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欢乐颂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欢乐颂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下册《欢乐颂》教学设计
城关小学高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和他的创作风格.(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
义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用心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谁听过这首乐曲,乐曲教什么名字,曲作者是谁,以及同学们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师生随音乐律动。)
2、引出新课《欢乐颂》。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
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
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简介贝多芬的作品——请你说说贝多芬 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曲子是1824年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它带有一些宗教色彩。首
次将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作品,作品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而《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是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一次创举。
三、欣赏歌曲《欢乐颂》
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了解有关贝多芬的音乐故事,思考歌曲的感觉
是怎么样的?
2、学生交流、讨论。
3、老师总结:热情 庄严 神圣。
四、学唱歌曲《欢乐颂》
老师叙述:《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
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那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
1、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2、教师伴奏,学唱歌曲。
3、教师教唱歌谱。
4、解决跨小节连音。
1 |23 43 2 | 1 25 3 | 3 3 4 5| 32 1 1 | 23 2.1 ||
5、学生齐唱。
6、要求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
这首4/4拍歌曲的旋律进行以正拍进入的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故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四、创作表演。
设计《欢乐颂》的演唱形式。
(指挥、朗诵、领唱、伴唱)
六、小结
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在音乐课上,不仅能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得到一种锻炼。在学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但他的作品却丝毫没有受到他多舛命运的影响,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怀着对贝多芬的崇敬、歌颂之情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播放视频,完整欣赏音乐。)篇二:欢乐颂教学设计
《欢乐颂》口风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能和学生一起溶入高雅艺术氛围,并且学生能真心喜欢这种艺术氛围。
2、学生能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每一类人声还可以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
3、在口风琴演奏的创编中,能体验多种形式演奏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
1、激发学生对高雅艺术歌曲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2、口风琴演奏多形式的创编。
教具准备:
课件资料、口风琴
教学过程预设:
一、基本练习
1、开火车:(长音练习:呜 — — —)拖拉机:(短音练习)突突 突 突)
(熟练后,试着同音和不同音来演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唱名。)
2、学习五指手法-│-│-││1-│-│-│-││ 1-│┃
3、教师写指法,学生注意看。
4、找规律:两小节一口气,共五个音,先上行,指法是12345,再下行,指法是54321
二、聆听《欢乐颂》,走进高雅音乐的艺术氛围。
引入:你们了解《欢乐颂》吗?(学生随便谈)
1、介绍贝多芬,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
2、教师介绍曲子,初步营造艺术氛围。(曲子背景)
3、欣赏视频《欢乐颂》,初步体验艺术歌曲的氛围。
(1)听了音乐会,你对《欢乐颂》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三、演唱〈欢乐颂〉,体验艺术歌曲的魅力。
1、齐唱歌谱。(用lu哼唱一遍)(课件出示乐谱)
2、轻声齐唱歌词。
四、创编演奏〈欢乐颂〉,理解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效果。
1、练习吹奏《欢乐颂》、学生自己装琴,练习吹奏。
2、齐奏曲子
3、采用不同的形式,创编口风琴演奏的〈欢乐颂〉。加和弦伴奏,主旋律分声部,有唱的,(进行表演)(教师配伴奏)
五、欣赏
1、听不同版本的〈欢乐颂〉。
六、总结下课。
喜欢〈欢乐颂〉这首曲子吗?这就是高雅艺术的魅力。篇三:欢乐颂教学设计2 六年级音乐下册《欢乐颂》教学设计
新集九年制学校 薛丽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
观主义情趣。
(3)初步简单了解认识口风琴.【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导出新课
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来听一听,仔细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思考这首作品的作曲者是谁.同学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2.引出新课《欢乐颂》。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
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
举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
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2.简介贝多芬的作品
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曲子是1824年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它带有一些宗教色彩。
首次将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作品,作品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而《欢乐颂》
是《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是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人声加入交响乐 的一次创举.三.学唱歌曲《欢乐颂》
老师叙述:《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
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
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
产。那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在聆听感受音乐时,思考歌曲的感觉
是怎么样的?
老师总结:热情 庄严 神圣。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3.教师教唱歌谱.4.解决跨小节连音,5.加入歌词,5.学生齐唱,6.要求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
这首4/4拍歌曲的旋律进行以正拍进入的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故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4拍的强弱是强弱次强弱。
四.创作表演
我们来做小指挥家。1.一位同学指挥,2.个别学生乐器伴奏。
3.其他学生唱歌曲,老师吹奏口风琴伴奏
六.小结
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在音乐课上,不仅要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得到一种锻炼。在学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第二篇:欢乐颂 教学设计
欢乐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能够背唱歌曲。2.能够在欣赏中听辨出曲谱顺序,并且演唱曲谱。3.感受作品天下一心的大爱精神。4.了解贝多芬的生平。2学情分析
围绕单元主题《爱满人间》,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聆听《欢乐颂》来感受作品中爱的力量,了解贝多芬,因此我们将该内容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在欣赏和分析《欢乐颂》的过程中,能用合适的声音正确演唱《欢乐颂》,基本把握《欢乐颂》的情感内涵,并能初步了解贝多芬以及《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3重点难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好《欢乐颂》,并能用不同速度、力度、唱法、音色来演唱歌曲表达对《欢乐颂》不同的理解。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谈人话导入
1.(播放多媒体《爱的人间》),学生跟唱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2.完整聆听
(1)初聆听(多媒体播放《欢乐颂》合唱)教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感觉?(2)作品简介
(3)学唱乐谱(带柯尔文手势)(4)再次聆听 随着音乐完整视唱旋律 3.添加歌词视唱
(1)歌曲中哪几句歌词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跟随录音演唱歌曲。4.作者简介
(1)你还知道贝多芬的哪些音乐作品?(2)看短片《贝多芬》,思考问题: ①贝多芬的祖国是哪个国家? ②贝多芬出生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③贝多芬命运多舛,请你说一说贝多芬都经历了哪些磨难? 活动3【活动】拓展教学
播放街头震憾视频快闪《欢乐颂》(1)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师:说得真好,音乐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力量,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就能把人们召集在一起,并且把人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2)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对美好生的向往再次去把《欢乐颂》唱一遍。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很震撼,看到同学们努力的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音乐,老师也非常感动,其实,音乐它不需要语言,不需要国界,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音乐课学习中不断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去享受音乐。谢谢大家!
第三篇:欢乐颂教学反思
教《欢乐颂》的课后反思(七年级)
青龙中学:余鹏
我所上七年级的第四课是《欢乐颂》,这一首歌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又是大家从儿时就会从电视上、广播上、网络上、甚至学校里也会听到的歌曲。这首歌曲的作者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欢乐颂》的歌词是德国诗人席特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缩写的一首诗,后经贝多芬在1812年开始至1814年以《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这首歌就是换了颂,由于这首歌也是贝多芬临近生命结束时的作品,有人说这首歌是贝多芬听到天堂呼唤的声音所写得作品。歌曲比较欢乐、欢快,而且他的以歌颂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等属于人类美好愿望,因此又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或《合唱交响乐
由于是七年级新生,书上都有介绍了有关贝多芬的儿时的事迹和创作时期的一些背景,因此这首歌曲,我们就容易导入学唱的环节,从歌词的分析当中,表达这首歌的欢乐、愉快的心情。但问题是,现在的六年级生对课本所学的歌曲不肯开口认真唱,于是要以强制的方法要求唱是走不通的,但我可以把他变成一节欣赏课。列举贝多芬不同的有趣的事情,详细介绍贝多芬的故事,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下这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从中列举一些大家时常在生活上听到的作品,如书上所说的《土耳其进行曲》、和老师现场用感情弹奏《献给爱丽斯》。
这节课总体还是比较成功的,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了解贝多芬,还列举一些他比较著名的歌曲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首先我觉得这节课最成功是我可以运用我自己的主专业——钢琴。吸引学生对音乐、对乐器的好奇。所以这节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与老师互动,但不是每一个班都能完成课堂的任务,也会有些班特别不合作。我觉得可能我未能从纪律上控制他们,我仍需在课堂纪律中下点功夫。
第四篇:《欢乐颂》教学教案
《欢乐颂》教学教案
枫香小学 徐健
教学目标:
1、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2、在听之中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边加手语表演
教学难点: 赏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感恩的心》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二、新课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德国有许许多多的音乐家,有一个特别的人物,他不但在德国,乃至这个世界上,他都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人,不但创作了《命运》交响乐,还有《英雄》,《田园》等了不起的交响乐,那这个人是谁呢?(贝多芬)那同学们对他有了解多少呢?对学生进行提问。
1.介绍“乐圣”贝多芬。
什么是交响曲?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1)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合唱)。(2)这首歌曲的速度又是怎样的?
(3)播放歌曲,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倾听歌曲。
4、学唱歌曲(1)老师教唱歌曲。
(2)学生根据教唱的歌曲进行简谱的学习。(3)齐唱简谱
(4)分组进行简谱比赛。
5、师:在我们很多歌曲中,我们经常会用一些简单的手势表达音乐,那这首歌曲应该怎样的进行表达呢?现在同学们创编几个简单地动作?(检查并引导)
6、前面同学们创作过一些简单地音乐,同学们的想象力让老师非常的吃惊,这首歌曲非常的简单,现在同学们就踏着“乐圣”的足迹,对这首歌曲进行创作吧!但要注意,不可以改变这首歌曲的节奏哦!
(1)引导创作。
(2)对同学们的创作进行检查。
(3)弹唱好的作品。增强同学们创作的信心。(4)为自己的创作加上歌词。
三、课堂小结
和同学说说你今天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板书:
欢乐颂 贝多芬
第五篇:欢乐颂
《欢乐颂》教案
执教:吴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欢乐颂》。
2、过程与方法: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教学难点:歌曲的力度处理,合唱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请学生说出曲名和曲作者。(由优美、抒情的音乐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三、走进贝多芬
观看贝多芬生平短片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用贝多芬的经历感染、鼓舞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经典之作《欢乐颂》。
四、学唱歌曲《欢乐颂》
1、学唱高声部
(1)课件出示高声部歌谱,教师范唱,学生听后说一说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速度有何特点?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2)学唱歌谱:重点教唱附点八分音符和同音连线处
(3)学唱歌词:提问学生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重点处理歌曲的力度对比。
2、学唱低声部
(1)课件出示低声部歌谱,在教师的指导下用“la”轻声模唱,熟悉歌曲旋律(2)加入歌词演唱,教师伴奏。
3、二声部合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合唱。)
(1)出示二声部合唱谱,播放合唱版的《欢乐颂》,学生仔细聆听,轻声哼唱。
(2)合唱之前高低声部分别跟琴唱一次。
(3)二声部合唱,教师钢琴伴奏。(教师指导学生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来演唱,两个声部要和谐统一。)
五、拓展延伸
教师:在交响乐中加入声乐(人声歌唱)是贝多芬的一次伟大创作,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片断,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观看现场演唱片段。
《欢乐颂》课堂小结
吴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唱了歌曲《欢乐颂》的第一、第三声部。同时,还了解了曲作者贝多芬和词作者席勒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学会用热烈、庄严、神圣的情感去唱好这首歌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声部。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同样需要平等,渴望和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类团结、友爱的心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我们追求欢乐,渴望和平的心声是一样的,让我们和柏林交响乐团的外国朋友们一起演唱《欢乐颂》感受乐曲中热烈、庄严、神圣的情感。
通过再次演唱和欣赏,我们感受到《欢乐颂》以奔放不羁的激情,号召亿万群众拥抱起来,这正体现了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下面老师播放一段介绍贝多芬音乐风格的资料片,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欢乐颂》说课稿
吴艳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欢乐颂》.首先让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曲子。《欢乐颂》音乐语言精炼概括,音域只用一个8度,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行进主要运用具有强烈力度感的上行级进和下行级进的対置,配合着铿锵有力、富有动感的节奏,形成了不可阻挡的恢宏气势。通过学习贝多芬的《欢乐颂》,从中了解合唱,颂扬和学习友爱、平等、自由的精神。
【教材目标】
1.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演唱和学习,进一步了解贝多芬,感受贝多芬作品中反映出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理想。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声音的协调、统一能力,提高声音的表现力,练习自然而有感情的演唱。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的歌唱。注意谱中换气及连线处。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能控制好音量,并有节奏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或光盘 【教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参与法
2、教唱法
3、情感教学法 【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
学法指导分析 1 参与——体验法。2 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知道哪些有名的音乐家?(中:聂耳,冼星海,贺绿汀,华彦均(阿炳)。外:柴可夫斯基,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李斯特,门德尔松,约翰·斯特劳斯等)生:(介绍)
师:(补充、整理,介绍贝多芬。)主要学习的是贝多芬的作品《欢乐颂》。
2.学唱歌曲《欢乐颂》
(1)欣赏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气质、形象,熟悉作品,注意声音的表达。
(2)试读乐谱,朗诵歌词,谱曲结合学习歌曲。
(3)跟伴奏演唱,纠正错误唱法,节奏。
(4)合唱练习。
要求:a.控制音量,声音统一,注意喉头打开,气息通畅。b.音高准确,声部均衡。c.情绪饱满,充满激情。(5)欣赏合唱视频,音频。
讨论:情感表达,声音的表达。
3.交流。
a.有没有听过贝多芬其他的音乐作品?哼唱几句。b.关于贝多芬的资料、小故事。c.背唱歌曲。
4.小结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对贝多芬的了解,学到了哪些精神?
《欢乐颂》教学反思 吴艳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考虑到旋律简单易唱,所以把本课设计成欣赏与唱歌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科的整合方面,在讲述贝多芬时,我充分整合了文学,历史、美术,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赋予音乐生命,让学生感动。我用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感染学生,先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由文字的领悟到音符的感动,抓住学生的心弦。我感觉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讲授要生动的多,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特别好。
把知识点熔于练习中,易于巩固。在练习唱谱的过程中就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掌握了,像各种强弱记号的掌握,学生在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印象会更深刻。
教师要有主持人的才能,能引导学生发言,理顺他们的思路。这节课中许多地方都设计了引导学生发表感想的情景,但学生的感受会千变万化,教师要心中有数,通过你的语言进行引导,让一切不要偏离主题。这让我感到,老师的综合素质特别重要,它决定你这位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和你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时间控制上,练唱的时间过长;让学生发言的时间不够充分。还有同学们对贝多芬的了解不多等情况准备不足等。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同学们一样,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