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

时间:2019-05-15 10:4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

第一篇: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迁移教学启示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内涵、逻辑外延(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和心理外延(主观上的应用范围),知识的意义要通过知识的应用来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意识并积极主动地解决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总结;既要注重练习内容的变通性和练习方法的多样性,又要使知识与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起来。

学习迁移历来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丰富和完善学习理论,而且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学习迁移观的挑战。因此对它的研究,同样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

传统的学习迁移观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完成某一任务、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获得的知识能被应用在另一任务、另一情境意味着迁移的发生;迁移的实质内容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共同的刺激和反应联结、共同原理或两个学习情境之问的关系,忽略了学习者对前后两种学习的整合。而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概念是H.Messmer(1978)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体系提出的,他将学习界定为认知结构的建构,将迁移界定为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当前的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只能通过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存在于具体个体之中。该理论认为,不论是学习情境还是应用情境中都存在建构,建构过程对两种情境下的学习过程都存在影响。传统学习迁移中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只不过是学习的两个方面或阶段。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迁移的问题本身就是学习的问题。

建构主义区分了知识的内涵、逻辑外延(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和心理外延(主观上的应用范围),并认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内涵和它的应用范围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知识的内涵决定它的潜在的逻辑应用范围(通常是开放性的),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只有一部分是可能被实现的,这就是学习者主观上的应用范围,即心理外延。在此基础上,Prenzel和Mandl的进一步研究得出:学习过程(知识的建构过程)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过程的建构,知识的抽象水平与心理上的应用范围(心理外延)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一方面,知识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具有各种不同的抽象水平,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非常具体变化到非常抽象的过程。知识越抽象,其潜在应用范围越大,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才能更大。知识运用起来才能更灵活。另一方面,只有当心理上的应用与知识连在一起时,潜在外延才对学习者有用。而且,知识的应用范围含有越多的因素,越精确,知识就会变得越灵活。也就是说,如果知识是通过许多有变化的应用而被学习者抽象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就能被灵活运用。因此,为了促进知识在新条件下的应用,学习者必须从知识建构过程的开始就要生成较多的应用。

Greeno(1993)认为,学习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情境性的,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对学习赖以发生的情境的特征的适应。知识或许被称为“知”更好——知识并不是个体在任何情境下都拥有的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相反,“知”是一种与情境密切相关的特征,是以各种不同方式与外物及其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学习就是这种能力的增长,理解学习迁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理解:一个人学会参加某一情境中的活动如何影响了他参加另外一种情境下的活动的能力。可见,知识的应用范围(尤其是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包括知识学习时的物理、内容、活动以及社会情景,知识的用法不能脱离这些情景而单独存在,知识的学习与其应用的情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重新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和知识的应用范围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知识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物理、内容、活动、以及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对教学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解决冲突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知识学习只能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积极主动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所谓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既包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亦包括日常生活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在这里,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外,还需要知道学生对这些新知识的固有看法。在此基础上,要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解决冲突。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经验和生活背景不同的个体对知识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对知识已有看法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引导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真正意义。

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对学生的疑问要尽量帮助解答,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表达他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的错误观念,并分析导致其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并从根源上纠正错误观念,以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二)引导学生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总结,使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被抽象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形式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知识越抽象,其潜在应用范围越大,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才能更大,知识.运用起来才能更灵活。对知识的总结就是让知识变抽象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让知识的内涵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知识的逻辑外延和心理外延发生变化,进而使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适当的对知识进行总结既包括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概括,也包括对具体知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应用类型和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归纳总结。这样的总结,有利于知识内涵的丰富,知识结构的清晰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及时对知识进行总结,让他们学会一般的总结归纳办法,如列表、画知识结构图、做卡片等,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清晰,知识应用也会更加灵活。另外,还可开展学习方法的交流,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总结归纳的方法。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练习内容的变通性和练习方法的多样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只不过是学习的两个方面或阶段。练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的应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在不同情境下对知识的迁移。练习的方法越多样,练习的角度越广,知识的应用范围包含的因素就越多,知识的内涵就越丰富,知识运用起来也就越灵活。如果在知识的应用范围中只有少量因素,这种知识将是刻板的。或者说,如果在开始时抽象知识只是在某个学习情境中被传递,那么,只有这一学习情境处于该知识的应用范围之中,这一知识就是惰性的。因此,为了促进知识在新条件下的应用,学习者必须从知识(内涵)建构过程的开始就要生成较多的应用。

在练习的过程中,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尽量做到从知识应用的各个角度和方向去联系,同时,要注意在确保一类练习已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类练习。这里的充分掌握是指真正意义上对该类练习的掌握,包括纠正学生已形成的、固有的对知识应用的错误观念。最后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把已学知识与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培养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论问题的方法。对于这方面的评价,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过考试及测试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解解题过程,设计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它只能与个体生活的具体情境和经验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知识的学习是对具体知识的再创造。无论是知识学习的哪个阶段,都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经验和生活背景,而要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背景去帮助他们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Prenzel和Mandl认为,知识的应用范围是由与学习情境相关的“使用情境”构成的。知识的应用范围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当学习者面对新的或类型不同的、不属于当前应用范围的问题时,对知识的应用一开始时会显得相当困难,他就不得不从其知识的内涵开始生成新的心理外延,为此他必须投人很大努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境相类似的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重设与学生生活及与知识学习密切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亦能在知识的不断应用中获得进步。

三总结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认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生活背景赋予知识新的意义,依据这一看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正确的启发诱导,以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同时,他们还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不同抽象水平之间的迁移,迁移越多,角度越广,知识的应用就越灵活,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运用知识,注重运用知识过程中的总结,以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水平,使知识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运用。

第二篇: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学习观对高中英语德育的启示(最终版)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高中英语德育工作的启示

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英语课堂上的德育工作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现如今很多英语教师却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笔者提出教师忽视德育的内部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全面的德育内容和有效的德育方法。最后,笔者对于英语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地分类和阐述,并推荐了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两种有效的德育方法,从而希望能给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德育 建构主义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一、引言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它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产生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发展(冯文全,2007)。”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发展的至关重要时期。一方面,学生的道德观念在这一时期逐渐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各种观念的成熟过程又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该时期德育工作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未来的道德取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给合。”英语是高中的必修科目之一,德育工作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现阶段高中英语的德育状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造成了英语德育被忽视的结果。例如,奋战在高中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李遵梅(2009)指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双基’训练, 而往往忽略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是,除归咎于应试教育外,很少有教师能从自身的状况出发,找到忽视德育的原因。教师是教学活到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如果不能从自身找到忽视德育的原因,那么德育工作在英语课堂上的顺利开展就无从谈起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寻求对教师本人的内部探索(何冰艳,2004)。”因此,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为立足点,寻找高中英语教师忽视德育的内部原因,并根据各种原因提出加强德育的具体方法。

二、从建构主义教学观看教师忽视德育的原因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何克抗,1998)”的一种教学观念。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可以看出,教师扮演的是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也就是说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的中心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既然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那么课堂对其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否可以降低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建构主义教学观对老师的要求不但没有丝毫地降低,反而是大大地提高了。因为,随着教学中心的转移,课堂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陡然增加,所以教师必须更加努力地研究各个环节才能担当好课堂赋予其的新角色。

(一)、缺乏全面的德育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要走向持续发展,必须将其建立在坚实的知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知识建构的特性及其对不同学科教学的特殊意义(潘洪建,何斌武,2006)。”信奉建构主义的维果茨基学派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与教师传授给他们的那些已有的从文化环境中获得的系统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莱斯利 ·P·斯特弗,杰里 ·盖尔,2002)。” 由此可见,教师要搞好德育工作,自己首先必须得掌握丰富的德育内容。然而,从种种情况可以推断,现今很多英语老师对德育内容的了解程度应该是十分有限的。首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很少涉及有关德育的内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会让教师错误地认为英语课堂上的德育不重要,另一方面也让老师很难全面地了解各种具体的英语德育内容。其次,很多关于英语德育方面的研究提出的内容要么过于笼统,要么只片面地强调某几项内容。例如,刘丽玉和申波(2007)认为,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的重点在于底线伦理,然而,“底线伦理”到底包含那些道德准则,他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描述。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高中英语德育的内容是不明确的,所以才出现了一提到德育,有的老师就只狭隘地想到了“爱国主义”这种情况。

(二)、缺乏有效的德育方法

Schmidt(2001)强调,意识在行为的控制和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被人意识到的知识往往能被更好地习得。所以,为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德育知识内容的存在性和重要性,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就高中英语德育而言,老师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道德观念,自己必须首先深入研究英语德育知识建构的特性,并构建一系列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德育方法。但不幸的是,在“重智轻德”观念的错误引导之下,很多英语老师根本没有像研究语言教学一样研究德育,也就更谈不上德育方法的构建了。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对德育进行深入研究的老师,他的教学内容肯定是贫乏的,教学方法也是收效甚微的,长此以往,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无疑就被置于了忽视的境地。

三、构建英语课堂具体的德育内容

众所周知,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想搞好德育工作,除了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外,还得全面地了解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否则就很有可能因为自身教学内容的匮乏而被迫缩减或取消课堂上德育活动的安排。本文已经提到,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英语老师对德育内容的了解并不全面和深入,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英语课堂上的德育内容进行具体地分类和陈述,从而让广大英语教师更加全面地构建德育知识系统。

大体上说,英语德育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等;

(二)社会主义新时期提倡的美德,即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以及“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方针所提倡的道德内容等;

(三)西方先进的道德观念,即自由、民主、平等、热爱生命、保护环境、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等。以上介绍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补充,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表明德育工作还有待改进。

四、构建英语课堂有效的德育方法

除了教学知识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如果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必将受到严重挫伤。更重要的是,在如今“重智轻德”倾向的误导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德育方法不适应或不感兴趣,教师也很有可能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方式,干脆把德育“打入冷宫”。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地调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是要尽一切努力,确保学生意义构建的发生,而非教师单方面知识的传授;即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李万轶,2008)”。不难看出,要想搞好英语课堂的德育工作,教师必须构建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其传授的德育内容,并进而产生道德准则的习得。需要强调的是,在英语课堂上,英语必须是德育的载体,任何一种德育方法的建构和实施都必须和语言教学密不可分,这样才能达到智育和德育并重的目的。下面重点介绍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两种公认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观首要提倡的是情景教学法。顾名思义,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项桂芬, 吴丽丽, 罗晶,2010)。” “由于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示,所以教育要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的情境,使他们主动产生学习的需要(曹辉,2005)。”具体而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德育内容和语言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充分利用语言描述,实物展示,声像(图片、音频和视频)呈现等多种方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从而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进行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完全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桎梏,更加形象和生动地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德育内容的存在和重要性,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当今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夏纪梅,2001)。”“它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刘宏君,2009)。”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完全符合建构主义“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所以将其运用到英语德育工作中也必将产生积极的效果。和情节教学方一样,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开展德育工作,教师也必须把德育内容寓于语言教学内容之中,并科学地安排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自动地完成道德知识的构建。英语德育的具体任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游戏,表演,报告,作文等都可供教师进行选择。任务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让学生在做中学,这不仅可以充分地锻炼他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的方式增强其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因此真可谓是两全其美。

五、总结

学校教育具有政治性的特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的观念严重冲击着我国的道德底线,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了道德失范的问题,以至于校园内的自杀、谋杀、抢劫等事件屡见不鲜,这无疑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发展相协调的道德观念,学校教育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科目都必须加强德育渗透。英语在高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英语德育工作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然而,现阶段很多英语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可以看出,除了应试教育的错误引导之外,教师忽视德育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明确具体的德育内容和缺乏有效的德育方法,进而有意或无意地缩减或取消了课堂上德育活动的安排。所以,明确德育内容和构建有效的德育方法有助于教师加强课堂上的德育工作。总之,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广大英语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思想道德过硬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Schmidt , R..At tention [ A ].In Robinson ,(Ed.),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 ruction[C](pp.320.[6]李万轶.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英语教师角色及职能转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6-9.[7]李遵梅.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 ·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刘宏君.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语课堂的实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5-107.[10]刘丽玉,申波.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潘洪建,何斌武.建构主义教学:何去何从[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本),2006(1):91-93.[12]谭顶良,王华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3-107.[13]项桂芬,吴丽丽,罗晶.情景+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二外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8-172.[14]夏纪梅.“任务教学法” 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论丛, 2001(2).[15]http://baike.baidu.com/view/1182381.htm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试论建构主义数学观

试论建构主义数学观

[摘 要]建构主义数学观的认识要在理解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抓住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实质、主要特征的数学学习观;并且明确数学教学是“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是“数学意义建构”,须科学地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包括学习前)的真实思想(数学思想)观念(数学观念)等。[关键词]建构主义 数学观 认识

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目前关于建构主义的数学观有许多观点,但或是所论的数学观抽象;或是脱离数学学科的特点仅从教育心理学理论上的学习观来阐述数学观。由此,对数学教学的指导性尤其是操作性不强。本文结合数学数学学习的实质和特征来阐述建构主义的数学观。

1.建构主义的理解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核心是:学习并非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知识和经验(原有观念)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并且建构具有社会性。

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故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是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学习环境应包含的重要因素等。从另一方面看,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因此概括地讲,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来理解。1.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法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定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属性。“情境”: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协作”则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甚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构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 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其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就是“图式”,也即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不取决于记忆和背诵老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1.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1)用探索、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多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并加以认真思考,且与“协作”、“会话”结合起来。

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动机。(2)创设情境并提示新旧知识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组织、引导讨论与交流。

2.建构主义的数学观

建构主义自1987年正式出现于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以来,它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受到广泛重视,成为1989年到2000年数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6至ICME-9)关注的问题之一,进而成为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研究项目公开宣布采用建构主义观点,如荷兰弗罗·登文就明确表示:建构主义与他们关于数学教学的理论是相通的。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数学教学就形成了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和数学教学观。2.1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2.1.1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实质 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实质是:学生通过对数学对象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数学对象的意义。而“思维构造”是指学生在多方位把新知识与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意义。首先要与所设置的情境中多种因素建立联系。其次,要与所进行的活动中的因素及其变化建立联系,还要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联系,这种建立多方面联系的思维活动,构造起新知识与各方面因素间关系的网络,从而最终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有外部的操作活动,也有内部的心理活动,还有内外的交互活动,但主要是内部的心理活动。

这种思维构造的过程,是主动活动积极建构的过程,最终所建构的意义固着于亲身经历的活动背景,溯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扎根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的传授实际是向学生的头脑中嵌入一个外部结构,当这个外部结构缺乏与原有认知结构的有机联系而对其难以寻找、难以辨认时就会造成主体无法建构新知识的心理歧义,当主体被迫记住它的意义时,就仅仅是一个相对孤立主体的嵌入,机械学习就这样产生并恶性循环下去。

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虽是一些语言和符号,但是数学家们根据事物客观属性感知的思维而构造的结果的表达形式,代表着确定的意义。学生要获得这些知识,并不仅仅记住这些思维结果的表达形式,也需要经过以自身为参照中心的思维构造过程。当然,因为有着前人思维构造的经验,教师创设的情境,从而使学习过程的思维构造有捷径可循。2.1.2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的主要特征 从以上分析可知,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对数学对象进行思维构造的自主活动过程。是学生自身智力参与而产生个体体验的过程。所以离开了“自主活动”、“智力参与”和“个人体验”就很难真正在心理上获得数学对象的意义,因此,“自主活动”、“智力参与”、“个人体验”就是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的主要特征。

个人体验,包含语言成份和非语言成份,当完成某个数学新知识的建构时,其语言表征(学习活动中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仅仅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外部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不能以外部形式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表征,如:情节表征(学习活动中的视觉映象或其它映象),动作表征(学习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等,它给予语言表征有力的支撑。这就是说数学认知建构是语言和非语言的双重编码。这些语言的、非语言的编码或表征,使主体获得了数学对象的丰富、复杂、多元的特征,即是主体获得的“个人体验”。

智力参与,就是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能力都参与进去。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数学活动及其经验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过程,或是“同化”,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scheme,又称认知结构)”中;或是“顺应”,顺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但都立足于学生智力参与的自主行为。

自主活动,是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学生的自主活动,第一是活动,第二是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活动是语言、非语言表征的源泉,最初表现为外部的活动如“协作”、“会话”。在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下,外部活动内化为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从中产生个人体验。“学习共同 2 体”影响“个人体验”的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智力参与为前提,又以个人体验为终结。

2.2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是对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功能的认识,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是“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教师要以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依据,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以确保意义建构目标的实现。2.2.1科学地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在建构主义观点下,数学学习是一个“思维构造”的过程,其学习特征要求教师角色转换,即由“主角”转变成“编辑”“导演”。教师是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进行设计和组织,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师生行为所引起的效果进行预测,并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为教学过程形成整体的科学设想。建构主义认为,假设反省是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体验情境、从事解决问题活动、评价在解决问题中的得失成败。为此,教师应努力构建问题、协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数学场所,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应努力培养出一个好的“数学学习共同体”,该集体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具有民主和谐气氛。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良好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示范”展现出“活生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揭示知识的内涵。另外,应运用合理的切实的评价,帮助学生完成数学认知建构。

2.2.2数学学习的意义建构

数学对象主要是抽象化的思想材料,数学建构活动不应理解为在学生头脑中机械地重复或简单地组合(即“还原”),而主要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即把这种抽象化的思想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纳入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对此,教师应注重情境性教学,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并消除已有的“素朴观念”(naiveconception,指日常生活中的观念)和已有的经验对新知识学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同时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促进意义建构。

2.2.3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包括学习前)的真实思想(数学思想)观念(数学观念)数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数学观念是指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认识,是数学思维和现代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又对数学学习起到调整、定向、推进的作用。诸如推理、抽象、化归意识等等,都是数学观念的具体内容。

按照建构主义观点,了解、掌握学生真实的数学思想、观念是数学教学工作的关键,不仅要注意了解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真实思想、观念,而且更应注意研究这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又应如何促进这些思想观念的必要修正、改进和发展?因此要注意:(1)对学生所具有思想、概念给予暴露的机会。(2)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活动的“素朴观念”、“非标准观念(noncanonicalconception)”不应简单地看成“错误观念(misconceptions)”,而应看成与“标准观念”相“平行”的“替代观念”(alternativeconception),应明确“替代观念”向“标准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学习过程是观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也即是“替代观念”与“标准观念”的不断整合和调和。(3)帮助学生对不同的思想、观念作比较。(4)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协作、交流,学生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表述和辩论(反省),还可以学会评价及受到他人思想、观念的启发,从而使数学对象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起更完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等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涂荣豹.建构主义观的辩析及再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3):2-3.[3]李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1.[4]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第四篇:建构主义学习理抢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摘要:以提高大学生体质为已任的高校体育教学,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帮助高校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体育历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1世纪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它不仅需要传授技能、技术和理论,其目的也不仅在于增强体质,而是把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作为目标,促使学校体育教学向学校健身教育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构建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理解、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它有如下特点:知识是学习者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的,既非直接来自主体,也非直接来自客体。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他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其他人来代替。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知识是在配合自身追求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形成演变。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人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知识积累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来。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的支持者,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教师还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2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2.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以自己的力一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构成。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只有建构性学习(积极学习、累积性学习、目标指引学习、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才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最能促进学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点。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一是分析教学目标,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课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的教学主题;二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三是确定本主题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所起的作用;四是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发挥学生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不同的设计;五是开展小组讨论、协商;六是评价学习效果,主要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进行;七是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尊重,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力一向。

2.2以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过程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构

2.2.1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关规定:“

一、二年级必需开设体育课,三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每年检测一次达标作为必修课。每个学期都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的考核,并结合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平时锻炼情况和进步程度加以平分。对患有不同程度慢性或急性病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以至于长期以来高校的体育教学一直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要要求,注重运动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注重教学的形式、结构、内容、方法、手段、要求、考核、评价等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这种传统高校体育的“近期效果”观念,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在加人WID后的今天,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开拓意识与能力。学生由被动、模仿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因此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具有独自科学化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2.2.2使学生真正掌握独自科学化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运动技术的教学,教学应包括所需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以及锻炼处方等方面的知识。

1、理论知识:由体育锻炼基础理论,营养学基础理论,锻炼原则,锻炼的负荷、强度和密度等组成;

2,体育锻炼方法:由一般性运动方法,专项性运动方法,组合性运动方法,混合性运动方法组成;

3、锻炼处方:由一般锻炼处方,健康锻炼处方,运动处方,伤病锻炼处方组成。

2.2.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近年来,绝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的学制都已从原来的两年普修课,改为一年级开设普修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体育专项选修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内容统得过死,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矛盾。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传授各项技术,学生只能是循规蹈矩地学习,没有自己选择学习的空间,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然而,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中学体育课的比重较小,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科学化锻炼和终身体育的经验少之又少。在学生的经验之中,只是认为打篮球、踢足球等等体育活动可以健身、娱乐作用,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活动就玩。因此,在创造具体真实的情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引导作用。

2.2.4在建构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直接传播者,也不是活动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协作者和学习者。学生个体建构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可以控制和主导的,只能在选择教材和锻炼内容上给学生引导,布置好练习场地、器材,服务学生,保证其活动的安全性。

3结论

确定以培养学生具有独自科学化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观念的教学目标;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模式,加强对科学化锻炼的理论知识、方法以及处方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身体锻炼,发展以学生的经验背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第五篇:建构主义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增城中学

周波

语文阅读教学是个令人沉重的话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因此感慨:“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引人瞩目,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多不胜数,流派纷呈;许多相关理论也相继引进或兴起,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个例。然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状况却未因此改观,改革的热闹与实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阅读成为当前教学最弱的环节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症结到底在何处呢?学界人士认为是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其表现是过分注重教师对文本教法的研究(教材钻研得深不深),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因此以情节结构分析为中心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程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路”跟着文章的思路走,学生的“学路”则跟着教师的“教路”走,“学”成了“教”的附庸,学生成了教师思维的俘虏――一句话,重教而轻学。显然,要改变阅读教学尴尬的局面,必须先来一个理论上的转变:由研究“怎么教”变为研究“怎么学”,即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形成于七十年代末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认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传统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启示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课堂于学生

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课堂阅读,到底是谁去读?谁是阅读的主体?毫无疑问,必须是学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建构新知识的主体。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则完全忽视这一点,它首先强调的是老师读,然后要求老师把读的结果按一定的巧妙的程序和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即所谓“先教后学”。这无疑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我们有必要重新认清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北大钱理群先生亦提出语文要“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在语文阅读课中,人的价值、情感、思维应得到尊重与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应该接受精心设计的提问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从文章中吸收人文的养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情、意、心各方面的素质,做到善于阅读、善于审美、善于创造。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基于此,课堂教学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简述如下:

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小马自己过河”——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也说:“阅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解学到的,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慢慢培养出来的”。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差异性原则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我国古代学者有这样的观点:“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里的“自得”,就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差异性。一篇课文连老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教法,更不用说班上几十个不同思想和个性了。

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教学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学,形散而神不散,重视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细节的灵活性。教学内容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求疑、创新,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李镇西)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在阅读结果的评价方面,也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联系性原则一方面指要在阅读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另一方面则是,课堂阅读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而应“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于漪),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有了生活,才会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为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提供更好的情境。

启示二:教师的作用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

必须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主要媒介,教师的作用在于:1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2相机诱导、适时开导、及时疏导;3 搭建正确认知的桥梁。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我们的实践体会是: A在情境的创设中引起阅读的兴趣。

生动活泼应成为课堂的重要特征,如果一堂阅读课让学生倍受煎熬,那么就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实施情境化教学,创设美的境界,阅读才有吸引力,才具有精神意义。因此我们注意在情趣上下足功夫,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以及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激活阅读思维,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需要,如此课堂就成为一个“情绪场”,教师便教得轻松,学生便学得主动。B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的第一步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取得阅读的突破点:文章呈现了哪些人、事、物、情、理?给人的视觉与思维以较大冲击的关键信息在那里?深刻而“难以说清”的印象是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必须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引,重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欲望;导,重在主导学生的阅读方向以及疏导阅读中的阻塞。如此,阅读的主动性强,积极性高,阅读活动才能成为学生思维与心灵共同参与的游戏,阅读才能走向作品深处,建构新知识的目的方能达到。

C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质疑解难 我们认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勾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常常以四人为一组(考虑阅读经验、知识背景的搭配),以此展开讨论分析、广泛联系、质疑问难,由点及面铺张思维,综合归纳,从而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D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感悟

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或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加以鉴赏评价,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或与他文对比评品,或共同抒写阅读感受,将阅读活动导演成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的舞蹈,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成功感,也将优化其品质结构。E在活动与迁移中尝试创新乐趣

课堂就是要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课堂的活动与阅读的迁移,是学生抒发情感、活跃思想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时候。只有在活动与迁移中,学生的智慧、灵气、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要求学生以情带读,以读悟思,以思启智,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潜能,促成其创新精神、创新性格、创新习惯的养成。

启示三:应按学习心理过程设计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教学程序怎样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即“感知——分析——体悟”的过程,来思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建构以“调动主体,感知文本——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发展主体,体悟生活”的课堂阅读模式: 1调动主体,感知文本。

阅读之始,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课堂角色,处于被动接受、消极阅读的状态,缺少阅读的内驱力。因而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用情境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阅读任务的制定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来,从“要我读”变为“我要学”,增强其自主阅读意识。2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开放自己、平等表达、自由品评、心灵不羁、互相合作、共同分享,这样一来,课堂就不仅仅是课堂,而是生活本身,阅读便成了一种愉悦心灵的交际活动,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信,提高了兴趣,升华了情感,精淬了思想。于是,原来的“我得读”变成了“我能读”。3发展主体,体悟生活。

阅读文章不应该只停留在读懂这一层面,如果阅读仅以读懂为目的,阅读只可能变成一种纯技术性、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阅读课应该是学生心灵飞翔的天空,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舞台,应该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精神的娱乐、思想的交流。活动中要注重阅读体悟的内化,精神境界的优化,要注意课内课外的联系,让生活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生对社会、人生、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做到“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生活”。

下载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 1 学习是建构性的,已有知识将影响新知识结构的建立。应该尽量将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新信息关联起来。 2 学习是主动性的: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核......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讲座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万家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共为三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

    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已经习惯按照母语的模式进行思维,因此在学习新的语言时,总会受到原有语言习惯的影响,也就是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tran......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培养......

    元认知迁移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教育论文(xiexiebang推荐)

    摘 要 与认知策略知识对应的元认知迁移理论是当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迁移理论的新发展,其基本思想在于强调认知策略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元认知迁移理论的......

    试析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知识观 学生现 学习观 高校创新教育启示论文摘要: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要求高校培育出创祈型的专业人才。这些创新型的人才具有否定权威,自主学习,积极乐观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述评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小学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小学数学学习□华东师范大学 孔企平 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会有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 持不同的学习观的教师对教学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 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