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

第一篇: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

《汉语教程》(杨继洲 主编)第三册(上)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部分 第66——72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内容,并能复述课文。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语法,会用“不料、竟然、只是、并”造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课文

2、重点语法:不料、竟然、一+动词、只是、并

三、课型

中级汉语精读课

四、教学方法

1、对于课文,运用讲练法和问答法,使学生参与到课文的讲解中。

2、对于语法点,运用演绎—归纳法和讲练法,提供丰富语境,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重点语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利用猜词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复习生词的情况,重点词语请学生造句。)

1、来:从过去到现在 学生造句

2、当:就在那个时候或地方 造句

3、串:(手拿一窜钥匙)问: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答:老师手里拿着一串钥匙。

4、白:没有意义或作用的,不付钱 组词

5、意外:作形容词表示没有想到的,或是作名词表示没有想到的事情,一般指不好的事情。造句

(二)导入课文

大家送东西或是礼物给别人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有什么表现?都说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请同学来说说)

大家通过预习已经知道,课文中的“我”送给不同的人吃葡萄,他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我”把葡萄送给了哪些人?他们各自有什么反应?

(三)讲解课文

(说明:讲练课文时,学生提问或是问答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

(一)串讲第一段

1、个别学生读一遍。

2、内容理解:

①问:我家院子里的葡萄树最近几年长得好不好?你怎么知道的?

答:长得不好。因为几年来一直半死不活的。

②问:去年,发生了什么让人感到意外(没想到)的事情?

答:去年,葡萄树竟然长出了许多叶子,还结了许多葡萄。③问:我为什么想送给别人一些葡萄?

答:因为葡萄特别甜,我想让大家也分享一下我收获的喜悦。

3、讲练语言点:(1)、不料 竟然 ① 问:我们先来看生词表,两个词的英语解释是一样的,意思都是“事先没想到,出乎意料”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答:词性不一样。“不料”是连词。“竟然”是副词。

②问:词性不同,那么用法呢?看课文的开头的两句话,找出用法的不同。

答:“不料”是连词,用在第二个分句前面。它前面不能有主语。“竟然”是副词,它的后面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引导分析得出)。

③(造句)不料 原以为上午到青岛,不料飞机晚了点。

为了这次考试,我复习了很久,不料还是不及格。竟然 青岛竟然有这么多山。

这次考试题目竟然这么简单。

④总结/练习A句,不料B句 竟然+V./adj.(2)、一+动词

①问:看“摘下来一尝,特别甜”这句话,我是尝了很多,吃了很久才觉得葡萄甜的吗?)答:不是,我是尝了一颗葡萄或是吃了很短的时间,就觉得葡萄很好吃。

②说明语法点:一+动词,表示经过某一个很短的动作就得出某种结果。一起看70页的语法注释

(二),并让学生举例。

(二)串讲第二段

(我们一起来看,我把葡萄送给谁了)

1、个别学生读一遍

2、内容讲解:

请学生相互提问。然后老师补充提问。①问:我把葡萄送给了谁?

答:我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做生意的朋友。②问:他觉得葡萄怎么样?

答:他觉得葡萄很好吃。

③问:他吃了葡萄后是什么态度?

答:他坚持要付钱。④问:结果怎样呢?

答:我只好收下了他的钱。⑤问:他为什么要给我钱?

(学生分组讨论)答:因为他是个生意人,总是喜欢用钱来衡量weigh一切。

3、讲练语言点: 只是

提问“我说不要钱,只是想请他尝尝”,这句话中的“只是”是什么意思呢?(引导)我除了想让他尝尝,还有没有别的想法目的?

“只是”就是仅仅是,不过是,就是的意思,大家看71页注释

(四)讲解并请学生造句。

(三)串讲第三段

1、个别学生读一遍

2、内容讲解:

①问:我送的第二个人是谁?他为什么问“你有什么事要办吗?” 答:我送的第二个人是一个领导。他以为我送礼是想请他帮忙。

补充:行贿 [xíng huì]offer a bribe 给别人送礼或是钱,请别人帮忙事。(找工作、升职)受贿 [shîu huì]accept [take] bribes/bribe-taking 贪污 [tān wū]corruption 贪官 [tān guān]:doosi|greedy official

2、讲练语言点

“但是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他并不相信我” ① 从一个人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② 看得出来、看不出来、看出来了 ③ 复习“并”,副词,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有点反驳retort的意思请学生造句。

(四)串讲第四段

1、个别学生读一遍

2、内容讲解:

请学生相互提问,然后老师补充提问。① 问:我送的第三个人是谁?

答:我送的第三个人是漂亮的女邻居。② 问:她和她的丈夫分别有什么表现?

答:她感动有些意外,他的丈夫更是一脸的警惕。③ 问:我有什么感觉?我说了什么?

答:我感到很尴尬。我说“这是从自己家的葡萄树上摘下来的,很甜,很好吃,想请大家尝尝”。

④ “没想到,那天晚上他们家就传来了吵架声”,这句话中的“没想到”也可以用本课的新词“不料”,作者是为了避免重复,大家写作时也要注意。大家想想,男女双方为什么吵架?他们可能说了什么话?

3、讲练语言点 一+N.+的

“她的丈夫更是一脸的警惕”,这个句子有些特别,名词“脸”在这里做量词用。“一”这里是“满”的意思。和学生一起看69页注释

(二)。

(五)串讲第四段

1、个别学生读一遍

2、内容讲解:

问:我送的第四个是什么人?他是什么态度?

答:我送的第四个人是隔壁的一个小孩,他很高兴,谢了我,一蹦一跳地把葡萄拿走了。

3、讲练语法点: 复习“一„„一„„”。给出单个的字,让学生组词。

针、线、草、木、言、行、问、答、上、下、心、意(打乱顺序)

(六)串讲第五段

1、个别学生读一遍

2、内容讲解:

我找到了一个真正吃葡萄的人,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真正吃葡萄的人?

(四)复习总结

1、复习板书的语言点,2、复述、总结课文,有疑问的提出来,由教师解答。

3、分组准备五分钟,上前面进行情景表演,需要的可以拿着课本。必要时,教师给予提示和补充。(时间不充足的话就下节课进行,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发挥)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词,下节课默写,每个人都会在黑板上写部分生词。

2、复述课文,也可以同学一起准备表演整篇课文,下节课检查。

课 后 小 结 自 我 分

析 在复习生词时,利用“复习生词”前的聊天内容解释生词或让学生造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度。

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让学生互问互答,教师补充,活跃了课堂气氛,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原则。最后拿书分组表演,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为学生课下准备下节课的脱离课本表演提供了借鉴。

由于有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听课和身体不适,教学过程中有些时候只显老练而缺少了点激情,这是以后教学中需要弥补的。

第二篇:中级汉语听力教程 教案:第六课

中级一班听力课教案

第六课

一.课型

中级汉语听力教材 二.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中级听力(上)》第一课(傅由、杨一虹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三.教学对象

掌握2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共34人,来自美国、英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四.教学内容

1.生词:16个,包括名词8个,动词2个,形容词3个,副词1个,连词1个,介词1个。

2.课文:约270字的一篇关于女性称呼内容的文章。3.习题:课后练习一、二、三。五.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备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并与心里词典中的相关词语的建立关联,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对课文的听力训练,能够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信息,正确率达90%以上。(3)通过对课后的练习的训练,能够基本完成课后练习,正确率达90%以上,并且能运用相关的词语基本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及描述自己的某种经历,新语言点和词语的的正确使用率在90%以上。

2.技能领域:

(1)听:能够听懂每分钟20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课文。(2)说:能够以叙述体复述课文,话语自然流畅。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以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速度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书写本课生词。3.情感领域:

(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2)学生有描写自己某种经历的愿望。4.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继续自觉运用学习策略,通过个别化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汇

掌握重点生词总、动不动、一来…二来等的词义和用法。2.课文

掌握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七.教学方法

1.课堂按照“生词—看题— 听题—做题—核对”顺序,循序渐进。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3.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八.教学时间 全课共一课,约两节课时,约90分钟完成 九.教具

媒体类:图片、动画、视频 十.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点名(1分钟)2.复习:(1分钟)3.导入:(1分钟)4.生词(10分钟)(1)领读

(2)解释词义,有的例句加以辅助(见ppt)(3)齐读

5.听课文,完成课文练习(60分钟)(1)介绍课文,.用2、3个问题引入(2)听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意

(3)听第二遍,完成判断正误和单项选择(4)同学回答问题,并核对答案

(5)听第三遍,复述课文,浏览ppt文本(6)总结本课内容 6.布置作业(2分钟)(1)完成补充练习(2)预习第七课 7.板书设计

第三篇:《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第二课 一封信

第二课 一封信封:(量)一封信

默读课文,说说中文信的格式和英文信有什么不同,跟学生的母语信件有什么不同?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什么时候写的? 日期写在哪儿?

称呼顶格写,后面用冒号。

第一段:问候。

第二段:

玛丽收到什么了(礼物),什么时候收到的?(上星期)玛丽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2 上: 上星期~个月~个学期

第三段:

刚来的时候,玛丽有什么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中国人经常会说一句什么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玛丽在中国有朋友吗?(交了很多朋友)基本上:大体上,差不多。

今天的作业有20道题,我已经完成了18道,可以说

——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都完成了/我基本上完成今天的作业了。

我们班有15个学生,只有一个男生。——我们班基本上都是女生。

今天早上我只吃了一片饼干。——今天早上我基本上没吃东西。靠(动):a:依靠

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家。——我们一家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他父母去世了,他打工挣钱交学费。——他靠打工挣钱交学费。

原来我一句汉语也不会说,现在我有很大的进步。为什么?

——靠老师的帮助/靠自己的努力。

B:接近,挨近。

船靠岸了。

坐飞机时你喜欢靠窗的座位还是靠过道的座位?

他上课时常常出去接电话,他最好坐在哪儿?——他最好坐在靠门的地方。C:(介)凭,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凭借的手段、工具或依据。

他今天的好成绩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他靠自己的一张嘴说服了所有的人。交:(动)结交、交往。交朋友。

今天玛丽给爸爸妈妈发回去了什么?

第一张照片是什么情景?玛丽的班上有多少同学?他们都是从哪儿来的?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玛丽的旁边是谁?他长得怎么样?分别:a:(动、名)离别,分手

他要去美国留学了,只好跟女朋友~一段时间。

他们只在机场见了一面就又分别了。

火车进站了,我们~的时刻到了。

他们不能忍受长时间的分别。

b:(副)各自,不共同。

1)一个主体对不同对象。

老师分别找每个同学谈话。

2)几个主体对一个对象。

父亲和母亲分别跟我谈了话。

3)几个主体对几个对象,一一对应。

暑假的时候,玛丽和大卫分别去了上海和香港。

4)采取不同方式

对不同的情况,用该分别对待。

夫妻都是演员,很容易离婚,为什么?来自:从„„来来自+地点

自:(书面语)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自公主坟至天安门,坐地铁需要20分钟。

学校自9月1日 起正式上课。

“自„„”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在动词后。“从„„”只能在动词前。等/等等:(助)表示列举。

a:表示列举不尽,用于书面。口语“什么的”。

来北京以前,去过广州、香港、上海等地。(*等等)

来北京以后,我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一些名胜古迹。(*等等)

这个商场商品非常丰富,有食品、服装、化妆品等/等等。

b:表示列举已完,后面带有列举各项的总计数字。

这个学期我们班有些什么课?——我们班有精读、口语、听力、阅读等四门课。9 各:

A:(代)表示不止一个,而且彼此不同。

世界各国全国各地各位来宾/朋友各种水果各种各样各行各业

B:(副)

各+动表示分别做或分别具有。

教室前后各有一个门。

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

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

各+动+各(+的)各就各位

大卫想在中国上大学,玛丽想在中国找工作,安娜想学习中国文学。

——对于为什么要学汉语这个问题,他们几个人各有各的想法。

快考试了,同学们各看各的书,各写各的作业,教室里安静极了。

下课了,大家各回各的宿舍去了。

各+数量

我们班男生和女生各一半。课外课外活动课外书关心(动)关心同学/孩子关心健康/国家大事互相关心

同屋看到我一直躺在床上关心地问我哪儿不舒服。

(名)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团结(动)团结同学 团结起来

(形)非常团结我们班的同学互相都很友好。——我们班很团结。

他们几个人关系不好,谁也不关心别人。——他们不太团结。

(名)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段:

第二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下来的?玛丽每天学习太极拳吗?太极拳是一项什么样的体

育运动?它有什么特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回国后玛丽还想打太极拳吗?动+下来

A表示固定

把她的电话号码记下来。

我们班的人数终于定下来了。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长城上的日出太美了,我用照相机照/拍下来了。我要用画笔画下来

B表示从过去继续到现在。

所有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都坚持下来了。柔和(形)a 温和而不强烈:声音~动作~ 光线~颜色~

b 柔软:线条~缓慢(形)慢:行动~速度~节奏~缓慢地前进优美(形)美好:动作~歌声~风景~~的环境~的句子~的线条舒展(形)不卷缩,不皱。动作~

听到我考上北京大学的消息,爷爷年上的皱纹都~开来了。增强(动)增进,加强:~信心 ~体质 ~吸引力~实力体质(名)有个人常常感冒,他体质怎么样?

他从小不喜欢体育活动,因此——体质很差。

经常打太极拳,可以——增强体质。

他虽然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基本上没生过病。预防(动)事先防备:预防疾病~感冒 打~针作用(名)起~ 有~~很大

这种要是治拉肚子的,对感冒——不起/没有作用。项(量)一项功课/作业/任务/运动/世界纪录后(名)以后回国后下课后课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第五段:

第三张照片的内容是什么?玛丽在学校时不是只学习汉语?还学习什么?

除了„„还„„

除了北京以外,我还去过广州、香港和上海。

除了„„都„„

除了玛丽以外,我们班的同学都去过长城。

玛丽在书画班学习什么?书是什么意思?画是什么意思?书画用什么笔?书画有意思吗?你学过吗?想学习吗?

玛丽画的竹子和写的唐诗怎么样了?她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朋友们呢?橱窗(名)什么地方有橱窗?展出(名)展览出来:美术馆正在展出那位青年画家的作品。

上场的橱窗里展出的那件衣服真漂亮。表示(动)a用语言或行为显示出某种思想、感情、自己的态度:表示感谢/祝贺

B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

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

小伙子给姑娘送了99朵玫瑰花,表示——

(名)显示出思想、感情、态度的言语、行为或神情:

他给你送了那么多玫瑰花,你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

爱的表示

又„„又„„表示几个动作或状态、情况累积在一起。

那个孩子又聪明又漂亮。

在晚会上他们又唱又跳,高兴极了。

在中国又可以学汉语,又可以游览名胜古迹。

第六段:最后一张照片上有什么?照片上的玛丽正在用筷子吃什么?这张照片怎么样?——好玩儿。小狗/小孩儿/游戏

第七段:爸爸妈妈担心什么?我的情况怎么样?适应(动)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适应„„的需要

去国外生活,必须适应那里的气候、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习惯(动/名)我的习惯是早睡早起。

词语辨析:

靠/凭

“靠”的宾语可以是具体的,如:“靠着山”“靠墙”;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凭”只能带少数具体名词做宾语,多数宾语为抽象的,如“凭想象”“凭本事”。

他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凭)

今天的晚会凭票入场。(*凭)

各/每1)都指所有的个体。但侧重点不同。“每”着重每个个体相同的方面,因此取出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作例子代表全体,“各”着重同时遍指全体中的每个不同的个体。

这个星期每天都在下雨。(*各)

每个人都有一辆车。(*各)

每两个人一组我每三天打扫一次房间。(*各)

2)“各”可以直接加在一些名词前,“每”除了“人、家、瓶、杯”等常常被借用做量词的名词和“年、月、周、天、小时、分钟”表示时间的词以外,一般要加上量词。

如:各地 各单位 各部门 各家各户 各民族各系 各班„„

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系每个班每个国家每个家庭每个单位

每(个)人每(个)星期

3)每+数量+名词,“各”不能。“各”不能跟动量词搭配。

每一场比赛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商品

我每次买书都忘了带打折卡。(*各)他念课文每次都有错误。(*各)

4)用“每”的句子,一般要求用“都”配合,用“各”的句子比较自由,特别是用书面语的句子里,常常不用“都”。

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每个班的班长都去会议室开会。请各班班长去会议室开会。

表示/表达

1)“表达”是用语言形式,即口语或书面语言写出思想、感情、态度等,“表示”可以用语言形式,也可以用非语言形式。如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来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或者是事物本身显示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示出某种意义,它们一般不能

互换。

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表达)

红灯表示停车,绿灯表示通行。(*表达)

2)“表示”有名词用法,“表达”没有这种办法。

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向他求爱,可是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听写:基本上 2 分别 3关心4 团结 5书画 6 展出 7 表示 8 适应 9好玩 10健康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优美舒展,又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第四篇:盼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语言点

(1)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老是的用法)

(2)我觉得你还是带她去一次。(还是的用法 再的用发与又的区别)(3)千万别耽误了(千万的用法)(4)我不清楚(清楚的意思与用法)(5)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上的意思和用法)

二、教学环节:

(1)领读课文(2分钟)

(2)讲解课文(以课后习题为主,意味理解全文)(8分钟)

(3)解决教学目的(20分钟)

A、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有经常的意思,老是不舒服就是经常不舒服的意思,但在语气上比经常强,应重度。后经常加形容词或副词,有时也加动词。

ex: 人家老(是)提前完成工作,我们呢!(加副词)

他老(是)问别人借钱。(加动词)

三、拓展训练:

老的另一种用法。老后加名词,表长久的,ex:他是我们的老主顾了。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B、我觉得你还是再带她去一次。

a还是,副词,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还表希望,有“这样办比较好”的意思。此句中,还是再带她去一次,说明带她去医院这个动作的继续进行和再去医院比较好的意思。ex:你明天还是再去试试吧!

今天天气还是很好。(昨天天气就很好)

B再,副词,表示一次又一次,有时候专指第二次。再带她去医院就是继续第二次带她去医院。

ex:我明天再来!

四、拓展训练:

“再”表示将来时,动作还未发生,“又”表过去时,指已经发生过的事。表示已经重复的侗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

ex:这本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

C 千万别耽误了

a千万,副词,务必,一定的意思,但语气比一定婉转。表恳切叮咛。

ex:天冷了,千万要记得添衣服啊!

B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ex:手续繁琐,实在耽误时间!

D 我不清楚

清楚,三个意思,一是,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二是对事物了解的很透彻,三是了解明白。作动词用,就像此句中,我不清楚就是我不了解不明白的意思。ex: a记得要把工作交代清楚。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www.xiexiebang.com

b 他的头脑很清楚。

c 这件事情的经过他很清楚。

d、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

此句中的“上”是前的意思,上星期就是前一个星期的意思。((4)请两个同学读课文。

(5)同学两人一组读课文。(5分钟)

(6)请同学看提示说课文,单独说、一起说。(10分钟)﹍(7).听说练习和总结(5分钟)(8)布置作业

造句:老是,清楚,耽误,

选词填空:他明天要﹍(再,又)来这儿。

他昨天﹍(再,又)来这儿 把下列陈述句改为一般疑问句 1今天天气很好。2你感冒了。3他很忙。4 今天下雨了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第五篇: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之汉语句子结构

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之汉语句子结构

一、单 句

1、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2、从结构上分,单句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之分。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单句称为主谓句。从表达的角度看,主谓句中谓语的表达作用更重要。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单句称为非主谓句。如

(1)禁止吸烟!(由动宾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

(2)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由偏正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3)进来!(由动词构成的非主谓句)(4)飞机!(由名词构成的非主谓句)

3、从用途上分,单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例如:

(1)

陈述句: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2)

疑问句: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3)

祈使句: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如: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勤奋刻苦。出发!禁止吸烟。不准讲话!(4)

感叹句: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多么平静的原野!

二、句子成分: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在一个比较完整的主谓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一)主语

1、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⑴中国人民志气高。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有时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做名词主语句。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 别 冷。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谓语

3、有时主语也可以由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充当。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动词)

谓语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⑵树叶黄了。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⑸明天星期日。⑹什么书他都看。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也能够充当谓语,谓语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认准谓语中心语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南涧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语+ 动词+补语)主语

谓语(动词+ 补语+宾语)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 谓语(形容词+的)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明天‖教师节。

她‖大眼睛,红脸蛋。

↓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主语

谓语(名词)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

1、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⑴什么叫信息?⑵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2、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和动词性宾语两种。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名词都可做宾语。例如:

(2)动词性宾语。有些动词出现在动词后面做宾语,如:感到、加以、认为、觉得、希望、企图、建议、允许、提议、给以等。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3)有一部分短语,句子也可以做宾语,如名词性短语,主谓短语等。例如: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静了。(并列复句作宾语)

3、有的动词能够支配两个宾语,称为双宾语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玫 瑰 花,给 你 紫 红 的,给 她 粉 红 的。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4、有时宾语还带有自己的谓语,这样的宾语称为兼语,相当主谓短语做宾语,例如:

我看见

在跳舞

他们

我当队长 兼语

兼语

(四)定语

1、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⑵(三杯)美洒敬亲人。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2、描写性定语: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3、限制性定语:主要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4、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

1、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⑴他[已经]走了。⑵咱们[北京]见。⑶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⑷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2、在句子里状语(主要由副词充当,还可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及其他一些短语充当)一般放在主语后面,一些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还可以出现在主语前面,特别是有的介词短语(如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只能出现在句子前头。例如: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六)补语

1、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⑵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⑶他生〈于1918年〉。⑷他坐〈在桌子旁〉。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2、补语有以下几种情形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涧〉,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七)中心语

1、中心语是偏正短语(定+名、状+动)、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在有多层定语或状语的偏正短语里,每一层定语或状语所修饰的中心成分都是中心语,因此有的中心语是短语,有的是词。中心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主语中心语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

2、谓语中心语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

3、宾语中心语

他 的 家 里 有 一 只 小 花 狗。

2、句子的主干:

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枝叶部分,它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值得注意的是,在否定句中,作状语的否定副词“不、没有”等不能去掉,否则意义就会完全相反。即句子的主干 = 主语中心语 +(否定词)谓语中心语 + 宾语中心语 有 的 同 学 上 课 时 在 下 面 悄 悄 地 讲 话。主干是:

同 学 讲 话。他 的 家 里 有 一 只 小 花 狗。主干是: 家 里 有

狗。

(八)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句首、句中、句末均可。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如: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有时为了表达这种推测或估计不是说话者做出的,只不过是引用别人的意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

啊,多么令人兴奋的景象啊!

4、拟声语: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例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门外响起了枪声。专题训练

一、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2)北京的秋天多好啊(3)赵州桥非常雄伟。(4)会变色的花很多。

(5)今天星期五。

(6)一斤苹果五角钱。

(7)小李这个人性格非常好。(8)爷爷一句话都没说。(9)好球!

(10)太精彩了!(11)下雨了!

(12)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二、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

示例:(你们)的工作‖〔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1、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2、老师问我一个问题。

3、过了河的船很快又回来了。

4、中国共产党以自己 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

5、学生们都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里,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6、他的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

7、今天星期六。

8、一轮红日渐渐升上天空。

9、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10、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11、统筹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中,都可以应用。

12、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这些道理往往不像泡茶喝茶这么简单。

13、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4、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三、选择

1、下列各句句子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伴随有计划的向沙漠展开攻势。主干:我们展开攻势

B、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主干:男子们有恶习

C、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的成为现实。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主干:政府关心事业

2、下列句子中“幸福”一词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是()1)、我们的生活真幸福。2)、我们的生活很幸福。3)、幸福来之不易。

4)、幸福生活万年长。

A、谓语、补语、主语、定语

B、谓语、宾语、主语、定语 C、补语、谓语、主语、定语

D、谓语、谓语、状语、主语

3、下面四个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的报告。(删去“注视着和”)

B、我们必须认真改正、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将“发现”改为“检查”)C、语文学习并不难,因为多读多写,语文水平才会提高。(将“因为”改为“只有”)

D、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问题。(删去“从”)

4、提取下列句子主干有误的一项是()A、报纸以最快速度的传播国内外的重要信息。主干:报纸传播信息

B、中国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的冠军。主干:中国选手获得冠军

C、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1年“

9、18”事变之后。主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

D、吉尔伯特群岛是世界上日出最早、日没最晚的地方。主干:吉尔伯特群岛是地方

5、指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A、他那优秀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B、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C、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刻苦的学习。D、我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6、各句用“‖”划分主语、谓语不当的两项是()A、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家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B、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C、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我的眼帘。

D、蚕的小小的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7、对于下列各句中标“——”的成分,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1)、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2)、大黄蜂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

3)、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4)、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A、主语、补语、宾语、状语;

B、状语、补语、宾语、状语; C、状语、补语、宾语、主语;

D、主语、补语、宾语、状语。

8、对保存中划“——”部分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主语中心语、补语)B、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主语中心语、谓语)

C、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醒进来。(定语、状语)D、有史以来,人们就同沙漠不断的斗争。(状语、状语)

9、用“符号标记法”分析句子有错误或有遗漏的一项是()A、(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的发〈出〉(低低的)声音。B、〔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C、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D、(这场)阻击战‖打得(非常漂亮)。

10、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有误的一项是()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被人民毁灭了。

A、变成陈述句:历史上人民毁灭了所有的反人民势力。

B、变成反问句: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不是被人民毁灭了吗? C、变成感叹句: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啊!D、变成否定句:历史上所有的反人民势力不是被人民毁灭了。

11、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反问的一句()A、听说您在省里当过副部长?

B、(夜里)十一点了,哪家的车铺这时候还有人? C、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D、你什么也没看见,你为什么胡说?

12、指出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A、街上的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B、这个会议被他搅得不欢而散。

C、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

D、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13、下列各句句式变换有误的是()

A、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改为否定句: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B、他很受大家的爱戴。改为感叹句:他是多么受大家的爱戴呀!C、咱们一起做游戏吧!改为反问句:咱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D、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改为陈述句: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一样。

14、用符号分析法分析下列单句并提取主干

A、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C、大海一阵阵的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到我们身上。D、我们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主语the Subject--S 谓语the Predicate--V 宾语the Object--O(宾补OC)(直接宾语DO,间接宾语INO)定语the Attribute--Att 状语the Adverblal--A

下载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吃葡萄》课文和语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