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反思
1、引入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不断递进知识,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欲望,也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
2、本课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动探究,但效果不佳,学生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知识层面、表面的东西,创新及深层次的探究等同于形式。究其根源:学生学习习惯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
3、设计的教学环节未进行完,强化训练不够到位,应让学生在课前就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这样课堂时间就充足有余了。
第二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3、放映《列宁同农民交谈》图片,指出:
它描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来访的农民的情景,反映出革命领袖和普通农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融洽的关系。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革命胜利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上的探索。如今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
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2、运用课件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192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5。
3、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1917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项目 英国 苏联 时间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 1928年 到1937年
开始时的重点部门 社会制度 轻工业(棉纺织)
重工业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自由竞争
资金来源 殖民掠夺、举借
外债 积累多投资
高度集中的计划运用行政手段高
建设
教师指出: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很快,具有后来居上的显著特征。其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计算到个人,仍然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迟缓,民众的不满情绪就很容易被敌对势力所利用。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 2 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
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比较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导致个人专断。
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②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③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不能从农民手中拿走太多东西;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练习巩固
1、完成第10页“练一练·选择题”: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D)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2、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时间 1917.3 1917.11 1921 1922年底 1936
重大事件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苏联通过新宪法
1918~1920 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8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3、完成《填图册》第3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建议学生结合政治科内容,总结学习本课的心得体会:看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必须切实维护民众的利益等等。
第三篇: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设计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含课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⑤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②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成果引出新课。②创设中共八大的模拟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问题。③调动全体学生进行研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④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②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然后看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得出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同时,用比较的方法,交待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来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样,学生能从感知到视觉,从认识到理论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让学生了解“左”倾错误的标志。然后让学生分析我党和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展开大讨论,进行深刻的剖析,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根源以及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教师一定进行全面地总结并正确导航。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前两节课和本节课的历史环境,通过时空隧道了解其相关内容。
2.问答学习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问题,调动学生的快速思维,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探究。
3.分析研讨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进行研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前导学
1.用欣赏图片的方式,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指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音、图片和文字资料。3.安排学生编排历史短剧。教学渗透点
1.通过朗读和讲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渗透历史和语文学科的整合。2.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渗透历史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
3.通过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找出发展我国经济的最佳途径,渗透历史和现实的整合。教学资源
1.沈起炜主编《华夏五千年》 2.《上下五千年》VCD光碟 3.各种多媒体课件
4.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http:// 5.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板书设计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机床、喷气式飞机、红旗轿车、南京长江大桥
多媒体演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让学生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兴趣,来更好的复习旧知识)。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回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请看大屏幕上两个问题:
1.三大改造都改造了哪三个方面?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
生:三大改造是改造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三大改造时间是1959年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学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做到自然的链接)。
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党和人民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呢?请同学翻书到第6课。
讲授新课:
师: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教材并尽快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多媒体演示:中共八大会址。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1956年底
生: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为了强化重点,使学生对中共八大有更全面的认识。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达到学生熟记重点内容的目的)。
多媒体打出讨论题: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师:请大家共同讨论,然后,学习小组选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生:中共八大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生:中共八大制定的任务是符合当时国情。生: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生:中共八大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师:各组代表发言都很好,有一定的水平,接下来我们切入本节课下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多媒体演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
多媒体演示:严重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师:看到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寓教于乐,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难点不难)。
生:火车拉一个大苞米太夸张了吧(同学大笑)
生:(模拟表演)那玉米和谷穗能坐小孩,我家种那黄瓜就能当单杠(同学们大笑,鼓掌)。
师:通过同学们的自由发言和笑声,我想大家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当时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看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
1.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2.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 3.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在大屏幕上老师打出正确的提示。
师: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我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我党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失误,只是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于是,在1961年春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使生产好转。
师: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请同学们看书,找一找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
多媒体演示:请大家说出每张图片反映的是哪位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识图和迅速记忆能力)。
生:邓稼先 生:焦裕禄 生:王进喜 生:雷锋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再请一位同学谈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生:大庆油田的建成。电子、原子、航天等新兴工业的发展。
师:我们这节课同学们对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懂得学好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道理。接下来,我们继续推出延伸探究题,请全体同学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锻炼学生的论辩能力。使同学们的兴奋点达到高潮。让学生学会史论结合,学会表达和表现)。
多媒体打出延伸探究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全班同学按着研讨学习小组坐在一起,进行研讨)。
生:尊重客观规律。
生: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生:发展高科技领域。
生:要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生:反对浮夸,实事求是。生:提倡节俭,反腐倡廉。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思维活跃,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你们的观点对现实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请记录大屏幕上的提示。学生的发言各有偏重而且并不全面,教师在大屏幕打出正确答案,便于学生记忆)。
课堂小结:
师:接下来,请两名同学把我们这堂课进行小结。(继续让学生学习表达和表现使课堂始终体现以学为本)。
生:本节课全面介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着重叙述了其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和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也再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
信息反馈: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老师编写了一些相关习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来共同完成。
多媒体演示:选择题和列举题 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本节课设计的延伸探究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表述你的观点(把历史和语文有机地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3个班的历史教学。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每一天只是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每堂课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简单,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我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中考历史考试资料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资料较多,上学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资料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因为历史以前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最多也就是期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平常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资料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像学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难度,不仅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长期进行这样工作,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养成,学习兴趣定会浓厚。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标志。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潜力也是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的。因此,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和探究。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潜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光、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透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务必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潜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此刻、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潜力。“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我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潜力的有效途径。
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明白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用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必须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状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加强中考、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初三的教学工作是直接应对中考考试。作为初三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我经常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考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潜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构成习惯。
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决定等诸方面的综合潜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作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至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我任教初三年级的历史,本次期中检测成绩不理想。从检测的状况来看,在选取题上得分相对较好,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后面的综合题部分失分较多,明学生的理解分析潜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综合题训练不够。
反思前阶段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备课不充分。虽然自我已任教初三历史有几年,有了必须的基础,但是每节课前还都就应进行认真备课,个性是背的科目,去年教的有些资料此刻已经忘了,自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每节课只是去上课,有的没有认真备课,课堂上讲了一些过多的资料,低效重复性的东西比较多,造成整体课堂质量的低下。
二是教学抓得不紧。对时光抓得不紧,包括双休日,没用在教学上。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状况,到此刻连一半的学生姓名都叫不上来。对学生学习状况了解也不够,针对性的辅导也没实施。对学生日常学习状况虽然进行了必须的过问,但是没有认真研究制订具体的有效的措施,或者只是提出了一些要求,但是缺乏进一步的落实措施,使这些要求流于形式。对各种习题集没有进行深入综合归纳,基本没有推给学生高质量的精品练习题目。
为在今后工作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改善课堂教学。规范办学秩序以来,课时数量得到了规范,课堂上的时光很有限,平日又不允许副科布置作业,并且主科老师教学抓得很紧,平日学生课余时光很少,有时连作业也写不完,根本没时光来学习其他科。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务必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为此就要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既要将该讲的讲到,又要让学生有时光掌握。
二是要抓好部分学生的课外辅导。透过检测发现,有的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历史科分数很低,而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班级达十余人。对此,今后计划透过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利用中午进行个别辅导等方法来促进他们提高。
三是要加强对各类题目的分析。要对各类习题集的题目进行分析挑选,选出优秀题目推给学生,让学生用少时光学生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要加强对学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并且大力抓好落实。
五是要采取更有效的管理办法,主要是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
六是要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实施。在复习期间,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备课和复习,争取使复习得到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抓紧每一天的时光,用心研究和加强教学工作,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