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时间:2019-05-15 08:1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第一篇: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语言点

(1)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老是的用法)

(2)我觉得你还是带她去一次。(还是的用法 再的用发与又的区别)(3)千万别耽误了(千万的用法)(4)我不清楚(清楚的意思与用法)(5)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上的意思和用法)

二、教学环节:

(1)领读课文(2分钟)

(2)讲解课文(以课后习题为主,意味理解全文)(8分钟)

(3)解决教学目的(20分钟)

A、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有经常的意思,老是不舒服就是经常不舒服的意思,但在语气上比经常强,应重度。后经常加形容词或副词,有时也加动词。

ex: 人家老(是)提前完成工作,我们呢!(加副词)

他老(是)问别人借钱。(加动词)

三、拓展训练:

老的另一种用法。老后加名词,表长久的,ex:他是我们的老主顾了。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B、我觉得你还是再带她去一次。

a还是,副词,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还表希望,有“这样办比较好”的意思。此句中,还是再带她去一次,说明带她去医院这个动作的继续进行和再去医院比较好的意思。ex:你明天还是再去试试吧!

今天天气还是很好。(昨天天气就很好)

B再,副词,表示一次又一次,有时候专指第二次。再带她去医院就是继续第二次带她去医院。

ex:我明天再来!

四、拓展训练:

“再”表示将来时,动作还未发生,“又”表过去时,指已经发生过的事。表示已经重复的侗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

ex:这本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

C 千万别耽误了

a千万,副词,务必,一定的意思,但语气比一定婉转。表恳切叮咛。

ex:天冷了,千万要记得添衣服啊!

B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ex:手续繁琐,实在耽误时间!

D 我不清楚

清楚,三个意思,一是,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二是对事物了解的很透彻,三是了解明白。作动词用,就像此句中,我不清楚就是我不了解不明白的意思。ex: a记得要把工作交代清楚。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b 他的头脑很清楚。

c 这件事情的经过他很清楚。

d、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

此句中的“上”是前的意思,上星期就是前一个星期的意思。((4)请两个同学读课文。

(5)同学两人一组读课文。(5分钟)

(6)请同学看提示说课文,单独说、一起说。(10分钟)﹍(7).听说练习和总结(5分钟)(8)布置作业

造句:老是,清楚,耽误,

选词填空:他明天要﹍(再,又)来这儿。

他昨天﹍(再,又)来这儿 把下列陈述句改为一般疑问句 1今天天气很好。2你感冒了。3他很忙。4 今天下雨了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第二篇: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之汉语句子结构

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之汉语句子结构

一、单 句

1、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2、从结构上分,单句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之分。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单句称为主谓句。从表达的角度看,主谓句中谓语的表达作用更重要。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单句称为非主谓句。如

(1)禁止吸烟!(由动宾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

(2)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由偏正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3)进来!(由动词构成的非主谓句)(4)飞机!(由名词构成的非主谓句)

3、从用途上分,单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例如:

(1)

陈述句: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2)

疑问句: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3)

祈使句: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如: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勤奋刻苦。出发!禁止吸烟。不准讲话!(4)

感叹句: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多么平静的原野!

二、句子成分: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在一个比较完整的主谓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一)主语

1、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⑴中国人民志气高。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有时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做名词主语句。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 别 冷。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谓语

3、有时主语也可以由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充当。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动词)

谓语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⑵树叶黄了。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⑸明天星期日。⑹什么书他都看。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也能够充当谓语,谓语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认准谓语中心语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南涧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语+ 动词+补语)主语

谓语(动词+ 补语+宾语)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 谓语(形容词+的)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明天‖教师节。

她‖大眼睛,红脸蛋。

↓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主语

谓语(名词)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

1、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⑴什么叫信息?⑵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2、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和动词性宾语两种。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名词都可做宾语。例如:

(2)动词性宾语。有些动词出现在动词后面做宾语,如:感到、加以、认为、觉得、希望、企图、建议、允许、提议、给以等。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3)有一部分短语,句子也可以做宾语,如名词性短语,主谓短语等。例如: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静了。(并列复句作宾语)

3、有的动词能够支配两个宾语,称为双宾语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玫 瑰 花,给 你 紫 红 的,给 她 粉 红 的。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4、有时宾语还带有自己的谓语,这样的宾语称为兼语,相当主谓短语做宾语,例如:

我看见

在跳舞

他们

我当队长 兼语

兼语

(四)定语

1、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⑵(三杯)美洒敬亲人。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2、描写性定语: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3、限制性定语:主要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4、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

1、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⑴他[已经]走了。⑵咱们[北京]见。⑶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⑷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2、在句子里状语(主要由副词充当,还可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及其他一些短语充当)一般放在主语后面,一些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还可以出现在主语前面,特别是有的介词短语(如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只能出现在句子前头。例如: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六)补语

1、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⑵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⑶他生〈于1918年〉。⑷他坐〈在桌子旁〉。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2、补语有以下几种情形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涧〉,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七)中心语

1、中心语是偏正短语(定+名、状+动)、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在有多层定语或状语的偏正短语里,每一层定语或状语所修饰的中心成分都是中心语,因此有的中心语是短语,有的是词。中心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主语中心语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

2、谓语中心语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

3、宾语中心语

他 的 家 里 有 一 只 小 花 狗。

2、句子的主干:

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枝叶部分,它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值得注意的是,在否定句中,作状语的否定副词“不、没有”等不能去掉,否则意义就会完全相反。即句子的主干 = 主语中心语 +(否定词)谓语中心语 + 宾语中心语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主干是:

同 学 讲 话。他 的 家 里 有 一 只 小 花 狗。主干是: 家 里 有

狗。

(八)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句首、句中、句末均可。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如: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有时为了表达这种推测或估计不是说话者做出的,只不过是引用别人的意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

啊,多么令人兴奋的景象啊!

4、拟声语: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例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门外响起了枪声。专题训练

一、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2)北京的秋天多好啊(3)赵州桥非常雄伟。(4)会变色的花很多。

(5)今天星期五。

(6)一斤苹果五角钱。

(7)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8)爷爷一句话都没说。(9)好球!

(10)太精彩了!(11)下雨了!

(12)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二、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

示例:(你们)的工作‖〔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1、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2、老师问我一个问题。

3、过了河的船很快又回来了。

4、中国共产党以自己 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

5、学生们都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6、他的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

7、今天星期六。

8、一轮红日渐渐升上天空。

9、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10、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11、统筹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中,都可以应用。

12、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这些道理往往不像泡茶喝茶这么简单。

13、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4、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三、选择

1、下列各句句子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伴随有计划的向沙漠展开攻势。主干:我们展开攻势

B、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主干:男子们有恶习

C、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的成为现实。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主干:政府关心事业

2、下列句子中“幸福”一词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是()1)、我们的生活真幸福。2)、我们的生活很幸福。3)、幸福来之不易。

4)、幸福生活万年长。

A、谓语、补语、主语、定语

B、谓语、宾语、主语、定语 C、补语、谓语、主语、定语

D、谓语、谓语、状语、主语

3、下面四个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的报告。(删去“注视着和”)

B、我们必须认真改正、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将“发现”改为“检查”)C、语文学习并不难,因为多读多写,语文水平才会提高。(将“因为”改为“只有”)

D、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问题。(删去“从”)

4、提取下列句子主干有误的一项是()A、报纸以最快速度的传播国内外的重要信息。主干:报纸传播信息

B、中国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的冠军。主干:中国选手获得冠军

C、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1年“

9、18”事变之后。主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

D、吉尔伯特群岛是世界上日出最早、日没最晚的地方。主干:吉尔伯特群岛是地方

5、指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A、他那优秀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B、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C、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刻苦的学习。D、我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6、各句用“‖”划分主语、谓语不当的两项是()A、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家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B、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C、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我的眼帘。

D、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7、对于下列各句中标“——”的成分,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1)、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2)、大黄蜂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

3)、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4)、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A、主语、补语、宾语、状语;

B、状语、补语、宾语、状语; C、状语、补语、宾语、主语;

D、主语、补语、宾语、状语。

8、对保存中划“——”部分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主语中心语、补语)B、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主语中心语、谓语)

C、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醒进来。(定语、状语)D、有史以来,人们就同沙漠不断的斗争。(状语、状语)

9、用“符号标记法”分析句子有错误或有遗漏的一项是()A、(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的发〈出〉(低低的)声音。B、〔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C、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D、(这场)阻击战‖打得(非常漂亮)。

10、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有误的一项是()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被人民毁灭了。

A、变成陈述句:历史上人民毁灭了所有的反人民势力。

B、变成反问句: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不是被人民毁灭了吗? C、变成感叹句: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啊!D、变成否定句: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不是被人民毁灭了。

11、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反问的一句()A、听说您在省里当过副部长?

B、(夜里)十一点了,哪家的车铺这时候还有人? C、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D、你什么也没看见,你为什么胡说?

12、指出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A、街上的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B、这个会议被他搅得不欢而散。

C、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

D、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13、下列各句句式变换有误的是()

A、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改为否定句: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B、他很受大家的爱戴。改为感叹句:他是多么受大家的爱戴呀!C、咱们一起做游戏吧!改为反问句:咱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D、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改为陈述句: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一样。

14、用符号分析法分析下列单句并提取主干

A、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C、大海一阵阵的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到我们身上。D、我们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主语the Subject--S 谓语the Predicate--V 宾语the Object--O(宾补OC)(直接宾语DO,间接宾语INO)定语the Attribute--Att 状语the Adverblal--A

第三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 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2.语法讲解

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 我看了晚会。

B 我看晚会了。

C 我看了晚会了。

A句中,前提是,说话前我没有看晚会,表达的是“看晚会”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这本书,他做了作业。

B句前提不一样,也许我之前不打算看晚会,从来不看,现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会”这件事是个新的情况,说话人带有希望听话人注意到这个新情况的心态,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对方:下次晚会我们一起去看吧。C句出现两个“了”,就同时有完成和变化的含义。

(二)V去(掉)

表示受事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消失。例:1.他辞去了大学的工作。(现在,工作没有了)

2.他檫去脸上的汗,继续向上爬。(脸上本来有汗,现在没有了)动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让学生造句。引申:“V+补语(结果补语)”

听完 画完 做完 吃完

看见 听见

看到 听到 买到 找到 得到

找着 买着 点着 睡着

去/掉

辞去 花去 擦去 洗去 脱去

看懂 听懂

飞走 偷走 借走 拿走

成变成 画成 切成选取其中几个,做适当讲解。然后带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四 1.对不起,我写错了,把你的名字写()西瓜了。

2.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一听就听()了。

3.快点儿,写()了作业我们去看电影。

4.你睡()了吗?

(三)只要······就······(AS long as)

引入:只要上课铃响了,我们就上课。(只要下课铃响了,我们就下课。)

只要大家好好学习,就能学好汉语。只要A就B,A表示一种条件,B是一种结果。(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

大家根据抽签来决定谁表演。——只要抽到了数字签,就要上台表演。大家准备一起出去玩,但不知道天气怎么样。——只要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该句型)你喜欢看电影吗?—— 我能学好汉语吗?—— 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

六、教学反思

本课语法点不多,不难理解,无需过多解释,重点在于操练的部分。课上应注重对语法 点的反复练习,假设各种不同情境,采用各种形式,务必使学生课上能积极参与进来。

第四篇:汉语语法教案

汉语语法教案

基本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词类,各类词的用法,短语结构的类型,句子分析和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复杂化和句式的变化等,使学生系统掌握语法知识,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提高分析语句和识别、改正语法错误的能力。

重点及难点:

词类之间的区别;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句子分析及确定句型;多重复句的分析;识别和改正病句。具体说来,词类部分,以虚词为重点,以识别同形异类词为难点;短语部分,以短语的结构类型为重点,以复杂短语的分析为难点;单句部分,以句子成分的划分为重点,以句型的识别为难点;复句部分,以复句类型为重点,以多重复句的分析为难点;病句部分,以判别病句类型为重点,以如何修改为难点。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一)语法是什么

讲语法,总要给语法下定义,然而语法的定义却是不大好下的。好的定义,应该符合准确、完备、简明三个条件。要做到这三条,是很困难的。高更生先生在《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中所下的定义:“语法是语言中大小音义结合体的组合、聚合规律。”(见该书第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应该说,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定义,它符合“准确、完备、简明”这三个条件。此定义中所说的“大小音义结合体”即指各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这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既有组合问题,又有聚合问题。所以上述定义很准确,又很完备,它排除了“语言结构”这种说法的笼统性,又将聚合现象包括了进来。同时它也是简明的。

(二)语法学的分类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词法学的研究范围是词的结构、词形变化和词类。句法学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法和句法有相互依存的关系。(1)合成词的组合情况与短语的组合情况基本一致,即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组合规律:主谓、偏正、动宾、补充、联合。这说明汉语在词的构造和句法构造上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结构规律。(2)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是语法功能,特别是词与词的组合情况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而后者正是句法结构规律。例如,名词一般排斥副词,结合数量短语,动词、形容词正好相反。如“不黑板”“很粉笔”不说,可说“不走”“很好”。又以“看小说”为例,从词法进行分析,“看”是动词,“小说”是名词。定为动词、名词的依据很多,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可以带宾语,经常作谓语;“小说”经常做主语、宾语,而能否作主语、谓语、宾语等,正是词的句法特征,可见,词法是离不开句法的。从句法进行分析,“看小说”是动宾短语,这是因为动词“看”直接放在名词前,名词“小说”放在动词后,两者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动宾关系。而“看”是动词,“小说”是名词,这些词类定名正是词的句法功能的体现。可见,句法和词法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是材料。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例如:鱼!妙!好!票!3.短语:短语是语法上和语义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调成为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短语有以下特征:

(1)短语是交际造句的备用的材料单位,语言的静态单位,短语本身没有进入说话的语言环境,没有目的性、针对性,没有语调。因而短语不等于句子,虽然有的短语独立出来比某些句子还长,但对它所从属的句子来说,它永远是小于句子的。

(2)从语言单位看,短语是句子内部的语法单位,是从句子里分析出来的,因此,短语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4.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句子的特征:

①句子都与一定的说话环境(说话对象、时间、地点等)相联系,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目的性(告诉别人一件事、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向别人命令或请求、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这就与词、短语不同。如单说“鱼”是一个词,但别人钓鱼时,看见鱼上钩了,就高兴得说“鱼!”这时的“鱼”就是句子了。这里的“鱼!”之所以成为一个句子,是跟“钓鱼”这个环境有关,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表达了一种惊喜的心情。又如“好文章”单说是一个偏正短语,但当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看到一篇写得十分精彩的文章,就激动得说“好文章!”这时,“好文章”就不再是短语了,而变成了名词性非主谓句。因此,词或短语如果具有了某种目的,就可以成为句子。

②句子有特定的句调。这是句子特有的,词、短语不具有。

③句子在材料上和结构方式上往往和词、短语等同。

词(短语)+句调=句子

(2)句子的种类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可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首先分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五种: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3)句子、短语、词三者的关系

句子和短语、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词、短语构成句子,句子抛开句调就是词或者短语,因此,句子在材料上和结构方式上往往和词、短语相同。但是,词、短语同句子也有不同,它们的区别是:词、短语没有句调,没有目的性;词、短语是语言的备用单位、静态单位,是构成句子的“材料”,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动态单位,是“成品”。短语和词加上句调后从备用单位(材料)变成使用单位(成品)——句子。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大都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逐层组装起来的,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有8种: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这8种成分是句子的一般成分。独立语是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四种。

三、中心词分析法

(一)中心词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析句方法,又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或叫多分法。大体上看,它把句子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找中心词为重点,以确定句子的六大成分,寻找句子的格局为目的,方法上以多分为主。中心词分析法不承认短语能作句子成分。如“小王认真地读完了马列的书。”一句采用中心词分析法便可作这样的分析:

小王 ‖[认真]地 读 〈完〉了(马列)的 书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中心词分析法的优缺点:

1.优点

能表明词与词之间的接连关系,有利于说明词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纲挈领,便于检查病句,便于教学;重视中心词的分析,有利于认清句子的格局,这对初学语法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中心词分析法存在不少缺点。

2.缺点

第一,中心词分析法原则上采取一词析出一个句子成分,不承认任何短语都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结果使短语的结构成分和句子的结构成分混淆在一起,看不清语法结构的层次关系,以致不利于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我买了一本最近出版的英汉词典。按中心词分析法,分析为“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定语、定语、宾语”一长串句子成分,看不出层次关系,而只看到某些词充当某成分。至于有歧义的结构,则更是无能为力。

第二,中心词分析法一般把句子分为六大成分,说主语、谓语是主要成分,其他是连带成分,或说主语、谓语、宾语是主要成分,其他的是连带成分。拿来一个句子,先找中心词,说这些中心词的关系是“主——谓”或“主——谓——宾”,这本来是它的优点,但如果不加条件限制,有时中心词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句子的实际内容。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根据中心词来分析,则变成“天是天”“人民是人民”,莫知所云;有时分析出来的意思完全相反,例如“他不是我们的敌人”分析成“他是敌人”,不分析还清楚,一分析反而糊涂了。

第三,彻底的中心词分析法缺点太明显了,分析具体句子往往行不通,就有不少改良的办法。比如,有些语法书在分析主谓句时,第一步先分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中心词分析法,而吸收了层次分析的方法,但是为了坚守中心词分析法,以致不承认“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就是句子的成分,只说“主语部分主要的词是主语,谓语部分主要的词是谓语”,而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这就产生了矛盾。比如“读书很重要”“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如果说“读书”“学习的敌人”不是主语,不是陈述的对象,“读”“敌人”才是主语,才是陈述的对象,这是说不通的。有的语法书也承认短语能作句子成分,只承认“并列结构”“主谓结构”“的字结构”这几种短语可作句子成分,不承认“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理由很简单,如果偏正短语充当成分,等于定语、状语没有了,动宾短语充当成分,等于宾语没有了。还有的语法书认为“读书是很重要的”中的“读书”可作句子成分,即认为动宾短语也可作主语;但却又认为“我读书”中的“读书”不能作句子成分,“读”和“书”才是句子成分,即不承认动宾短语可作谓语。同一个短语,一会儿可作句子成分,一会儿又不能作句子成分,这不是很矛盾吗?所以,一些改良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仍不能弥补中心词分析法的弱点。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的析句方法:

《提要》较好地结合了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说是一个以结构主义语法体系为基础,同时采纳了传统语法的成果的综合系统。既能反映句子结构的客观层次,又能维持住句子的整个格局,并且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也较灵活。

(1)保留了“中心词分析法”的某些优点,强调了“句子的主干”。

《提要》指出:“所有的单句,不论多么复杂,如果把它逐层压缩,就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一般地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状、补语都压缩下来之后余下的部分。”并说:“遇到很复杂的句子,先把它的主干找出来,对于理解全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我们认为,上面这段话,从语法结构和句子意思两方面把问题说得较全面,抓住主干只是帮助分析和理解句子的一种方法,不见得都能完全圆满地揭示句子的构造和表达句子的意思。《提要》分析句子采用了“符号图示法”。“ = ”表主语,“ ─”谓语,“﹏ ”宾语,()定语,[ ]状语,〈 〉补语。

(2)吸收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句子结构的客观层次性。

《提要》认为句子是逐层组成的,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只有主语和谓语(多半由短语充任,因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至于定、状、补及至宾语则只是短语(实即主语、谓语)中的成分,即是句子成分的成分。因此,它分析句子就基本上按照层次,但是不抛弃句子成分的名目,具体作业时多半采用“框式图解法”。不过,《提要》对分析句子还是采取了灵活的态度,它有时采用“符号图示法”,有时采用“框式图解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它认为分析句子可以根据目的和情况的不同,既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就分解开来,也可以逐层加以切分。

四、短语、句子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切分法(阶梯形图解法)

切分法是一种从大到小、由外向内的分解法。从左到右。

(二)类聚组合法(树形图解法)

类聚组合法是一种从小到大、由内向外的合成法。从右向左。

(三)简易线条符号标记法

简易线条符号标记法也是表示层次的。简易法只是把它立体的阶梯层次符号变成线性链条式的符号罢了。课堂练习:

1.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大学生

2.我拿着书走进教室站着上课

3.他请李老师教孩子学外语

4.他送给图书馆两套书

5.看不看《子夜》这本书

6.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

从教学实践来看,似乎以采取“从大到小”的方式为好。因为,第一,从大到小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切分过程,用起来比较方便。第二,从大到小的方式,不必一定要分析到最小的层次才算结束,可以适可而止,避免繁琐。第三,复句、句群的层次分析都是从大到小的,语句的分析也宜采取同一程序。

六、分析短语、句子、多重复句、多重句群的步骤

(一)分析短语、句子的步骤

1.首先排除语气词和特殊成分。(句子)

2.总观全局,决定最大的结构关系和切分线,把这个语言片断分成两大部分。一般的短语两分,连谓短语和联合短语多分,兼语短语三分。

3.逐层解剖,到词为止,固定短语不再分析。

切分短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被切分出来的各个部分都必须有一定的意义。如“孩子个个健康”,不能切分成“孩子个个/健康”,因为“孩子个个”没有意义,应当切分为“孩子/个个健康”。“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不能切分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因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没有意义,应当切分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2)切分出来的各个直接成分之间,应能构成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如“跑出来了一个人”,若切分为“跑出/来了一个人”,显然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各有意义,但两个部分在语义上却不能构成任何搭配关系,应当切分为“跑出来了/一个人”。(动宾)

(3)切分出来的各个直接成分搭配起来必须符合语段的原意。如“穿好衣服,准备好书包就出了门”中的“穿好衣服”不能切分为“穿/好衣服”,虽然切分开的两个部分在语义上能构成搭配关系(动宾),但它不符合语段原意,原意是指“把衣服穿好”,只能切分为“穿好/衣服”。

(二)分析多重复句、多重句群的步骤

1.圈出关联词语,并注意关联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关系。

2.鉴定出这个句子有多少个分句,这个句群有多少个句子,分别用①②③„„标出来。

3.找出第一个层次,用单竖线隔开,并标明是哪种意义关系。

4.逐层解剖,复句到单个分句为止,句群到单个句子为止。

①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②但是如果因为有了这些成绩,│││③就

转折

因果

骄傲起来,││││④并且认为可以歇一歇脚,││⑤那就不妥当了。

递进

假设

这句有5个分句,4组关联词语:但是、如果、因为、并且,由此可知,这个句子一定有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根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解剖这个复句了。

有些复句的关联词语不全出现,我们可以根据逻辑关系给它添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这样,就便于看清层次。如:

①竹叶烧了,②还有竹枝;③竹枝断了,④还有竹鞭;⑤竹鞭砍了,⑥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① ││② │ ③││④ │ ⑤││⑥

转折

并列

转折

并列

转折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之间都是转折关系。不少人误认为它们之间都是假设关系。如果联系课文来看,就不会判断错了。因为井冈翠竹象征的是井冈山人民,这个二重复句不仅揭露了敌人烧杀等罪行,而且歌颂了井冈山人民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精神。人民被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因而不属于假设,是转折。

第五篇: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汉语语法课程 课程标准

汉语语法课题小组

汉语语法课程标准

目 录

1、课程的性质

2、课程教学目的

3、课程教学内容

4、课程教学环节

5、本课程的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

6、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7、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8、课程成绩的考察方法及评定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语言中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词、短语构成句子,都是有规律的。在汉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在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

汉语教师要熟练掌握汉语语法,如词的分类、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导学生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适当运用于表达实践。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标志,因此汉语的组织高度依赖语序,同样的两个词结合在一起由于顺序不一样,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例如:“中国人民”和“人民中国”表达的意思就不同。另外,汉语的语序与很多民族语言的语序也是有区别的。例如,用汉语说“我唱歌”,用蒙古语、藏语等民族语言说就成了“我歌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找出汉语与学生母语在这方面的差别,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给学生一页纸,教师要储备几本书,现代汉语方面的知识是一名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但是汉语教师要时刻牢记,在教学中万不可把这些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汉语交际能力的学生,不是光会背汉语知识却不会运用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多练、多运用,在应用中掌握汉语。

三、教学内容

汉语语法教学内容应体现基础课的特点,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各单元在以文体划分单元训练项目的同时,将语言训练项目与之交叉。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成分及语法特点、基本句型和几种较为特殊的句式、汉语特有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等将穿插安排在各课的训练项目中。

四、教学环节、写前指导

(1)

学习语法。针对不同的写作训练项目,以范文为例进行写作指导。

(2)

课堂练习。结合每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完成相应的训练,将语

言训练项目的讲解穿插其中。

(3)

布置语法练习内容。命题作文给出几个可供选择的作文题,半命题

作文给出命题要求。同时给出适当提示,如写作要点、写作要求等。

2、运用语法实践

由学生独立完成。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五、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汉语语法是以培养学生书面运用能力为主的一门语言专项技能课。阅读 课、听力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会话课、写作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本课程以初级阶段的汉字、精读、会话等课程为基础,与中级阶段的精读、会话、报刊阅读及其它文化课相互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它是对其它课 程所学汉字、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对这些课程所学内容的补 充、提高。

六、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各部分内容均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采 取课堂提问和书面练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并通过 写作训练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每节课均安排一定形式的写作训练。

七、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每学期6—8次课外交际运用语法练习。

八、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下载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基础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基础语法课 共10节 第一节存在的表达(30分钟) 教学内容:方位词的含义,汉语中常见的 方位词,方位词的用法 汉语中三种表达的存在句式(“有”字句,“在”字句,“是”字句) “有”......

    对外汉语入门汉语听力课 教案[精选5篇]

    第14课 教案 (汉语听力教程【修订本】第一册第65—70页)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输入并掌握“三声+三声”、“二声+三声”变调。 2、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和交际能力,特别要掌握的句......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情况 1、所用教材: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 汉语教程 第一册(下)杨寄洲 主编 2、教授对象:人文系一年级学生 3、课程类型:语法 4、教学时......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五篇材料)

    语法微格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语法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 教学对象:成人中级班 授课学时:15分钟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比分......

    语法课教案

    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09英教(五) 学号:09952014 张茜 语法课教案 Unit 4 I. Teaching Objectives 1. Perception objective: a) 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

    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

    《汉语教程》(杨继洲 主编)第三册(上) 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部分 第66——72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内容,并能复述课文。 2、......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合集5篇)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一、什么是偏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

    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燕子买房记-精读课教案

    《燕子买房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所讲述的有关房屋的内容、情景; 2、扩大学生关于房屋的词汇、重点句式量; 3、通过师生问答、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交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