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节诗的现代复兴及原因
六节诗的现代复兴及原因
【内容提要】六节诗是中世纪出现的一种精密复杂的诗歌形式。英语诗歌中的六节诗曾一度沉寂,但自20世纪起重新振兴,其诗歌结构和诗律含有丰富的时间信息,成为现代诗人缅怀非线性时间的场所。毕肖普与奥登等现代诗人的六节诗充分利用了这种诗歌形式与现代语境形成的张力,揭示出时间与现代人类世界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现代六节诗/时间/毕肖普/奥登
第一批吟游诗人出现在12世纪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这些宫廷诗人为了自己的声誉和财富而竞技,由此催生出最精巧、难度最高的诗歌体式。其中,阿诺•丹尼尔始创的六节诗(sestina)①是专家级的吟游诗人才能够驾驭的诗体。②就英语世界而言,六节诗虽然在16世纪传入英国,但在“横跨17、18、19世纪的三本牛津选集中没有一首六节诗”③。不过,自20世纪前半叶开始,这种中世纪的诗体陡然复活,勃发之势出人意表,乃至有论者把20世纪50年代称为“六节诗的时代”④。祖科夫斯基、毕肖普、奥登、希尼等诗人都曾用这种诗体进行创作,而当代诗人阿什贝里、墨温、赫希特、贾斯蒂斯等人也在继续为六节诗这种形式添加精品。
现代诗歌领袖埃兹拉•庞德的《六节诗:阿尔塔福德》是“文艺复兴之后对这种诗体最有名的尝试”,同时也可能是20世纪第一首广为人知的英语六节诗。⑤它采用独白形式,独白者是法国12世纪的好战贵族伯赫特朗•德•伯恩。这个曾被但丁写入地狱的伯恩,在庞德的笔下抒发了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理查三世的愿望:渴望战争,消灭和平。在六节诗的“奇妙的回旋与重现”⑥中,“和平”、“音乐”、“撞击”、“抵牾”、“绯红”和“欢欣”六个尾词在伯恩的舌头上不断翻滚,“和平”一词经历了各种形式的鄙薄,而其他五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被伯恩的狂热一次次包围。相比莎翁理查三世的精神分析式独白,伯恩没有自我剖析,他的情绪因六节诗重复的诗律显得更加贲张,从诗歌的前两节就可以感受到这种炽烈:
Ⅰ
全都去见鬼吧!我这片南方的土地充溢着和平。
你这无赖的家伙,帕比奥,来!上点音乐!
我毫无生趣,除非听到刀剑的撞击。
啊!当我看见金色、青白和紫色战旗的抵牾,当在它们之下的广袤战场变得绯红,我的心嚎叫到几欲疯狂,充满欢欣。
Ⅱ
在酷热的夏天我最大的欢欣
是当暴风雨杀死大地虚假的和平,当阵阵电光从黑色天穹中闪出绯红,当凶猛的雷鸣为我咆哮它们的音乐,当四面狂风透过云层疯狂尖叫,相互抵牾,当上帝之剑在撕裂的天空中撞击。⑦
庞德对六节诗的理解独特而感性,他曾将六节诗的故乡法国南部的景色与六节诗本身联系起来:“通往塞尔(Celles)的路真是一种六节诗,是小岬与小山开开合合的景象,或者是排成直线的橡树与白杨的六节诗。六节诗vs.自然中的重现。”⑧普罗旺斯的吟游诗人已去,但风景犹在。在庞德的眼中,此时的风景与好几个纪元前的诗情已然融为一体,走在法国南部的小路上,就像是走进了一首优美的六节诗。假如把他自己这首《六节诗:阿尔塔福德》转换为风景,我们也许会走进一片伴随着电闪雷鸣与狂风暴雨的奇崛诡异的中世纪森林:一个嗜血的战争狂人在“撞击”、“抵牾”、“绯红”的各种重复中兴奋,在“和平”被暴力取代的时刻感到“欢欣”,把自然的愤怒当做“音乐”。正如诗人自己所言,读他这首诗需要朗诵者“有57英寸的胸膛”⑨;另一方面,感受诗中的热量也需要听众各种感官的主动付出。
在这首诗中,庞德几乎化身为一个中世纪的吟游诗人,为纯粹的感官愉悦而作诗;连现代语言也在他的指挥之下披盔戴甲,俨然成为具有中世纪夯实感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庞德的六节诗是对中世纪吟游诗人诗艺的致敬,是中世纪的吟游诗情在现代的还魂,因此他的六节诗充满中世纪的时代感。然而,尽管诗人自己也认为这首六节诗从“技术上来说也许是我最好的一首„„但这种主题的诗歌永远都不会成为重要的诗歌”⑩。
庞德的这首诗是现代六节诗中的一个特例。现代诗人的确对六节诗的形式发生了兴趣,但目的却不在于用它来还原中世纪情怀,而是看重这种形式与现代语境之间的张力。六节诗的形式技巧一直是它最引人瞩目的地方,布鲁纳就把六节诗在上世纪50年代繁荣的原因归结为“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这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形式注定会呈上升趋势”(11);而伯特则认为当代诗人之所以选择六节诗是为了借其形式技巧本身抒发对诗歌专业化小众化的不满。(12)六节诗经历几个世纪的沉寂在现代的兴起肯定与它的形式有关,但这种形式与20世纪之后的现代世界之间在时间观方面产生的对抗才是现代诗人重新使用六节诗的重要原因。六节诗的形式是其所有的秘密和能量的贮藏之所,尤其是在时间信息方面,它更具有宝贵的价值。六节诗正如一副时间的模型,能够让现代诗人更深刻地揭示现代人类世界的面目。
六节诗:时间的模型
与时间相关的历史和当下一直是现代诗人关注的紧要主题。从艾略特、圣佩•琼斯到W.S.墨温乃至苏珊•豪,现当代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度一直没有降低。有论者指出,“世纪末(fin de siecle)现代主义最突出的或者说最持久的特征可能就是文学与历史的交结;这是无处不在的历史给现代传统留下的遗产”(13)。此处的“历史”即是指线性时间中的历史。在简化多样性时间经验(14)、于工业革命后以线性切割的时间为主要社会特征的现代,诗人们关心的是如何丰富被线性历史变得贫瘠的现实,如何用充满着“现在”的时间构成历史。
历史感深重的线性时间观主要源自基督教的时间哲学。(15)自中世纪以来,它长期影响着西方思想,形成“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概念。这种时间观令社会有组织而且高效,但也禁锢了人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蒙蔽了时间的多样性。诗歌作为“时间的构成模型(constructed models of time)”(16)并不囿于这种线性时间观,它能够打乱时间表面的稳定连续,制造时间的暗流:
[在诗歌中,]当未来成为过去,时间的其他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来:诗体结构与每个诗行的变换过程之间的张力„„;韵脚暗示词汇的变形,一方面连接时间,一方面否定重复;被诵读的辞令与被书写固定的文字之间的张力;句法的逆反和重组与句法和节奏之间的不连贯;诗节结构提供的周期性稳定与由诸如行间停顿、转折、叠句、叠歌、画外主题等等一系列形式变化制造的时空隔断效果;以及在诸如换词歌体(contrafacta)和戏仿等等在诗律方面用典的‘诗体结构’实践中的历史积淀、借用和喻比接近(metaphorical approximations)。(17)
可以说,诗歌本身就是时间的展厅,而“当诗歌作品由数字构建时,它们自己就是移动的时间模型”。(18)这也许是因为“数的理念天然与比例概念相关,一组自然数序列总是在暗示大小或数量之间的比较”(19),而“最神秘的比例问题都关乎时间——它既是流动的又是非流动的”(20)。六节诗诞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盛大的年代,它的形式中隐含着丰富的数字信息:6是第一个完全数,(21)又是3和2的最小公倍数,在几何中代表双三角形;而交叠的双三角又可以被理解为所罗门的封印(seal of Solomon)或大卫之盾(star of David),象征天与地、男与女的结合。(22)因此,六节诗可谓突出的时间模型,就像一块播下了时间种子的耕地,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结出各式各样的时间之果。
美国学者玛丽安•夏皮罗在《时间的象形文:彼特拉克体六节诗》中称“六节诗可以算作西方诗歌里最全方位地将时间作为结构原理的诗歌形式”(23),并把六节诗的尾词安排与首尾相连的环形蛇结构联系起来,用后者特指六节诗的诗律特征及其在时间重现方面的暗示。(24)因此,六节诗至少体现了两种时间概念的对立与统一:前六个诗节体现了循环的时间观——通过六个尾词折叠式的舞步,时间的圆环渐渐地首尾相连;在作为跋的第七诗节中,由于只有三行,六个尾词出现的节奏加快了一倍,“给听者或读者一个明确的信号,预示诗歌将要结束”(25)。在这三行中,尾词不再需要只出现在每行的结尾,而是可能出现在诗行的任何一个位置,两两排成一行,成为一条线上的两点,与“一条线上的片段”之基督教时间似乎有所对应。(26)无穷尽的循环时间与有始终的线性分割时间在六节诗中彼此对立、制约,在动荡的现实中达到暂时的平稳,又在这种平稳中不断动荡。
法国“知识的吟游诗人”米歇尔•塞内曾对时间有过精辟论述,认为“时间是有孔的,偶发的„„松散的,它是„„一种纯粹的多样性”(27)。他期望建立一种混沌学的时间理论,以区别于经典的线性时间观,而当他进一步阐释这种时间理论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几乎与六节诗的尾词原理一模一样:
[有]一种数字理论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组合数字之间的顺序:邻近的数字距离变得遥远,相反,距离遥远的数字变得更近。这很有意思,有启发性,并对直觉有重大的影响。„„这种时间可以被公式化为一种弯曲(crumpling)、多重(multiple)、可折叠(foldable)的多样性。(28)
可见六节诗的诗体本身就是一种时间多样性的展示。如前所论,时间在六节诗的诗律中较为明显地以直线和环形两种形式呈现;同时六节诗的诗律也安排了一种时间的折叠。从第二诗节开始,每节第一、二行的尾词都与上一诗节第六、一行的尾词重复,每节第三、四行的尾词与上一诗节第五、二行的尾词重复,第五、六行的尾词与上一节第四、三行的尾词重复,类似于一种折叠。庞德说,六节诗这种形式“像一团薄薄的火焰,折叠并包围自己”(29)。多样性的时间在六节诗中不断变形,以一种拓扑方式将语言组合成的世界变得迷离且富于动感。
六节诗的多样性时间结构与中世纪人类社会的世界观和时间观有直接联系。在中世纪时期,吟游诗人相信爱,也是书写爱、歌唱爱的专家。法国12世纪著名诗人克里蒂安(Chrétien de Troyes)就是从奥维德和吟游诗人那里学到了“让爱说话的艺术”,因为“吟游诗人的抒情母题为情人们提供了改造和重写[爱情]的全部资源”(30)。他们所相信的不仅是人间之爱,更有神圣和语言。现代诗人意识到,六节诗是有信仰的年代留下的遗产。(31)吟游诗人的六节诗里,语言是多维度的,是音乐和舞蹈的化身,“爱、创作与歌唱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32)。中世纪时期的文字同时传达出视觉和听觉信息,“从书面文字上流溢出的是一种授予书写行为以力量的实在感”(33);伴随这种实在感的是神学时间观,“在中世纪,时间本质上是按照神学思想来理解的„„死亡永在,命运无常,万物皆空,时间无情,这一类主题的反复出现都表明了这种思想”(《现》:22)。这是一种“淡薄模糊”的时间意识,人们能够“以一种悠闲的态度存在”(《现》:22)。中世纪的神学时间可以是循环的,也可以是静止的,面对线性基督教时间的挑战,“中世纪通过回到种种循环概念,通过严格限制过去与未来的规模来加以抵抗:由此造成的时间凝滞所带来的结果是,一切生成与变易都被根除”(34)。六节诗结构中隐含的多种时间观念,既反映了基督教时间的影响,也体现了中世纪时间观对线性历史的消解意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六节诗是一种平等对待线性时间和非线性时间的诗歌形式。
13世纪后期机械钟的发明,使可精确测量的线性分割时间逐渐主导了社会的存在模式;
18、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不可逆的热力学时间更是加强了线性时间的控制力。在现当代的语境中,在线性时间的大一统控制下,非线性的其他时间形态得不到生长,人们的信仰和爱也日渐式微。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现代诗人选择在六节诗这片时间的诗歌土壤上催生时间的多样性,用多种时间形态的模具装载存在于不可逆的线性历史中的现代世界。现代诗人借助二者相斥而产生的张力来还原现代世界的诞生,检查它的病理和悲伤的源头。
现代六节诗:时间与现代世界
现代六节诗用中世纪信仰结构支撑起的是信仰渐渐迷失后日渐单一的世界。在韵脚的循环踩踏中,其他世界的可能性随着时间若隐若现、渐行渐远。伊莉莎白•毕肖普的《六节诗》就是这样一首现代六节诗。这首具有创世寓意的诗“不可思议地在严格的形式中伸展自如”(35),让现代语言的自在松散在六节诗的清规戒律中自为而不逾矩。六个尾词——房子、祖母、孩子、火炉、年历和眼泪——勾勒了一幅现代世界的寓言画,主题是人世中的时间与悲伤。现代人类文明(房子、祖母、孩子、火炉)、原型时间(年历)以及贯穿二者的悲伤(泪水)在六节诗中扭转、交错、归位;六个尾词仿佛魔方的六面,在诗人的巧手抚弄下达到瞬间的平衡:
Ⅰ
九月的雨点叩击着房子。
在微弱的灯下,老祖母
坐在厨房陪着孩子。
身旁是小珍奇牌火炉,她读着笑话,从这本年历
上,说说笑笑,好藏起她的泪水。
Ⅱ
她想她此刻秋分的泪水
和秋分的雨水,正在房子
檐宇上敲打着的,都已被那本年历
预见,但这秘密只能属于祖母。
铁皮茶壶欢唱在火炉
之上。她切了些面包,对孩子
Ⅲ
说道:该喝茶了;但孩子
正看着茶壶小小而坚硬的泪水
疯了似的舞动在黑烫的火炉
上,雨点一定也是这样跳在房子
上。收拾停当,老祖母
挂起了这本聪明的年历。
Ⅳ
如鸟儿一般,这年历
半开着盘旋在孩子
头上,盘旋在老祖母
头上,她的茶杯里满是深棕色的泪水。
她颤抖着说她觉得这房子
感到冷,又加了些木头放进火炉。
Ⅴ
本该如此,说话的是珍奇火炉。
我知我所知,说话的是年历。
孩子拿起蜡笔画了一座刻板的房子
和一条蜿蜒的小道。接着孩子
在画上摆出一个人,用泪水
形状的纽扣,骄傲地展示给祖母。
Ⅵ
但悄悄地,当祖母
全神贯注地围着火炉
忙碌时,许多小月亮像泪水
一样滑落,从年历 的纸张间落进了花床——孩子
用心地把它放在前面装点房子。
Ⅶ
是种下眼泪的时候了,说话的是年历。
老祖母唱着歌,对着这珍奇的火炉,孩子又画了一座谜一样的房子。(36)
全诗利用六个尾词的不断重复把六种事物绵密地交织在一起,晕染出一种现象学上的神秘:祖母悲伤的泪水、持续不断的雨水、茶杯里“深棕色的泪水”(Ⅳ: 4)以及茶壶“小小而坚硬的泪水”(Ⅲ: 2)彼此指涉;孩子画中的房子与现实中的房子、泪水形状的纽扣摆成的人(Ⅴ: 5-6)以及从年历中掉落在孩子画上的许多月亮(Ⅵ: 3-5),都在模糊着创作——包括孩子的创作与诗人自己的创作——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支撑起这些现象和感觉的,正是非线性时间与线性时间抗争产生的张力。包括线性时间在内的多样性时间体现在“聪明的年历”(Ⅲ: 6)上:年历能够预测到秋分的雨水和祖母的泪水,说明这些事件在发生之前就有某种信息被年历捕捉到并记载了下来,也说明年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线性时间的束缚。此外,年历中装着“许多小月亮”,暗示着多个世界的存在;这些月亮“像泪水一样滑落”,又落进了孩子的画里,成了画中“刻板”(Ⅴ: 3)房子的装饰,暗示多个世界被压抑的悲伤。
祖母对年历预测能力的了解说明她了解线性时间的秘密,但她逃脱不了它的枷锁。虽然她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不过这泪水暗示的悲伤表现了对受制于线性时间的抗拒。祖母之所以了解这个秘密,并不是由于她具有超能力,而是因为她是一个祖母——“这秘密只能属于祖母”,她的年迈让她经历了足够多次的重蹈覆辙,体悟了事件发生的不可抗拒性。秋分的雨水和泪水显然具有可重复的规律性,并且以一年为一个轮回。这说明世俗世界中的线性时间更具体地表现为线段式的、基督教日历式的时间。正如六节诗不断重复的尾词一样,事件也不断地重复;但也正如六节诗的尾词,事件的重复并不是完全的复制。尾词每一次的重复都传载新的信息,事件每一次的重复也伴随着变化:比如祖母眼泪的重复伴随着她年复一年的老去,秋分雨水的重复伴随着世界经历又一年的沧桑。
在六节诗的多样性时间模型中,毕肖普的年历一方面作为线段时间的账本记录着事件的各种轨迹;另一方面,它的能力并不止于记录。在第七诗节中,年历说“是种下眼泪的时候了”,暗示它具有孕育事件的能力。年历的神秘魔力使它很接近于范德路所谓的“原型时间(prototypical time)”,这是一种原始的或原生的时间(primordial time),“具有创造能力;它创造了当下发生的事件”(97)。年历本身成了事件的源头,在显示各种可能性苗头的同时又规定了事件的发生,为全诗定下悲伤的基调,调整世界运行的节奏,见证人间百态的不可逆转。
时间观照下的现代世界也是奥登六节诗《祝你愉快》的主题。诗人把“时钟”设定为一个尾词,明确地表达对时间问题的关注。与毕肖普的六节诗类似,奥登的这首诗在语言上也与古典的诗歌形式形成了良性曲张。前三个诗节采用类似对话(事实上只有一方在讲话)的形式让现代语言的平与散在尾词的界域中挥洒自如,尤其是第一诗节的问答体更让现代口语之随意与诗律之束约形成自然的贴合:
我们给你带来了,他们说,一张乡村地图:
沿这条线走可以看见酒厂,左边这一片绿色就是森林,用铅笔画的箭头指向海湾。
不喝茶,谢谢;为什么看着时钟,想留着它?当然可以。它的动力是我们的爱。(38)
整首诗利用自我与他者、已知与未知、时钟时间与自然时间等等这些组合之间的对立所形成的张力来支撑全诗。诗中的他者体现为没有具体所指的“他们”。“他们”带来了时钟,并且告诫诗中人要小心不可知的、无序的“森林”:“海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个安全的海湾;/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要走进森林。”(Ⅱ: 5-6)诗中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他自己,“他终于来了;时间按照时钟,/他遇见了自己,当他经过森林”(Ⅳ: 1-2)。最终他身体的脉搏时间而非时钟的工业时间带着他“找到了圆满的爱,就在那森林”(Ⅵ: 5)。
在这首诗中,乡村与森林是一对重要概念。奥登的乡村并不简单代表田园的天真古朴,反而似乎是基督教精神的化身。来自乡村的“他们”携带着台式座钟,把规定性的时间带给诗中人,“他们”是“历史时间”的执行者。奥登认为,人类本就是“一种制造历史的生物,既不能重复过去,也不能丢弃过去;他时时刻刻都在追加并修改着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因此单一的意象难以成为人类生存的全部象征”(39)。对奥登来说,人类的将来是未知的,是“一个朝圣者走在无人涉足、永无尽头的乡村道路上”;人类的过去则永远不会被忘却,是“一座由各式风格的建筑物组成的巨大拥挤的城市,死去的与活着的同样都是活跃其中的市民”(40)。与活在现时或当下(present)的动物有所不同的是,人类既需要过去,也需要将来:既需要乡村的道路通向未知,也需要城市得以栖身。(41)
如果说乡村带着城市的狡黠,森林作为这首诗的诗眼,则具有多层次的意义:首先,森林里的“危险”和“会飞的骗子”说明它是未知的、开敞的,并且森林(wood)这个词与“有可能发生的”(would)一词谐音,指向各种尚未发生却潜伏着的可能性,因而代表了尚未被涉足的“将来”;其次,森林中显然没有人类的印记,这令它具有了荒野(wilderness)的特性。由于“荒野具有一种近乎神圣的职能:它延续了人类与自然重建本真关系的希望”,因此森林中有可能孕育着这样的希望,暗示了它将令人性重生的重要地位。再次,森林的界域内有动物的痕迹(Ⅴ: 4),而奥登认为动物只生活在当下时间中,那么森林的动物性说明它代表着现时或当下的时间,因此森林同时兼具现时和未来的特征。结合D.H.劳伦斯的观点,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是灵肉一体的、没有余数的、“瞬时完整的人”(42),奥登的森林就也许是人类有可能呈现完整人性的所在。(43)
乡村(the country)与森林(the wood/would)的对立使得《祝你愉快》首先是一首关于时间的诗。在诗中人脉搏跳动的时间与时钟时间的转换中,诗中的人类世界渐渐被勾勒出来。这个世界建立在诗人用多重意义的语言构建的多重可能性上。由于这首诗出自奥登1932年的诗歌册子《演说者:英国/英语研究》(The Orators: An English Study)的第二部分,而这个册子的副标题暗示其中的诗歌是对英国或英语的研究(44),再加上作为六个尾词之一的“乡村”同时具有“国家”的含义,因此这首诗的现代世界可以更具体地理解为是现代英格兰,诗的最后一句“这是你的乡村,也是你爱的归宿”由此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你的国土,也是你爱的归宿”。此外,从时间角度来理解,诗题“祝你愉快”(Have a Good Time)也可理解为是督促诗中人选择一种“好”的时间。
这首诗中以英国为代表的现代人类世界很大程度上也呈现了现代人类的精神图景。诗中种种暗示表明,“他们”所带来的乡村地图标示的也可以是现代人类心灵的布局,而时间与心灵图景是奥登其他六节诗持续演绎的主题,如组诗《天时与理性》第一首第一、二诗节就同绕着时间与秩序:
Ⅰ
他们耳边轰然响着雄辩的时间,气息,见解,来自熟悉的世界
那里良知膜拜着一种美的秩序
那里不成功的便是有罪的;
帝王与他的种种愉悦在它无边自爱
之中心上,畏惧着死亡。
Ⅱ
在动人的诗句中那武力的秩序
将它的痴迷转移到时间,包围了身体并背叛了爱;
男孩们迷惑了,他们来自强健的世界,他们只惧怕另一种死亡:
对它来说所有执迷于时间的都是有罪的。(45)
奥登对地图似乎也格外钟情,他能够把内景外在化,用地形图勾勒伦理。著名六节诗《道德之风景》就是现代怀疑精神与中世纪虔诚精神碰撞所产生的现代人类世界的道德风景。工业文明中的时间生态和现代人类世界是奥登这些六节诗的两处交集,也是毕肖普的《六节诗》中或明或暗的主线。
奥登、毕肖普之后的现当代诗人依然利用六节诗旺盛的时间创造力探求时间与现代世界。即便是当代六节诗中的简约前卫之作,也禁不住流连在这个主题上。一首题为《萎缩且孤独的六节诗》第六诗节全部由尾词组成:
时间
走得
太
快。
回
家。(46)
在另一首题为《悲伤的六节诗》的当代诗作中,诗人贝克尔的六个尾词分别为:昨天的、离去、事情、脚、痛苦的、误解。(47)“昨天的”和“离去”都与线段性时间有关,“痛苦的”和“误解”与题名情调一致,是悲伤情绪的表征与源头,“脚”在诗中虽一词多义,但基本意义仍是人类身体的重要器官,因此可以看做是人类的转喻。时间与现代人类世界几乎是现代诗人创作六节诗的必选题目,而线性时间造成的悲伤也成了挥之不去的主调。
结语
现当代诗人敏感地捕捉到了六节诗与时间、时间与现代世界之存在的特殊关系,试图在六节诗的多样性时间结构中再现世间。现实中线性时间对其他时间形态的压制与六节诗机制中内置的多样性时间种子之间的碰撞,成为支撑这些现代六节诗的主框架。同时,其他时间形态的压抑与萎缩制造出悲伤的暗涌,而六个尾词在六个语境中的循环则使悲伤浸透全诗。另一方面,这样的悲伤却伴随着类似于音乐之美的愉悦。借用庞德试图在《诗章》中采用的“主题韵”(subjectrhyme)(48)概念,可以把这一个个尾词看做是一个个缩微主题。六节诗中六个缩微主题在新语境中的不断出现正如六个相同的音符在不同音域的八度和音,是六个主题的和声;这种和声虽然是在线性的时间框架中依次出场,却由于多次的重复满足了感官上的期待。“伤时”之痛与艺术之美既是非线性时间策反的手段,也可以看做是这种策反的效果。现代六节诗中的悲伤发人深省,引人探究悲从何来;而它的美又让人驻足,禁不住去索求美的秘密。这些都会使非线性时间从线性时间的阴影中出现,提醒世人“多种时间”与“多种世界”的可能性。现代六节诗中线性时间对非线性时间的压抑与抵制,反映了线性时间不合比例的强大。这种用工业文明切割出来的“技术时间是一种贫瘠的时间,是整个世界的黑夜,身处其中的人甚至忘记了他已忘记了存在的真正本质。在这样一种黑暗空乏的时间里,诗人的责任是指引我们再一次窥见真实世界的光明前景”(49)。
注释:
①一首六节诗的主要规则为:诗歌共有39行,包括六个每节六行的主干诗节加一个三节诗行的跋;第一诗节开始使用的六个尾词贯穿全诗;从第二诗节开始,每一诗节的第一行的尾词与上一诗节最后一行的尾词相同,每一诗节第二行的尾词与上一诗节第一行的尾词相同,用数字来表示每个诗节尾词的顺序就是123456,615243,364125,532614,451362,246531;在第七部分也就是三节诗行组成的跋(envoi或tornada)中,这六个尾词都要出现。
②See Mark strand & Eavan Boland, eds., The Making of A Poem: A Norton Anthology of Poetic Form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2000, pp.22-23.③John Frederick Nims, qtd.in David Caplan, Questions of Possibility: Contemporary, Poetry and Poetic Fo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20.④James Breslin, qtd.in Stephen Burt, “Sestina!Or, The Fate of The Idea of Form”, in Modern Philology, 105, No.1(2007), p.219.⑤See David Caplan, Questions of Possibility: Contemporary Poetry and Poetic Form, p.19.⑥Ezra Pound, Early Writings, Penguin Classics, 2005, p.214.⑦Ezra Pound, “Sestina: Altaforte”, in Mark Strand & Eavan Boland, eds., The Making of A Poem: A Norton Anthology of Poetic Forms, p.34.本文中的译诗除标明译者之外均为笔者自译。
⑧Qtd.in Daniel Albright, “Early Cantos I-XLI”, in Ira B.Nadel,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zra Pound,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82.⑨David Caplan, Questions of Possibility: Contemporary Poetry and Poetic Form, p.19.⑩Ezra Pound, Early Writings, p.214.(11)Qtd.in Stephen Burt, “Sestina!Or, The Fate of The Idea of Form”, p.219.(12)See Stephen Burt, “Sestina!Or, The Fate of The Idea of Form”, p.219.(13)Ming-Qian Ma, “Poetry as History Revised: Susan Howe's 'Scattering as Behavior Toward Risk'”,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6.4(Winter 1994), p.716.(14)See also Elaine Baldwin, et al.,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81.(15)详见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62页注释4。后文凡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字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16)Susan stewart, Poetry and The Fate of The Sens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p.227.(17)Susan Stewart, Poetry and The Fate of The Senses, p.227.(18)Susan Stewart, Poetry and The Fate of The Senses, p.228.(19)Angus Fletcher, A New Theory for American Poetry: Democrac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uture of Imagi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14.(20)Angus Fletcher, A New Theory for American Poetry, p.211.(21)See Angus Fletcher, A New Theory for American Poetry, p.214.(22)See Marilyn Krysl, “Sacred and Profane: The Sestina as Rite”, in The American Poetry Review, March/April(2004),p.9.(23)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uss, 1980,p.6.(24)See 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pp.5-6.(25)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p.18.(26)See 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p.59.(27)Michel Serres, Genesis, trans.GenevièveJames and James Niels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5,p.115.(28)Michel Serres with Bruno Latour, Conversations on Science, Culture, and Time, trans.Roxanne Lapidu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5, p.59.(29)Ezra Pound, The Spirit of Romance, Norfolk, Conn: New Directions, 1952, p.27.(30)Matilda Tomaryn Bruckner, “Chre'Tien De Troyes”, in Simon Gaunt & Sarah Kay,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dieval French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84.(31)See Marilyn Krysl,“sacred and Profane: The Sestina as Rite”,p.8.(32)Qtd.in Marilyn Krysl, “sacred and Profane: The Sestina as Rite”, p.9.(33)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p.9.(34)转引自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362页注释4。
(35)C.K.Doreski, Elizabeth Bishop:The Restraints of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9.(36)Elizabeth Bishop, “Sestina,”in The Complete Poems,1927-1979,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0,pp.123-124.(37)Qtd.in 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p.64.(38)W.H.Auden, Collected Poems, ed.Edward Mendelson, California: Vintage Books, 1991, p.68.(39)W.H.Auden, “Two Bestiaries”, in The Dyer's Hand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p.278.(40)W.H.Auden, “Two Bestiaries”, pp.278-279.(41)See W.H.Auden, “Two Bestiaries”, p.279.(42)Qtd.in W.H.Auden, “Two Bestiaries”, pp.277-296.(43)See Greg Garrard, Ecocriticism, London: Routledge, 2004, P.59.(44)See also Marianne Shapiro, Hieroglyph of Time: The Petrarchan Sestina, p.195.(45)W.H.Auden, “Kairos and Logos”,in Edward Mendelson, ed., Collected Poem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1,p.305.(46)Miller Wiliams, “The Shrinking Lonesome Sestina”, in Mark Strand & Eavan Boland, eds., The Making of A Poem: A Norton Anthology of Poetic Forms, p.39.(47)全诗见Marilyn Krysl, “Sacred And Profane: The Sestina As Rite”, p.7。
(48)Qtd.in Daniel Albright, “Early Cantos I-XLI”, p.82.(49)Albert Hofstadter, Introductio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by Martin Heidegger,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1,p.xv.
第二篇:浅析现代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现代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人力081班:陈远立指导教师:王珍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已经变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留住人才是关键。为避免人才流失,防止人才过于频繁流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研究提出新形势下防止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人才流失 二八原理 原因及对策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brain drain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centre of human management.Human resources of an enterprise is the first resource.Competition and retain talents is the key in the fierce market.To avoid the brain drain, prevent talent too frequent flow to the enterprise of the bad influence of the research
analysis.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brain drain, reason,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situation to prevent brain drain, keeping talent management measures.KEY WORDS: Brain drain,Twe eight principle,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背景介绍
管理界有一个著名的二八原理,它是指企业80%的财富是由20%的优秀员工创造的。这20%的员工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界普遍意识到优秀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50%~60%,而据专家测算,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人才流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极大浪费,企业竞争力严重下降,经济效益滞步不前,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何防止人才流失,为企业的发展留住人才,已成为众多国内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经济大环境的原因,企业的原因和来自个人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内部本身的原因所造成。因此,这项工作也就成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1]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1)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是重要原因
优秀的员工一般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他们正是通过职业规划来实现个人的目标。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本身就没有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更不用说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创造合适的环境。这势必造成优秀人才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个人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本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因此,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他们只好一走了之。
2)企业管理者本身素质不高
由于管理人员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领导风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才流失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企业管理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管理素质低下,同那些水平高、理论强的优秀员工自然会产生沟通的障碍,不畅的沟通必然会导致员工的流失。②管理者性格古怪,反复无常,对下属不公,不尊重下属,自私,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不以身作则,缺乏威信,任人唯亲,对“异己”打击报复,好大喜功,将错误推给下属,居高临下等都会对优秀员工的态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而导致优秀员工流失。
3)不合理的薪酬制度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一个人在自己因工作或做出成绩而取得报酬后,并不会仅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会通过相对于投入的报酬水平与相关人员的比较来判定其所获报酬是否公平。目前,许多中小企业,仍然存在平均主义思想,表现在:在薪酬待遇和工作量方面,按现行的工资体系,同一工作岗位的老前辈薪酬待遇普遍高于年轻人很多,而工作量却明显少于年轻人,工资待遇论资历老前辈多发,工作量按辈份老前辈少干,“公平原理”
[2]失效。在这些中小企业里,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新酬制度,往往让企业的优秀人员感觉到他们的所得与他们的贡献远远不匹配,产生一种没有被认可的心理,从而纷纷“跳槽”。
4)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
沟通是企业维持良性运转的润滑剂。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企业发展中的许多障碍,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主人翁意识。而现在一些中小企业缺乏这种沟通的意识。他们采取的是比较专制的管理模式,仅仅是企业的最高主管或者少数几个人做出决策,下属只有服从。这样会导致一些优秀员工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有一种融入不到企业里的感觉,从而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自然会产生“良鸟择木而栖”的念头。
5)不遵守诚实守信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契约,言而有信,是每一个经济主体得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信誉,就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而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往往不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对职工的承诺经常不兑现,有时甚至工资奖金都拖欠。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人才流失。
6)缺乏企业文化,内部凝聚力不足
在文化方面,某些企业管理一言堂,论资排辈、裙带关系严重;或者老总家长作风严重,说一不二,开口闭口批评,甚至辱骂员工,都会让人才逆反心理。管理差、企业文化差的企业,常常会频繁的批量走人。很多民营企业表现不合格,老板的意志高于一切,甚至高于法律,领导与职工少有沟通,相互之间隔绝,领导不了解员工们的情况及内心真实想法,而人才则觉得受到不受重视,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作用的环境,让许多无法忍受的人才离职而去。
7)对员工的培养不够
人的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获得自己需要的人才,但培训仍被视为21世纪企业最主要的竞争武器。在实际的管理中,一些企业只让员工努力工作,而忽略对员工的培养;只希望员工以厂为家,却没有营造出相应的环境和气氛,企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这样也会造成人才流失。
8)激励机制缺乏、不健全
每位职工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企业承认,他们不仅关心收入的绝对值,还关注收入的相对值。企业如果不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员工即使正常的工资奖金都能拿到手,但如果不能让贡献大、业绩多者得到更多的回报,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导致优秀员工离开企业。
9)坚持“伯乐相马”的用人理念,没有“赛马机制”
身边的人才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使用不当而被埋没的人才;二是潜在的人才,即有发展前途,只要注意培养和大胆使用便可以成为人才的人。而短视者只学伯乐如何辩才、识才,这不仅会导致人才成本增加,企业原有员工的潜力开发不足,凝聚力不强,还将造成[3]人才流失。
10)盲目引进人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重视,但不可否认,当前引进人才存在着盲目“追高”的现象。一些企业不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经济实力引进专业对路的实用人才,而是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为了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甚至不惜血本,结果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引进了“人才”,但在具体工作中,人才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不安心工作,最终还是离开企业。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人员流失还有其自身的综合考虑。如果自身的愿望与企业的供给不匹配,企业迟迟不能满足人才要求的话,人才的流失就是早晚的事情了。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同层次的人员有不同的需求点。高层关注经营理念的统一;中层关注晋升的空间;而基层更关注发展机会了。因此,高层流失更多的是价值观的分歧;而中层多是遭遇到事业的天花板,而基层的发展机会太少,导致了他们的拂袖而去。
3、企业留住人才的对策
1)职业发展规划留人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都有各自的职业发展路径,都有向上发展的空间,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前途和希望。此时,员工就会认为自己努力工作会有好的结果,那么他们会选择努力工作而不会选择离开。德国西门子150多年的辉煌,靠的不仅仅是高质量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高效的人才培训同样是西门子成功的关键。
2)合理的薪酬制度留人
薪酬制度是体现员工价值的重要标准。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于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是必不可少的。对优秀人员实行高薪制在一些企业里便是比较通行的做法。企业高薪留人掌握的水准是,在企业外部,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在企业内部,拉开薪资分配的差距。具体应注意以下几项:(1)企业对薪酬制度的构成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把握(2)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要具有公平性和富有竞争力(3)合理的设计符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4)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5)薪酬的支付要透明。
3)职工入股,利益留人
实践表明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给优秀技术、管理人才一定的股权,使其利益和未来与企业紧密相连是中小企业留住优秀人才的一剂良方。对自己所效力的企业拥有一定的股权,能够激起人才对组织的成功成长的浓厚兴趣,并为此付出努力。由于股票期权着眼于未来收益,所以有助于公司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员工,并预防核心员工被竞争对手挖走。
4)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创造融洽的工作气氛,感情留人
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人都希望处于一种比较宽松的管理环境之中,自己的成绩会及时得到肯定,自己的意见会及时得到采纳,公司的重大决策自己也能够参与进来,同时,企业内部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地化解冲突,消除矛盾。这样,会使优秀的员工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企业里,使优秀员工对企业产生浓厚的感情,保持较高的忠诚度。
5)履行诚实守信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的履行必须立足于诚信的道德基点上。在当代中国,诚信具有其他道德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营管理中,企业必须通过契约的形式与员工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契约的履行实现诚信管理。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内部凝聚力
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舒心的工作场所。一要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人才,做到“乐人才之乐而乐,忧人才之忧而忧”,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实现感情留人;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倡导“团结、进取、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形成积极进取、崇尚竞争的企业文化,进一步促进
企业的团结、合作精神,“团结出人才、团结生财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加强对员工的培养
人才是相对的、动态的,如果不继续学习,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老化、落伍,不再是人才。因此,人才只有在用人单位里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永不落伍,才能够长久地维持自己的人才特性。企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必须积极地履行人才培养的义务,要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增强人才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终身学习需求,成为劳动者的终身大学。
8)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留住人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带有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一件大事。只有体制机制活,人才工作才能满盘皆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并根据个人贡献大小,适当拉开分配档次。二要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建立企业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员工实行奖励。三要不断完善福利制度,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9)大胆使用身边人才,建立“赛马机制”
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注重人才的发展潜力和能力素质,善于发现和培养、使用身边的可造之才,创新培训机制,强化培训管理,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机会,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为人才的使用奠定基础,既调动身边人才的积极性,促进良好人才环境的形成,也进一步展示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引进人才的工作增添新的吸引力,从建立了“伯乐赛马而不相马”的新机制。
10)避免盲目引进人才
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对企业肯定是不利的。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除了改善用人环境外,企业引进人才工作要有计划,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引进人才。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实力,引进专业对路的实用人才,而不是盲目攀高;引进的人才要有事干,不能只当摆设,或被当作有关部门的“业绩”。应把企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如实地告诉应聘者,不要夸大其词或许下不能兑现的承诺,要做到两厢情愿,双向选择,让引进人员无怨无悔。
11)把好入口关
根据企业的文化和用人标准,招聘合适企业的人员,把不适合、不适应企业的人员在进来之前就剔除出去。这样人员流失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把好入口关不仅包括企业基层员工,也包括企业中高层人员,这需要让他们提前熟悉本公司的作风和文化,提前磨合。
12)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企业知识体系
企业在平时要加强人才储备,对于技能要求较高或替代性较弱的岗位,要进行重点的培养。同时要把管理者培养下属职责作为一个必要的考核指标,下属不成长,主管就提拔不起来。这样,有了充足的后备人才梯队资源,人员流失了也不怕。另外,企业要有意识的积累自己的经验,把散落在每个员工头脑中的智慧汇集起来,形成企业共有的财富。并通过建立企业培训课程库的形式固化下来,一代代的向下传承。这样即使人员流失了,经验财富也不
[4]会流失,企业照样能发展起来。
对于员工而言,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它更多的是实现其个人价值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自身的进步,只有注重人才发展和规划的企业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赢得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则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将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完善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当今社会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同时拥有核心竞争力。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流失,企业就要多管齐下,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创造人才成长的沃土,这样企业发展才会蒸蒸日上,永立市场潮头。
参考文献
[1] 谢继东.管理书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印度S.K.乔扑拉.人才流失及其逆转[M].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2010
[3] 谢晋宇、王英、张再生.企业雇员流失管理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 孟庆伟.人力资源管理通用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三篇:现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现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为研究起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原因探讨,提出对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压力总量压力持续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重。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专电(记者 白靖利)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顿时,“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即失业”等各种词汇一时间风靡全国。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又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本文做如下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1999年5月中央作出扩大招生规模的战略决策,使我国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这被西方通讯社称之为“惊人的一跃”的决策,除了扩大内需和减轻就业压力外,还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优点的背后也藏着许多的不利影响
1、扩招的速度过快。据教育部统计,随着高校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1万,2011年增至660万,2012年则达到了680万,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比2012年多了19万人。高校扩招飞速前进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大学生的供给远大于市场需求,大学生市场供需矛盾化突出,使得毕业生就业率降低,竞争压力大。
2、高校扩招结构不合理。高校扩招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办学规模,生师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基本是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满堂灌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从而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扩招过程中教育质量下降。从精英式的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学生们学习只是为一张文凭。在大学里,大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60分万岁,61分浪费”,教育成为了一种“应试教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近几年,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高校扩招的后遗症余威太大,仍沿至今,每年仍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年年叠加累积,愈演愈烈。
(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教育目标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而大学现在都在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单一的培养模式,忽视了人才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求职者所学的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
2、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高校就业指导缺位,机构不健全,队伍专业化水平过低。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大学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的这种“应试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认为读书就为了考试,考试过了就能拿到毕业证,毕业证拿到了,几十年的“寒窗苦读”就结束了,就迈向社会工作了。因而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读课本知识,不懂开拓相关知识,自然所能学到的知识面就相对狭窄,专业技能也不精。学生只知道背书读书,忽略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学里的学生往往能高谈阔论,却无法付诸实践。
(三)企业用人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企业招聘需求不明确。企业在招聘前没有认真做好职位分析,没有清晰明确的招聘计划和工作方案。一些企业聘用应届大学生的条件过于苛刻。不论什么职位,一概要求高学历和高经验,更出现了招保安要硕士生的笑话。似乎优秀人才就是一个过得去的学历和一段看似相关的经历。然而,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哪来的相关经验呢?倘若每个用工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那么学生的工作经验该从何而来呢?由于用工单位的这种盲目招聘条件,导致许多毕业生望而却步,难以实现 “人尽其才”。因而常常出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市场上则出现大量的人才未能就业的现象。
(四)大学生自身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1、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准确,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更好的工作。而放弃了眼前的机会。还有一些名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总是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社会上的精英,目标就是非大公司不去,当然那些公司的招聘名额也是有限的,例如:1997年段会军曾以物理化学满分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专业。2001年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回到山东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南躲庄村老家务农。7年前,只因父亲段世江一句“那么好的学校找不到工作”便离家出走,整整7年从未回家,至今音信渺茫。61岁的母亲已经哭瞎眼睛。父亲段世江让记者转告儿子:“无论你现在是贫是富,只要你平安,只要你活着就好。”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许多孩子只会学习,只会考试,但就是不会与人交往,人前不会说话。有的学生在校学习行,可走进社会就不行了。文凭只能证明你从哪里来!至于能到哪里去则不能再依靠北大,而要依靠自己。
2、由于我国的地区结构发展极为不平衡,形成了东南部发展较快,而西北部发展慢的格局,所以大学生们往往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3、大学生自身素质跟不上市场需求。大学生在就业时常常表现出职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社会无法接轨,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来共同努力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一)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应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培育就业市场、扩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做积极的工作。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校企合作,设置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专业,加大培养力度构建学校企业之间的就业桥梁等。通过制定各种灵活就业的鼓励政策以及跨省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能享受的优惠政,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同时强化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大学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等一系列能够优化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政策。政府作为供给方的主要控制者,要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承担公共信息的发布工作,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的统一发布制度,扩宽信息发布渠道,规范人才市场,从而减少就业中的摩擦性矛盾。
(二)教育部门应制定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重点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以往单纯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能尽早的适应社会的要求,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帮助学生准确的给自己定位和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其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对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及时的了解就业形势,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高校通过信息整合后,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和调整专业,有所选择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帮助。最后,应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扩大高校就业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招聘会。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利用高校的知名影响力,给企业推荐优秀的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能在更好的工作中发挥的更加出色。
(三)构建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招聘用人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在招聘前根据实际认真做好职位的工作分析,切莫尚自提高相关职位的学历要求,如销售人员一职,初中以上学历都能胜任的,就不必硬性要求要本科文凭的人才。招聘人员在招聘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招聘人员在招聘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主观随意性,应按照企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招收适合的人才。同时企业应完善人才的培训制度,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应聘人员要三年或五年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往往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这时的他们最需要的也是工作经验。因而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促进新员工了解该职位有关信息和今后的工作职责,以便于新员工能更好的胜任该职位。规范企业招聘制度,是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大学生应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
1、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羊群效应”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就业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势在必行的。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应放低姿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目光长远,不必执意于到大城市工作,不必拘泥于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另辟奇径。在校期间还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勤工俭学,不但能赚取零花钱还能累积实践经验。大学生还应有创业意识,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校创业培训活动,增长知识,累积经验,以便于毕业后自主创业,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另一途径。不但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为就业市场增加了就业岗位,一举两得。
2、大学生还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为自己进行学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客观的认识了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未来目标。熟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为自己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让大学生有一个精彩的职业生涯。
就业不但是民生之本,人才资源也是国际竞争的最终竞争,因而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对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激增,大学生就业形势深受社会的瞩目,因此,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变得迫在眉睫。当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迎接挑战,以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创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魏森安.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社会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3、周淑美.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4、李夏.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第四篇:英雄史诗的现代复兴与挪用
库胡林是如今最广为人知的爱尔兰古代英雄之一,被视为爱尔兰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化身。他是爱尔兰中古时期的《阿尔斯特故事集》(the ulster cycle)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阿尔斯特最高王康纳乔手下的第一武士。库胡林的故事与形象在现代的复兴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对爱尔兰文学宝库的一大贡献。当然,作家们重新复兴古代英雄的目的与其说是忆古,倒不如说是喻今。现代重生的古代英雄“并不是对过去理想的一个精准重建,而是现代的雄心壮志的一个象征”。
古代爱尔兰神话史诗中的库胡林
今天存世的爱尔兰中古时期(11世纪―17世纪中叶)的文学作品主要包含三个系列的英雄传奇故事:《神话故事集》(mythological cycle)、《阿尔斯特故事集》(也称《红枝家族故事集》,the ulster or red branch cycle)和《芬尼亚故事集》(也称《奥西安故事集》,the fenian or ossianic cycle)。《阿尔斯特故事集》的核心人物便是我们这里要讲的库胡林。大部分故事讲述了库胡林的出生,年少时在康纳乔的王廷里受训的经历,以及成长为武士后的各种丰功伟业。库胡林是太阳神鲁与康纳乔的妹妹所生的儿子,原名瑟坦塔。他七岁时便能徒手杀死铁匠胡林的猛犬。为了弥补与胡林家族的关系,他自愿担当胡林家的守卫,直到后者找到新的猛犬,并因此改名为库胡林,意为“胡林家的狗”。之后,库胡林在康纳乔王的训练营里迅速成长。有一天,他听祭司说起在当天接受武器成为武士的人虽会短命但将名垂千古,于是他向康纳乔王要求在那一天接受武器,并在当天做出惊人壮举,连杀数位素有威猛之名的敌人。后来,库胡林与艾默儿相爱。为了与她结婚,库胡林前往影之国,学到了女王斯卡哈所传授的精湛武艺和兵法。回到故国后,库胡林与艾默儿结婚,成为阿尔斯特公认的第一勇士。后来,麦布女王为了夺取一头神牛而集结爱尔兰其他四国的兵力进攻阿尔斯特,偏偏此时阿尔斯特的所有其他成年男性因受到诅咒而丧失战斗力,库胡林独自一人阻拦四省联军,直到他的同伴在咒语失效后赶来加入战斗。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在激烈战斗时还会发生外形上的改变,令敌人望而生畏。然而跟他在战场上的风光相比,他的一生非常不幸。他在夺牛战争期间被迫杀死情同手足的好友弗迪亚,后来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父子相残,杀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康拉,最后自己也被麦布女王设计杀死。
下面我们以库胡林的故事为例,来探讨一下五位作家――奥格雷迪、格雷戈里夫人、辛格、皮尔斯和叶芝――是如何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编辑和加工库胡林的故事,并用之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和政治诉求。除了皮尔斯之外,其余四位均是英―爱(1922年之前,爱尔兰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称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作家。他们对库胡林形象的不同挪用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奥格雷迪的库胡林:贵族领袖与骑士英雄
库胡林的现代重生,影响最大的源头当属斯坦迪希?奥格雷迪。奥格雷迪是第一位将古代盖尔族英雄故事普及到大众读者的现代英语作家。他的两卷本《爱尔兰的历史》将已经几近湮没的库胡林和其他古代英雄的故事重新介绍给现代的读者,并提供了足够有趣的原材料来吸引一位又一位的作家投身到以古代英雄史诗为灵感的现代创作中去。
奥格雷迪出身于典型的英―爱优势阶层家庭,接受的也是正统的英式教育,毕业于以亲英和保守著称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在政治上,如同大多数的英―爱优势阶层人士一样,奥格雷迪是拥护英爱合并的联盟主义者。
奥格雷迪对爱尔兰本土文化的兴趣与他的联盟主义者的政治立场并不违背。相反,他从库胡林等古代英雄身上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救赎日渐没落的英―爱优势阶层的急需品质。换言之,他对库胡林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旨在“给因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地改革而濒临灭绝的、没能尽到职责的地主阶级提供一个高贵的榜样”。深受托马斯?卡莱尔(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的英雄观影响,奥格雷迪相信“贵族,凭借其历史传统和荣誉观,尤其适合统治”,他希冀通过英―爱地主的自身改革在爱尔兰的地主与佃户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有创造性的关系,这样既能维护英―爱优势阶层的贵族领导,又能解决爱尔兰实际存在的问题。
而库胡林的故事正好给奥格雷迪的改良派联盟主义理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库胡林最著名的一项英雄事迹就是独自对抗麦布女王的夺牛大军:当时阿尔斯特的其他男性全因为马夏女神的诅咒而陷入虚弱和昏睡中,库胡林一个人便牵制了前来进犯的麦布女王率领的四省联军,直至他的战友们从诅咒中恢复过来加入战斗。库胡林这种完全靠一己之力就能挽狂澜于即倒的英雄形象正是奥格雷迪理想的英雄形象和贵族领袖。在其主办的报纸《全爱尔兰评论》中,奥格雷迪多次提到上述库胡林神话,并认为时下的英―爱贵族也是遭受到类似的“整体魔法”的诅咒才会在阶级存亡的紧要关头不能自保。他认为英―爱地主阶级的衰败根源在于其自身的腐败与不负责任,而库胡林正提供了合适的榜样,教导他们如何靠勇气和能力担负起贵族的责任。奥格雷迪在1881―1882年间曾在都柏林组织英―爱地主的会议,鼓励他们积极应对土地改革带来的挑战。他还在基尔肯尼郡寻求当地贵族的支持,大力推动一些乌托邦式的改革,如建立毛纺厂、医院、剧院、烟草种植场等。
不论是贵族的榜样还是平民的英雄,库胡林都被奥格雷迪视为合适的“解药,来抵御卡莱尔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曾预见到的,无知人群的民主政治和不加约束的商业化所带来的危险”。格雷戈里夫人的库胡林:自我辩护与自我修正
1902年格雷戈里夫人出版了《默河弗纳的库胡林》(cuchulain of muirthemne),用现代英语重写了库胡林的古代史诗故事。在格雷戈里夫人写作时,爱尔兰文化界刚刚经历马哈菲/阿特金森事件的大讨论,爱尔兰语及爱尔兰语文学作品的价值问题第一次被清晰地摆到前台进行讨论。《默河弗纳的库胡林》完全可以解读为格雷戈里夫人对马哈菲/阿特金森事件的一种委婉回应。阿特金森等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爱尔兰语文学作品的道德性上。他们抨击爱尔兰语文学作品道德败坏,不适合年轻人学习。
格雷戈里夫人用库胡林的故事不仅试图来证明爱尔兰古代文学中存在着高贵的道德感和理想主义,她还同时挑战了保守派男性在凯尔特研究中的垄断地位。正如她在前言里所说的:“事实上,假如生活在都柏林的大学(那里收藏有那么多的古代作品)里的那些学识渊博的男士们对爱尔兰的事情怀有更多的尊敬的话,这个工作就不会轮到我这个家庭妇女来做,我还得管理房子、倾听抱怨、分配食物。”当时以圣三一学院为代表的学术权威们已经把凯尔特研究窄化为对一种濒临灭绝的语言所进行的历史语言学研究,是少数具有古爱尔兰语知识的男性学术权威才能参与的事情。格雷戈里夫人通过重写库胡林的故事,允许公众直观具体地接触到古代凯尔特史诗神话中的一部分材料。这种行为相当于将之前在学术精英们之间进行的有关爱尔兰语文学价值的争论扩大了范围,邀请了普通民众参与其中。格雷戈里夫人
然而,在挑战的同时,格雷戈里夫人仍然受到了阿特金森等人的批评的影响。因为担忧所谓的“道德性”问题,格雷戈里夫人刻意在她的翻译中对一些可能会引起批评的地方做了“净化”。例如,在描写鸟王追求伊坦的故事时,略去了关于女主人公的裸体的描写,引发一些自由派凯尔特学者的遗憾。格雷戈里夫人说她整理库胡林故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借此创造出类似于英国的“亚瑟王”一样的故事经典,因而她只挑选库胡林故事中“最美的或最打动人心的”部分。这种有意识的编辑暴露了她思想意识深处的“后殖民不安全感”,即担心殖民者对土著文化的指控是正确的。这种自我怀疑的焦虑导致她对阿特金森等人的批评格外在意,并暴露了她对本土文化自信心的不足。
除此之外,格雷戈里夫人在重写库胡林故事时还刻意减少了原文中大量存在的神?o对库胡林命运的干预,从而更加凸显库胡林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取得的成就。这种改动不仅反映了格雷戈里夫人具有的人文主义思想,也使得库胡林的英雄形象更易于接近和模仿。
格雷戈里夫人的《默河弗纳的库胡林》成功地吸引了世人对这一古代爱尔兰史诗故事的注意力,在事实上有力地反驳了马哈菲、阿特金森等人对爱尔兰语文学的指控。马克?吐温称赞其中的人物形象,弗雷德里克?约克?鲍威尔赞誉它是“一部优美的英语作品,也是一个优美的故事和主题”。叶芝甚至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盛赞“这本书是我这个时代爱尔兰出版的最好的书”。
辛格的库胡林:仿英雄与真英雄
虽然从格雷戈里夫人的《默河弗纳的库胡林》中受益良多,著名戏剧家约翰?辛格却对库胡林的故事进行了不同的挪用与改编。
但是仿英雄克里斯蒂最终成功完成“成人礼”,取得了真英雄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的崇拜,他们渴望英雄”,换言之,克里斯蒂自信心的激发、对自己潜能的挖掘以及各种丰功伟绩的实现都源自他意外地发现当地人崇拜他弑父的勇敢。这一发现将他从一个胆怯的男孩儿改造为一个勇敢的竞技者、完美的情人、出口成章的诗人和众望所归的领袖。即使在被揭穿了弑父的谎言,在重新被迫面对父亲时,克里斯蒂并没有被“打回原形”,回到原来的胆小懦弱状态,相反他真正理解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从而成功经历了英雄的成人礼,勇敢地面对并战胜了父亲和众人的挑战。
假如我们从隐喻的角度来理解克里斯蒂的弑父行为的话,或许可以认为辛格是在鼓励观众弑去以库胡林神话为代表的父辈历史的影响。只有抛开对古代爱尔兰的辉煌历史的迷恋,现代爱尔兰才能像克里斯蒂一样站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来重塑自己的文化精神、挖掘自己的文化潜力,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即“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西》剧是辛格对当时盛行的虚无缥缈的凯尔特神话狂热的一种评论。辛格并不完全赞成叶芝等其他文艺复兴作家的完全摆脱现实生活的神话热情和非现实主义文风。他的其他剧目也都体现了其注重观察和描写爱尔兰农民的真实生活的倾向,以及他对时下流行的“虚无缥缈的、朦胧的、超自然的元素”的拒绝。辛格
然而,辛格的一片苦心并未得到观众的理解和认同。阿贝剧院的观众多为略受过教育并小有经济基础的都柏林市民,他们不喜欢《西》剧,因为他们不愿意被提醒上一代或者上上一代的贫穷出身,不愿意回想起他们挣扎着离开的落后农村。而克里斯蒂的形象,在他们看来又是一个帝国主义丑化爱尔兰的形象:疯狂、不道德、夸夸其谈、具有暴力倾向。他们不满意这样的形象,认为它是对爱尔兰农村和农民形象的丑化。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得他们只能接受正面的英雄形象。而辛格的英―爱优势阶层出身更增添了天主教中产阶级观众的怀疑与反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爱尔兰民族主义阵营内部的复杂分层以及他们各自对自身的理想文化形象(英雄人物)的不同诉求是《西》剧不被认同的根本原因。
皮尔斯的库胡林:少年英雄与血祭爱尔兰
相比于辛格的另类的声音,帕特里克?皮尔斯对库胡林神话的理解和运用更受本土爱尔兰人的欢迎,并且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实质性影响。
皮尔斯是1916年复活节起义之后被处决的起义领袖之一。相比他的革命者身份,皮尔斯的教育者身份相对鲜为人知。1908年,皮尔斯创立了男童学校圣恩达学院,自任校长,办学理念是“帮助尽可能多的男孩儿成长为好人”。在某种程度上,圣恩达是皮尔斯实践其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的一个实验基地。
而在这个实验基地里,库胡林是“一位虽然隐形但十分重要的成员”。大幅的库胡林壁画占据了学校的显眼位置,描绘少年库胡林接受武器成为武士的场景。画有库胡林的作业本和阅读书,有关库胡林年少时英雄事迹的故事讲述和戏剧表演,以及印有库胡林形象的徽章、奖章和明信片等物品,在无形中将库胡林的英雄形象内化于每个圣恩达男孩儿的心中。皮尔斯想用库胡林曾经浸润于其中的古代少年训练营的方法来培养新一代的爱尔兰少年。
那么,库胡林为何对皮尔斯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二:一是在皮尔斯看来,库胡林是完美融合了男子气概和盖尔民族主义理想的一个绝佳行为榜样。二是库胡林的故事给皮尔斯提供了一个将凯尔特的武士精神和基督教的殉道精神融合起来的绝好机会,从而方便他更具体、更清晰地阐释自己的军事民族主义理想。
库胡林年少成名,不仅武力过人而且拥有骄人的外貌,深受女士的倾慕和男士的敬重。库胡林的举止和事迹与广为流传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颇有相似之处。但细究起来,库胡林的故事远早于英国的亚瑟王传奇,两者之间的任何相似之处都不会被理解为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模仿。因而库胡林给皮尔斯提供了一个能与英国划清界限的、正统的爱尔兰英雄榜样,方便他以之为基础建构自己的英雄主义和荣誉观。
通过在圣恩达学院模仿和复兴古代贵族少年训练营的办学模式,皮尔斯试图给未来的爱尔兰培养具有库胡林般的男子气概和英雄精神的领袖与精英,教导他们“学会如何建构一个幸福和统一的社会”。而库胡林对武力的崇尚与擅长正与皮尔斯的军事民族主义不谋而合。皮尔斯鼓励爱尔兰人放弃盖尔语联盟的那种温和的民族主义路线,转向更为军事、更为激进的政治民族主义,抓住机会武装起来。出于同样的思想,皮尔斯给圣恩达的优秀学生颁发的奖品不是书本,而是“一把闪亮的新来福枪”。时隔千年,库胡林在受训完毕接受武器成长为武士的一幕又在圣恩达学院以这种现代的方式重现了!
在另一方面,皮尔斯巧妙地将库胡林移植到现代基督教的范式内,借用基督教的叙事框架(殉道和牺牲)重述库胡林的英雄事迹,将库胡林的凯尔特战士(基督教眼中的异教徒)的形象重新建构为基督教话语内的英雄形象,以方便皮尔斯表达自己的天主教军事民族主义思想。在皮尔斯看来,库胡林的英雄事迹与基督教圣人的圣迹如出一辙――当库胡林为了保护族人,将重伤的自己捆绑在山石上坚持与敌人战斗至死时,他与流尽鲜血、拯救世人的基督没有什么不同。并且皮尔斯进一步将这样的库胡林与自己的“血祭爱尔兰”的革命思想结合起来――烈士为了解放爱尔兰而流的鲜血与基督为了拯救世人而流的鲜血同样神圣,并具有同样的普世救赎的功能。
而事实上,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就是这种殉道者精神的生活版真人秀。武装起义引起的震动,都柏林大街小巷里的斑斑血迹,以及事后15位起义军领袖的被处决,一劳永逸地结束了温和派靠非暴力方式取得民族自治的可能性,将爱尔兰民族主义进程义无返顾地推进到了军事民族主义时期,并且稳稳地将皮尔斯等人放入了革命烈士的神龛行列,与埃米特、托恩、休?奥尼尔等曾经为了爱尔兰民族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烈士一起为世人瞻仰。皮尔斯
如今,在复活节起义的指挥部所在地都柏林邮政总局大楼内,矗立着一座库胡林的纪念雕像。这个完成于1912年的作品被公认为是最能代表复活节起义精神的视觉象征。雕像展示了传奇英雄库胡林勇敢面对死亡的瞬间:重伤的库胡林已经不能站立,却将自己绑在石柱上,坚持与敌人奋战到死。库胡林近乎赤裸的身体以及他身体倾斜的弧度都能令人轻易联想起十字架上的基督的形象。库胡林的英雄主义、耶稣基督的牺牲精神和皮尔斯的“血祭爱尔兰”主张在这个矗立于起义指挥部旧址的库胡林像上得到完美融合。
叶芝的库胡林:落寞英雄与英―爱孤寂
叶芝的英雄主义不是奥格雷迪式的力挽狂澜的英勇,而是“必须在没有外援、没有外界同情的情况下完成自己使命的孤独个人所具有的品质”,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英雄。正因为如此,叶芝格外关注库胡林的英雄光辉背后的孤独与寂寞。《库胡林之死》(the death of cuchulain,1939)这部叶芝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创作的戏剧即结合了其对人生与死亡的思考。当库胡林得知情人埃特纳中了麦布女王的巫术才会捎来内容相反的口信时,他却仍然按照口信的要求立即投入战斗――在浓厚的死亡预兆下,他的选择与其说是英勇,不如说是鲁莽。而他最终不是死于任何能与他匹敌的战士之手,而是在重伤之后被一个盲人为了12便士的赏金割下了头。这一情节安排极具讽刺和悲怆的意味。盲人、乞丐,与战士、英雄的强烈反差凸显了贵族的没落和造化的弄人。库胡林作为一个英雄的孤独感扑面而来。
叶芝凭着诗人的骄傲放弃了多数观众的理解,而只愿意影响少数相同的头脑,因而他的戏剧越来越抽象和晦涩。面对年迈、孤寂和被边缘化,叶芝并没有退出战斗,相反,“叶芝越年迈,越对自己与当代世界的差异更不妥协”。如叶芝在诗中所说的,他“在嘲弄中想象”库胡林的故事,并以之为武器“来处理各种‘适时的’和‘永恒的’的问题”。叶芝的库胡林代表了“叶芝与他又爱又恨的爱尔兰之间的紧张关系。被误解、被嘲笑、被背叛,库胡林几乎是故意地后退到一个更为高贵、几乎无法接近的过去”,而且“库胡林真正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年轻时在爱情与战场上的威力,而在于他面对残暴的命运扔来的投石与箭矢时仍保持冷峻的无动于衷”。
第五篇:原因及必要性
关于三店街宋寨小学进行新建教学楼和周转房、改厕、师生食堂拆墙改造的申请报告
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
三店街宋寨小学是新洲区教育局2006年验收合格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原是一所公办公管的初级中学,1989年教育综合改革定格为小学,1997年进行教育调整布局,三店街政府实行拆校并校,将原来的宋寨村小学、吴岗村小学、施杨村小学、华岳村小学全部拆除合并为宋寨村小学。2003年又将宋寨村小学和原李岗村小学、许岗村小学、曹岗村小学合并为现在的宋寨小学。服务范围覆盖周边十余个行政村。我校现有十二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9人,教职工30人。学校占地面积86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85平方米。现有教育资源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1、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无体卫器材室、微机室、多媒 体教室、自然仪器实验室、图书室,只是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
2、教师宿舍砖木结构,几年前就出现了地基下沉,墙裂,属于 D级危房;
3、厕所是旱厕气味难闻,加上蹲位严重不足,影响师生身心健 康影响。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实现教 育公平,促进我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我校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号召,欲对我校进行新建教学楼和周转房、改厕、师生食堂拆墙改造建设。
为使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特申请领导予以批准。当否,请予以批示。
三店街宋寨小学
2013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