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改条件下提高高中政治教育效果的几点看法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提高高中政治教育效果的
几 点 看 法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 瞿春晖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整合课程资源,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才能不断高中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综合素质 课程资源 语言感染力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生活化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通高中政治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应运而生,要求不断提高高中政治教育效果。就提高高中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主要谈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师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准确理解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政治教育中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国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职业道德素质。高中政治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学生、奉献社会。在教学中要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3、业务素质。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即扎实精深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整合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媒介,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是课程实现教 1 育目的的重要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取得实际的教育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实现,同样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教材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观是教学之源、学生之本、考试之据,在“教教科书”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教师看来,“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成了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和操作要领。《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学生是永远的中心,学生是学的主要矛盾。一切围绕学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为中心进行。这要求我们应该有新型的教材观。作为现代型的教师,应该由“教教科书”走向“用教科书教书”,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幸福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其他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三、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即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方法为核心,以觉悟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育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
四、增强教学语言感染力
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领悟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表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在教师的言谈身教中,语言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教师的言教中,用文字的相对较少,而运用口语的地方则相对较多,教师口语是否生动娴熟,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深刻的启迪,人文境界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哲学》课程中讲到“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转化”新问题时,我说“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常说,天底下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这一次我们班上却出现了一个希奇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兄弟姐妹也没有达到这样相近的程度呀。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先是满有喜好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摘要:“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顺势引导,“抄”就是矛盾转化的条 件;“抄”就是学生的学习毛病。教师的适时举例达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既实现了教学目标,也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又在和谐的气氛中融洽了师生关系。在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中,这是积极营造良好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必不可少的教学技巧,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和桥梁。
五、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和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比如,讲到经济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一早中晚菜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揭示价值规律;也可直接从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讲到个体经济的存在形式;还可带领学生考察当地外资利用情况,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必要性的了解„„学习生活和哲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平时所熟知的民谚和寓言,如“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解剖麻雀”、“堰苗助长”、“量体裁衣”等,以此来阐释哲学的真谛„„讲述政治生活时,可联系的社会热点新问题更多摘要:“审计风暴”、“民告官”、“联合国机构改革”、“朝核新问题”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四周的人和社会。又如摘要:以上在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选择了班级同学中亲身经历的的场景《买衣服**》,适当地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学习场景,亲历日常生活的真实情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而且能强化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和感悟。常能够收到囿于书本之中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以上类似真实生活情景的运用,并通过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政治课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整合课程资源,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语言感染力,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第二篇: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秦艳芳(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中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现象不外乎: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学生埋头苦干,一字不落的记录,生怕漏掉一个词语的解释,往往来不及思考,个别不做记录的则是一本资料书管到底。最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
我校于2012年3月开始全面铺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提出了课堂要求,即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二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三个转变:教师角色转变,由“师长”变为“学长”;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转变,由“讲堂”变为“学堂”。四个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自主课和展示课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导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方法,也就是汪广仁教授提倡的悬疑教学法。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我们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5-6个学生组成。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们班有九个小组,那么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
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坚持学”。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现就以《师说》一文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师说》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得居然更好了。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
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以上几点只是作为一个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参考。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还应多探索、多思考、多总结。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7年2期)
第三篇: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新课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与运用能力。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新课改的提出及其要求,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旨在帮助高中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能渗透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国内大多数高中存在的现状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级规模大、学生程度差别较悬殊,因此,教师对课堂提问把握的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教师会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课堂秩序往往较难驾驭,而提问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自然也就减少了,教师从而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提问过易,达不到教学的目标。面对这些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对高中英语课程及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的提出及要求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及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首先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一些高成绩低能力学生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终日苦读,成绩却平平,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一些学生厌恶学习,生活态度悲观消极。俗话说“学以致用”,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可是实际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却较差。所以,新课改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应运而生的。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由此可见,新课改对老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对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并不断的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和教学宗旨都发生的本质的转变,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掘有效的学习策略。从某种程度上,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对教学教师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面对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才能适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注重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新课改的基础,因此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丰富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理念,也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若教师恪守原有的知识体系,不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必定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要正确理解并把握新课改要求,熟悉教材,合理拓展与取舍教材,处理好师生关系及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与语言技能,还要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交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而非教师教学生学。英语教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实践性强、交际性强,所以英语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创造活动为主,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进行实际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操练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举一反三,学生最后可以画龙点睛,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应该以新课改为契机,将高中英语教材作为桥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话题或主题为载体,创设有效的贴近真实语境的情景,对学生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进行分别操练与综合训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可以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
3.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的关注,高中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中涵盖了音乐、艺术。文化习俗、天文地理、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的主题,这体现了对“以人为本”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渗透,反映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书,更多的是为了育人。
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镜子,所以语言不能脱离于文化而存在,英语教学自然也不能只教授语言,不传授文化。文化与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同步进行,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让它们脱节。如果学生不了解讲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历史、生活习惯等,那么他准确恰当使用英语的可能性则很小。因此,只有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学习及培养,才能使得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避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所引起的语用错误。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也越发的凸显。新课改是高中英语教学探析的一个起点,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的同时,英语教师们授课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让课堂英语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鼓励学生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各自的日常生活,反复地操练,有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雷军,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J].内蒙古教育,2007,(10)。
[2]肖丙银,郭红民,实践新课改.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初探
摘 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业光荣而神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带来一缕曙光。如何才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拦路虎”,作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的认识,对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效课堂的看法做了一些总结。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积极扮演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使学生在听、读、写几个方面充分提高。
关键词: 新课改 兴趣 创新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课堂舞台交给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更强调从学生学习实际、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探究、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也是提高交际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完成高考任务为主,回顾过去英语教学,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迫于升学压力,我们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单词识记和阅读写作等技能训练上,忽视英语“说”的技能,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理念和高考双重的要求下,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课堂。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全局性、根本性,彻底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信息,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全面更新。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欢乐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贪婪地吸吮知识的乳汁。老师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如何学”。“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效用无穷”。英语教学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如何合作,而且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战场。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完全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英语课堂枯燥乏味,上课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严重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指导下,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一缕曙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并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开拓学习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将单调的英语学习转化为更直观和有趣的形式在课堂展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3.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采用小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学习法等新型教学手段,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学习和个人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和策略,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上,教师要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关注每一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经常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使英语课堂生机勃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英语的动机,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在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It doesn’t matter,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等这类鼓励性话语,让所有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赤诚的爱心面对所有孩子;以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善良的心关心每一位学生;以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智慧的头脑引领每位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敏.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文教资料,2005(21).[2]路殿国,温廷华.新课标英语与多元化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8).[3]刘万宝.浅谈新课改下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王一慈.高中英语课如何进行听读说的训练[J].中等教育,2000(4).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中美术课的新观念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课的新观念
兴义五中:曾 熙
一、高中美术课重在对学生审美及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智力中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智能,是科学和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想象力的开拓和应用是艺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而美术所研究的各种表现手段,又是表现想象力的基本语言。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讲到:“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像一个人可以想象其它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也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从整体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 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让他们产生“更好地想象”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赋予作品的表达方法。比如说,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中三个柔软得像面条一样的时钟是主要形象,分别被挂在干枯的树枝上,搭在直角的方台上,卧在奇怪的生物上,老师可以先从绘画奇特而具有新意的表现手法、怪诞的风格入手,然后结合社会生活,多方面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终止、柔软的钟表的象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达利把柔软的时钟想象成死亡的生物,想象成失去功能的生命体的大胆而新奇的想像,不仅丰富了现代绘画的风格,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绘画的发展。这种想象打破了人们正常的思维经验,给我们的感官带来一种梦幻一样的情境,我们在欣赏这种超脱现实的想象时,被这种想象所感染,同时也使我们产生各种想象„„
二、不能把高中美术课简单地与语文、历史、政治课等同起来
高中美术课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它是培养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所以,美术欣赏教学首先要有感情,只有作为教师的个体被艺术作品的魅力所打动,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感情地讲解、启发,才能去感染学生,才能达到美术鉴赏的效果。
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美术作品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只是在评述它们的时候不可能像政治课那样要求语言特别准确、简练,也不能像语文课那样要求语言华丽、精美。所以,欣赏课的语言要灵活、生动、幽默、风趣。另外,对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假象,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师生之间也有很好的互动,表面看上去,这是一堂成功的艺术欣赏课,实际上却并不见得,因为吸引学生的并非作品本身,而是教师所讲的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简历和相关的故事情节等内容。在这样的欣赏课上,教师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把精力投入到介绍艺术家趣闻轶事和描绘作品故事情节中,没有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艺术欣赏,对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没有帮助,失去了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毫无价值可言。
三、高中美术课的鉴赏方法手段要多样、生动
美术教师在注重情景创设、教师讲解等常用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交互式”和“比较式”的教学方法。“交互式”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采取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方法,教师在上面讲的很激动、很精彩,学生只带耳朵来,这种灌输式的教法,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制,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自己不想,不愿、不能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能等待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失去兴趣,而失去兴趣的美术教学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很痛苦的,学生不可能产生对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教师也更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要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启发、诱导学生把教师本来想灌输给学生的话,由学生自己总结和整合出来。“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不同魅力。
四、美术课鉴赏的深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以延伸
有些教师在谈到鉴赏作品时,只讲解提问学生一些有关画面内容的简单问题,比如,画面有哪些内容,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穿什么衣服,衣服的质感表现如何等等,让学生把作品的外在内容复述一遍,就算欣赏完毕了,却忽略了对作品的作品意境、社会意义、深层内涵、画家的精神情境等方面的分析,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艺术鉴赏不只是让鉴赏者感知艺术作品表象的美,更重要的是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只有做到“形”与“神”的贯通,才会达到艺术鉴赏的目的。比如说,在鉴赏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摩西》时,教师不光要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摩西的表情、神态和着装,更要重点感受其深层含义,米开朗基罗把摩西塑造成一个民众领袖的性格,一个为了战胜灾难、克服民族危机,创造人类幸福、引导人民走向胜利的导师形象。这件雕像形象无比生动,各部细节丝丝入扣,比例正确,含义颇深,这里包含着艺术家对祖国命运的高度关注,包含着艺术家自己对正义和邪恶的态度,也包含着艺术家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感情,是对叛卖祖国的丑类们的无比愤怒。鉴赏到这一点才算将这件作品的“神”领会到了。
五、高中美术课要大量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等资源进行大信息量的教学
以往的高中美术教学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一般只是采取挂图、幻灯片等手段进行,教学地点也常常离不开本班教室,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因教学模式的单调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应善于学习并应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改进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并利用这些资源开展自主式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高中美术课以室内鉴赏为主的同时,增加室外欣赏的时间和地点 现在很多学校很重视教师组织学生外出的安全问题,怕学生出去后会发生什么意外,但是怕就不出去了吗?我认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地方的博物馆、画廊和画展,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维,使高中美术课始终与时代同步。
总之,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高中美术课教学也要与时代、学生实际相适应,不断探索研究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