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岩市质检作文分析以及例文
龙岩市质检作文分析以及例文(例文由刘晓曼老师整理提供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久前,某大学在临近期末时发生了这样一事:夜幕下,风雨中,一群大学生在校农场打着手电栽种油菜。校长对媒体说:“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农场劳动是该校的必修课,是“毕业通行证”。这种观点和做法得到了不少网民的支持。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为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此举有形式主义之嫌。
对于以上事件及不同观点,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不同意:
关键词:临近期末时发生的事为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矫枉过正首要任务是学习1.概述材料,表明态度 2.为什么不同意?
(1)因为矫枉过正——临近期末、为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形式主义(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农场劳动是该校的必修课,是“毕业通行证”。
结论:原因是合理的。那么,问题在哪里?
① 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应该设置为必修课
②课时安排不合理,不应该安排在期末复习迎考的紧张时刻
③指导思想不正确:劳动体验本来是快乐的,不应该成为奴役身体的苦差事,甚至成为身体健康的牺牲品。
3.为什么一个正确的观念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原因:形式主义循规蹈矩矫枉过正主次不分(学习与劳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措施:充分调研听证制度多渠道的意见反馈途径(网络)
深化:类似的问题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都发生过,过去发生,今后也还会再发生,应该引起重视。
4.总结陈词:我们反对的是形式主义的观念和矫枉过正的做法,并不是劳动的观念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同意:
关键词: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1.概述材料,表明态度 2.为什么同意?
(1)问题提出的来由
青年一代劳动的缺失(不干家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马克思)
(2)需补钙的劳动观
劳动对成人的意义(劳动对世界观形成的意义)——亡羊补牢的大学教育(为远见卓识的大学校长点赞)
(3)为什么农场劳动必须是必修课?
唯有必修课才能人人动手,形成劳动氛围,树立劳动观念 唯有必修课才能在课程上最大限度地从本质上解决问题(4)“形式主义”也有其积极的正面意义(5)“矫枉过正”背后的决心与意义
3.尊重大学的治学理念,营造宽容、善意、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环境
例文
1.参与农场劳动,有何不可
不久前,某大学在临近期末,一风雨夜幕中,一大群大学生在校农场打着手电种油菜。原来是因为校长认为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才组织这样的农场劳动必修课。该事件引发了不少网民的争论,有的网民赞同,有的却持不同意见,然而,我的观点是前者的,参与农场劳动又有何不同呢?
对于现今是一个独生子女居多的时代,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宝,时时都希望能亲力亲为,生怕会弄伤孩子,甚至造成了严重的溺爱心理,导致绝大多数孩子丢是生活技能,事事都依赖父母,成了一个“胆小鬼”,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可厚非的,不想让孩子受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社会,若孩子没有生活技能,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能拿什么生存下去呢?
大学,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问题,大学里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它能让你在进入社会之前,学习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让你能更坦然面对即将面对的困难,然而该大学的农场劳动就是学习的好方法,他让学生亲手碰到泥巴,让学生亲自种油菜,既能让学生学到种菜的技能,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农民伯伯种菜的辛苦,让他们懂得感恩;让学生体会到奋斗时的艰辛与奋斗后的成就,让他们更愿意为了未来努力,学校的做法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更加体现了上大学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做法是值得鼓励的。
中华民族中的艰苦奋斗最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他们是正午熊熊烈日,散发着最耀人的光芒,他们是最应奋斗的年代,他们的艰苦奋斗与勤劳勇敢能为我们的社会添加一丝光彩,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我认为各地大中小学都应开展农场劳动,或增设其他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奋斗精神,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多增加一门技术,让大学更加成为培养人才、培养精英的地方。这样的行动,能创造更好的时代,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我赞同参加农场劳动。
2.辛勤劳动不可少
大学生农场劳动虽说此举有形式主义之嫌,因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但是正如校长所说:“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会辛勤劳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何况,农场劳动是大学里该校的必修课,大学生们就更应积极参与,懂得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一个真正懂得劳动是辛苦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做学生的幸福。大学生的农场劳动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因为并不是说劳动就是苦的,在劳动中同样可以收获不少,这不仅可以收获乐趣,也许这也是增进学生之间友谊的一个机会。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都是衣食无忧,没钱了就伸手向父母拿,根本体会不到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该校以农场劳动作为必修课,是“毕业证书通行证”正是可以让那些学生们了解父母的苦,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要不是他们父母亲的辛勤劳动,他们正享受的幸福生活该从何而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辛勤劳动是他们人生中成长的标志,为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打好基础。
也许有人认为大学生农场劳动是为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此举有形式主义之嫌。但是大学生如果不懂的辛勤劳动,他们还佩得上一个大学生姿格吗?即使他们是为了挣学分,但他们也同样在付出。虽说首要是学习知识,但辛勤劳动也必不可少。因此对于农场劳动的做法应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人生中不可少的。
反观今日,有多少大学里是有农场劳动这项课程的,应是数不胜数,才造成了当今社会还有许多人不了解辛勤劳动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支持校长所说的: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倡导辛勤劳动的传统文化,才不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辛勤劳动”简简单单四个字读起来轻如鸿毛,细细品味却重于泰山。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做一个懂得辛勤劳动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
3.形式主义不可取
日前,某大学在临近期末出现大学生打手电种油菜。校长表示这是该校的必修课,让学生知道奋斗、劳动。
对此,我表示不解和不认可。
从校长的话语可知,此举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何为奋斗,何为劳动,难道不参加农场劳动便不知奋斗吗?错。奋斗是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在这个农场劳动中,这些学生的目标顶多是学分,所以才会在期末挑灯夜战。
劳动不等于奋斗。
校长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学生吃苦,然后知何为苦。但没做农场劳动意味着不知吃苦。农场劳动已是老一辈的苦,现代社会,有专业的农民、专业的机器,弯腰插秧已渐渐消失,于是,这种田知苦的说法未免显得无稽,显得可笑。大学生有意识并且知道吃苦,只要他知进取,有目标,不甘平庸,那他便会为此努力、奋斗,这或许不似背对烈阳那么直接,至少他在做有用功,不似只为学分的形式主义那般虚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既然已是大学生,在大学里便应以专业知识为重。当今社会,大学生遍地走。专业知识的掌控能力极为重要与其在农场拿学分而浪费时间,不如多设立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为未来“吃苦”何乐而不为呢?当下,却上的不是所谓形式,缺少的是能力与专业。美国不过两百多年历史,为何能成为超级大国呢?是因为他们有创新,并且各个领域趋于专业化,反观苏联和中国,苏联因所谓形式主义解体,中国大跃进、文革期间,经济、文化都在倒退,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农场中学到吗?我想很难,非农业专业的人在这收获到的只可能是一双长茧的手罢了。
大学是培养能力的地方,放下所谓形式主义,也放下作为上一辈的“自以为是”,与其在农场浪费时光不如想办法为未来谋发展。只要对未来有利,对大学生们有利,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不用多说,他们自然会为此而努力。校长应想想清楚,若做的只是无用功,对于学生自身到底有何意义?对于社会到底有何意义?
4.做事何必拘泥于形式主义?近来,一则大学生在校农场栽种油菜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事件的始末竟是该校校长认为学生必须在田里劳作才能知道奋斗的感受,在我看来,校长的做法实在拘泥于形式主义,这是不可取的。
对于这件事情,折射的是该校校方的教育问题,校方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前途着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未免用力过“猛”了些,校方通过强制性的种菜行为不仅起不到良效,反而还会因此作茧自缚,引起师生的不满,使得教育陷入尴尬的局面。
大学校园应是一个思想自由、学术迸发的乐园。校方的做法不疑是像副作用的。试想,当今大学生普遍对土地与农业的热情度不高,倘若校方如此做,学生即使不敢公然违抗,必定对农场劳动是毫不上心的,这就难于达到校方想让学生知晓奋斗与劳动的真正含义。学生的应付只不过是获得“毕业通行证”,并不能起十分大的“疗效”。
我认为学校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按照具体的某种形式运行着,不懂变通。体会奋斗的滋味有很多种,知晓劳动的意义也有很多种,学校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一些,不再这么的形式主义,那么学校与学生的矛盾将会缓解许多。
再者,学校做出此时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去奋斗,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大学生中也有缺乏上进与奋斗的现象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学生们进入了大学难免自由了些,但大学时用知识武装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应少些形式主义,让自己去接受新鲜事物,要有勇于向形式主义作斗争的勇气,而不应该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中,不思进取。
因此,我认为校方可以将农场劳动改为选修课,鼓励学生参与,而不是强制。在步入社会中,类似形式主义的规章制度也是比比皆是,这些规章制度就像是障碍物一样阻挡着我们前进。我们应有与它们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这些形为才能够被发现被打倒。
我希望社会上能够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创新主义、包容主义······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5.亲历劳动,方知奋斗 某高校开设种田必修课,学生夜里打手电种油菜,新闻一出,立刻引发热议,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更有抨击者,但无论何种反应都体现了大众对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关注、一种思索。
亲历劳动,方知奋斗。学校的良苦用心是值得大力称赞的。农场劳动,不单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毕业的通行证,更是一种观念、一种品质的培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劳动素质又是人才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令人叹息的是,有许多的网民,却反对高校的这种做法,质疑这种做法的真正意图,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应该把时间更多地放在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上,不能也没有必要去做“普通农民”所做的“农活”,然而,这个理由不过只是个幌子,是个借口,何况精进专业知识,也不是“不问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能达成的,再说,闭门苦读就一定能够学好专业知识吗?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大众内心对“农”的鄙视,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对“读书人”的崇敬与膜拜:认为田间劳作是没有文化修养或修养较低的农民干的,文化人,既然已经跳出农门,就不要也不必再碰农活了。他们主观上认为“读书人”与“农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而这种认识,又恰恰是长期以来由阶级的差距衍生出的优越感而催生的。
爱劳动,才会生活;学会劳动,才能学会生活。高校开展农场劳动必修课,不仅可行,更有深远意义。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还需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劳动,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农场劳动,除了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接地气,还能让学生在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粒粒皆辛苦,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更能让学生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培养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事实上,人的很多优秀的品质,都可以在劳动中形成。
发扬光大该校的这一做法,或许我们可以有更好做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实践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局限于田间劳作,更无需用“必修”的形式,来强制学生,为完成学分临时抱佛脚而在临近期末时连夜冒雨打手电种油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6.倡导劳动,切勿流于形式主义
不久前,某大学学生为挣学分获“毕业通行证”,夜幕下、风雨中打手电栽种油菜的新闻引发网上热议,校方言之凿凿,认为“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然而,仅凭“临近期末”、“夜幕下”、“风雨中”、“打手电”等几个关键词,我就觉得,校方此举,虽用心良苦,却最终流于形式。
临近期末,方才在夜幕下风雨中挑灯夜种油菜,不是抢农时,更说不上什么辛勤劳动可贵,而是平时压根儿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是临近期末快放假了,才想起还有“农场种菜”这一门必修课未完成,而没有完成就无法毕业,于是才“临时抱佛脚”连夜冒雨赶种补种。校方初衷,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何为奋斗,何为劳动,如此这般行径,于学生而言,其意义的最大化就是拿到学分获得毕业的通行证而已,并不能如校方所愿达到所谓的教育目的,而没有了教育的意义,农场种菜自然也就流于形式,一种挣学分的形式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不管怎么样,学生毕竟是参与了种菜这一行为,只要是参与了,他自然会有收获,至少他能知道菜是如何种的。但如果仅仅只是知道“菜是如何种的”,这对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其意义又有多大?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高度的机械化和专业化,我们所缺乏的正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而非“种菜”的好把式。种菜自有专业种菜的人去做。况且,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插秧的老一辈的苦,不仅不能让学生知苦懂苦学会吃苦,还可能让他们在“临时抱佛脚”的完成应付中产生一种怠惰的心理,滋长一种敷衍应付的形式主义作风。某些部门平时不作为,临近大检查才手忙脚乱的现象我们见的还会少吗?
没错,大学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要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感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其的探索精神。但大学里,劳动实践的内容与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一种与所学专业有关联的实践课,让学生乐于去做,善于去做,不是比强制性让大家都去农场种菜更有价值吗?至于农场种菜,完全可以以一种选修课的形式,或者是课余兴趣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去选择性地参与。
摒弃片面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务实求真,学校在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的时候,切勿最终流于形式主义。
第二篇:2014.4月质检分析
数学
试卷基本结构不变,难易度较往年中考有一点提升,与一检题型安排区别较大,本次质检更加贴近中考形式。试题贴近教材,试题中各类题型难度基本保持从低到高的层次出现,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每个题目的解题思路都比较清晰。
选择题:知识点的安排基本不变,1-7属于“送分题”,8、9属于中等难度的易错题,10题属于难度稍大的压轴题,但是第10题的难度比以往还是略有下降,主要表现为思路清晰,切入点明确。
填空题:11-14属于“送分题”,,15题属于难度稍大的压轴题,可以按找规律的思路进行解答。
解答题:16-18知识点的安排基本不变,属于“送分题”,要求学生计算准确,细心完成。
19题难度稍有增加,侧重细节的考察,如分式方程的检验,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满分不容易。
20题难度明显增加,导致学生心态在此时发生严重变化,很多学生受此影响,耽误了最后两题的发挥,第1问得分率叫高,2、3两问得分率很低。
21、22延续以往的考试风格,从题型到难度基本不变,但是解题思路比较明显,所以对于冲刺压轴题的学生来讲,得分比较容易。
本次质检比较明显的变化:原来只有21、22压轴,这次是20、21、22三题压轴,所以考试时间上比较紧张,19题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也表现出得分不易的现象,所以学生考试后表示“考卷很难”!在余下的学习里,我们要按本次质检的“新难度”安排教学。本次考试成绩波动较大的是原来120-130分程度的学生,本次普遍降低10分左右,原因出在20题变难,没得满分,又影响到最后两题的发挥。
第三篇:质检工作分析
天津站:|重庆站:
宁波站:
质检工作分析
质检评分三原则:抓大放小、循序渐进、公平公开
质检辅导三原则:激发潜能、鼓励为主、开放式培训
质检工作分为2个主要的部分:监控、辅导。前者约占30%工作时间。后者约占70%的工作时间。
监控包括录音监听、实时质检、现场旁听、现场巡检。其中录音监听又可分为日常监听、超长录音、专人质检、专题质检、新员工质检。
辅导包括数据分析、案例分析、个别交流、小组讨论、集体培训。
质检的工作量:若工作为监听+接听电话,则每日分别为40通和2小时。若工作为监听+辅导,则每日监听数量为20通。
监控的重点时段:交接班、用餐时段、来话高峰期、早班8点前或者晚班9点以后。这是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段。
质检注意的侧重点是座席的服务态度和技巧,业务为次重点。因此首先要熟悉每一个被监听座席的资料和状态。辅导时应该从座席的心态入手,了解其情绪变化及实际业务的掌握情况,以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呼叫中心对质检的要求一般是:能发现座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辅导或者培训加以改正或提升,以达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目的。
在录音监听中,评分和评语要相对应。有怎样的评语就应该有相应的评分,反之亦然。注重抓大放小,对主要问题列为改进项,对次要问题可暂时放一放。若某座席有多个问题,则按照严重程度先解决一个,等巩固之后再解决其次的。
发现座席存在的问题之后,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经常出现的。是确实不知道,还是明知故犯。是因为个人的原因,还是因为环境或者培训的原因。一般这要通过与当事人的交谈才能知道准确的原因。
不能指望一次交谈或者培训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多数时候甚至连一个问题都无法彻底解决,而需要长期的跟进。因为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如何发掘座席内心的积极向上的欲望是质检工作最需要注意的。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管理的基本常识。因为一个人对于外来的压力有天生的抗拒,只有让他内心里真正意识到为什么这样做,并且积极思考怎么样做得更好,才能够较好的达到辅导的目的。
南京站:|长春站:|
武汉站:
因此只是表面上告知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样的效果很小,而且往往不能持久。最好是除了告诉“怎么做”之外,还要告知“为什么这么做”,并且鼓励其思考“怎么样做得更好”。目的是每一个被辅导的座席都要像质检一样做得好。而最终的目的是建立自我学习、互相辅导的氛围。
在小组讨论或者集体培训时,不应该采用灌输的方法,而应该采用引导座席思考和讨论的方法,质检只在关键处加以引导即可。一方面可以消除培训的疲劳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座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主要的培训课程和辅导内容:投诉处理技巧、客户服务意识、客户心理分析、语音语调、主动服务意识、心态调整和减压、聆听和表达、电话控制、自我开发
速递公司质检管理的目标
和一般的呼叫中心相同的工作:解决客户问题、给客户良好感受。具体地说:快速下单、快件监控、到达时间、常见咨询、投诉处理。质检对这些环节进行跟进监控,发现薄弱点,提出改进意见并实施,反馈、巩固。
4W1H
Who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直接指出问题,有的要委婉些
When从何时开始,何时改正
Where交流的场所
What 交流的内容
How通过什么方法交流
座席员属性
普通型、自发型、思考型、冲动型、管理型
看报表听诊法
通过报表数据,分析接通率、平均通话时长、超长电话、工作效率,以及变化量。可以看出座席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
辅导反馈原则与技巧
鼓励为主。关注每一个人。重点辅导薄弱点。先重要后次要。及时反馈。让座席多听自己和他人的录音。可以每个月专门安排一天的时间,让座席听录音。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多说“这么样会不会更好?”或者“你认为怎样会更好?”
声音运用与表达能力技巧
声音中有关心或者抱歉的语气。凡是客户的目的没有达到的时候,无论该目的是否正确,也无论是否公司的原因,都要有道歉的语气。其余的时候都要饱含关心的语气,表现出对客户的关心。表达时避开敏感问题。多用积极的语言,避免消极语言。
培训与教育训练
辅导时要耐心,不应该发脾气。引导为主。让座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换立场,从客户的感受角度来分析问题。培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有的培训和交流都要指出对座席的好处,以建立信心和激发自然的趋向性。培训的目的不仅是让座席良好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把训导师所讲的内容变成座席自己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想法。充分的讨论之后才可以亮出训导师的观点。
客服意识和主动营销意识
主动服务不仅仅对客户有好处,“多说一句话”可以争得控制电话的主动权。客服不但要有服务意识,也要有销售意识。服务是指给客户解决问题和良好的感受。解决问题分为当场解决和给出解决途径。良好感受是指快速、重视、友善。
很多呼叫中心的质检身兼监控和辅导双重职能,结果就是两边都无法兼顾。因此,应该将监控和辅导这两种职能分开来,分别设立质检和训导师。前者注重对座席服务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后者负责提升辅导。前者负责监听、评分、简单问题的指导。后者负责座席的持续提升和整体的培训。因此质检可以轮流负责不同的团队,而训导师相对固定。
如若转载请注明:原文来自于,
第四篇:石家庄高三质检1作文分析
石家庄市高三质检一作文试题及例文分析
我校高三年级寒假前期末考试用的是石家庄质检一,年后开学用唐山市期末考试试卷做了一次检测。两份试卷作文试题都采用材料作文。今天高二开学第一天就赶上语文连排课,所以就要求我们学生也试着写了这两篇文章,普通班写石家庄试卷作文,两个重点班写唐山试题的作文。
石家庄试题作文如下:
在一篇介绍“相声百年”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一段往事。他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特地请教了京剧艺术家: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感慨,你有何感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试题作文如下: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知识,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理论之后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同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次考试旨在检测一轮复习的成效,所以试题侧重基础,包括作文试题,采用的是最近三年高考作文的基本形式,即新材料作文。说其新,当然是因为这类作文的要求有别于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这种要求吸纳了话题作文自由度高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对开阔的写作空间,相对自由的写作形式,相对宽泛的立意角度。
但是,既然属于材料作文,它与传统的材料作文本质意义还是相同的,比如,无论所给材料是某种社会想象,某位名人的轶事,还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材料本身只是在列举一种现象,交代某种情况。比如无论是2006年的“乌鸦抓小羊”、2007年的漫画《出事了吧》、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候宝林先生学艺、青蛙与哲学教授的对话,都能够体现这一特点。事实上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考生绝对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抓一两个词汇就认为是抓住了某个角度。所谓可以选择某个侧面、角度是以整个材料的中心意思为基础的,所以审题过程中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准确分析材料的整体含义。在此基础上才可谈得到准确立意。比如候宝林先生的例子,材料只是列举出侯先生向京剧艺术家讨教,那么,他为什么讨教?显然是为了准确表演,准确表演又是为什么?是为了追求艺术的卓越境界,那么,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反映出什么问题?反应侯先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说到底,这则材料在谈态度问题,而一丝不苟、严谨、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只是态度的表现形式。明确了这一点,作文立意也就不难把握。
唐山试题的审题难度明显要超过石家庄试题,这则材料的主题思想比较难把握,首先涉及到的情节多,对话多,“人物”多,环节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哲学家:
A 语言:
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同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当然!井底之蛙!
B 神态举止:
瞄了青蛙一眼 哑口无言
从教授的语言来看,“任何”、“都”、“必须”几个词反映出其认识表达的绝对化,从其神态举止来看,对青蛙有着很强的蔑视态度。共同点在于教授的盲目自信。其哑口无言也是对困准在认识、思想上准备不足的表现,同样属于盲目自信。
青蛙:
A 语言: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
B 神态心理:听得不耐烦 反击
从中可以看出青蛙也颇为自信,不畏惧权威,敢于反驳,因为他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且不管这位青蛙先生是否真的生活在水水井中)
其他动物:
语言: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其他动物明显是站在青蛙这一边,因为他们从青蛙所举的实例中认识到了问题,同时对教授对待青蛙的轻视态度大为不满。
以上是分述,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从深层次分析,教授的理论与青蛙的实践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因而产生了争论,理论不堪一击。事实胜于雄辩,实际战胜理论。因此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提炼出“要全面的看问题”,“理论要同实践相结合”,“事实胜于雄辩”等观点。从双方态度的角度来看,可提炼“要尊重事实”“看到别人的长处,尊重他人的意见”等观点。
从哲学教授的角度思考,可以有如下立意:“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待事物不能绝对化”等。
从青蛙的角度立意,可以有如下观点:“事物存在特殊性”、“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质疑”
从其他动物角度立意可以有“尊重真理”等观点。
其他问题如石家庄命题有不严谨之处,唐山试题材料表述不精练,审题难度大,学生难以准确把握,难出精品等问题。不在本文探讨之列,不再一一展开。
石家庄试题作文例文点评:
不可差之毫厘
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排演《关公战秦琼》时,为了一个手势的细节而特地请教京剧艺术家。他对待艺术的严谨态度令我们肃然起敬,也许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在于他抓住了这不可差之毫厘的细节,避免了普通人可能谬以千里的差错。
从艺术方面来讲,如今的演艺界、文艺圈恰恰缺少这种精神,伊能静的“羽扇纶巾”,刘德华的“刽子手”都唱出了白字,而在一首歌的多人经手才出炉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人肯翻一下字典来指正,以至于在传唱的过程中,像毒气一样扩散开来的白字在不明就里的头脑中变得根深蒂固。在某些大制作的影片中也频频出现邻人啼笑皆非的低级错误看似不值一提的毫厘之差,却像热带雨林扇动翅膀的蝴蝶一样,掀起了热带风暴,误导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现代的艺术家们,的确应该在这不可差的毫厘上锱铢必较一番,以免黯淡了艺术的光环。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神舟七号”首次搭载着我们的航天员实现了太空漫步,这关键的几部凝结着数千数万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程序,每一个零件,每一分钟的飞行,轨道的制动,落地点的选择都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将会产生不可控制的局面。科学更是一个处处要求严谨的领域,有时成与败的天壤之别就在于那不可差的毫厘之间。
多少年过去了,华丽的泰坦尼克号那撞击冰山的轰隆声,上千人绝望的哀号声犹在耳畔,而酿成这一餐具的重要原因竟是某船员离船时一时疏忽忘记留下一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偏偏就是开启观测冰山的望远镜的箱子的钥匙,它没有打开重要的箱子,却打开了地狱之门。思想上的松懈态度,工作中的微忽失误断送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的成名与否,往往就在那反复雕琢的两句诗上,一两个字的差异或许就决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决定了他的诗句是流产千古还是深埋泥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绝美的诗让后人永远记住了林逋,字词的毫厘之差,会使意境相去甚远。精益求精,关注细节,造就了不朽。
那不可差的毫厘,是你制胜的法宝,而毫厘乃是细节。
(评分:内容15 表达16 发展等级16 总分15+16+16=47分)
严谨态度铸就成功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各行各业都有精英。这些精英都有共同的特点:严谨和一丝不苟。就像相声大师侯宝林,他对待艺术的这种细心认真的态度,使他无愧“大师”称号。
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中占有优势,就必须具备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因为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前途。
一代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可以说是治学严谨的典范。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他从未因自己特殊的身份而在教学方面有所懈怠,他总是潜心研究各个领域的学问,《牛棚杂记》是他比较得意的作品,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修改了多少次,纠正了多少回,大到整句整篇,小到一词一句。《古文观止》这部书季羡林也曾经批注了无数遍,为了力求完美,每次都会比上一次认真细致。
我们对大师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但他们超越于我们的往往就是他们追求精致的境界,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们在钦敬赞美之余,需要做的应该是见贤思齐,使其高贵品质为我所用,这才更有现实意义。
令人倍感痛心的是,在当今这个浮躁且急功近利的时代,钻研精神,谨慎态度似乎不再是社会的主流,而哗众取宠,捞取名利,备受青睐。科学领域的论文抄袭、欺骗已经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的精神,科学被嘲弄,技术被玩耍。时下愈演愈烈的肥皂剧风潮已成为对艺术的无情亵渎。
我们唯有采取大师们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来洗涤我们内心世界的污垢,才能使这个社会真正得以进步,社会真正得以和谐。“嫦娥”何以飞天?“神舟”何以漫游?太空行走何以完美?北京奥运何以完美?这是我们无数具有追求卓越、严谨负责、一丝不苟态度的科学家、艺术家、普通工作者通力协作的结果。
在历史的发展的浪潮中,一个人要想名垂青史,一个民族要想求得生存,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不需要在启程的航船上带着太多行李,只需一颗严谨的心,一种敬畏的态度,成功必定在不远处“等着我”。
(评分:内容16 表达15 发展等级15 总分16+15+15=46)
唐山试题作文例文点评:(此为高二学生作文)
“凡是”中有“但是”
哲学教授说:“凡是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青蛙却说:“但是打井不是应该从顶层开始吗?”简单的一问一答,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待身边的事物,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当你讲到“凡是”的时候,最好想一想“但是”。如此才可以不搞绝对化、一刀切。
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人类历史上无疑属于闪光的一笔。但在当时有很多人对他冷嘲热讽。作为反驳的方式,哥伦布提出有人能否把鸡蛋竖直立在桌子上,很多人不假思索就加以否认。但哥伦布把鸡蛋的一段敲出一个小洞,轻而易举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他的这一举动告诉我们:别急着下绝对化的结论结论,那其中可能存在特例。破了一个小洞的鸡蛋就是特例,而特例就战胜了绝对化。
亚里士多德曾经不容置疑地说:“凡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这个结论看似理所当然,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它是一个谬误。看来我们这位可爱的高傲的哲学教授再重复亚里士多德的思维误区。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存在着许多这种看似不容置疑式的误区,思维中、认识上绝对化阻碍了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所谓真理转眼成谬误的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说,当我们想说“凡是”的时候,要先敲敲脑袋,思考一下是否存在“但是”的可能性。否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笑话会重现。
皇帝赤裸裸地行走在大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大声说:“皇帝的新装真美呀!”唯有一个稚嫩的声音道破天机:“他并没有穿衣服啊!”正是这句纯真的话才是人们恍然大悟:“凡是所有不诚实的人都看不见这美丽的衣服”这句谎言只是骗子的手段。拉大旗作虎皮式的扯出一句“凡是如何如何”是树立不起自己的权威的,它不过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呻吟。对待事物绝对化的认知方式只会让我们制造笑话,遭人讥讽。
太多太多的“但是”在不断的击碎“凡是”的谎言,历史和科学无数次证实“凡是”的荒谬。莫为浮云遮望眼,在我们个人的奋斗路程上,不断的追问是否存在“但是”可以让我们不断走向成熟,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创造超人成就。我们的国家民族避免再次出现“凡是”的误区会如大鹏展翅,勇敢地自由地翱翔于无垠的天际。
(评分:内容16 语言17 发展等级16 总分16+17+16=49分)
精彩开头示例:
让自己的思想飞翔
井底之蛙没有一味听信哲学教授的观点,也没有在意教授蔑视的目光,它勇敢地表达出而来自己的思想,敢于让自己的思想自由飞翔。
小狗不要因为大狗在面前就不敢汪汪,井底之蛙不要因为哲学教授的权威就放弃思考。那么,我们如果有自己的思想,就为其插上一对翅膀,让它自由飞翔。
第五篇:2013厦门市质检作文分析(范文)
20130319市质检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试题分析
该题目属于组合型材料作文,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与1月份市质检的材料作文不同的是,这次的材料不再是具体的事,而是两句简单又含有深意的话。说其简单,是指两句话的意思含义明确,不会形成审题障碍;说其有深意,是指它们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考,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或是自然、社会。而且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
随着材料作文在最近几年的使用,这个题型的功能也越发成熟,在各分省命题的材料作文中,有所体现。
例如2012年江西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依据材料的引导,考生可以从第一个“有人说”立意: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曲种种现象,谈“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知足常乐,快乐之源”;
也可以从第二个“有人说”立意: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谈“人生重在拓荒”“忘记过去,放眼未来”。
也可综合二者来构思立意。
实际上,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再例如2011年上海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该题目所给材料是两个相反命题,既富有浓郁的哲学元素,又蕴含着一定的寓意与内涵,同时还具有淡淡的诗意。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分析、思辨“一切”中哪些都会“过去”,哪些“不会过去”,论述其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辨析以上两题在审题、立意方面的异同点。
二、立意分析
角度一:叛逆
【立意关键】
考生需从第一句准确把握“作为成功者素质”的“叛逆”的内涵。它是指在对自身有充分、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寻求突破。它是有进取心、有自信心、有智慧的表现。反面是保守、封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
【典型立意】
1、冲破羁绊,迈向成功
2、挣脱教条,活出自我3、创新求变是进步的源泉
4、培养创新思维
5、追寻自我,创造精彩
6、打破习惯的桎梏
7、质疑是通向真理的台阶
8、人生需要突围,突围创造精彩
9、成功就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
【立意误区】
1、无视“真正成功者”的提示,空谈自由,把作为“成功者素质的叛逆”理解为“标新立异、随心所欲、与众不同、违背常规常理的的思想行为”。例如芙蓉姐姐、以自我为中心的叛逆青年。
2、把叛逆=改变、变通。如 “幸福在于变更心境”“换个角度看世界”等。
3、无视语料的整体性,抓住“成功”,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地乱扯。
角度二:约束
【立意关键】
考生需正确理解第二句“这只手”在句中的含义,它既是“约束”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保证,是“有益的”,它可以是:道德伦理、法律、纪律、理性、良知、自然规律、监督机构、人民、监护人、知识等等。
【典型立意】
1、宽容不等于放纵
2、传统:是束缚也是台阶
3、契约社会以诚信(某种道德,律法)为本
4、莫让情感冲决理性的堤坝
5、没有绝对的自由
6、让良知和正义常存于心
7、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8、遵守规则
【立意误区】
无视语料的整体性,没能理解“笔”与“手”的关系,仅仅抓住“手”,把“手”理解为帮助、机遇等等。写“学会借助外力”“双赢的智慧”“呼唤伯乐”“学会放弃”“珍惜时间”“掌握命运”之类的立意。
角度三:综合两者
【立意关键】
此题考生可赞同其中的一句来立意;也可在辨证统一的基础上,谈论在哪方面要力行约束,哪方面要敢于突破,如何做到两者的协同作用,各尽其效。
【典型立意】
1、戴着镣铐跳舞
2、在改变与坚守中行走
【立意误区】
1、把“叛逆”与“约束”机械拼装在文章中,找不到二者的共同点:“叛逆”的目的是为了个体的自由发展,本质是反叛一切反人性、反进步的桎梏;“约束”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性的、进步的。
2、写成在各种约束下游刃有余的圆滑与世故,脱离“叛逆”与“约束”的范畴。
二、复习建议
审题指导和文体指导仍是作文指导的重点。
1.审题指导。
材料作文应准确把握说给材料的中心,领会其思想的核心和命题的指向,而不是截取材料的只言片语,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要强化作文的审题训练。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抓住材料的思想的核心和命题的指向。也可以和时评材料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准确地把握要议论的核心内容。
2.议论文指导
从考场作文中反映出来的议论文写作的薄弱之处在于:①缺乏说理意识,不能展开事理论证;②“以例代议”,或者堆砌事例材料,或者在议论文中讲故事;③事实材料和引用名言陈旧;④思想不成熟,认知不深刻。
文体指导的关键在于论证的展开与深入,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即:在论述中,不能止于“事例”,能展开“论证”,不停留于“怎么样”,能深入阐述“为什么”,辩证地分析,“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论证“合理”,论证方法运用得当,推理合乎逻辑。
在议论文中,“说理才是硬道理”,纠正“以例代议”的现象,善于对事例素材作恰当地概括、剪裁、转述,加工为议论文所需的点例或繁例。
要经常性的为学生提供有思想魅力和文气充沛的社会、时政评论和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收集新鲜的事例素材和有思想深度的名言。
3.记叙文指导
记叙文没有见到优作。记叙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①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流水帐式;②缺乏想象力和艺术追求,即使是小说类的创作,也缺乏生动的情节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明确哪些同学可以去写记叙文?平时写记叙文写的很好的,善于根据考场记叙文的特点来写作,这类在考场上议论文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容易脱颖而出。至于写作水平一般、甚至差的,写记叙文和写议论文成绩都差不多的学生,写议论文可能比较有利,因为议论文的基本模式和套路经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还是可以提高的,而记叙文则较难。
4.卷面指导
书写的规范工整,卷面不涂改,对阅卷教师的印象很重要。需要删改时,有的学生还是乱涂一气,既不美观。建议平时指导时要强调这一点,学习运用“修改符号”。平时考试对卷面整洁的赋分可以相对高一些,要求严格一些。这样才能触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