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衣》读后感
执着的追求,无望的抗争 ——读毕飞宇笔下的筱燕秋
“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
许多人喜欢《青衣》其实也就是喜欢筱燕秋,而许多人不喜欢《青衣》也就是不喜欢筱燕秋,这个栩栩如生的,被毕飞宇倾注了太多情感写出来的丰满的小说主角筱燕秋。一个为艺术而生的绝品女人,她演戏演的太入迷,分不清戏和人生,人生和戏。一个在执著的追求中迷失自己的悲剧形象,“嫦娥”是她一生的追求,为了“嫦娥”她放弃道德与人的尊严,与老板上床,为了“嫦娥”,她拼命减肥,为了“嫦娥”她疯狂的人流,为了实现“嫦娥”梦,把持《奔月》中的A角而丧失理智,二十年前把滚烫的开水泼在老师李雪芬的脸上;二十年后《奔月》复出,她继续霸占舞台,不容于亲传弟子春来上戏。自私与孤傲,导致形神疲惫,走向崩溃。她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最终还是输给了自己的徒弟春来,于是她迷失了、崩溃了、疯狂了。
毕飞宇阐述自己创作青衣时说:“有一句老话我们听到的次数太多了。曰:性格即命运。这句老话因为被重复的次数太多而差一点骗了我。写完这部小说(指《青衣》),我想说,命运才是性格。”命运无常,尤其对处于中国大变局中的人生命运来说,再多戏剧性结局也难囊括其中的变数,但与这种现实背谬的是,人的性格却在文学描写中被模式化了。然而筱燕秋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以及艺术的悲剧。青衣通过对筱燕秋人生命运的描述,揭示了生活的负责性,现实的残酷性,人生价值实现的艰难性。团长说燕秋是“黄连投进苦胆胎,命中就有两根青衣的水袖。”她天生就是个嫦娥胚子,没有人可以否认,也没有能阻止她自身内心对自己嫦娥身份的认知。于是筱燕秋忘了,何时是在现时何时是在演戏,她更愿意把生活当成戏来演,演戏成疯,欲罢不能。她不觉得自己幽怨的气质是场悲剧,反而自己在很高的层面上自我认同自己注定就是个青衣。于是燕秋陷进无可自拔的角色错位当中,戏里戏外都将自己安放在青衣的角色中。
表面看,筱燕秋和现实中的筱燕秋似乎代表了两种分裂的人格,戏中筱燕秋和她饰演的嫦娥浑然一体:嫦娥的美丽、飘逸是她的;嫦娥的寂寞和悔恨也是她的:“她在世界的面前袒露了她自己,满世界都在为她喝彩”。她真正的生活在“青衣”里,那儿才有她的魂魄,才有她的哀怨和喜悦,才有她对生活刻骨铭心的体验。“19岁的筱燕秋天生就是一个古典的怨妇,她的运眼、行腔、归音和甩动水袖弥漫着一股先天的悲剧性,对着上下五千年怨天尤人、除了青山隐隐,就是此恨绵绵”。筱燕秋在嫦娥的角色里才能实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毕飞宇描述说“莜燕秋无所不在。中国女性特有的韧性使她们在做出某种努力的时候,通身洋溢出无力回天还挣扎、到了黄河不死心的悲剧气氛。”在我眼中,筱燕秋因为艺术而追求完美,因为才与貌的统一,让她有了艺术与爱情与生命相统一的美好幻想,并为了这个幻想而以中国女性特有的韧性努力奋斗、争取,从而让她的一生正如充满了无力回天还挣扎、到了黄河不死心的悲剧气氛。她因为唯美而产生的压抑、痛楚、不甘,让人真的心碎。
青衣是高贵的,是高傲的,但戏装里面的人是那样的低贱,为了能穿上戏装,能走上舞台,她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爱情,失去的是一个女人的权力尊严,失去了正常家庭的幸福,失去了周围这个客观存在着的世界。总之,这个女人对于艺术的热情与追求是如此的令人心碎而又令人陶醉。我钦佩一个人对于自己所钟爱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执着追求,佩服这种大气的勇敢和始终如一的坚毅。然而,追求理想这确实是完善和改进人生的巨大精神动力,是人类完善自身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要唱到这种坚持与执着。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如果片面强调单一的理想主义人生,无视人的自然本性,就可能陷入物极必反的陷阱。筱燕秋的悲剧就在于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崇高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她的人性贪婪虚荣和妒忌等弱点得到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一种近乎于麻木与疯狂的追求已远不是执着和热爱,一个可悲又可恨的灵魂又有多少人会同情。
筱燕秋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做着她未完待续的梦,带着绝望和悲情离开了人世。或许她这下真正可以完成她的的嫦娥梦,或许她也觉得累了想要歇歇了,旁人无从知道。我们看不清她的表情,猜不出她弥留的呢喃。我们唯一能想见的是筱燕秋致死还挥舞着她的盈盈水袖,倒在了一个比戏台更大的舞台上,台下有更多的观众。。正如宗元评价筱燕秋一直做着“执着的追求,无望的抗争”别人更多的看到她的悲哀她几乎变态的执着,也许她的心中的愿想和苦楚鲜有人能够体会。
第二篇:(毕飞宇《青衣》读后感)
用生命舞一场寂寞青衣
—读毕飞宇《青衣》有感 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就是嫦娥!
——题记 青衣是京戏里的一个行当,仅是一个行当而已。
然而只要你投了青衣的胎,你的骨头就再也不能是泥捏的硬度,只能是水做的柔软,随风飘到任何一个码头,你都是一朵雨做的轻云。
老天爷创造一个天生的青衣实属难得,筱燕秋就是这其中幸运的一个,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幸吧。20年前的她因饰演《奔月》中的嫦娥而生,也因嫦娥而衰;20年后的她又因嫦娥而“大放异彩”。至此,她和嫦娥再离不了神。
再见她华美的亮相,已是时隔20年后,乔炳璋百感交集,惊叹地问这个执着的女人:“你是怎么一直坚持下来的?”筱燕秋没有解释,没有惊讶,只是扬起脸,淡淡地一句:“我没有坚持,我就是嫦娥!”
筱燕秋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活在奔月里,然而终其一生,却都只能是嫦娥的替身。替身而已!嫦娥终究还是飞走了,独把筱燕秋一个人留在了这寂寞苍凉的世上。
从第一次的登台演出到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悔恨,筱燕秋,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内心最坚实的阵地,顽强倔强地去追求,不惜牺牲一切地去捍卫。有的时候,真的能理解这个带有些许疯狂因子的女子——她是在奔月中被得到了肯定,爱上了嫦娥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20年前,她并不是不想让李雪芬演,只是她太过投入,根本就没有办法停止!她,不过是不允许她心目中完美的嫦娥被李雪芬诋毁罢了。为了所饰演的嫦娥不受侮辱,那个时候的她根本就没有深思,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20年后,她甘愿放弃嫦娥A档,是春来又带给了她所谓的希望——春来是嫦娥能够继续活在这个世上最充分的理由,筱燕秋从春来身上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可此时的筱燕秋确实是嫉妒了,她嫉妒春来的年轻,嫉妒春来的活力。她是这样地需要春来去找回她自己原本失去的岁月。
活生生地掐断一个人的黄金岁月,其实比杀死她更让她寒心丧气。力不从心地活着,时时欲罢不能,处处又无能为力。然而红头盖掀起来,B档的筱燕秋却是最先出场的新娘。就这样,她撩起了水袖,把自己嫁了出去。没有新郎,这个世界就是新郎,所有的观众都是新郎!所有的新郎一起盯住了唯一的新娘——筱燕秋完全找回了感觉,她把满腔的块垒抽成了一根绵延的细长的丝,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 缠绕了起来,挥洒了起来。筱燕秋的身体连同她的心窍,一起全都打开了,舒张了,延展了,润滑了,柔软了,自在了,饱满了,接近于透明,接近于自缢,处在了亢奋的临界点。
她真的不是有意忘了自己只是嫦娥的B档,她真的只是控制不住,太久的压抑也无法抑制此刻的激情,她是嫦娥,只有她才是嫦娥„„
戏终有落幕的时候,带着遗憾,四场已然结束,“嫦娥”终是离开了舞台。她穿着一件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舞动着手中的竹笛,唱着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一去不复还。
生为青衣的筱燕秋,也许从她一出场,悲剧命运的锣鼓已然敲响。她错就错在太爱戏,太爱嫦娥,爱到把自己华丽的青春都给了嫦娥,而嫦娥能回给她的,却只能是长长的寂寞和荒凉。嫦娥是接近于虚无的女人,是女人的极致境界。但是,“虚无的女人”不是女人,“极致的女人”也不是女人,她们只是一种概念,一种生长在脑海中的概念而已。所以嫦娥不是真正人世间的女人,做嫦娥便做不成真正食烟火的女人了。傻气的筱燕秋一旦下点决定把嫦娥当成自己义无返顾的理想时,就注定了她不能够做一个完整且真实的女人。
繁华落尽,好不悲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终究是谁演绎了谁?人生虽说入戏,可是人生毕竟不是戏,把演戏当作了生活本身时,只能迷失了生活中的自我,迷失了自我的本性。正如筱燕秋,不管再怎么把嫦娥饰演地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她也不可能是嫦娥。唯一可相比拟的是,吃错药是嫦娥的命运,也成了筱燕秋的命运。多么可笑。人是自己的敌人,一心不想做人,心心念念地只想成仙。
人是人的原因,人却不是人的结果。人啊,人哪,你在哪里?
有时候,总觉得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失去自已挚爱和梦想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巨大伤痛。而我从筱燕秋的微笑中,看到了她的释怀,看到了她的执著,还有期盼。戏,之于筱燕秋,是一种更高的追求,是生活本身,也是生活的极致。只有在戏里,她才能够真正得到快乐,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找到自我,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生活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失望在先,希望在后。有希望就不是悲。就像有的时候,明明知道一切都终将结束,我们还是要学着义无反顾地选择开始。因为只有开始,才能看到希望,看到胜利的曙光!任时光如何流转不息,追逐本身不会灭绝衰微。譬如筱燕秋,甘愿用一生去舞一场寂寞青衣!
第三篇:《青衣》观后有感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电视剧《青衣》观后有感
我用来做题目的这句略显消极,带着悲情色彩的诗句出自剧中筱燕秋的恩师柳如云之口,她是青衣的集大成者,却也是整部剧中命运最惨淡的角色。柳虽然说出了这般释怀的话,却终其一生都无法放弃对爱情,对戏曲艺术的执着。柳如云在即将剧终时罹患血癌不幸去世,她的死令人无限感慨,也令我在观剧时一度落泪。
从柳如云说到《青衣》的主角筱燕秋,其实不难看出,柳虽是筱的老师,其实也是她的镜子,是极致青衣的化身,她坚持了许多人敢想却不敢做的梦想。
二月十二号到十四号,我在北京的播音初试考点帮忙当助考,进入到考场中做计时和登分工作,在一旁静静地听了整整三天,仿佛回到了去年我考试的时候,然而心境却不一样了。考生自我介绍时,总会提到自己的播音梦想,这四个字从十七八岁的孩子们嘴中说出来,跟剧中柳如云和筱燕秋的戏曲梦想相比,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苍白无力。就是对于青衣,对于舞台的执着,使得《青衣》这部电视剧流传至今,成为经典,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坚持梦想,是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人们总会有诸如被看清了现实,接受了命运等等理由,然而其实都是被自己打败了。筱燕秋命运多舛,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栽了太多跟头,经历了太多内心的苦闷,郁郁不得志,然而真正当内心里梦想实现了,登上舞台幻化为真正嫦娥时的那份狂喜,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体味。在十六集中,筱燕秋的学生春来对她说:“老师,我有一句话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您在戏里面待的时间太长了,外面这个世界变成了什么样您根本不知道,我还有一句话,您就更接受不了了,即使我不伤害您,别人也会伤害您,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是为了您这样的人准备的,您就像个涉世不深的孩子。”在最初我并不喜欢春来这个角色,总觉得她作为小辈的学生,太过于狡黠功利。在这段对话过后,我似乎也能理解了春来心中的苦闷,但是这样一点小小的受挫的苦闷,跟筱燕秋倾尽毕生精力投入到青衣中去,却总被现实打击的苦闷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也许太执着于梦想的人正如春来所说一样,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孤注一掷,一味的投入到梦想中去,一旦走到困境,迎面而来的就是巨大的伤害。有人说,梦想就是梦想,它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是生活前进奋斗的方向,如果是能被实现的,就不能称之为梦想了吧。我不愿如筱燕秋一般把自己锁在自己创造的内心的牢笼中,总是过着不如意的生活,拥有梦想,却不画地为牢,永远给自己留有快乐的空间,才是真正的生活。从一部好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愿意成为筱燕秋最好的朋友,洒脱勇敢的裴锦素一般的特立独行的女人,不为尘世繁杂所扰,永远知道自己的所求,潇洒的做,精彩的活。
裴锦素在筱燕秋分到戏校后曾写过这样一封信给她:“对于女人来说,家庭和孩子只是一个过程,你结了婚,有了丈夫以后,还得做回你自己,你是否常常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能为自己和社会再做点什么?还记得我们在戏校里学过的花木兰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突然悟出来,那出戏里,面对人的要求是双重标准,它要求男人和女人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男人就是单纯的男人,做个男人就行了。女人就不同,女人除了和男人一样,在必须做一个成功人士的同时,还要依旧小鸟依人,依旧柔情似水,总之在你做成了男人都难做成的大事之后,还不要忘了你做女人的本分,你说这公平吗?”记得筱燕秋在看完这封信之后咧嘴一乐,暗暗说不知道这丫头又抽什么疯,没有回应裴的提问。但要我说,这不公平,但却又无可奈何,但是尽管这样做更辛苦,更令别人难以理解,但这正是女人作为独立个体,掌控自己命运,并且幸福生活的筹码。
第八集中,筱燕秋在街头失魂落魄的穿行,那天是她三十岁的生日。“我不知道要去哪儿,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我打心眼儿里害怕这个日子的到来,三十岁了,三十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没有回答,也不需要回答,这是一个女人对于岁月匆匆流逝的恐惧和不安,恐惧于未知的命运,不安于现状却又力不从心,无法改变,无法跨越心中的那道坎,就像剧中所说的那样,人生有几种痛,这最大的痛,就是不甘呐。
筱燕秋是一个好的青衣,好的戏曲艺术家,但在我看来她并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选择了早早的结了婚,却无法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不愿意承受嫦娥月宫之外的人间烟火,最可怕的是她的婚姻中没有爱情,在没有小咪子之前,维系婚姻的是面瓜的无悔付出,而有了孩子之后,小咪子就变成了她的信念。在她的婚姻中这种逃避和爱情的缺失酿成了她家庭生活的不幸。小咪子曾哭着对爸爸说妈妈这个人有点自恋,她谁也不爱,只爱她自己。要我说啊,其实甚至她连真正的自己都不爱,只爱她的青衣。在舞台中深入角色无法自拔造成了生活的不幸真的是很可悲的。成日郁郁寡欢的筱燕秋问面瓜:“你怎么总是那么高兴啊?”面瓜说:“我干啥不高兴啊,有吃有喝有你也有闺女,我天天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看见啥能不高兴呐?这过日子就是过得一份感情。你,小咪子,我,就是三块小土坷拉,捏在一块儿呢就是一个大土坷垃,那么贴着心过日子,还有啥不高兴的,心里头热乎极了,真的!” 所求不多,也就更容易得到幸福,人活着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筱燕秋觉得自己很不幸,爱情得不到回应,梦想总是实现不了,她总是看到生活中不幸的一面,却忘记了上天赐予的天赋,忽略了很多人对她的爱。春来曾这样对筱燕秋说,其实,人活在世上,能遇到的事情都差不多,无非是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罢了,关键是看你怎样对待,您觉得幸福,生活就是幸福的,您觉得不幸,那么生活就是不幸的。这个道理多么简单,但是要想看透又是何其的困难,红尘滚滚,欲望太多,难求心安。
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小的时候,听故事,我们总是喜欢把人分为好坏两种,但是越长大越发现,很多时候好坏是难以区分的,好人也有自私阴暗的一面,坏人却也有着难以示人的苦衷,善恶总是交织在一起。乔炳章在剧中说:“这人呐,人性有真伪,人应该看其善而知其恶,看其恶而知其善。”总是相信世界友好的对待你,就能收获人们的友善。乔在戏中扮演的角色,代表了一类男人,筱燕秋把整颗心掏给了他,就在这样的时刻,他退却逃避,不敢接受。而可怜的女人只能用一辈子来疗伤,心的缺失永远无法弥补。最后一集有这样的旁白,柳如云死了,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也结束了,今天二十岁的春来又登上了戏台,预示奔月的新纪元又开始了,人是人的原因,人却不是人的结果。生命生生不息,万物周而复始,仔细想来,自然界的规律亘古不变。电脑里右下角又出现了腾讯新闻的弹窗,它告诉我台湾艺人高凌风因血癌去世,柳如云也恰恰因血癌去世,我只能扼腕叹息,无言以对。感激十八岁的生命,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我能大胆的去闯,没有羁绊,不怕失败,这不就是最阳光灿烂的日子吗?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惆怅千万结。悲欢离合终成故,今夜良宵勿虚度。
2014.2.17
13级播音班 李聪颖
第四篇:青衣愁诗歌
平时小语只当时,
夜后残钩独相依。
轻敲乌瓦失梦回,只因木琴凄凉曲。
下折深印拥絮寒,将愁奈何落不去。
烛影屏中切切瘦,黄叶飞窗与懊侬。
有梦方醉迷迭香,心期转漏心酸泪。
层花烧断相思雨,夜打梧桐舞寂寞。
落红浸染青衣愁,青衣愁泛红笺浓。
青衣愁缠青衣愁,愁人将解青衣愁。
第五篇:青衣如梦的诗歌
最初的印记,染了最后的卑微。
若你是我眉间的花蕊,多想一生相伴陪你醉。
———题记
(一)万千粉黛入影
你是谁眼里最美的红尘
若许了戏里的妖艳
你可否知道你醉了我一生的缠绵
诺一景
你是我染泪滴深情
(二)落梦里风华决绝
我想留住最美的容颜馈赠你许下的诺言
等我睁开眼
别告诉我那只是戏中摇曳的情思折叠
一生念
醉给了你的泪雨青烟
(三)落一指凄凉
谁把戏言玩转成绝唱
涂尽姹紫嫣红的殇
素心终寻不到梦外的天堂
是你荼蘼了妆容里的暗香
还是三尺戏台馈赠了无尽的惆怅
(四)眸角飞出的哀怨
是戏里的情思外敛
还是你的真情斩不断梦的香甜
若我给你一天的时间
你可否还我一个快乐的媚颜
(五)你的水袖翩翩
浮生我的梦影卷卷
若你醉了戏言里的情思延绵
那我该用何等的姿态与你演绎一场唯美的蝶恋
(六)媚眼藏不住喜悦
媚眼更藏不住幽怨
若你此时无言
我想知道
你是沉浸在梦里的场面
还是伤心难过鼓镲的决绝
(七)许戏里一场深情
许戏外一生心疼
长袖善舞
你演绎千年风尘
褪尽胭脂香粉
只想还能一个不再孤单的红尘
(八)一生青衣梦
一世青衣情
若你是戏子的身份
你终逃不脱青衣的宿命
戏里你是谁的青衣
戏外谁是你的青衣
只一生入戏再难回去
(九)入了景
入了心
入了你的台上秋风
若一生只给你一个转身
你是否还会选择这样一种风华绝代的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