先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接着说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引出物候学的概念,由现象联系到概念,这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条理,进而理解全文四个部分说明的条理性。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帮助
学生矫正学习偏差,树立学习信心,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强化练习中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2、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又称随机通达教学(Randon Access Instruction)。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便于学习者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随机进入教学的环节是: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时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如《愚公移山》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呈现基本情境。教师可以在开始时播放MTV《愚公移山》和深圳初建时移山填海的纪录片,向学生呈现与本堂课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随时机进入学习。在基本情境呈现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分析愚公为什么要挖山?他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智叟的讥讽愚公如何回答?山最终被移掉了吗?这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之后,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课文内容,提高创新能力。可给出参考题目如“运石途中”、“智叟被抢白之后”、“山神告状”、“移山之后”让学生创编故事片断;也可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假如我是当代愚公”、“假如我是当代智叟”;还可以用多媒体把当代愚公村的生活剪影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谈谈受到的启示。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既在“元认知级”中进行,又注意建立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组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围绕思维发展训练呈现出的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看法与其他学生及老师的观点、看法都受到社会协商环境中的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由此,对《愚公移山》的学习目标基本达到。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和协作学习中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教学的启发
启发(1)教学支架是对学生适时、适当、适量的支持和帮助。学生能做的自己做,不会了让老师教。
启发(2)知识不是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和必要的学习资料和网络,通过协作、讨论和意义构建而获得的。
启发(3)教学情境中学生是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启发(4)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激励,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启发(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1、优点
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改应该提倡的。
2、缺点
(1)主张已发现法、探究法代替讲授法,忽视讲授的价值,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播。应该说老师讲授是最准确、最经济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学生听课时的心理活动仍然是主动的,讲授法不等于“填鸭式”、“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
(2)教学时间可能延长。如果处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3)只适合小班额教学活动,不适合大班额、大规模教学。
无论教学如可改革,老师都要守住根本: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重在得法
希望教师们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及风格,成为一代名师!
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
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
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教师;课堂教学;以人为本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皮亚杰等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儿童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创立了儿童认知发展日内瓦学派,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所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新加坡、德国等许多国家盛行,在我国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它在认识论、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知识观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绝对的。而是临时性的,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知识也不是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也并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因此“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不能由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向学生灌输,而只能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只能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具体的行动情景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才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化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2.学习观
学习过程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儿童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来。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从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
变。因此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它包含着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3.理想的学习环境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组成理想的学习环境的四个部分。
情境: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在这里包含协商的意识,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什么是比较合理的;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
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同理,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所要建构的意义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才能完成意义建构。
4.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课程建设既考虑专业的实际需要,又考虑学生的实际程度。课程不被看作基本上由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的(例如学科结构、社会价值等因素),而是考虑到学习者带进学习情境的先前知识——他们的目的和观点。把课程看成是促进特定学习结果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什么样的经验和概念在促进特定学习结果的产生中是有效的,变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
5.师生角色的定位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人格的平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二、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课堂教学,其基本结构是重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培养能力的过程;创设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建构知识
教师尽量不要作专门的讲解,只提出问题。知识点的学习都在学生提问、自由讨论、争执、组间竞赛、组间互评的互动中完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从而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教师只是启发引导和适时提示,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给予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发挥首创精神。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洞察力和分析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回答问题时可由教师随机点名,由每个学习小组中的一个同学代表本小组发言,小组代表发言人承担着全组的责任,有利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习讨论小组协商,培养协作能力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服务于基层的技能型人才,强调协调与合作能力。以学习讨论小组协商形式进行的合作学习凸现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人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采取自由分组、自由讨论的形式,在固定的学习小组内通常的学习方式是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使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达到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中,有利于人人参与,学会沟通,学会处理分歧意见和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型人格的途经,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对事不存有偏见,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等人格品质。
3.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学会创造性学习
当前,创造教育已被公认为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创造潜能人皆有之,但发挥出创造性需要适当的条件,即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挑战自我,并享受到探索问题的过程带来的快乐,开发出创造潜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鼓励学生对答案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从个性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双重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是能适应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并相互之间对答案进行反驳,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问题的对答中训练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提问、自由讨论、争执的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5.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资料并非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三、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组织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教学过程无法重复。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学内容,由于面对不同的学生,他们可能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完全不同。因此,教师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主要是邻近学科有关知识,因为学生的发言可能会跨学科。
第二,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以学习小组开展讨论,是课堂教学的常见形式,要谨防讨论演变成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支持性的环境”,要特别关注讨论中保持沉默的学生;更要多给后进生一些关爱,使其原本封闭、排异甚至是自卑的心态向开放、接纳、自信的心态转变。
第三,教师要设法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尽量设计真实的任务。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第四,提出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是他们本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第五,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第六,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认知上的差异代表着人的多样性,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性、独特性和多样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生成有价值的合作学习问题和任务,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营造安全(民主,平等、尊重)的合作环境。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其次,教师应当是一个指导者和调控者: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争辩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学生要发表个人看法、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首先要学会表达;倾听是争辩与交流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完整、有条理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第七,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给学生提供可以利用的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
第八,要研究如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自己作出评价。
四、新型教学模式得到学生肯定
学生有很强的展现自我的欲望,渴望被人承认。他们已经意识到,当今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注重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更多的展示和合作机会,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促使学生发挥潜力、全面发展。
2006年第二学期,笔者在本校B03造纸班的《制浆工艺》教学中,整个学期试用新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实施过程中,不少同学根据自身体会对新教学法的改进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学期自评中同学们表示新型课堂教学法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了过去懒惰的习惯,融洽了同学关系,转变了刚开始时不喜欢新教学法的看法等等。
因此,从目前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来看,新教学法的试用是成功的。如果有相应的实训车间,或在实习时学生能参与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效果会更好。
就此将试用新教学模式的第一个学期中所得的点滴认识和体会撰写成本文,希望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的过程中,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提高认识,探索前进。
参考资料: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严雪怡.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28)
第五篇:《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尽管一直以来我国都在提倡课程改革,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现行学校依旧推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阴影依旧笼罩着整个学校教育。因而,对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建构主义又该如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由杰奎琳·格瑞恩·布鲁克斯和马丁·布鲁克斯两位学者长期研究基础上完成的这本关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书。
该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倡建构主义,第二部分建构主义指导原则,第三部分为创设建构主义环境。
我们都知道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而理解的建构,我把它理解为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概念的转变,即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改造。这一改造有两种可能。一是新旧经验基本一致,那么就是丰富;另一种就是新旧经验存在着冲突,这种概念的改变涉及到信念转变,称作为修订。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明确的说教育的核心在于课堂,但是现今课堂过分依赖教科书、忽视合作学习和学生思考,强调成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意识到——技巧、规则与记忆远比知识的背景、真实性、完整性来的重要。然而不幸的是学习的知识概念很容易被遗忘也无法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该书将传统课堂和建构主义课堂的学校环境加以对比,并指出建构主义的教学目标不在于模仿行为而在于深入理解。学生常常会认为自己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其实并非学科本身的问题,这种缺乏兴趣应更多归因为学生所接受的教法。建构主义常常要求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鼓励身在其中的学生和教育者一同探索。这样的教育环境应该具备几下几个特征:
将学生从以事实为主的枯燥的课程中解放出来,允许其关注思想
赋予学生权力,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重新形成观点,得出独特结论。
与学生分享重要的信息——世界是复杂的,存在多种多样的观点,真理常常是一种解释方式。
承认学习与评价学习的过程难以理解,而且棘手,并不易管理。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详细的阐释了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五项原则。第一,提出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对于课堂中的问题,起初也许跟学生没有或者存在很小的相关性,教师就要设法让两者之间产生相关性,也就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老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寻找相关性并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建构主义教学认为创设学习机会特别重要,因为学生如果不能详尽地阐述其现有的概念,就不能逐步清晰地接受新知识。另外,建构主义环境创设要基于多种假设,并提供多种实践。当前学校课程设置的分裂以及时间压力导致学生的智力探究高度专门化。学生很容易认定各门学科的知识是独立的、平行的、毫不相干的信息分支,知识迁移也就很难发生。如何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向学生提出相关性的问题,找到认识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应该成为教师教学一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活动:探究问题本质。书中指出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的重要做法。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先部分后整体,这样导致学生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建构主义教学主张将概念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将整体分割成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进而了解概念的整体含义。实际上,这一原则也就是围绕广泛概念来设置课程,而学生则根据自我兴趣自主选择问题解决方法来学习,以此为基础来建构新理解。这种学习环境就需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第三,寻求并重视学生的观点。关于这一点,书中指出建构主义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懂得耐心聆听。书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学习就像旅行,它没有终点。在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每个观点都是一个暂时的智力中转站。”学校的线性教学使得教师提问追求的是“正确”答案,但实际上真正重要的是给学生详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
第四,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假设。拿书中一年级学生学数学为例,教师要求孩子们使用天平来确定几个塑料环的重量和一个金属垫圈的重量相等。在这个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一个叫安娜的小孩答案,而是让孩子不断提出自己的假设,老师则根据安娜的不同回答不断进行课程的深入安排。从该例子中,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表达假设的重要作用,这样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从学生提出的当前的假设出发,因而能真正捕捉到学生的错误观念,有效地促成学生理解和内化新的知识。
第五、在教学背景下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一条原则也就是反对现今教学过分注重标准答案,书中说道“有效的评价只有发生在富有意义的背景中,并且与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相关联时,它才能最自然,最持久。”“评价如果贯穿在教学中,贯穿在师生互动中,贯穿在教师观察学生的互动中,贯穿在教师观察学生与概念和资料发生的互动中,比起考试及外界形成的评价任务,这样的评价将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部分,主要是强调如何创设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对于如何成为建构主义教师,针对很多教师认为无法按照建构主义的方法去教学,书中提出了12条参考原则。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总体感觉是对建构主义的课题教学的理解有所深化,但是我认为建构主义的很多观念对于现行教育体系是颠覆性的,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我也并不认同本书作者认为的只有建构主义才能激发学生通过寻求意义来学习。事实上,如果很多教师不要信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育理念,努力的去挖掘课堂教学的艺术,拥有一种愉快教学的观念,那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未必不会把学校的功课当作一份礼物来接受。不过我很认同的一点是现在教师课堂教学观念需要更新,如果一名教师所持的教学观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天性、兴趣、人格都应该得到尊重”,那么自然地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不会对学生严格要求和严格控制,而更多的会让渡给孩子一些机会,采用启发和鼓励等方式来传授孩子知识。总的来说,我认为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是现在课堂教学所需要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