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断句 终版[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8:0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断句 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断句 终版》。

第一篇:教案断句 终版

乐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一、趣味断句

1、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给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给幼子: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二、存在问题

1、读不懂文段,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断开,致使断的位置不对,该断的没断,不该断的断了。

2、不会使用技巧。缺少文言断句知识,不能借助句首词、句尾词。

三、断句的基础

四、完成下面的习题,并请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断句的方法

1、【10江苏高考题】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驷、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节选自《文史通义》)标志是:

2、【08江苏高考题】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沈括《梦溪笔谈》

标志是:

乐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反馈练习: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野,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反馈练习小结:

3、[苏州2011届零模]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且其笔快如并剪锐如昆刀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工夫又锻炼至洁看是平易其实精纯

标志是:

4、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 ——曹操《求贤令》 [注]①无知:人名,魏无知。标志是:

五、总结断句的方法: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①者乎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乐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六、练习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

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节选自《礼记·乐记》)

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李渔《闲情偶记》

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第二篇:断句教案

月 日 总 课

高考专项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备课人 曹晓蓉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学会和他人合作。3.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

标点在中国是近代的产物,古书里面,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个时代,读书人打开一本新书,阅读的时候就用笔把它一句句点断(大抵都是用一个圆圈),或者用毛笔的笔套,蘸上朱砂印泥,逐句盖上。那时候,形容一个人读不懂文章,有一句术语说:“他点不断(句子)。” 两个小故事激趣:

1“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2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二.订正练习题的答案

三.学生根据练习,讨论总结断句的规律方法,师生一起明确。

方法一 找对话、引文(曰、云、言、谓)。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 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答案: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方法二 找标志性的虚词(句首、句末虚词,如题3)。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故”、“盍”、“岂”、“微”、“苟”、“纵”、“向使”、“若夫”、“且夫”“今夫”“嗟夫”“嗟乎”、“呜呼”、“是故”、“于是”、“然而”、“无论”、“至若”、“纵使”、“是以”“然则” “得无”“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顷之”、“未几”、“已而” 等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也”、“矣”、“欤”、“耶”、“耳”、“焉”、“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1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答案: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方法三 观句式(排比、对偶、反复,如题1、2、5、10)。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1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方法四 找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答案: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方法五 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

1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答案: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四.方法总结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凭语感断,先易后难(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2、抓词语.①对话、引文标志②虚词③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对称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顶真句式,还有一些固定句式。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断句。比如行政事务、名物制度等,如人物的名、字、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总之,这道题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平时应多朗读,培养语感;做一些必要的练习,注意各种断句方法,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五.练习及作业 巩固练习(1)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3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4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6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9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巩固练习(2)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2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魏武帝(曹操)要见匈奴使者,他觉得自己外貌丑陋,不能威镇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就让崔季珪代替他,自己提刀站在坐榻一旁。接见完毕,派密探问使者:“魏王怎么样?” 匈奴使者说:“ 魏王仪容非常高雅,不过坐榻旁那个提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魏武帝听说后,就派人追杀了那个使者。

3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 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魏文帝(曹丕)嫉恨弟弟任城王曹彰的骁勇强壮。他趁着在卞太后屋里一块儿下围棋吃枣的机会,把毒放在枣蒂里。他自己挑没有毒的吃,任城王不知道,就有毒没毒的都一起吃了。中毒后,卞太后找水救他。魏文帝预先就让手下把瓶子瓦罐都砸了,太后光着脚跑到井边,却没法打水。不久,任城王就死了。随后魏文帝又要加害东阿王曹植,卞太后对他说:“ 你已经杀了我的曹彰,不要再杀我的曹植了。

4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徐孺子(徐稚)九岁的时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 如果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是会更亮呢?“ 徐回答:” 不对。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5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于是下令召见。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 你脸上怎么出汗了?“ 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又问钟会:” 你脸上怎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6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 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遂在” 三君“ 之下,元礼居” 八俊“ 之上。

世人评价汝南陈仲举(陈蕃)、颖川李元礼(李膺)二人的功德,无法确定他们的高下。蔡伯喈评论道:” 陈仲举敢于犯上,李元礼严于律下,犯上很难,律下则比较容易。“ 因此陈仲举就位居” 三君“ 之后,李元礼则位居” 八俊“ 之上。

7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张季鹰(张翰)担任齐王(司马冏)的东曹掾,住在洛阳,看到秋风匝起,就想到家乡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说道:” 人生贵在快活称心,怎么能为了功名在数千里外当这个官呢?“ 说罢就让人备车回故乡了。不久。齐王失败,时人都觉得张季鹰有远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有人问他,他答道:” 树在道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肯定是苦李子。" 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第三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

授课人: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二中学 张建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技巧并学会灵活运用。2.情感和价值观: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断句方法。3.学情分析:14年的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加上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4.教学重点:

文言文断句技巧的归纳与灵活运用。5.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并灵活运用技巧。6.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个富人请一位老先生教书,同一份合同,双方都非常满意,可是理解上却差之千里。合同内容: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二、考点解析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从2005年至2015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Ⅰ、Ⅱ)、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中考查了文言断句。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明年在这个点上设题可能性还是相当大。

考查形式:

1、主观题:

如,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4分)(2011广东卷)

2、客观题:

如: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答案:A(2013年广东卷)

三、解题思路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文章的文意。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断句时,注意字词、句式、语境(上下文的关系)、方法。切忌一边看一边断,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断句后,回头看,根据要求仔细检验,做到文从句顺,内容合理。

四、断句技巧:

1、借助对话标志词法: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标志,如:“曰”、“云”、“言”、“道”、“白”、“谓” 等。根据这些标志,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典型例题:

湖 阳 公 主 新 寡 帝 与 共 论 朝 臣 微 观 其 意 主 曰 宋 公 威 容 德 器 群 臣 莫 及 帝 曰 方 且 图 之 后 弘 被 引 见 帝 令 主 坐 屏 风 后 因 谓 弘 曰 谚 言 贵 易 交 富 易 妻 人 情 乎 弘 曰 臣 闻 贫 贱 之 交 不 可 忘 糟 糠 之 妻 不 下 堂 帝 顾 谓 主 曰 事 不 谐 矣 2、借助名词(代词)法

断句时注意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①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等

②疑问代词: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等 ③指示代词: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 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典型例题: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3、借助虚词法

典型例题: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①.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盍、嗟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句尾虚词:也、夫、乎、耳、与(欤)、邪(耶)、焉、哉、矣等常用于一句话的结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③.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

4、、借助修辞法

排比、对偶、顶真等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如: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 言语。

②、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③、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借助固定结构(或特殊句式)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判断句式:„者„也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见„„于„„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何„„之有、无乃„„乎、奚以„„为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如(若)„„何,得无„„乎,与其„„,孰若„„,其„„其„„

典型例题: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宋何罪之有? ③、如太行王屋何?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⑧、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

五、文言文断句小结:

断句前:总体把握,大致理解。断句时:注意字词、句式、技巧。

断句后:仔细检验,文从句顺,内容合理。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练反复,反复练,断句也要常实践。

六、课堂检测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卧薪尝胆》

七、课后作业:《高考调研》P128第4、5题。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二、巧用方法,先易后难。(1)借助对话标志词法

(2)、借助名词(代词)法(3)、借助虚词法(4)、借助修辞法(5)、借助固定结构(或特殊句式)法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板书设计: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文言文断句技巧

(一)借助对话标志词法

(二)借助名词(代词)法

二、巧用方法,(三)借助虚词法先易后难。

(四)借助修辞法

(五)借助固定结构(特殊句式)法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第四篇:文言断句教案

文言断句 教案

高三语文组 张黎相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民间小故事:

无 鱼 肉 也 好 无 鸡 鸭 也 好 每日 三 餐 青 菜 不 能 少

二、断句的方法: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方法例析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宾短语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

例题分析:张胜闻之,恐前语(yǔ)发,以状语(yù)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小试身手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  例题分析: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试身手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句首——夫 其 惟 盖 凡 窃 请 敬 „„ 句尾——也 矣 耳 乎 哉 焉 耶 欤 „„ 分句中——以 于 为 而 则 乃

例题分析: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      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5.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小试身手

子 曰 十 室 之 邑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 今 人 不 可 不 勉 乎

(四)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例题分析: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小试身手: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题分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试身手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河曲智叟亡以应

方法总结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宾短语断句。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

三、借助虚词断句。

四、借助句式断句。

五、借助修辞断句。

三、试题回放与拓展练习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2011广东卷)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四、作业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3.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4.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5.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6.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参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诏云翼鞫之,狱具,廷奏曰:“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则天下知所劝惩矣。自余小失,何足追咎。”承立由是免官,合达遂掌机务。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B.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C.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D.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

二、主观解答题组(27分)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8.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太_宗_谓_太_子_少_师_萧_瑀_曰_朕_少_好_弓_矢_得_良_弓_十_数_自_谓_无_以_加_近_以_示_弓_工_乃_曰_皆_非_良_材_朕_问_其_故_工_曰_木_心_不_直_则_脉_理_皆_邪_弓_虽_劲_而_发_矢_不_直_。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1.选C 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2.选D 解答本题运用排除法。由“以„„故”可排除A、B项;由最后一句“吾意决矣”推知第二句也应为“吾意决矣”,由此得到答案。语句可标点为:“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3.选B 做此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语气词“也”排除A项与D项,再结合语意与语境选出答案。

4.选A 对照四个选项,关键是“时”和“咏”,“时”如和前面连接,就解释为“„„的时候”,与后面相连,就理解为“当时”或“这时”,根据上下文显然应该与后者相连顺畅;“咏”应指张咏,根据上下文,百姓并不是被张咏胁迫,所以“咏”应该属于后一句的主语。5.选B “若„„非„„”是假设复句,因此,各分句之间宜停顿;“坏公法”与“损百姓”都是做“非止”的宾语,中间应该停顿;“中心”陈说对象转换,也要断开。

6.选B 由“冲屡立战绩”在文中讲不通,可排除A项;“坐”为动词,宾语为“细事”,判断D项不正确;由“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可知承立虽然统领精锐的军队,但是远远观望不敢进兵,判断C项错误,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7.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8.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9.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

10.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11.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12.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13.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

第五篇:文言断句教案

文言断句教案

一、导入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 这么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头, 于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却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此女麻脸 /无头发 /乌黑皮肤 /白白痴痴 /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另外又有一个故事,说有位教书先生热心教穷人的孩子读书,而且卓有成效,地主知道了,也要请他教自己的孩子。他就提出条件,并写在纸上,说:“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吝啬地主一看,请这位先生很合算,就答应了。每天给先生吃青菜豆腐,而且许久也不付钱。一天,先生忽向地主提出要吃鸡鸭鱼肉,还要讨钱。地主拿出当时写的合同说:“你不是不要鸡鸭鱼肉。也不要钱吗?”先生说“你呀,全读错了。”先生读了一遍合同,地主听了目瞪口呆。

先生是怎么读的呢?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可见,有时不同的点断,表达的意思也就改变了。

二、明确目标

对我们来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察。不仅07、08、09高考试题涉及文言文断句,2010年的课改后第一次高考试题也考查了文言文断句。

这堂课我们就结合前面复习中所学到的有关文言知识,探讨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断句。

三、短句的方法: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通读文段,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先易后难,前追后究,逐步缩小范围。

这里的“易”就是凭语感,凭规律,今天我们就介绍几种规律和方法,把断句化难为易。

(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做材料一练习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小结:这里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二)找虚词,定句读。

1例如《游褒禅山记》——学生读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凭借什么词断的句子?虚词 其中的虚词

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 句首的有:夫;

分句首的有:以、则、而、故。

2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现在我们积累一些常见标志性词:

句首标志词

发语词:夫、盖、若夫、嗟夫、且夫、今夫等

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

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

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句尾标志词: 者、也、矣、哉、耳、乎、焉等

对话标志词:曰、云、言、道、白、对、谓等 虚词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做材料二

(投影)(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二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就连慈爱的母亲都不相信他了。

(三)找顶真,定句读

1例:“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问:这两句断句有什么特点。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顶真。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材料三

看05高考北京卷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山”与“山”形成显性前后相承关系,而“山北峰”与“峰北寺”则形成隐性相承关系。

(四)据排偶,定句读学生读例子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些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3 材料四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五)依总分,定句读材料五:

故知胜有五 /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 以虞待不虞者胜 /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老而无妻曰鳏 / 老而无夫曰寡 / 老而无子曰独 / 幼而无父曰孤 / 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2归纳: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总分结构。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材料六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第一处引语以“对曰”为标志,说话者为“骠骑将军”,内容为“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结束。

第二处引语也是以“对曰”为标志,说话者仍是“骠骑将军”,内容为“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参考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

(七)看句式,定句读

常见的固定句式:

……者……也

不亦……乎

何……之有

如……何

奈……何

无乃……乎等

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板书:文言断句

找名代,定句读

依总分,定句读

找虚词,定句读

对话、引文,定句读

找顶真,定句读

看句式,定句读

据排偶,定句读

通读文段,先易后难,前追后究

三、综合练习

一、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亡,走失)

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将,动词,带领)③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二、(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 / 扞蔽也 // 犹齿之有唇也 // 唇亡则齿寒 // 今日亡赵 / 明日患及齐楚矣 // 且救赵 / 高义也 // 却秦师 /显名也 // 不务为此而爱粟 // 为国计者 /过矣。【参考译文】

(赵国被秦国围困)齐国、楚国去解救赵国。赵国人粮食匮乏,向齐国请求救助,齐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强有力的屏障。犹如牙齿有嘴唇,如果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会感到凉的。如果现在赵国灭亡了,马上祸患就会危及到齐国和楚国。况且,救赵国,会显示我们高尚的节义;击退秦国的军队,可以张显我们的名声。不救赵却吝惜粮食,为国家的长远考虑,这样是不对的。”

三、读书 / 始读未知有疑 / 其次则渐渐有疑 / 中则节节是疑 / 过了这一番 / 疑渐渐释 / 以至融会贯通 / 都无可疑 / 始是学 / 云 / 无疑者须要有疑 / 有疑者却要无疑。

四、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五、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用网不能逮住它,用钩不能牵住它,一旦跳荡离开了海水,蚂蚁就可以称心如意的把它吃掉了。现在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您如果能长久的有齐国的保护,还要小小的薛城做什么呢?

六、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参考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 5 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就连曾参这样贤德的人,他的母亲都对他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非议我的将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君子少言寡语,但句句中的,小人夸夸其谈,往往言之无物。君子做学问,耳听见了,就记在心里,并时刻以行动去践行;君子治理事情,开始的时候很微小,最后达到极高的程度。君子很少考虑顺利的方面,对于一切的困难却考虑的周全,君子有所求的时候会有选择的去求人,而无论什么人有求于君子,君子都会帮助。君子富有的时候并不表露,依然和没有什么一样。

预知胜利,可有如下五条:知道自己可以打和不可以打的胜;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使用的胜;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胜;以有备之师而对疏懈之敌的胜;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预的胜。

下载教案断句 终版[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断句 终版[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断句公开课教案

    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断句 朱素梅 教学设想:最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加上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

    文言断句 教案

    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2、 3、 让学生清楚了解文言文断句考点及考试题型。 通过讲练方式,让学生较好掌握巩固文言断句的常用技巧。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做好文言断......

    文言断句教案

    文言文阅读之考点三——文言断句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对文言断句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 (3)......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借此来提升文言......

    初中文言文断句教案

    第一讲:文言文入门学习【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2.初中文言文的考点及学习方法。 3.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外文言文断句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 从前,有一......

    高三文言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设计设想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加上我校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

    断句

    文言断句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对文言句子能够正确地断句,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新课标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而学生应了解文言文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