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
周德朝(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教研室 415101)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落实课程理念,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组织好探究性学习,重视实验教学,落实STS教育,注意学科间联系。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教学
实施新课程以前,由于过分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而出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然而在今天,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乎,课堂上又出现了“满堂跑”、“满堂闹”的现象。这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现象,都违背了原有教学大纲和现行课程标准的精神。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效益,在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正确处理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又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命所在。如果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性和实效性,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教师该讲的没有讲清楚,知识教学不落实,学生思考分析小结不到位,课堂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学段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文试就结合《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提出的七条建议,并结合实施情况,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
1、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理念。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理念。《课标》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当今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大众教育”,强调科学为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就是要求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讲,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它既是一种理想观念,又是一种行为准则;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 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因此,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讨论或作出个人决策,了解相关职业,为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针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合格的人为最终目标。
2、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追求“双基”的落实,而《课标》中提出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维目标。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首先要依据《课标》,准确定位,确定并落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重结果,新《课标》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上,主要看教师的讲,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透彻到位,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学得什么,学得好不好,能力是否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能力。优化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选修3专题2中的《动物细胞培养》这一节,过去教学的“双基”目标一般定为: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过程、条件及应用,能解决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实际问题。教师会依照教材,先讲概念,然后出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挂图依次讲解其过程,再讲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及应用,最后是课堂练习,做2-3道题。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题目做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和区一中高三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讨论研究,确定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过程、条件及应用;能力目标是通过分解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关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接着和他们一起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在授课前,让学生在家里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人造皮肤及其应用的事例,并思考:“科学家是怎样获得人造皮肤的呢?”上课后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其目的是激趣。然后出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课件,让学生在识记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再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交流,教师小结。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独立尝试表达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第四步,教师提问: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哪些条件?它与细胞体内生存存在哪些异同。第五步,学生自主学习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完成情感目标。最后是课堂练习。上课结束后,我在该班做了随堂测试,测试结果是及格率100%,优秀率57.3%。通过这一活动,我和一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
3、精心策划,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念、树立科学精神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指出: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在观察中提出问题,乐于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会在探究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取新知。怎样组织好探究性学习,这是老师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发展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11项要求,这实际上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要求。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须精选内容,让学生有效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类: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经典事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中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光合作用、生长素、酶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这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寻着科学家的足迹,学会开展探究活动;生物实验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科学探究的逻辑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实验验证,因而实验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报告。高中生物教材上“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酶活性的条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探究活动都可依据上述一般方法进行。“探究脱氧核苷酸序例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等利用数学的方式进行的探究的活动亦归于此类。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领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高中生物教材上“调查社区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流量流动情况”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培养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筛选和整理数据,分析判断得到结论的能力。
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不同;二是探究性学习要结合当地实际,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一般高中和示范性高中,他们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案。三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尝试,但要成为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并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
4、明确目标,搞好实验教学
《课标》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首选现实环境条件下的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搞好实验教学,首先要明确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随着高中生物实验的增多,实验教学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生物知识的理解,必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两个情况,一是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仪器设备和用具配置不到位,教师仍凭“三寸不烂之舌”在黑板上讲实验;二是少数教师对学生动手实验认识不够,让学生读实验、背实验,这都是违背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
上好实验课,还要明确不同类实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的划分标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根据学生实验目标不同,共分为三类: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技能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观察对象是什么或鉴别实验材料中“有什么”?如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药品试剂、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和能分析结论;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为阐明“为什么”或“怎么样”提供实验依据,或证实物质或结构动态变化,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模拟植物和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等。其基本程序为:确定论题——获得论据——进行论证,论证方法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有教师在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时,就把该实验当作验证性实验,然而新课程教材是每一种试剂都检测所有的待测液,这实际上就变成了技能性、探究性实验了。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对学生实验活动的要求是建议性的,在不违背课程内容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实验可以选做,也可以增加一些低成本或本校容易开出的其它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的开出率。
5、面向社会,落实STS教育。
当今社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一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冲击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存在负面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STS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构起来,它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作出决策,并把这些汇集于教育。STS教育主要包括:①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环境;②强调知识的应用;③注重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④注重逻辑推理和决策能力的培养;⑤重视伦理和价值观;⑥面向未来的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须有机渗透STS教育。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整合生物科学知识,确立与STS相联系的内容。如围绕“细胞”的教学介绍细胞的全能性及组织培养技术和克隆技术;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教学与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育种等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让学生了解STS教育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生物学的新进展是在采用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的条件下取得的,而这些技术手段又是以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如DNA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职能是研究自然界的未知世界,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技术的职能在于改造世界,科学与技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这方面可选择当今生物科学发展的热门话题,或组织学生讨论或组织学生辩论或让学生演讲,这类话题很多,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克隆技术的利与弊、生物治虫与生物农药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知晓利弊、作出决策。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之间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生物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生物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相互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第二篇: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新课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与运用能力。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新课改的提出及其要求,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旨在帮助高中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能渗透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国内大多数高中存在的现状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级规模大、学生程度差别较悬殊,因此,教师对课堂提问把握的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教师会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课堂秩序往往较难驾驭,而提问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自然也就减少了,教师从而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提问过易,达不到教学的目标。面对这些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对高中英语课程及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的提出及要求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及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首先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一些高成绩低能力学生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终日苦读,成绩却平平,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一些学生厌恶学习,生活态度悲观消极。俗话说“学以致用”,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可是实际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却较差。所以,新课改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应运而生的。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由此可见,新课改对老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对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并不断的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目标和教学宗旨都发生的本质的转变,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掘有效的学习策略。从某种程度上,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对教学教师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
面对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才能适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注重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新课改的基础,因此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丰富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理念,也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若教师恪守原有的知识体系,不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必定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要正确理解并把握新课改要求,熟悉教材,合理拓展与取舍教材,处理好师生关系及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与语言技能,还要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交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而非教师教学生学。英语教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实践性强、交际性强,所以英语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创造活动为主,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进行实际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操练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举一反三,学生最后可以画龙点睛,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应该以新课改为契机,将高中英语教材作为桥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话题或主题为载体,创设有效的贴近真实语境的情景,对学生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进行分别操练与综合训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可以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
3.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的关注,高中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中涵盖了音乐、艺术。文化习俗、天文地理、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的主题,这体现了对“以人为本”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渗透,反映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书,更多的是为了育人。
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镜子,所以语言不能脱离于文化而存在,英语教学自然也不能只教授语言,不传授文化。文化与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同步进行,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让它们脱节。如果学生不了解讲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历史、生活习惯等,那么他准确恰当使用英语的可能性则很小。因此,只有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学习及培养,才能使得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避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所引起的语用错误。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也越发的凸显。新课改是高中英语教学探析的一个起点,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的同时,英语教师们授课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让课堂英语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鼓励学生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各自的日常生活,反复地操练,有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雷军,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J].内蒙古教育,2007,(10)。
[2]肖丙银,郭红民,实践新课改.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第三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初探
摘 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业光荣而神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带来一缕曙光。如何才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拦路虎”,作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的认识,对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效课堂的看法做了一些总结。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积极扮演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使学生在听、读、写几个方面充分提高。
关键词: 新课改 兴趣 创新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课堂舞台交给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更强调从学生学习实际、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探究、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也是提高交际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完成高考任务为主,回顾过去英语教学,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迫于升学压力,我们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单词识记和阅读写作等技能训练上,忽视英语“说”的技能,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理念和高考双重的要求下,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课堂。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全局性、根本性,彻底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信息,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全面更新。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欢乐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贪婪地吸吮知识的乳汁。老师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如何学”。“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效用无穷”。英语教学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如何合作,而且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战场。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完全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英语课堂枯燥乏味,上课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严重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指导下,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一缕曙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并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开拓学习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将单调的英语学习转化为更直观和有趣的形式在课堂展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3.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采用小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学习法等新型教学手段,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学习和个人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和策略,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上,教师要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关注每一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经常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使英语课堂生机勃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英语的动机,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在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It doesn’t matter,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等这类鼓励性话语,让所有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赤诚的爱心面对所有孩子;以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善良的心关心每一位学生;以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智慧的头脑引领每位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敏.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文教资料,2005(21).[2]路殿国,温廷华.新课标英语与多元化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8).[3]刘万宝.浅谈新课改下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王一慈.高中英语课如何进行听读说的训练[J].中等教育,2000(4).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体育课教学反思
高一(10)班班级班规
一、班级组成:
1、全班共有54名同学:男生28人、女生26人;
2、全班分成四组和一列;
3、每组设组长一名;
4、班干部: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宣传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
5、团支部设书记、组织委员两人;
6、小组长兼课代表:语文(1人)、数学(1人)、英语(1人)、自然科学(1人)、社会(1人)、政治(1人)、音乐(1人)、美术(1人)。
二、各级干部职责:
班干部职责:
班长:积极主动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搜集同学意见,主管班级全面工作。抓班级纪律;收取家庭联系等一切联系单。
学习委员:与老师联系,领导好课代表做好有关学习的工作,负责统计班级每次考试的相关数据和周记的收缴。
文娱宣传委员:负责开展文艺活动和组织班会;出好黑板报,宣传班级好人好事。
卫生委员:安排、检查清洁卫生工作。
体育委员:管好体育课和早操、眼保健操,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负责在校就餐的组织;管理班级用品。团干部职责:
书记:做好团员管理工作;协助班长做好学生纪律管理;负责班级图书管理。
组织委员:收取团费,培养新团员。
组长职责:
组长:负责收发、检查作业,背书,完成班委和老师布置的任务,使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谦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课代表职责:
收发、送交各科作业;协助任课老师老师组织好课堂教学;协助班长管好课堂纪律;语文、外语、数学、自然科学课代表负责及时总结新老知识,带领早读和安排自习,记录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向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汇报。
各级干部要做到:
①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②敢于同班上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③关心和帮助落后的同学。
三、关于班干部选举:
1、老师提名或自荐。
2、班干部任期一期。
3、随时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特别不称职的可以中途撤换。
4、班干部成绩不得进入全班后十名。
四、关于座位:
1、原则上按身高、成绩、男女搭配进行分组。
2、每周各组轮换一次。课桌椅不动,中间一列不动。
3、位置调动由有自己与同学协商并自己提出申请,报班主任批准。同学之间不准任意调换座位。
五、关于班级例会:
1、每两周召开一次有班干部、团干部、组长、课代表参加的联席会,时间自定。
2、联席会由各班委负责主持,班主任列席旁听。讨论主题:班级常规,动态,解决办法等。
3、学习例会由学习委员主持。讨论主题:课堂纪律,知识总结,对老师的建议,学习计划等。
4、团支部例会由团支部书记支持。讨论主题:团员思想动态,青年入团,活动开展……
六、关于班级事务承包:
由卫生委员负责分配班级卫生值周、就餐等事务的分工安排,各同学各司其职。
七、学生违纪扣分细则
为加强学校管理,严肃学校纪律,保持良好校风,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此规定:
1、迟到或早退
(1)早上:
1、遮浪,东洲,内湖的同学最晚7:20到,迟到5分钟扣一分(迟到一分也是扣一分)
2、田墘的同学最晚7:15到,迟到5分钟扣一分
下午:1:50到,迟到5分钟,扣一分
(2)迟早或早退累计3次/月者,叫家长
(3)迟早或早退累计10次/月者,学校处理。
2、旷课
(1)每学期旷课1-3节者,扣3分;
(2)旷课累计1天者,叫家长教育并扣5分;
(3)旷课累计3天者,学校处理并扣10分。
3、集体活动(如升旗、义务劳动、集会、运动会等)
(1)累计3次/月无故不参加者,扣1分;
(2)累积5次/月无故不参加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并扣5分;
(3)在集会中说话、做小动作、制造混乱者,扣3分。
4、1分,2212倍。
1、披头散发、化妆、戴首饰者,扣1分
2、不穿校服、学生证者,扣1分
6、学习及作业管理
1、未交作业者每次,扣1分,罚抄不交这一课的公式、古文或单词等等10次
2、累积五次未交者,罚抄语文课文两篇(不少于1000字),并扣5分。通知家长带回教育。
3、累积十次未交者,交由班主任处理,扣20分。通知家长,报学校处分。
4、各组组长负责收交本组成员的作业,凡不交者,将其名单报各科课代表。凡隐瞒不报者,按组长未交作业记录,并扣5分,同时报班主任处理。课代表负责向学习委员汇报作业收缴
3情况,凡隐瞒不报者,扣5分,学习委员向值日班长汇报,凡隐瞒不报者,扣5分。
5、月考后退一名扣1分
6、期中考试未进全校前30名,全班扣2分。
7、课堂纪律
1、扰乱课堂纪律者,轻者扣3分,重者扣5分
2、上课随地丢纸者,轻者扣1分,3、上课睡觉者,扣1分;提醒后,仍继续睡,扣3分。
4、上课吃零食者,扣3分。
5、上课没带本节课所学的导学案,课本及相关资料者,扣2分
6、上课与老师争吵者,出口伤人者,扣5分。
7、上课未经任课老师允许,擅自外出者,扣3分。
8、上课玩手机,扑克牌、象棋、麻将和无关的课外书者,扣3分
加 分 细 则
第一章:学习加分
1、月考进步1名加1分(班级名次)。
2、月考各科1,2,3名加3,2,1分。
3、班级前3,5,10,15,20分别加5,4,3,2,1,0.5。
4、每周学科无未交作业课代表加2。
5、每周全部学科无未交作业学习部长加3。
6、每人每周各科作业交齐加1分。
7、上课被老师表扬+1分。
8、积极参加学习小组帮助他人每人次+1分。
9、期中进全校前30名(前30都是我班同学),全班每人家2分,第二章:寝室加分
1、一周内为扣分分每人加1分,寝室长加2分。
2、一周内被学校+0.5分每人加2分,寝室长加3分。
3、一周内被学校+1分每人加4分,寝室长加5分。
4、获得文明宿舍获奖者,该宿舍成员每人加6分,寝室长加7分
(以上+分不累计按照最高分计)
第三章:活动加分
1、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1分,组织者+2分。
2、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未获奖(如校运会,艺术节,科技节等)+2分,组织者+3分。
3、在学校活动中获1,2,3,4,5,6名组织者依次+7,6,5,4,3,2分,参加者+6,5,4,3,2,1。
((以上+分不累计按照最高分计)
第四章:两操加分
1、一周无扣分每人+2分,负责人+3分。
2、做操被学校口头表扬,每人+1分。负责人+2分
3、做操被学校表扬加分,每人+2分。负责人+3分
第五章:其他加分
1、获得学校卫生示范班级每人+3分。
2、获得学校两操示范班级每人+3分。
3、获得学校纪律范班级每人+4分。
4、获得学校流动红旗每人+5分。
5、受学校口头表扬每次+2分。
6、获得学校正式表彰(如获得优秀班级,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等)每人次+5分。
7、担任学生干部(含寝室长、组长课代表及相关的骨干)能完成本职工作者,无失误者,每学期加10分;校级、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的分别加5、10加分。
8、一学期连续四周无扣分情况者加2分,一学期内无迟到、早退旷课者加6分,一学期内无扣分情况的加10分。
9、做好人好事,如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等情况的给予1-10分不等的加分。
10、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担任校级以上志愿者每人次+2分。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王华萍 宋玉琴
摘要:一线的高中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平等和谐互动 领会课改的意图 三贴近原则 时政教学 正文:从2008年秋季开始,山西省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此时,全国已有不少省份进行了三年高中新课程实验。他们在这三年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后加入课改的教师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是高中政治教师,教的正是第一批学习新课改教材的学生,因此参与新课程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政治备课组不断学习较早课改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拿出来以和大家共同探讨。我们认为要顺利完成新课程政治教学任务,一线的高中政治课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同的师生关系,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要绝对服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流达到最优化,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感官,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交往,强调构建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我们认为倡导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为建立这种关系,我们主要从以下角度做了努力。
1、对学生抱一颗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
我们努力做到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给予理解、宽容。除课堂和学生接触交流以外,我们课下花时间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多关心,以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十分注意谈话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转变观念,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有了这种意识,有了这种学生观,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自然建立起来。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抱着对学生充分信任的态度,我们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我们认为教师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比直接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时,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教师要对学生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并且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舞台。
新的时代,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新教材以实践为逻辑构建知识体系,我们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老师要真正平等对待学生,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不能再以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自居。虽然我们认为,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努力改变就会有收获。
二、处理好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调整,新教材的课本虽然薄了,但从教学实际情况看,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课时有些紧张。究其原因:课本虽然薄了,但知识点、高考考点却增加了,教材设置的活动栏目多,材料容量大;学生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是开卷考试,学生积累的政治术语少,识记基本观点的方法没有掌握、习惯没有养成;教师存在思维定式,习惯于旧教材的教学要求,补充多,耗时长。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第一、转变观念,用新的课改理念武装头脑。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新教材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多看、多读、多思、多说、多动手。作为教师要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千万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否则,会使课时更加吃紧。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我们要认真阅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教师应该根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定位,分为了解、识记、理解、掌握、运用、情感、价值观等几个层次。这样教学时有重点,训练时有选择,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所有的内容都一样对待,即在课标要求的范围内做到精讲精练。如《经济生活》模块教材,相对来说知识点尚比较多,也比较杂,而且教学过程要留给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学时间比较紧。因此,教师应抓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按照“淡化知识、注重情景、强化解析”的要求,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进行适度拓展。对教学难点,尽量补充一些背景材料,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尽量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第二、处理好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关系
现行高中政治新课程的《经济生活》部分,强化了教材的生活逻辑,弱化了学科逻辑;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繁、难、旧等弊端,显得简单明了。有些在旧教材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而在新教材中只是部分的提出并没有展开讲,有些内容在旧教材中讲的很条理,很详细,新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到。
经济生活中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在旧教材中是重要的知识点,课本以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为标题,详细讲述了价值、使用价值的含义,各自的特点、二者的关系。新教材中并没有在正文中详细讲述,而是在辅助文中之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对于类似的问题还有货币的产生过程在旧教材中作为一个框题讲货币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新教材中在商品的含义讲了以后,就接着引出货币的产生,并且过程并不像旧教材明确、详细。哲学部分的知识,旧教材原理及相应的方法论一一对应,讲得很系统,新教材有些原理不明确,甚至没有方法论。如: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讲了以后性赢得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下一框讲。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都没有明确提出相应的方法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喜欢将新课程与旧课程进行比较,甚至将旧教材作为参考书。这些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有意识地对学生渲染新旧教材中观点的异同,并且将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补充进来。有些教师就将旧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补充进来。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也影响了教学进度。我们认为处理教材的主要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认真领会课改的意图,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新课程的理念,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三、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要想普遍提高成绩,就需放慢速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按时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办法。
1、贯彻“三贴近原则”,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于政治课程中理论性强、原理抽象、枯燥的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 择当前的学生感兴趣的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让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材料的选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素材很多,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是要典型、贴切,一个能说明问题的,不要用两个,课本上的案例能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再舍近求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采用也要符合学生实际。方法恰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要讲求实效,不能只图热闹,走形式。
2、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做了不少尝试。比如 4
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探求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可以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当中,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过程当中,通过他们的思考和讨论,对问题下结论,可以高度提高他们的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在这过程当中可以达到高中政治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应该说是高中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所在。
尝试采用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是将学生三至八位分成一个小组,一同讨论课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与独到的见解,然后作出对该问题的研讨结论,再和其它的同学分享。小组研讨可以提供每位成员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于那些害羞与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学生而言,小组研讨会让他们较有自信和发言的胆量。比如可以将高中哲学教学中的基本原理结合时事设置成有争议性的问题,让他们去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兴趣,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让他们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正确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去解决他们认为深奥的问题,从中并获取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则是他们继续学习下去的强大动力。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少了,在课下花费的时间多了。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提出一些新问题。教师要在课前有充分准备,以解答学生的疑难。我们课堂像一件艺术品,教师要精心设置,精刻细雕,这需要教师用心,需要用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一定的预设。学生最有发言权。课前可以和部分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本课知识的了解程度,困惑在哪里。政史不分家,政治课上的理论,引导学生课前搜集历史书上的事例来论证。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课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寻找课文中有教育意义的切入点,及时扫清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原动力。
3、运用时政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也是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需要。我在对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政治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幕后,我要求大家关注会议的进程和内容,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发表体会的准备。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政党制度的理论来阐述会议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也有同学试着从经济生活的“消费”、“分配”等方面分的知识分析会议内容的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
如何上好政治课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是我们每个高中政治老师都应该思考的,不断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探究是通往成功的关键,作为高中政治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会不断努力。
201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