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碳经济形势下煤化工园区规划建设的思路和想法(精)
低碳经济形势下煤化工园区 规划建设的思路和想法
一、低碳经济相关知识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一相关概念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3、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最早见诸于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
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
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
4、低碳经济世界中的中国
2006年,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200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2009年,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5、“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6、低碳经济涉及的领域
1、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
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
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目标
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去年11月
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1、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2、致公党中央在提案中表示: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低碳产业”和“产业降碳”宜同步运作,良性发展。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4、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发展方向
2008年,在我国28.5亿吨标煤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 煤炭占69%,若以当年4%的近年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也将达道45.6亿吨标煤,煤炭生产和消费将达到39亿吨。大力开发利用洁净的化石能源和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使传统能源产业“降碳”发展,是当前我国既发展低碳经济又保障供应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5、我国煤炭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我国煤炭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选择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69%,在未来二三十年将占到一半强。较石油和天然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CO2排放要分别高出约36%和61%,因此,我国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如何清洁高效利用好煤。
1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清洁利用是主要发展方向
在我国的煤炭行业,低碳技术就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包括开采、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技术,也即洁净煤技术。
目前我国已具有成熟的煤炭加工技术,通过加工可显著提高质量和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煤转化技术(气化、液化、制甲醇和二甲醚已经有示范阶段转入工业化运行阶段;煤炭燃烧技术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已经进入工业化运行阶段,循环流化床(CFBC技术已趋成熟,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尚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煤炭
生产、加工和转换过程中的排放物(矸石、中煤、粉煤灰、CO2再利用技术,没有大的技术难点,CO2捕采技术完成攻关,再利用技术有赖于宏观政策的引导和不同产业之间的体制性协调。
2CFBC(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已经成为全球火力发电主流技术和主要体产业,采用循环燃烧和快速床燃烧技术构成反复循环燃烧产生蒸汽,完成生产过程。具有燃烧效率高、脱硫效果好、负荷调节范围大、和调节块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我国CBFC技术的工艺设计、主体设备及配套设备的制造方面已经构成完备的产业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投运和在建的有100-300MW亚临界装臵投运,至600MW超临界装臵处于试运行。
3煤基多联产
是煤炭清洁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煤转化为电、氢气、化工品,并实现CO2在内近零排放的技术基础,是煤作为后石油时代基础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成功运行的简单热、电、甲醇和合成气四联产系统与分系统比较,投资可下降38%,单位能量价格下降31%,耗煤量下降22.6%,CO2排放减少22.6%。
目前,我国单项技术已经成熟,多联产集成技术待进一步研究。专家建议国家在水资源较好的煤炭基地建立劣质煤
多联产示范基地对关键技术、系统技术而专属性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集成问题。
4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四大优势:一是大大提高热效率,现在运行的IGCC电厂供电经效率高达43%,亚临界燃煤电厂5-7个百分点,与超超临界电厂相当,技术潜力和前景上有望达到52%。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性。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脱硫率到99%,且实现了单硫回收利用;减少CO2排放,且具有实现零排放和CO2捕集、封存及再利用的技术潜力;三是对煤种的适应性好。烟煤、贫煤、褐煤、高低硫煤甚至中煤等均可用于IGCC发电厂,具有商业性和竞争力;四是良好的节水性能。由于蒸汽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0%,耗水量为同等容量冷却方式燃煤技术的50-65%。
IGCC是国际公认的最新高效环保发电技术。世界上最大的西班牙335MW电站成功运行;美国600MW在建;我国尚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
5碳捕捉封存(CCS利用技术
碳捕捉技术比较成熟。完成攻关,中电投在我国首个万吨级燃煤CO2捕集装臵在重庆合川电厂正式投运。装臵年处理燃煤烟气5千万立方米,从中捕集1万吨高纯度CO2。
碳储存技术,应用前景和安全性有待考察。
可以考虑对捕捉到的CO2进行资源化利用。用净化后的
CO2制造干冰和保鲜等领域,经济效益很好;CO2驱油,增加回采率;CO2中和地下盐碱水,改善水质;CO2培养海藻类实现生物制油。吉林石化院以CO2为原料的天然气-CO2重整制合成技术已经成功,整个过程没有三废排放,是一条清洁、环保的绿色工艺路线。
二、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构想(一国家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要求: 《环境保护法》/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主导的《促进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相关法律。
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为指导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必将贯彻到今后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二国内外生态基地发展模式及趋势
世界已建成近百个生态工业园区,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纳米比亚、南非等。丹麦的卡伦堡生态
工业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四个企业为核心,其它成员包括农场、大棚养殖、养鱼场、居民区及该地区以外的水泥厂和硫酸厂。加拿大约40个生态工业园区中有9个被认为具备很强的生态工业性质,涉及到的工业组合主要有:蒸汽发生器、造纸厂、包装业的组合;化学工业、发电、苯乙烯、聚氯乙烯、生物燃料的组合;发电厂、钢铁厂、造纸厂、刨花板厂的组合;热电站、石油提炼工厂、水泥厂、石油冶炼、合成橡胶厂、石化工厂、蒸汽发电站的组合等。
(三循环经济和生态基地建设模式构想
煤化工产业在转化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原料煤炭、新鲜水、电力和氧气等物质和能量,同时生成目的产物合成气(CO+H2和非目的产物CO2、SOX、NOX、灰渣和废水。
目的产物合成气向下游延伸生产合成氨、二甲醚、甲醇和低碳烯烃、间接法煤制油等产品,进一步向下延伸生产尿素、聚乙烯、聚丙烯、甲醛、聚甲醛等产品。
非目的产物CO2、SOX、NOX、灰渣和废水综合利用。
1、减量化
1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提高煤炭转化率高。2原煤先经过洗选、预处理。
3污水经基地统一设臵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行中水回用,基本实现基地污水的“零排放”。
4一方面提高生产技术减少CO2的排放,另一方面实施CO2回收利用技术。5采用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6余热回收及副产蒸汽的分级回收利用。
7规划建设公用工程岛,集中向各用户供应水、电、气、汽等。
2、再利用
1对CO2、SO X、NO X废气“再用”,如CO2、SO X捕集回收利用。2F-T合成单元得到的含氧有机化合物回收含氧化合物及燃料级杂醇油。3F-T合成单元尾气回收甲烷、CO、H2,CO、H2返回F-T 合成反应器,提高油品收率。
4配套建设煤矸石发电厂。
5丙烯腈项目副产的氢氰酸用来生产丙酮氰醇和MMA、PMMA、ACR等产品,延长了产品链。
6气化灰渣生产水泥。7中水进行回用。
3、再循环
1工艺过程中蒸汽的梯级利用和冷却水的多次循环使用,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各生产过程中余热及副产蒸汽的分级回收利用,并将其产生的蒸汽并入基地蒸汽管网统一平衡,实现回收蒸汽的循环再利用。
第二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思路分析
目录 1.1在现代背景下对农业园区建设的思考.....................1 1.2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必须具备的几个储备条件...........1 1.3前大的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2 1.4建设的意义、总体指导方针。...............................3 1.5建设农业园的总体规划.........................................4
1.5.1如何作好农业园的产业规划...........................................................4 1.5.2如何具体实施规划项目..................................................................6 1.5.3关于农业园的指导思想..................................................................8 1.5.4农业园项目的目标.........................................................................9 1.5.5功能定位以及园区运作模式...........................................................9 1.5.6功能定位......................................................................................10 1.5.7建设原则......................................................................................11
目录
还要从观念和制度上进行创新,要建立一个农业创新思路的思想储备。
3、要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储备。国家的政策具有宏观的导向性,它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1.3前大的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必须了解当前大的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时要时刻保持超前的思想,要善于从宏观背景方面和微观动向或状况上去了解一些信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面临的大背景为:
1、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发展转型的一个大的促势。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了,而随之而来的是在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将力不可挡。作为一个农业生产者在投资农业生产时应首先从现代化,和集越型农业发展入手。
2、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将逐渐被打破,产业合作化将成为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促势,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和养殖业面对变化万千的市场需求时,市场风险难以抗拒的同时,在农业本身的生产过程中金资储备也先天不足,所以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先天的‘营养不良’(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市场风险大、承受能力低)因此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特别是在农村的种植和养殖业发展中,产业合作化将是一种发展趋势。以单个或多个农户组成的一项或多项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3、在农业生产合作的基础上还要有产业化发展,目前农村逐多农产品正文
普遍存在着商品化程度低、初级性强、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走农业生产产业化道路,使农副产品进行初期的生加工,再加工,对其追加附加值,从而形成农产品生产的产化链条。在上面的大的农业发展历史背景下,我们提出现代农业园的建设定义应该是通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对一定区域投入一定的资金,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施,并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寻求发展具有一整套的产业化农业的农村合作型经济实体。1.4建设的意义、总体指导方针。建立现代化农业国一定要有导向型,要明确我们建设的意义和建设的总体指导方针。
1、建立现代化农业园的意义在于在充分了解了现实农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以及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先进的农业发展观念,并在一定的区域内实施规划和建设生产,从而真正的把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在着手建立农业园时要明确把农业园建成(1)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农业试验农场;(2)具有一定教育和示范性基地;(3)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真真确确的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要加快产业和规模化的发展,产业化就是把分散的农户生产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将‘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标准、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使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农正文
业的过程。规模出效益,要,不但从客观上把握农业生产规模,而且还要从微观上把握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1.5建设农业园的总体规划 1.5.1如何作好农业园的产业规划 我们发展农业园时一定要先作好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而作好一个行业发展则要:一定要有主导产业和事业的规划;要明确自身在某一行业方面的长处和优点。
1、项目主导产业、运作模式、竞争状况
2、自身的市场资源优势之势、人力资源优劣势、基础资源的优劣势、主导产业的优劣势 项目主导产业:就是在总体规划中,所主打的产业品牌,例如我们要在北滩乡农业园区规划中主打宁夏枸杞,那么就要明确当前在本地区枸杞的种植情况、生产加工情况以及市场情况同时要了解枸杞产业在全国的市场状况,以及在北滩五合乡种植枸杞的具体差异等情况。产业运作模式:我们要研究运用哪一种产业模式发展我的产业。目前的产业模式有:‘公司+基地或基地+农户’的订单式模式等。选用何种模式这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经济效益。产业的竞争状况:产业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我们在竞争时一定要走正当的产业竞争,正当竞争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种类、改善售后服务等手段。在市正文
场获得优势;走的是一条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另一类是通过歧异性、差别性竞争手段就是通过向客户提供独特而优异的使用价值,包括产品的优异性能、可靠性和满意服务等在市场上获得优势。自身市场优势:在生产的同时要找准自身的优势市场,也就是自身产品在市场上和同类产品的优异性,从而使顾客对产品产生百分之百的信赖度。自身人力资源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是项目的保证,自主创新必须依靠人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一方面,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可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谁拥有高智慧,一流的技术人才资源、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并将他们放在整个发展战略中理性地加以对待,就一定能取得更快发展。自身所处区域的基础资源(1)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命、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我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在规划建设农业园时水源的问题应该是
1.5.2如何具体实施规划项目 如何落实项目规划中的专项落实
1、要对项目本身的地理条件,做出良好的调查研究 首先要了解村镇政府对我们的发展理念有什么要求和意愿建立方案,但方案理应由总体方案人员和专项研究的专业人员组成,对我们对农业园的设计方案去研究,务必是方案落到实处,实事求是,在这期间要充分发挥我国创业团队中有关于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的专业特长,务必是团队其他方面的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形成良好的配合,促进项目专项研究的成功落实。具体的专项研究有:(1)要作好测量工作、要全面对所发展土地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核实地数、建设规模,这对作好其实专项研究是一个基础性工作。(2)要作好勘察工作,要全面的对水利设施、土壤条件、交通状况以及周边农业环境的勘察、统计分析工作,为总体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3)要作好气象资料的调查,主要包括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日照等基础资料。(4)要调查种植情况、养殖情况、农产品加工业情况等。
2、要作好本农业园农业产业的规划落实 农业产业,分成三个层次:
规养殖。
3、要全面对所测量、调查、考察的资料整理分析 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勘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明确园区建设的各项目标要求。
4、对总投资与资金筹措的落实规划 项目总投资就是各子项目投资之和,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筹措资金:(1)争取获得政府和资金支持,但要注意一定要本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根本性原则,同时要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引进外来资金,但同时也要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资原则,组建成利益共同体。在具体实施时还要综合权衡资金的效益性,资金借入、使用,偿还的期限与企业的收入进行平衡,以保证既能还本付息,又能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减少财务风险、不能盲目扩大借入资金量,而应使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保持适当的比例,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保持适当的比例,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有一定的偿付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5、要落实效益与风险分析 在落实效益的基础上要对农业园筹建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包括:财务盈利、能力分析、贷款清偿、能力分析、资产负债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在进行效益分析时数据要真实,数据收集要全面、方法要科学。正文
风险分析包括:原料风险、人员风险、协同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和关系风险等。对产生的风险的不利影响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对策和防控机制。
6、要建立一定的保证和控制系统 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验收机制、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保障各项专业项目顺利完成,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的控制系统,保证各方面工作合理安排有序进行,要时时对财务、工程系统进行审计工作,防止一些因关系不畅和沟通不利而产生的风险。1.5.3关于农业园的指导思想
1、关于园区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原则、功能定位等问题的具体指导 前期我们作了关于北淮乡农业园区发展的具体规划,使我们在发展农业项目这一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和实践,但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充分从思想、目标、原则功能定位上明确我们的发展思路。要初步构建红叶创业团队在发展农业方面的理论体系。要让我们红叶创业团队农业项目的所有人员把理论原则明确在具体的实施行动上。
2、我们在园区发展以及今后发展其它农业项目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以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为指导,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新机制,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农村建立健全的农业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统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物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展和推广应用。以此来响应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正文
1.5.4农业园项目的目标 努力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以及转化成显示生产力和经济资源的重要载体;建设成为先进科技知识经济的展示平台,建设成为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的桥梁,建设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奋进创业和实现人生价值观的理想乐园,建设成为汇集经济效益、市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农村经济实体。这也是我们在农业发展中最高的奋斗目标。1.5.5功能定位以及园区运作模式
1、区县级园区 同时要以实验基地为基础努力和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投资共建,共同开发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从功能上分析我们所建的园区应该是生产性园区,所谓生产性园区是指选用实用技术进行高效农产品生产,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园区,我们走的是一条技术实用、成本低廉、单位面积产出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发展之路。
2、当前我们选择的运作模式(1)‘科研院所(高校)+基地+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把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试验生产转化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2)采取‘公司+基地+农产’的模式,此模式由投资业主直接与村组农户打交道,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将土地使用权租赁过来实行独资开发个体经营模式。
3、盈利模式 以功能和能力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间接盈利)农业园区参与主体的功能正文
培建和能力拓展是农业园区间接效益产生的主要途径。通过和科研机构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成资源优势,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从而获得盈利。1.5.6功能定位
1、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与集聚功能 改变学院式按部就班培养人才的模式,采取在创业和开发中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并通过园区的不断发展培养本园区的技术人员,从而是人才和技术在园区内集聚形成一个人才和科技的良性循环系统。
2、辐射带动功能 一是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快速繁殖,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和应用,促进农作物品种的更新和换代。二是通过一大批在园区锻炼成长后的科技人员到园区外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承包,指导示范点、实验场,以人才的流动有效地打散高新技术。三是以经济为纽带组织周边农民亲自参与种植和养殖业中的生产,逐步形成以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
3、教育示范功能(1)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管理干部进行研修,进行农业知识更新。(2)培训农民,传授新科技,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针对农民科技人员在作业现场讲解、指导,进行科技培训活动。(3)农业院校进行教学实习。教学与现农业技术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正文
1.5.7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生存类型,选择不同的建设标准切忌盲目贪大求洋不切实际,追求建设的高标准。这就要求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农业园区所在的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
2、科技与创新原则 农业园区应该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宗旨在于高新技术的创新、示范、转化和扩散,是先进农业技术的聚集地和开发源,是科技成果的扩散源和转化器。
3、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节约农业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保持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4、市场去向原则 在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政策和准确及时把握消费市场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农业产业化思想为指导,分析研究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量,价格因素、风险大小等情况才能明确园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合理安排园区项目,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
5、突出特色原则 从实际出发,发掘当地资源、市场文化、区位优势,体现区域特色,立足特色资源,面向特定市场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定位,农区的规划建设。正文
6、效益统筹原则 统筹和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要始终以生态效益为先,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和出发点,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力、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实现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结合。在充分尊重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们自身发展的创新理论,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我们现有的资源和优势,作出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业之路才会走的更长、更远。正文
第三篇: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园区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园区
袁鹰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共识。盐城环保科技城作为全市节能低碳的标杆单位,增长公众的节能知识,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显得义无反顾。为此,科技城每年都组织开展一次节能示范宣传周活动,宣传我国的能源形势和节能常识,学习节能管理的先进经验,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让低碳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我们节能示范宣传周以“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园区”为主题,从四个方面积极开展示范宣传活动,以自身的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一是组织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关闭办公区域空调和照明,倡导当日低碳出行,全体干部职工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二是开展主题为“抵制一次性用品”的专项活动,倡议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抵制一次性餐具、纸杯等一次性用品,从我做起,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园区广大职工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三是在机关食堂开展“光盘行动”,倡导大家节约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做饭桌上的“剩男剩女”,活动充分发挥机关人员带头作用,打击了浪费奢侈现象,树立了节俭朴素之风。四是充分利用园区的环保产业会展交易中心、低碳示范社区等特有的低碳环保宣传基地,通过组织参观、现场体验、讲解座谈、观看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宣传节能环保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最新理念,倡导机关人员把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
通过本次节能示范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带头节约意识,为低碳节能工作深入人心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干职工参与,进一步营造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不断将低碳节能工作推向深入,为引导和带动全园区乃至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发展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旅游业社会责任
发展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旅游业社会责任
——一以湖北省咸丰县旅游经济的发展为例
叶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其谋求发展的同时,同样需要肩负起起社会责任。“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壮大湖北旅游产业”,在此,本文将以湖北以湖北省咸丰县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基点来展开论述关于旅游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业,责任。
(一)低碳经济及其现实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旅游业的背景
1,国际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
在国际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美国的国家公园游,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乡村可持续旅游,肯尼亚的野生动物生态游,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之旅等。目前,从全球来看,美国、欧洲、日本、非洲的肯尼亚、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亚太地区的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都是生态旅游发展得较好的国家或地区。
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兴起于90年代初。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1995年1月在西双版纳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生态旅游成为被广为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1999年云南大学主办了全国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在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同时也没有形成特别出色的品牌,尚处于摸索阶段。九寨沟和张家界最近都打出了生态旅游的旗号,但这仍然只是在探索。总的来说,生态旅游正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起。
2.“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提出:
2008年7月,在湖北旅游发展高层论坛会和湖北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襄樊、十堰、荆州、荆门、神农架、随州等8个市(州、区)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2008年11月18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圈的决定。东边,武汉城市圈渐入佳境;西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呼之欲出,总体规划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关键信息:
(1)引入了“后现代”理念:对于鄂西圈规划原则就是理念要超前,放眼未来、立足长远,强调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
(2)鄂西圈的共有名片:“楚韵巴风·山水华章——中国鄂西”,这是鄂西圈的主题口号,也是圈内“八姊妹”共有的名片。
(3)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重造:核心产品锁定为“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同时,力推荆荆襄随文化旅游、清江土苗民俗生态旅游。这三大旅游板块,贯穿着神农炎帝、巴土民俗、楚文化、三国文化、宗教和现代科技等六大文化线。
(4)交通先行:“交通先行”是鄂西圈的突出战略,着重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实现“快旅慢游”,将旅途的时间缩短再缩短。在总体规划中,首先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点是立足形成铁水公空的全方位交通网络,并且与武汉城市圈联网,加速两圈之间的融合。并围绕“交通圈”,打造“生态圈”。
(5)绿色思想: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思想”将会体现在鄂西圈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环保的新型产业。并将绿色GDP纳入考核,在鄂西圈,将改革政绩考核方式,研究建立圈域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责任制,将绿色GDP考核纳入圈域内各市(州、林区)政府的考核内容。
(6)破解区域封锁、地方保护:创新体制机制并清理整顿不利于圈域整体发展的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垄断等不合理政策法规,建设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体系。
3.鄂西圈的整体情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景区等占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态、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奇观、地域民俗、区位等五大资源优势:森林面积占全省54%,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体系中的4大文化;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数民族风情和武当山地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入川陕湘渝的重要通道,与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风景名胜旅游区道路相连。
另一方面,鄂西地区又聚老、少、山、穷、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贫困县占全省67%,贫困人口占全省70%。其发展主要受到以下五个瓶颈因素的制约:
(1)交通瓶颈制约严重。鄂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交通体系不健全。景区公路等级低,鄂西地区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路况较差。连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畅,邻省国际级风景区的客源因交通障碍难以流入鄂西。
(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鄂西地区大部分是山区,一直以来各地对旅游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许多景区的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较低。众多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后,可进入性很差。
(3)资源开发水平不高。鄂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规模不大。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存在行业分割、地方分割问题;资源深度开发不够,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少,附加值低,未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
(4)市场运作能力较低。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各地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往往各自为政、手段落后,旅游知名度较低。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目前湖北大型旅游企业不多,省内尚无一家本土上市旅游企业。
(5)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投入、经营机制也不够灵活。大部分地区在旅游开发投入机制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
4.咸丰县的基本情况:
咸丰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平均海拔800米左右。辖10个乡镇一个区,288个村,总人口36.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是革命老根据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项英等174位将帅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留下了不朽战绩。
咸丰县距州府所在地恩施市98公里;距重庆市黔江区53公里,椒石、利咸、咸来、杨关四条省道和国家即将兴建的恩黔一级公路纵贯全境,把长渝、沪蓉两条高速公路,渝怀、枝万两条铁路,恩施许家坪、黔江舟白两个机场,恩施和黔江两座中等城市以及坪坝营、三峡和张家界三个国家级旅游景区连为一体。咸丰县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十分有利于动植物生长。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 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首批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县分布着许多规模大、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区,如坪坝营原始生态旅游区、唐崖河旅游资源区、二仙岩旅游资源区、小南海生态旅游资源区、环城生态旅游资源区等,有丰富的水资源、溶洞群落和深山峡谷,这些都非常适合休闲健身旅游。同时,咸丰县地处鄂、湘、渝、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土家族聚居的腹地县。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渗透,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典型的土苗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唐崖土司皇城遗址、土家吊脚楼群、严家祠堂、十字路侗族风雨凉桥及大量的民族歌舞、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堪称一绝。(三)
旅游不断发展情况下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之间的若干矛盾和问题。
目前关注点仍然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景区的经济发展,而对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尚无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反映在: ⑴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具体表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在过去十几年的旅游业发展中,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遭受到建设性的破坏。有的旅游地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盲目进行旅店、餐馆的建设和扩大旅游区及修建旅游设施,导致原生态的严重破环。就以索道为例,在旅游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4]],而且索道的修建与运行,则是高能耗过程;而在美国和日本,索道在旅游景区的修建都有明确的规划可依,如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 米,公路只修到2000 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⑵旅游业粗放式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随着新的旅游模式的开发,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农业、轻工业、文物、通讯、零售业等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旅游业中。然而,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为求利益最大化,使用一系列非环保产品。如宾馆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导致风景区内垃圾废渣、废物剧增。目前,我国宾馆饭店一次性牙刷的日用量已达万支,其生产中消耗的直接和间接物料进入环境形成的污染远大于牙刷本身使用后的污染量。还有零售业中产品的销售,厂商为求吸引顾客眼球,在土特产、纪念品的包装上使用难降解材料,在浪费资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污染。
⑶公众环保生态意识的不足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 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可以说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游客乱扔的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而对这些垃圾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产生碳排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在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建设低碳发展模式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
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面向低碳经济,以积极的姿态,大力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一)合理规划生态承载量
一定时间内,在旅游地域的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称为生态承载量。旅游地生态承载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旅游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量[5]。生态旅游承载量作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社区居民及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接口,对于实现旅游业低碳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旅游业开发前期规划中,要注重低碳体系构建,科学开发资源,重视环境保护。由于各地条件不同,提供的旅游产品各异,所构建的体系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开发者要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借鉴国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模式和经验,根据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构筑旅游地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坚持尽量减少生态成本的原则,减少土地等资源的占用,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能源的使用,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使用力度,从源头控制资源的进入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努力促进旅游业朝低碳经济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方向发展。
(二)统筹选择低碳运营模式
根据每个省市的特征,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先进例子,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目标,以最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收益。
1、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香港旅游资源贫乏,但香港并没有盲目地搞人造微缩景点。目前,游客认为比较出色的景点是海洋公园和大屿山大佛。由于两个景点依山傍水,别具特色,成为到港游客必看的景点。缺乏吸引力的景点,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修缮和改造。
与此同时,香港还把具有东方色彩的旅游项目保留下来。针对金融和贸易日趋活跃的特点。把目标盯在商务和会议旅游上。把旅游和商务以及会议结合起来,是高档次的旅游,比观光旅游增加二至三倍的消费,增加了外汇收入。
可见,各地旅游资源都有优势和劣势,应根据本地的经济、地理、交通、市场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朝着多样化、专项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小城镇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具有特色的专项旅游[[6]]。
2、全面推进一些县市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大力发展各县市的生态旅游,是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的[[7]]。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⑴努力实现由“低、小、散”的粗放型经营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要以产业改造为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大规划、建设、管理的力度,努力提高景点、景区的水平。形成各生态旅游城市有特色的拳头产品。⑵ 积极发挥旅游业带动功能,从单一经营向综合型、复合型经营转变。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合理利用当地全生态、无污染的原材料,采用绿色、生态标志,让公众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无形提高自己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
⑶ 做好内合外联、产业共兴。对内,要强化景点景区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联合效应;对外,主动接轨周边旅游城市的联合。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使我国的生态旅游得到长足的发展。3.2.3积极推进“三农”旅游。
旅游业有条件也必须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农”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对旅游业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等,让农民走上致富奔小康道路的同时,利用这些天然的潜在资源,合理开发,实现清洁生产机制,必定会大力促进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进程。
目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那些经济欠发达、人民富裕程度相对较低的县市接纳的外来游客相对少很多,但旅游资源都各有特色。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多数旅游资源处于“清风明月不用买”的被“辜负”状态。积极推进“三农”旅游,不但是对旅游业本身,还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价值[[8]]。3.2.4采用“绿色饭店”经营模式
现阶段,旅游各部门特别是宾馆、酒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吃、住、行方面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能源、水源和生活物质的使用量,特别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饭店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饭店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例如饭店内每天残余的食物,作为一种可堆腐的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作为能源向饭店或周围居民供热或发电,或可以作为周围养殖场的饲料来源。废弃物要分类收集,便于无害化。饭店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使用无污染物品或再生物品,作为某些物品的替代物,如使用纸质餐具替代塑料餐具,印有饭店标志的纸质或布质提袋替代塑料袋,使用无磷、无铅、“ 高效、无毒、多功能”型洗涤用品替代传统洗涤剂,在与游客沟通的条件下,变床单、被单“一天一洗” 为“一客一洗”,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要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推广使用节能灶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高原地区用太阳能来加热,要重视充分结合本地能源优势,考虑利用自然能。建立以节能为中心的无污染型“绿色饭店”经营模式。减少资能源使用量和污染物产生量。
3.3倡导全民绿色消费
倡导公民绿色消费理念,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旅游者将环保视为一种义务和自觉的行为规范。
首先,旅游业的相关产业部门可配合公关部门或环保产业部门开展公关活动。借公关活动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教育,包括对绿色产品的认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对环保的提倡等等,一方面,增加公众的环保心理,强化他们的绿色意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绿色消费,另一方面,树立了公众心目中的本企业正面形象。
其次,旅游广告不仅可以传递关于产品的信息,亦可进行对消费者的引导。通过旅游广告来达到教育的效果。当然,一些公益广告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再次,旅游产品本身是个最好的教育例子。因为很多人习惯于从旅游实践中学习,好的旅游产品产生直接可见的利益,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现身”教育[[9]]。最后,着眼未来。在“绿色教育”中,青少年是一个极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青少年学生必将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的思想,他们是最有可能成为环保主义的推动者。此外,孩子对家庭(或其他成员)的态度和消费行为有很大影响。从多方面考虑,青少年应成为“绿色教育”的关注重点。3.4 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相关产业低碳化发展
旅游业相关产业众多,旅游业在低碳发展进程中,要注重相关产业的低碳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奉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推行CDM(清洁生产机制)的完善化,系统化。努力使相关产业走低碳路线,减少CO2排放量。由于国际旅游牵涉到长程飞行,据估计,因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暖化效应,国际旅游占有的责任份额高达4%到6%,因此旅游业被视为高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欧洲理事会现已正式通过指令,自2012年将目前还未包括在《京都议定书》范围内的民用航空业纳入碳交易系统,且适用于所有进出欧盟区机场的国内和国际航班[[10]]。据此,相关产业更应致力于技术创新,开发使用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型交通工具及设施等。旅游管理必须和国际现代化管理接轨,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低碳管理模式,采用连锁管理模式,实现各个环节持续管理,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各国均应支持旅游业低碳发展进程中的相关政策制度,实现技术共享,更好的促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五)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切机。湖北咸阳旅游业的发展也应该依照低碳经济的发展原则,进一步履行产业的社会义务和应尽的责任,不断地开拓创新,以良好的形象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不断的完善。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规划部署,以公益的外部形象发展旅游产业,真正的做的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结合,真正的实现企业的人文化责任化社会化公益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战略[J].2008.4.[2] 李劲松.浅析旅游业在30年中的定位与功能.当代经济.2009.1.14 [3] 魏莉,汤颖松.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2005.[4] 李敏,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J].2008(11).[5] 李慧欣,生态旅游承载量和旅游区经济发展.前沿.2004(5).[6] 中国投资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2008.12.[7] 张建华.浙江临安全面推进生态旅游业.瞭望新闻周刊[J].2001(51).[8] 纪根立.浙江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今日本期关注.2005.11.[9] 皮平凡.绿色消费与我国旅游业营销战略探析.学术交流[J].2004(3).
第五篇:低碳经济形势下对福建省规模化畜禽场沼气集中la.
卫生城复审备查资料目录(学校)
一、组织管理(校办负责)医务室协助 1.学校基本情况
2.爱卫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3.创建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4.2005年2006年爱国卫生或创卫生城市活动计划(方案)5.2005年2006年爱国卫生或创卫生城市活动工作总结(注:第4、5点每年市爱卫会都直接发有通知到学校)6.“城乡清洁工程”相关资料(城乡清洁工程文件、通知、安排表;检查表、检查记录、简报、小结、照片;城乡清洁工程各阶段总结汇报)
7.爱国卫生或创卫活动大事记(校办和医务室负责)
二、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名单(学校办负责)
2.教研小组名单和任课老师名单(学校科研组负责)3.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教导处和医务室负责)4.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教导处和医务室负责)5.健康教育任课老师培训(培训通知、安排表、教材、测试卷、简报或小结)
6.健康教育教材、教案、健康教育课程安排表(教导处负责)7.教具一览表(实验室负责)
8.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等资料和相关照片(科研处、心理咨询室、医务室负责)
9.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和相关照片(会议、培训、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文体活动、卫生知识竞赛等)(科研处、医务室负责)
10.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对中小学健教工作进行评价的书面资料,健康教育知识、行为考核或调查资料(医务室、科研处负责)
11.健康教育宣传栏情况(个数、出版记录和底稿或照片)(医务室负责)
12.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测试卷(医务室、校办负责)13.学生健康行为考核或调查资料(医务室、教导处负责)14.学生体检情况综合分析及相关档案(医务室负责)
三、控烟工作
1.控烟领导小组名单(校办负责)2.控烟工作计划或方案(医务室负责)3.开展控烟工作的相关文件(校办负责)4.控烟制度或措施、管理制度(医务室负责)
5.每控烟工作简报、总结(校宣教组、医务室负责)6.控烟宣传资料(医务室负责)
7.控烟宣传栏、板报底稿照片(医务室负责)
8.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和总结、照片和平时开展控烟活动的资料及照片等(医务室负责)
9.开展无吸烟单位、控烟积极分子的评选活动及表彰情况的资料(校办和医务室负责)
10.对本校员工和学生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的相关资料(医务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