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永遇乐导学案及答案

时间:2019-05-15 08:1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念奴娇、永遇乐导学案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念奴娇、永遇乐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篇:念奴娇、永遇乐导学案及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版块,这个版块有两篇古代诗词。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方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赏析古诗,也能提高他们应试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读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诗词的常识,知晓赏析的技巧,首先解决“读懂”的问题。

2、学习古诗词朗诵,会背诵默写本文。

3、学会抓关键词,并分析其妙处。

4、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词人在词中抒写的复杂情感。

5、体会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时设置:一教时

自学导引

一、由已教课文《赤壁赋》导入,并明确本文的学习要求。

二、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

指名学生回答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三、朗诵

1、听录音朗诵

2、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公瑾()纶()巾 强虏()早生华()发 酹()

四、读懂和理解

1、古代诗歌有碍理解的几个说明

(1)词序错位——需要我们理解时“拨乱反正”

例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调整顺序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语意跳跃,表达不全——需要我们想像补充

上例,补充为:(我在)寒秋(中)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北去。

(3)用典故——弄清典故,推断意思

2、对于一首难理解的古诗词,如何从外部寻找信息?

(1)从标题中找信息。以本文为例“赤壁怀古”,可以找到什么信息?

(2)从作者找信息,本文作者苏轼可以找到什么信息?

(3)从注解中获知有关内容

(4)从给出的问题中找信息。如本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你从这个问题里不能看出点什么吗?

3、一般步骤:

(1)先通读,大致弄懂写什么事,抒什么情

(2)前后勾连,揣摩跳跃的语意(3)围绕有关问题,借助关键词做分析解说

4、理解本词

(1)请你勾连前后句,进行必要的补充,把上片的意思表达出来。

(2)再请你勾连前后句,进行必要的补充,把下片的意思表达出来。

问题探究

1、你从这首词里咀嚼到词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

3、请你以这首词为例,说说“豪放”派词,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4、你欣赏词的哪几句?或者哪几个字?并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巩固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学习感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版块,这个版块有两篇古代诗词,这是第二首词。教学的重点和前文一样还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赏析古诗,提高他们应试的做题能力。教学中注重读诵。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的有关典故,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学习古诗词朗诵,会背诵默写本文。

3、感受辛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词人在词中抒写的复杂情感。

4、体会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时设置: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词属豪放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领。21岁时,他在敌后组织起义,并参加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宋高宗绍兴32年,他南下与南宋联系,准备合击金人。回军的途中,知起义军的首领被叛徒杀害,便带领50骑,夜闯有五万金兵的营垒,活捉了叛徒,随后带领万余人投奔南宋。朝廷并没有让他指挥这支军队,而是安排他去做地方官。他曾提出过很多备战和抗金的建议,但均未被采纳。他在朝廷内又受到主和派的排挤,郁郁不得志。晚年,主战派得势时,他被启用为镇江知府,在任内特别重视备战工作。但由于对当时的当权者韩侂胄急功冒进有看法,仅一年多时间,又被解职回家,不久便郁郁而死。本文正是写于镇江之任(66岁),他预感到韩氏的北伐难以成功,登上北顾亭,北望中原,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词。

三、朗读:

1、听读

2、散读(注意节奏)

读音:舞榭()巷陌()狼居胥()

五、同学合作,将词句前后串联,翻译。

六、赏析同学合作,先思考,再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学会归纳诗词的内容: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选择词句品味,看看词里有怎样的气势、氛围和情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这首词的写作特色是多用典故,说说运用典故有什么好处?

巩固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京口,即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感悟:《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

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版块,这个版块有两篇古代诗词。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方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赏析古诗,也能提高他们应试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读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诗词的常识,知晓赏析的技巧,首先解决“读懂”的问题。

2、学习古诗词朗诵,会背诵默写本文。

3、学会抓关键词,并分析其妙处。

4、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词人在词中抒写的复杂情感。

5、体会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时设置:一教时

教时教案

一、由已教课文《赤壁赋》导入,并明确本文的学习要求。

二、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已经涉及)。

学生回答: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三、朗诵

1、听录音朗诵

2、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公瑾(jǐn)

纶(guān)巾

强虏(lǔ)

早生华(huā)发

酹(lèi)

3、自由散读

4、指名模仿录音朗读

四、读懂和理解

1、古代诗歌有碍理解的几个说明

(1)词序错位——需要我们理解时“拨乱反正”

例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调整顺序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语意跳跃,表达不全——需要我们想像补充

上例,补充为:(我在)寒秋(中)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北去。

(3)用典故——弄清典故,推断意思

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决不能按照字面理解,只能弄清典故,推断意思。词人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对于一首难理解的古诗词,如何从外部寻找信息?

(1)从标题中找信息。以本文为例“赤壁怀古”,可以找到什么信息?

(赤壁,是地点;怀古,缅怀古迹或者古人,本文是人——周瑜)

(2)从作者找信息,本文苏轼——仕途坎坷而又追求豁达

(3)从注解中获知有关内容

(4)从给出的问题中找信息。如本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你从这个问题里不能看出点什么吗?

3、一般步骤:

(1)先通读,大致弄懂写什么事,抒什么情(2)前后勾连,揣摩跳跃的语意

(3)围绕有关问题,借助关键词做分析解说

4、理解本词

(1)请你勾连前后句,进行必要的补充,把上片的意思表达出来。

(长江滚滚东去,后浪推前浪,浪涛流逝了时间,也流逝了千古以来的英雄人物。旧营垒的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时期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这里,乱石直指天空,惊涛拍打着岸边,浪花像卷起的一堆堆白雪。河山美丽如画,生出多少英雄豪杰啊。)

(2)再请你勾连前后句,进行必要的补充,把下片的意思表达出来。

(想像当年的周瑜,娶美女小乔,年轻英俊,卓越不凡。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从容谈笑,指挥若定,说话间,强敌全军覆没。神游故国,要笑我多愁善感了,头发早已斑白,人生却无成。人世间很多事情不由自己啊,世事如梦。我还是洒酒祭月,寄托自己的情思吧。)

五、赏析讨论(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你从这首词里咀嚼到词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

3、请你以这首词为例,说说“豪放”派词,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4、你欣赏词的哪几句?或者哪几个字?并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第1题答案:对周瑜的羡慕赞扬之情;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自我排解,豁达超脱之情。

第2题答案:整首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起兴,引出“千古风流人物”,再由眼前的“故垒”引出 “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下阕先描写周瑜的功业,再联想到自己的衰老,抒发壮志难酬之情;结句,议论“人生如梦”,突然想开,洒酒祭月,寄托情思。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第3题答案:①描绘的景色多有雄壮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语言多气势磅礴,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③刻画豪迈之人,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建功立业来抒发自己的悲壮之情。

第4题答案:三个动词“穿”“拍”“卷”,描写出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博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写山石用“穿”,写浪涛用“惊”“拍”都是比拟,用“雪”借喻波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几 7 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像,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六、背诵、作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

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版块,这个版块有两篇古代诗词,这是第二首词。教学的重点和前文一样还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赏析古诗,提高他们应试的做题能力。教学中注重读诵。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的有关典故,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学习古诗词朗诵,会背诵默写本文。

3、感受辛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词人在词中抒写的复杂情感。

4、体会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时设置:一教时

教时教案

一、导入

在中国词坛上有位人物,能够上马带兵打仗,下马写诗作赋,做官造福一方百姓,他就是被人们誉称为“词坛飞将军”的辛弃疾。今天我们要学他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词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词属豪放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领。21岁时,他在敌后组织起义,并参加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宋高宗绍兴32年,他南下与南宋联系,准备合击金人。回军的途中,知起义军的首领被叛徒杀害,便带领50骑,夜闯有五万金兵的营垒,活捉了叛徒,随后带领万余人投奔南宋。朝廷并没有让他指挥这支军队,而是安排他去做地方官。他曾提出过很多备战和抗金的建议,但均未被采纳。他在朝廷内又受到主和派的排挤,郁郁不得志。晚年,主战派得势时,他被启用为镇江知府,在任内特别重视备战工作。但由于对当时的当权者韩侂胄急功冒进有看法,仅一年多时间,又被解职回家,不久便郁郁而死。本文正是写于镇江之任(66岁),他预感到韩氏的北伐难以成功,登上北顾亭,北望中原,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词。

三、朗读

1、听读

2、散读

注意节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意读音:舞榭——(xiè)

胥——(xū)

四、内容理解

(1)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252),一代明主,英雄豪杰。赤壁之战中,不惧怕曹操的汹汹气势,联合刘备,打败曹操。曹操曾不无感慨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暗用典故。元嘉是刘裕儿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刘义隆遭到对手的重创。

(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祭祀供奉,而不知道这曾是外族入侵的耻辱。(这里暗指敌统治区的人民已经精神麻木,时间长了将不利于收复失地。)

(9)廉颇:暗用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多次打败仗后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考察廉颇时,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假字为: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比喻自身衰老,却仍有廉颇的斗志;也比喻自己和廉颇一样遭到冷落,壮志难酬;又比喻统治者不能恰当用人。)

(10)怀古:缅怀旧事。

(11)风流:指业绩。

(12)封狼居胥:北方地域两座山名。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

(13)赢得:落得

(14)凭谁问:向,靠。

五、同学合作,将词句前后串联,翻译。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有谁还想到我呢,即便像当年赵王想起廉颇,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六、赏析

同学合作,先思考,再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学会归纳诗词的内容: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缅怀古人业绩,哀叹人间世事变迁;下片:借古喻今,警醒世人,并感叹自己的境遇。

2、选择词句品味,看看词里有怎样的气势、氛围和情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境界宏远,气势辽阔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气势雄壮、沉郁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氛围萧索、冷落、沧桑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气势雄壮、豪迈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情感凝重,忧心忡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情感悲凉、悲怆

3、这首词的写作特色是多用典故,说说运用典故有什么好处?

运用典故,借史讽今。如借刘义隆元嘉草率出兵的惨败,讽喻韩侂胄的急功冒进。

运用典故,可直而不露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畏缩无能。可收言简意丰之功效。

运用典故,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用廉颇被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

运用典故,切合怀古的题材,形成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如写刘裕北伐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人们忘记国仇家恨,“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

七、背诵、作业(做书后练习)

奴娇巩固延伸

答: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解题思路】回答(1)题既要正确理解词中诗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感情,又要了解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将对孙权的了解融入其中即可作答。解答(2)题,要能知人论世,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答案:(1)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2)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温馨提示】

l。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 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了解作者,关注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可以很好地掌握人物形象所寄托的作者情感。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得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物语言“念”,神态“独”“怆然而涕下”很好地展现了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第二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

•赤壁怀古》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2、理解映衬、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3、把握结构,理解含义,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重点难点

把握结构,理解含义,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念奴娇”词牌的由来: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3、关于豪放词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4、介绍写作背景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公瑾(jǐn)纶(guān)巾 强虏(lǔ)早生华(huā)发 酹(lèi)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浪淘尽(冲洗、冲刷。)②千古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功绩;杰出的)

③人道是(说)④乱石穿空(陡峭不平的样子。)⑤雄姿英发(卓越不凡)⑥一尊还酹江月(同“樽”,酒具。)

3、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借喻、对偶)②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借代、夸张)

4、下列诗句划分音节正确的一项是(B)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C、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三国、周郎、赤壁,一词一顿,铿锵有力。)

三、合作探究

1、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描写赤壁景观?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岸、千堆雪(浪)。

“乱石穿空”是从形体的角度来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

“乱石穿空”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

这些景物写出了赤壁的气势宏大 和雄奇壮丽。

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把眼前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描写的宏伟、壮阔、气势磅礴,(作用)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2、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产生了哪些怀古情思?

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3、词中有几个动词用的特别好,请找出来,并分析好在哪里?

(1)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

(2)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老师想到了柳永的《望海潮》中也有一个“卷”字。“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个“卷”字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可谓有声有色。

4、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羽扇纶巾”的为什么不只是诸葛亮,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呢?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

(1)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2)婚姻:小乔初嫁了(我们平常说“出嫁”是哪两个字呢?——出嫁。“出嫁”与“初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苏轼记周瑜,主要是想起赤壁之战,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并且“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为什么这样写?但如果

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小乔出嫁了”更衬托出周瑜的年轻有为和春风得意。(3)长相——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儒雅、风度翩翩,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这样,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即“风流人物”。

苏轼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是要表达自己此时的内心情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的去处。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5、对于“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积极的情感,有人认为是消极的情感,结合本词的特点及作者人生经历,谈谈你的观点。

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间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开始的激昂慷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

苏轼写周瑜一世豪杰,风流潇洒,就表现出他对周瑜的羡慕。一个人羡慕英雄,热爱英雄,他的骨子里就一定有着英雄基因。苏轼羡慕英雄,他本身就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所

以后面苏轼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笑话我多情啊,我本想成为周郎那样的人,却因为“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就产生了——心灵的苦闷。苏轼如何来化解内心的苦闷呢? “一樽还酹江月。”倒了一樽酒,倾洒在长江里。其实,是把苦闷装进这樽酒里。我们通常是借酒消愁,把苦闷装进酒里,喝进肚里,但是苦闷还在我们心中。苏轼却非常潇洒地把内心的苦闷吐出来,倒进酒杯里,倾洒在长江里,让长江的水带走自己的苦闷。词人就排解了、化解了苦闷,精神就得到了解脱。苏轼就从失落的苦闷中解脱了出来,这种人生态度就叫做旷达。不把宠辱放在心上,让这些苦闷都随着长江水流去吧,我要快乐的对待今后的每一天生活,享受这自然的美景,享受这赤壁的壮丽。

6、《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

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四、总结全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告诉我们当我们苦闷的时候,不妨把苦闷从心里倾倒出来,然后轻松上路,愉快地面对人生,面对生活。苏轼在词中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旧有着启示。

《苏轼词两首》节节过关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公瑾(jǐn)樯橹(lǔ)羽扇纶(lún)巾

B.酹(lâi)江月 雄姿(zī)早生华(huā)发

C.狼狈(bâi)已而(ãr)何妨吟啸(xiào)

D.芒(mánɡ)鞋 料峭(qiào)一蓑(shuāi)烟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风流 念奴姣 故垒西边

B.遥想 浪涛尽 小乔初嫁

C.萧瑟 人道是 乱石川空

D.周郎 任平生 山头斜照

3.下列句子在诵读时,节拍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B.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暮去朝来颜色故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6.下面的诗(词)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是()

A.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说说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即“人们传说是”,言下之意,当年周瑜在赤壁兵败曹操...的历史故事,广为人民传颂,为下片描写周瑜埋下伏笔。)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四个字是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概括,一个“画”字强化....了豪杰人物活动的背景,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意,同时也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意。)

C.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作者正值从沙湖买田归来,脑子里装的全是购置家业一....事,所以对外界天候的变化竟然全无察觉。)

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表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即不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诗人开篇即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表明他对骤然而至的风雨所抱的态度。)8.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怒潮卷霜雪,天堑无涯。(这个诗句描写了钱塘江水势汹猛,江面辽阔。)B.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个句子诗人采用了借代和对比的描写方法。)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诗人在描写紧张急烈的战争场面中插入这个细节,使词在密中有疏,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周瑜一代武将的勃勃英姿。)

二、根据要求背诵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诗句

1.描写“江山如画”的诗句是

___。描写赤壁之战中周喻形象的诗句是

。2.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是

,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3.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 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 琶,铁绰板,唱‘

’。”东坡为之叹服。

参考答案

1.C(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2.D(A.姣—娇;B.涛—淘;C.川—穿)3.D(正确的停顿应是“封/狼居胥”)4.D(B项“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5.C(①“英俊杰出的”;②“繁华的景象”;③和④都是“旧”的意思)

6.C(C项是直接抒情,其他三项和例句都是借景抒情)

7.解析:本题旨意不仅在对词语意义的理解,而且在对其作用的分析,实际上这是一道语言鉴赏题。题中没有指明是一项,便暗示可能是多项选择题。(1)“人道是”即“人们传说是”,言下之意,这里的赤壁不一定就是当年三国时周喻败曹操的赤壁。用语非常准确。(3)“余独不觉”与“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荡胸襟。

答案:(2)(4)

8.解析:这道题目涉及诗句内容和表现技巧的分析。(1)词的题目是《望海潮》,这个句子照应了题目,描写的是钱塘海潮。(2)“雨具”借代拿走了雨具的仆人,“同行”与“余”对比。(3)“小乔初嫁”是疏笔,战争场面是密笔。(4)“羽扇纶巾”代指周瑜,“樯橹”代指曹操水军,周瑜在词中是儒将的形象。

答案:(4)。

二、(1)乱石穿空,惊涛拍崖,卷起千堆雪。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杨柳岸,晓风残月。

大江东去。

第三篇:念奴娇学案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3.使学生在体味山川的壮美、人物的俊杰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比较阅读杜牧的赤壁诗之后了解、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分析学生特点,广泛查阅资料。学生:

1、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

2、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熟悉其生平情况。了解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知密州、杭州、湖州时,曾在诗文中涉及新法弊端,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摘出其诗句,以谤讪朝廷罪而将他逮捕人狱,是为“乌台(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本篇便写于黄州贬所,失意惆怅,事业无成,理想与现实矛盾无法排解,难免忧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时游赤壁所作,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了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中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壶中天》等。双调,一百字。

2、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樯橹”在本句中修辞: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灰”字用法: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二、赏析全词

(一)、欣赏录音朗读,个别读,整体朗读感知

(二)、通过朗读,感受该词的艺术风格。

(三)、赏析词句

1、赏析上阙(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中意象有哪些?有什么内涵?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淘尽的是千古风流人物,而不是砂砾,可见,这里的“浪”不只是长江中卷起千堆雪的浪,也是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长河中的巨浪。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而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有时光流逝之感。作者面对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荡,怀想往昔无数的风流人物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将眼前之景与历史的风流人物联系在一块儿了,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为下阕英雄出场作铺垫。(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句最具表现力的词有哪些?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此句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水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实写赤壁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巨涛拍岸,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

乱——险怪,夸张。“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雪——水色纯白如雪。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3)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土。?于 “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

(4)小结上阕:上阕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而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

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2、分析下阕

1、上片重写景,下片 “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阕前六句,苏轼着力刻画周瑜的形象。

(1)哪些诗句是直接写周瑜的?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关于周瑜的历史事实)

“雄姿英发”,英姿勃发,勇武刚烈。“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

明确: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潇洒从容、才华横溢——正面描写

(2)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

1、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年轻有为、少年即能建立功业的形象。

2、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侧面描写

(3)对周瑜的追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的句子?

明确: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主旨句 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 ”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4)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写作背景介绍:苏轼,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夹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屡受排挤,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诽谤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深感壮志不 酬啊。此诗为被贬黄洲时所做。他来到少年得志的周瑜建立功业的黄洲,面对赤壁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在看看自己,华发早生(苏武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想起成就了一番大业的周瑜,对比自己,不由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诗人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之后的心理反映。(5)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只有江月是永恒的,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

主旨总结:

通过对月夜江上雄奇景象的描绘,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念,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事业的向往,曲折地抒发了自己空有才华、极有抱负却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心情。

三、拓展

1、学完此词,有写作启示?

7、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我首先想到,站在天国的门口,这里没有飙车……

8、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我相信: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是亲情的慰勉,那是友情的鼓励,那是信念的激扬……它们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请你以“隐形的翅膀”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出题老师看来是张韶涵的粉丝。

9、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刘欢唱的歌词大意:

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弱问,这是哪首歌儿?

10、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这也是一种___,命题作文 这也是一种出题形式,虽然很弱智。

11、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踮起脚尖……嗯,想到了最性感的画面:一个女人踮起脚尖接吻。

12、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 命题作文——熟悉

一年前的地裂山摇中逝去的面孔,是不是还很熟悉?

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

2、自定立意。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见证很多,被灭掉的证人也很多。

14、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

第四篇: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一、学情分析

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按其艺术风格,宋词可分为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同学们对于豪放派词人苏轼是不陌生的,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豪放词人苏轼的典型代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三、教学重点:

描写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追思周瑜当年雄姿。

四、教学难点:

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六、教学时数

二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会让我们想到那个鼓角争鸣、充满纷争的乱世--三国,那是个催生英雄的时代,如今虽世殊时异,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传。

请看下面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驰马射虎的孙权)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文武双全的曹操)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现处不愧青天。

(忠肝义胆的关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作为苏轼,他又最欣赏谁呢?三国英雄如此众多,为何他偏偏对周瑜如此推崇?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苏轼。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苏轼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散文:唐宋八大家 诗歌:开创豪放词风

(三)、朗读全文:

1、教师范背。

2、全班齐读,并思考: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好,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如何体现出这种豪放的呢?我们后文见分晓。

提示:该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四)、欣赏上阕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

2、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物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4、这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为什么?

赏析三个词――淘、穿、卷。

(1)淘。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穿

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卷

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形象真切。

5、面对壮美 的赤壁景观,作者依次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

6、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五)、赏析下片

1、下 阕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个历史人物?

(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周郎”形象有何特点?

(“羽扇纶巾”,从服饰上写周瑜虽身为主帅,身当大敌,却羽扇便服,不着戎装,这里把周瑜写得多么闲雅、雍容,真是风度超人。“谈笑间”从神态上写,周瑜不是“叱咤风云”的大声疾呼,而是谈笑风生,从容镇定,结果使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可见他韬略过人、战功显赫。作者写战争,写豪杰,不渲染金戈铁马的紧张气氛,而着笔主帅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列的。)(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3、周郎如此,苏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词的结尾?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周瑜年轻时即战功显赫,垂名千古,而自己呢?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这怎能不令人感慨万端!(读这首词的人,一般都说结尾消极。联系前边怀古的内容看,他写的意气飞扬、气概不凡。因此可知他不是真消极,真消极就要隐退,不会“遥想公瑾当年”了。但面对现实的政治迫害,四十七岁的苏轼,又不能不感叹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但他这种感叹,正是对所受政治迫害的不平,正是不忘世事的表现。所以在表面的消极中,含蕴着他的不甘消极的用世精神在内,这是这首词中的主流。)

4、朗读下片,总结。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六)、师生讨论总结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1、思想感情:(1)全文线索:

大江东去 → 江山如画 → 公瑾当年 → 人生如梦

(总揽全篇)(描画景色)(追想历史)(抒写情怀)(由景而人,由人而己。)

(2)一方面,对英雄充满了无限的倾幕与向往,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示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作者看破红尘,借洒浇愁,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概括要点: 咏赤壁,怀周瑜,抒情怀。

2、艺术特点

这首词以“赤壁怀古”为题,内容很好地照应了标题。将写景、怀古、抒情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词特点:豪放的风格。

A、明确:《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此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作品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出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昂奋的豪情和旷达的思绪。B、归纳豪放的风格:

词风飘逸豪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宽阔、深刻;气象恢弘雄放,格调高昂、健康;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

八、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2、完成练习册

九、板书设计: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醉看

江山如画

写景

遥想

英雄当年

咏史

激奋

旷达 沉思

人生如梦

抒怀

感伤

超脱

十、课堂总结

作者本来胸怀报国之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梦。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古代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都体现了全词豪放的风格。

十一、课后反思

第五篇: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常守波

教学目标:

一、了解宋词。

二、领会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教学方法:

“八面受敌”读词法。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二)深入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宋代文人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跟着苏轼豪迈的步伐,走进宋词瑰丽多姿的殿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

二、宋词简介:

词产生于唐代,鼎盛于宋代。词是一种配乐的诗歌。唐代传入了大量的西域音乐,称为胡乐。胡乐与民间音乐结合,称“胡夷里巷之曲”。这种配合燕乐的歌,句子有长有短,所以也叫长短句。又以每首歌的字句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每首词都有调名,称为词调。每调的音乐有一阕的,称为单调;有两阕的,称双调;也有三阕的,较少。每调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数和韵调。

词的产生最早起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绝大多数是民间无名氏创作。到了唐代中期,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了《忆江南》等,不少诗人亦间或作词,词开始在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晚唐、五代出现了词的专门作家和专集,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66首。《花间词》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共收有18个词人写的500首词。从此,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立称为一体,并与诗并行发展。宋代名家辈出,是词的繁荣时期。词从产生一直到北宋初期,风格哀婉,表现了细致、缠绵的感情,称为婉约派。到了苏轼,用词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创造了一种豪迈的风格,称豪放派。到了辛弃疾,这种豪放词风进一步弘扬。

三、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名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其长子苏迈也有才名,我们曾在对《石钟山记》的学习中接触过。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名垂青史。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他是北宋时代最大的一家。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他首开一派豪放词风,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特别是他在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作品,如精金美玉、行云流水,历来被人称 道,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

3、上阕写赤壁景色,是第一部分。下阕写了周瑜的风采业绩,又写了对人生的感慨,分别为第二、第三部分。连缀第一、二部分的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个过渡句,又用“遥想”转入第二部分,用“故国神游”转入第三部分,这三部分联系自然而紧密。

五、上片研析:

1、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它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大江” 不仅写眼前的江水,而且着眼于整个长江;不仅写眼中所见,还写心中所想,把空间拓展开了。还指历史的长江。

2、把“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

(小结:我们的词人不愧是一位高明的画师,他挥洒如椽的画笔,把一泻千里、日夜东流、滚滚滔滔的万里长江,像电影全景式鸟瞰镜头似的推到读者面前,在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时空背景里,我们既能看到长江波澜壮阔、磅礴浩瀚的气势,又能联想起那些扭转了乾坤的历史巨人。尽管他们的躯体已被大浪淘尽,随岁月逝去,但是,他们创立的辉煌业绩却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可以抓住哪几个动词赏析?

解说:“穿空”二字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写出了一种动态。“惊”写出波浪汹涌。“拍”字描绘巨浪搏击江岸。“卷”字把滚滚惊涛汹涌而来,掀起层层白色浪花的壮美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捕捉住最富有感染力的形象,体会得很好。这几句描写,有动态,有气势,有音响,有色彩,把景写活了。使人感到赤壁峰崖就在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

六、下片研析:

1、“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你能不能描述一下周瑜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周瑜呢?

明确:“头戴纶巾,手摇鹅毛羽扇,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的儒将形象。透露了诗人的审美倾向,儒雅之美体现在风度、情调中,这是带有幻想光芒的文人式浪漫。这样写,更能体现周瑜从容闲雅、举重若轻,胸中自有百万兵的英雄形象。

(我有一个问题:我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和历史书籍中读到的周瑜都是披坚执锐,戎装上阵的,何况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季,周瑜也不会手摇羽毛扇;他身为都督,也不会戴青丝巾。)

2、“曹军溃败”的场面,哪位同学来描述? 设计:大火烧起来了,曹军官兵四散逃窜,溃不成军。哭声、怒号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千里兵船顿时灰飞烟灭。(寥寥数字,尤其突出了英雄人物周瑜雄才大略、卓然超群的将才形象,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烈的。)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江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固一世之雄”的曹操率领80万大军驻扎在赤壁,被周瑜一把火烧得“樯橹灰飞烟灭”,全军覆灭。“樯橹灰飞烟灭”仅6个字,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浩大的战争场面浓缩在“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里,可见作者语言的功力。而且寥寥数字,尤其突出了英雄人物周瑜雄才大略、卓然超群的将才形象,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烈的。)

3、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4、作者怀古之后,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情怀。为什么会有这种感伤低沉的情绪呢? 明确:他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被贬,已经47岁了,周瑜年仅24岁就开始为吴将,相比之下,他感到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早生华发;而周瑜年轻有为,战功显赫,名垂千古。

七、作者的感情世界:

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

(明确:作者在短暂的感伤之后,想到,人生如梦,何必让种种闲愁萦烦我呢?还是洒酒酬月,把感情寄托在大自然之中吧,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之后的自我解脱,是一种旷达。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苏轼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渴望建功立业,但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便陷入了低沉感伤之中。这时,佛道思想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自解 3 自慰,随缘自适,旷达超脱而又不至于丧沉沦。

苏轼如此,李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学家也都有这样的文化心理品质。)

八、课程拓展:

从苏轼身上我们要悟到一种人生境界

明确: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学会坦然的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厄运,要在痛苦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多一份坦然,多一份旷达,这样才能成就我们多彩而辉煌的人生!(他在痛苦中思考,他在思考中成熟,他的心中正激荡着感情的波澜,酝酿着冲天的豪气,只待找到一个突破口,便会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

终于有一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遥想古代的英雄豪杰,苏轼心潮澎湃,壮情激烈,他大笔挥洒,写下了这首千古杰作。

所以,余秋雨先生说:“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经历了一场旷世未遇的人生劫难的苏东坡,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这种清纯和空灵的一个音符。)

九、板书

十、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词。

下载念奴娇、永遇乐导学案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念奴娇、永遇乐导学案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念奴娇教案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首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之前,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苏轼。 2:苏轼是宋代词人,并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既然是八大家,那到底是......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

    念奴娇讲稿

    1 / 6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苏轼词两首其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并在电脑上插上U盘) 师:同学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 (导入部分:5分钟) 师:好,各位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书吗? 生:《西游记》、《红楼......

    念奴娇教案

    导入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它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这种不高的格调,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界首中学 李春飞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3、感受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设计思路】......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广元市元坝中学高二、一班 授课人:罗仕晓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的风格特点,提高诗词的鉴赏能......

    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抚宁五中石妍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作者苏轼的有关知识。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3.、理解本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