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4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5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57.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59.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6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6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6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65.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66.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67.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6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0.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71.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72.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73.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74.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75.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 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 是福为最胜
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
超踰不可计
如是菩提心
必成等正觉
76.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7.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78.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7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0.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8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3.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8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89.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90.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91.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2.淫人妻女笑呵呵 妻女人淫意若何 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93.淫人妻女毁人节 万恶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9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9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98.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9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0.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0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02.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103.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104.钟离祖师戒淫歌
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折却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今恳世人听忠告,好色来前避欲速。他女原非尔花烛,他妻原非尔眷属。他女勾尔入他室,尔莫从他暗相逐。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尔若魂销无把握,但想一误入地狱。尔若欲火难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想到此间身觳觫,自觉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纯无欲,鬼神闻之皆敬服。
10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106.狂心若歇,歇即菩提。107.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08.紫柏大师龙蛇戒淫歌 君不见,龙与蛇,本无常!
龙若有欲即为蛇,蛇能无欲鳞虫王!世人所欲固虽多,饮食男女为大屙!若以饮食较男女,男女又为欲之戈!汉高祖之大度,楚霸王之强悍。一火咸阳心不悲,虞姬别时情何软? 淮阴功高尚忍诛,戚姬临决苦踌躇。能将欲海轻掀倒,自古人间几丈夫? 西施不知是何物,倾城倾国无多力。当时若使留於越,越霸诸侯亦未必!又不见!
五百仙人善驭云,去来空际尽超群,才听宫女一声曲,神力俱遭欲火焚!苏子卿,持汉节,吞毡啖雪命欲绝,死生朝夕不可保,胡妇生儿犹所悦!欲之难断有若是,难断能断须男子!男子断欲尚多难,妇人失节何足耻? 言虽反,意甚切,字字分明心吐血,是男是女能断欲,诚为世上真豪杰!扶人伦,整世道,苟非豪杰宁堪造? 饶有周公伊尹才,未能断欲终颠倒!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臭皮袋上巧庄严,相看莫不称为妙? 殊不知,四大合成身,四蕴攒为心,若以四四观身心,何处寻? 烦恼海岂有边,龙蛇出没足云烟,人欲关头雷雨深,等闲换骨阿谁先!
109.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110.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111.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112.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13.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114.光中极尊,佛中之王。115.若能转物,即同如来。116.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117.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118.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11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12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21.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22.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123.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需不需要我们念佛念得很有功夫——不需要。需不需要我们修行得道 ——不需要。到底需要什么呢?
不管男女老少,善人恶人,君子小人,十恶不赦,没念过佛的人,不管念得好不好,临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没有什么念得好与不好,念得好与不好都能往生。124.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125.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8.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129.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13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131.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132.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
133.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有情之类,纵令在人中,以宿报故:或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或在三途勤苦之中,受苦无间。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蒙解脱。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
13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135.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136.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137.大乘经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注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东西全部包括进去。
138.印光大师说念佛的人应该“死尽偷心”,什么叫死尽偷心?“哎呀,光念佛怕不够吧?是不是还要搞搞别的?是不是还要读读经、参参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宝给你,你还嫌不够,这儿偷一点,那儿偷一点,这不是偷心吗?让这个偷心彻底死掉,完全仰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老实念佛。
139.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不仅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阿弥陀佛」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你想想,一切诸佛是不是都是无量觉,他要不叫无量觉,他怎么成佛?所以,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名号,他要不成无量觉,他就不能成佛。所以他要念他自性阿弥陀,念他自性无量觉,证得自性无量觉,他就圆满成佛了。所以才晓得,诸佛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140.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
141.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142.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14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144.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145.是心作佛,是心是佛。146.才入信门,便登祖位。
147.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48.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149.一切法从心想生。
150.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15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152.离一切诸相,即一切诸佛。
153.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154.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155.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156.蕅益大师便很肯定的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157.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158.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159.净空法语:放下 自私自利 名闻利养 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160.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161.劝修行
明明白白一条路 千千万万不肯修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 昧昧昏昏白了颜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162.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163.好了歌作者:跛足道人(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64.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165.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166.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67.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168.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169.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170.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171.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172.无边殊胜刹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转
173.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174.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175.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
176.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177.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178.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179.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180.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18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182.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183.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 则能欢喜信此事 184.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185.弥勒菩萨的《劝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不因父母所生,且导你身何得,何必灵山烧甚香,只须堂上敬爹娘,晨昏菽水随时奉,足保儿孙世代芳。
186.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187.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18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8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19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191.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19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93.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9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195.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196.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97.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
198.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大海深一十亿十六百万由旬、宽广如铁围山不可量之大海,我能以一毛端滴水尽数无馀。设若有人唸诵此一遍六字真言所获福聚功德不可胜数。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于一年有十二个月或润年有十三个月,不分昼夜雨滴滴落,我能一一尽数其滴数,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199.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200.我若真至心相信、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201.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出处:《念佛镜》
202.鲜血淋漓味足珍一样苦痛冤难伸
设身处地替他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203.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204.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205.《楞伽经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206.一切众生皆是前世之六亲眷属。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吾人累劫之亲眷,只因众生无明覆心,未能了见。
207.白香山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208.慈受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209.吕纯阳
戒杀诗
物要死时汝救他,汝要死时天救汝。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210.寿光禅师
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211.人在牢狱 终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
212.水边垂钓 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 常起悲愍
213.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214.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拔。黄迫途路险,失脚恐难脱。
215.戒杀诗明·陶周望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216.莲公净语果报相寻事可哀,谁从因地识轮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杀生一念来。
217.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218.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219.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220.弥勒菩萨戒杀诗 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221.庆寿戒杀 黄彼岸
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222.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223.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依报随着正报转 22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25.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226.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227.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28.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
229.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230.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
231.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切咒语,都是阿弥陀佛的一部分。阿弥陀佛是全体。所以「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过去讲《心经》,讲到后面,我就知道什麼是大神咒,什麼是无上咒,什麼是无等等咒。「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232.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能以此利,即能普利一切。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咒语。
233.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234.《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235.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即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236.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237.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238.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239.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240.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当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241.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242.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243.见性是功,平等是德。244.制心一处,无事不办。245.一切法得成于忍。
246.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24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48.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
249.五念无虑福无边,私心杂念是罪愆 250.莫道地狱无人见,人间便是大地狱。
251.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
252.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253.所谓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
254.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
255.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著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华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 驾,而始信其往生哉?
256.七笔勾》词曰: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 孙一笔勾。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 名一笔勾。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 章一笔勾。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绸,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257.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
258.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259.也就是,这个人啊,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到了,佛才告诉他这个法门。如果他成佛的机缘还没到,佛告诉他这个法门也没有用,因为他不是成佛的材料。260.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261.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262.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263.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264.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载宝。其数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大王。假使复以象车百乘,载大秦国种种珍宝。及其女人身佩璎珞。数亦满百持用布施。犹故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使大王供养、恭敬恒河沙等无量众生。不如一往娑罗双树到如来所诚心听法。”
265.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
266.说尽大藏非有字,道通三世本无文。一句圣号老实念,密中之密禅上禅。
267.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268.《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269.《往生礼赞》云: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270.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71.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这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看看他不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他不要经历那么多阶级,那么多的位次,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他不用经历,他从凡夫一下就跳到那么高,又是一刹那之间十念一念就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真的,菩萨都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净土三经里头细讲,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弘扬的,诸位要知道。
272.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即是八地菩萨。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中。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273.这地方的因果就不是普通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样的因果,确实连法身大士不知道的都很多。如果法身大士都知道的话,华严会上又何必要劳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因果的确很多菩萨不知道,如果菩萨知道了,他不会走很多冤枉路,他一生就成佛了,决定成佛。菩萨还要修其他的法门,就是对于这个因果还不知道,还不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他这一生还是成不了佛,还是不能到西方去。
274.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成佛了,这在极乐世界,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他发心帮助我们。给我们说只要具足信,真信、切愿,真信切愿就是“菩提心”,再加上“一向专念”,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忙就帮上了。
275.极乐世界好!好在什么地方?第一个好处,无量寿!有无量的寿命,那你一生当中当然能成就,能证得佛的境界!第二个好处,一往生极乐世界,就圆证菩提,经上讲的圆证三不退。“三不退” 是指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指初果须陀洹,见惑断尽了,位才不退,绝对不堕三恶道。行不退是指证到阿罗汉果,思惑也断尽了。念不退,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品法身。虽然证得了三种不退,但没有圆呀!圆证三不退是谁?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已经证得正等正觉,差一个“无上”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一到西方世界,那种受用,那种生活方式就如同等觉菩萨一样,谁相信?所以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可是,这个是事实,佛决不会妄语,所以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276.《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
27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就是在念佛,这个法门为「一切诸佛之心要」。心要,就是最重要的、主要的宗旨之所在,也就是一切诸佛的目的,就是弘扬念佛、劝导念佛。「菩萨万行之司南」,就是说菩萨广行六度万行的目标,就是成佛,而念佛就可达到菩萨六度万行、自利利人的目的。
278.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279.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280.念佛愈能熟,处事愈精详。
281.如果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282.发上等愿,享下等福。
283.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284.若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
285.地狱众生单单听到这句名号就到极乐世界去了。286.六字洪名更能破地狱。287.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288.不责人之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不仅可以养德,还可以远害。”
289.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
290.《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头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们都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291.真正修道人不见一切众生的过失,心才真正清净,才不染著。众生有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造极恶业的众生也没有过失。我们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尊重、赞叹、恭敬他的本性,我们自己才能成为纯善纯净。最傻、最笨的人,才把众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里面去,把自己的心变染污了,自己的心坏掉了。我们心里装一切众生的善,众生的不善我一丝毫都不装进去,所以,好快乐、好自在、好欢喜,见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这方法要学。292.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每个众生,蚊虫蚂蚁、妖魔鬼怪、花草树木,都是阿弥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心就觉悟了。
293.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
294.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295.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善恶业都变成功德,都变成大圆满。凭善业你到三善道度众生,凭恶业你到三恶道度众生,在六道九法界得大自在,广度一切众生。
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
296.病从哪里来的?心想生。念头不清净是疾病的根源,胡思乱想,生理组织排列发生了障碍。心要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为什么?里面组织排列一切正常,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他怎么会生病呢?
297.我们修的是净业,修行的重点是清净心。怎样清净呢?念佛是唯一的好方法,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用这一句佛号打掉一切妄想执著。另一个方法是修助缘,起心动念不想自己,一切作为,为大众。用我们的心力、一切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一切不为自己,心就清净了,为自己心就不清净。
298.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299.所以要改一切命,根源就在这个“轻贱众生”要治这个轻贱病,就要恭敬孝顺众生——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轻贱,我还有哪一个众生不轻贱?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不恭敬孝顺,我可能孝顺哪一个众生?
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301.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302.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303.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有慈悲。304.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305.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岂碍白云飞
306.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307.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必有原因。30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09.算了吧、不要紧、会过去的
310.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
311.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312.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313.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314.慧剑歌
柳为营兮花作寨,绝世佳人称主帅。
酒兵日夜苦相争,又有笙歌增气概。
杀人妙算是风流,斩将奇谋有恩爱。
任他举鼎拔山雄,但与交锋无不败。
力战筵前气血衰,洞房叠媾神精惫。
连年累月不解兵,管教性命从兹坏。
劝君修德立城池,不淫不纵守关隘。
一朝修得慧剑成,诛尽酒魔与粉黛。
315.女色多迷人,人惑总不见,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316.尿屎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世人恣情耽色,动曰因缘,非也。业境相随,互为流转,夙生魔障未消,还来亏损其德尔。
317.日轮渐渐短,光阴一何促。身如水上沫,命似当风烛。常须慎四蛇,持心舍三毒。相见论修道,更莫著淫欲。淫欲暂时情,长劫入地狱。纵令得出来,异形人不识。或时成四足,或是总无足。可惜好人身,变作丑头畜。今日预报告,行行须努力。
318.休夸年少趁风流,强走轮回贩骨头。不信试临明镜看,面皮底下是骷髅。
319.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320.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底平等,则大地平正。321.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322.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323.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324.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325.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326.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327.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328.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329.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330.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
331.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若使菩萨有所得着,则非菩萨,是名凡夫。332.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盘名常。
333.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 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本文集未注明出处,若欲知出处,自行上网搜索可知。愿以此功德 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南摩阿弥陀佛!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二篇:佛经感想
岁月黯淡了青春的容颜,阅历书写着人生的答卷,时间沉淀了淡泊的心田,我们与 过去丝丝相连……一些简单的语句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对于爱情,个人有个人的理 解,个人有个人的评判.爱情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昨日黄花?还是今宵 心碎的缠绵?走过了相爱的季节,谁都无法漠视缤纷的落红.寂寞的转身,挥挥手, 不说离愁,只想把一切都带走.可生活里不断重复的画面,却总是定格着美丽的瞬 间,遗忘有时真的很难.喜欢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文字简单,道理肤浅,却流露 着真情实感.再回首,梦已远,我们是否懂得了淡定从容…… 前生 500 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一直以为擦肩而过是种无法弥补的 遗憾,没想到竟然是前生五百次凝眸换来的.偶然的相遇,注定的别离,目光交会 的刹那,却是前世太多甜蜜与痛苦的纠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已远 走,灯火阑珊处,遗恨空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动人的诗句里,谁 为你吟唱着擦肩而过的痛……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爱情未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必都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即使没有任何承诺,心依旧被抓得紧紧的.生命里, 总会有份感情让你欲语还休;生命里,总会有些人让你感叹天凉好个秋.夕阳西下, 互相搀扶的老夫妻,虽然没有一句情语,可他们却用行动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 谐老”的童话.情到深处无怨尤,悲无泪,笑无声,此情有谁懂…… 一切皆为虚幻,旖旎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结局凄美,才格外牵动着我们的心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相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忠贞不二.是故事,是传说,却寄 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其实虚幻的爱情往往都是绚丽的,因为距离遥远而 无法触及.心底的痛在蔓延,情感在蔓延,期待长相厮守的愿望也在蔓延,无法拥 有却成就了永久的思念……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道理可讲,只是前生的缘分幻 化成今世的牵绊,平静的生活被扰乱,无法用理智束缚情感.不断地挣扎,却又不 断地沉沦.千帆尽过才终于懂得,其实爱情真的不可说,放在心里的东西永远都是 最美的.砰然的心动,掩藏的寂寞,悄悄地一个人诉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所说的“色”和大家平常所 想的是两个概念,是指眼睛 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 可是即使再漂亮的女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找一个真爱你的人,一起优雅地变 老,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他手心里的宝.一起拥抱着朝阳,一起欣赏着落日, 一起沐浴着风风雨雨……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或许喧嚣过后,所有的东西归于平静,包括爱情.一份心灵的守望,不计较得失,不期 待拥有,如清风,似明月,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又何许强求.生命里的美, 需要用心去解读.曾经偶遇的路口,一抹淡淡的微笑,追忆着年华似水的镜头.风 儿轻轻地吹,云儿悠悠地走,往事如烟,是谁为谁而停留…… 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 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 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 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 物的本质。4.一切皆为虚幻。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8.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9.爱本是恨的来处。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哭,宁愿你恨的糊涂,中了爱的 迷毒,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10.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第三篇:佛经名言
佛经名言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5、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2、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6、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42、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4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9、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5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5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6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6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65、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6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7、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68、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6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1、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7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73、佛经名言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5、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2、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6、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42、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4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9、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5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5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6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6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65、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6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7、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68、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6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1、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7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73、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74、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7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74、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7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第四篇:佛经感想
为谁活着?
听完净空法师讲的前十集无量寿经,我和许多人一样,听不太懂,进入不到佛经里面,但是我很清楚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你为谁而活?
只为欲望而活着的人,他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更不会顾及别人的生命。他为了欲望可以去偷枪盗窃,杀人放火,故为可耻;
为自己而活着的人,有欲望,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最重要,不会去干犯大法的事,却会为自己的狭隘自私去占小便宜,甚至坑蒙拐骗,伤害家人.同事或朋友,故为可怜;
为别人而活着的人,有合理的欲望,会珍惜生命,会关心个别人,但会因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某人身上而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焦头烂额,甚至伤害到别人也不知道,故为可悲;
为家庭而活着的人,有符合常理的欲望,珍惜生命,会关心家人,也会有选择地关心周围的人,故为可喜;
为理想而活着的人,此时欲望变成了理想。此类人珍爱生命,有家庭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有进取心,能辨是非善恶,故为可喜;
为群体而活着的人,有理想,珍爱生命,少计较得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一颗大众爱心。如慈善家,成功的企业家。只要他活着,他的企业正常运转着,他的资助对象就有经济保障,他的工人就能按月领到工资,家庭就能正常生活,就能平安和睦,故为可敬;
为国家而活着的人,思想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此类人几乎没有私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甚至家庭。如印度的甘地,中国的诸葛亮.岳飞.包拯.孙中山,故为伟大;
为人类而活着的人是圣人,他的爱已超越了地区.国家和民族,他爱的是全人类。如孔子.耶稣.默罕默德.老子.孟子,故为博爱;
为大千世界而活着的人只有佛,佛爱人类,爱飞禽走兽,爱花鸟鱼虫,爱山川河流,爱一切众生,爱大千世界,爱宇宙万物,故为无限量!
第五篇:佛经考试
《六祖坛经》疑问第三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禅修?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次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六祖坛经》忏悔第六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四十二章经》节选
后汉西域沙门迦叶摩腾共法兰译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夫人为道务博爱。博哀施德莫大施。守志奉道。其福甚大。睹人施道。助之欢喜。亦得福报。质曰。彼福不当减乎。佛言。犹若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方广如来藏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复次善男子。譬如以蜡作模。或作马形象形男形女形。泥裹其上而用火炙。销炼真金铸于模内。候其冷已。是其工匠将归舍宅。其模外为黑泥覆弊。形状燋恶内有金像。或工匠及工匠弟子。知其模冷即坏其泥既净持已。于须臾顷是金宝像则便清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眠观见一切有情。如金像模外为烦恼泥所覆裹。于内虚冲满有佛法无漏知宝。善男子我今观见一切有情悉皆如是。在菩萨众而说妙法。若菩萨摩诃萨。若得寂静清凉。如来为彼有情。以金刚器仗净其法眼。除其烦恼及随烦恼。为净如来智宝藏故。善男子如来犹如持宝像者。善男子而破彼色及随烦恼。令得解脱是名如来。善男子如来应正等觉。见一切有情如来藏。为无边俱胝烦恼藏中之所沉没。为彼有情破烦恼藏。于佛智见安立无上正等菩提。尔时世尊说伽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