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构思十法
作文构思十法
构思是动笔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其中内容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立意和选材,形式方面的任务主要是明体(明确写作的体式)和布局。好文章离不开新巧的构思。下面介绍几种话题作文的构思方法:
(一)“复合法”
“复合法”是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构思。以2005年杭州市考试话题作文“风景”为例,从写作对象的类别上看,“风景”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两大类;从立意的深浅度上分析,“风景”明显存在着这样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1)纯自然风景;(2)纯社会风景;(3)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复合风景。写作这一话题,若单纯写自然风景,立意不高;若单纯写社会(人文)风景,缺乏映衬。如果考生运用复合式构思法,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复合、融会在一块进行构思,往往能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一考生在题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和谐美’”的作文中,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构思方法,以饱蘸情感的笔触,讴歌自然风景与社会(人文)风景和谐共生的状态,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它的名字叫‘和谐’!”的结论,从几万余份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
(二)“串珠法”
“串珠法”是将若干个内容上紧密关联而角度不同的生活或情感片段,组合缀连成文。如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考试要求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题“歌声连连串”,颇具创意地以《相信自己》、《真心英雄》、《水手》等三首歌的歌名分别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将三个不同的情感片段缀连成文,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获得好心情”的三个“秘诀”,构思独特,结构新颖。“蒙太奇法”是“串珠法”的一个特例。所谓“蒙太奇法”,就是将几个相关或看似不相关却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镜头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的一种写法。如2005年浙江省某课改实验区考试以“乐在其中”为话题作文,一篇拟题为“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考场作文,采用的就是这种“蒙太奇”构思法。该文撷取了三个雨中的小镜头:喝豆浆的阿姨扶起滑倒的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年轻的妈妈艰难地推着后坐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高兴地吩咐儿子给家里打电话询问家里有没有下雨,通过镜头与镜头的衔接,表现了“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主题。
(三)“问答法”
2005年某地模拟考试以“少年心事或心情”为话题作文,一同学拟题“关于长大的 问答”,打破传统作文的写作模式,紧扣“少年心事”是什么这一中心话题,采用“镜子里的我”与“镜子外的我”一问一答的方式,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自己成长的真实感觉。“问答法”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的构思形式——“答题法”,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如2005年重庆市考试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四)“克隆法”
克隆短剧、新闻稿、实验报告、说明书、辩论辞、bbs等的形式外壳,灌装话题作文的思想琼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为考生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构思方法。如在2005年河北省考试作文考场上,一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话题材料,独运匠思,大胆地将化学实验移植到探索他人优点的话题中,克隆“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自拟文题“借你一双慧眼——关于‘他人优点’的实验报告”作文。文章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体例安排结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方程式”、“实验总结”、“实验时间”、“后记”诸要素毕备,而且整个实验合乎实验步骤和要求。又如2005年北京市考试话题作文“开端”,一考生克隆“快板书”的形式,运用快板这种表演形式的特定语言,记叙自己学快板的经历,“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谈,谈一谈我学快板的开端故事吧!”整篇文章叙述生动,有声有色;语言诙谐,妙趣横生。
(五)“荒诞法”
“荒诞法”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看似荒诞的构思,巧妙地揭示文章的主题。如在2005年陕西省考试作文阅卷室内,一篇题为“窗外的美好生活——某在押贪官自夸词”的文章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这是一篇颇有杂文特色的考场作文,文章紧扣“窗外的美好生活”的文题,以“某在押贪官自夸”的口吻进行叙述,真实地再现了身陷囹圄的在押贪官昔日风光无限、炙手可热、索贿受贿、糜烂奢侈的生活场景。文章看似荒诞不经,却以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地撕下了腐败分子身上的画皮。又如2005年杭州市某校模拟考试要求以“邂逅”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与苏东坡在杭州邂逅”。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赞美杭州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然而作者并没有对杭州的繁荣进行正面的描述,而是写杭州市老市长苏东坡几百年后重游杭州时竟然迷路了,通过东坡居士与“我”的对话,反映杭州的古今巨变。故事显然是荒诞的,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构思的灵巧。
(六)“别解法”
“别解法”是指对文题前的提示语或文题中的关键词作别解变异,从比喻或双关义上引申、拓展开去的一种构思法。如2005年某地模拟考试作文题“陶醉”,文题前的提示语中有一句话“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陶醉”。有位考生灵机一动,将“校园歌曲”
作为别解变异点,将“飘洒缠绵”的春雨比做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一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别解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情个性的切人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七)“逆向法”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文章独辟蹊径,别有洞天。如2005年湖北襄樊市考试作文题一要求以“朴素”为话题作文,多数同学都是写某个人生活如何如何朴素,然后号召人们向他学习。而一位考生却逆向运思,写出了题为“掀开朴素的外衣”的满分作文。文章描写了一个“全局上下没有一个不竖起大姆指称赞的,就连我家喂的那只狮子狗见了他也总是摇头摆尾,喜笑颜开的。为啥?他朴素呀,待人特好”的贾局长,最终因“贪污挪用公款近百万,在某地买了一栋高级别墅,还养了个小蜜”而东窗事发。文章一开头就把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然后用“打死我都不信”引出贾局长的朴素和待人,对贾局长大加赞扬,接着笔峰一转,摘录了报上的一则新闻,将贾局长朴素外衣掩盖下的肮脏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2005年某地模拟考试要求以“闯祸”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闯王’赞”,反传统观念而行之,对一直以来遭人们贬斥的“闯祸”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从历史事件和身边小事两个方面入手,摆事实,讲道理,深刻阐明了“闯祸即革命”、“闯祸即创新”的全新主题。
(八)“故事法”
通过想像,演绎一段故事,诠释和表现话题,是近年来考试作文使用较多的一种构思方法。如2005年山东省莱西市考试作文话题为“拒绝”,一考生拟题“真香永驻”,文章采用拟人化手法,写“我”(水滴),经过千年的努力,终于得成正果,成为了天上的水雾仙子。在初登太虚、乍入天堂之日,却目睹了天堂的一出丑剧——白花大会上,王母娘娘假公济私,宣布由自己的侄女绿兰仙子代替牡丹仙子管理百花。昙花仙子不畏强权,仗义执言,遭到王母娘娘的严惩——贬入人间,“从此花期只一刻”。我拒绝与依附强权的百花同流合污,不惜荒废千年努力,毅然追随昙花仙子,重新托身天地,报效人间。这是一篇新神话故事,作者大胆想像,赋予文章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将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蕴寓在想像之中,使想像的内容有了深厚的思想积淀,提高了作文的思想深度,给人以深沉的思索。“故事法”还包括另外一种形式,即“故事新编”,就是对一则既有的故事进行重新加工,使之改变情节,代表新的意义。如2005年山东省莱西市考试作文话题为“拒绝”,一考生拟题“一代英雄的绝唱”,文章截取《史记》中有关“楚汉相争”的一段史料,对妇孺皆知的“鸿门宴”这一故事进行改写,通过描写楚汉双方一干人等
在“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的表演,讴歌楚霸王项羽选择“至情至义”,宁愿放虎归山,拒绝杀害刘邦的“大善”。文章书写的这段悲壮的英雄绝唱,感人至深。
(九)“求异法”
求异思维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将求异思维引入话题作文的写作中,常常能见人之所难见,立一家之言。如2005年湖北襄樊市考试作文题二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一考生在题为“异样的幸福”一文中,描写一位在车祸中失去了右腿和爱妻的修鞋匠“铁拐李”,将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女儿,却被陷入早恋的泥潭不能自拔的女儿欺骗,蒙在鼓里的他还以女儿为骄傲,竟感到十分幸福。文章把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促人警醒。又如2005年陕西省考试作文话题为“助跑线”,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古人称天鹅为‘鸿鹄’,它展翅翱翔于蓝天,是志存高远的象征。但它要实现拥抱蓝天的理想,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行加速,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助跑线。你有鸿鹄之志吗?你想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吗?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必须为自己铺设足够长的助跑线。”多数考生按照常规思维运营文思,一位考生却别出心裁,拟题“你为我情感的高飞铺设了一条起跑线——潘金莲写给西门庆的一封信”,文章从人性的高度,为潘金莲对西门庆的情爱作出辩护,虽然持论未必能使人信服,然而小作者的胆识确实可圈可点。
(十)“虚实法”
实题虚写、虚题实作,是构思创新的又一写作策略。如2004年上海市考试要求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话题作文,很多考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体实事演绎主题,有位考生却匠心独运,没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实事的叙述,而是以“红色”、“橙色”、“金色”为小标题,将话题虚化为种种色彩,用“红色”、“橙色”、“金色”来概括自己幸福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以“虚”驭“实”,“实”寓“虚”中。反之,对于那些涵义比较“虚”的文题,则往往需要虚题实作,化“虚”为“实”。如2005年重庆市考试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客观地说,“生命”确实是一个比较“虚”的题目,但只要考生深入地思考一下,就能悟出生命其实是最实际最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关系到自己生命的运动,而身边的每一个生灵都是生命的体现形式。这样一想,文章就完全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抒写来表现主题了。一考生以“生命如花”为题,通过叙写自己偶然的一次去一间花店买花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生命如花,我们要努力,要永不放弃”的人生哲理,是一篇“虚”题“实”作的成功之作。
第二篇:话题作文构思十法
话题作文构思十法
构思是动笔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其中内容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立意和选材,形式方面的任务主要是明体(明确写作的体式)和布局。好文章离不开新巧的构思。下面介绍几种话题作文的构思方法:
(一)“复合法”
“复合法”是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构思。以2005年杭州市中考话题作文“风景”为例,从写作对象的类别上看,“风景”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两大类;从立意的深浅度上分析,“风景”明显存在着这样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1)纯自然风景;(2)纯社会风景;(3)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复合风景。写作这一话题,若单纯写自然风景,立意不高;若单纯写社会(人文)风景,缺乏映衬。如果考生运用复合式构思法,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复合、融会在一块进行构思,往往能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一考生在题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和谐美’”的作文中,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构思方法,以饱蘸情感的笔触,讴歌自然风景与社会(人文)风景和谐共生的状态,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它的名字叫‘和谐’!”的结论,从几万余份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
(二)“串珠法”
“串珠法”是将若干个内容上紧密关联而角度不同的生活或情感片段,组合缀连成文。如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要求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题“歌声连连串”,颇具创意地以《相信自己》、《真心英雄》、《水手》等三首歌的歌名分别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将三个不同的情感片段缀连成文,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获得好心情”的三个“秘诀”,构思独特,结构新颖。“蒙太奇法”是“串珠法”的一个特例。所谓“蒙太奇法”,就是将几个相关或看似不相关却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镜头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的一种写法。如2005年浙江省某课改实验区中考以“乐在其中”为话题作文,一篇拟题为“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考场作文,采用的就是这种“蒙太奇”构思法。该文撷取了三个雨中的小镜头:喝豆浆的阿姨扶起滑倒的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年轻的妈妈艰难地推着后坐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高兴地吩咐儿子给家里打电话询问家里有没有下雨,通过镜头与镜头的衔接,表现了“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主题。
(三)“问答法”
2005年某地模拟中考以“少年心事或心情”为话题作文,一同学拟题“关于长大的问答”,打破传统作文的写作模式,紧扣“少年心事”是什么这一中心话题,采用“镜子里的我”与“镜子外的我”一问一答的方式,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自己成长的真实感觉。“问答法”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的构思形式——“答题法”,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如2005年重庆市中考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四)“克隆法
克隆短剧、新闻稿、实验报告、说明书、辩论辞、BBS等的形式外壳,灌装话题作文的思想琼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为考生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构思方法。如在200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考场上,一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话题材料,独运匠思,大胆地将化学实验移植到探索他人优点的话题中,克隆“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自拟文题“借你一双慧眼——关于‘他人优点’的实验报告”作文。文章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体例安排结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方程式”、“实验总结”、“实验时间”、“后记”诸要素毕备,而且整个实验合乎实验步骤和要求。又如2005年北京市中考话题作 文“开端”,一考生克隆“快板书”的形式,运用快板这种表演形式的特定语言,记叙自己学快板的经历,“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谈,谈一谈我学快板的开端故事吧!”整篇文章叙述生动,有声有色;语言诙谐,妙趣横生。
(五)“荒诞法”
“荒诞法”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看似荒诞的构思,巧妙地揭示文章的主题。如在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阅卷室内,一篇题为“窗外的美好生活——某在押贪官自夸词”的文章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这是一篇颇有杂文特色的考场作文,文章紧扣“窗外的美好生活”的文题,以“某在押贪官自夸”的口吻进行叙述,真实地再现了身陷囹圄的在押贪官昔日风光无限、炙手可热、索贿受贿、糜烂奢侈的生活场景。文章看似荒诞不经,却以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地撕下了腐败分子身上的画皮。又如2005年杭州市某校模拟中考要求以“邂逅”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与苏东坡在杭州邂逅”。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赞美杭州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然而作者并没有对杭州的繁荣进行正面的描述,而是写杭州市老市长苏东坡几百年后重游杭州时竟然迷路了,通过东坡居士与“我”的对话,反映杭州的古今巨变。故事显然是荒诞的,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构思的灵巧。
(六)“别解法”
“别解法”是指对文题前的提示语或文题中的关键词作别解变异,从比喻或双关义上引申、拓展开去的一种构思法。如2005年某地模拟中考作文题“陶醉”,文题前的提示语中有一句话“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陶醉”。有位考生灵机一动,将“校园歌曲”作为别解变异点,将“飘洒缠绵”的春雨比做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一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别解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情个性的切人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七)“逆向法”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文章独辟蹊径,别有洞天。如2005年湖北襄樊市中考作文题一要求以“朴素”为话题作文,多数同学都是写某个人生活如何如何朴素,然后号召人们向他学习。而一位考生却逆向运思,写出了题为“掀开朴素的外衣”的满分作文。文章描写了一个“全局上下没有一个不竖起大姆指称赞的,就连我家喂的那只狮子狗见了他也总是摇头摆尾,喜笑颜开的。为啥?他朴素呀,待人特好”的贾局长,最终因“贪污挪用公款近百万,在某地买了一栋高级别墅,还养了个小蜜”而东窗事发。文章一开头就把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然后用“打死我都不信”引出贾局长的朴素和待人,对贾局长大加赞扬,接着笔峰一转,摘录了报上的一则新闻,将贾局长朴素外衣掩盖下的肮脏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2005年某地模拟中考要求以“闯祸”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闯王’赞”,反传统观念而行之,对一直以来遭人们贬斥的“闯祸”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从历史事件和身边小事两个方面入手,摆事实,讲道理,深刻阐明了“闯祸即革命”、“闯祸即创新”的全新主题。
第三篇:话题作文构思十法
话题作文构思十法
构思是动笔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其中内容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立意和选材,形式方面的任务主要是明体(明确写作的体式)和布局。好文章离不开新巧的构思。下面介绍几种话题作文的构思方法:
(一)“复合法”
“复合法”是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构思。以2005年杭州市中考话题作文“风景”为例,从写作对象的类别上看,“风景”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两大类;从立意的深浅度上分析,“风景”明显存在着这样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1)纯自然风景;(2)纯社会风景;(3)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复合风景。写作这一话题,若单纯写自然风景,立意不高;若单纯写社会(人文)风景,缺乏映衬。如果考生运用复合式构思法,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复合、融会在一块进行构思,往往能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一考生在题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和谐美'”的作文中,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构思方法,以饱蘸情感的笔触,讴歌自然风景与社会(人文)风景和谐共生的状态,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它的名字叫'和谐'!”的结论,从几万余份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
(二)“串珠法”
“串珠法”是将若干个内容上紧密关联而角度不同的生活或情感片段,组合缀连成文。如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要求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题“歌声连连串”,颇具创意地以《相信自己》、《真心英雄》、《水手》等三首歌的歌名分别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将三个不同的情感片段缀连成文,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获得好心情”的三个“秘诀”,构思独特,结构新颖。“蒙太奇法”是“串珠法”的一个特例。所谓“蒙太奇法”,就是将几个相关或看似不相关却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镜头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的一种写法。如2005年浙江省某课改实验区中考以“乐在其中”为话题作文,一篇拟题为“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考场作文,采用的就是这种“蒙太奇”构思法。该文撷取了三个雨中的小镜头:喝豆浆的阿姨扶起滑倒的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年轻的妈妈艰难地推着后坐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高兴地吩咐儿子给家里打电话询问家里有没有下雨,通过镜头与镜头的衔接,表现了“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主题。
(三)“问答法”
2005年某地模拟中考以“少年心事或心情”为话题作文,一同学拟题“关于长大的问答”,打破传统作文的写作模式,紧扣“少年心事”是什么这一中心话题,采用“镜子里的我”与“镜子外的我”一问一答的方式,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自己成长的真实感觉。“问答法”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的构思形式--“答题法”,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如2005年重庆市中考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四)“克隆法”
克隆短剧、新闻稿、实验报告、说明书、辩论辞、BBS等的形式外壳,灌装话题作文的思想琼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为考生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构思方法。如在200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考场上,一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话题材料,独运匠思,大胆地将化学实验移植到探索他人优点的话题中,克隆“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自拟文题“借你一双慧眼--关于'他人优点'的实验报告”作文。文章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体例安排
结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方程式”、“实验总结”、“实验时间”、“后记”诸要素毕备,而且整个实验合乎实验步骤和要求。又如2005年北京市中考话题作文“开端”,一考生克隆“快板书”的形式,运用快板这种表演形式的特定语言,记叙自己学快板的经历,“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谈,谈一谈我学快板的开端故事吧!”整篇文章叙述生动,有声有色;语言诙谐,妙趣横生。
(五)“荒诞法”
“荒诞法”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看似荒诞的构思,巧妙地揭示文章的主题。如在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阅卷室内,一篇题为“窗外的美好生活--某在押贪官自夸词”的文章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这是一篇颇有杂文特色的考场作文,文章紧扣“窗外的美好生活”的文题,以“某在押贪官自夸”的口吻进行叙述,真实地再现了身陷囹圄的在押贪官昔日风光无限、炙手可热、索贿受贿、糜烂奢侈的生活场景。文章看似荒诞不经,却以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地撕下了腐败分子身上的画皮。又如2005年杭州市某校模拟中考要求以“邂逅”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与苏东坡在杭州邂逅”。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赞美杭州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然而作者并没有对杭州的繁荣进行正面的描述,而是写杭州市老市长苏东坡几百年后重游杭州时竟然迷路了,通过东坡居士与“我”的对话,反映杭州的古今巨变。故事显然是荒诞的,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构思的灵巧。
(六)“别解法”
“别解法”是指对文题前的提示语或文题中的关键词作别解变异,从比喻或双关义上引申、拓展开去的一种构思法。如2005年某地模拟中考作文题“陶醉”,文题前的提示语中有一句话“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陶醉”。有位考生灵机一动,将“校园歌曲”作为别解变异点,将“飘洒缠绵”的春雨比做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一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别解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情个性的切人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入扣,不同凡响。
(七)“逆向法”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文章独辟蹊径,别有洞天。如2005年湖北襄樊市中考作文题一要求以“朴素”为话题作文,多数同学都是写某个人生活如何如何朴素,然后号召人们向他学习。而一位考生却逆向运思,写出了题为“掀开朴素的外衣”的满分作文。文章描写了一个“全局上下没有一个不竖起大姆指称赞的,就连我家喂的那只狮子狗见了他也总是摇头摆尾,喜笑颜开的。为啥?他朴素呀,待人特好”的贾局长,最终因“贪污挪用公款近百万,在某地买了一栋高级别墅,还养了个小蜜”而东窗事发。文章一开头就把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然后用“打死我都不信”引出贾局长的朴素和待人,对贾局长大加赞扬,接着笔峰一转,摘录了报上的一则新闻,将贾局长朴素外衣掩盖下的肮脏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2005年某地模拟中考要求以“闯祸”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闯王'赞”,反传统观念而行之,对一直以来遭人们贬斥的“闯祸”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从历史事件和身边小事两个方面入手,摆事实,讲道理,深刻阐明了“闯祸即革命”、“闯祸即创新”的全新主题。
(八)“故事法”
通过想像,演绎一段故事,诠释和表现话题,是近年来中考作文使用较多的一种构思方法。如2005年山东省莱西市中考作文话题为“拒绝”,一考生拟题“真香永驻”,文章采用拟人化手法,写“我”(水滴),经
过千年的努力,终于得成正果,成为了天上的水雾仙子。在初登太虚、乍入天堂之日,却目睹了天堂的一出丑剧--白花大会上,王母娘娘假公济私,宣布由自己的侄女绿兰仙子代替牡丹仙子管理百花。昙花仙子不畏强权,仗义执言,遭到王母娘娘的严惩--贬入人间,“从此花期只一刻”。我拒绝与依附强权的百花同流合污,不惜荒废千年努力,毅然追随昙花仙子,重新托身天地,报效人间。这是一篇新神话故事,作者大胆想像,赋予文章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将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蕴寓在想像之中,使想像的内容有了深厚的思想积淀,提高了作文的思想深度,给人以深沉的思索。“故事法”还包括另外一种形式,即“故事新编”,就是对一则既有的故事进行重新加工,使之改变情节,代表新的意义。如2005年山东省莱西市中考作文话题为“拒绝”,一考生拟题“一代英雄的绝唱”,文章截取《史记》中有关“楚汉相争”的一段史料,对妇孺皆知的“鸿门宴”这一故事进行改写,通过描写楚汉双方一干人等在“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的表演,讴歌楚霸王项羽选择“至情至义”,宁愿放虎归山,拒绝杀害刘邦的“大善”。文章书写的这段悲壮的英雄绝唱,感人至深。
(九)“求异法”
求异思维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将求异思维引入话题作文的写作中,常常能见人之所难见,立一家之言。如2005年湖北襄樊市中考作文题二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一考生在题为“异样的幸福”一文中,描写一位在车祸中失去了右腿和爱妻的修鞋匠“铁拐李”,将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女儿,却被陷入早恋的泥潭不能自拔的女儿欺骗,蒙在鼓里的他还以女儿为骄傲,竟感到十分幸福。文章把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促人警醒。又如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话题为“助跑线”,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古人称天鹅为'鸿鹄',它展翅翱翔于蓝天,是志存高远的象征。但它要实现拥抱蓝天的理想,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行加速,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助跑线。你有鸿鹄之志吗?你想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吗?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必须为自己铺设足够长的助跑线。”多数考生按照常规思维运营文思,一位考生却别出心裁,拟题“你为我情感的高飞铺设了一条起跑线--潘金莲写给西门庆的一封信”,文章从人性的高度,为潘金莲对西门庆的情爱作出辩护,虽然持论未必能使人信服,然而小作者的胆识确实可圈可点。
(十)“虚实法”
实题虚写、虚题实作,是构思创新的又一写作策略。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要求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话题作文,很多考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体实事演绎主题,有位考生却匠心独运,没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实事的叙述,而是以“红色”、“橙色”、“金色”为小标题,将话题虚化为种种色彩,用“红色”、“橙色”、“金色”来概括自己幸福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以“虚”驭“实”,“实”寓“虚”中。反之,对于那些涵义比较“虚”的文题,则往往需要虚题实作,化“虚”为“实”。如2005年重庆市中考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客观地说,“生命”确实是一个比较“虚”的题目,但只要考生深入地思考一下,就能悟出生命其实是最实际最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关系到自己生命的运动,而身边的每一个生灵都是生命的体现形式。这样一想,文章就完全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抒写来表现主题了。一考生以“生命如花”为题,通过叙写自己偶然的一次去一间花店买花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生命如花,我们要努力,要永不放弃”的人生哲理,是一篇“虚”题“实”作的成功之作。
第四篇:话题作文构思十法
话题作文构思十法
高州市大井第一中学 邹东凤
构思是动笔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其中内容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立意和选材,形式方面的任务主要是明体(明确写作的体式)和布局。好文章离不开新巧的构思。下面介绍几种话题作文的构思方法:
一、片断组合式构思
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例如:广东省2011年中考作文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一路前行,有爱相随
一路前行,踏过春夏秋冬的肩膀,都有爱相随。母爱•幸福
毕业考试快到了,我每天都会复习到夜深。大橘黄色的灯光下,我在静静地思考着,每当回过神来,都会发现桌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上面还贴着一张纸,清晰地写着:女儿,喝了牛奶再睡,别太晚睡!简单的几个字,却道出母亲心中那份默默的关爱,那张纸虽然悄无声色,却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夜深,我竟被冻醒,正想拥被而睡,房门却“吱”的一声被打开了,母亲悄无声色地走了过来,我假装熟睡,母亲轻轻地给我盖上了被子,顿时间一股暖流漫遍我全身,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着。母亲啊!您的关爱,是我一路前行的幸福,永恒的幸福。
父爱•感动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瞬间天空便乌云密布,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响彻云霄。那倾盆大雨便从天而降,天地间顿时形成了硕大无比的雨帘。世事就是那么不尽人意。放学铃声偏偏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没带雨伞的我望着窗外的大雨,苦恼着,心想:只好等雨势减弱才回家吧!不知过了多久,雨还是没有减弱的意思,望了望手表,时间不早,只好硬着头皮冲进行了雨帘。
来到校门,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惊讶得大呼:“是父亲!”我飞快地跑了过去,只见父亲穿着蓝色的雨衣,在雨中高大地伫立着,他那双破旧的水鞋沾满了污泥。他看见了我,脸上露出久违的灿烂的笑容,那饱经风霜的脸显得那么慈祥,那深邃的目光折射出盼望的光芒,我看着父亲,我心里百感交织,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因为父亲生病了,而他却„„ 父亲啊!您的伟大,是我一路前行的源泉,勇往直前的动力。
友爱•温暖
朋友,是我生活中温暧的阳光,在我有困难时,给我动力,给我鼓励;在我成功时,露出笑脸,为我高兴。一路前行,给我快乐与温暧。三年光阴,我会永远记住那温暖的点点滴滴。朋友啊!你的友爱,是我一路前行的勇气,鼓励着我奋勇前行。
一路前行,我都有爱相随。
二、巧合式构思。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可以营造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有洞天”式作文。有位学生据此写了一篇习作《我和书的故事》。文中讲一个穷孩的自己很想得到一本高尔基的《童年》。为此,他参加了作文竞赛,他胜了„„“发奖后,我抱紧书,兴奋地回到家,第一个告诉妈妈,妈妈终于露出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然后她也给我一包礼物,当我打开一看,也是一本《童年》,不由得怔住了。妈妈像明白我的心事似地对我说:“我怕你得不到这本书太失望„„”很显然,这篇习作反其意而用之,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三、问答式构思。
某地模拟中考以“少年心事或心情”为话题作文,一同学拟题“关于长大的问答”,打破传统作文的写作模式,紧扣“少年心事”是什么这一中心话题,采用“镜子里的我”与“镜子外的我”一问一答的方式,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自己成长的真实感觉。“问答法”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的构思形式“答题法”,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四、复合式构思
是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构思。以杭州市中考话题作文“风景”为例,从写作对象的类别上看,“风景”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两大类;从立意的深浅度上分析,“风景”明显存在着这样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1)纯自然风景;(2)纯社会风景;(3)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复合风景。写作这一话题,若单纯写自然风景,立意不高;若单纯写社会(人文)风景,缺乏映衬。如果考生运用复合式构思法,将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文)风景复合、融会在一块进行构思,往往能丰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一考生在题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和谐美’的作文中,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构思方法,以饱蘸情感的笔触,讴歌自然风景与社会(人文)风景和谐共生的状态,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它的名字叫‘和谐’的结论,从几万余份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满分。
五、象征式构思。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
六、比拟式构思。
拟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母爱如佛”“父爱如山”;以“书”为话题的“书的滋味” “书的色彩”“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也都是较为独特的构思。
七、模仿式构思。
模仿短剧、新闻稿、实验报告、说明书、辩论辞、BBS等的形式外壳,灌装话题作文的思想琼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为考生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构思方法。如河北省中考作文考场上,一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话题材料,独运匠思,大胆地将化学实验移植到探索他人优点的话题中,克隆“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自拟文题“借你一双慧眼关于‘他人优点’的实验报告”作文。文章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体例安排结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方程式”、“实验总结”、“实验时间”、“后记”诸要素毕备,而且整个实验合乎实验步骤和要求。又如北京市中考话题作文“开端”,一考生克隆“快板书”的形式,运用快板这种表演形式的特定语言,记叙自己学快板的经历,“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谈,谈一谈我学快板的开端故事吧!”整篇文章叙述生动,有声有色;语言诙谐,妙趣横生。
八、荒诞式构思
荒诞式构思,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看似荒诞的构思,巧妙地揭示文章的主题。如中考作文阅卷室内,一篇题为“窗外的美好生活某在押贪官自夸词”的文章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这是一篇颇有杂文特色的考场作文,文章紧扣“窗外的美好生活”的文题,以“某在押贪官自夸”的口吻进行叙述,真实地再现了身陷囹圄的在押贪官昔日风光无限、炙手可热、索贿受贿、糜烂奢侈的生活场景。文章看似荒诞不经,却以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地撕下了身上的画皮。又如某校模拟中考要求以“邂逅”为话题作文,一学生拟题“与苏东坡在杭州邂逅”。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赞美杭州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然而并没有对杭州的繁荣进行正面的描述,而是写杭州市老市长苏东坡几百年后重游杭州时竟然迷路了,通过东坡居士与“我”的对话,反映杭州的古今巨变。故事显然是荒诞的,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小构思的灵巧。
九、串珠式构思
串珠式构思,是将若干个内容上紧密关联而角度不同的生活或情感片段,组合缀连成文,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题“歌声连连串”,颇具创意地以《相信自己》、《真心英雄》、《水手》等三首歌的歌名分别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将三个不同的情感片段缀连成文,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获得好心情”的三个“秘诀”,构思独特,结构新颖。“蒙太奇法”是“串珠法”的一个特例。所谓“蒙太奇法”,就是将几个相关或看似不相关却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镜头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的一种写法。如浙江省某课改实验区中考以“乐在其中”为话题作文,一篇拟题为“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考场作文,采用的就是这种“蒙太奇”构思法。该文撷取了三个雨中的小镜头:喝豆浆的阿姨扶起滑倒的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年轻的妈妈艰难地推着后坐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高兴地吩咐儿子给家里打电话询问家里有没有下雨,通过镜头与镜头的衔接,表现了“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主题。
十、问答式构思
某地模拟中考以“少年心事或心情”为话题作文,一同学拟题“关于长大的问答”,打破传统作文的写作模式,紧扣“少年心事”是什么这一中心话题,采用“镜子里的我”与“镜子外的我”一问一答的方式,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自己成长的真实感觉。“问答法”还包括另外一种特殊的构思形式“答题法”,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如重庆市中考要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总之,面对话题作文,我们应该有一份品香茗的闲情逸致。手握一支笔,桌铺一张纸,品着话题,思接千载,神游万里,灵光闪动,奇思妙想,浑然天成,一篇视野开阔的话题作文已经成竹在胸,只等我们挥洒笔墨,收获高分。
第五篇:高考作文开篇十法
高考作文开篇十法
古人云,写好一篇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高考作文更应该如此,开篇吸引阅卷者眼球至关重要。而应考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又极容易使考生陷入被动,开篇引用材料照抄话题成了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模式。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本人拟写几条作文开头法及练习,供考生参考。
1、描写式
细腻描写,形象入题
可以是场面描写,可以是景物描写,还可以是人物描写,好处在于能烘托气氛,渲染情感,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注意:
1、所描绘的景物必须与材料话题主旨有内在联系,切不可“风马牛不相及”。
2、协调好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既不要因情设景,致使文章失去真实性;也不要迷景忘情,致使景物描写游离于文章之外。
举例: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鲁迅《药》 仿写:
以“触摸都市”和“感受乡村”为题目写两篇文章(只写开头,下同)
2、抒情式
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开头抒发自己的激动心情,易于感染读者,引起读者产生感情共鸣。当然,可以抒发喜悦之情,也可以抒发难过、悔恨、伤感、愤激等之情。这种方法往往与议论描写等方法综合运用。但要注意,是抒情,不是矫情,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后打动读者,所以这抒情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举例: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仿写: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畅想》
3、议论式
直奔主题,观点鲜明
用议论来领起全文的方法。其中可以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进行因果推理,得出观点。
它主要用于议论类文章,但有时记叙类,甚至叙事类文学作品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开头。
举例:
例
1、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吴伯箫《菜园小记》
例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
矣。——[清]彭端淑《为学》
仿写:
《袁隆平买豪华汽车之我见》
4、故事式(寓言、童话)
故事开篇,引人入胜
喜欢听故事是读者的共性,阅卷者也不例外。为了使文章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不妨在文章的开头写一个小故事,借助故事导入话题,引出论点。注意:
1.用作开头的故事要精心选择,故事既要有利于观点的引出,又要避免读者从故事中推出与文章主旨相悖的观点。2.故事本身仅仅是一个话题的引线,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只要能达到引出正文的目的就行,不可为求生动而面面俱到。
举例:
一个小和尚学习剃头,在冬瓜上练习刮茸毛。老和尚叫他去挑水,他便将剃刀朝冬瓜上一剁;再练习时,老和尚又叫他去打柴,他又将剃刀朝冬瓜上一剁;后来他正式给人剃头时,老和尚又叫他去做别的事,他又习惯性地将剃刀一剁——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习惯惹的祸。——考场作文《习惯》 仿写:
《关心自己与关爱他人》
5、书信式
亲切真挚,自然流畅
书信使叙述形式变为第一、第二人称,显得特别亲切自然,或写给长辈(名人伟人),恭敬庄重;或写给侪辈晚辈,语重心长。既能达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又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且不生硬死板。过去通讯网络不发达时代,书信是最美的实用文体。书信体练习写作,是使语言通顺流畅的最好形式。当然,运用书信体,就要符合书信体的基本格式。
举例: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春日的晨曦,我们用希望去迎接;夏日的雨露,我们用热情去拥抱;秋日的晚霞,我们用怀念去思索;冬日的雪花,我们用谢意去紧握„„
春华秋实,风霜雨露,品一杯感恩酒,会有浓浓的暖意,无限的回味。遥想远在他乡的您,只觉得夜好静。
仿写:
给孟子(屈原、李清照、钱学森等)的一封信
动物(老鼠、青蛙、熊猫等)给人类的一封信
6、设问式:
发人深思,吸引读者
又叫“提问”。自问自答,或者当答案属于不言而喻时,只问不答。设问的目的是要引起听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并能起到强化文章结构的作用。这些是自问自答的例子,设问的目的是要突出强调回答的内容,强化读者印象。举例:
例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仿写:
《多难兴邦》
7、排比式:
气势磅礴,先声夺人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
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注意:①分句间的逻辑层次;②要紧扣题旨,避免华而不实。
举例:
例
1、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高考作文《因诚信酿造生活》
仿写:
《读父母》
8、比喻式:
形象生动,文采斐然
根据不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比喻的方法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比喻用来议论说明,可以把抽象的事物、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比喻用来叙述描写,可以使所描述的对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举例:
例
1、“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弯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象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
——郭沫若《三叶集》
仿写:
《迷网与迷茫》
9、对比式:
对比鲜明,一目了然
以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照,强调突出它们的相异之处,从而阐述道理,表达感情。对比从内容上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另一种是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
举例:
例1:“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生放。无钱的少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饿,填沟壑,遭灾障,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便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
(元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通过贫富家庭生活的鲜明对比,揭露了元代社会阶级尖锐对立的情况。
例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通过两种不同态度和结果阐明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仿写:
9、《“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
10、引用式:
引用入题,典雅厚重
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开头,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举例:
例1.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高考作文《明月,照着我们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