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福州红博幼儿园2012—2013学年下学期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时间:2013.4.24
班级:大四班
活动内容:《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能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初步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2、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编题。活动准备
大幅教育挂图一副、1—10的数字卡、问号图卡、算式卡,情境图、集合图若干。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1、出示教育挂图,幼儿观察。
引导语:图片中有什么?你们可以根据图片中的情景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2、师幼互动编加法应用题。
二、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引导语:老师还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图片,想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有什么,你们能根据这个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1、幼幼交流,根据自己手上的图片内容互相编加应用题。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把根据图片的内容编加法应用题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2、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你的图片中有什么?你是怎么编加法应用题的?
三、师幼共同梳理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结合背景图、数字卡、问号,梳理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编加法应用题时,讲的是一件事
执教:陈霞(出示图谱),要有两个数(出示两个数字卡),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出示问号图卡)。
四、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轮流编加法应用题,教师倾听,及时纠正幼儿的编题中出现的错误。
2、师幼分享交流:你是怎么编的?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加法应用题的结构,共同评价幼儿的编题情况。
六、活动结束
第二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时间: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第六节课
任教班级:四年级(1)班
任教教师:xx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之第一课时《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后一个数再减前一个数。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师生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过程略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数。
生:个位相加得10,十位相加得9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
师:换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
过程略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师: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白以后,就请你们小组讨论后用一个算式表达出来吧。(学生分组讨论列式 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师板书:234-66-34234-(66+34)234-34-66
4.这3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5.指名汇报: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请在黑板算式下写出。
6.比较三个算式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
7.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
8.小结简便计算方法。
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①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
③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三、实际运用,深化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数。
(1)868-52-48=868○((2)1500-28-28○272)
(3)415-74-74○26)
(4)684-(584+37)=684○2.选择最好的方法。
(1)800-138-162()
A800-138-162B800-138-162
=662-162=800-(138+162)
=500=800-300=500
(2)472-49-272()
A472-49-272B472-49-272
=472-(49+272)=472-272-49
=472-321=151=200-49=151
四、课堂总结
师:你们真棒!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点名汇报
师:老师今天也有很多收获,与同学们分享:在进行连减的计算时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五、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篇: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漫游魔法王国
情况分析: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编辑:)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编辑:)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圆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第四篇:数学公开课教案(等分)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活动等分 活动目标:
1、学习形状等分
2、感知等分的实际意义 活动内容:
1、感知等分
2、判断等分和不等分
3、学习形状等分 活动重难点:等分的概念及应用
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准备:已认识简单图形
实物准备:熊大,熊二,披萨实物卡2张(老师提前把披萨饼剪开分好,再用透明胶条粘在一起)、等分图形卡及不等分图形卡若干。教学过程:
一、打招呼问好及课前游戏:(1分钟)师:小朋友好
幼:老师好
师:欢迎来到老师的思维乐园,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像我这样做
二:导入(2分钟):
师:今天还有两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呢?(老师边说边从背后拿出熊大熊二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幼:(熊大、熊二)
三、新授:(15)
1、讲解等分及几等分 师:今天早上熊大和熊二买了一张披萨饼(老师拿出一张披萨饼)他们两个想要分着吃,但是他们想要吃的完全相等,一样大小。可是他们自己分完之后他们觉得不公平,小朋友们看看分的相等吗?(教师出示披萨图片)幼:不相等
师:我们来比一比,确实不相等,一块大一块小(老师把披萨饼拿在手里进行比较)谁都不想要小块的所以他们想请一个小朋友帮他们分一分,愿意帮他们分的请举手。请Xxx小朋友来说一说怎么帮他们分或者请幼儿来分 师:我们来看看这名小朋友分的是完全相等吗?(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把两部分重叠在一起,展示幼儿看,两部分完全重合在一起了,他们是完全相等了)熊大和熊二非常高兴,他们可以吃到美味的披萨了。
师:我们刚把一个物品分成的完全相等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等分。等分的小秘密是要分的完全相等,那是要分成完全相等的几部分呢? 幼:两部分
师:我们来数一数 1,2 是的两部分,把一个物品分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叫做二等分,判断是几等分的小秘密是分成的完全相等的几部分就是几等分 2.验证等分及几等分
老师今天还带了个魔法袋,里面有很多个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等分吗?老师边说边从袋子里面拿出二等分的三角形,他们是等分吗?(幼儿:是)等分的秘密是什么?(每一部分都完全相等)老师拿这两个三角形的每一部分比一比,他们完全重合了,是完全想等的,所以是等分,那他们是几等分呢?我们一起数一数有机部分,一、二、两部分把一个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他们叫做二等分,同理验证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及证不是等分(老师在请出我们的最后一个宝宝宝,他是谁?是不是等分然后验证为什么不是等分即每一部是不是完全相等的)
3、总结归纳怎样判断几等分:我们把一个图形分成完整的两部分我们叫二等分,把一个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三部分我们叫做三等分,我们判断是不是等分就是把一个图形分成完全相等的几部分即是几等分。
四、游戏操练:(10分钟)
分组进行,分熊大熊共二组 1.在等分图形小面画对勾(将图片粘贴在黑板上)
2.拍一拍:等分,分别是几等分,老师说幼儿拍(将图片粘贴在黑板上)
五、总结(1分钟)
今天就和熊大熊二玩到这里。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等分家庭作业请小朋友回家考一考爸爸妈妈哪些图形的分法是等分那些不是,小朋友再见
第五篇:初三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三数学公开课教案
—— 孝泉中学
龙跃辉
课
题: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选择简便解法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锐角三角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加以定义的,在学习概念之后又用于解直角三角形,不仅是知识的循环,还突显出三角函数在实际测量中的重要作用,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是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的。本节课内容就是介绍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是三角函数知识运用的最基础部分。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6个,三个角,三条边)
2、中(),除了直角外,还有几个元素?(5个,a、b、c、A、B)3、a、b、c、A、B这5个元素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三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互余)
(3)边、角之间的关系:
思考;对于锐角B,也有上面的边角关系吗?
4、有了上面的关系,可以发现,如果知道了五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三个元素,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已知两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一系列的相似三角形。
5、如果对一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外),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条边),这个直角三角形就唯一确定,那么如何求出其余元素?有哪些关系式可以运用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课题:解直角三角形。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提问:已知两个元素有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有两种情况:①已知两边②已知一边、一角 例1:在 中,,C=287.4,解这个直角三角形。问题:
1、本题已知什么?所求的元素有哪些?
2、求哪一个未知元素最简单?(另一个锐角A,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3、边a、b与边c和 B有什么关系?如何求? 问题:
1、上述是利用 B来求边a、b,能否利用 A求a、b呢?
2、求出a后求b还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①在计算时应尽量使用原始数据,这样可减小误差,防止错误扩大化。②应避免开方运算,使求解简便。
3、完成本题后,请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点评:先求另外一个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巩固练习:P103练习1,找学生完成
问题:利用练习第1题、第2小题请小结“已知两边,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点评:先求另外一条边,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角,或先求一角,利用互余求另一角。
教师总结: 事实上,解直角三角形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下面我们再来探讨如何利用它求三角形面积。
例2:如图,在 中,求三角形面积S。
问题:
1、本题已知什么?待求什么?
2、如何作高线?
3、在所作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什么?求什么? 属于哪一类解直角三角形,是否要求出所有其余元素? 点评:此例得出 即 的面积
猜想: 的面积是否可以用a、c以及夹角B或a、b及夹角A表示呢?课后请同学们验证你的猜想。
三、课堂小结,巩固所学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归纳,教师点评:
(1)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除直角外)两个已知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去求其余的元素,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应用。
(2)要多观察、多归纳,去总结、去发现一般的解题规律。
四、布置作业
P92,练习2、3题 附:板书设计
25.3解直角三角形
一、概念;
二、例题
解直角三角形
例1
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