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

时间:2019-05-15 07:5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亲子依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亲子依恋》。

第一篇:亲子依恋

授课题目:亲子依恋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亲子依恋的概念,掌握亲子依恋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的方法。

3.重视亲子依恋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亲子依恋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感悟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听《成长故事》,回答故事中的“他们”是谁?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父母”。

科捷尔丘克在197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母亲平均每天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只有3小时。可见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母亲的角色——无数的第一次

 第一次喂养孩子(给孩子喂奶、换洗尿布) 第一次抚摸孩子

 第一次逗乐孩子(与孩子一起游戏,给孩子讲故事,逗孩子高兴) 第一次倾听孩子„„

母亲是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从而使得幼小的孩子更多愿意与母亲建立并保持一种情感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第三章第一节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中的第一个内容——亲子依恋。(P46)

一、什么是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是指孩子在两岁前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性。依恋的对象一般为母亲。主要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

二、亲子依恋的作用(P47)学生分组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寻找案例中描述儿童的表现的关键词语,讨论这些关键词涉及个体的哪些能力。

实例:孤儿院的儿童

2005年9月29日,《我国孤儿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8周岁以下父母双亡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共计57.3万人,在孤儿院中只有不足16%的孤儿有机会被爱心家庭领养。其他孤儿则由孤儿院代为照顾,教给他们一些自主生活的本事。

据调查,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绝大多数孤儿性格孤僻,自卑感强,特别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学生总结关键词:孤僻、自卑、心理因素(性格、交往能力、心理健康)

丹尼斯在伊朗孤儿院研究发现,由于孤儿院只能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要,儿童很少得到活动的机会,结果只有42%的儿童能够在2岁时独自坐起来。到4岁时能够独立走路的也只占15%。智力测验后发现,他们的平均智商仅53分。关键词:智力

实验——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

美国的心理学家哈洛把生后不久的小猴单独养在良好的物质环境里,它的一切生理需要都能满足,但剥夺了它与母猴及伙伴交往的机会.一年后放到正常猴群中,结果发现这些被隔离过的猴子表现出了不正常的行为:恐惧、畏缩、无探究行为,不会与其它猴子正常交往,甚至长大后不会当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冷酷无情等等。

学生总结关键词:恐惧、畏缩、无探究行为,不会与其它猴子正常交往,甚至长大后不会当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冷酷无情(情绪发展、交往能力、抚养关系)

留守儿童现状(观看视频)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以及“隔代教育”、“寄养教育”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调查显示,不少儿童存在柔弱无助心理、自卑闭锁心理、寂寞空虚心理、逆反心理及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在行为习惯上,有些儿童沾染上不良习性,甚至违法犯罪。在教育方面,据湖北省某县调查,“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绩较差,42%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无故辍学。学生总结关键词: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 冷漠、恐惧、畏缩

综上所述,良好亲子依恋的建立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交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注意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频繁地更换监护人、更换保姆,都可使亲子依恋关系不能正常稳定的建立,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情感发育,使其情感冷漠,性格孤僻,对外部事物和人缺乏信任。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的方法

(一)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

母乳中除了包含代乳品无法供给的养份和抗体外,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哺乳的过程中,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和妈妈有皮肤对皮肤,眼对眼的接触,可以感到温馨的母爱,感受到妈妈的关心,满足了婴儿对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而母亲也享受到为人母的满足,从而增进母子感情。

(二)尽可能自己代养孩子,保持养育者和婴儿稳定的抚养关系。

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照顾子女,很多孩子都是由祖辈照料,这些孩子同样受到细心的抚育和呵护,形成了我国当前社会抚育婴儿的特殊模式。如果父母在此问题上处理不当,于是这些孩子依恋的对象往往不是父母而是他人,对自己的父母虽然不厌恶与拒绝,但是表现的比较冷淡或者回避。而且一旦对隔代人形成了亲密依恋关系,就具有了相当的稳定性,以后父母将难于取代,这种亲子之间的隔阂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消除。父母自己代养孩子,有助于使其形成安全的依恋。

(三)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是保持婴儿良好情绪状态的重要条件。当宝宝发出各种“信号”时,都期待着养育者能正确理解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成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当孩子哭时,养育者能迅速地根据哭声做出判断,孩子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反应。如果他发出的信号总是得不到回应,婴儿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状态”。婴儿会得到一种经验,即他们自己不能控制自身的环境,因而逐渐放弃对环境的探索,当婴儿得不到回应性环境时,他只能学会放弃,这些婴儿常常表现出冷漠、被动和退缩,反应迟钝,发育缓慢。因此,不必担心好抱成癖,想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把宝宝抱在怀里。

(四)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越和谐,父母婚姻质量越高,相互支持度越高,越能以积极的心态善待孩子,其子女依恋安全感越高。破裂的家庭,即由于父亲或母亲死亡、离婚、分居,或被父母抛弃常会对子女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五)给孩子应有的父爱。

许多爸爸认为养育宝宝的主要责任由妈妈承担,爸爸只起辅助作用,这种想法会让你忽略对宝宝的关爱。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就并非仅仅只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有的儿童甚至对父亲显示更多地接纳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反应。

总之,对于父母的健康依恋将会促进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奥秘的探索和好奇。同时,早期依恋增加了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信任,并使儿童以后能对同伴发展起成熟的情感关系。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说:“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待人接物的依据,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课堂延伸:父亲角色

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虽然母亲的角色很重要,但是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在交往的方式上,母亲更多地通过言语交谈和身体接触,而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正所谓,“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长期缺乏父爱,宝宝就可能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给宝贝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困扰,甚至影响宝贝一生的正常发展。美、英、德等国的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并且对男孩的影响更为严重。有统计数据表明,生长在缺乏父爱的家庭,男孩患综合征的危险是女孩的 1—3倍。尤其令人深省的是,那些双亲均在但父爱缺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美国婚姻问题专家道格拉斯所作的统计还显示:小时候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宝贝与那些享受到充分父爱的宝贝比较,他们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 作业思考题:

1、登录中国早教网,了解父性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第二篇:父亲的交往方式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020207王晓

一、论文题目:父亲的交往方式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的意义:

在依恋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幼儿不只对母亲有很深厚的依恋情感,对父亲的依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很深的影响。由于父亲角色特点与母亲的不同,建立良好的父子或父女关系,会对幼儿依恋的健康发展乃至母子依恋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黑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有很多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他对外部世界的经历和知识身体力行地为孩子提供关键性的保护和支持,能给予孩子一种超越家庭范围的宽广竞争性的社会意识,在帮助孩子解决权威、道德品质发展、自我控制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问题时,父亲又是一个特殊的重要榜样。但目前的状况是家庭教育以母亲为主,父亲对子女的关心、帮助不够,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根据这种现象,近几年来,许多专家进行了研究,父亲角色对孩子可持续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本文介绍这一领域中,父亲与子女的交往方式对于低幼儿童早期依恋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帮助父亲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努力成为合格的父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健康、智慧的孩子,给予家庭教育以科学的指导。

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亲子依恋的定义

●亲子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为约翰·鲍尔比,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指出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又称 “情结”)就是依恋。

●依恋的早期研究都是围绕婴儿展开的,因此形成了亲子依恋的狭义理解,就是指婴儿与第一照看人(往往是母亲)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结状态。

●广义的亲子依恋概念已经超出了婴儿的范围,是个体对养育者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无论是依恋的狭义解释还是广义解释,都没有把父亲考虑在定义的重要角色范围内。

(二)关于“父亲缺位”

所谓“父亲缺位”,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或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1、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一些父亲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父亲受“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

2、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导致父亲失去了教育权利。有不少父亲以为“严父”就是板着面孔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从而导致孩子对

父亲畏惧疏远或对立,父子关系紧张、扭曲甚至破裂,因而致使父亲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权利。

3、还有一种家庭,家庭角色结构倾斜,使父亲教育权失落。父亲们经常不在家,回到家时,孩子已睡了,孩子经常接触的是母亲,从母亲那听到对父亲的评价。因此父亲的形象是取决于母亲的塑造。“由临床证明妈妈在界定她的孩子们如何去看爸爸上面,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4、还有一种见解,认为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有整体“淡出”,是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制度中不受重视的表现。

(三)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研究

1、母子(女)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50年代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指出了机构养育的危害,尤其是母爱剥夺的危害。

﹡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解释了儿童对母亲依恋的机制,论述了最初几年母婴依恋关系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等人划分了儿童的A、B、C三种依恋类型(焦虑一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8种依恋亚型(Al、AZ、Bl、BZ、B3、B4、Cl、CZ),依恋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60年代末一80年代中期)。

﹡梅恩(Main1985)发现幼儿讲述依恋任务的反应可更好地由早期与母亲和谐的依恋来预测,而不是与父亲的依恋。

﹡心理学家们为研究成人依恋的内部运作模式编制了一个新的量表,即AAI(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他们运用AAI研究发现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特性的行为指标反映着母亲的认知描绘或内部自我运作模式。﹡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母亲的抚育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尤其在最初几年,孩子的经验对其成长后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

2、母亲对幼儿早期依恋发展的影响

﹡在身体方面,母体和母乳是胎儿和婴儿唯一的和最佳的营养源泉,母亲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人的最初发育。

﹡在心理方面,母亲情绪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母亲的文化素质、个性状态对幼儿的影响将远远超过父亲。

﹡在品德方面,母亲的言行举止、是非判断、道德标准等都会在幼儿尚未成熟的道德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戈林克夫和艾姆斯(Golinkoff&Ames,1979)对父母的调查得出,母亲每天接触婴儿的时间为8.33小时,父亲为3.16小时。母亲为婴幼儿提供最多的语音刺激,交流表达的机会最多、最丰富,她最有力地指导和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3、母子关系相比较父子关系对早期幼儿依恋发展更具影响的原因分析﹡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 的历史定势,教养子女的这一功能,似乎是女性生育以及哺乳功能的延伸。“教育始于母亲膝下”。

﹡个性心理特征:母亲和父亲在言语、情感、性格特征等个性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传统的社会印象认为,母亲的性格特征更加有利于早期幼儿的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依恋。

﹡女性的职业优势:妇女多从事与人有关的职业,职业优势使她们更易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父子关系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研究

1、父子(女)依恋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发展情况

﹡20世纪20年代以前,父亲被偶尔提及,通常是被当作养家糊口者、训 导者和道德指导者.而不是孩子的养育者。

﹡20年代,有些文章开始明确提到了父亲,但是在研究中提到的父亲更 多的是被当作是管教者或者性别角色榜样。

﹡60—70年代,人们对父亲方面的关注有所增加。研究者从文化、社会观念层面出发,将父亲概念、父亲养育(父性)作为文化结构的一部分看待。总的来说,父亲被当作是家庭经济的支持者而与幼

儿的教养无太大关系。

﹡70—80年代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父亲对于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是外围的、间接的,是通过对母亲的经济和情感的支持起作用的。(Biller 1993,Macooby&Martin 1983)。

﹡70年代以后,父子关系中的双向模式,即儿童也对父亲产生

影响的模式,开始替代先前的父子关系的单向模式。

﹡ 80年代到目前对于父亲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 前提上进行了分类汇总,形成了五类关于父亲影响的研究类型和分析。

2、关于父子(女)关系的研究分类

﹡早期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基于对母亲行为、母子关系或父母子女关系的研究,所得结论也主要是有关母亲与子女或父母与子女方面的,对于父亲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最近的十多年来,研究者们对父亲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作用的兴趣日益浓厚,相应的研究也积极开展起来:

﹡第一类,研究单纯地只考虑父亲的态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而不考虑母亲的影响。这类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有性别角色发展问题和父亲涉人孩子的教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问题。

﹡第二类,研究比较了父亲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作用,认为父亲的接受—拒绝(爱)与母亲的一样重要。在父亲研究的早期,主要是把父亲身份(vaterschaft)和与母亲身份(mutterschaft)做比较,也就是研究它们的异同,人们对父亲的研究几乎完全依据来自母亲的信息。

﹡第三类,研究在比较的基础上认为父爱对某些特殊发展问题要比母爱更有预见性。

﹡第四类,研究排除了母亲因素,认为父亲的接受一拒绝是儿童某些特殊发展问题唯一重要的预测指标。

﹡第五类,研究认为父亲的养育和母亲的养育分别在儿子和女儿身上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父亲在幼儿早期依恋的发展上的作用

﹡身体方面

父亲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

﹡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年龄虽小,但是可以通过观察有意、无意地从父亲身上学习其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父亲还是孩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智力方面,父爱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由于父亲性格、智力的一些特点,父亲与孩子交往方式的开放性,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与多方面兴趣爱好。父亲还是孩子余暇时间的游戏伙伴,心理烦闷的调节者,这也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五)父亲的交往方式如何促进幼儿安全依恋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1、对于社会和政府政策,研究人员认为应统筹如下几点:

1)、对年轻父亲、处于不利经济境况的父亲给予经济支持,使他们能参与儿童教育

2)、改善家庭活动与工作活动的协调性;

3)、在工作单位和社区给男人和父亲提供咨询;

4)、给准备做父亲的男人提供预备性课程—在更普遍的水平上把教育政策与家庭政策联系起来/相互协调;

5)、改善和加强家长的能力和婚姻关系;

6)、起草一份论述父亲政策各个不同方面的“父亲政策备忘录”;

7)、重新定义和评价父亲身份及其文化意义。

2、对于父亲群体,1)、父亲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母亲的抚摸和父亲的肌肤相亲对于幼儿来讲效果是不同的。

2)、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其母之爱。如夸奖、赞扬或微笑。能让幼儿在爱的氛围和滋润下长大。

3)、坚持每天或短期内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孩子不仅从父亲那享受到爱,而且能从中接受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4)、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兴趣,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勤于沟通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5)、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积极强化。

3、在具体策略中,目前的研究由于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和形成系统的结果,因此也没有在社会领域形成比较有实践意义的指导策略。

四、论文进展计划:

2005年6月前完成大致的论文文献综述

2005年9月—10月底:继续查找资料、分析资料

2005年11月—12月:制作《父亲的交往方式现状问卷调查》,2006年1月—2006年3月,完成问卷调查,了解父子或父女交往

方式和亲子关系现状并作出分析。

2006年3月—2006年4月,完成论文。

五、论文结构

●引言:

●父亲采取的交往方式现状分析

●父亲对幼儿依恋发展的影响

1、父亲群体的角色分类

2、父亲在幼儿早期依恋发展中的作用

3、与母亲相比,父亲角色的独特性以及这些独特性对幼儿依恋发展的作用

4、父亲的参与交往对幼儿母子或母女依恋发展的作用

●良好父子、父女关系,促进幼儿安全依恋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1、依恋的种类(安全依恋的表现)

2、建立良好父子或父女关系,促进幼儿安全依恋的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①对于社会和研究人员群体而言

②对于父亲群体而言

③对于母亲群体而言

六、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理论研究法

七、参考文献

1、(理查·阿特金《发现爸爸:母亲的角色》)

2、(苟得法(Goldfarb 1945实验研究结果)

3、(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周纯英 《论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职能》)

4、Ronald P.Rohner,Robert A.venziano:“the importance of father love,HistoryandContemporaryEvidenc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December2001 Vol.5,No.4,382—4055、Ross Parke著,李维译《父亲的作用》

6、《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3期

陶沙、林磊《3一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7、刘金花《上海父亲育儿态度和观念的代际比较》华东师范大学

8、李维《从母子依恋到父子的互动》

9、《上饶师专学报》1995年2月第15卷第1期

袁庆丰《父亲形象的缺失及其替代—郁达夫个性心理研究之一》

10、《育儿教子》

刘稚颖《父亲是孩子的另一半》

11、《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孟育群、宋学文《父亲淡出家庭教育和父爱的作用》

12、杨霞《父爱对于孩子心理成长很重要》

13、何东《父爱—现代家教的盲区》

14、《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周纯英《论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职能》

15、《红河学院学报》

赵淑芳《浅谈新一代父亲角色的成长》

16、《教子有方—爸爸的角色》

17、《现代家教呼吁父爱》

18、周波、张智《美国儿童发展中父亲影响作用研究综述》

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6月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

20、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父亲淡出家庭教育和父亲的作用》

第三篇:儿童依恋的研究现状

中国儿帝保健杂志2007年02月第15卷第1期C.IC11C 1}'eb.2007, Vol 15, 1 59 文章编号:1008-6579(2007)0 r 0059 03 【综述与讲座】

儿童依恋的研究现状

钟鑫琪综述,静进审校(广州市中山大学北校区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广东广州510080)中图分类号:h 179文献标识码:B

摘要:依恋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

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依恋的探索一直是心理界、教育界和医学界的热点之一本文对依恋研究的四种经典的测

试方法、传递性以及其与精神病理的关系等四个方而进行综述

关键词:依恋;传递性;精神病理

依恋(aLLa<;hmenL}是指某一个体对l!一特定个体长久持 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 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山于这种情感 联结,}}I婴儿在碰到挫折时,L匕如遇到陌生人,他就会趋近依 恋对象以寻求安抚二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离,则会导 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Lv)对依恋的研究可 以追溯到弗洛伊德(Sigmuro Freud),他认为童年期获取的

对环境中人、事、物的经验会影响其成长后的生活方式,童年 期的亲子关系经验将成为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型发展

心理学近年来十分关注依恋关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母婴依 恋的性质与特征,这方而研究主要集中在依恋的经历和依恋 类型所带来的后果

A ins w or Lh讨论了青少年和成人与父母的持续关系、与 亲密}JJJJ友的关系,以及依恋在情侣中的作用ICI有人也认为 依恋并不是婴儿或儿童所特有的,成人也存在依恋所谓成 人依恋是指成人对自己童年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它不 仅建立在童年依恋经历的事实上,更是建立在成人日前对童 年依恋经验的评价上}2}成人依恋会影响个人人际关系的 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依恋测试方法的 不断发展使得对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依恋进行评价 和测量成为可能,从而对婴儿旱期依恋是否具有跨时间的稳 定性、父母依恋模式与子女依恋模式的联系、不安全依恋模 式与精神障碍等方而进行广泛月_深入的研究 1依恋的研究方法

1.1陌生情景法陌生情景法(strange situation, SS}主要 是用以评价8} 18个月婴儿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该方 法的理论背景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行为,’(、。<;uriLv base behavior)通过行为控制系统的调竹,儿童和依 恋对象不断转换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的寻求亲近行为和探 索行为,陌生情景法就是对‘安全基地行为”的考察}3}该方 法将儿童的依恋分为4种类型:安全型(se<;urelv aLLa<;hed), 焦虑I口I避型(anxious avoidanL)、焦虑矛后型(anx iou二。nr b iv glen L),混乱型(disorganized)研究者对陌生情景中的个 体行为差异的探索中发现两个矛后的观点}“}:①陌生情景中

作者简介:钟鑫琪(1982),女,舍族,硕士在读,研究万向是儿童青少 年心理卫告〕 的行为反应的是个体与照顾者已经建立的依恋关系;②行为 反应的是儿童个体气质而不是已经形成的母子依恋关系 前者认为经过旱期敏感、积极照顾的婴儿在陌生情景中会以 安全依恋表现出来后者则认为儿童气质能解释在陌生情 景中儿童行为的显著差异,虽然不能以气质来区分安全或不 安全型,但可预测不安全的类型近来这个争论不断倾向一 致:旱期依恋经历和儿童气质均会影响儿童的旱期依恋模 式,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

陌生情景中的婴儿依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儿 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它被广泛应用于不 同文化背景的依恋研究中陌生情景法有一定的局限性}'I.①与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反应强度相比,儿童在标准实验室 里的依恋行为要人得多,所以有研究者认为该方法缺乏生态 效度②施测受文化的影响首先,文化会影响参与者对陌 生情景意义的认知,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性质,使亲子在实 验中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文化特性其次,价值观的差异会导 致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不同研究发现,安全性依恋在所 有国家中的样本都很相似,差异在于回避型依恋和矛后型依 恋所占的比例不同}“}③陌生情景法也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和条件首先,它的使用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只适合8} 18 个月的婴儿其次,该方法的应用需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的人样本,从而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另外,许多难以控制 的额外变量,L匕如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等,往往会削弱陌生情 景法的效度

1.2儿重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a L-La<;hmenL分SeL, A Q S)是继“陌生情景法’之后出现的又一个 公认为有效和可靠的儿童依恋行为测量工具,它克服了陌生 J清景法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测量家庭环境中1} 5岁 儿童的依恋行为}’}迄今,它广泛用于评价儿童对母亲的依 恋行为,亦用来评价儿童与保育人员之间的依恋关系和跨文 化研究AQS和陌生情景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川,它符 合依恋理论的假设,即在外部环境不发生急剧变化的条件 下,儿童依恋行为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I

AQS的优点在于:首先使用方便,一般了解儿童行为的 成人经过简单的训练便可有效的使用它其次适用于小样 本甚至单一研究对象的情景其三是具有启发性特点,特别

适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思想和假设最后Act s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用多种统训一方法进行整理分析使

这一方法更为实用不过须要说明的是AQS具有强迫选 择和分类的性质限制了被试的自山反应并有可能遗失重 要的信息

1.3成人依恋访谈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LLa<;hmenL inter view, AAI)法是用于测量成人依恋的一种半结构化访谈基 本思想是:通过个体回顾和描述童年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失去依恋对象或与依恋对象分离的经历事实并评价这些旱 期依恋经历对自己个体发展、个性形成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从而确定成人的依恋工作模式或依恋心理状态}”}

根据个体的生活史以及谈话的质量(是否真实、有证据 证明其所说的话)、数量(是否简洁完整)、关联(谈话是否与 主题相关反应是否敏捷)及方法(是否清楚有序)AAI将成 人依恋分为四类I }I:自主型(autonomous aLLa<;hmenL} ,漠视 型(dismissing aLLachnrenL)、专注型(preocxupied aLLaclr menL}、未确定型(unresolved aLLa<;hnrenL)

研究显T成人在AAI中的四种依恋类型与婴儿在“陌 生情景,中表现出来的四种依恋类型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成人的自主型、漠视型、专注型、未确定型分别对应于婴儿的 安全型、焦虑回避型、焦虑矛后型、混乱型}l of

A AI的优点:首先 A AI的分类不受叙述者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111.其次A AI具有相当高的预 测效度它不仅能够预测父母与儿童的依恋关系和抚养行 为而月_可以较好地预测参与者或其子女是否有或者是否将 会有心里失调的问题A AI的缺点:AAI属于半结构访谈 在交谈和评分上都很费时费力(每一被试需7 } 10 h)而月_ 对访谈者的访谈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 的培训

2依恋的传递性

依恋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时形成的

“内部工作模式”将整合到个性结构中去影响其以后为人父 母时的行为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依恋关系的心理状态与 婴儿安全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母亲心理状态到婴儿 安全依恋是一个传递过程所以依恋现象可能存在代际传 递性即母亲的依恋模式与子女的依恋模式之间会有一定的 联系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是指根据特殊照料者(通常 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 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2}

父母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作用最人他们的许多因素 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经典的依恋理论认为起最根本影响 作用的是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101照料者有关依恋的心理 状态会影响到他们对子女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婴儿的依 恋安全性简言之婴儿期或童年旱期的依恋经验‘积淀”下 来到成年后形成与依恋有关的内部工作模式研究发现 在AAI中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其子女常常表现出 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模式二被评定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父母 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模式}131A Ber pier等112}在对依恋的元分析研究中证实A AI具有相当高 的预测效度它能够预渺,陌生情景”中父母和婴)匕的依恋关 系父母和子女的依恋安全性之间有75%的对应性

关于依恋关系在不同辈分人群之间的稳定性研究中发 现:母亲和外祖母依恋倾向性与儿童和母亲依恋倾向性有正 相关}101对不安全依恋与儿童精神障碍之间关系的研究中 也发现混乱型依恋儿童往往是情感失调父母的后代}’3} M ar in us等证实了有心理障碍儿童的母亲不安全依恋发生 率显著性高于正常儿童的母亲}川这些研究都说明依恋这 一心理现象具有代际传递性

70年代时研究者将母亲对子女身体和情感需要反应 的敏感性作为依恋安全组和非安全组母亲的主要区别特征 但P Fonagy等}’“}人认为母亲对子女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反 应不能等同于母亲对子女心理、精神水平需要的敏感性后 者比前者更能够预测依恋的安全性所以M ein、提出“将心 比心(mina Lcr mind)"的概念它是指父母具有把子女看作独 立心理个体的倾向表现为准确使用心理特征的语言来描述 子女的倾向}121 a S Mariarmes等11}进一步研究发现:母亲的 “将心比叮和儿童后来依恋安全性的相关完全可以用母亲 的敏感性来解释

3依恋与精神病理学的关系

依恋研究最初是对孤儿院中孤儿心理障碍的关注开始 的因而依恋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探讨儿童发生的行为 问题的可能原因和环境近10年来依恋研究在发展精神 病理学领域非常活跃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而:一 是儿童成长环境中的高危因素二是不安全依恋与儿童精神 障碍之间的关系

许多对儿童成长环境高危因素的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 与母亲的照顾质量密切相关焦虑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 倾向于拒绝和不敏感有时对子女缺乏耐心反应迟钝、表现 消极她们常常错误理解子女的需求不能与子女和谐相处 焦虑混合型儿童的母亲常虐待子女对子女的看护不连贯、不规律二母亲对儿童的情感很矛后时而强烈亲近时而强烈 Ipl避导致儿童的情感混乱}’王’“}此外儿童与母亲依恋关 系是否具有连贯性和组织性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最重要 因素之一}131

在对儿童依恋行为的纵向研究中发现:焦虑回避型依 恋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多为品行障 碍、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二焦虑矛后型依恋儿童容易表现 出退缩行为以情感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为主二混乱型依恋 儿童被认为是最不安全的高危儿童常表现出回避型和矛后 型儿童的混合行为他们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的行为 问题和心王剿瘴碍I n1

随着对成人依恋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表明不安全依 恋模式与精神障碍之间有明显关系DS ItOSeenSLedn等I }H I 的研究表明78%的精神病患者,75%的抑郁症患者,84%的 焦虑症患者, 84 %的物质成瘾者,93%的摄食障碍患者以及 92 %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AAI中被评定为不安全依 恋H Markus等I}}}对60名因精神障碍住院的青少年患者 调查发现绝人多数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

在不安全依恋与精神病理关系的领域还有许多方而有待探索主要有:①两者之间的中介因素、确切关系;②成人

在A AI中表现出来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在多人程度上可被认 为是过去依恋经历的反应在多人程度上反映的只是当前某 种心理病理状态;③儿童本身气质特征在依恋关系中的重要 作用。M ar111nS V an L, Bakerm ills KM】.Attachment SP11tat1n11S 111

n1nt11PrS T'P pT'P'

dil;c groups: A Met}rA nal of(: on cult ing 11a1Vt1P fathers, adolescents, alld SP.aT'ch foT' 110T'TnatlVe datal JI.lour alld Clinical Psy chology, 1996, 64: & 21 参考文献 ll3 候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川.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3(1):80 84.李菲铭,傅根耀.成人依恋问卷(AAQ3.1)的初步试用I JI.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 9(3): 19Q 192.LVeT'P.tt W,L MaT'kf..A SecuT'eha.Seh'Om Whlcht0 eXp10T'e c10Se T'elat1011Sh1pS}J}.Child Development, 2000, 71:703-706.刘志军.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IJI.心理发展科 学,2000, 29(8):24 30.郭力平.学前儿m:.心理发展研究方法}MI.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了{_,2002.233 234.ljzendoorn M11, Kroonenherg 1'M.Cross culture consistelr cy of coding the strange situation)JI.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90, 13:46资485.`i} iL,,吴放.中关两国儿m:.依恋安全性指标的比较研究I JI.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24(1): 30 33.许兴建.依恋研究综述I JI.柳州师专学报,2001, 16(4):8 93.M al'y M.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on attach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Overview of the field of attachment)JI.Jour nal of(:onsulting and作ychology, 1996, 64: 23T 243.陈琳,桑标.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川.心理科学进展,2005, 13(3):26 F 27s.141

BeT'111eT' A, L}OZ1eT' M.BT'ldglllg the attachTnellt tT'a11STnlrs 57011 gap: }hhe T'Ole Of TnateT'llal mllld m111dde11P.SS1 JI.lilt eT-nal Jo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3, 27: 3s} 36s.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IJI.二峡人学学报,2004, 26(2):90 93.f}Ollasay P, Steele 11,StPR.le M.MateT'lll T'epT'PSelltat1011S Of attachTnellt duT'lllg pT'egllallcy pT'P.Chct the OT'ga111Zat1011 Of 11I' fallrmOtheT' attachTnellt at Olle VP.aT' Of age)JI.Child 1)ev汁 opment, 1991, 62: 89r 90s.MaT'lalllle S, L}e Wolf,MaT'711uS 11.Se11S1t1V1tV alld attach meat: A M et} Analysis on parental antPCPdents of infant at-tachTnelltl J}.Child 1)二elopment, 1997, 68: s71-s91.Meins, L,lizaheth, f'ernyhough, et al.Bethinking maternal Se11S1t1V1tV:TnOt11eT'S} cOTnTIlelltSO11111fa11tS} me11ta1pT'OCPSSP.S predct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t 12 months)J}.J ou 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1, 42:637-648.Markus 11, Kitayalna S.Culture alld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lllt1011,emOt1011, alld mOtlVat1011}J}.Psychological Be view, 1991, 98: 2242s3.Boscenstein 1)S, llorowitz 11 A.Adolescent attachment alld psychopathology}J}.J ournal可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6, 64: 244 2s3.周I u:杰.依恋及其与心理病理的关系I川.中国临床心理学 杂志,1997, s(3):19(r 194.收稿日期:2006-06 20

第四篇: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投三军大解读

亲子依恋和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 外显自尊的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

周英1,姚荣英2(233030 安徽 蚌埠,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1,预防医学系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2)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学生交往焦虑的状况,探讨交往焦虑和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所中学2 7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一般情况、交往焦虑量表、亲子依恋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四个部分。结果 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但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 引导中学生改善亲子关系,正确把握自尊弹性,可缓解和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交往焦虑;交往焦虑,也称为社交恐惧症,是影响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害怕他人负面评价、社交回避、新环境适应不良,并与错误的认知、行为、社会情感相联系[1]。交往焦虑成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压力源,有交往焦虑的青少年会更加消极关注他人行为,敏感的评估他人[2]。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或改善,可能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自闭症、选择性缄默症等,从而造成社交技能缺乏,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3-4]。影响青少年交往焦虑的因素有人格特点、认知障碍、社会技能缺乏、不恰当的自我评价、自尊、家庭亲密度等[5]。亲子依恋是一种家庭结合为基础的持久的亲密情感联接,可以促使儿童获得独立,是个体发挥社会交往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6]。自尊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作为个体对自我持有的情感评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低自尊者社会归属感较弱,更多负面社交体验,拒绝积极的社会调节系统[7]。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中学生亲子依恋、外显自尊和交往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交往焦虑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496)[作者简介]周英(1982-),女,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姚荣英,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电话:(0552)3175225,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四所中学,初 一至高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 791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2 626份,有效率为94.1%。其中初中生1 392名,高中生1 234名;男生1468名,女生1158名,年龄为(14.68±1.81)岁。1.2 调查工具

1.2.1 交往焦虑量表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8],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量表含有15条自陈条目,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总评分范围在15~75分,分数越高说明交往焦虑程度越高。国内研究[9]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效度。本研究IA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9。

1.2.2 亲子依恋量表 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量表中的父子和母子分量表[1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全面反映青少年阶段情感依恋的质量。每个分量表包含相同的25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依恋安全性越高。本研究父子量表和母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5和0.843。

1.2.3 外显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外显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11],用来直接评价个人对自我的正面或负面感受。该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范围为10~40,高分代表高外显自尊。本研究SE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1.3 调查方法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统一编号,对课题组成员和学校的协助人员进行培训。调查员负责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所有调查内容将严格保密,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问卷并检查,如有遗漏项目现场补全。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 结果

2.1 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由表1可见,不同性别和学段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的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1 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单因素分析(x±s)项目 性别

学段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分类 男 女 初中 高中 较好 一般 较差 较好 一般 较差

人数 1392 1234 1468 1158 1237 1332 41 1831 743 28

交往焦虑得分 43.82±8.988 43.86±9.795 43.53±9.217 44.19±9.491 42.13±9.062 45.33±9.373 45.39±9.200 43.05±9.224 45.64±9.505 46.00±8.023

14.732

27.320

0.000

t/F-1.798-0.122

0.000

_

P

0.072 0.903

2.2 中学生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矩阵显示:中学生交往焦虑与父母总依恋、父依恋和母依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亲子依恋程度越高,交往焦虑水平越低;交往焦虑和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即外显自尊水平越高,交往焦虑水平越低;父母总依恋、父依恋和母依恋和外显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即亲子依恋程度越高,外显自尊水平越高(见表2)。

表2 中学生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的相关矩阵

变量 交往焦虑 父母总依恋 父依恋 母依恋 外显自尊 交往焦虑 1-0.179***-0.151***-0.162***-0.299*** 0.876*** 0.851*** 0.404*** 父母总依恋

父依恋 0.493*** 0.342***

母依恋 0.360*** 外显自尊

注:* P<0.05,** P<0.01,*** P<0.001 2.3 中学生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的中介效应检验

鉴于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采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12]。表3所示,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发挥中介效应,即亲子依恋对中学生交往焦虑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外显自尊实现的。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分别为68.16%和66.68%。

表3 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步骤

父依恋对交往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母依恋对交往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检验关系

父依恋影响交往焦虑 父依恋影响外显自尊 父依恋和外显自尊影响 交往焦虑的多元回归

母依恋影响交往焦虑 母依恋影响外显自尊 母依恋和外显自尊影响 交往焦虑的多元回归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636x w=0.794x y=-0.225x-0.518w

y=-0.746x w=0.911x y=-0.279x-0.512w

回归系数检验

SE=0.082,t=-7.763*** SE=0.043,t=18.560*** SE=0.084,t=-2.674** SE=0.084,t=-14.317***

SE=0.089,t=-8.371*** SE=0.046,t=19.708*** SE=0.092,t=-3.031** SE=0.084,t=-14.088*** 注:* P<0.05,** P<0.01,*** P<0.001 2.4 中学生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的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12]。先分别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再分别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构成的调节项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调节项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则认为调节作用显著。表4所示,调节项的偏回归系数均不显著(t=0.130,P>0.05;t=0.630,P>0.05),则对于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机制并不会改变。

表4 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的调节效应

步骤 父依恋对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母依恋对焦虑

第一步 第二步 回归方程

y=-0.225x-0.518w y=-0.024-0.226x-0.518w+0.002xw

y=-0.279x-0.512w y=-0.065-0.283x-0.512w+0.010xw

自变量回归 系数检验

t=-2.674** t=-2.674**

t=-3.031** t=-3.062**

调节变量回归 自变量*调节变系数检验

t=-14.317*** t=-14.306***

t=-14.088*** t=-14.087***

量回归系数检验

t=0.130

t=0.630 注:* P<0.05,** P<0.01,*** P<0.001 4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交往焦虑在不同学段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13-14],但高中段得分高于初中段,这可能是高中生比初中生学业压力大、自我意识增强和人际交往范围广阔,也就有更多的交往失败经验,因此存在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和困惑。不同程度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同学关系中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5],经常受老师批评指责的学生心理上容易缺乏安全感,处于一种自我否认的紧张担忧状态,从而产生较高的焦虑水平,而同学关系不良的学生常被同伴拒绝,使其情感支持和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焦虑情绪。

中学生亲子依恋、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的相关分析表明: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即亲子依恋程度越高,交往焦虑水平越低。Bowlby的依恋理论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认为,良好的亲子依恋扮演着“安全基地”的角色,在与父母的密切接触中形成对自我、他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认知,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情绪和行为[6]。中学生外显自尊和交往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即低自尊的中学生其交往焦虑水平更高。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认为自我意识对自身的注意而引起交往焦虑的各种表现和症状,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成分,发展和变化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低自尊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社会归属感低下,经历更多的负面社交体验,而产生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16]。

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亲子依恋既直接影响交往焦虑,又通过外显自尊产生间接影响,解释了亲子依恋到交往焦虑的路径。具体来说,个体与父母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依恋能形成更积极的自我概念,维持较高自尊水平,更加乐意与他人交往,最终促进社会交往功能的完善,缓解和降低交往焦虑水平。本研究显示外显自尊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交往焦虑之间中介作用大小分别为43.35%和49.74%,这和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7]。自尊作为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它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体验,间接影响人的活动动机和行为,是人际关系的监控者。但自尊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说明对于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机制并不会改变,即外显自尊不是亲子依恋对交往焦虑作用的条件。可能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混乱,自尊水平还不稳定,导致调节效应不佳,仍需要中学生在群体中确定自我角色和地位,发展自我同一性,促进人格独立。

参考文献:

[1] Brumariu LE, Kerns KA.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Middle Childhood[J].J Appl Dev Psychol, 2008,29(5): 393–402.[2] Moriya J, Sugiura Y.High Visual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n Trait Social Anxiety[J].PLoS One,2012,7(4):e34244.[3] White SW, Albano AM, Johnson CR,et al.Developmen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gram to Treat Anxiety and Social Deficits in Teens High-Functioning Autism[J].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2010,13(1):77-90.[4] Stein MB, Yang BZ, Chavira DA,et al.A Common Genetic Variant in the Neurexin Superfamily Member CNTNAP2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Selective Mutism and Social Anxiety-Related Traits[J].Biol Psychiatry,2011,69(9): 825–831.[5] 苏卫涛.研究生社交焦虑与家庭亲密度、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Rees CA.Thinking about children's attachments.Arch Dis Child[J].2005,90(10): 1058–1065.[7] Vandellen M , Knowles ML, Krusemark E,et al.Trait Self-esteem Moderates Decreases in Self-control Following Rejection: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ccount[J].Eur J Pers,2012,26(2): 123–132.[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0-232.[9] 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39-41.[10] Scragg R, Reeder AI, Wong G, et al.Attachment to parents, parental tobacco smoking and smoking among Year 10 students in the 2005 New Zealand national survey[J].Aust N Z J Public Health,2008,32(4):348-353.[11] Aguirre AA,Alonso Castillo MM,Zanetti AC.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elf Esteem in Adolescents.Rev.Lat Am Enfermagem[J].2010,18:634-640.[12] 温忠麟,刘红云,侯杰泰.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0-103.[13] Thaler N S,Kazemi E,Wood J J,et al.Measuring Anxiety in Youth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MASC)[J].Child Psychiatry Hum Dev,2010,41(5): 501–514.[14] 吴琛.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5] Peng ZW, Lam LT, Jin J.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Interaction Anxiet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J].East Asian Arch Psychiatry,2011,21(4):135-141.[16] Vandellen M,Knowles ML,Krusemark E et al.Trait Self-esteem Moderates Decreases in Self-control Following Rejection: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ccount[J].Eur J Pers,2012 ,26(2): 123–132.[17] Yun EK, Shin SH.The actor effect and the partner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mother-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on depression in mothers and adolescents in Kirogi families according to adolescent' development stage[J].J Korean Acad Nurs,2010,40(5):620-630.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 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 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3)照看人在孩子有压力时,作为安全和安慰的源泉的心理支持性是依恋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之处,是依恋对象与其他社会支持者的不同之处。无论广义、狭义的依恋,突出地表现在当事人遇到压力、困难时,是否会寻找某特定对象的保护、支持,遭挫折时依恋对象的安慰最为有效。3.狭义的理解

狭义的依恋指婴儿与第一照看人(往往是母亲)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结状态,表现为分离时的紧张和寻找,重逢时的愉悦和轻松,并对陌生人形成一种排斥倾向,如恐惧感,可见依恋对象能给婴儿提供一种安全感。它是亲子关系稳固的标志。

(二)儿童依恋的类型

关于依恋类型的确定,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Ainsworth)的工作最具有经典意义。他创设“陌生情景”,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抵抗型依恋。1990 年,Main 等提出依恋的第四种类型,即混乱的依恋或不安全——解体型依恋。

安全型(secureattachment):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回避型(avoidantattachment):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 疏远。抵抗型(resistantattachment):抵抗型依恋儿童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不安全——解体型(disorganizedattachment):不安全——解体型依恋儿童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 与陌生人交往少, 不友好。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常常是以上三种类型儿童的混合特点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稀奇古怪的行为。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与主要抚养者在亲密的联系中尽量形成安全型依恋,有利于其人格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要避免形成不安全型依恋,以免使儿童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和精神障碍。

(三)儿童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模式:

第一:前依恋阶段(从出生到 6 周)婴儿生下来就有一种有助于依恋情结发展的内在行为。(举例说明)

第二:依恋开始形成阶段(6 周至 6-8 个月)婴儿开始能对熟人和陌生人分别做出不同的反应,对父母做出依偎亲近的反应,对陌生人显示警觉的神情,但母亲离开时不会 “抗议”,表明依恋尚未形成。

第三:依恋形成阶段(6-8 个月至 18 个月)婴儿对熟人产生依恋,并表现出分离焦虑。

第四:互惠关系形成阶段(18 个月至 2 岁及 2 岁以后)儿童约 2 岁的时候,由于语言和表征能力的迅速发展使他们开始理解母亲离开的原因,并能预测她会回来,因此,抗议减少了,婴儿开始使用谈判策略。(举例说明)

(四)依恋的研究方法 1.陌生情境法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Ainsworth,1969)及其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法(strangesituation),使依恋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陌生情境”法设计了一系列的情境变化,以此激活婴儿的依恋系统。2.儿童依恋行为的分类卡片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attachment Q Set,AQS)是继“陌生情景法”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公认为有效和可靠的儿童依恋行为测量工具,它克服了陌生情景法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测量家庭环境中 1~5 岁儿童的依恋行为。通过吴放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Q—Set 分类卡片适合中国儿童依恋类型的检测,它广泛用于评价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亦用来评价儿童与保育人员之间的依恋关系和跨文化研究。AQS和陌生情景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它符合依恋理论的假设,即在外部环境不发生急剧变化的条件下,童依恋行为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接下来指出AQS的优点和缺陷:

AQS 的优点在于:首先使用方便,一般了解儿童行为的成人经过简单的训练便可有效的使用它。其次适用于小样本甚至单一研究对象的情景。其三是具有启发性特点 特别适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思想和假设。最后AQS 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使这一方法更为实用。不过,须要说明的是,AQS 具有强迫选择和分类的性质,限制了被试的自由反应,并有可能遗失重要的信息。3.表征测量法

表征测量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相类似。主要采用几个经典故事,通过对儿童反应的观察,来测量儿童的依恋及其内部工作模式。Bretherton 曾编制了 3 个故事来对儿童进行测量。三个故事如下:故事一:受伤的膝盖;故事二:,卧室里的怪物;故事三:分离和重聚。通过对这三个情境故事的不同反应来划分他们的依恋类型。

解释——主题统觉测验:H.A.默里于193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简称TAT。其方法属于投射技术。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测验时让被测验者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被试者看一张图片,然后据以讲个故事,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四个基本维度:(1)图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2)图片中的情境是怎样发生的;(3)图片中的人物在想什么。(4)结局会怎样。)讲一个故事。被测验者在讲故事时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图画中的主人公身上。默里提出的方法是要从故事中分析一系列的“需要”和“压力”。他认为,需要可派生出压力,而且正是由于需要与压力控制着人的行为,影响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主题统觉测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投射技术中的结构技法。临床医学家还用这种测验结果进行病理分析。4.成人依恋访谈法

“成人依恋访谈”法(adult attachmeut interview,AAI)是 George 等人受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启示,于 1985 年设计的一种用于测量成人依恋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个体对其早年依恋的回顾和描述以及对这些早期经验之于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来确定成人的依恋工作模式或依恋心理状态”。5.成人依恋问卷法

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努力,1993 年终于编制出了一种既能有效测量成人依恋类型又节省时间的工具,即“成人依恋问卷”(AdultAttachment Questionnaire,AAQ)。

二、理论研究

(一)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Bowlby认为,依恋是一个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是倾向于寻求和维持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亲近关系,特别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依恋可以通过依恋行为表现出来,包括在独处或者和陌生人在一起时,婴儿会哭泣,叫喊,追随,靠近,抓挠和反抗等等。

(二)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依恋就其实质而言,是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的抚养者的一种情感联结。也就是说,在精神分析学者看来,依恋是以需要的满足为中介,在依恋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喂养方式、大小便训练以及自居作用是影响依恋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学习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与精神分析一样,也强调早期经验和喂养方式在依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两者对依恋的实质、依恋形成的机制却看法迥异。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儿童的依恋实质上是母亲满足其基本需要而获得的二级强化行为。

(四)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习性学理论对依恋的基本看法是依恋具有生物学的基础,这些基础只有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才能理解。

(五)认知的依恋理论

认知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该理论认为要想形成依恋,儿童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一是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儿童既不会发展对特定对象的依恋,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二是必须具备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

(六)几种依恋理论的比较与评价

每一种依恋理论都从不同的视角对依恋的本质、产生根源以及内在机制做出了解释,都不同程度地触及到了依恋的某些内涵和特质。如: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探讨了依恋的起源和本质,认为儿童早期的依恋性质将影响其成人后的各种人际关系,这些思想为依恋的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依恋的强化机制,认为依恋本质上是与需要满足相联系的二级强化为,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依恋进行了更为精确的研究;习性学理论揭示了依恋的生物进化根源,强调了依恋作用的双向性,并运用“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心理机制;认知理论则关注认知能力在依恋中的作用,强调儿童具备两 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是依恋产生的前提。相比之下,习性学的依恋理论最为系统和完整,其整

合性也是最强的。

但也应看到,每一种依恋理论都存在偏颇之处,它们对依恋的解释并不那么完满。比如:精神分析只停留在对依恋现象的粗略描述水平,未能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片面强调了外在强化对依恋形成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合理解释所有的依恋现象,比如一些被严重虐待的儿童身上也会表现出依恋行为;习性学的依恋理论则忽略了依恋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因素,并且过于强调母亲在依恋形成中的地位,而忽视了其他抚养者的作用;认知理论看到了认知能力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但忽略了依恋的情感内涵。总之,如何科学地建构依恋理论,仍然是儿童社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实证研究

(一)依恋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依恋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对依恋风格的影响也涉及到很多因 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影响:

下载亲子依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亲子依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恋歌词法语版[5篇范例]

    依莲 舒马吧依莲 守西守脑飞 Hélène, je m'appelle Hélène je suis une fille 伊莲娜,我叫伊莲娜 我是一个女孩够马里子哦~~tua 依莲 冉门丝挖没本 comme les autres......

    实用的依恋作文500字[共五篇]

    实用的依恋作文500字4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

    实用的依恋作文500字五篇范文

    实用的依恋作文500字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

    青春依恋与共青团情结五篇范文

    青春依恋与共青团情结 收藏 分享 2010-4-28 17:50| 发布者: | 查看: 554| 评论: 0|原作者: 吴向东不时,在公交车上,身边相遇50岁开外的站客,自己总是下意识地起身让座。后来与......

    依恋结束,陌生者陌生杂文随笔

    扯线风筝,陌生依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曾经断断续续地多次在文字当中提起你,最近的一次正好是在一年之前。也偶尔会翻看你当年写下的那些或长或短的博文,每一次的感受都与......

    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研究论文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

    你的道歉我买单,爱恋不会再有依恋

    你的道歉我买单,爱恋不会再有依恋 你的道歉我买单,爱恋不会再有依恋。你的道歉我买单,买完单的道歉是,就可以和过去告别和回忆再见。 你的道歉我不愿意买单是因为我的不相信,是......

    你可知我心中的眷恋,亲爱的校园 我的依恋

    你可知我心中的眷恋,亲爱的校园 我的依恋 你可知我心中的眷恋, 亲爱的校园 我的依恋? 快分手了, 轻轻说一声再见。 我不知如何解开这难解的情结, 含泪站在你的面前。 以往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