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的通知
(川教〔2009〕218号)
各市(州)教育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和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地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得到初步转变,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我省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的需要,2009年我厅重新颁布了《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川教(2009)81号],制定了《生活·生命与安全》、《家庭·社会与法制》、《可爱的四川》三门地方课程指导纲要,重新编写了地方课程教材,为进一步巩固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就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育教学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地方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担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的重任。我省重新构建的地方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与安全,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关注四川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环境教育、乡土文化教育、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健康教育、禁毒教育、防灾减灾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及社区服务等有机整合,不仅从课程内容上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要求,而且在内容呈现方式上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新的地方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习、体验、讨论、交流、实践、创造,其有效实施必将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传承四川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职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在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机制,加强地方课程教师配置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地方课程实施的经费、设备设施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
各级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研究,落实专人负责地方课程教学研究,有效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发现、分析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学校要依法实施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保证地方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成立地方课程教研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的校本研训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要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课程资源系统,积极争取社区、学生家长等有关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地方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
加强地方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地方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统筹配置教师资源,专、兼职结合,合理安排,以保证地方课程的教学师资。要加强地方课程的教师培训,在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各市(州)要组织实施地方课程教师的全员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各地要充分利用高校专家、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资源,建立地方课程实施支持小组,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省、市(州)、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教学研究与管理,建立并完善多级教研网络,对学校进行指导。要切实研究解决地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要搭建地方课程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赛课、说课、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论文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加强校本研训,鼓励教师反思和同伴互助,研究解决自身教学中的问题。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要与相关出版社、高校、市(州)教科所、学校一道,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建立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网络交流平台,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使之成为教师跨区域、跨时空学习、交流的媒介,逐步实现地方课程教师的网络培训和网络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要加强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基地校建设,充分发挥基地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总结推广基地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的经验。
四、建立地方课程实施的督导评估与专家视导制度
要将地方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视导和检查,并把地方课程实施情况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工作考核内容。对地方课程的督导评估要以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时、落实地方课程师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为重点。
要鼓励优秀教师从事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要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全面评价地方课程教师的工作,以调动地方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津贴待遇、晋级、评优等方面同等对待地方课程任课教师;要大力表彰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川省教育厅
二○○九年九月十一日
第二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治理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校:
6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2010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命名大会”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崇禧对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以下简称“进学校”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扬成绩、落实责任,在提高认识、强化职能上求深化 开展“进学校”活动以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内涵、拓展活动外延,在宣传发动、专项治理、养成教育、设施改善、文化建设、示范引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的校园,基本实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治理目标,为深入推进“进学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开展这项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三是一些学校“五乱”、“三乱”现象有所反复;四是对环境治理的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环境卫生和后勤生活设施还比较薄弱;五是部分师生员工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面对这些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牢固树立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进学校”活动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要把“进学校”活动工作纳入各地、各校教育全局工作之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目标管理,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进一步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进学校”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加强督查指导、严格问责力度,要采取专项检查、跟踪检查、重点督查、暗访暗查等形式,并结合开学、期末和平时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要通过领导和部门分片指导、定点联系多种方式,加强对“进学校”活动的指导协调。要严格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暗访曝光问责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四川省监察厅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顺利进行的通知》的要求,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实行跟踪问效、严格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
二、狠抓薄弱环节、加强“五乱”治理,在巩固成果、提升水平上求深化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刘奇葆书记“治理工作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盲点死角延伸”的重要批示精神,继续加大对教学、办公、运动、生活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的力度,彻底清除校园盲点死角,巩固治理“五乱”现象和“三乱”陋习成果,确保不出现回潮和反弹。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洁行动,要将校园环境整治的重点放在容易存在盲点死角的城乡结合部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校外办学点、实训场地以及校园内食堂、宿舍、厕所、阴沟、花台、阳台、垃圾库(池)等薄弱之处,实现校园环境整治全覆盖。今年暑假各校要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一次校园卫生清洁行动,以整洁优美的校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校园风貌,在环境育人、体现特色上求深化
要切实加强环境卫生、后勤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校园环境治理和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和学校的预算;统筹安排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灾后重建、专项设施建设等各种经费,集中财力、物力,着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扎实开展,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在扎实工作上狠下功夫,坚决防止和杜绝搞形式主义。要进一步推进校园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和文化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学校环境建设水平。要继续开展“弘扬生态文明,绿化全川校园”活动,大力提倡校园绿化以植物造园为主,乔、灌、藤、花、草、果等合理配置,在校内路边、空地上种树造林,让学校绿树成荫、校在林中。要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拆墙透绿、屋顶增绿、盆栽添绿”等方式,见缝插针开辟新的可绿化空间,使学校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治理“进学校”活动的育人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要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认真思考、规划并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重点搞好校园广场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楼道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等建设,大力提升学校形象和办学品位。
四、推广先进经验、突出典型引路,在示范带动、创先争优上求深化
要按照“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要求,把“进学校”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发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树立一批校园环境治理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省“进学校”活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要继续推广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等高校建设环境优美、绿色生态校园的先进经验;继续推广南充阆中市以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为抓手推动“进学校”活动的先进经验;继续推广广元市“四改一加强”工程(改水、改厕、改厨、改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和宜宾市“五改一建”工程(改厨、改厕、改水、改垃圾池、改陋习、建环境优美示范学校)等先进经验,努力建设一批“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的校园。
五、提高文明素养、发挥示范引领,在发动群众、人人参与上求深化
要激发全体师生员工支持参与“进学校”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治理、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生动局面。要加强校园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养成教育,让环境治理“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培养师生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引导他们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环境卫生意识,自觉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要继续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成为文明的人,有品位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今年暑假期间,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社会调查等活动。组成文明志愿服务队,在街道、社区和村庄开展文明劝导、文明督查等工作。人人争当“宣传员”、“劝导员”、“督察员”、“小交警”、“小卫士”。
六、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常态治理,在创新机制、完善体系上求深化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编制好校园环境治理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为推进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责任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舆论监督机制、暗访曝光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评选表彰机制等长效机制建设。各农村学校要尽力将学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范畴,促进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的建立,使“进学校”活动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川省教育厅
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
通知
第三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字[2003]12号
各市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处:
现将《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厅基础教育处。
二〇〇三年七月四日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 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试行)
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
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学校也可以把省定的地方课程科目作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库,从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学校课程。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予以指导,但不要规定学校必须选择的课程。
五、关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学校可以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的规定,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学校开发的课程不编教材。
教师开发的学校课程方案应经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通过,或委托其它学校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六、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要将本校开发的学校课程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并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课程设置的课时总量一般不要超过地方课程。
七、关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撤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地方课程进行评价,淘汰不受学生和学校欢迎的地方课程。学校也要对学校课程定期进行评价,取消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课程。
八、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学校可以把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综合使用,集中或分散开设;但必须以学年为单位,开足《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程安排方案》规定的课时。学校要统筹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在新学期开学以前,提出本校新学期可供学生选择的地方课程方案,向学生和社会公布,并报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九、学校的课程管理。学校要对课程实行学分管理,根据课时确定合理的学分。要建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考察或研究报告、撰写小论文、作品展示、探索过程的记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激励学生认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考核评价一般不采用考试的方式。学校要把教师组织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情况,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设置和实施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情况。列入评估督导的范围
第四篇: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附件:
四川省卫生厅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川卫办发 [2010]312号
各市(州)卫生局、教育局,科学城卫生局,省内各高校:
近年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合作,不断强化学校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学校卫生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校食堂、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学校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贯彻落实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安全工作部署,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转发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食堂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事关学校安全,及社会和谐与稳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意识,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坚持预防为主、明确责任、综合治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学校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
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采取更加坚决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水平。
二、加强管理与监督,切实履行职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饮用水、厕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把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相关教育工程,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设置和完善场所、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饮用水、厕所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饮用水安全隐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农村学校食堂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工作作为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监督与指导。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对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许可条件,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监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导致本行政区域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或传染病暴发疫情等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责任。
三、继续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前防控工作形势,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做好传染病防控监督指导工作,将监督学校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督促
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及时了解当地传染病流行状况,主动做好防控工作情况,有效防范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落实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全力防控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
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饮用水安全及传染病防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食品、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严把采购、加工、供应、贮存关,杜绝假冒伪劣和变质、过期等不卫生不安全食品进入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准入要求,规范学校食堂的承包经营活动,学校对外承包食堂的,必须严格按照准入要求,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现象发生。
学校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等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培训。经常自查要制度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态,积极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或饮用水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加强监管信息通报和报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及传染病疫情等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食堂饮用水许可传染病防控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重要情况应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向当地政府或上级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报告。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省卫生厅 省教育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厅(教委),北京市卫生局、福建省卫生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管分局、教育局:
近年来,各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合作,不断强化学校食堂监督管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校食堂,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有的学校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堂基础条件薄弱,设施设备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落实《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
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食堂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坚决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二、高度重视农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食堂基础建设力度,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把学校食堂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相关教育工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配备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农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点监管目标,加大对农村学校食堂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
三、严格规范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管理,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许可条件和程序,审查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凡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许可条
件,如布局流程不合理,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条件无保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一律不发许可证。对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
四、健全并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从业人员的责任;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每年督促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在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工作;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定期维修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五、切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作为监管工作重点,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科学监管,加强对学校食堂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强化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指导督促学校食堂建立采购索证索票、查验记录制度,不得采购和使用《食品安全法》禁止经营的食品;指导督促学校食堂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工制作食品,严防食品交叉污染,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浆等食品时必须烧熟煮透;加强对学校食堂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检查;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
理工作;要针对学校食堂经营的重点食品品种进行抽样检验,及时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要及时研究应对措施,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学校食堂。抽样检验时不得向学校收取费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及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督促学校食堂落实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
六、严格规范承包经营学校食堂的管理。要制定严格的准入要求,规范学校食堂的承包经营活动,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制定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的准入要求,并加强管理。学校对外承包食堂的,必须严格按照准入要求,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七、全力防控食物中毒事故。学校是食物中毒的重点防控区域,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要经常进行自查,采取措施排除隐患;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置预案培训,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积极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八、加强监管信息通报和报告。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事故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食
堂许可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重要情况应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向当地政府或上级监管部门报告;要畅通社会投诉渠道,形成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和认真处理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九、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按照《食品安全法》及有关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有关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导致本行政区域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责任。学校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小学三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第一单元 热 爱 生 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即为了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
2.了解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过程,感受生存的艰辛和智慧。3.尊重不同生命体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从动物的迁徙中体会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教学准备:牛羚、蛙鱼、狮子、鳄鱼和灰熊等头饰。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从燕子的迁徙、鲑鱼的洄游等生命现象入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动物历尽艰辛究竟要到哪里去?要寻找什么?
活动:(1)唱儿歌:引导学生唱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2)教师提问:“小燕子年年春天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美丽的春天吗?”引发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3)看一看,想一想:请学生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它们究竟要寻找什么呢?
二、生命小博士
了解动物迁徙的目的是寻找能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园,感受有水、有食物、安全的家园对于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并从不同的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迫迁徙的艰辛中感受到生存的考验,体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过渡活动:游戏-松鼠与大树
玩法:两个人扮演大树,松鼠站中间,教师喊:“松鼠”,松鼠换窝,重新找家,教师也可参与;教师喊:“大树”,大树撤开,去找松鼠成立新家。松鼠、大树都不能碰到大石头(教室里的桌子),否则就要扣分。风来了,狂风吹。活动中可加上夸张的动作,比如:大树挺直身躯,双臂高举形成树洞,松鼠半蹲在洞内,表露幸福的表情或动作等。
活动一:头脑风暴-快速说出家的好处
(1)
学生快速说出家的好处,人和动物均可。(2)
结合教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我的家园在哪里?可利用头饰设计扮演活动,比如:我是小松鼠,我的家在树上。
辅导建议:强调不同的生命依赖着不同的生命环境,食物、水、安全的环境等都构成动物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它们的生存家园。
活动二讲生命的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动情的讲述牛羚(牛羚俗称角马。教学辅助资源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大迁徙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可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牛羚大迁徙的艰辛过程,感受动物的坚强毅力。
活动三:自编儿歌表演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如“小鲑鱼,不容易,没有妈妈抱怀里,成群结队努力游,海里长成大鲑鱼。大鲑鱼,不容易,拼命游回出生地,逃过鲨鱼和灰熊,飞跃瀑布和沟坎,生下鱼子才安息。”学生还可自编儿歌,边说边配上动作进行表演。体会鲑鱼洄游的目的和路途的艰辛,感受动物生存的勇气,理解生命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观看相关的视频。
三、生命小智慧
了解人类从古至今,为了适应大自然的剧烈变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规模迁徙并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找适合生存的家园,从中感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艰辛与智慧。
活动一:情景表演-复原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
设计几个场景:山东、草棚子、图房子、高楼大厦。山洞里穿草裙(旧报纸代替),手拿石头敲东西,旧石器时代不容易;木桩桩草顶顶,吹风下雨人害怕,中石器时代很艰辛;土坯子青瓦房,懂得陶艺和铁器,农业生活有生气;万丈高楼拔地起,电脑信息传万里,哈!现代生活来得可真不易。
可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设计场景,教室可加上“猛兽来了、风来了、打雷了”等情景,学生表演时可加上动作和表情。通过表演活动了解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特点,体会“家园”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感受人类生存的智慧。
活动二: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教材上的故事,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活动三:画一画
动物和人都需要一个可以生存的家园,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图,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辅导建议:家和家园有所区别,家事安身的地方,家园的意义更广泛,指能满足生存需要的环境。
强调:画完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点明“动物用智慧去寻找家园,人类用智慧创建家园”。可设计一个仪式化的动作,为自己的智慧喝彩。
2、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疾病不懈抗争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2、了解具体的医学进步事件,感受医学的进步对人类生命的保护。
3、激发学生用积极的预防行动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了解医学的进步对人类生命的保护;体会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不屈毅力和智慧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的预防接种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校问号
揭示生命现象,引出学生关心的问题。情景游戏:哑剧表演。
结合预防甲流的情景,教师设计洗手、戴口罩、量体温、摸头、打针等哑剧动作让学生猜,或让学生表演学生猜。将主题引导到打预防针上来。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打预防针的经历和经验,并结合当前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甲型HINI流感的防治等,引出问题: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二、生命小秘密
明线讲述“牛痘的故事”,背后隐含“预防接种”的思想,是学生明白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生命探索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人和天花作斗争的智慧;青霉素的发现是一项划时代的发现;医学的进步,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活动一:讲述故事-从人痘到牛痘
先引导学生看漫画,再讲述这个故事。听完后让学生谈谈感想。
讲述故事时注意凸显以下信息:1天花是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得病后死亡率极高;2牛痘能抵抗天花的侵袭,预防接种的思想暗含其中;3琴纳是一位伟大的一声,发明了牛痘疫苗,使天花绝迹。
活动二:头脑风暴-接种的疫苗我知道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国家制订了计划免疫政策,并免费为儿童提供了12种疫苗以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接种疫苗,上幼儿园、上小学等都要出示“儿童预防接种证”。可以说,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健康的保障。因此,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价值。
引导学生先看看自己的预防接种证,然后说出3种以上自己接种过的疫苗名称。活动三:模拟表演
学生提前做青霉素、病毒等的头饰。
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看漫画,讲述青霉素发明的故事;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青霉素和病毒作斗争的场景;最后引导学生讨论;青霉素的发现对疾病有什么作用?
活动四:预测生命的长度
医学的进步不仅保护了人类的生命,而且还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达不同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再让学生设想自己想活多少岁,准备怎么做。
四、生命小智慧
感受医学的进步使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了信心,了解人类的智慧促使医学不断地发展,让人们对未来健康的生活充满期待。
活动一:五指行动计划
学生先准备一个印有自己手掌印的纸片,并剪下来。
紧接上一个设想活动,让学生把做法写在五指印上。比如:用知识守护生命、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个人卫生等。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我的五指行动计划。活动二:生命频道 课前让学生手机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关于基因研究ide一些报道,课上组织学生像播新闻一样的进行报道。“生命频道现在开播”。
组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提前帮助学生审编收集到的资料,知道学生精选播报的内容,可用大纸条将精炼的一句话写下来并贴到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