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念奴娇教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的歌曲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样的歌曲让我们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但乱世出英雄,大家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为何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ppt:为何独写周瑜?)
先就让我们开声朗读来接触这篇文章。
二、【朗读环节】
1,全班齐读,注意停顿
2,名家范读,对比说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停顿,重音,气势,感情)3,跟读 4,再读
我们既然说是豪放词,那苏轼是如何在这首词中体现出豪放之气的,这也是我们需要探究的内容。(ppt:如何体现豪放的精神?)
三、【解题】
读文先读题,我们看题目,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板书: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写景片段分析】
1、勾画美景,集中在词的上片,作者是怎么描绘赤壁美景的?请学生齐读上片。
2、提问:赤壁景色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几个词语来概括。(雄奇壮丽)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3、提问:直接描写赤壁美景的句子集中在哪几句?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却能感受到雄浑壮阔的意境,得益于他的用词艺术。(1)炼字:
“乱”(乱七八糟?)两岸的石头奇形怪状,写出了岩石之险怪。
“穿”写出了山石的高峻,直插云霄,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形”; “惊”(繁体字,这里是惊马的意思,如惊马般的波涛拍打着岸)可见江水之澎湃汹涌,“拍”(水和岸边的石头相拍自然会发出非常大声音,写出了浪涛搏击江岸之有力;这里着眼于“声”的角度。
“卷(请同学演示卷的动作,成千上万的纸卷成这样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写出赤壁之水的狂澜奔腾,“千堆雪”,把浪花比作雪,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色”;
这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江山的胜景,形、声、色俱全,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图片,发现这些词确实用的精妙。
归纳:写景句子的时候要抓住意象、动词形容词,修辞,描绘角度等角度来赏析。
4、那词前面几句又在写什么呢?
分析:大江在古义里专指长江,而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这能淘进千古风流人物的还是那表层意思上的水和浪吗?更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光岁月,这是一条历史长河,而在这长河大浪中,多少风流人物已经销声匿迹了,全词一开篇,就奠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厚重之感。而在这广阔的时空背景中,镜头缩小,作者站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文中所说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这是文赤壁,并不是真正赤壁之处,然而苏轼将错就错,借赤壁矶照样可以抒发一番感怀。
面对雄奇壮丽的赤壁美景,引发了他的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个句子在文中结构上正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齐读上片。
五、【人物形象分析】
在如画的江山背景下,作者欣赏的豪杰周瑜出场了。齐读下片,概括作者笔下的周瑜形象。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1、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2、长相装扮——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拿着羽毛做的扇子,头戴一条方巾,这样装扮想到诸葛亮,周瑜是一介武将,却是一个文人打扮,说明文武双全,风度翩翩,非常儒雅)
3、作战能力——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
4、在刻画周瑜形象时,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这件事情?
美女配英雄:小乔是江南一带的绝色美女,小乔嫁给他,俗话说,美女配英雄,更衬托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初嫁:刚刚出嫁,周瑜和小乔刚刚成亲的时候,那是在赤壁之战十年之前,周瑜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年轻有为,加上又娶了江南第一美女,春风得意。
信任: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之嫂,所以周瑜和孙权外称君臣,内有姻亲之情,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足够成为他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既儒雅又豪迈的形象,也正是前文所说的风流人物,而作者借称颂周瑜正是来抒发渴
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六、【苏轼内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内心应该是羡慕的,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板书如下: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很有才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很多成就可以用和许多人的并称来历数。但是这个旷世奇才仕途却颇为坎坷。他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已垂垂老矣。周瑜的生活幸福美满,和妻子感情甚好,而苏轼屡遭不幸,屡次被贬,不仅仕途不顺,而且妻子早逝,面对英俊儒雅的周瑜,感慨自己早生华发,而年纪轻轻的周瑜已经成就了一番功业,而自己年近半百却还功业无成。
虽然三国还有很多其他的英雄,但是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曹操同样在赤壁之战中也是失败者,只能让苏轼感觉同病相怜,孙权虽然也是英雄,还是周瑜的上司,但赤壁之战主将是周瑜。所以此时此刻此景,他心里最羡慕的对象就是周瑜,也就回答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七、【人生态度】
面对所见所感,作者最后发出感慨,人间入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极,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一种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你同意哪一种,达观还是消极?
明确: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妻子早逝,但他并没有终日消沉。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追慕老庄,无为,出世,放浪形骸,享受天人之乐的。又跟僧人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因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苏轼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失落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正如他在赤壁赋中写曹操的诗句: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然而人生几何,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尊还酹江月”,玩味着这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眼前。词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一跌宕,犹如在高源阔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随即继续流向旷远的前方。这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
上的一种反映,这种感情跌宕,更使读者感到真实;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也是我们乐意见到的那个苏轼。
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开始的激昂慷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旷达洒脱。
八、【诵读体验】让我们怀着对这首词的理解再来齐读一遍。
九、【归纳总结】
学生参考板书,解决第二个问题:豪放词风的具体体现?
明确:①.描绘壮丽之景。②.刻画豪迈之人。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包括最后的旷达洒脱。
十、【迁移拓展】在同一时期,抒发豪情壮志的不仅仅赤壁赋,不仅仅赤壁怀古,还有这三篇豪
放词,大家进一步感受下。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东坡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荦确:山石突兀嶙峋的样子。)
浣溪沙(苏轼1082)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分明是一个屡险如夷,以险为乐,不甘平庸,不甘寂寞的形象,哪有悲凉消沉的影子?
定**(108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展示了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任天而动的诗人形象,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倔强的性格。
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我想我们多多少少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
最后让我们再用慷慨激昂的朗读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2,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勾画美景壮丽雄奇
(二)缅怀古人(周瑜)儒雅豪迈
(三)抒发感怀壮志豪情旷达洒脱
第二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教学设想】:
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教学时数】:1课时 【阅读预习】:
一、查资料,结合《赤壁赋》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
二、正音、正义、疏通词语,读课文,思考: 1从写作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素材的诗歌? 2.简要说说你读这首词后的一些感受。3说说你喜爱的句子。【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1、学生单读课文,指导诵读
2、学生齐读、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3、好句子的感受
4、教师小结。
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二、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品味赏析
(一)阅读上阕,讨论
1、播放范读录音,请同学们注意朗读时朗诵者在语速、停顿和语调上的处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如果让你根据上阕拍个MTV怎么拍啊?注意哪些方面?
由远景推至近景:大江——故垒西边赤壁;千古——三国;风流人物——周郎
视角:仰视——俯视 配音:视觉——听觉——视觉 色彩:绘形——绘声——绘色 风格:雄奇壮美,古老险峻
(板书)
“穿空”——“崩云”,“拍岸”——“裂岸”,“卷起”——“溅起”
朗读语气语调:豪迈、雄伟 说说刚才另一版本几个词的特色
生:(讨论)“穿”和“崩”都有“破裂”之义,但对象不同,“穿空”是写山奇峭高峻,直插霄汉,突出力度也突出高度,从仰视角度对所见群山与天宇进行“面”的描写,“崩云”虽也写力度与高度,但因动作对象为“云”,而比“穿空”少了广袤与高远的感觉。“拍岸”和“裂岸”,都写到江水与岩石相撞击的力度之大。但“拍岸”更写出水石相搏之声震耳欲聋,江水的汹涌,惊心动魄,与“卷起千堆雪”景象更为吻合。“卷起”和“溅起”,从力度、气势上讲,“卷起”更壮观。拟人 夸张 比喻
师:诵读上阕,把刚才品味到的内容,通过你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几句,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乱:山崖陡峭不平
穿:山岩高耸入云 惊:浪涛奔腾澎湃
卷:江水汹涌翻滚 上阕写景起什么作用?
生:上阕写诗人触景生情,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引出怀古内容。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二)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列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
1、上文称周瑜为“周郎”,现在称“公瑾”有没有特别的用意?
2、“初嫁”是什么感念?为什么要写小乔?
3、“羽扇纶巾”是什么装束?
4、注解上“樯撸”的版本更好。(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明确)
1、“周郎”有“年轻”的感觉,“公瑾”是尊敬的态度。各得其所。
2、“初嫁”体现小乔年轻貌美,美女配英雄,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
(教师点拨时让学生背诵了杜牧的《赤壁》诗)
3、“羽扇纶巾”写出周瑜儒雅风度,运筹帷幄,突出其“风流人物” 能文一面。
4、“强虏”之“灰飞烟灭”更能反衬出周瑜的智慧勇武;根据《赤壁赋》“舳舻千里”看,“樯撸”更能体现“赤壁之战”水战的特点。
春风得意 儒雅自信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
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合作探究两个问题
1、“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2、“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仕途失意、人生低潮、年岁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很是失意。他为自己命运多舛而伤感,《赤壁赋》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表现得非常洒脱。
思考: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情感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师:虽然作者处在被贬的境地,有很多的失意,但作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依然拥有一种豁达的心态。苏轼之所以在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与他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困难并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被困难打倒的心态和怕困难的心理。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赤壁奇景 穿 山势险峻 气势 拟人
写景 咏赤壁 拍 巨浪惊险 声音 对偶 夸张
昂扬 大江气势 卷 江水汹涌 色彩 比喻
年轻得意 英俊潇洒 英雄风采、感奋 咏史 怀周瑜 儒将风度 非凡胆略、豪迈 抒情 抒己感慨 人生如梦 壮志未酬
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第三篇:念奴娇学案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3.使学生在体味山川的壮美、人物的俊杰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比较阅读杜牧的赤壁诗之后了解、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分析学生特点,广泛查阅资料。学生:
1、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
2、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熟悉其生平情况。了解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知密州、杭州、湖州时,曾在诗文中涉及新法弊端,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摘出其诗句,以谤讪朝廷罪而将他逮捕人狱,是为“乌台(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本篇便写于黄州贬所,失意惆怅,事业无成,理想与现实矛盾无法排解,难免忧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时游赤壁所作,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了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中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壶中天》等。双调,一百字。
2、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樯橹”在本句中修辞: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灰”字用法: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二、赏析全词
(一)、欣赏录音朗读,个别读,整体朗读感知
(二)、通过朗读,感受该词的艺术风格。
(三)、赏析词句
1、赏析上阙(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中意象有哪些?有什么内涵?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淘尽的是千古风流人物,而不是砂砾,可见,这里的“浪”不只是长江中卷起千堆雪的浪,也是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长河中的巨浪。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而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有时光流逝之感。作者面对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荡,怀想往昔无数的风流人物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将眼前之景与历史的风流人物联系在一块儿了,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为下阕英雄出场作铺垫。(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句最具表现力的词有哪些?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此句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水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实写赤壁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巨涛拍岸,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
乱——险怪,夸张。“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雪——水色纯白如雪。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3)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土。?于 “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
(4)小结上阕:上阕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而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
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2、分析下阕
1、上片重写景,下片 “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阕前六句,苏轼着力刻画周瑜的形象。
(1)哪些诗句是直接写周瑜的?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关于周瑜的历史事实)
“雄姿英发”,英姿勃发,勇武刚烈。“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
明确: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潇洒从容、才华横溢——正面描写
(2)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
1、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年轻有为、少年即能建立功业的形象。
2、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侧面描写
(3)对周瑜的追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的句子?
明确: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主旨句 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 ”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4)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写作背景介绍:苏轼,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夹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屡受排挤,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诽谤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深感壮志不 酬啊。此诗为被贬黄洲时所做。他来到少年得志的周瑜建立功业的黄洲,面对赤壁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在看看自己,华发早生(苏武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想起成就了一番大业的周瑜,对比自己,不由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诗人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之后的心理反映。(5)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只有江月是永恒的,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
主旨总结:
通过对月夜江上雄奇景象的描绘,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念,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事业的向往,曲折地抒发了自己空有才华、极有抱负却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心情。
三、拓展
1、学完此词,有写作启示?
7、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我首先想到,站在天国的门口,这里没有飙车……
8、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我相信: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是亲情的慰勉,那是友情的鼓励,那是信念的激扬……它们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请你以“隐形的翅膀”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出题老师看来是张韶涵的粉丝。
9、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刘欢唱的歌词大意:
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弱问,这是哪首歌儿?
10、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这也是一种___,命题作文 这也是一种出题形式,虽然很弱智。
11、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踮起脚尖……嗯,想到了最性感的画面:一个女人踮起脚尖接吻。
12、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 命题作文——熟悉
一年前的地裂山摇中逝去的面孔,是不是还很熟悉?
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
2、自定立意。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见证很多,被灭掉的证人也很多。
14、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
第四篇: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一、学情分析
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按其艺术风格,宋词可分为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同学们对于豪放派词人苏轼是不陌生的,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豪放词人苏轼的典型代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三、教学重点:
描写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追思周瑜当年雄姿。
四、教学难点:
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六、教学时数
二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会让我们想到那个鼓角争鸣、充满纷争的乱世--三国,那是个催生英雄的时代,如今虽世殊时异,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传。
请看下面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驰马射虎的孙权)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文武双全的曹操)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现处不愧青天。
(忠肝义胆的关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作为苏轼,他又最欣赏谁呢?三国英雄如此众多,为何他偏偏对周瑜如此推崇?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苏轼。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苏轼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散文:唐宋八大家 诗歌:开创豪放词风
(三)、朗读全文:
1、教师范背。
2、全班齐读,并思考: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好,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如何体现出这种豪放的呢?我们后文见分晓。
提示:该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四)、欣赏上阕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
2、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物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4、这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为什么?
赏析三个词――淘、穿、卷。
(1)淘。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穿
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卷
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形象真切。
5、面对壮美 的赤壁景观,作者依次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
6、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五)、赏析下片
1、下 阕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个历史人物?
(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周郎”形象有何特点?
(“羽扇纶巾”,从服饰上写周瑜虽身为主帅,身当大敌,却羽扇便服,不着戎装,这里把周瑜写得多么闲雅、雍容,真是风度超人。“谈笑间”从神态上写,周瑜不是“叱咤风云”的大声疾呼,而是谈笑风生,从容镇定,结果使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可见他韬略过人、战功显赫。作者写战争,写豪杰,不渲染金戈铁马的紧张气氛,而着笔主帅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列的。)(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3、周郎如此,苏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词的结尾?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周瑜年轻时即战功显赫,垂名千古,而自己呢?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这怎能不令人感慨万端!(读这首词的人,一般都说结尾消极。联系前边怀古的内容看,他写的意气飞扬、气概不凡。因此可知他不是真消极,真消极就要隐退,不会“遥想公瑾当年”了。但面对现实的政治迫害,四十七岁的苏轼,又不能不感叹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但他这种感叹,正是对所受政治迫害的不平,正是不忘世事的表现。所以在表面的消极中,含蕴着他的不甘消极的用世精神在内,这是这首词中的主流。)
4、朗读下片,总结。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六)、师生讨论总结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1、思想感情:(1)全文线索:
大江东去 → 江山如画 → 公瑾当年 → 人生如梦
(总揽全篇)(描画景色)(追想历史)(抒写情怀)(由景而人,由人而己。)
(2)一方面,对英雄充满了无限的倾幕与向往,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示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作者看破红尘,借洒浇愁,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概括要点: 咏赤壁,怀周瑜,抒情怀。
2、艺术特点
这首词以“赤壁怀古”为题,内容很好地照应了标题。将写景、怀古、抒情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词特点:豪放的风格。
A、明确:《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此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作品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出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昂奋的豪情和旷达的思绪。B、归纳豪放的风格:
词风飘逸豪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宽阔、深刻;气象恢弘雄放,格调高昂、健康;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
八、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2、完成练习册
九、板书设计: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
轼
醉看
江山如画
写景
遥想
英雄当年
咏史
激奋
旷达 沉思
人生如梦
抒怀
感伤
超脱
十、课堂总结
作者本来胸怀报国之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梦。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古代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都体现了全词豪放的风格。
十一、课后反思
第五篇:念奴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常守波
教学目标:
一、了解宋词。
二、领会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教学方法:
“八面受敌”读词法。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二)深入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宋代文人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跟着苏轼豪迈的步伐,走进宋词瑰丽多姿的殿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
二、宋词简介:
词产生于唐代,鼎盛于宋代。词是一种配乐的诗歌。唐代传入了大量的西域音乐,称为胡乐。胡乐与民间音乐结合,称“胡夷里巷之曲”。这种配合燕乐的歌,句子有长有短,所以也叫长短句。又以每首歌的字句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每首词都有调名,称为词调。每调的音乐有一阕的,称为单调;有两阕的,称双调;也有三阕的,较少。每调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数和韵调。
词的产生最早起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绝大多数是民间无名氏创作。到了唐代中期,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了《忆江南》等,不少诗人亦间或作词,词开始在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晚唐、五代出现了词的专门作家和专集,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66首。《花间词》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共收有18个词人写的500首词。从此,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立称为一体,并与诗并行发展。宋代名家辈出,是词的繁荣时期。词从产生一直到北宋初期,风格哀婉,表现了细致、缠绵的感情,称为婉约派。到了苏轼,用词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创造了一种豪迈的风格,称豪放派。到了辛弃疾,这种豪放词风进一步弘扬。
三、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名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其长子苏迈也有才名,我们曾在对《石钟山记》的学习中接触过。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名垂青史。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他是北宋时代最大的一家。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他首开一派豪放词风,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特别是他在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作品,如精金美玉、行云流水,历来被人称 道,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
3、上阕写赤壁景色,是第一部分。下阕写了周瑜的风采业绩,又写了对人生的感慨,分别为第二、第三部分。连缀第一、二部分的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个过渡句,又用“遥想”转入第二部分,用“故国神游”转入第三部分,这三部分联系自然而紧密。
五、上片研析:
1、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它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大江” 不仅写眼前的江水,而且着眼于整个长江;不仅写眼中所见,还写心中所想,把空间拓展开了。还指历史的长江。
2、把“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
(小结:我们的词人不愧是一位高明的画师,他挥洒如椽的画笔,把一泻千里、日夜东流、滚滚滔滔的万里长江,像电影全景式鸟瞰镜头似的推到读者面前,在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时空背景里,我们既能看到长江波澜壮阔、磅礴浩瀚的气势,又能联想起那些扭转了乾坤的历史巨人。尽管他们的躯体已被大浪淘尽,随岁月逝去,但是,他们创立的辉煌业绩却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可以抓住哪几个动词赏析?
解说:“穿空”二字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写出了一种动态。“惊”写出波浪汹涌。“拍”字描绘巨浪搏击江岸。“卷”字把滚滚惊涛汹涌而来,掀起层层白色浪花的壮美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捕捉住最富有感染力的形象,体会得很好。这几句描写,有动态,有气势,有音响,有色彩,把景写活了。使人感到赤壁峰崖就在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
六、下片研析:
1、“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你能不能描述一下周瑜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周瑜呢?
明确:“头戴纶巾,手摇鹅毛羽扇,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的儒将形象。透露了诗人的审美倾向,儒雅之美体现在风度、情调中,这是带有幻想光芒的文人式浪漫。这样写,更能体现周瑜从容闲雅、举重若轻,胸中自有百万兵的英雄形象。
(我有一个问题:我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和历史书籍中读到的周瑜都是披坚执锐,戎装上阵的,何况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季,周瑜也不会手摇羽毛扇;他身为都督,也不会戴青丝巾。)
2、“曹军溃败”的场面,哪位同学来描述? 设计:大火烧起来了,曹军官兵四散逃窜,溃不成军。哭声、怒号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千里兵船顿时灰飞烟灭。(寥寥数字,尤其突出了英雄人物周瑜雄才大略、卓然超群的将才形象,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烈的。)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江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固一世之雄”的曹操率领80万大军驻扎在赤壁,被周瑜一把火烧得“樯橹灰飞烟灭”,全军覆灭。“樯橹灰飞烟灭”仅6个字,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浩大的战争场面浓缩在“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里,可见作者语言的功力。而且寥寥数字,尤其突出了英雄人物周瑜雄才大略、卓然超群的将才形象,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烈的。)
3、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4、作者怀古之后,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情怀。为什么会有这种感伤低沉的情绪呢? 明确:他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被贬,已经47岁了,周瑜年仅24岁就开始为吴将,相比之下,他感到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早生华发;而周瑜年轻有为,战功显赫,名垂千古。
七、作者的感情世界:
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
(明确:作者在短暂的感伤之后,想到,人生如梦,何必让种种闲愁萦烦我呢?还是洒酒酬月,把感情寄托在大自然之中吧,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之后的自我解脱,是一种旷达。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苏轼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渴望建功立业,但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便陷入了低沉感伤之中。这时,佛道思想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自解 3 自慰,随缘自适,旷达超脱而又不至于丧沉沦。
苏轼如此,李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学家也都有这样的文化心理品质。)
八、课程拓展:
从苏轼身上我们要悟到一种人生境界
明确: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学会坦然的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厄运,要在痛苦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多一份坦然,多一份旷达,这样才能成就我们多彩而辉煌的人生!(他在痛苦中思考,他在思考中成熟,他的心中正激荡着感情的波澜,酝酿着冲天的豪气,只待找到一个突破口,便会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
终于有一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遥想古代的英雄豪杰,苏轼心潮澎湃,壮情激烈,他大笔挥洒,写下了这首千古杰作。
所以,余秋雨先生说:“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经历了一场旷世未遇的人生劫难的苏东坡,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这种清纯和空灵的一个音符。)
九、板书
十、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