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教案

时间:2019-05-15 08:1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果补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果补语教案》。

第一篇:结果补语教案

结果补语教案

一、教学对象

汉语初级水平学习者

二、教学时间

45分钟

三、课型

听说课

四、教具

PPT 粉笔

黑板

U盘

卡片

五、教学内容

结果补语

六、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使用结果补语这种句式。2.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

结果补语的基本句式。

八、教学步骤(4分钟)

(一)组织教学

1.做考勤,点名。然后简单问一下大家昨天过得怎么样。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量词。用图片展示并引导学生说“一个苹果”“两杯水”“三条鱼”“四支笔”“五双筷子”。

(二)学习新课

(8分钟)1.动作演示法教“V+完”

老师故意在杯子里剩一口水,问杯子里有没有水,喝完之后再问。再拿学生的杯子同样引导学生说。

总结格式

肯定形式:V+完(+了)否定形式:没有+V+完

疑问形式:V+完+了+吗/没有?

(15分钟)2.情景举例法教“V+对/错”

让学生看老师写词语,银行、人民、期末、参观。故意写错几个字然后问学生自己写对了没,写错了几个词,真的写错了吗等。然后找同学来改正,然后问大家写对了没。

总结格式

肯定形式:V+对/错+了

否定形式:没有+V+对/错+了

疑问形式:V+对/错+了+吗/没有?(8分钟)3.“V+懂”

放一段简单的汉语录音,问学生听懂了没有。再放一段《论语》,问大家听懂了没有。要让学生多说,可以一个个问。然后再多给几个图片问大家看懂了没。

总结格式

肯定形式:V+懂+了 否定形式:没有+V+懂

疑问形式:V+懂+了+吗/没有?(10分钟)

(三)游戏

老师提前准备一些带结果补语的句子,分别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找学生轮流抽取小纸条,并根据纸条上的句子进行表演,其他学生猜句子。先才出来的学生继续抽纸条表演动作,以此类推。活动结束后,一次也没抽过纸条的学生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用今天学过的句式每个造三个句子。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之结果补语讲解(西安语风汉教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之结果补语讲解(西安语风汉教中心)

根据西安语风汉语教育培训中心的观察结果补语是众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语中结果补语数量较多,又不像别的语法点那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教学中只能是随文教授。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解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比如:

我看生词。我懂了。——我看懂了生词。我听录音。我懂了。——我听懂了录音。我洗衣服。衣服干净了。——我洗干净了衣服。我做作业。作业完了。——我做完了作业。

对外汉语老师可以尝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句型变换、选词填空等练习方式进行巩固,相信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就可以很快掌握这个重要的汉语知识点。

第三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结果补语到”的偏误分析

○马婷婷

(1.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 虚化义较强的结果补语“到”的偏误在结果补语偏误中所占比例最高。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收录的结果补语“到”的残缺主要集中在与感官类动词“看、听、想、见”及“得、受、找、学”等单音节词的组合上;“到”的误加则集中在与感知、思维类动词“体会、考虑、了解、认识、发现(发觉)、表达、影响、使”等双音节词的组合上。这与这些动词与“到”结合后的词汇化程度及使用频率有关,建议在教学上注意区分“V”和“V到”的不同,并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将单音节“V”和“到”的组合作为一个构式来教学。[关键词]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结果补语;“到”;偏误 中图分类号: H 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06-02 结果补语是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补语类型之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常常回避使用或遗漏结果补语,使结果补语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而结果补语中使用频率及出现偏误的频率都偏高的成员主要集中在虚化义较强的“到、好、成、完”等词上,其中“到”的偏误率最高(李银京,2009;刘秀萍,2012)。

现有汉语本体研究认为,动词结构“V到”中的“到”正处于一个由动词到介词到构词语素的语法化过程中。“到”和前面的动词组成动补短语,再和后面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朱德熙,1982)。“V到”后面分别可以接表示处所、时间、程度和结果的宾语,“到”的虚化轨迹也由空间到时间到等级再到程度逐渐抽象化,直到表示结果,意义完全虚化(沈灿淑,2003)。本文将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意义完全虚化的、表结果义的“到”的偏误。

一、结果补语“到”的偏误类型

我们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不分国别、不分年级综合考察了补语残缺和补语误加中结果补语偏误的情况,其中补语残缺共739条记录,结果补语残缺376条(不包含趋向动词表结果的补语),占补语残缺总数的50.88%,而“到”的残缺共219条,占结果补语残缺的58.24%。补语误加共487条记录,结果补语误加146条,占补语误加总数的29.98%,“到”的误加共85条,占结果补语误加的58.21%。从偏误的标准数学范畴分类角度来看,结果补语“到”的偏误率最高。

(一)结果补语“到”的残缺 结果补语“到”的残缺在“到”的偏误中所占比例最高。语料显示,当结果补语“到”与“看、听、想、得、受、找、见、学”等词结合时容易遗漏,以“看”为甚,动词“听”次之。如:(1)我给您写信的原因是看您公司的招聘启事。(2)我听这消息后不久,在街道上偶然碰到她。(3)整整六年的小学教育,我有幸能得他的教导。(4)由“三个和尚没水喝”,使我想在我服兵役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5)我快要毕业了,毕业后我能找好的工作。

(6)吸烟是对所有的人都不好的,可是受最大影响的人是怀孕者和青少年。上述偏误频率较高的几个词中,“看、听、想、见”属于感官动作动词,“受”为接触类动词,“找、学、得”为“取得”义动词,这些词都是单音节动词。据此,我们认为上述动词与“到”结合后出现偏误频率较高的原因除了其使用频率高外,推断这些词与“到”结合的紧密程度更高一些,其作为组合使用的频率也要高于其他动词与“到”的组合结构。如,我们粗略检索了一下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看、看到”的使用情况,“看”很少以光杆动词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而常常以“看看、看着、看到”等形式出现,“看到”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光杆动词“看”。我们也可以从《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中得到印证(见表1)。

(二)结果补语“到”的误加

语料显示,结果补语“到”的误加偏误数量仅次于残缺偏误。但“到”的误加并没有像“到”的残缺一样明显集中在与少数几个词的组合上,而是分散在“体会、考虑、了解、认识、发现(发觉)、表达、影响、使”等多个动词后。如:

(7)三天后,和尚们的努力终于使到庙的周围出现了不少口井,井里都装满了水。(8)我对他讲的课很感到兴趣了。

(9)我们那时候才发觉到自己没有决定要去哪里。

(10)我希望法院再仔细考虑到这件事的背景而且关心一般人的反应。(11)我希望他不受到法律的制裁。

(12)其实如果深入研究这个课题,不难发现到反对与赞成两派都是各有道理的。从误加偏误语料中不难发现,“体会、考虑、了解、认识、发现(发觉)”等词多为双音节词,且大多是表示感知、思维的动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由于双音节动词及感知、思维义动词与“到”结合的紧密度不高,其作为组合的使用频率也较低,而使留学生对其用法掌握不牢造成偏误?可即便如此,也无法解释此种语境中为何不能用“V+到”的组合形式,因此,深究“感知、思维”义动词与“到”组合前后的不同,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此类偏误的产生。

(三)表结果的“V到”与“V了、V好、V完、V成”的混淆

表结果的“到”附着在动词后“是为了表示动作有了结果或着落,这结果和着落即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完毕,并且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有了‘体’的语法意义”(沈灿淑,2003)。“到”的偏误语料也显示,“到”表结果时容易与表动作的完成、实现的动态助词“了”及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完成的结果补语“好、完、成”等混淆。例如:(13)自从听到(了)她的话,我的生活变化了很多。

(14)这证明人是不能孤立的,需要合作方能有效率地做到(好)更多的工作。(15)可是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成)。(16)我永远报不到(完)你们的恩惠。从收集到的语料中可以看出,此类偏误并不严重,所占比例远远不及结果补语“到”的残缺。而且这类偏误中“到”与“了”的混淆出现频率最高。

二、结果补语“到”的偏误解释

从前文对所收集的语料的初步分析中,我们知道,结果补语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动结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其他语言里,动作的结果义通过时态变化或不同动词来表示”(黄一清,2011),学生难以从自己的母语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这种超差异使结果补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意义虚化的结果补语更是令人难以捉摸。我们认为,无论是结果补语“到”的残缺还是误加,都是结果补语“到”本身语义的复杂性及“V”和“V到”结构的细小差异造成的。因此,以本文第一部分分析的结果为契机,分析“V”和“V到”之间的差别是减少此类偏误的关键。

“V”和“V到”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其语法意义的不同上。“V”只表示动作本身,这个动作是持续的,表示动作还没发生或正在进行;“到”附着在动词后“为动词增加了结果意义,表示前一动作的‘体’的句法功能,即[+完成][+实现][+获得]”(沈灿淑,2003)。如例(1)中的动词“看”只表示“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这一动作本身,这个动作是持续的,是个过程,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看到”是非持续性的,表示“看”这一动作已经完成,产生了某种结果,含有终止义。例(1)中“我写信”的时候,“看公司的招聘启事”这一动作已经完成,“写信”是“看”的结果,因此,这里该用“看到”而不是“看”。

其他类动词“V”与“V到”的区别均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但“得、得到”例外。“得、得到”都含有[+实现][+获得]义,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得到”表达的意思含有“经过努力而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如“得到表扬、得到赞许、得到奖学金、得到应有的惩罚”等。而“得”除了含有此意之外,还有“被动接受”的意义,其结果可能并非人们期望的,如“得病、得贫血”等。事实上,作为动词的“得”使用频率远远低于“得到”。一般情况下,表示[+获得]义用“得到”表达,不用“得”。

三、动词结构“V到”的教学建议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单音节动词“看、听、得、受、找”与“到”的组合形式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V到”正处于词汇化的过程当中。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就接触到了高频结果补语“到”与“看、听、找、见”的组合,我们无需告知“V到”所具有的表示“完成、获得”的“体”的语法意义,以免与动态助词“了”产生混淆。我们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将“V到”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当作一个构式,找到学习者母语与之对应的词来教学。如以英语为例说明:

到了高级阶段再详细讲解其包含的“体”的语法意义,但同时需要注意区分“V到”和“V了、V完、V好”等其他表示完成的组合的区别。

本文只是粗略地分析了结果补语“到”的偏误情况,并且只分析了“V”和“V到”在语义上的区别,我们认为学生有意识地回避或无意识地遗漏结果补语除了结果补语使用的语义限制之外,在句法、篇章方面也有一定的强制性或不可替换性,这方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第四篇:对外汉语补语体系教学

简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体系及补语与宾语的相关问题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是一大重点兼难点,补语系统大而繁杂,补语系统在逻辑上缺乏基本的自洽性,小类之间存在交叉。本文通过语法结构简要分析了在教学中补语与宾语的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补语体系 宾语 相关问题

一 定义补语

补语是放在述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一般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其基本的表达格式“述语动词(形容词)+ 得 + 补语”。例如:

1,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谓词性词语作补语)2,他住在山脚下。(介词短语做补语)3,我跑了好几圈。(数量短语作补语)

补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常用,因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他语言中很少有类似汉语补语的这种语言现象,汉语中一个包含补语的句子,其他语言会用其他方式,比如,用两个句子来表达,因而补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 简述补语体系

柯彼德对补语系统做过如下评论:补语是传统语法体系范围最广、最不科学、在教学中最不好运用的概念。”补语系统因其类别多,范围大,形异,用法复杂,已成为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1,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如:长大 洗净 听懂(2)趋向补语。如:上来 送回去(3)程度补语。如:冷死了 热的慌

(4)情态补语。如:讲得很透彻 跑的满头大汗(5)数量补语。如:看一眼 住了两年 2,补语的结构类别

(1)粘合式动补结构,指动词带表结果的动词、形容词,带表趋向的动词和介宾短语直接粘附在动词后面,如:写完、洗干净、起来、坐在地上。

(2)组合式动补结构,指用动词和形容词带“得”连接的补语,如:说得很流利,热得不得了。

(3)谓语后带数量词,如:去一次、看半个小时、少三个。

三 补语与宾语相关的问题

(一)辨析“宾语”与“补语”

宾语和补语都位于述语之后,有相似之处,例如“读一遍课文”和“读一篇课文”。其实,“读一遍”是个述宾短语,而“读一篇”则是述补短语。宾语和补语的辨别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1充当宾语和补语的成分功能不同。充当宾语的大多数是体词和体词性短语,补语则主要是由谓语或谓词性短语担任。能否用介词“把”字将述语后的词语提前。例如:

浪费了两个钟头→把两个钟头浪费了→两个钟头浪费了

休息了两个钟头→把两个钟头休息了(*)→两个钟头休息了

能否加上结构助词“得”。“得”字可看作是补语的标志。例如:

看电影→看的电影(*)

看清楚→看得清楚(*)

(二)述语后既有宾语又有补语的几种情况

(1)动词 + 补语 + 宾语。例如“我笑痛了肚皮”,“他看清楚了这个问题”一类短语中的谓语部分就是这样的组合。分析这样的组合,应该首先分析出述宾关系,第二层再分析出述补关系,即“(动 + 补)+ 宾”。

(2)动词 + 宾语 + 补语。例如“他找了我三次”,“她看了我两眼”一类短语中的谓语部分就是这样的组合,分析这样的组合,应该首先分析出述补关系,第二步在分析出述宾关系,即“(动 + 宾)+ 补”。

(3)动词 + 宾语 + 动词 + 补语。例如“他洗衣服洗得馒头大汗”,“他写问文章写得得心应手”一类短语的谓语部分。这种复杂的短语是由两个短语加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新的短语,如:他洗衣服 + 他洗得满头大汗→他洗衣服洗得满头大汗。这种组合应作如下分析,即把两个部分“动 + 宾”和“动 + 补”看成是并列的成分,这样,就可以在第一层次上分析出这个组合内部结构有联合的关系,然后再在第二层层次上分别分析出述宾关系和述补关系。

(三)表趋向的述补短语带宾语的情况

表趋向的述宾短语后再带宾语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是由于趋向补语的“来 /去”和“上 / 下”、“进 / 出”等功能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出现在述补短语后宾语的类型不同。大致上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由“来 /去”充当补语和由“上 / 下”、“进 / 出”等充当补语的述补宾语带宾语的有关情况

由“来 /去”充当补语的述补短语,后面只能带一般宾语,不能带处所宾语,如果要带处所宾语,用“V—O—R”这种非连续结构的形式表示;由“上 / 下”、“进 / 出”等充当补语的述补短语,后面可以带一般宾语,也可以带处所宾语:

进来一个人 进来教室(*)进教室来/拿去一本书 拿去家里(*)拿家里去

走进一个人 走进教室/拿出一本书 拿出图书馆

由“来 / 去”充当补语的述补短语带一般宾语是,如果述语动词是及物的,也可以用“V-O-R”这种飞连续性结构的形式表示:

拿去一本书→拿一本书去

送来一包茶叶→送一包茶叶来

2,由“上来 /上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等充当补语的述补短语带宾语的有关情况

(1)带一般宾语可以放在整个述补短语后也可以用“V—R1—O—R2”

这种非连续性的形式表示,带处所宾语时只能用“V—R1—O—R2”这种非连续结构的形式表示。如:

走进来一个人

拿出一本书

送回来一包茶叶 扔过去一串善意的笑声

走进一个人来

拿出一本书去

送回一包茶叶来

扔过一串善意的笑声去

走进屋里来

拿出图书馆去

送回幼儿园来

扔过墙头去

(2)一般宾语如果表示定指的名词担任,要用“V—R1—O—R2”这种分连续性的形式表示:

叫出那位老师来→叫出来那位老师(*)

拿出这本散文诗来→拿出来这本散文诗(*)

找回咱家丢失多年的老黄历来→找回来咱家丢失多年的老黄历(*)

语: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上述所说补语体系的教学。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提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时时创新。本文所找出并解决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在补语体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仔细辨别补语同宾语的区别之外,更要掌握补语的抽象概念,做到得心应手,熟练教学。

参考书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齐沪扬主编

《关于述补系统结构的思考 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补语系统》

《解决补语系统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

对外汉语B102班

刘才玮201006044213

第五篇:简单趋向补语“去”和“来”试讲教案

教案

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的用法

说课人:许娇 试讲人:陈迪

一、课型:初级汉语语法精讲课

二、使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

三、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会用动态助词“了”,并熟练应用于交际。

五、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什么时候用动态助词“了”进行交际。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态助词“了”在句子中的位置。3.通过讲练,会用“了”谈论做过的事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在句中的位置及“表完成“的用法。

七、教学方式:讲练结合、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

八、教学时间:10分钟

九、教具:PPT、卡片、仿真花

十、教学步骤:

(一)复习与导入(1 min.)

老师: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大家周末都去哪儿了?

小瑞,你周末去哪儿了 小瑞:我周末去公园了

老师:小瑞周末去公园了(板书)

我们还可以说:小瑞周末到公园去了(板书)娇娇,你今天几点来教室的? 娇娇:我今天8点来教室的。老师:娇今天8点来教室的(板书)

我们也可以说:娇今天8点到教室来的(板书)

老师:同学们,这里的“来”和“去”是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我们学了“来”和“去”的用法,他们经常作谓语,表示方向。大家有没有发现下面一行的“来”

和“去”,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们还是作谓语吗?那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

(二)讲解简单趋向补语“来”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

1.ppt动态过程图示

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小绿过来了 接着就显示小绿从远处滑到小黄身旁的动态过程(教师:对,小绿过来了)

(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拿来了一支笔”“小绿送来了一朵花”“小绿带来了一本书”)

2.让学生发现“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来”所表示的含义(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来”都放在哪儿呢?

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来))教师:很好,那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近了呢,所以“来”表示什么呢?

学生:表示向某人靠近

教师:对,“来”表示靠近说话人(ppt展示“来”的含义)3.游戏(传东西)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有谁愿意帮我?(瑞站到讲台背向大家)教师:这是什么? 学生们:笔

教师:现在大家一个一个地传这个,当瑞说停的时候,才可以停(瑞喊停,笔落在了小a手上)教师:小a,你要听小瑞的话,做动作

瑞读小纸条上的话:请拿来一支笔(小a拿着一支笔走上台来)(小a留下转身背向大家,瑞下去)同样的方式:传一本书,传一束花

让学生一起读游戏中的句子:请拿来一支笔

请带来一本书

请送来一束花 老师:现在大家都学会“来”的用法了吗?

那我们现在学下一个,“去”

(三)讲解简单趋向补语“去”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1.ppt动态过程展示

老师问: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他们在跳舞 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小绿跳舞去了 接着就显示小绿从小黄身边滑到跳舞处的动态(教师:对,小绿游泳去了)

(以这样的方式展示 “小绿跑步去了”“小绿睡觉去了”“小绿洗澡去了”)2.让学生发现“去”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去”所表示的含义(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去”都放在哪儿呢?

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去))教师:很好,那“去”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远了呢,所以“去”表示什么呢?

学生:表示远离

教师:对,“去”表示远离说话人(ppt展示“去”的含义)3.看图说话

展示 小女孩过去跑步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用今天的句型“V+去”说出“她唱歌去了”

(以这样的方式,练习“她跳舞去了”“她吃饭去了”)

(让学生再一起读这三个句子)

(四)活动(2min.)分小组,情景演练

在上一节课提前让学生自己做卡片。两人一组,一人读卡片内容,另一人做动作。第一组演示(请拿来一本书。我跑步去了)第二组演示(请送来一束花。我睡觉去了).......(五)布置作业(1min.)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用趋向补语“来”和“去”造句。下次课拿来和同学们分享。

下载结果补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果补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练习题

    1. 我把这个玩具给你扔________,你能接住吗? A.上来 B.过来 C.过去 D.下来 2. 那件事我已经答应________了,现在我必须去做。 A.起来 B.下来 C.出来 D.上来 3. 如果能把这些花......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练习题

    1.我把这个玩具给你扔________,你能接住吗?A.上来B.过来C.过去D.下来2.那件事我已经答应________了,现在我必须去做。A.起来B.下来C.出来D.上来3.如果能把这些花画_______,那该......

    新HSK语法-趋向补语

    1. 简单趋向补语 V + 来/去 V +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2. 复合趋向补语 V + 上来/ 上去/ 下来/ 下去/ 进来/ 进去/ 出来/ 出去/ 回来/ 回去/ 过来/ 过去/ 起来 3. 复......

    《开花了,结果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6.开花了,结果了 【教材分析】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2页,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段文字提出了本节课的研究任务,观察风仙花花朵和果实的生长变化,......

    第六节 句子里的述语、宾语、补语

    第六节 句子里的述语、宾语、补语 一、汉语里的述语和宾语 述语和宾语是句子中两个重要的句法成分。前面第三节“词组”中介绍述宾词组时我们曾说过,述语表示行为动作,宾语......

    划分句子成分及宾语补语的区别

    划分句子成分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

    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评选结果

    附件: 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评选结果 组 织 奖 97个市(县、区)教育关工委: 北京市:昌平区 大兴区 房山区 西城区 丰台区 怀柔区 顺义区 天津市:河东区 武清区 静海县 河西区 河北......

    2013年6月教师教案检查结果

    教师教案检查结果 为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科研信息处将各老师的任课教案和听课笔记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检查。现将具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