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故事:神奇的石头
管理故事:神奇的石头
有位陌生人,来到一个小村庄。
他向迎面而来的几位妇女说:“我有一颗神奇的汤石,如果将它放入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一锅美味的汤来,如果不相信,我现在就煮给大家看。”
于是,有人找了一口大锅,也有人提来一桶水,还有人架上炉子和木柴,就在村子的广场煮了起来。
这个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地说:“哇!太美味了,如果再加一点葱就更好了。”
立刻有个妇女跑回家,拿了几根葱来放进了锅里。旅人尝了一口汤,“哇,太美了!如果能再加一些萝卜就更好了。”
又有个农夫,从家里拿了一颗大萝卜来加入汤里。然后,旅行人又尝了一口汤,“哇,真太棒了!如果能再有一些肉丝就更好了。”有几个村民急忙回家,将家中晒干的咸肉拿来,切成丝放入汤中。经过旅行人的调理,与村民几番的贡献之下,又加入了好些材料到汤里面。
“哇,真的很好喝呀!”当村民们围在一起,每个人都喝着一碗汤时,不禁同时发出了相同的赞叹声:“神奇的石头煮出来的汤,真的很好喝呀!”
故事的哲理
其实没有一次伟大的成功,不是依靠一个神奇的信念支撑出来的。但真正“支撑”成功的,其实又并不是信念,而是信念所激发出来的广泛参与及火热激情。优秀领导者的神奇,就在于要在现实的窘迫中“找到”超现实的信念,进而激发团队无限的潜能,创造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第二篇:五年二班故事大王——神奇的石头
神奇的石头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的故事题目是:神奇的石头。
有个很穷的老人独自生活在一条小河旁,每天都很平静,过得也是轻松自在,直到那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人像往常一样在河边打鱼。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拌倒了,当站起来时,却发现石头不见了。没有多想,就回了家。突然,就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块石头,红色的石头,老人觉得新奇,就把它带回了家中。
一天晚上,小石头扑通扑通闪,老人似乎感觉到了光,很自然地醒了,老人有些害怕,但又好奇,静静地看着,突然,一声巨响,蹦出了一个小男孩,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老人无法相信这是真的,老人一步步后退。小男孩似乎很开心,对这个新世界更是很好奇,走向老人:“爷爷爷爷…”老人没那么害怕了,更多的是想去触碰一下这个神奇的东西。小男孩看到了一个火炉,兴奋地跑过去用手去触碰,一不小心,把火炉打开了,一把火把小男孩的手烧伤了。老人急忙跑过去把小男孩迅速拉开,对他说:“孩子,这是火,会烧的火。”小男孩点点头,说着老人拿来一个药箱,细心地帮小男孩上药。他不再惧怕这个神奇的东西,而是真心对待他。小男孩不再是石头,他也渐渐感受到了老人的温暖,他就这样叫他爷爷,后来真的成了爷爷,胜过亲爷爷。这块神奇的石头,就是当初在河边拌倒老人的那块,他注定回来到老人的身边。现在小石头变成了小男孩,给老人平淡的日子带来了色彩。于是,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前进乡中心小学 五年二班 王思棋
2017年4月21日
第三篇:《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神奇的石头》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艺术课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赠礼”中课题一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感受他们的质朴、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则围绕着石头的自然美,对于石头的想象、石头的传说和对石头的创作等进行展开。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在石头上的添画创作。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赏心悦析身边平凡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利用石头的不同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活动,感受石头的神奇、质朴、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不同的石头,体会石头的神奇、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再创造,使平凡的石头变为艺术品。
教学用具:一些小石头,水粉颜料等。
二、说学情
本课内容主要针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等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路、河流、大山中的石头随处可见。而小孩子们天性喜欢玩耍,漂亮奇怪的石头形象亦是他们的玩具。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神奇的石头画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作品。所以,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是先要启发学生想象。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看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照片,照片中的石头具有明显的特性,学生进行想象没有多大的困难。初尝想象乐趣的学生这时一定会对着自己的石头进行联想,进行讨论,进行探究,课的进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术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最忌讳学生作业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解决好想象的问题后,就要解决好如何绘画的问题。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创作,从构图、涂色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2、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本课中要做到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学习观察、体验、探究、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则是一个引导者。使学生的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被激发。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课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课的开始以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导入,歌声委婉悠长极富感染力,点题和导入一箭双雕,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石头是神奇的,到底多神奇?”我这样问。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课件播放出神奇的石头图片使得这个悬念瞬息即破。
教材说明:
《腾飞的翅膀》一课属于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八册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这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第一课《城乡巨变》、第二课《腾飞的翅膀》、第三课《交通连四方》和第四课《服务在身边》。本单元的目标是感受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乐意奉献家乡和社会的情感。《腾飞的翅膀》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不同的行业及它们和家乡资源的关系,以及家乡行业发展给家乡所带来的变化,并让学生在体验行业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四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普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生活中,学生时刻在享受经济发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快乐,特别是特色行业给更多的人们带来的实惠,但是,学生很少会思考我们这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行业,特别是特色行业。以及家乡人在从事这一行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智慧与辛劳。为了达成课文目标,需要发动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了解家乡行业和家乡人所从事的工作。课堂教学中,呈现学生的调查发现,借助课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认识家乡的行业发展,知道家乡行业与本地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尊重劳动价值、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编排。下面以第一教时的目标、过程来阐述本节课是怎样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的德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目标定位:
认知目标:.知道家乡的主要行业,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
能力目标:探究它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
情感目标:初步形成尊重劳动价值和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家乡的主要行业以及它与当地资源的关系。
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探究家乡的主要行业与家乡资源之间的关系
说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在开始新的认知活动前,头脑里原有的经验是开启体验之门的钥匙,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有知识经验的支撑,教师只有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激活,才更有利于新的认识。我在第一板块中分了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欣赏祖国各地的风光,同时教师加以语言渗透当地人们所从事的一些活动或劳动。二是由蚕桑养殖回归到的行业和家乡的主要行业。三是把自己家乡的行业加以适当的整理,其目的是因课而宜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行业及新兴行业。
二、即时引领注重体验渗入情感
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该说第二板块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使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1、通过设置疑惑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讨论、交流来发现其中的原因。
3、再次回归家乡行业,为下一板块作好铺垫。
斯特娜夫人曾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即时巧妙引领,注重体验,提升情感!
三、走进孩子回归生活共同成长
生活是学生道德智慧的肥沃土壤,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意识不会一下子就铭刻于心,教师要注意超越课堂,把课堂中初步的学习成果植入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地把当家作主化为具体行动,从而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我在教学第三板块: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劳动者在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中所体现的劳动价值,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继续为家乡行业的发展增光添彩!为家乡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喝彩,从而使学生能付诸实践,回归生活,促进成长。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它是教师绽放自己独特光芒的空间,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生命色彩的天地。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神奇的石头》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艺术课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赠礼”中课题一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感受他们的质朴、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则围绕着石头的自然美,对于石头的想象、石头的传说和对石头的创作等进行展开。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在石头上的添画创作。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赏心悦析身边平凡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利用石头的不同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活动,感受石头的神奇、质朴、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不同的石头,体会石头的神奇、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再创造,使平凡的石头变为艺术品。
教学用具:一些小石头,水粉颜料等。
二、说学情
本课内容主要针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等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路、河流、大山中的石头随处可见。而小孩子们天性喜欢玩耍,漂亮奇怪的石头形象亦是他们的玩具。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神奇的石头画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作品。所以,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是先要启发学生想象。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看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照片,照片中的石头具有明显的特性,学生进行想象没有多大的困难。初尝想象乐趣的学生这时一定会对着自己的石头进行联想,进行讨论,进行探究,课的进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术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最忌讳学生作业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解决好想象的问题后,就要解决好如何绘画的问题。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创作,从构图、涂色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2、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本课中要做到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学习观察、体验、探究、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则是一个引导者。使学生的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被激发。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课的开始以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导入,歌声委婉悠长极富感染力,点题和导入一箭双雕,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石头是神奇的,到底多神奇?”我这样问。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播放出神奇的石头图片使得这个悬念瞬息即破。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播放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问: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生: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我的预设是:学生能注意到这句话,因为对石头本来就充满着好奇,本来就是自己喜爱的物品,会唱歌的石头则能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让他们由好奇进而想象。接下来的教学就变得顺理成章,荧屏出示五张图片,用以说明神奇的石头会唱歌。
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座落在澳大利亚的艾尔斯石,纯天然的,高出地面348米,长3000米,因为它的大而闻名于世。
利智复活岛石像:特大的石头,奇怪的人物,是神秘的石头。
古埃及金字塔:石头建筑,规模宏大、数量之多被世人惊叹为奇迹。
海南三亚鹿回头:我省本土雕塑家林毓豪的雕塑作品。具有海南特色,黎族风情传说色彩的雕刻。
海南南天一柱:座落在我国三亚著名的天涯海角,一块最南端的名石。
石头,自然界中最为普通的东西,在人们的创造和想象中,却散发出神奇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体验神奇的石头。
2、探究学习,了解石头。
荧屏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比较、观察、合作、探究,说说喜欢那一块?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石一木都有美,一山一水都有情。”“美源于发现,更源于创造。”
(1)了解石头,初选石头(板书)
图片欣赏的优点是选材容易,可以选取很多典型的例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艺术实践必须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亲身体验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环节。了解石头就是从玩石头和鉴赏石头开始的。
师:老师带了很多石头,仔细观察,哪些石头你认为比较好看?
学生选石头。
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从带有玩耍性质的辨别中开始接触石头,并加以自己的理由,这也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
(2)观察石头,展开想象。(板书)
老师讲一个旅游趣事。今年,老师到广西参观一个溶洞,导游指着一块块大石头,说这是一只老虎,那是一位放牛娃……老师对这些石头赞叹不已。同学们也来说说,自己手里面的这些石头都像些什么?
生:葡萄、蘑菇……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师: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让石头更加形象?
生:画、雕刻……
师:今天我们就用画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石头,使它们更加形象化。
看到石头,我们展开了想象,这是创作的源泉。
(3)教师引导,学生创作
引导学生以手里的石头为基础,展开想象,然后创作。
3、训练技能、拓展延伸
1)欣赏、讨论、探究(板书)
教师提供一组图片,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进行欣赏、讨论、探究。
2)作业
利用手上的石头想象创作一副神奇的石头画。
3)评价——个性展现
(1)教师将学生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输入电脑。
(2)展示。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
(3)教师小结。
(4)延伸——知识拓展
关于石头的话题有许多,它的瑰伟、它的坚定、它无言的奉献,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可体悟,生活是美好的,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积,高山需要千千万万的一枚枚石头,才能巍巍壮丽。同学们,假如你是一颗小石头,你想做怎样的石头呢?课后写写自己想说的话,在下节课交流。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课题二《藏在石头里的画》”
五、说板书设计
神奇的石头画
选石头外形色彩
第四篇: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们生存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给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天然的沙、石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虽然自然中的小石头在大自然中再常见不过,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接触的机会却很少。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石头,让孩子在敲敲打打、看看摸摸,玩玩的过程中,体验玩石头的乐趣,同时,发现、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意亲近自然的情感。
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
2、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萌发探究意识。(这是指向情感、态度目标主要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情感。同事,发展幼儿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感受石头的特性,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这一目标是指向知识技能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3、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感受常见石头的特性。我在活动中充分让幼儿通过感官观察、触摸、操作、比较,进行实际的感知,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来巩固对石头特性的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结,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因为幼儿虽然对石头并不陌生,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石头用途的观察不多。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前经验准备时,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然后,再根据教师收集到的图片,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识,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4、说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为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并下发详细要求:每人收集3——5个不同的石子:如:鹅卵石、青石、花岗石、沙石等。并在收集过程中告诉孩子它们的名称和用途。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幼儿丰富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能够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进一步得到经验的提升。有了经验的准备,孩子会更乐于发言,乐于积极参与活动。二是让幼儿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探究。要想了解自然的奥秘,不是通过课堂获得,而是真正的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才能感受最深、最真。家长不是专业的,不太注意让幼儿关注这些,因此,这一环节尤其显得重要。
(2)课前将幼儿带来的小石头汇集在一起,分成几组,每组用一个带盖的盒子盛好,每盒的石头尽量做到各种特征的石头都有。
(3)ppt
(4)歌曲《雨花石》
二、说教法: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因此,我在本次活动的教法上,主要围绕:寻石、观石、玩石、赏石几个部分来进行。
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幼儿通过与石头的充分互动,让幼儿看、摸、玩,自己进行感知,来获得真实的体验。
主要做法有:
1、谈话法: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充分感受石头的多样性。
2、归纳提升法:将石头拟人化,以小石头的口吻将石头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总结,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将经验集中、提升。
3、直观演示法:利用ppt图片演示,让幼儿直观欣赏不同石头带来的美妙感受,了解石头的丰富多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进一步探究自然的愿望。
三、说学法:
针对幼儿年龄小、喜欢操作和游戏的特点,我运用了以下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充分的摆弄石头、玩石头,去寻找石头的特性。
2、观察法:通过反复操作、比较、观察石头的不同的特征。
3、讲述法: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尊重幼儿的感受,让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谈话交流:石头在哪里?你都知道哪些石头?
2、观察石头:主要引导幼儿以观察形状、大小、颜色、花纹的不同为主。
3、玩石头:通过几种不同的玩法,分别感知石头的其他特性。
4、赏石:通过总结石头特性引出石头的用途,感受石头的丰富多彩。
5、结束:欣赏歌曲《雨花石》。
首先第一环节:谈话交流:
我以一个卡通的小石头形象引出课题,拟人化的方法能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这是一颗小石头。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收集了很多小石头,对吗?还记得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的吗?都找到什么样的小石头呢?”(请幼儿充分说一说,都有哪些石头,这里可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石头的常见和多样性、部分名称以及用途。)
幼儿交流后进入第二环节:以小石头的口吻:“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别看我们小,我们的身上有很多小秘密呢,我们每个石头都和别的石头有不一样的地方,需要你们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教师:“那你们带来的小石头在哪呢?在盒子里,打开以后拿出小石头仔细的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小秘密呢?看谁发现的最多。”请幼儿翻开盒子的盖子。让幼儿自由观察2分钟。教师不打扰,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教师巡回观察个别引导。
两分钟后,教师请每位幼儿挑选一个小石头,尽量和别人拿的不一样,剩余的放回盒子。来,每人一个小石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小石头身上有哪些小秘密?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从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分别说一说。在形状部分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一下自己手中的石头像什么?花纹部分请幼儿仔细观察,互相看,找花纹。
第三环节:玩石头:
“你们发现了小石头身上的秘密,小石头可高兴了,它说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你们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请大家再把小石头的伙伴们取出来玩一玩,但是注意,一定要注意安全。”(幼儿再次尝试发现石头的特性,给幼儿两分钟的时间:教师分组引导幼儿摸一摸、握一握、敲一敲、掂一掂、滚一滚小石头)。两分钟后,再组织幼儿一起来玩一玩:摸一摸:你手中的石头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光滑的举一下,粗糙的举一下。握一握,能感觉到什么?凉、硬。敲一敲?响、不易碎、坚硬。掂一掂,比相同体积的物体重。最后一起在桌子上滚一滚,发现什么样的能滚动?什么样的不能滚动?“小石头累了,我们把它送回盒子里休息下。”
第四环节:赏石:
“今天,小石头还给我们带来很多石头的图片呢。”结合赏石,进行小结及对石头用途的认识。
“刚才我们玩的石头是大自然中非常常见的,它们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各种形状的;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带花纹,有的不带花纹。有的摸起来光滑,有的摸起来比较粗糙。石头非常坚硬,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呢。”
到这里,停下来,问问孩子:唉,你们说石头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想一想,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用石头做的?幼儿说一说后,“你们说了那么多,说明你们平时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小石头的大用处吧。”
欣赏图片:可以铺路、造桥、砌墙、万里长城---因为它很坚固,什么都不怕----可以用很多年,打造家具、装饰家居、用来观赏和收藏---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用石头来打火呢---
“你们看,小小石头用处这么多,是不是很神奇啊?再给你们看看还有很多很值钱的石头吧:宝石、玉石、水晶石、钻石---再欣赏一下世界有名的奇石-----”(通过观赏图片,让幼儿感受石头的丰富和神奇,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连小小的石头都是这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里,要不断的去看、去想、去发现跟多大自然的秘密,你们说好吗?”(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结束:“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石头的歌曲吧!”
第五篇:中班美术《神奇的石头画》
中班美术《神奇的石头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发现石头造型的丰富性。
2、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体验创作的乐趣与同伴分享的喜悦,并加深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感。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石头画。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活动准备:
1、范例石头画及幼儿绘画所需的石头(至少人手一块,直径约8-10cm)。
2、石头画PPT,幼儿创作时的背景音乐。
3、水粉颜料、棉签、水粉盘、画笔、勾线笔、湿布、废报纸等。
4、环境创设:“神奇的石头画”作品区(在讲台前放4张桌子,上面放若干个鸡蛋托盘用于摆放作品,使之更有立体感)
活动过程:(组织常规)
1、观赏各种形状的石头,展开想象。(2‘)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石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石头有哪些形状?像什么?(出示石头在展台上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请个别幼儿回答)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像XX,有的说像XX,原来同一块石头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发现。
2、作品欣赏,激发幼儿兴趣。(3‘)
(1)今天老师给这些石头宝宝换上了新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展台依次出示范例石头3-4个,再摆在鸡蛋托盘里)你们觉得这些石头漂亮吗?漂亮在哪?(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方面描述)
(2)播放PPT。因为石头太重了,不能全部带来。老师就把一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石头宝宝用相机拍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石头画,边看边说石头上的图案)
3、教师示范装饰石头。(5‘)
(1)看到这么多漂亮的石头宝宝,老师也想动手来画一画了。看看今天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来帮助石头宝宝换衣服?(出示水粉颜料、棉签、水粉盘、画笔、勾线笔、湿布等)
(2)(在展台上操作,铺上报纸)在动手之前要先想好给自己的石头穿什么样的衣服?老师想变出XXX。接着我勾线笔画出XX的轮廓(可以用我们认识的形状来代替如圆形代表眼睛,三角形代表鼻子等等),再用画笔、棉签蘸颜料给图案上色,让它变得更漂亮,这样我的XXX就画好了。
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老师刚才是怎么做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小结:对了在动手前要想好自己要画什么。用勾线笔画出轮廓,再用水粉颜料给图案上色。
(3)让幼儿讲述想怎么样装饰自己的石头呢?(个别幼儿说)
4、幼儿绘画装饰石头,教师巡回指导。(15)
每一个石头就像我们的小朋友一样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今天我们都来画一画石头,比比谁的石头最漂亮。
(1)介绍提供的材料并提出要求:
今天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水粉颜料、棉签、水粉盘、画笔、勾线笔、湿布。现在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小小设计师,给石头宝宝设计漂亮的衣服呢?(想)在当设计师前老师有几个要求,请小朋友认真听。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给石头宝宝设计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再动手画。
2、先用勾线笔画再上色,这样勾线笔不容易坏,或直接用颜料画出图案,用水粉颜料时用棉签、画笔轻轻蘸取。涂完颜料轻轻吹一下,这样容易干。
3、做手工时不能走来走去,有事可以和旁边好朋友小声说说或举手问老师。
4、画好后把把桌面收拾干净,手上沾到颜料可以用湿布擦一擦,把你的作品摆在讲台前的“神奇的石头画”作品区(摆在鸡蛋托盘中,使之有立体感),椅子搬到中间,可以去欣赏作品区上别的小朋友的作品。等下老师会请你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2)引导幼儿制作,巡回观察个别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小椅子找桌子,轻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画。(提醒幼儿用各方法装饰石头。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5、组织幼儿展示并分享作品(5‘)(组织幼儿集中到中间)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神奇的石头画》。
师:这块石头宝宝的设计师是谁呀?请设计师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个别幼儿介绍)
(2)幼儿相互参观,说说谁的石头最漂亮。
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当了小小设计师,把石头宝宝变得更漂亮了,你们真棒。当石头宝宝的设计师开心吗?(开心)老师把小朋友的作的石头造型展现在“神奇的石头画”作品区,大家可以一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