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中孩子挫折教育的途径
第一,利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情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领悟会更成熟。如,孩子跌倒了,家长不要去扶,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这就是一种简单而实际的磨炼。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学会独立的空间和接触挫折的机会。
第二,通过创设困境进行挫折教育。为了让孩子适应现代人的竞争能力,家长应舍得让孩子去吃苦,并有意识地去给孩子创设一些困境,使孩子的意志得到更好的磨炼。国外的学生教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如日本有许多学生园,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让孩子进行裸身锻炼;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价亿万,却要求子女去打工挣钱;印度已规定了小孩子的“饥饿日”。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3.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第一,客观地评价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不同,所以也会各有长处和不足。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也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变得骄傲自满并且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过高,不符合实际,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己,就是说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可能会在哪方面受到挫折。而知彼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如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又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等。必须让孩子懂得做事要向高目标努力,但同时也要做好承受最坏结果的思想准备。
第二,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战胜困难的信心。家长在学生的眼里是非常高大、无所不能的,家长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来说家长的行为是最具说服力的榜样。因此,作为家长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常常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并教育孩子要把名人作为榜样,激励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要让孩子知道: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第三,为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培养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活动或到亲戚朋友家做客,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人交往,从中可以使学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力,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第四,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一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首先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从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开始,大胆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二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一定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家长应注意创造机会,在家中营造民主的氛围,给予孩子决策的权利,培养孩子选择和作决定的能力。
第五,加强艰苦磨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家长应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况,加强对孩子艰苦磨炼,让孩子获得适应能力。一是让学生体验“累”的滋味;二是让学生体验“饿”的感觉;三是让学生体验“冷热”刺激。
第六,增强孩子心理防卫机制,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我们知道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甚至心理健康被看做是更为重要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提高其对挫折的忍耐力,消除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心理防卫机制。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教会孩子在失败中总结教训,鼓励孩子在挫折中百折不挠,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所以说,小学时期承受一些挫折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需要我们了解、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并掌握好挫折“度”,避免负面效果的产生。家庭这一个体社会单位具有教育的随机性、长期性和影响性。所以,学生在小学时期实施家庭挫折教育是实施学生启蒙性挫折教育的最佳途径,对学生的一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化学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方法探讨
化学教学中挫折教育方法新探
摘要:化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挫折教育,能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敏、缜密、完善。挫折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布设各种教学“陷阱”的方法来进行:⑴设置问题陷阱;⑵设置习题陷阱;⑶设置实验陷阱。关键词:化学教学
挫折教育
陷阱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先品尝失败的痛苦,然后促其猛醒,经过努力获取成功。这样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也就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同时也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及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实验证明,通过挫折教育,学生学到的知识将终身难忘。所以,挫折教育有多重教育功能。怎样实施挫折教育呢?
我们可以布设教学“陷阱”,诱导学生犯错误,使其先受挫折;待其身陷其中,马上当头棒喝,定能使之大吃一惊,吃惊之余,学生就会先在头脑里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后便会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寻求解答,急中生智,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即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设置问题陷阱实施挫折教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思维的良好情境是多方面的,但更多来源于激起思考的问题本身,这样的问题就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先清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及其与新知识的联系,然后利用设陷法恰当地设置问题陷阱,让学生先身陷其中受挫,这样学生会感到当前接触的内容与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这时他们自然就会产生解难释疑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越强烈,对我们的教学就越有利。我们要适时地抓住这个最佳教学时机,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悟出新知,最终实现对当前问题的大彻大悟。通过这种途径学来的知识,学生就会终身难忘。
比如,在讲电解时,我先介绍了阴阳离子放电的顺序,而后又特意强调其中的“OH->含氧酸根”,即提出问题:在用惰性电极电解NaNO2溶液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学生全都不假思索地写出了答案:
2H2O =
2H2↑+ O2↑。我却当即予以否定,学生大都惊诧不已,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思考:NaNO2中氮元素的价态是什么?是否为最高价态?它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它与O2能否共存?这时,学生才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NaNO2会被O2氧化为NaNO3!他们马上就得出了正确答案:NaNO2 + H2O =
NaNO3 + H2↑。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就能使学生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表象产生的根源,把握事物的本质,加深对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并使之逐步内化为较优秀的思维品质。
二、设置习题陷阱实施挫折教育
优秀的教师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讲师”,而是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利用易生歧义的问题创设优质习题,诱使学生产生争议,进而诱导学生用批判思想考虑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便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讲电离平衡时,我先出示习题陷阱:将PH=4的醋酸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形成的溶液的PH为()(忽略混合时溶液的体积变化)(A)<4;(B)=4;(C)>4;(D)无法确定。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争论得个个面红耳赤,有的说溶液混合后体积加倍,两酸浓度都减半,相当于稀释,所以 电解电解PH>4。马上有人反驳道:醋酸是弱酸,加强酸后,溶液酸性加强,所以PH<4。我先否定了这两种答案,并让学生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批驳:两液在混合前H+的浓度都相等,混合后,H+会被稀释吗?而两酸因混合都被稀释,溶液的酸性又怎样增强?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根据电离平衡常数作定量分析:
在比值c(Ac-)·c(H+)/c(HAc)中,惟独c(H+)于混合后没变,其余两项混合后均减半,所以两液混合后此比值未变,平衡不移动,PH就不会变,故应选B。
三、设置实验陷阱实施挫折教育
现代化方程式的创始人柏济斯培养了好多化学家,他就善于利用陷阱。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责备学生都是无能之辈,难成大器,因为他们全都缺乏化学家们敏锐的洞察力。一时学生哗然,他们不但不服,反而职责老师空口无凭。老师心平气和地说:“我们还是先做实验吧!至于责备你们的依据,一会儿再说。”接着,他从试验台上取出一只盛有液体的烧杯,伸出手指,放进杯里,又将手指伸到嘴边,用舌头舔舐,然后露出惬意的神情,示意味道极美,而后让学生前来品尝,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地按照老师的示范去做,但从他们尴尬的表情上,可知其所尝决非美味。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一个学生与老师品尝时的表情相同。老师借机发问,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老师忍俊不禁,开怀大笑,学生们则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望着把眼泪都笑出来的老师发呆。
“你们上当了!我的指责不是无稽之谈吧?你们当中无一人善于观察。我伸入杯中的是中指,可舔舐的却是食指。而你们呢?!”
学生们个个面红耳赤,有苦难辩。经过老师这番别具匠心的挫折教育之后,学生们在实验中都特别留意观察,终成大器。
经常进行这样的挫折教育,就能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思维变得更加灵敏,更加缜密,更加完善。
第三篇:家长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
家长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
小四班3月刊
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长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孩子,还对孩子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
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孩子“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
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第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四,父母既要有把孩子至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
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对待它们,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长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长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肤黑更健康呀,我觉得你也很可爱。”
第四篇: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何谓“感恩”:“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因此,让孩子学会感恩是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的。我们要为孩子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孩子把握好感恩的度,好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一、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的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暴露了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及教育的误区。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这样事实比比皆是:一个下岗的母亲自己舍不得吃,天天煮一个鸡蛋给孩子吃,儿子不想吃,就说“我等会吃”,妈妈想看着儿子在她面前把鸡蛋吃完,可是儿子说“我来不及,在路上吃吧”,可是一到家门口,吃了一口就把鸡蛋扔到水沟,刚好被站在窗口的妈妈看到,妈妈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为什么孩子不吃也不告诉妈妈一声,妈妈可是很久没有吃过鸡蛋了呀。”可这孩子根本就不懂得母亲生活的艰辛啊!很多孩子在浪费时,忘却了“粒粒皆辛苦”,忘却了父母的疾苦。孩子大小便在身上,奶奶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以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下雨天,年老的爷爷撑着雨伞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湿了,还把他背在背上,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一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的中国博士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家庭交流,可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却要求退回中国学生,中方就很纳闷,这孩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何要退回呢?问其原因,美国家长说这学生在他家生活了一周,我们帮助他很多,可他却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说过。可是中国学生却告诉中方代表,他认为他们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在中国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都不用说谢谢。从儿童—少年—青年,不管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我们却能说出一大堆类似的故事。在中国许多父母都是如此,他们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存下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照顾小孩等,他们义无返顾,任劳任怨,不求回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哎!我们的孩子太自私了,对父母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逐渐地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小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然。
二、感恩教育,任重道远
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家长注重孩子的智育的同时,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假如孩子们只知道“我想怎样”,“我们要什么”,不知道“我该怎样”,“要我什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师敬长,不懂得关爱他人,过于强调个性而忘本教育,那么,必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
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道父母的疾苦;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要求父母这样、那样,却对自己放任自流。就像前不久报道的兰州姑娘杨丽娟一方面因自己的愚昧、自己的痴迷,不务正业。另一方面她父母不教育女儿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态度,对女儿这种疯狂的变态追星,不但没有制止,还为了满足女儿这个不可企及的幻想,把整个家庭置于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境地。更有甚者,还要卖肾继续供她疯狂的追星,可她依然毫无一点羞耻心、更无一点悔意、对她父母更没有一点的感恩之心和同情心。父母生养了她二十几年给了她那么多,可她能给予父母是什么呢?能回报给父母的有多少呢?把父母置于穷途末路,甚至把父亲也逼上绝路,更可悲的是到了这样的地步,做母亲的依然没有沉痛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仍然一味地付出、付出„„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幼儿园每天都给幼儿吃点心,有一天的点心是排骨麦烧,很香!孩子们都争抢着吃,只有一个孩子把点心包好要带回家。老师一问,孩子说:“奶奶爱吃”。感动之余,老师进行家访,发现这个家庭氛围很好,孩子的母亲非常孝敬婆婆。孩子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呀,犯罪的孩子多数都有一个灰色的童年。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没有种下“善”的种子,几乎不可能要求他成年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施恩不图报的人。因此,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现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既是我们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三、感恩教育,家庭为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教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们,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淡漠的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是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园、学校这些专业教育机构的感恩教育应积极地配合,积极地与家长参与。
同样地,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 然而,社会中却时常出现这样让人尴尬的情境:在超市的收银台边一个大人丢了一枚硬币,一个6岁左右的小孩捡到追着还给大人,那大人不屑一顾,伸手接过连声谢谢也不说。公交车站边一些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来了一位母亲带了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母亲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队,可很多人一看到车子进站就蜂拥而上,结果那对母子根本上不了车。一个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给老人,旁边的一个小青年竟然抢先一步占了位置。这样的事例多了,无形当中就对孩子们造成了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会认为母亲的教育使自己吃亏了,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社会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了,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应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四、感恩教育,多管齐下
孩子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的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帮助父母时,父母要有敏锐的体察,并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身教胜于言教,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孝敬老人的楷模。树立“仁爱之心”,常存“感恩之念”,上敬父母、下爱子女、宽容友善、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进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为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文化知识,更要重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务远,多讲一些《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大声的说:“谢谢”。如,经常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的宝宝是最棒的”,“谁最辛苦啊!”,“妈妈我来帮你”,“妈妈我来帮你揉揉肩”,“奶奶我来帮你捶捶背”,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来关心和照顾等。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你给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就会将“爱爸爸爱妈妈”的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妈妈真高兴,宝宝真懂事”,“谢谢你”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浓浓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乐。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每天早上起床铃声响起,不要讨厌它吵醒你的美梦,要感恩上苍让我能听到,有很多聋哑人忍受着寂寞;每天第一缕阳光映入你的眼帘,不要嫌它刺眼,要感恩上苍让你能看到,有很多盲人在黑暗中挣扎;学习中的艰辛困扰着你时,不要烦躁,要感恩上苍让你有学上,有很多贫困儿童失学在家;穿衣镜前不要嫌衣服难看,鞋子不是名牌,要感恩上苍你有这么多的衣服和鞋子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一年只有一身破旧的衣服和一双破烂的鞋子;不要嫌父母做的饭菜不好吃,要感恩上苍我们还有饭吃,贫穷的孩子有时三餐都吃不饱„„
家长在家里可以经常安排一些定量的劳动要求,有机会带孩子深入贫困山区,体会那里孩子生活的艰辛,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体会生活的辛苦。有一位学生因为父母做生意,起早摸黑,与父母见面的时间比较少,只是在他需要钱时才会主动找家长,一直以来家长也只知道给他钱花,却很少有时间跟他交流,造成他们之间的生疏,双方都感觉比较失落。自从该孩子在自家的店里帮忙后,不仅能让他体会到挣钱的不易、父母的辛苦,同时也增多了与父母的交流,家庭关系更加融洽了,孩子也变得成熟多了,更懂得尊重他人了。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过一些具有感恩意义的“洋节”,如“感恩节”,让孩子懂得了人只有活着,就是上苍对自己的恩赐,所以,让他们要由衷地感谢阳光给予了他们的温暖;感谢雨露给人类带来了五谷丰登;感谢大地给予他们生存的机会。知道“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就是要让人们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离不开群体,都应该满怀感激之情,为祖国的培育,为母爱的无言,为朋友的支持,为自然界所恩赐的一切。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才会更加热爱生命,收获和平与快乐。只有不忘祖国之恩、父母之恩、他人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从家庭做起,传授感恩教育,从而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深远的基础。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
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朱博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挫折就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更通俗地说,就是“碰钉子”。
现代的中学生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这些中学生就像温室里生长的花儿一样,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又由于年龄、认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受挫折后的消极情绪反应比成人更强烈。在挫折面前他们或焦躁不安、优柔寡断;或迁怒他人、攻击他人;或破罐破摔、悲观失望;甚至自卑自戕、结束生命。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同学们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实现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挫折教育呢?
第一,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善于挖掘教材中进行挫折教育的因素,使学生在正确认识挫折的基础上形象生动地感受挫折,从而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语文课内课外一篇篇思想深刻的文章,一首首魅力无穷的诗歌,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具有极大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材料。这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这样解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作为本课程的特点之一,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文学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和感情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文学作品中凝聚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是人文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用常新的武库和土壤。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把学生的认知生活体验和日常生活体验上升
到审美生活体验,可以净化、升华学生的心灵,传承人类智慧和时代精神,为学生打开另一扇门,建构第一自我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心灵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学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等三大社会功能,善于发掘优美的诗文中的挫折教育因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习语文,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对挫折的容忍力受到个人对挫折的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认识,就有可能消除情绪困扰,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初中生处于半生不熟阶段,他们对人对己估计难免会过高或过低,甚至偏激和片面,需要经常帮助和启发他们,养成对人对己的客观公正态度。
“文以载道”——语文课堂内外一篇篇思想深刻的文章向学生揭示人生的真谛和成功的奥秘,当然也会告诉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读寓言故事《落难王子》,我们会领会到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给人打击,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也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读郭超人的《登上地球之颠》和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我们明白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管在怎样严酷的环境下,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不怕艰难险阻的气概;读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人生的美好,从而坚定信念,战胜不幸和挫折;读里根的《真正的英雄》,懂得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
通过课内的教学和课外的阅读,充分发挥文学的认识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从而正确看待成功和挫折,对于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失败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学习语文,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要使没有把握的事情成功,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有信心。”要想战胜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信心。一个有信心的人在遭遇任何变故时,都会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 的心境,放宽胸怀,坦然接受,相信这种遭遇“说不定会带来好运”而继续不断地努力,便往往能够掌握真正的机运。
语文学习,学生会被屈原“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精神和坚定信念所感染;会被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所激励;会被海明威“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精神所鼓舞。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不知不觉地增强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从而昂首挺胸,笑迎人生的风风雨雨。
3、学习语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对行为起长久作用的是理想,有了正确远大的人生理想就会在黑暗中见到光明。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就能增强其行动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培养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够百折不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一个中学生只有胸怀远大,才能在学习、生活中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才会在挫折、失败面前不低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越王勾践因为胸怀大志,才能够处变不惊,卧薪尝胆。司马迁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所以能够忍受宫刑之辱,“就极刑而无愠色”。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抱,因而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旷达。文天祥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鲁迅曾彷徨过,但他坚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坚定地走上了真理的道理,也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这表明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作支撑,个人的荣辱得失、恩怨矛盾不再成为心理的重负,从而可以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消除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
古今中外这些理想高远、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典型人物激励着我们的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满怀信心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4、学习语文,教会学生掌握情感宣泄的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宣泄的产物。司马迁就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唐朝韩愈也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 3
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关汉卿、汤显祖、曹雪芹哪一个不是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的呢?鲁迅在《徬徨》题辞中写下的诗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正反映了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范仲淹一个封建文人因提倡改革遭谗离职被贬后而作《岳阳楼记》,欧阳修因上疏为主张革新的范仲淹辩诬,被贬官到滁州而作《醉翁亭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再混迹污浊的官场归园田后而作组诗《归园田居》。这些都说明文学作品是作家们情感宣泄的产物。
受挫者遭受压抑的情感如果长期郁积在心中,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人们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有了精神痛苦、不满或困扰,切莫闷在心里打无名官司,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倾吐出来。情绪上的问题只要把它倾吐出来,心情就会感到舒畅,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语文教师特别在作文教学中可有意创设让学生吐露心声的环境,提倡写真事诉真情。如果通过反复多次的教育和疏导,仍然不能使我们的学生从受挫的痛苦中解放出来,我们不妨鼓励他们学一学作家们的样子通过写日记、书信和文章等方式(当然不是让他们创作以求发表)发泄精神上的不满,倾吐心中的痛苦,从而减轻挫折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的压力。
当然,我们利用语文学科教学优势,渗透挫折教育时,要注意某些人物和作品的负面影响,如庄子理想破灭而不问世事,屈原得知郢都被破而怀石自沉,李白失意痛苦而借酒浇愁,柳永科举不第而混迹青楼,老舍心怀绝望而投湖自杀等等,防止学生消极地模仿,而采取不当甚至极端的行为。再如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风靡欧洲时,那里也因之盛行失恋自杀的风气。在消极方面“文学”的魅力仍然是无限的,“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善于识辨,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弃其糟粕,毫不怜惜。
第二,利用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把语文课堂作为交流的平台,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成长问题,尤其是关注学生经受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笔者的理解,主要是指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达情感、表述所需的手段,是联系、协调社会各
个单元的纽带。基于此种认识,我在实施语文教学挫折教育过程中,着意于其工具性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课堂教学互动性。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互动性原则是教学制胜的法宝之一。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传达情感、表述所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要想充分体现这种特色,需要师生之间有充分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可以是动态的,又可以是静态的。
动态的互动体现在课堂的讨论、合作、问答等方面。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故意以追问引起学生的紧张使之回答不上,当个别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产生了自满情绪,忘乎所以时,我就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有意给他一点“刁难”,给学生一点受挫经历和体会,然后向之讲明我们进行抗挫折教育的用心和为使心理健康需要增强承挫能力的道理。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像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认为:“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中国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更是直言:“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而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条件大都比较优越,受到父母的过度爱护;在顺境生活的他们没有经过风雨的洗涤,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其低下。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互动中,如果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挫折教育的训练,则会使挫折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
静态的互动,则需要语文老师有一双“火眼金睛”,生活上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适时点拨;还需要语文老师有洞察秋毫的能力,能从学生的行文中寻找思想的“蛛丝马迹”,从而有针对性的下批语,还可以利用批改周记的机会,和学生以文字的方式进行静态的交流和沟通。
2、家庭教育合作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渴望儿女成才,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实际上,作为家长却过多地把希望寄托着学校教育上,从而忽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当家庭遭遇不幸时,作为家长,你是沮丧、逃避还是勇敢面对,对孩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挫折教育的素材。所以,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日常生活中,孩子难免
会碰到竞争失败、误解受冷落等挫折时,作为家长就要及时帮助他们认识挫折,积极引导他们增强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正确分析受挫原因。另外,还要引导他们正确估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不能过分强调客观原因,也不能一味自责、自暴自弃,要正确地对待挫折,力克困难。告诉他们,要把每一次的受挫当作磨砺自己意志的一次契机,在化解挫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逐步成为战胜挫折的强者。这样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挫折教育的合作性原则。
3、社会关注经常性。挫折对于个人来说,它就像人生的伴侣,是人一生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敢断言,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一生从来没有挫折感的产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人为自我实现而不息奋斗,当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这就决定了挫折教育不可能像某些课程的学习那样能够短期结业。荣格的认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必须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和互动,才能收到实际效果。我们不能把挫折教育固定在某一阶段,也不能把挫折教育局限于某一范围,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长期关注、长期狠抓。不能当问题出来了我们再回头“深思”或者“呼吁”,马加爵事件、中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都是挫折教育失败的案例。
当然,我们必须分清主次,记住我们要上的还是语文课,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必须反对抛开课本和语文“双基”教学来侈谈挫折问题,以致本末倒臵。那些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缺乏为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所限的“空中楼阁”式的所谓“渗透”,是我们在实践中应当避免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运用心理学中的挫折理论,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适时渗透挫折教育,才能发挥其综合效应,使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统一起来。让我们用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能独立地笑傲人生、迎接生活的风霜雪雨,从而焕发出夺目的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