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武汉市关山中学 丁承响
内容提要:“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英语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较好地被学生们接受,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为整堂课的英语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英语歌曲
课堂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课程、达到英语教育学目标要求最重要的渠道。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前的一系列课前准备,其质量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良好的开端市成功的一半,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通常,头儿开得好,整堂课就非常顺畅。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较容易被大众所喜爱,且易于学习。而在新课标下,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英语歌曲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然而,以前学唱英语歌曲通常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际上,在课堂中适时地运用这种手段对高中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培训,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它不仅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且在一些语言教学内容,如词汇、语音和文化背景等方面优于其它教学方法。一.英语歌曲与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动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英语歌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活动并非总是轻松,有趣的,特别是对高中学生来说语言学习活动常常显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语言的举从而导致对语言学习缺乏自信,学习动机不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用适当的英文歌曲加以改善。高中学生喜欢在新颖并富有刺激的教学方法指导下掌握知识,以满足好奇心和培养学习动机,而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好符合学生的这些特点。
其次,英语歌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教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持哪种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测试考试不及格,或者无法就学习内容与他人交流等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他们对语言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而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少一些失败感,多一些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语言的信心,使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由此可见,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毫无疑问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运用英语歌曲对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态度具有感染力。英语歌曲的运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态度不仅表现在通过学生的需求、感觉、情感和兴趣等“内在”因素直接发挥作用方面,而且还表现在通过许多“外在”因素,如向师性、模仿性、环境的同化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学唱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学唱英语歌曲信心不足,但通过有组织的学唱活动他们或是为教师的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所触动,或是被其他学生踊跃参与的积极态度所感染,不知不觉地便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从而对英语歌曲产生兴趣。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将这种兴趣慢慢地转移到英语语言学习上来,最终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二.英语歌曲在语言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英语歌曲的运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其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有其现实意义。英语歌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训练听、说、读、写的机会。英语歌曲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全面发展的机会。在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听教师介绍歌曲的有关背景知识,并就背景知识展开讨论,接下来学生反复听教师示唱或歌曲录音,并一边听一边记录歌词,最后再根据教师的要求就歌词的意思或整个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展开讨论。这些环节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提高。
英语歌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作用。歌曲的作用有强弱之分节奏有快慢之分,与其有对应的歌词也有强弱之分,语流也有快慢之分这跟平常说话是同样的道理。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总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歌曲唱地道些,在词的重音、省音、变音、辅音连缀以及语流方面做得精确些,他们不断模仿,坚持练习,这在客观上起到了提高语音水平的作用。
英语歌曲是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的窗口,这些歌曲中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在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可以使学生从中了解到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三.把音乐带进英语课堂 1.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歌曲
在学习SB1A U8Sports时,教师可让学生先欣赏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Hand In Hand,感觉体育这门激情的艺术。奔放的旋律、充满激情的歌词,使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这篇文章的主题“The Olympic Games”。在课文结束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由同一位作曲家专门为北京申办奥运会创作的另一首优美的歌曲Good Look, Beijing,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表达对北京的期待和祝愿。这样,文章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在SB1A U11 The sound of the world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许多风格各异的英文歌曲欣赏。如Beatles的Hey!Jude和Let It Be。猫王Elvis Presley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和Heartbreak Hotel,以及Michael Jackson的We Are The World以及Lionel Riche的Say You, Say Me等歌曲。这些歌曲表达了年轻人对社会、人生、世界的看法,对社会中的丑陋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抗议。本单元结束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拉丁音乐的代表歌手Riche Martin在某些方面1998年世界杯开幕式上演唱的歌曲The Cup of Life。这是一个火热的夏天,一个激动人心的夏天,一个让人无法难忘的夏天。这首节奏强劲、火热动感的歌曲永远地留在了每个执掌足球的朋友心中。愿每一位同学在学业中也能像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Go, go, go!Ale, ale, ale!Just steal your destiny right from hands of life.”此外,在SB1A U18 New Zealand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广为流传的民歌Click go the Shears,歌中唱道:“Click go the shears boys click, click, click.Wise is his blow and his hands move quickly.The ringer looks around and is beaten by a bow and curses the old swagger with the bare bellied ewe.”(羊毛剪子咔嚓响,低弯着腰来剪子动得欢,那优胜者抬头刚好被人赶上,嘴里不停骂着老头和那老母羊)。此歌曲描述了剪毛工人的辛勤劳动,但格调去生机勃勃。欢快活泼的曲调,让我们的高中学生在学英语时个个面带笑容,手舞足蹈。
2.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歌曲
春天到了,教师可以选择如Spring Has Arrived 或Let Your Kite Fly等一些歌曲。下雨的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Rhythm Of The Rain。阳光灿烂的日子,Sunshine On My Shoulders就是不错的选择。圣诞节,首推歌曲是Jingle Bells,还有Silent Night, I’m dreaming of the White Christmas等也都是久唱不衰的好歌。中秋节,可让学生欣赏Moon River,体会外国人对月亮不同于中国人的理解。学生们要举行登山比赛了,教师可让他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Climb Every Mountain,愿意他们也能像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爬遍群山,追赶天上彩虹,盼梦境实现”。四.电影、电视插曲或名曲欣赏
好莱坞电影Titanic征服了全世界的影迷,片中由加拿大著名女歌手Celine Dion演唱的主题由My Heart Will Go On同样迅速征服了大家。Celine Dion中嗓音音域宽广,演唱激情高亢,相信学生们后必能很快被带进一种浓厚的学英语氛围中。此外,一些推荐曲目还有影片Ghost中的插曲Unchained Melody,由莎士比亚名剧Romeo And Juliet而改编的电影插曲A Time For Us等。另外一引些名曲,如My Sunshine, Yesterday Once More, Five Hundred Miles, One Way Ticket 等都很值得一听。
总之,高中课程改革十分注意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尤其是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是重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语歌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形成学习动机和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育英语语言技能和实施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过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这就好比一首乐曲的前奏,为师生“合奏”课堂活动主旋律、收获实现目标的尾声奠定了成功的基调。
第二篇:英语歌曲在中小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歌曲在中小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贵州省余庆县城关中学
唐正芹
联系电话:***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深思着这样一个问题:英语学科是我国学时最长,最受重视的学科,但中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出现课堂授课效率低下,从而使得英语学习出现“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我认为应该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没有持久的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笔者做了这样的研究:把英语歌曲引入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句子和单词语法等等。本研究着重探讨了下列问题:为什么英语课堂要唱英语歌曲?什么时候用英语歌曲?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通过此文,希望更多同行能意识到英语歌曲的重要性,并积极在课堂上应用歌曲。
一、理论根据
1.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动力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学生积极接受新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趋向。英语课堂上唱英语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最终促进英语的学习。
2.课堂上应用英语歌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适时地安排学生听、唱英文歌曲能够消除疲劳、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认知与情感水平。中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往往喜欢鲜明的动画,而讨厌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型。利用英语歌曲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的。
3.利用英语歌曲是学生生理发展的需要
神经生理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两部分,而且其功能各有分工。右半球主管人类情感和音乐等;左半球主要负责语
言和抽象思维。听英语歌曲、唱英语歌曲可以使大脑两个半球进入兴奋状态,掌握语言和抽象思维,学生的口语也变得流利起来。
二、为何要在英语学习中使用英语歌曲
1、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育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摆在英语课程目的的首要位置。其次是把语言教学的目的定位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等;第三就是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的知识传授就显得太过于枯燥乏味,英语歌曲的引用就是学生上课的兴奋点。
2.发展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需要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英语可能成为学习者的一个沉重负担,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会话交流的语境。记住生词、搞清句子意思以及理解语法等对小学生和中学生来说可能太难了。如果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和例句,其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害怕英语课。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歌曲模仿单词的发音,解决生词背诵,掌握新的句子结构,那学生的学习负担无疑就会减轻很多。如在唱I Want to Be,时句子结构被一遍一遍的重复,学生就会永远记住句子结构,不会遗忘。我们可以相信,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英语歌曲,一些歌曲和优美简单的抒情歌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有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也形成了,这样谁还会怀疑教学效果不提高呢?
3.可以突破学习难点,掌握学习重点
我们可以用英语歌曲解决课本上的学习难点。我现在还记得在学英语月份名词时候,唱过的英语歌,The Months,其歌词如下:
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andJune, July,An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即记住了十二个月份名词的读音,又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会唱英语歌了!对于老师来说不需要给学生太多压力,就可以解决学习上的难点,记住本课的重点。
总而言之,英语歌曲应用于课堂,符合各个方面的要求,英语歌曲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三、何时使用英语歌曲
英语老师在组织课堂授课时,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使用英语歌曲。至于唱什么歌,教师应该考虑一下教学材料的需要。实际上,在整个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都可以使用英语歌曲。
1、在课前唱英语歌
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把新的教学内容,如生词和句子结构等,用以前曾经学过的节奏唱出来,因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就能很快地记住新的学习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歌曲中,学生进入英语学习世界,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来了。这样的英语歌曲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别的学科上转过来。
2、在上课时用英语歌曲
课堂上用英语歌曲,可以克服难堪的沉寂,大部分中国学习者英语说不好,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经常保持沉默。唱英语歌曲可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课堂上来。掌握语言知识,如新词,语法,句子结构。如:当学习固定搭配The more …the more ,我们就可以唱这首歌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
3、课外作业用英语歌曲
课后要求学生先唱英语歌曲,努力改变歌曲的节奏。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后再一次唱所学的英语歌曲可以巩固英语语句表达。
四、怎样选择英语歌曲
英语歌曲有好多,但并非每首歌都适合英语课堂,过难过易的歌曲不可以用,使用了过多俚语和色情表达的歌曲应该避免,俚语可能造成对正确的句子表达产生误解。英语歌曲的选择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
1、文化传递原则
每一首歌曲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音乐和歌曲是目标语文化的载体。老师在听歌曲以前,对歌曲的文化内涵进行介绍。如当学习歌曲Christmas Day(圣诞节), 老师首先介绍一下西方人过圣诞节的传统,穿什么衣服了、做什么事情,如何庆贺这个节日?通过歌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异域文化。
2、科学原则
歌曲难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等。教授英语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学的类似于本族人的发音,掌握句子结构。清晰的发音,恰当的语速,简单的旋律,是我们的首选。当然首先我们应该先学会课本上的歌,再去找些英语流行歌曲。
3、情感原则
在选英语歌曲时候,老师应该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是培养学生的个性?还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陶冶学生的情操等等?因此歌曲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情感。
4.符合审美原则
所选的英语歌词和英语旋律应该易唱易学,学习者可以欣赏到艺术的美。审美也是新课标的的要求。英语歌曲也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
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遵循这些原则,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友好互动关系,每堂英语课带给学生的都是快乐和幸福。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歌曲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授课
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希望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试试,相信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篇:歌曲童谣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歌曲童谣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009年05月21日 星期四 18:08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先导,而英语儿歌则是兴趣的灵魂附着物。把枯燥的词、句的英语学习变成愉快的儿歌学习,旋律使人愉悦,英语儿歌使人欢畅,英语儿歌歌词使人词汇量得以补充,能使人愉快学习英语,轻松学到英语,休闲时刻学好英语,在英语中寻找律动,在英语中收获真知实践,何乐而不为?
英语儿歌唱得好的人较不会唱英语儿歌的人的英语的语感更好、发音更标准、语言更流畅、听觉更敏锐等等。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英语儿歌学习英语的优越性呢?
一.学一学,唱一唱,学习语音、语调
二.听一听,学一学,培养语感
三.唱一唱,钻一钻,学习一些语法知识
四.演一演,乐一乐,巩固英语知识
五.编一编,赛一赛,加强对英语的运用(即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从学习英语阶段到运用英语阶段,英语儿歌在孩子学英语中发挥了它们最大的作用。利用英语儿歌学习英语,孩子能在歌中无意识打好英语基础,巩固英语知识,发展各种英语能力;音乐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激情,英语儿歌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英语儿歌中还能锻炼孩子的学习、实践、应用能力及人际交往等各种能力;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主旨---“快乐学英语”。
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它们大多是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明的音韵写成,也有部分儿歌是幼儿自己在游戏等场合随口编唱的。
英语儿歌由于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结合了词的韵律流动感,所以具有可以唱诵的特质。对幼儿来说,它主要是一种由听觉感知的听觉艺术,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
在幼儿园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让幼儿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活动性、直观性、讲授性的教学方法达到其独有的学习效果。
一、英语儿歌的特点及其意义
英语儿歌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浅显、形象具体可感、音韵自然和谐、富于动作性。1.语言浅显。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此时幼儿英语语句简单、语法结构单纯、语汇贫乏,因此,语言浅显的英语儿歌把正确的语法、语汇与幼儿的口语结合起来,形成优美的、规范的幼儿英语口语,适应了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英语儿歌中使用的词汇主要是名词(动物、植物、食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动词(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形容词(颜色、形状、大小等),这些词反映的事物及其属性比较具体,契合了幼儿的思维特点。同时,英语儿歌中简单句的大量使用,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掌握。2.形象具体可感。
英语儿歌作品的语言特别强调形象性,着力于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描绘,突出它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所描绘的人、物,使幼儿念起来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英语儿歌中的摹声和拟人表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儿歌的形象性。
摹声:幼儿接受外部事物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器,进入大脑的许多信息中,音响效果给幼儿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所以摹声能引起幼儿的听觉直感,唤起他对事物的注意、想象和理解。例如儿歌《Animals》:“Cat,cat,cat,mlao-miao-miao.Dog,dog,dog,wang-wang-wang.Duck,duck,duck,ga-ga-ga.Pig,pig,pig,lu-lu-lu.”儿歌中的“miao-miao-miao”、“ga-ga-ga”、“wang-wang-wang”、“in-in-lu”等词的运用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情绪。
拟人:拟人是儿童英语文学中使用最多、深受幼儿喜爱的表现手法。幼儿特有的泛灵观念使他们赋予万物以生命,拟人手法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例如儿歌《Iamabus》:“Iamabus.Iamabus.Ihaveseatsinside.Iamabus.Iamabus.Comeandtakearide.”(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儿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把自己比喻成一辆大巴土,让孩子们感到十分的亲切和有趣。3.音韵自然和谐。儿歌与音乐密切联系,儿歌中特有的悦耳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能使幼儿产生愉悦感。有些儿歌在内容上没有多大意义,但其和谐的韵律、铿铿的音响都从听觉上给幼儿以愉悦。因而儿歌的语言不仅要求浅显、口语化,而且须有严格的韵律、明朗的节奏,常形成有规律的反复。例如儿歌:“Nod your head,Yes,yes,yes.Shake your head,No,no,no.Raise your hand,One two three.Put your head down!Look at me!”音节自然响亮,易学易记,同时配合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另外节奏可以帮助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带给作品内在的乐感。例如儿歌《little bee》:“Little bee,little bee,round,round,round.Little bee,little bee,sound,sound,sound.”(选自《朗文英语)L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儿歌中运用了反复的表现手法,作品同样的语言根据情节需要多次反复,给幼儿以深刻的印象。而反复所造成的节奏感、音韵感形成的声音则强烈地感染着幼儿。4.富于动作感。
幼儿期的儿童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但大多数幼儿还是保留了直觉行动性思维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英语儿歌动作性的要求。
在英语儿歌作品中,富于动感的语言能有效地唤起幼儿的注意,增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例如手指歌:“Mother finger and baby finger making a telephone,hello-hello-hello.Four finger and middle finger making a rabbit,jump-jump-jump.Mother finger and four finger making a gun,bang-bang-bang.”通过五个手指的动作变化,“组合成生活中各种有趣的活动,节奏明快、富有动感的语言使幼儿念起来兴趣盎然。
正因为英语儿歌具有这些其他英语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独特特点,因此在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中我们提倡用英语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以此来陶冶幼儿的性情,开启他们的心智,从而促进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
二、如何进行英语儿歌教学
要对幼儿进行英语儿歌的教学,首先要了解英语儿歌的分类。一般说来,英语儿歌没有固定的结构章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还是创作的儿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形式也多姿多彩。英语儿歌大致可分为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和猜谜歌等几种。1.游戏歌。
游戏歌是配合游戏活动的儿歌,它伴随着幼儿的游戏动作而吟唱,能够激发和加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儿童边玩边唱,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游戏歌的种类颇多,有的是配合幼儿L的体育游戏,如《Ro11 the ball》:“Roll,roll,roll the ball,roll the ball to me.Roll it,roll it,roll it,roll the ball to me.”(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边念儿歌边滚球;有的是配合幼儿的身体游戏,如《One little body》:“Tow little hands clap,clap,clap.Tow little feet tap,tap,tap.Two little hands thumb,thumb,thumb.Tow little feet jump,jump,jump.One little body turns around.One little body sits dow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身体动作。2.数数歌。
数数歌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儿歌。它把初步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合起来,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有效培养幼儿对英语数字的认识。数数歌中有的是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和掌握最基本的数的序列,如儿歌:“One,one,one,run,run,run.Two,two,two,go to the zoo.Three,three,three,swim in the sea.Four,four,four,stay at the shore.Five,five,five,find a behive.Six,six,six,pick up the sticks.seven,seven,seven,go to seven-eleven.Eight,eight,eight,stand by the gate.Nine,nine,nine,form a line.Ten,ten,ten,catch two shen.”(选自《英语儿歌大家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还有的是着重于训练幼儿简单的计算能力,如边唱边算,起到了训练儿童思维敏捷、语言准确的作用。3.问答歌。
这种英语儿歌的特点是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此外,还可以延伸连续问答,直至问不出答不出才终止。这类问答歌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便于幼儿自编自答。问答歌适合于表达事物的特征,有助于幼儿分辨事物和现象,启发思考,培养观察力。4.猜谜歌。
谜语是一种不直接叙述本意而运用比喻、影射来暗示某个事物、现象的隐语,一般由启示猜者的言辞──谜面和猜测对象──谜底组成。谜面所提出的问题与谜底答案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联系。用儿童歌谣的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就是猜谜歌。猜谜是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含蓄的谜面中所蕴含的强烈悬念正投合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猜谜是一种机敏和智慧的竞赛,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如:“What’s this?guess,guess,guess.What's this?guess,guess,guess.What’s this?a pen,a book,a pencilbook.Yes,yes,yes.”(选自《英语儿歌大家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游鱼爬虫、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色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中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例如,教授英语儿歌《Butte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down.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all round.”(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里,让孩子们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蝴蝶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停在花蕊中。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边吟唱边在花丛中学蝴蝶飞舞状,他们且歌且舞,兴趣盎然。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 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Red means stop.Green means 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 love apple》:“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apple sweet.Apple apple,I love you.Apple sweet I like to 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3.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 a Response简称TPR)是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圣何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创立,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协调来教语言的教学方法。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Asher指出,针对小孩的语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强调理解先于开口,因此,“听──做动作”是全身反应法的最明显的特征。教授的语言多以祈使句为主。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对幼儿的言语输出不作严格的要求并带有游戏的性质,因此可以减少幼儿的学习负担,培养他们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动词,尤其是祈使句中的动词是语言中的中心内容,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都要围绕它开展,所以,英语儿歌中那些祈使句以及动词均可通过全身反应法来学习。例如英语儿歌《One Two Three,Play the ball with me》:“One,two,three,playtheba11withme.Four,five,six,pick up the sticks.Seven,eight,nine,walk in a line.Ten,eleven,twelve,go fishing ourselves.”教师准备了皮球、小拐杖、钓鱼竿,先让幼儿做“say and do”的游戏,教师发命令,幼儿根据命令做相应的动作:“Play the ball”,“Pick up the stick”,“Walk in a line”,“Go fishing”。
幼儿园的英语教育在我国起步不久,理论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更不要说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也是对幼儿如何开展英语儿歌教学所做的初步探索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周 增 琼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在开始传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如何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学生的目光,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眼球,勾住学生的心,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尽快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来是尤其重要的。课堂导入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导入方式都应有所侧重。
一、导入的方法
1、旧知导入法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已学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联系的较高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知识作铺垫。在开始新课前,教师可以针对上节课的内容,以复习、提问、做练习等教学活动开始。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PEP三年级下Unit6 How many?一课时就可采用旧知导 入法。本课内容是学习数字11——20。在三年级上Unit6 Happy birthday day 我们已学习了数字1——10。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复习主题句How many?和数字1——10。可以直接出一些示物品问学生How many pens/books/...?或问How old are you?,学生在回答时就自然地复习了数字1——10。同时在问或答的过程中把数字1——10写在黑板上,这样的导入会唤起学生对数字1——10的音、形、意的记忆。紧接着就可以开始新课的学习,这就为学习新的数字做好了铺垫。同样地,在上四年级下Unit2 What time is it?时我们就可以用数字来导入。Unit4At the farm我们可以用What’s this ?/What’s that ?及回答It’s a....来导入引出What are these?/What are those?及回答They’re....在运用旧知导入法时,我们还可以用“头脑风暴”来进行。比如上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时,如果是上随堂课可以先准备已学过的许多食物卡片,让学生快速看或者读一遍后再让他们复述出来,一遍觉得难度大就两遍。再结合主题句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进行本节课的开始。紧接着就出示新的食物名称,进行替换练习。如果是运用多媒体就更方便了,直接在屏幕上快速出示已学过的食物单词,教师问What would you like ?并引导学生回答I’d like....接着又导出新词按此方法进行。
在上六年级上册Unit
What does he do?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六年级前我们学过What do you do?和一些职业名称,比如teacher,student,pupil,worker等等。可以这样导入:
T(分别提问几个学生):What do you do? S:I’m a pupil.T:What does Amy do? Ss:She is a pupil.T:What does she do? Ss:She is a pupil.这样变换职业名称再导出新的职业名称。
2、直观导入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用图片、简笔画、投影片、实物、图表、录像片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进行导入。利用直观教具可以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由于直观教具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食物、水果、文具、颜色、服装和身体部位这些内容时,可采用直观导入法。文具、服装、颜色和身体部位是学生本身就有的,水果和食物是容易准备的。上身体部位时,我们可以教师先做示范(边做动作边说):Look at me.This is my head /body/ face....导出重难点单词和主题句This is my....让学生跟着也边说边做。记得多年前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这一课。她是先画了一个机器人贴在黑板上,指着画一个一个部位地教。最后在巩固操练时才让学生边做边说。虽然学生也会说了,但画这张画我觉得是多余的。身体部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画一张画既费时又比不上用自己的身 体部位直观。又比如在教学水果和蔬菜时,我们可提前安排学生准备好,直接拿到课堂上用。这样既方便又直观。
3、游戏导入法
“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从游戏导入,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英语、喜欢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游戏的种类有很多:猜谜语、顺口溜、捉迷藏、找朋友、藏东西等等。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自己思考一些问题。
在教学三年级下Unit4 Where is my car?时就可用游戏导入法。教师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放一个学生已学过的物品。教师问“What’s in the box,guess please?”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会集中起来,都尽力的猜。学生猜了几次后教师才拿出来。“Oh,it’s a ruler.It’s in the box.”教师又快速的悄悄把橡皮捏在手里,不放进盒子里,又问“What’s in the box?”学生肯定会回答“It’s a ruler.”这时候把空盒子出示给学生“Ruler?Where is my ruler?”学生也会觉得奇怪,于是教师边说“Where is my ruler?”边到处寻找。并作出终于找到的样子“Oh,it’s under the chair.”这样来开始方位介词和主题句的学习。和这个类似的猜测游戏还有摸口袋里装的物品。比如上水果就可以用直观导入法。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装上各种水果,让学生来摸摸并猜出是什么。这样使学生有好奇心和成就感,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4、歌谣导入法
歌谣,特别是英语儿歌和Chant是小学生喜闻乐唱的一种形式,如果课的导入就有目的地引入一些能结合本节课教材的、优美动听的乐曲、歌曲、童谣,那么不仅能使学生得到乐趣和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如在第一节英语课上,学生还不太明白上英语课是怎么回事,我们就可以先给他们欣赏一首英文歌曲 HELLO来导入新课。
这会让孩子们感到愉快、轻松。在教数字时我们可以用Ten Little fingers等这些简单易学的英文歌,虽然有的教材上并没有出现过,但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听。
在2014年10月份的优质课竞赛,我们听了28节课。有好几位老师也是用歌曲或Chant来导入。我印象比较深的一节课就是陈海燕老师上的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她的教学内容是Let’s do,这部分的内容是学习
Rhythm kitchenPass me the bowl.Pass me the knife.Cut the vegetables.Use the spoon.Use the fork.Now let’s try it.她把它设计成一个“动感厨房”,教学生做沙拉来作为一条线,整节课都贯穿着这条线。上课一开始,她出示了一段chant,带着学生一起唱。
食物food真good,牛肉beef蛋egg 米饭rice汤soup,Chicken是鸡fish鱼;
牛奶milk果汁juice,松软面包bread,吃完noodles喝soup,Vegetables蔬菜记心上
你也来,我也来,健康饮食快快快!你也来,我也来,健康饮食快快快!
学生配合着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开始了这节课。她的导入和她的“动感厨房”紧紧相扣。所以整节课学生都很High,但一点儿没乱。
在前几年听课,我们有时看到的、听到的用歌谣作为导入的课也很多,但有的老师在选择歌谣时可能忽略了,她选的歌谣与这节课内容没有什么关联,只起了活跃气氛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注意。
5、情景导入法
模拟真实情景来导入新课,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缩短了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并且既真实又生动。我们的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情境会话,如购物、打电话、问路等,内容接进生活且篇幅短小,有利于学生学后直接用于生活。比如,上三年级上Unit4 We love animals一课时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小动物们在动物园里开音乐会,这一课A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的内容是掌握pig,bear,cat,duck和cat这5个动物名称,主要句子是Wha’s this?It’s a....我们可以模拟动物的声音、动作和配上头饰导入。把音乐会这条线从头到尾都连起来。上三年级上Unit6 Happy birthday时可以把它设计成开生日晚会。经过这样的情景导入,学生身临其境,就更贴近生活了。在上My room时,我们可以设计成请学生到家中做客,把自己家的各个房间拍下来,给学生介绍自己家房间来导入。在上三年级Unit2 My family时可以先请6个学生上前台,他们的角色分别是grandpa, grandma,father, mother,brother和sister。学生手举着卡片或带头饰。这样导入:
T:This is my family.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This is my grandpa./This is my grandma....(顺次介绍,再请两组。)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很快就会掌握家庭成员名称。
6、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多媒体导入新课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比较好的多媒体导入。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回到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还是发现在课堂导入环节,有些教师对课堂导入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导入环节或匆匆而过,或拖沓冗长。我综合了一下,有以下四种现象:
1、目的不明确,师生难配合。
导入不可只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忽视其主要目的,它应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说,在课的开始,有的教师试图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他所选择的歌曲与本节课的内容却没有什么联系。这可能是在选择歌曲时没有从教学目标出发,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导致的。这样的导入只是履行了导入这个程序,并没有为下一步教学做好热身和铺垫,没有起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作用。又比如,有时候运用情景导入法,教师只是开课设置了情景,上着上着这条线就断了。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导入法,都要与当节课的教学目标紧紧相扣。
2、学情未分析,话题难展开。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导入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又要考虑学生的水平。有的教师在设计情景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话题很难开展下去;有时候,有的教师一开始语速过快,无形之中设置了语言信息输入的障碍,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也是造成话题无法展开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异地上课)。如果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很容易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产生学习焦虑。
3、活动不新颖,兴趣难激发。
合理的导入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奋感,能将学生带入学习的准备状态。有的教师在设计导入活动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活动过于单调、重复,导致整节课效果差。有位曾经支教的老师给我们讲过,每次隔壁班上英语课,她都有些担心,因为学生整节课都是在读,从上课一直读到下课,要么教师教读,要么学生读。这位老师的课根本就没有上课的必须环节。当然,农村小学的师资是薄弱,但我们还是应该尽力给学生创造条件,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们是会感到厌烦的,最起码会没兴趣。
4、时间未控制,结构不合理。
课堂导入需要有针对性,要简洁、精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5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就会主次不分,使课堂的主要环节时间不充裕。如果导入的时间短,又会使课堂导入起不到唤醒旧知、推出新知的作用,影响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这方面我自己就有亲身感受。这学期我上六年级四个班。第一课是Unit1 How tall are you?我的导入是这样的:
T(请一个个子较高的学生到前台):How old are you? S:I’m 12 years old.T:How tall are you?(学生听懂了,不知怎样回答,老师说可以用中文回答)。
S:I’m(1.62...)S:I’m 1.62 meters.(告诉学生,长度单位“米”是meter,1.62米读one point sixty-two教读。接着又请了一个学生后)S:How tall is Ms Zhou,guess please?(学生兴趣来了纷纷猜测。若没有猜对的,待时机成熟直接告诉学生:I’m 1.50 meters.)He is 1.62meters.I’m 1.50 meters.So he is taller than me.(引出比较级。)I’m older than him.我用这种方式导入,三个班的效果都不错。只有一个班,感觉很费劲。因为在我刚走进教室上课,教师里边有点乱,招呼了一会纪律,感觉上课时间较紧,就直接让两个学生比了一下就开始比较级的学习。所以,整节课都觉得学生的反馈没有到位。
三、课堂导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切忌时间过长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时间一般以3-5分钟为宜,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语言简洁,内容简单,即当堂所学(训练)内容之重点。否则会影响到整节课的进程。
2.导入切忌过于追求“乐”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会采用一些游戏、唱歌等比较活泼的手段来创设情景。但教师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些趣味性较 强的活动中,虽说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但也往往容易出现学生情绪失控,导致课堂“一团乱”的现象。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些活动来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过于追求“乐”。
3.导入切忌过于“重导入”而“轻过程”。教学过程由“复习”、“导入”、“操练”、“练习”和“巩固”构成。“导入”的重要功能就在于“介绍、引入话题及任务”。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他环节,便犹如舍本逐末,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总之,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导入方法都应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导入的各种方法并加以比较、总结才能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设计好了导入这一环节,我们的教学环境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英语教学的目的才能如期达到。
2015年3月10日
第五篇: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摘
要】 游戏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游戏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有成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魅力,而游戏教学便是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组织与设计游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要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游戏教学。它是一种建立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教学手段,在游戏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平等、温馨、合作的气氛中充分的活动,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儿童良好的心理环境基础上。
一、课堂游戏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首先得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境,从而教师才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重要的是能鼓励并带动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它能为课堂教学带来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利用丰富有趣的小游戏,不仅能快速提高不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使这种学习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开启儿童的天性,扩散他们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机械化地把知识传授给儿童,却忽略了儿童的接受能力。而游戏教学却能激发他们的思维。而以游戏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也较容易让学生接受。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爱玩的天性,一方面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儿童的自我表现欲望。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愉快的氛围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非但不会觉得学习内容很枯燥,也乐于参加,进而也乐于学习。现在课堂教学往往都是老师说,学生做的情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在逐步下降,本人认为如果能利用游戏教学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和机械化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那么将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它既可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很好的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且符合现代的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强调了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体性,要求的是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它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例如:在开始某一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
T:Hello, 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 ok? Ss:Ok!
T:Now, listen and guess.What’s this? Ss:A car? T: Maybe.Ss: A train? T:Yes.You’re right.这是在导入新课时用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的小游戏。因为学生们的年龄较小,如果在导入新课时不能标新立异,只是单纯地导入新知识,那么整堂课的质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猜谜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但复习了以前所学词汇和句子。学生也会专注于思考,促使其动脑筋、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更自然,更轻松。由此可见游戏教学的优势主要在于使教师通过儿童的动态活动以及他们在集体竞争中的表现发现儿童的自觉心理、情感、意志、组织纪律性、性格、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等所表现的心态。游戏中的猜测性、趣味性、对抗性等因素满足了儿童的“五好”心理,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身心处于愉悦状态,这时是他们学习效率最佳的时候,并且游戏教学淡化了教学难点,儿童学习没负担,学习信心增强,有利于儿童建立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由此看见游戏教学的重要性是:(1)学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教 Is this...? 句型时,由一个简单的 “0”引发的 guessing game 中,有的学生会猜:Is this an apple/ an eraser/a nose...?有的学生甚至会问:Is this a 时钟/鸡蛋等等。在反反复复的猜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不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在不知不学中学会了句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而作出的判断,是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在讲授 Book 1,Unit 6, “How many...?”这一句型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How many triangles?”,“How many squares?” 让学生动脑筋去想,去思考,到底有几个三角形、正方形。又如:我经常让四年级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造句游戏,如:以单词“picture”为例,学生造句(每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人次): 1.I have a picture.2.Really? May I have a look? 3.What color is it? 4.It's red,pink and blue.5.Is this your picture? 6.Yes ,it is.7.How many pictures do you have? 8.I have two pictures.等等,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由以前被动的思考变为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更认识到了集体智慧结晶的宝贵。
(3).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游戏是帮助学生学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小学生的天性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能持久,在很大程度上凭兴趣来学习。如刚开始上英语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好奇心的驱使,是一种直接的兴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学知识内容的增加及难度加深,就有一部分的学生兴趣逐步减弱,有的甚至消失不见。严重阻碍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长期注重孩子的天性,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辅助教学。如“单词接力赛”、“猜一猜”、“找朋友”、“传话”、“听听画画”、“唱唱跳跳”等,通过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而保持一种“我要学”的心理状态。
二、游戏教学的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的心理环境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出一个使儿童感到安全、温暖、宽容,便于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儿童积极地去探索周围环境,用各种方法使用操作玩具和游戏材料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设计了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十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ur is it? 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到礼物。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有利于体现儿童的主体精神,让其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黑板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幅地图,一扇窗户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5.游戏评价应具有一定的的选择性。游戏教学不但要设计学法和玩法,还要适当选择评价、激励的方法。评价可尽量让学生参与进行,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加学习动机,而且要注意及时、客观、公平、易于记录、直观可见。对于那些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为使评价能保持长久的激励作用,可定期累积统计一下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的小奖品(如小本子)和加分情况,并评出游戏表现出色学生或小组。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用英语游戏,可以改善英语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由于参与进来,他们的身心发展及其心理素质可以得到更多的提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做到的是使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状态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效果同时丰富教学过程。要做到新课改提出的这一系列要求,游戏教学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课堂上的游戏的应用尤为重要。我们将游戏引入到英语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当然,我们还必须注意游戏教学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不懈的改进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进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