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

时间:2019-05-15 08:0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

第一篇: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

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舞蹈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一听到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幼儿对舞蹈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3岁以后,幼儿的动作就进入了初步分化的阶段,并且日益精细、成熟,增强了学习舞蹈的兴趣,但受到自身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知识经验等的制约,需要成人通过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其初步体验舞蹈。《纲要》也提出 :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实现全面启蒙幼儿艺术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依然有以下的一些幼儿舞蹈教育误区。

1、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学习,强调舞蹈的动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能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甚至产生师生间的紧张关系。

2、教师过多以成人的角度审视幼儿舞蹈,设计舞蹈动作。活动中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没有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如果教师设计的动作没有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可能性为基础,很容易使幼儿受伤。

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舞蹈知识匮乏,舞蹈能力低下,更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忽视对幼儿舞蹈的培养。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参加舞蹈活动没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学其他的知识技能。这就使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了种种误区。

那我们该如何定位幼儿舞蹈,使得幼儿舞蹈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注重活动的过程,强调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舞蹈教育向积极有序、全方位的、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角度出发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对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结合《纲要》我们把目标主要概况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并尝试进行创造性动作表现,舞蹈动作能符合音乐的情感要求及表现手段。

2、喜欢参加舞蹈活动,体现舞蹈活动的快乐,主动积极地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并能与他人合作,增强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3、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掌握运用简单的道具,并能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同时我认为内容的选择也是关键一环,我们的选材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同时我们也知道,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介绍舞蹈作品,让幼儿对舞蹈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在表演舞蹈作品时,幼儿头脑中才能有意境,有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创造想象也就是创造力。幼儿对舞蹈作品理解了、感受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有了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从感知舞蹈作品入手,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感受舞蹈作品、学习动作、学习对形变化、即兴创造。这四个阶段中,第一教时的感受舞蹈作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关键。

一、感受舞蹈作品。

1、感受舞蹈作品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认识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采茶》、〈擦窗子〉、〈小兔子〉------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只有笼统的标题,幼儿不理解动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儿不易记住动作顺序。幼儿学习时是模仿地做出一个个动作,思维、想象不活跃。这样的舞蹈作品在幼儿眼前不是直观可见的实物形象。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伴随着启发性、形象性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感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感受力才能提高。

2、在引导幼儿感知舞蹈作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敏锐性。每次让幼儿感受都需要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中。开始提的问题要提笼统的大问题,逐步提小的问题,因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的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越多,感受得越细微、越深入、越全面。如:在排练我们锦苑分园的律动操〈新疆舞〉时,开始的第一、二次欣赏老师的表演后,我们便问孩子:“你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第三、四次欣赏又再次问孩子:“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第五、六次欣赏后又提问:“什么时候变成双圈?什么时候又回到原位?怎么变的?用什么动作变的?”

老师提的问题也要精确,我上过一节用舞扇创编活动〈赶花赛〉,孩子们最后建议创编一朵“向日葵”似的花,我就问孩子们:“开花的动作怎么做的(怎样开花的)?”(从中心向外开,开一朵大红花),一位孩子的点题也为其他孩子指明了方向。这样幼儿的舞蹈动作也得到明确的指点。

观察的敏锐性不仅是发现细微之处的条件,同时也是每个幼儿获得独特感受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表现才会是准确的、丰富的

(2)在感受舞蹈时要不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注意是认识的“门户”,人们只有在注意力集中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明确的感知,高效率的记忆和活跃的思维。

在大班集体舞的教学中,我也经常采用示范表演——收起图片听音乐,让幼儿边听边想(好象看到了什么?让幼儿眼前有视像,进行联想)。——大班几名舞蹈出色的幼儿化装示范表演(几名幼儿一起跳,同时身上佩上1234------卡片),让幼儿感知集体舞对形是如何变换的。这样不断地出现新异刺激物,把幼儿的情绪逐步引向高潮,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幼儿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于是引起了强烈的注意,这种稍为被幼儿理解的直观手段,不仅特别容易引起注意,而且能长时间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3)幼儿的知识准备:非常重要,每感受一个舞蹈作品之前,都要丰富有关的知识、印象,幼儿对与作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作品。

3、引导幼儿如何感受舞蹈作品。

我在中班教学时上过一节《擦窗子》。在课前的准备环节中我利用了家庭的有效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启发、带动孩子学习擦窗子。这样孩子自己尝试过、时间过,印象也就非常深了,而且因为孩子脑中有一定的表象,也就易于表现舞蹈,会乐于表现舞蹈。中班上学期上教学活动时,我问孩子们:怎样擦窗子?有幼儿说:右手擦的,有幼儿说两手一起擦的,有幼儿说左右轮换擦的,也有幼儿说要呵气才能擦干净。幼儿你一言我一句,把整个擦窗子的方法、过程说得挺完整。我便又引导孩子们倾听哪段节奏更适合做写什么动作?在各种感官结合的情况下丰富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孩子们表现欲望。

如:在教律动〈采茶〉时,〈采茶〉的舞蹈和音乐是很美的,但幼儿对〈采茶〉也是一无所知,教舞蹈之前开设了一定的主题网络活动,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外形、用途、采茶的方法,以及茶农的劳动情况,从而初步感知了采茶的音乐。当然,教学中的《摘苹果》、《挤奶》等也都需丰富幼儿的社会实践经验的。

如舞蹈《小兔子》的音乐节奏明快、形象也生动活泼,有助于幼儿用动作、游戏加以表现,是舞蹈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介绍舞蹈作品,让幼儿对舞蹈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在表演舞蹈作品时,幼儿头脑中才能有意境,有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创造想象也就是创造力。幼儿对舞蹈作品理解了、感受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有了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从感知舞蹈作品入手,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感受舞蹈作品、学习动作、学习对形变化、即兴创造。这四个阶段中,第一教时的感受舞蹈作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让幼儿感受得更深入,我们当时也准备在开始的导入部分作文章,因为开始的到如部分是激发幼儿感受舞蹈的前提。试想本次活动的感受导入也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1)提问导入(如教师提问:“你们见过兔子吗?兔子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跳的?”。(2)歌曲导入(比如复习相关歌曲《森林》)。(3)故事导入(根据舞蹈内容,创编一个小故事)。

(4)律动导入(比如复习律动《开汽车》,将幼儿带入美妙的律动场景)。老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或自行设计。

当然在倾听音乐《小兔子》旋律后,老师可引导幼儿体验舞蹈音乐的性质和节奏,为舞蹈动作创编打好基础。我在中班上学期开展这项舞蹈活动中,我在这个环节上先让幼儿听音乐,问孩子:你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快乐、活泼)。然后让幼儿再听音乐,并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打节奏方式,如拍身体、用打击乐器等等体验音乐的节拍。

最后环节便可切入主体探讨舞蹈形象、舞蹈动作。这时也可运用相关的辅助外部材料,如播放录象、多媒体课件、展示实物小兔、表演木偶,也可以四种形式同时进行。

本次《小兔子》它的活动重点也是运用多种方式让幼儿感受、体验舞蹈。当然在本次教学中始终以感受为前提,音乐也需要连续不断地播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语言要有童趣、游戏化。从感受舞蹈作品、舞蹈对形、舞蹈动作入手,运用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创造性地开展舞蹈教学。

1、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幼儿在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教材内容也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在教幼儿舞蹈时,先把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促使幼儿跳起舞蹈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象,如小班舞蹈《摘苹果》,开始我就自编了一则故事情节来激发幼儿园兴趣,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以果农阿姨的身份来表现自己,幼儿在跳这则舞蹈时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都感觉自己的苹果丰收了。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舞蹈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舞蹈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主支参与活动。如在区域活动中,在班中设立“表演区”其中放置不同的头饰、彩带,及幼儿自身喜欢的舞蹈辅,通过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了幼儿舞蹈的活动能力和对舞蹈的乐趣。

2、生活化教学。

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教材本身要能引起幼儿审美的兴趣。在选择教材时,我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进幼儿的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因此,我选择和编排的幼儿歌舞:如“拉拉勾”,“大家拍手乐陶陶”,“两只老虎”等都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如在歌曲“拉拉勾”这篇教材中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我在教学时,先让两个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表演的内容。从而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并让幼儿进行表演,因为这首歌曲内容生动,生活中是经常可风的,所以幼儿喜爱这个表演,并从中让幼儿通过表演受到启发,陶治幼儿情操,形成团结友爱的好品德。这样的教材童趣足,并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从而贯彻了《纲要》的教育思想。

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曾指出:大凡健康的幼儿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学习,他们本能地会唱唱歌,会表现舞蹈的韵律。是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随机性地去观察、引导孩子,这样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孩子才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会造成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好多活动也是自发生成的,餐后散步时分,孩子们对蝴蝶产生了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尊重孩子们的求知需求,我们会支持、鼓励孩子主动去观察蝴蝶的飞,并学蝴蝶飞的动作。由于蝴蝶飞的形象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为此他们会敢于去体验,乐于去探究,我们再深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进行再续创编,在良好、轻松的自然而然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其乐融融。

3、情感性教学。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1)为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

的确,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效果。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心情愉快,在幼儿舞蹈的教育中,要时常以表扬为主,幼儿好胜好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励的方式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并给予及时帮助、表扬,表扬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刚入园的新中班幼儿来说,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时的幼儿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个别差异。在上舞蹈课时,有的幼儿胆胆怯怯,就连小小的动作都不敢放开来做。针对这样的例子,我在平时就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幼儿表现的动作总是能够多看一眼,或满意的一笑,或说一句鼓励话,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经常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总以老师、妈妈、大姐姐的多重身份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与我之间的亲情,有了这种亲情,孩子们会在我身边无拘无束地跳啊、唱啊,大胆地表现自己,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活动能力。(2)作为教师应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一个教师绝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人们常说我们一些幼儿园老师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嘻嘻哈哈似乎不懂得什么叫烦恼和忧愁,尤其和孩子们的舞蹈活动中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而又要把这种兴趣去感染给每个孩子,所以在每节舞蹈课,我们总以一股激情,和幼儿在一起唱啊、跳啊,用优美的动作渲染给幼儿。反映出给舞蹈世界的陶醉,把舞蹈课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如在“小猫”这个音乐律动游戏的教学中,我通过模仿小猫走路的可爱相,表现小猫调皮、机灵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对音乐的兴趣带动全体幼儿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音乐效果也就发挥得很好。

又例如在“两只老虎”这个律动游戏中时,我首先示范给幼儿看这两只老虎的滑稽、可爱的动作,在找东西时,又要表现出老虎贪婪、凶狠的形象,在表演中教师的有趣动作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律动游戏上。在身心发展方面得到陶冶,孩子们在我的示范影响下,个个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音乐节奏而变化动作,让幼儿沉浸在这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中。孩子间的互动也是情感性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主要体现在邀请舞中,如《石头、剪刀、布》、《我们都是好朋友》、《大家跳舞真快乐》等。

感情也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表达不出感情。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幼儿的内心情感,就要训练幼儿的眼睛,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3)游戏性教学。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饰。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如上《小树叶》时,我们可根据音乐中的歌词,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化加以展开。我们可让一幼儿戴上树干头饰来充当树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小树叶的头饰依靠在树妈妈身边当“小树叶”。当唱到“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时,当小树叶的幼儿可做被风吹走的动作离开“树干”。这样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特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体现了“十五“规划中倡导的“玩中学,学中玩”思想。

三、即兴创作舞蹈。

(一)音乐活动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创新的。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老师要为幼儿设计创造的环境。幼儿学会了舞蹈,并掌握了风格、情绪、节奏后,组织幼儿进行即兴创作,为幼儿创设迁移条件,让幼儿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让幼儿根据原舞蹈的旋律、节奏、风格自己编动作或改编部分动作。

1、在进行创作前,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提出编什么?并启发幼儿把动作做出来。如在〈采茶〉第三课时即兴创作:开始老师讲:“茶林里的茶叶真香啊,招来了那么多的蝴蝶”边出示《蝴蝶》,让幼儿复习巩固原有的蝴蝶动作。由于出示了蝴蝶,创设了茶林清香优美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情感。幼儿听着音乐面带笑容,认真地眼不离手地采着。特别是最后,引导幼儿双手捧着篮子使劲地闻花香,这样一闻茶香,就必须起踵、收腹、提胸,动作自然到位也就十分优美了。复习完动作后,老师交代:今天要编《采茶舞》,想想采茶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就再次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说出来、做出来。

2、老师要在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当幼儿用语言讲出动作的内容,但不会做动作时,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表达的能力和帮助的水平。因为舞蹈的动作除了具有节奏性外,还必须具有造型性,也就是要有美化了的动作。幼儿说出后,教师马上带幼儿做出动作,使动作更加美化,具有造型性,增强了舞蹈的力。

3、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体温指导时既给幼儿指出创作的方向,又要给幼儿留有一定的创作回旋余地。

(二)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鼓励幼儿有表演的欲望: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幼儿期正是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实践中自身的成功与失败和承认的鼓励、支持分不开的。幼儿在充满自信心的条件下就会有兴趣去做,会感到自己有能力,会在活动中充满喜悦之情不怕失败积极地去做。每当努力获得成功时,如果承认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和表扬,便是一种情感上的强化,会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评价,并推动幼儿勇于尝试和努力,会形成一种独立的进取精神。当幼儿敢于举手时,教师给予鼓励,对编出的动作给予肯定,启发幼儿要创新,要和别人编得不一样,发扎求异思维。

教师还要鼓励幼儿有表演的愿望,因为舞蹈是表演,也是表现艺术。没有表演欲望,就不能表演或创造出好的作品来。当幼儿编不下去时,教师要给予具体帮助,并鼓励他以后编得更好。(三)老师要认真备课,考虑好进行即兴创作时如何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引导,想好示范性的动作,在幼儿中找好带头人,带头创作起示范作用。

总之,教师平时要从多方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积极发挥想象,提供材料、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教得扎实,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后才能进行创作。如在即兴创作前,我总有意识地丰富一些男孩子的动作及用动作来表现节奏的练习。在即兴创作时分成几组,一组用乐器伴奏,一组拍手、跺脚打节奏,衬托出欢快的热闹气氛。幼儿自愿任选一组,不能有任何的强迫,因为强迫就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障碍,自愿,幼儿就会愉快会积极主动舞蹈活动的。

第二篇: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

旺苍县三江镇中心小学校何长清

当代,素质教育不仅全民熟知,而且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随着国力、经济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追求的目标。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教育。而要有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学就无疑成为了关键。创造性教学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消化、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过程,它更是一个教师用创造性的课堂语言,活动设计和合作方式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对于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手法是学生轻松,自如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在所设立的创造性的环境中得到提升和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教学具备以下特征: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呈现的主要媒体,是学生和知识间的过渡桥梁。教材呈现了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但对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和开发,教师却运用很少,如何进行创造的使用教材呢?

首先,创造性的挖掘教材深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式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首选。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教师按造书本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本表面知识。实际上,这种机械式传教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性的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重潜在知识的挖掘。

其次,大胆的教材质疑,是实行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平常教学活动中,墨守成规的遵照书本例题和内容完成我们每一课时,是我们常见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对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是否贴近生活,这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思考的。

最后,创造性的安排讲授顺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衔接,利用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教学,会使教学井然有序,浑然天成。所以在具体的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跳跃或根据知识点的联系程度进行选择性教学也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法。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创造性成为体现一个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对于创造性教育而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勇于探索和尝试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其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营造教学氛围。实际对于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存在一个情景氛围。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离愁,如语文课本中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是团结,友爱,互助。如四年级数学中学生们合作栽树。通过互相配合找出总长度,间隔距离,棵树之间的关系。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勇敢,自信和较强的模仿能力的表演。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每一次单词的表达,都需要学生战胜胆怯。其

二、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学会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资源利用的充分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而在这其中,对于山区的教育更为突出。由于没有优质的教学设施,也没有很贴切的教学器材,所以,创造性的使用本地资源,使所有资源(器材)合理地融入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挖掘学生的潜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于人才来说,具备创造性无疑会受到社会的亲赖。怎么才能使学生具备创造性,挖掘学生潜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过程的探讨和经验性的传授,减少对知识结果的直接传授,将对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得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能力的养成。

三、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如今,能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甚至全世界有用的人才,那么这样的教育应是最成功的教育。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能培养出高素质、有个性、具备创造能力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自主能力,有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也是成功的教学。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诸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养成:

首先,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关键。自学是学生自己亲身参与,思考并习得的学习过程。在自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从以下的例子我们能得到很多: 一天,一个打渔归家的渔夫经过河边看到了一个即将饿死的年轻人,他走了上去,将自己的鱼竿送给了年轻人走了。恰好这一切被一个小孩所见,小孩很不解,于是连路跑着去问渔夫,“为什么不把你的鱼送给年轻人,送他鱼竿又不能解饿。”渔夫对小孩说,“我要救的是他的一生,而不是一刻。”所以,对于教学来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必要的。

总之,创造体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也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离不开创造性教育。教育的落实基于教学。所以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教育新理念》

第三篇: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舞蹈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舞蹈教学

[摘要] 舞蹈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舞蹈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 兴趣

节奏

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的功能是使儿童在接受舞蹈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动作协调的基本能力,在舞蹈过程中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自身的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这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干扰多,又活泼好动,而舞蹈练习,能使学生既动身又动心,可以充分的给孩子们动的空间,变化多样,好的舞蹈还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因为,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男孩子喜爱节奏感强,动作奔放的舞蹈,而女孩子则喜爱节奏较慢,动作柔和的舞蹈。此外,舞蹈练习还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正确姿态,增强韵律感和陶冶情趣,以及提高人体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小学生应如何进行舞蹈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初次接触舞蹈教学的启蒙阶段,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都不应该让孩子觉得困难,应该使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能让学生跟老师愉快地进行合作。

在教材上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选择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舞蹈动作和儿童所熟悉的歌(乐)曲进行编排,如《娃哈哈》的儿童舞蹈反映了新疆民族风情,也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有关新疆民族的知识,丰富他们舞蹈语汇,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

(二)充分发挥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

要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音乐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本能,是一种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自我流露的方式,原始人表达情感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也许就是各种声调的呼叫加上肢体动作,这就是音乐、语言、动作、舞蹈的统一的雏型。所以,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因此,他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他从孩子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这些方面是一个“不可分离开来的领域。”因此,奥尔夫就“致力重建他们之间的天然联系。”因为语言,舞蹈和音乐是一个不能分离的行为,三者同出一源,密切相联,所以在儿童舞蹈教学中,不仅是教会孩子们的舞蹈动作,而且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艺术的同时逐步了解音乐世界。寻找机会给他们讲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节拍、乐句、乐段、速度、力度等,但有别于音乐课堂教学,如“节拍训练”通过呼吸唤儿童的姓名或花草,鸟虫以及动物名称,结合声势,舞蹈游戏与小品练习,使孩子们对音乐中不同节拍有一个明确概念。

要告诉孩们音乐是舞蹈的“好朋友”,会引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一个优美准确的舞蹈动作示范能激起儿童对舞蹈的极大兴趣,而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学习中使孩子们逐步懂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养成听音乐的好习惯,在舞蹈的教学中,当孩子们掌握了所学的动作时,不要忙于合音乐,让他们先安静地坐下来聆听整首舞曲,可以边听边略加分析,使孩子们对舞蹈音乐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重复听音乐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方式,通过重复,使孩子们熟悉了音乐并开始喜欢它们,每重复一次印象会更深,通过多次的聆听和动作的练习,音乐和舞蹈熟悉到好像成为儿童自己的“东西”,这将非常有利于教学、训练、排练。音乐和舞蹈的互补,使孩子们艺术表演才能得到进一步提。

(三)让学生了解基本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人体的基本节奏,就是用身体活动的自然动作,进行音乐基本节奏和速度的练习。这些动作应该以学生自己已有的体验为基础,绝不是把教师的节奏强加给学生,这些动作分为十个方面:拍 2 手、列队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唱。如“拍手”,这是最容易表达节奏的形式,通过拍手训练学生感觉任何节奏和跟随速度变换的能力。“列队行进”与“走”是不一样的,行进时需要膝盖抬高,脚步有力,而走的动作更趋于平稳,“列队行进”必须用双拍子的音乐,而“走”就不一定。“奔腾”与“单脚跳”不能混淆。“单脚跳”是先一只脚放在地面上,然后用同一只脚做一个单脚跳,两脚轮流着做,而“奔腾”的动作是一只脚在一个重拍上触到地面之前,在空中做一跃,因此它需要一个准备,在音乐中被称为弱起节奏,所以使人联想到奔腾的马的音乐总是弱起的。

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他在教材的每一进程中都列入许多“节奏、旋律练习”。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他认为,在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离开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如果脱离节奏,就会面目全非,甚至不成其为旋律,节奏训练是从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他一开始由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入手,让儿童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都可进行节奏感的培养。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尽情的自我表现

舞蹈的要义之一即自我表现,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舞蹈教学更应时刻牢记这一点,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一遍遍重复练习,如舞蹈排练中个别动作没做好,老师要求把整个舞蹈从头到尾练习一遍,某同学某个动作没做好,也要求全体孩子都跟着一起做,时间长了,孩子们疲惫不堪,这种简单,反复的训练会使感情割裂,让儿童无休止地接受他人强加于己的东西,动作不再是来自儿童内心或外部印象的第一反应,变得机械枯燥,难以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如果一节课内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做,想一想,调换一种学习形式,重新调整学习状态,能更好促使儿童大脑活跃、兴奋,让孩子们“有的放矢”的学习,经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有所择重地练习,这样孩子们学习更加主动,效果则更好些。

舞蹈对培养学生身体协调与韵律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每学年举行一 3 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音乐教师可与体育教师互相配合预先编排,在全校推广。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第一、校园集体舞的动作与队形不必过于复杂,以简单易学为佳。第二、设计队形与动作时可结合当地民间音乐与舞蹈动作,规定大致的队形框架与音乐,给各个班级的队形与动作创新留下余地,有民族歌舞传统的地区在集体舞比赛时可以在规定若干段音乐的基础上,每个班级编排自己创新的集体歌舞。

第三、音乐教师在赛前要与班主任或其他相关教师配合,利用一至两节音乐课分别对每个班级进行初步的动作教授和队形排练指导,并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对动作,队形的创新提供参考性意见。

(五)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十分重要。

在教学中应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中建立起来的,在老师真诚平等的鼓励声中孩子们会快乐的接受和愉快的进行舞蹈,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的地位会随之提高,并且快乐的进行接受舞蹈教育,同时为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上,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对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竖起的大姆指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尤其是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多鼓励少批评,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多做个别辅导,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 4 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舞蹈教学自然的融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结束语:总之,在低年级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位置和孩子们放平,在坚持不懈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

致谢:感谢李瑾老师在整个论文的写作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也感谢在论文写作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同学和朋友。

[参考文献]《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舞蹈》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如何更好地进行复式教学

对复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姓名:叶爱英 周亚平²

工作单位: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渭峡附中 邮编:741025 关键词: 动静结合 课堂关系 自主学习内容摘要:

复式教学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复式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哪些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以上目的?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科学地安排各年级直接教学的先后顺序;不同年级学科的动静搭配;在复式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正文:

所谓复式教学,就是把两个或两个发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老师在同一节课内,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动静结合是传统复式教学的主要特征。面对多个年级的教学,是复式教学的基本性质。实际教学中的动静是相对而言的。在复式教学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复式教学中处理好那些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呢?我认为其关键是正确处理好复式教学过程中的动静关系。

一、要做好“横向搭配”,即科学地安排各年级直接教学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适合于先低年级,后中、高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的顺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课型的具体的情况合理搭配,不宜采用固定的模式。如果在一节课里,语文需要较长的直接教学时间,而数学新授的内容较少,练习所需要的时间较多,就应该先教学数学,语文先安排预习;然后进行语文教学,这时可安排学生进行数学练习。一节复课堂的教学,应把握两个重点:重点新授和重点练习。重点新授的年级“动”(直接教学)的时间应长一些,重点练习的年级“静”(自己练习、学习)的时间应长一些。教师应随机掌握“直接教学”或是“自己练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时间调控和动静搭配。进行直接教学的年级和独立练习的年级,在完成时间上要恰当地衔接上。

二要做好“纵向搭配”,即不同年级的动静搭配。面对不同年级的教学,如何完成多头绪的教学任务,在这里复式教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复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结构划分为几个动静结合的板块,动静合理的搭配,恰当地制定、填写自己的教学计划,有效地分配教学任务,尽最大限度地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力求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同时应该处理好不同年级的练习和直接教学的联系与过渡。课堂中前一个环节为后一环节做准备,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的继续与发展。

三、复式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与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现代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也不能够忽视。因此,复式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希望表现自己,让别人承认和尊重自己的心理特点,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独立解决疑难问题,体现自身能力的机会,都能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主动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四、复式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活泼、生动、有趣。学习中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就应尽量避免相互干扰,努力培养学生抗干扰的能力。用多种形式或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出现在课堂中,要求教师把教学信息灵活多样地、生动有趣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具有独特的、新颖的闪光点,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快乐。改变学生由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动与静中寻找有利机会使学生在动与静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复式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描述划分为若干个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静搭配,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复式教学的整合功能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复式教学课堂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叶爱英,现年41 岁,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渭峡附中教师。2001年撰写《浅谈识字教学》一文获麦积区教研室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一文获区级二等奖;2004年,撰写《小学课堂评价方案的重心转移》一文获全国创新杯教研论文二等奖。2004年被评为花牛镇优秀教师。

周亚平,现年30岁,甘肃省天水市花牛镇渭峡附中教师。2003年撰写《课改下的教师定位》,在麦积区教研室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区级一等奖。

复式教学中预案设计的几点体会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在一节课内,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工作头绪多,教学组织繁杂,直接教学的时间太少。所以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何写好预案,有条不紊地实施教学,就尤为重要。因此,复式教学的预案设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妥善地安排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直接教学是指教师对一个年级面对面地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新知识,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检查,布置作业,指导学生的课内外作业。自动作业是指教师在对一个年级直接教学时,对其它年级所布置作业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默读课文,查字典,习题的演练,写作业等。通常把直接教学活动称为“动”,自动作业称为“静”。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轮换交替安排,称为“动静结合”。一个年级在一堂课内的动静应互相衔接,紧密联系,几个年级之间的动静也要衔接和配合。

二、要设计复式教学的线路,使教学步骤及其顺序合理清楚。教师备课中,既要预设教材、教师,又要预设学生。认真设计教学步骤,步骤先后顺序合理,则教学过程紧凑,容易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直接教学先从哪个年级开始?不同学科如何掌握?各种类型的课有无区别?这些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的框架,常常从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具体教学任务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以直接教学为主线,即按照教师对各年级直接教学质量的先后顺序设计线路,自动作业为直接教学服务。直接教学前的自动作业为直接教学准备。直接教学后的自动作业是直接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一是自动作业为主线,即按照自动作业的内容,要求和训练层次的先后安排教学线路,因此,自动作业的直接教学应是指引学生自学的思路,提出自学要求,帮助学生创造解决困难的条件;自动作业后的直接教学应是自动作业重点内容的交流,检查和探讨以及规律性知识的整理和系统化。

三、要选用适当的教学形式:复式教学的预案设计以表格的形式出现最清楚、合理。每个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各占一格。先“纵”向考虑,分年级单独设计,然后“纵”“横”对照,标明教学步骤的序号。这样设计:从纵的方面看,各年级有独立的教学过程;从横的方面看,各年级的教学过程互相关联,紧密联系;教学线路清楚,直接教学和独立作业衔接点容易区别;每个教学步骤占用的时间明确。要精确分配教学时间,并在教案上注明,便于掌握。教案设计宜简不宜繁,做到简明,醒目、实用。

四、预设教案时,还要注意避免课内声浪冲突。复式班内,几个年级有的“动”,有的“静”,应当在预案设计中注意避免声浪的冲突,才能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在预设直接教学时,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难点,恰当地进行指点引导,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为避免声浪冲突,一般不宜布置出声的独立作业,如高声朗读的背诵。在直接教学中,不宜让学生齐读、齐答等。

总之,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预案,教学组织得法,安排得当,就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创新能精神,有利于巩固已滨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自觉性和纪律性。

第五篇:如何诗意地进行语文教学

如何诗意地进行语文教学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充满着浓郁的诗意。对课堂教学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只有在充满诗意、富有情感意味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因此,我们应抓住语文诗意的灵魂,诗意地教语文,诗意地处理教材,诗意地和学生相处,师生互动,共同营造出诗意课堂,让诗情画意徜徉在课堂之中。

关键词:诗话的语言 情境营造 想象的翅膀 关注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178-02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马卡连柯也早在《教育诗》中理直气壮地把教育说成是“一首诗,一首激情、含蓄而又精湛的诗。”只有在充满诗意、富有情感意味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因此,我们应抓住语文诗意的灵魂,诗意地教语文,诗意地处理教材,诗意地和学生相处,师生互动,共同营造出诗意课堂,让诗情画意徜徉在课堂之中。下面谈谈笔者的点滴体会: 用诗话的语言营造诗意的课堂

1.1用诗话的导语引领,激发诗情画意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有必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而富有诗意的导语,就像教师在课始放飞的一群“蜻蜓”,或是送过的一阵“微风”,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有关九寨沟风光图片,配着背景音乐《神奇的九寨》导入: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尤其是九寨沟的水,它是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之水时而婉约,时而恢宏。九寨之水因其清纯洁净、色彩丰富、姿态万千而著称,故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美誉,走进它,就像步入了一个人间仙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九寨沟》(生带着愉快心情朗读了课题),因此,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获得了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

1.2用诗意的对话,智慧解读文本

“对话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通过学生民主、平等的参与课文意义的生成,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同时起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发学生心智、构建学生独立完美人格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用诗意的对话,智慧解读文本,是诗意课堂的神韵。

例如在《黄果树瀑布》一课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利用课件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风景后,笔者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五至七自然段,自己在读通的基础上,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画面来感受作者那种“舒服极了”、“灌满了活力”、“无限的生机”的韵味,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然后,我在课件中演示第六、七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运用“摆擂台比读书”的形式激发读的欲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通过有感情的读,品味、了解文章用词的准确和美妙。这样以境激趣,以情促读,读中解疑,带学生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并通过读中的感悟,不断地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生本的三重对话。用情境营造诗意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必须高举创造之斧,与时俱进,崇尚教学创新。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

2.1乐声悠悠,渲染诗情

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在教学中将那些生动感人的文字配上感情真挚、悦耳动听的乐曲给学生导言、配乐朗读、配乐朗诵、配乐叙述等,这种融音乐艺术和情感体验于一体的教学,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更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例如以《黄山奇松》一文为例,为使学生体会黄山松的千姿百态,笔者给课文配上古筝曲《高山流水》,用音乐渲染意境,让学生眼前浮现出那一座座险山,那一棵棵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奇松,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让学生在惊叹中体会古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2.2以画释义,释放诗情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图画再现了生活画面,孩子用不着通过语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媒体展现画面释放情感。如在教学《莫高窟》时,考虑到多数学生没有看到过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如果只通过读课文去理解,就不能很好地去体会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和壁画的精美。因此,在上课时笔者借助媒体播放彩塑和壁画,并配上优美的钢琴曲,在播放过程中又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图片特点等等,使学生完全沉浸在惊叹、赞美之中,给学生一个直观的体验感受,犹如把学生带到了莫高窟,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学生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赞叹:敦煌莫高窟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3表演观照,感受诗意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精神的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

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笔者安排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这一表演活动。之前通过对人物外貌、对话、动作等描写的朗读品味,学生已体会感悟课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点。尤其是武艺高强、谦让有礼的林冲,更赢得同学们的爱戴和钦佩。为了进一步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笔者采用了表演重演的教学手段,在学生感兴趣的一招一式中,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林冲是个大丈夫、大英雄。在表演中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与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丰富、提升、美化自己的精神家园。

用想象的翅膀营造诗意的课堂教学氛围

鲁迅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出天空,他想钻入蚁穴。”事实上孩子们的心里本就栖居着诗意,跃动着诗性,扑棱着诗情。他们倾听花开的声音,描绘生命的绿色小河,欢呼冰雪融化成的春天――他们天生就是诗人!学习《黄鹤楼送别》这一文,当读到“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时,笔者说:“此时的李白内心思绪万千,作者也以省略号留下艺术的空白,给读者以广阔的感悟空间,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李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此时的学生诗兴大发,有的说:“也许他在想,且让一江春水捎去我对兄长的不尽思念吧!”有的说:“孟兄,你何日才能与我再见面?”有的说:“我们的友情一定会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还有的说:“分别是短暂的。明年的暮春三月,黄鹤楼上再相会。”更有的即兴吟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学生的感悟和想象,博得了同学的阵阵掌声与赞扬。是啊!教师只是用生命的激情和活力,导引着学生飞扬青春、真实地表达自我。关注学生个性,构建诗意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了解自己的学生,时时洞察他们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体验他们的情绪状态,合理创设情景,从而去满足他们的情感要求,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构建具有诗意和美感的育人空间。这样,通过创设情景去指导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动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整个课堂洋洋洒洒,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学要有诗情画意

营造诗意的课堂,更是对教师本身素质最大的挑战。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永葆一颗“童心”。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诗歌使人智慧……”教师不一定都能写诗,但至少应该喜欢读诗、背诗,喜欢诗意地读书,懂得欣赏,自觉地汲取滋养。

营造诗意的课堂,拥抱诗意的情怀,还要求教师学会诗意地生活,拥有诗意的语言;用“诗人”的目光去触摸教材,去寻觅和挖掘文本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丰富的“诗意”;用“诗人”的情思和智慧构建课堂。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永远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洋溢着诗意,流淌最精彩的生命激情,师生也才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下载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

    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 康宁杜景成希望小学 刘寿山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如何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大全)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

    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

    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 刘建斌 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创造性辅助教学,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动静结合,既变隐为显,又富有强烈......

    寓教于乐 形式多样地进行分数教学(大全五篇)

    寓教于乐 形式多样地进行分数教学 学生认数,首先是认识整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读法、写法及意义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

    创造性戏剧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学期 节次 14、15 教学预估时间80 分钟 教学方法 說故事剧场 涵盖项目 說故事、肢体开发、戏剧创作、 声音表情、戏剧欣赏、說故事 剧场、偶戏与面具、即兴表演 能力指标:1-3-1......

    在小学体育中进行舞蹈教学的反思

    在小学体育中进行舞蹈教学的反思 在小学体育中进行舞蹈教学的反思 没有学过舞蹈的人都会认为,学跳舞是一件很轻松有趣的事,其实在台上跳出一曲优美的舞蹈,在台下就必须花费很多......

    舞蹈教学

    1、 因受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所限,大多数青少年失去了接受舞蹈教育的可能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只有个别的专业学校,只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人才,而普通学校里,只有极个别......

    如何灵活地进行乐理教学[优秀范文五篇]

    如何灵活地进行乐理教学 音乐教学中乐理教学是一个难点,因为小学生对这些枯燥的东西完全不感兴趣,但是,乐理教学又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它也是丰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