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实施方案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实施方案
平坦中心校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日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然而在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当地人对心理健康的知晓情况如何?它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并有着哪些特点呢?我们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调查。旨在为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现状;团体心理辅导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日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99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又于2002年9月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发达地区的的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纷纷发展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心育的途径与方法。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的,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更是举步维艰,令人堪忧。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始受到关注,部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包括状况调查、比较研究、因素研究及教育干预研究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课题组投入该项研究。表明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目前研究多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主,而把人文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的整合研究相对较少,提出教育建议多,研究操作方法少,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实证性少,指导实践的意义不大。
(二)研究意义
以内江市东兴区平坦乡为例,对当地中学进行长期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在当地农村背景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初步了解当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节方式。探讨提高当地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若干建议,为今后的志愿服务提供更为细化和优异的实践方案,为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为内江市东兴区平坦中学236名中学生。其中男生102人,女生94人。年龄分布在12-18岁,其中14、15、16岁的学生占总体的92.3%。初一年级为46人,初二年级为150人。其中76%左右的学生为留守儿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
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的工作。在浏览了相关资料的内容后,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筛选,选出与课题相关度较高的教育专著及学术期刊,对其进行分类、概括和总结,写成文献综述。
2访谈
本次调研对当地中学的学生、教师及学生的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地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代表性的特征与表现。同时,通过走访当地住户,了解活水乡的生活水平、文化和教育情况等背景资料。
3问卷调查
题目的搜集与整理
本次调研的问卷采用自编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知识知晓情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借鉴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这8个方面,了解当地中学生的焦虑状况。
前期施测与项目分析
随机抽取32名被试进行现场答题,回收问卷。通过spss进行项目分析,有18道题目的区分度具有显著性,给予保留。
4团体心理辅导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了解当地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激发学习动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放心理健康手册。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知晓程度较低
当问及“你对„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清楚吗?”,63.8%的中学生有些了解,28.1%的同学朦胧的知道一点点。他们对心理健康概念的来源,一般是从看的课外书上了解到的。当问及“你知道„心理辅导‟是做什么的吗?”47.4%的学生朦胧的知道一点点,12.8%的同学不知道。调查显示,当地并没有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学生对于这方面的了解甚少。
2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普及的欠缺
当问及“你是否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心理常识的普及与教育活动?”33.2%的学生回答偶尔会有,有65.8%的学生回答很少或没有过。在与教师进行交流时了解到,平坦中心校教师已经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笔者说:“其实现在学生们的物质条件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目前孩子们最缺少的是精神的教育与补给。”但当地缺乏心理教育的资源,他们对此的了解也比较贫乏,开展心理教育对于当地教师仍是困难的。教师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并存在一定偏差
当地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与训练,往往对心理健康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将心理问题扩大化,将学生的所有问题归结为心理问题,认为中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认为中学生存在的行为问题如饮食浪费,不懂得尊重他人等同为心理问题。
(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学习心理问题
在调研访谈过程中,当地教师认为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中学生存着较多的学习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动机不足,表现在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成就感较低,初中阶段的辍学率达到5%;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在学习方法上,未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
另一方面是学习动机水平低。通过前期与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当地中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缺乏学习动机。从当地的生活情况来讲,大多数村民都在务农,因此,孩子们一般上完小学,到了初中便会有部分学生中途辍学,辍学率达5%;从父母教养方面来讲,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够关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没办法干活,因此先送到学校去,反正当地的中小学是义务教育。等到孩子长大些,可以下地干活,在再辍学回家。当地人的结婚年龄也偏低,男孩子不到22岁,女孩子不到20岁便结婚生子,并且婚姻稳定性较差;从孩子自身来讲,由于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产生但仍旧比较模糊,需要教师及家长给予正确和及时的引导。当地的孩子往往没有学习目标,对于今后的生活没有明确的方向,缺乏学习动机。
因此,根据以上了解的信息,在当地实施了以“激发学习动机”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辅导的互动与分享了解到,当地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适当的引导。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此时会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会有一个怎样的生活?但当问及同学们是否想要通过努力学习考取大学,以及今后的人生方向时,多数同学却不知如何回答。似乎考取大学,甚至是考取高中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遥远。当问及高中的情况及是否能够顺利考入高中时,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很难考取高中。在团体辅导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平坦乡的学生并没有很明确的理想目标,一般都是需要逐渐的引导与支持,才能够顺利展开的。这也反映出了他们在学习目标与人生方向上的引导,在教学中是有所欠缺的。
理想形象未与自身相结合。在设定理想形象这一环节中,大多数同学经过思考后,都能讲出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或是对自己影响深刻的重要他人。但在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并没有将理想形象与自身结合,从而建立自我形象,激发学习的动机。
欠缺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掌握有效地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如记忆曲线、学习动机曲线等心理学知识,同学们都闻所未闻。通过与校领导的交流,笔者也了解到当地学生存在着较多的行为习惯问题,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
性心理教育的缺失
性心理教育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调查了解,当地的结婚年龄普遍偏早,男性结婚年龄不到22岁,女性不到20岁但婚姻的稳定性较差。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情感进一步发展,产生性意识,如果没有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往往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焦虑状况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适度压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个体适应得更好。但当前,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这些不良后果可能包括身体的症状、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困扰,以及种种适应问题,甚至引发精神症状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活水中学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这8个方面的焦虑水平状况。
当被问及“你的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这个问题时,19.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准确,32.7%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准确,37.8%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准确,10.2%的学生选择了不准确。当被问及“你受到老师批评时,心里觉得怎样?”这个问题时,36.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安,49.0%的学生选择了有些不安,10.2%的学生选择了较少不安,4.1%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当被问及“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这个问题时,3.6%的学生选择了经常,29.6%的学生选择了偶尔,33.7%的学生选择了很少,33.2%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当被问及“你在排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体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是否一直认为自己不好?”这个问题时,6.6%的学生选择了经常,27.6%的学生选择了偶尔,40.3%的学生选择了很少,25.5%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当被问及“你学习的时候,思想是否经常开小差?”这个问题时,17.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45.9%的学生选择了偶尔,31.1%的学生选择了很少,5.1%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当被问及“你被老师提问时,心里是否总是很紧张?”这个问题时,18.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41.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31.6%的学生选择了很少,7.7%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当被问及 “你是否喜欢夜里开着灯睡觉?”这个问题时,4.1%的学生选择了经常,6.1 %的学生选择了偶尔,10.2%的学生选择了很少,79.6%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当被问及“你又是是否想过自己一个人到遥远的远方去?”这个问题时,14.3%的学生选择了经常,45.9%的学生选择了偶尔,28.1%的学生选择了很少,11.7%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当被问及“你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怎么样?”这个问题时,8.7%的学生选择了无话不谈,48.5%的学生选择了较好,40.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6%的学生选择了几乎不交流。
农村中学生自我调节水平
当被问及“当你受到委屈时,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68.9%的学生选择了为自己辩解,5.6%的学生选择了与人争吵,25.5%的学生选择了独自生闷气。
当被问及“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谁?”这个问题时,10.7%的学生选择了家长,69.4%的学生选择了好朋友,18.9%的学生选择了谁也不说。仅1.0%的学生选择了把秘密告诉老师。
当被问及“当你心情非常不好的时候,你通常会?”这个问题时,46.9%的学生选择了找朋友或家人倾诉,38.3%的学生选择了做运动等方式发泄,12.8%的学生选择了憋在心里,2.0%的学生选择了找专业人士咨询。
从调查可知,当农村中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没有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意识,几乎不会主动寻求老师和专业人士的咨询。心理老师的角色在当地没有走入学校,没有走近学生。
四、思考与策略
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普及的大趋势和内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现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根据农村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到了一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加强心理教育的重点性指导
根据调查了解到,农村中学的心理现状突出的问题是学习心理和性心理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背景和条件,制定出更加有效地心理教育辅导方案。
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指导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心理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兴趣指导、学习习惯指导和应试心理指导五个方面。
(1)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在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够触类旁通地掌握其他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2)学习动机指导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由于动机并非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与学习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动机时,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推迟教学活动,消极等待其动机的发展,而应当尽最大可能使学生学懂,学会,使其尝到甜头。
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根据Yerkes-Dodson 定律,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才是最有益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其他心理素质。另外,如果学习只是着眼于外来利益,他们就会满足于一定的学业成绩而很少去考虑知识本身的科学价值。因此,要加强求知欲这种内部力量的推动。
(3)学习兴趣的指导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教师需要遵循“学习动机——学习行动——结果满足——兴趣产生”的模式。引导学生动机和行动,并使行动结果反馈回来获得满足感后,才会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使学习兴趣随之产生。
(4)学习习惯的指导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它是学习方法经常化的表现,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坏习惯会徒增学生的深信负担,有损身心健康。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a)要引导学生劳逸结合,不可使大脑过度疲劳,损害身心健康。
b)教授与认知有关的学习习惯。包括自我监控的学习,对于不喜欢但很重要的科目,学会自我监控坚持下去;计划与组织习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要与同学共同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快速阅读与概括式笔记的习惯
c)与个性有关的学习习惯。矫正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马虎、粗心、懒惰、拖沓和胆怯等个性,可采用行为训练与矫正,榜样示范等方法。
(5)应试心理指导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试的功能被异化了,对分数的错误看法使得许多学生心理上产生了痛苦、焦虑的情感。因此,要制定考前心理辅导,包括:考前复习心理辅导、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指导、应考方法心理指导、考试后归因指导、应试期的身心保健等。
二、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要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重任,努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家庭“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共铸整体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是沟通社会影响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与开展,学校要勇于担当主力军的重任,在创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广泛而扎实的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家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共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架心理健康“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共铸整体教育的合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有序、稳定、实效地开展。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作用
要在学校内形成一股合力,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每一所学校都要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最基本的因素。农村中小学由于交通的不便、信息网络的闭塞,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农村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课应坚持以活动课的形式,充分考虑农村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心理体验,而不是纯理论的课堂学习形式。例如,一学期中,组织“我是谁”、“我爱我”、“我快乐”、“学习是有趣的”、“让自己更聪明”、“通往成功的彼岸”、“我和小伙伴”、“我和我家”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可采用讲授、自学、看录像、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心理小品、辩论、心理训练、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形式,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心理得到疏导和调适。
(2)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心理疏导
在学校的各科教材中已蕴含着不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更有助于老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工作,增强了辅导效果,两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就可以在课堂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师要做到:(1)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并为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进行教学。(2)要善于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3)要建设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4)要转变教师的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平等的朋友、知己,尊重、关心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3)扩大心理辅导时空
学校内除了建立心理辅导室外,还可以设立“心理辅导信箱”和“心理热线电话”等辅导的途径,这样大大扩大了心理辅导的时空,打消了部分学生不愿进心理辅导室的心理顾虑,使辅导对象扩大到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
(4)创设自主、自助的校园心理氛围
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心理教育的隐形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调适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活动,如:艺术节活动、童话节活动、科技百花园活动等;向学生推荐丰富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影视,不上游戏机房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给学生选择权、参与权、管理权,让学生自己来想,做自主思考、独立思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学,做自主阅读、自主探索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来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做实践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玩,在玩中自由发展。让学生自己来创造,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做创造的主人。
(5)建立部分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部分特殊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及早了解这些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适应性问题,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帮助。重视家庭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数“源于家庭”,而许多家长缺少心理辅导方面的意识和相关知识,所以对家庭开展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应继续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按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向家长授课,使困惑的父母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教育的初步方法,给家长一把 “成功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据调查,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的养成是与家庭不当的教育行为密切相关的。因此,利用家长学校这块阵地,定期开设家庭心理辅导讲座,让家长懂得一些心理辅导的原则、方法和沟通技巧,从源头上去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在接触社会,融人大自然中,调适学生的心理
农村中小学可以利用其特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每年组织学生按照素质教育活动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熟悉乡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看看城乡新貌,到城市领略城市的繁华,走进田间地头,尝尝果园金桔;中年级学生可以远足,观赏森林公园的美景,参观烈士陵墓等;高年级学生出海、爬山、领略大自然的博大与奥秘,同学们在各种环境中展示着他们独特的自主性,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从实际出发,开发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与教材
课程与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成要素之一。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地区差别较大且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现象,目前尚无全国中小学统一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参考书。尽管也有一些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而且,上海、广州、南京等发达城市中小学也结合自身的实践探索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活动设计,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但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或城乡的差别等问题,都不完全适合于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实际。为此,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自身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校际与地方教师的力量,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材。我们认为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以教育部印发的《意见》与《纲要》精神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知识,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借鉴发达城市中小学甚至国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内容,尤其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自助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是关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学校自身教育的实际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等特点,力求内容选择的侧重性与针对性。具体说来,如初中侧重“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高中侧重“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发展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职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尤其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初一与高一两个转折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应更有针对性。初一年级,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离开家庭过集体生活的开始,指导他们自理自力生活,教育他们适应集体生活,与同学们互尊互助,合作相处,是帮助初一学生顺利渡过转折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环境的首要问题。而高一年级,则是大多数农村学生离开乡村面对城镇生活与学习的开始。这一时期的焦点问题集中表现在来自各中小学的“尖子”学生的相处,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乡村与城镇学生的沟通与交往,抵御城镇生活诸如录像、游戏等不良事物的诱惑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正确引导,是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小学习环境的关键所在。
4.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或自助读本的可读性、操作性、自助性与趣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和自助读本在编写形式上应图文并茂,每一个课题皆以启发性极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案例或故事引入,通过游戏、表演、讨论、辩论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以达到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目的。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较高的心理学理论素养、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较出色的人际交往技能以及较强的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健全专业师资队伍,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的素养,是农村中小学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的关键所在。
虽然专业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但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教师的事情。就广义而言,每个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都应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熟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辅导策略和技能,并能以自己良好的素质陶冶教育学生。为此,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使教师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外活动之中,班主任工作之中,团队工作之中,校园环境之中,并通过学校的主导作用向家庭和社会扩散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依托地方高师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将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而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农村中小学应依托地方高师在硬、软件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应从实际从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分阶段,有层次地进行。就培训对象而言,短期计划以分管领导、“两课”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中期计划以各科任课教师为主;长期计划则是地方高师整合力量,积极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现状而言,短、中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的关键所在。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支持与配合下,培训过程应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不同特点,对兼职教师和普通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培训的方式可采取组织地方高师讲师团下乡指导与专题讲座、开设短期培训班、教师自我进修、参与地方高师相关课题研究等相结合。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理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健康标准、心理辅导与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技巧、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策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课程设计等。通过紧凑而有系统的培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现实问题灵活机智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干预和影响手段,从而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培训工作可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实行的“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试行资格认定制度,创造条件帮助兼职教师持证上岗,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论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起步晚,目前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轻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原因,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与试验多以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为主,而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少有人问津。但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也急需得到更大的帮助与支持,因此作为高师院校要勇于探索,积极开展或参与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性课题研究。尝试与一线教师的联手合作,既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可以促使一线教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水平。同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开展中,在借鉴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和国外中小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校本,找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形成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全面构架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从而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今后还将通过进一步的教育研究,力求探索出:农村城镇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心理辅导;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心理素质;如何在自主活动中让学生自我开发潜能,同时探索学校心理辅导的自主活动的形式、途径、方法等,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由学会组织、自我管理到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自主自动地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甘甜,毕重增,阮昆良.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使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卫生,2OO7,28(2):191-192
[3]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4(3):180—183
[5]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二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07秋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王正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教育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已经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家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困惑。通过解决“家长和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家长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求知、如何建立正确荣辱观问题”、“学生厌学”三个问题,寻找一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时间:2009年1月1日至2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古达初级中学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
四、调查对象:农村在校初在学生。
五、调查过程:
(一)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1、关于品德和知识的认识
问卷:你认为知识和品德哪一样更重要?
品德与知识一样重要:40.3%,知识重于品德:35.4%,品德重于知识:12%,说不清楚:12.3%。
2、关于父母对待自己感情以及对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评价 问卷:你认为父母爱你吗?
很爱的75.2%
说不清楚的15.9%
不爱的8.9%
问卷:你是怎样对看待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 理解并体谅78.7%
不能理解4.1%
说不清楚17.2%
3、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倾诉愿望达成情况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向人倾诉吗?
是的23.6%
偶尔这样23.7%
从不这样52.7% 问卷:如果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喜欢向谁倾诉?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 父母9.7% 老师11.4% 不确定5.7%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向人倾诉以后感觉满意吗?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 父母9.7% 老师16.4% 不确定2.7%
问卷:你觉得真正理解你的人很少吗
经常有这种感觉53.8% 这种感觉时有时无26.5% 没有这种感觉9.7%
(二)家长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怎样?
初中水平61.4%,小学水平25.7%,高中水平9.6%家长为,大专及以上2.3%水平,文盲占1 %。
问卷:你的家长晚上在家活动情况是怎样的?
看电视40.7%聊天、打牌7.6%读书、看报1.6% 家务50.1%
2、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凡事必须听家长的41.3% 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不关注其行为10.2% 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行为不能违反常规31.8% 顺其自然16.7%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唠叨训斥、打骂60.4%
表扬鼓励10.5% 与老师联系沟通16.4%
耐心询问12.7%
3、家长对子女关注的问题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学习成绩60.6% 心理状况1.4% 思想品德20.7% 身体状况17.3%
4、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与你的沟通情况是怎样的?
偶尔与孩子沟通21.3%,能够经常与孩子沟通17.9%,不与孩子沟通60.8%。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进行管教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能够听从18.1% 不情愿但不反驳48.4%
有时反驳14.8% 根本不听18.7%
(三)学生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问卷:你觉得教师在课上是否注意对你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很注意7.6%
时有时无22.7%
基本没有这方面指导69.7% 问卷:你觉得哪类教师对你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影响较大 有爱心负责任46.2% 教学能力好12.8% 能指导如何做人10.9% 能严格要求9.8%
缺乏责任感
教学能力差20.3% 问卷:你觉得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很需要31.6%
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当前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等工作上存在不足,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在对家长家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尤其是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和培训不够。
第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教师仍然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家长不能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缺乏同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家庭教育中以学习为主,忽视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第四,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在学习与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善恶美丑的标准与是非观念始终困扰着他们,他们同时也有着很强烈的倾诉愿望,渴望理解、沟通,在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方面更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七、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建议和工作措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形式、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转变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转换学校、家庭的教育形式,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便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建议学校和家庭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第二,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三,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第四,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第五、优化第二课堂,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特征。针对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教育应从重教法向重学法的方向转变。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都是重视教法而忽略学法上的指导。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形式
有没有都行52.2% 不需要16.2% 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该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培养起自信心。
2、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由于缺少合适的倾诉对象和必要的知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往往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这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办心理咨询室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3、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指导、培训。
家长文化水平低和教育观念陈旧,造成家教方法简单、教育效果差等问题的发生。学校有责任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培训。指导、培训的内容是: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正确评价他们的行为、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树立正确荣辱观、人生观,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等几个方面问题。指导、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有:一是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二是通过组织听报告、听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三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四是开办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指导,直接教给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技能、技巧等。
(二)家长方面
1、更新家教观念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注重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注意包容、欣赏、自己的孩子,为他们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和完全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改正错误,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2、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法
现在的家庭教育内容应该把单一的以学习为主更新为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同时要从过去的“棍棒教育”和“高压手段”下走出来,寻找一种能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科学方法。
3、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机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或者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互通信息,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一起制定符合自 己孩子特点的教育方案,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4、接受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
家长应该从社会和学校举办的报告及讲座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水平。
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和谐教育,“和谐”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健全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基础。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打破旧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承担起和完成好育人使命。
第三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德惠市二十九中学郭海艳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德惠市二十九中学郭海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教育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已经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家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困惑。通过解决“家长和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家长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求知、如何建立正确荣辱观问题”、“学生厌学”三个问题,寻找一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至9月5日
二、调查地点: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
四、调查对象:在校初中学生。
五、调查过程:
(一)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1、关于品德和知识的认识
问卷:你认为知识和品德哪一样更重要?
品德与知识一样重要:40.3%,知识重于品德:35.4%,品德重于知识:12%,说不清楚:12.3%。
2、关于父母对待自己感情以及对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评价
问卷:你认为父母爱你吗?
很爱的75.2%说不清楚的15.9%不爱的8.9%
问卷:你是怎样对看待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
理解并体谅78.7% 不能理解4.1%说不清楚17.2%
3、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倾诉愿望达成情况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向人倾诉吗?
是的23.6%偶尔这样23.7%从不这样52.7%
问卷:如果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喜欢向谁倾诉?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父母9.7%老师11.4%不确定5.7%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向人倾诉以后感觉满意吗?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父母9.7%老师16.4%不确定2.7%
问卷:你觉得真正理解你的人很少吗
经常有这种感觉53.8%这种感觉时有时无26.5%没有这种感觉9.7%
(二)家长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怎样?
初中水平61.4%,小学水平25.7%,高中水平9.6%家长为,大专及以上2.3%水平,文盲占1 %。
问卷:你的家长晚上在家活动情况是怎样的?
看电视40.7%聊天、打牌7.6%读书、看报1.6%家务50.1%
2、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凡事必须听家长的41.3%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不关注其行为10.2%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行为不能违反常规31.8%顺其自然16.7%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唠叨训斥、打骂60.4%表扬鼓励10.5%与老师联系沟通16.4%耐心询问
12.7%
3、家长对子女关注的问题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学习成绩60.6%心理状况1.4% 思想品德20.7% 身体状况17.3%
4、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与你的沟通情况是怎样的?
偶尔与孩子沟通21.3%,能够经常与孩子沟通17.9%,不与孩子沟通60.8%。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进行管教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能够听从18.1%不情愿但不反驳48.4%有时反驳14.8%根本不听18.7%
(三)学生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问卷:你觉得教师在课上是否注意对你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很注意7.6%时有时无22.7%基本没有这方面指导69.7%
问卷:你觉得哪类教师对你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影响较大
有爱心负责任46.2%教学能力好12.8%能指导如何做人10.9%能严格要求
9.8%缺乏责任感教学能力差20.3%
问卷:你觉得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很需要31.6%
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当前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等工作上存在不足,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在对家长家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尤其是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和培训不够。
第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教师仍然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家长不能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缺乏同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家庭教育中以学习为主,忽视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第四,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在学习与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善
恶美丑的标准与是非观念始终困扰着他们,他们同时也有着很强烈的倾诉愿望,渴望理解、沟通,在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方面更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七、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建议和工作措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形式、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转变
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转换学校、家庭的教育形式,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便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建议学校和家庭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第二,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三,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
第四,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第五、优化第二课堂,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特征。
针对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教育应从重教法向重学法的方向转变。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都是重视教法而忽略学法上的指导。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形式
有没有都行52.2% 不需要16.2%
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该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培养起自信心。
2、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由于缺少合适的倾诉对象和
必要的知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往往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这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办心理咨询室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3、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指导、培训。
家长文化水平低和教育观念陈旧,造成家教方法简单、教育效果差等问题的发生。
学校有责任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培训。指导、培训的内容是: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正确评价他们的行为、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树立正确荣辱观、人生观,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等几个方面问题。指导、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有:一是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二是通过组织听报告、听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三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四是开办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指导,直接教给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技能、技巧等。
(二)家长方面
1、更新家教观念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育子女的过程
中,家长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注重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注意包容、欣赏、自己的孩子,为他们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和完全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改正错误,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2、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法
现在的家庭教育内容应该把单一的以学习为主更新为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同时要从过去的“棍棒教育”和“高压手段”下走出来,寻找一种能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科学方法。
3、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机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或者通过书信、电
话等形式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互通信息,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一起制定符合自
己孩子特点的教育方案,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4、接受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
家长应该从社会和学校举办的报告及讲座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水平。
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和谐教育,“和谐”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健全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基础。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打破旧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承担起和完成好育人使命。
第四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模版]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我们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分析,以便我们针对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对策。我们特制定了如下调查问卷。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认真填写,您的信息将对我们的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望您给予配合,谢谢您的参与!
本问卷只做研究之用,有关内容绝对保密,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影响。希望您认真、如实填写。
年级:年龄 :性别:
一、选择。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把相应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您觉得自信吗?()
(1)非常自信(2)自信(3)有时不太自信(4)不自信(5)常常感到自卑2、您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同龄人不相上下吗?()(1)比一般人更有价值(2)当然
(3)好象总觉得没有别人能干(4)没什么价值3、如果您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1)知识(2)出身(3)财富(4)性格(5)外貌(6)其它、上中学后,您觉得您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1)成绩不理想(2)不适应宿舍生活(3)经济困难(4)好朋友对自己的背弃(5)家里不支持自己的学业(6)家庭变故(7)其它、您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
(1)有剩余(2)基本够用(3)不太够用(4)经常负债、您业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1)阅读课外书籍(2)体育运动
(3)帮家里干活(4)娱乐玩耍(5)其他7、您是否认为自己经常不被关心?()(1)是(2)不是、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9、您感到老师或同学歧视您吗?()
(1)常常感到(2)很少感到(3)没有感到10、您最不喜欢老师哪一种做法?()
(1)找家长(2)当众批评(3)罚站(4)其他、您总感觉别的同学穿得比自己好,自己感到不舒服吗?()(1)是(2)不是(3)偶尔、您是否觉得家里的环境干扰您的学习、生活?()(1)是(2)不是、您是否希望在班级中当干部?()(1)非常希望(2)希望(3)无所谓14、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是()(1)自己努力不够(2)学习环境不够好
(3)老师讲课不好(4)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5)其他15、上课时,您能否集中注意学习?()(1)能(2)有时能(3)不能16、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您会()(1)在心理憋着(2)向同学诉说
(3)告诉老师(4)向父母说(5)其他、您父(母)最关心您的()
(1)学习成绩(2)身体健康(3)情绪变化18、我觉得我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1)无所谓(2)一点点
(3)很需要(4)我心理健康,不需要19、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0、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1、您是否有自杀的念头()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2、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3、我讨厌上学()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4 感觉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1)无(2)偶尔(3)经常(4)总是
25、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1)无(2)偶尔(3)经常(4)总是
二、判断。对以下25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3、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4、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5、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6、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7、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8、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9、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0、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1、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2、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3、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14、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15、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16、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17、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18、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19、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20、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21、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22、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23、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24、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25、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第五篇:农村现状调查
本文由丑儿62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农村现状调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者:懒猫
前言: 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一直是这几年中央和政府极力倡导的事情,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真实现状,实在不容乐观。而农村 农业 农民作为我们整体国家和民族的基石,如 果还是没有一个清晰长长远的战略部署,一旦现状长久不能改观,势必动摇我们整个国家 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本文所转载的文章,需要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认真的思考下了。玉树的地震,又一次将全国人民的视线集中到了农村。虽然玉树是一个县级单位,但是 除了有几个鲜明的广场之外,同样的也是一个大农村。看到了玉树,同时想到了广大的农 村。那么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电视剧里乡村爱情里的那种风光旖旎吗?还是十里洋 场早就遗忘的边缘山区,拟或是世外桃源一般的青山绿水?如果都不是,那么真实的农村 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角落,虽然知道他的存在,但总在生活之外。最近对农村问题做了一下调查,发现在经济大潮下农村也在改变,但是农村变得已经陌生了。首先 农村的五大现状 农村,作为中国近三十年一个社会的缩影,形成了当前独具特色的农村现状,归结起来 大致存在五大现状,也可以说是五大问题。第一个 农村正在老去。由于新生儿童的减少,加上 80 后,90 后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导致了 30
岁以后的人,基本上,都不在土里刨食了。剩下的大部分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劳作。年轻人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者倒腾买卖。最好的时候也就是农忙收获的时候,还可以看 到一些年轻的身影,但是已经寥寥无几了。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 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但是随着近三十年的改变,新的状况是,农村已经变成老人的坟墓。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次是彻底的倒掉了。第二个 土地减少,70%家无存粮。由于务农人员的老年化,加上过渡的开发,使得土地大量的减 少。同样的作为人的口粮田,也在逐渐的减少。虽然最近中央也鼓励农民生产粮食,但是 各种负担使得付出和回报大幅的脱节。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现在农村家庭,大致有 70%的家庭,家无存粮。一旦爆发大旱 或者大涝,或者各样天灾减产或者绝收,都将造成极其打的问题。而且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子,那就是中国粮食的安全,却遭受到了西方 一些操纵。一旦在大灾之年,西方对中国粮食进行操控,从而就能在中国制造大的混乱。进而影响中国的政局和走向。第三个 重大疾病困扰农村。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而是一种常态化的东西了。不管是由于水污染,还是粮食污染,近年来,农村罹患重大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其中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 经逐渐的向年轻化发展。走到任何一个村庄,都会看到一些一些踮着脚尖的人在艰难的行 走;只要一问,肯定会听到很多的英年早逝的家庭的顶梁柱。这些已经非常的严重了。但是由于医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农民的治病问题。而且对疾病的来源更是没有人研究
和防止,从而导致了农村一些听天由命的事情发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第四个 子女教育负担太重。此前,一条英国的消息显示,在英国的一些好大学学校里,只有 5% 的穷人的子女在上学。那么中国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不过从农村现状看,确实一些家庭,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让孩子放弃了学业。能够上到大学的似乎又回到了 81 年的水平。整体的原因是,即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有了工作也不应能买得起房子,买得起 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供下来。还给家里整了一屁股债,倒不如早早的走入社会,多赚一些 钱,讨老婆生孩子。曾经一个事情,让人唏嘘。一个父亲为了自己女儿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就将自己完全 的交给了一个带毒作业的工厂,工厂提前垫付了上学的钱,这个人,也没黑美白的干活,最后在女儿毕业两三年后,还是因病死亡,剩下的没有还清的钱,工厂也没有再要。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教育的负担过重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了,大学里恐怕再 难以看见农村贫困孩子的身影。第五个 农村成为社会的死角。在农村乡镇企业上班的人,没有四险一金,更没有劳动保护,有 的只是超时加班,动辄被辞退的状况。同时一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闲散人员,没事可 做,就危害社会,吸毒打架,敲竹杠,路霸,村霸等,都有抬头。从这一点上看,农村显然没有城市来的光鲜和有尊严。其次 农民还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十年前,主席是非常的看重农民的,一直以来将农民当做国家的一个主要的政治力量 来对待。但是随着精英教育和专家治国,农民成了一切问题的之外的边缘问题。在一些人 的眼里,农民,只要给口吃的,就满足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学历层次,甚 至没有一身干净的衣服。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的工作,没有高低贵*之分,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当 年周总理晨曦中与清洁工握手的温暖场景,一直感动着。我干的工作再累,再苦,也是受 到社会认可的,也是受到领袖们承认的!现在再看看城市里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半百老人,工资更是抵得可怜。这些 现象是农民的问题呢?还是社会的问题? 作为任何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如果不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恐怕是不会让人信服的。曾经的中坚力量,现在被边缘化,没有人解释,更没有人关心,到底谁是对的,到底谁是 主体。最后 农村的路在何方 有人认为将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唯一方式。可是,作为一个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一旦将农村城镇化,虽然可以提高国家的生产总值,但是现实 是,中国的基础就动摇了。13 亿人口,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干什么去?难道只能是给 西方打工?只能给资本家们打工,靠着出卖自己的血汗和劳动力来支撑别人的柔软的席梦 思吗? 中国在农村问题上,在农民问题上,始终没有一个战略构想,甚至连想一想都没有。农 村的路到底在何方?这八亿人口,还要继续游离在国家各个制度之外吗? 总之,农村问题是中国目前的几大问题之一,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解决不好 农村问题,就难以抵抗社会的大风险。现在的地球是多灾多难的时候,一旦中国被西方或
者几个利益集团操控下,断粮,断水,断能源,那么中国是否能挺的过去? 而且将整个农村置于制度之外,是不是对几亿生灵的漠视,还是好大喜功的选择性遗忘? 如果连最普通的民众都丧失了信心,那么靠着几个专家和精英把持的东西,还能支撑多 久? 所以,请那些走马观花的大员们停下脚步,看一看黎民苍生,以天下为己任,做出些真 正服务于人民的事情。劳民伤财,粉饰太平,最后只能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