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思在窗外飘飞-教学教案
第三单元的语文可真应景!当秋天踩着落叶诗意地走进我的视野时,课文里也开始秋意飘飞。
南方的四季并不分明,可是—入秋,阳光的颜色都变了——变得金黄金黄,十分悦目,恩……像个和善的老头儿。在上班时,我时常闭上眼细心地聆听秋叶"唰啦啦"飘落的声音。没想到这一习惯竟不知不觉被学生学了去……
是这么回事——
《秋天的雨》教得很不成功,学生显得疲惫,朗读很不起劲儿。回到办公室我仔细地想了想,一是星期一大家还未恢复状态。二是我自己被他们的吵闹弄得不胜其烦,停下来整顿了好一会儿纪律,大大破坏了课堂气氛。而且,我自己的语言渲染突然变得那么地苍白无力……
上《听听秋的声音》时,我就改变了策略。实在也巧的很,我写完课题,窗外正好吹过一阵风,"唰啦啦!"这纯自然的音乐激活了我的心。我惊喜地喊:"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吹落叶""风声……"
刘凌涛站起来喊:"秋的声音!"
一个有趣生动的导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学生们是闭着眼听完我的范读的。这首小诗打开了他们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的"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
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它们时而在窗外寻找秋天的影子,时而闭上眼回忆自己海边的、山里的童年……
感谢上帝!我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澜……
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窗外已有满眼秋色,又何须我苍白的语言……
下课了,还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讲秋天……突然,念小婷很认真地问我:"老师,秋天为什么不和我们玩儿一下再走呢?"她大概还在想课上的那个"秋天为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问题吧!我笑了一下说:"她已经和你玩过了。只不过你没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脸,‘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开心地笑了。
回到办公室,念小婷的话在我的脑中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为何不和我说一下再走?"她大概是没时间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这个上课爱吹泡泡的女生。也许,下课了,放学了,她又要被推进作业的漩涡里,根本没有时间玩……
嘿!我的孩子们自己已经找到了良方。下课了,孩子们放下笔记本,来到走廊上,闭着眼,"哇?我听到了风声!""我听到云跑步的声音。"
听着听着,我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篇:窗外,雪飘飞散文
一片一片的雪花,伴着冬风,在窗外悠然飞舞。全然不顾风的凌冽,冬的寒冷。雪花,在苍白的天空中,快乐地舞动轻盈的身姿。宛如一个个身着白色裙裳的仙子,从天而降,带着纯洁无暇的笑容向你缓缓走来。心,不得不因为这份素净的美丽,变得安静起来。仿佛跟着那片片的雪花,逐渐融化,融化成一滴温柔,澄清的水,流淌遍全身。先前的痛苦,先前的烦恼,先前的忧愁,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一切,都被朵朵白雪覆盖。原本的那些尘埃,渐渐被荡涤干净。内心,竟然有了新生般的纯净透明。
大自然总是这样的奇特,当你内心忧伤的时候,静静地走近它,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礼物。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哪怕一片微不足道的叶子,飞落眼前,有时也能给你丰富的人生启示,开启你智慧的大门,引领你去领悟世间的很多哲理。何况,何况这漫天的飞雪,如此壮观的景色,怎能不使我心有感触?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远行,没有任何的行程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过无数痛苦,才能真正学会长大与成熟,内心方能获得海阔天空般的舒坦。一年又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地走来。小草绿了又黄了,花朵开了又谢了,年老的亲人逐个离去,崭新的生命又不断降落。我也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小女孩,逐渐一步步趋于成熟。生命的历程中,留下了很多欢声笑语,那些美好的记忆宛如和煦的春风,时不时荡漾心田,在内心泛起一层层幸福的涟漪。亲情是生命中的暖流,它们汩汩流淌,默默无闻地浇灌心田有时又气势汹涌地阻挡外界的侵害,保护我们脆弱的灵魂。生命的旅途上难免磕磕碰碰,当内心受到伤害,感觉寒冷时。爸妈的怀抱就是温暖的火炉,能够帮助我们化解冰冻,驱散烦恼。再忙,再累,再苦,再痛,都会被父母神奇的双手抚平。这双手尽管布满老茧,粗糙不堪,老得不忍目睹,甚至会伤到我们柔嫩的肌肤,但散发出来的力量和光芒则让人由衷赞叹。看着这沧桑的手,内心情不自禁流下感动的泪水……
往事随风,一幕幕在眼前闪烁,仿佛一张张陈旧的,泛着黄晕的相片,在眼前排开了长长的队伍,逐个慢慢地走过。时光是镜,假如你不小心打碎,即使有一天可以破镜重圆。从前斑驳的倒影,一片片伤痕,也会塞满无尽的空间。亲情虽然可贵,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被之伤害过,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与美丑之分。每样东西存在于世上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没有任何东西称得上是完美无缺的。人生在世,快乐的唯一秘诀就是包容,宽容别人身上的缺点,因为我们自己也是不完美的。
宽容别人曾经给过我们的伤害,因为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待人接物,生活中定能少去很多烦恼与争吵。因为,感恩能化解一切矛盾,一个有感恩心的人,她的内心会越来越豁达,心胸越发宽广,生活也必定越来越幸福美满。其实,快不快乐,主要在于人的心态。态字解读出来就是心大一点,人的心,就是被委屈撑大的,再大的委屈也能往肚里咽,何来伤害与痛苦?与人相处,必定发生摩擦,常在岸边走,怎能不湿鞋?互相理解与宽容,多替对方着想,多反思自己的过错,矛盾自然就能化解。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无法原谅的人,只能说明他自己的心胸太过狭隘与自私。记住别人的过错就好比在心里积攒垃圾,到头来伤害最深的必定是自己。
雪,依旧在窗外美丽地飘飞。携着淡淡的遐思,幽幽地遗落在过往的冬风里。喜欢赏雪的姿态,一种澄澈的透明,一种冰清玉洁的美丽。
第三篇:窗外__作文教案
《窗外的世界》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要点及范文
一、审题。
文章要围绕题目来写。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命题作文一定要扣住题目写。
“窗外”是一个特定的场景,必须是从窗里看窗外,写“窗外的人、事、景”。可以写窗外发生的事、窗外所见的人、窗外风物的变化,以叙事为主,来表达主题。
写“窗本身”不切题,写“窗内”离题,写“窗内和窗外”重心也有偏颇。要写“窗外”所见所闻。
有的同学,先写看“窗外”,然后联想到一件事,把这件事写完就了事。而写的这件事跟“窗外”无关,这就走题了。
也有的同学开始写“窗外之景”,才写一节,就“走到窗外”去欣赏了,文章大部分内容写自己在窗外的活动,这也就偏题了。要明确你在窗内,而重在写窗外之事之人之景。
还有的同学写窗外所见,写了几个片断,却没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便可视为主题不明确。虽写几个片断,都要表达一个中心。
还有的同学虽写窗外所见,可这个景在其他场合也能见到,虽开头结尾点了“窗外”,但文章中间与题目扣得不紧,写作效果也就差些了。
更有的同学没看清要求,写成了议论文,只能得30分。
二、选材。
从生活中选材为好。即使有所虚构,也要以生活为基础。
材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个片断。
如写一件事,要时时扣“窗内望出去”这个特定的场景。如能写出在窗内见到了“连在窗外也看不清”的景象,那就更好了。
如写片断,以两到三个片断为宜,不宜过于零碎。有的同学写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窗外的变化,虽也切题,但过于零碎,像流水账一样,不能吸引人感染人。如写片断,片断之间应该有过渡的语言,要几句议论或抒情的语言过渡。
如材料是风景,应以叙事描写为主,如果以抒情为主,就有些偏离作文的要求了。
不能抄袭别人现成的文章。即读过一篇别人写过的文章,也题为“窗外”,内容一样,写法一样,这样的文章只得30分左右。如曾有一篇小说,病房里两个病人,一个能看窗外,一个不能,一个不停地给另一个讲窗外之景,到最后才明白窗外并没有这样的景。像这种抄袭之文,是大忌,中考时得分很低。
还有的同学用以前写的文章换一个题目来套一下,这就是宿构。如果套得巧妙倒也无妨,但往往套得比较拙劣,主题表达生硬,影响了得分。
三、主题
文章主题深刻是一个极大的得分点。如果主题不明,或主题浅显,或主题太散,都极大地影响得分。
如何使文章的主题深刻?在写作之前就要问一下自己:我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否明确集中、是否能引人思考、是否能够感染人?如果拉起笔来就写,并没有明白自己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文章写到哪里是哪里,效果肯定很差。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好作文的写作,或写友情、或写亲情,或者表达对一个社会问题的思考,或者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都明确而有深义,让人读了能够加以回味。
四、写作手法
写作文要用一些写作手法。
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好?
1、描写手法。像这一篇<窗外>,题目就比较“灵动”,颇有抒情意味,那你在开头结尾就可用一些描写的手法,描写一下风景,语言可以华美一点,抒情一点,给文章增加一些亮色。文章中间也可用一些细节描写,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2、从内容看,要有比较精巧的构思。
如有住宿生写夜晚的窗外总有管理员悄悄的脚步声,随即还有训斥声,使同学讨厌窗外的那人。可后来,因为某件事,需要对着窗口思索,便发现了管理员的辛苦,发现她的良苦用心。于是对她的态度转变了,渐渐地会对窗外的她喊一声阿姨,便发现了窗外的她笑得很甜。这样从生活中来的材料,有巧妙的构思,主题很明确。
如有同学写一个女孩子因故毁了容,不愿再照镜子,心理有了障碍。后来医生建议她朝窗外看,说看看窗外的人对你何反应。果然她朝窗外看了,发现大家都朝她微笑。直到有一天,她来到窗外,发现窗外有一条标语“请你对窗内的女孩微笑”,于是恍然大悟。这个构思也很巧妙,显然材料有所虚构,但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感动。
3、从结构来看,也不要一味地平铺直叙,可用一些倒叙啊插叙啊手法。
4、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一些,精粹一些,让人读着能够眼前一亮。如果语言枯燥无味,病句错字多,即使内容很好、构思也巧妙,也会稍逊一筹。
精彩范文
第一类:来自生活
窗
外
伏案久了,总是会直起身子,习惯性地往窗外一瞥。即使是夜间,城市不是这么喧嚣,形形色色的行人匆匆穿过街道,像是觅食的蚂蚁,在这繁忙的主旋律中,却有那么一个安静的音符,静静地守着一隅街角,整个冬天不曾变过。
那是一个在夜市上摆地摊的姑娘,她穿着厚厚的藏服,脖子间挂着沉甸甸的藏银,天冷 的时候,也就缩在大袍子里,用期盼的眼光看着过往的行人,面前铺着一张枣红色的毯子,放着的藏族饰物由于久未清洗显得灰头土脸的。她的生意不好,所以我望向窗外 时,大多看见她的后脑勺。不知候怎的,我总认为我们之间有种默契——她用寒风中瘦削的肩膀向我传递着某种信息。
一天晚上,我被浩如烟海的题目搅得头昏脑胀,于是愤懑地起身,便专注地去看那个姑娘。窗外吹来寒风,我就打了个寒战,我缩着脖子看她坚守在她的摊位上。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挑选饰物,那个女的拿起了一挂手链,比划了好久,又放下了,转而拿了一个挂饰,看了个遍后,却对身边的男青年摇了摇头,走了。
那个女子一言不发地收拾着地摊上的东西,又拿起那个手链端详了好久。我才发现,手链被刚才的女青年弄坏了。真可耻!可那个女子还是一言不发,默默地将坏了的手链塞进腰间的包里,然后抬头对我和善地笑笑。她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皮肤黝黑,脸上却透着一股高原人特有的红,我想,是什么剥夺了她和我们一样在教室里无忧无虑地读书的权利呢?想到这里,对这位姑娘不禁产生了一丝怜悯。
正当我转身之前,我惊讶地发现,摊位的角落里有一个被洗净的瓶子,里面插着一株腊梅,开得很美,有幽幽的暗香。生活如此艰辛,她却仍从这个世界找到了这一株属于自己的美和情趣,从而嚼出一丝生活的馨香来。一个遭到生活如此为难的人都可民坚强地生活着,我又有什么可埋怨的?
春天到了,夜里的窗外不再有这个姑娘,但我仍习惯在累了、倦了的时候看看窗外,那里有她留下的一株腊梅,长年不败,浮动的暗香教会我坚强。
(本文很好地写出了“窗外”所见的一个人。写她的外貌,写她的行事,写出了一个人物形象。这个形象非常鲜明感人。作者还写出了“她”对自己的激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篇作文是这篇命题作文最好的样本。)
第二类:抒写心灵
窗外
乘着生命的列车行了十七年,让我欣慰的除了收获一路泪水和欢颜的积淀,就是自己学会欣赏窗外的风景。
推开窗,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绵密而忧伤,一如我此时的心情。拾好书包也把在这个班全部的记忆收起,留恋的目光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逡巡,然后又转向窗外。“唉,分班之后,窗外,不知会是怎样的风景。”
低头沉思之间,“咚咚”两声轻响打断了我的思绪,谁在敲窗玻璃?“你五一之后就不在我们班了,是吗?”窗外,一张熟悉的年轻的脸。我点点头。“那,我现在跟你说一声再见。”真诚的声音传来,我抬头看窗外——那个少年的表情温和又自然,嘴角不经意地微微上翘——原来离别是这样简单和纯净。我心微微一颤,冲他浅浅地笑了。透过笑容,我看见窗外的小雨渐渐止住,阳光从云缝里探出头来,明亮、温和而淡定。
再推窗,已身在新的班级。秋天,吹落了银杏树积蓄一年的金黄,也把萧瑟的情绪吹落进我心里。我轻咳着,让思维慢慢梳理着往昔的记忆。“咚咚”,又是两声轻响,是谁在敲打窗玻璃?循声望去,窗外,已不是那张熟悉的脸,但真诚和关切的表情却一样清晰。窗台上,变戏法似的出现了一瓶葡萄汁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拜托你吃点咳嗽药,快快健康!”抬头看窗外,那个少年对我做了个“V”字形手势。他笑了,那种笑容让人觉得安定而温暖,并且,充满力量。
跨入青春的门槛,命运,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我现在学会的,不仅仅是构建自己的心灵小屋,更是去欣赏窗外的风景。生命的列车呼啸而过,窗外的风景也变幻莫测。但是,有一些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窗外的那个世界很大,大得可以包容日月;窗外的世界很小,小得如同一个和谐亲切的家,生命和生命在这里相互珍惜,心灵与心灵在这里亲密握手。
停下笔看看窗外,阳光将金色融成点滴,洒在秋天的记忆里,忽然觉得幸福,因为自己学会用窗外的风景去点缀生命,用窗外的风景去温暖心灵。
(本文以“窗”为线索结构全文,写了有关“窗外”的几个片断,突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畅开心窗,学会欣赏窗外的风景,心灵与心灵在这里亲密握手。”请各位同学特别读一读第一节的点题,和最后两节对主题的深化。因为有最后的议论,使文章顿时升格。)
第三类:灵感闪现
窗外
小美总是坐在那扇窗前,时而伏案,时而抬头眺望远方──窗外,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时而清丽明快,时而浓妆艳抹,时而金黄绚丽,时而粉妆玉砌……小美就在窗前坐了一个又一个春去冬来。
后来,小美突然看见有一群可爱的小姑娘经常来窗前玩耍。她们跳橡皮筋,她们在太阳下给小狗洗澡,她们在雪地里堆雪人……“嘿──”,小美欲言又止,她已经尝试了许多次,可最终没有把后半句给喊出来:“你们好啊!”
有一天,小姑娘们在玩沙包,一不小心把沙包扔进了窗户,正中小美低垂的头。小美拿着这个新鲜的事物玩弄了一阵。突然,有一个小女生伸出了头:“小姐姐──”小美愣住了,“你可以把沙包还给我们吗?”“姐姐,姐姐──”小女孩加重了声音,小美才醒过神来:“噢,──可以──可以啊──可要接住啊!”小美犹豫了一下,用力将沙包一抛,小女孩没接住。小美顿时感到羞愧,“对,对不起──”小女孩早已撒腿去捡沙包了,留下小美出神地望着窗外,眼泪悄悄地从眼眶中溢出。
第二天,小美一直在窗口等待着那几个女孩。小美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担心小女孩不再来玩。小女孩们还是如期而至,她们还是扔沙包,只是今天的沙包总喜欢往小美那儿跑,还是那个小女孩喊:“姐姐,扔出来,可要扔准罗!”可是小美还是失败了,后来,小女孩们围着窗站成半圈,为的就是去接小美扔的沙包。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当大阳落山时,小美的沙包终于被接住了。当时,小美奋臂一推,整个人就在屋里向后退了一米──原来小美一直坐在轮椅上。
就在那一刻,小美的脸就像西边的火烧云一般红,而她的心情也如那西沉的太阳跌落至极点。她在想:她们全都知道了我是……她们一定不愿意再和我一起抛沙包了!
可是那个小女孩说:“姐姐,你今天真棒,明天你一定会扔得更好的……”“小姐姐,明天你要好好表现啊,你不要太在意,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美真是很感谢那些小女孩。因为她们,小美体会了运动的滋味,因为她们,小美体会到了温情,还有,自信。因为她们,小美窗外的景色更美,更有活力,小美也开始融入了窗外的美景。
(本文构思非常巧妙。内容扣“窗外”扣得很紧。事件完整,叙述流畅。写小美注意了心理、语言、细节等描写,非常生动。请大家注意,这样一篇带有一点虚构的文章,却能让人读来只感到真切自然。)
第四篇:落叶在午后飘飞
落叶在午后飘飞
汤瑞明
落叶在午后飘飞 闭上双眼 让心倚着椅背 收拢心绪 放松身心的疲惫 谢绝过往客 诠释内心的独白 求得一时的宁静 忘却心旅的劳累 不再思想梦幻的暗黑
第五篇: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 秋思》
•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3、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 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3.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两首不同的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 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板书课题:《渔家傲 秋思》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背景介绍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三、品读《渔家傲》
(一)读
1.展示读,正字音 两位学生展示,点评、正音。根据刚才同学的朗诵,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这些字音。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2.听范读,做指导
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3.自由读,悟感情
下面请大家带着刚才感受到的情感基调,自由地放声朗诵这首词。4.分组读,解词意
下面我们分为两大组,分别朗诵上下阕。(学生分组齐读上下阕)
(过渡)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满有气势。下面我们在两大组内,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分别自主地理解上下阕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
(二)译
1、在理解词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看课文下注解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这首词内容。
2、再读译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麽?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抒发了思乡忧国之情。(2)、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麽?(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戍边图
思乡图)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抒发了思乡忧国之情。
(三)、品
品析上阕景物描写
1、上篇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异”在何处?(课件逐句打出并分析)(1)、雁为何无无留意?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异寒)(2)、边塞之声和号角声混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氛围?(异声)(3)、千嶂、长烟、落日构成了一副诗情画意,而“孤城闭”有暗示我什么,渲染了怎样一种气氛?(异势)
3、总结:通过上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势?此景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感觉?(师板书:荒凉萧瑟)
过渡:下片主要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思乡图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体会下阕思想感情
1、出示思考题:(1)、一杯浊酒,万里家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怎样情绪?(2)、“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未勒,何谈归家之事,又是何等胸怀?(3)、“羌管悠悠霜满地’指的是什么时间?听到 幽怨的羌笛声,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会有什么感受?(4)、人为何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及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感?
2、学生归纳下片主要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一种心情?(师板书:思乡愁苦)
3、找出词中总束全词的一句,这句表达了戍边将士及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忧国)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四、课文小结: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作者欲报国立功却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悲怆情怀。整首词在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六、板书设计
《渔家傲·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一、导入诗歌:
听《岳阳楼记》最后一段朗读导入:
一篇《岳阳楼记》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岳阳楼也因些篇名扬天下,也让我们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忧国忧思其实他还是一名武将,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我们通过《渔家傲·秋思》来领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 出示学习目标
二、释题: “渔家傲”是什么?
“秋思”这一题目提示了什么信息?
看学案关于范仲淹的简介,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三、自主学习,领会诗歌: 要求:
1、读准字音;
2、弄清文意;
3、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朗读诗歌,赏景品情:
1、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 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
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
3、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4、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5、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燕然未勒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 别愁)(人不寐 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白发夫泪 悲怆 苍凉 壮志难酬 痛心)教师小结:.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古诗词哪!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
6、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
五、赏析诗句,拓展诗词:
小小诗歌却包蕴意象万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哈姆雷特”,同一诗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请根据刚才的理解来赏析你喜欢的诗句,希望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1)赏析本首词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赏析时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例如:
“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景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也无计”的慨叹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
“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老师只举一个例子即可)(2)景再美,情再真,我们现在也难以跨上骏马驰骋到边塞,就让我们的笔生出万般情怀,抒写出范仲淹的情怀
用白话文改写,拓写上片或下片内容 例如:
(1)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刚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
(2)一队人马在边塞的戈壁滩上缓缓前行,满身铠甲的将军猛地勒住枣红色的坐骑,马仰头长啸,嘶鸣声在狭长的山谷中激荡回响众人抬头,疲惫的眼神中顿时闪过熠熠的光彩将军古铜色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震颤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满面黄沙“就地休息!”将军一扬手中的长鞭,雄浑的声音震荡着两面山上的碎石黄黄的斜阳,染黄了将军灰白的胡须,也给整个队伍洒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这荒漠边缘的一队天兵天将站在秋天包裹着的西北边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边塞的苍穹似分外开阔空旷,寂寥深邃,没有浮云的嫌碍,只有荒凉而不透明的成熟南飞的大
(3)学生习作展示:
六、课堂小结:
一曲《渔家傲》唱出了范仲淹的思乡爱国,唱出了他的无奈与悲伤,也写出了他的壮志难酬更让我知道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不完的情怀,写不尽的思乡,希望范仲淹那伟大的人格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
七、课外积累推荐: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附学案:
《渔家傲秋思》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一、自学诗歌: 要求:
1、读准字音;
2、弄清文意;
3、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二、品读诗歌: 赏景:
1、.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我看见了一幅 图(用生动简洁的词语概括你看到的景)
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3、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品情:
一起踏着文字,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 中感受到
(诗词内容)(体会到的情感)
三、拓展诗歌:
(1)根据刚才的理解,个性化地赏析本首词中的任何句子 赏析时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例如:
“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2)用白话文改写,拓写上片或下片内容 要求:
用生动的文笔,自己对诗歌地把握,细腻地表现出边塞之景或诗人之情
四、课外积累
(一)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