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瞿秋白》有感
╯
读《瞿秋白》有感
我带着敬仰、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瞿秋白》这本书,了解了瞿秋白光辉灿烂的一生,我深深地被瞿秋白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所吸引,所感动„„
我敬佩瞿秋白,敬佩他那孜孜不倦地学习、读书、写作的精神。少年时,瞿秋白就是爱学习、勤思考的好学生。他的写作更是出色。从小到大,他的作品里都具有讽刺着横行霸道的统治者。当然,他写作也离不开他的博览群书,每一次看书都会看到深夜。特别是那些关于祖国发生什么大事的书,更是吸引他。瞿秋白的母亲金璇,爱好诗词歌赋,写得一手好字。也是瞿秋白的启蒙老师。母亲经常给他讲《聊斋》、《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还有《太平天国故事》来启发他。母亲的教育对瞿秋白的学习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我敬佩瞿秋白,敬佩他不屈不挠、勇于面对现实的精神。在1915年夏,瞿秋白将要读完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因家中情况一日不如一日,不得不中途辍学。临近年关,只好在表姐夫的介绍下,到无锡江溪桥小学谋得一个教师职位。但在瞿秋白走后没几天,母亲在债主和贫困的逼迫下,走投无路,最后与世长辞了。瞿秋白闻讯从无锡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去世,他悲愤不已,痛心疾首。但他还是勇敢地面对了现实。他昂起头挺起胸走向自己的新生活,踏上了新的旅程,去茫茫尘海寻觅人生之路。
我敬佩瞿秋白,敬佩他伟大的功业,更敬佩他有着一颗爱国之心。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是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并献出生命的革命先驱。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读了《瞿秋白》这本书,我被瞿秋白那崇高的品质光辉的思想所深深地折服了,我要以瞿秋白为榜样,顽强地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啊,我真想说一句:“瞿秋白永远没有离世,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向瞿秋白叔叔学习,学习他热爱学习的精神,更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的精神,我要认真学好各门功课,将来像瞿秋白叔叔一样出色,为祖国做贡献!
第二篇: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我读完了《伟人瞿秋白》这本书。瞿秋白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的影响、教育与熏陶,在幼年时他就知道了要把祖国从封建、迷信、任人宰割的坑里拉出来,并且他深刻地意识到了祖国的国耻。在本书中,有一页就令我难忘:有一年过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张灯结彩、载歌载舞过节。但有一个人心中不但不欢乐,而且充满悲愤,他就是年幼的瞿秋白。他一气之下,在他亲手糊的白色灯笼上题了两个字,那两个字力透纸背,令人感到一股悲愤之情。那两个字就是“国丧”。因为在小瞿秋白看来,这一个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耻辱。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他都不屈服,在监狱中,他表现出了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就是他在狱中写下的诗。6月,蒋介石密令杀害瞿秋白。当瞿秋白面对死亡时,他依旧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坐在草坪上,对着侩子手微笑着点头说:“此地很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瞿秋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革命工作,他顾不上诬陷打击,不怕流血牺牲,坚持正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珍惜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不懈努力,长大了为党为祖国贡献最大的力量,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三篇: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南京市竹山小学-戴欣
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家都在用各种行动表达对以前的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大队辅导员谢老师推荐我们参加了四好少年读《伟人瞿秋白》的读书活动,读《伟人瞿秋白》有感。起初我还不知道瞿秋白是谁,但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这个名字便从陌生变成了熟悉,并对他肃然起敬!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擅长绘画,母亲知书达礼,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他刻苦求学,当过教书先生,参与领导了北京的五四学生运动,参加李大钊等在北京创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寻求拯救和改造中国的途径;他当过记者,前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访考察,推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他是最早见到列宁的中国共产党员之一,也是第一个向中国读者描述列宁形象的中国记者。1921年瞿秋白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1927年瞿秋白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主持党中央工作时年仅28岁。1931年1月瞿秋白遭受诬陷和打击,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但他仍坚持为党工作,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他都坚守革命气节,在狱中,他表现出了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读后感《读《伟人瞿秋白》有感》。“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就是他在狱中写下的诗。1935年6月,蒋介石密令杀害瞿秋白,在英勇就义前,他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激动和尊敬顿时占据了我的脑海,满脑子都是瞿秋白为党工作时无怨无悔的模样: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革命工作,他顾不上诬陷打击,不怕流血牺牲,坚持正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知道了:在瞿秋白有生之年,不但写了许多的著名文集,如:《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主编了《新青年》、《前锋》、《向导》,还把《国际歌》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写了《赤潮曲》、《红军歌》等等。特别让我感动的是:1916年当他母亲自杀后,他寄居在湖北的姑母家,又患上了肺病,但他还是利用姑妈家丰富的藏书,夜以继日地攻读。深夜,为了使灯光不外露,他在窗上挂上厚厚的布帘。读了这段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瞿秋白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没有放弃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佩服,值得我们学习!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瞿秋白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追求知识,而我们现在呢?我暗自下决心: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多看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和头脑。
书全部读完了,这本书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党的发展历程和瞿秋白的光辉一生,是我们少年儿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驱崇高精神的好教材,对于瞿秋白,我从陌生到熟悉,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坚韧和忠诚,我心中有了更加真切的了解。我们要以瞿秋白为榜样:学习他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对我们的美好期望!哦
第四篇: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学生
:
指导老师:王美英
淡绿的光滑的封面上,一幅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仔细端详:清秀的面孔,宽厚的额头,圆圆的镜片后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出坚毅的目光,俨然一副英姿勃发的书生模样,他——就是瞿秋也就是这位有志青年的感人事迹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鼓舞了我„„
“‘人爱他的历史,甚于鸟爱它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头可断,志不可敌。’‘为革命而死,是最大的光荣。’”
这段义正词严、激动人心的文字,就是瞿秋白在狱中,面对敌人劝降时说的话,我默念了不知多少遍,它给我启迪与鼓舞。
瞿秋白少年时就爱学习。1916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寄居在姑母家,那时他已患上了肺病,但还是利用姑母家丰富的藏书,夜以继日地攻读。深夜,为了使灯光不外露,他在窗上挂上厚厚的布帘。这让我十分感动,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瞿秋白都能够这样努力读书,看看我们坐在柔和的台灯下,网络能通天下的电脑前,还如此的浮躁不安,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再不好好利用,汗颜啊!
1912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国庆。人们张灯结彩,庆祝“国庆”,瞿秋白却做了一个白灯笼,悲愤地在上面写了“国丧”两个大字,挂在瞿氏宗祠的侧门上。他对妹妹瞿轶群说:“中华民国已经名存实亡,还有什么可庆的呢!”瞿秋白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真是有胆
有识!爱国志士之义举!佩服!
1923年6月,瞿秋白先后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编辑,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译述。他还翻译了《国际歌》,创作了第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歌曲《赤潮曲》。旅俄两年,他撰写了60多篇通讯,同时还写了两本著名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如此多的作品,如此高的成就,让人敬佩!我感受到了瞿秋白的满腹经纶!唉,我们写个“豆腐块”都得绞尽脑汁,绣花枕头——腹中空也。
1935年2月26日,瞿秋白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他都坚守革命气节,对敌人的谬论严加驳斥,慷慨陈词。他在狱中写诗词:“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6月18日,瞿秋白被押赴刑场,昂首挺胸一路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多么的英勇、从容啊!他的坚强不屈,可歌可泣。
瞿秋白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少先队员缅怀。手握拳头,我心坚定,我似乎找到了一直摇摆不定的航标,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不要再怨天尤人,抓住眼前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良好的时机,努力学习吧!瞿秋白的光辉形象将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
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五(1)班学生 :王晨茜
指导老师:
王美英
淡绿色的光滑的封面上,一幅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仔细端详:清秀的面庞,宽厚的额头,圆圆的镜片后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出坚毅的目光,俨然一副英姿勃发的书生模样,他就是瞿秋白。也就是这位有志青年的感人事迹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鼓舞了我„„
“‘人爱他的历史,甚于鸟爱它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头可断,志不可敌。’‘为革命而死,是最大的光荣。’”
这段义正词严、激动人心的文字,就是瞿秋白在狱中,面对敌人劝降时说的话,我默念了不知多少遍,它给我启迪与鼓舞。
瞿秋白少年时就爱学习。1916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寄居在姑母家,那时他已患上了肺病,但还是利用姑母家丰富的藏书,夜以继日地攻读。深夜,为了使灯光不外露,他在窗上挂上厚厚的布帘。这让我十分感动,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瞿秋白都能够这样努力读书,看看我们坐在柔和的台灯下,网络能通天下的电脑前,还如此的浮躁不安,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再不好好利用,汗颜啊!
1912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国庆。人们张灯结彩,庆祝“国庆”,瞿秋白却做了一个白灯笼,悲愤地在上面写了“国丧”两个大字,挂在瞿氏宗祠的侧门上。他对妹妹瞿轶群说:“中华民国已经名存实亡,还有什么可庆的呢!”瞿秋白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真是有胆
有识!爱国志士之义举!佩服!
1923年6月,瞿秋白先后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编辑,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译述。他还翻译了《国际歌》,创作了第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歌曲《赤潮曲》。旅俄两年,他撰写了60多篇通讯,同时还写了两本著名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如此多的作品,如此高的成就,让人敬佩!我感受到了瞿秋白的满腹经纶!唉,我们写个“豆腐块”都得绞尽脑汁,绣花枕头——腹中空也。
1935年2月26日,瞿秋白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他都坚守革命气节,对敌人的谬论严加驳斥,慷慨陈词。他在狱中写诗词:“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6月18日,瞿秋白被押赴刑场,昂首挺胸一路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多么的英勇、从容啊!他的坚强不屈,可歌可泣。
瞿秋白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少先队员缅怀。手握拳头,我心坚定,我似乎找到了一直摇摆不定的航标,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不要再怨天尤人,抓住眼前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良好的时机,努力学习吧!瞿秋白的光辉形象将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榜样。
第五篇:读瞿秋白多余的话
读瞿秋白《多余的话》
瞿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主持临时中央局,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国民党对苏区“围剿”中,红军被迫长征后,受“左”倾路线领导者打击与排斥,被留在中央苏区,突围转移香港途中被捕,牺牲于福建长汀。因被押期间写下了《多余的话》,引发一段公案。
中共早在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载明:“瞿秋白同志,是当时党内有威信的领导者之一,他在被打击以后仍继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方面),在1935年6月他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然而,1962年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诽谤瞿秋白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是他“自首叛变的铁证”,把瞿秋白说成是“大叛徒”,对他进行政治诬陷。1982年中纪委在对中共十二大进行工作报告中说:“经过对他的被捕前后的事实调查,证明瞿秋白同志在被捕后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因而遭受敌人杀害。”重新肯定了他光辉的一生,推翻了《多余的话》是其“叛徒铁证”的不实之词。
瞿秋白的一生,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瞿秋白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多余的话》似乎调子有些低沉。但这是一个气质“文人”与“政治家”发生冲突的“脆弱的二元人物”的内心独白,是一个政治上遭受打击,“被拉出了队伍”,对苏区被毁、革命受挫,党存在多种病状的“心忧”书。瞿秋白在狱中,对敌人的劝降予以回击:“实际上没有附加条件是不会让我活下去的”,“不能没有尊严地活着”,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行刑时他是唱着国际歌和红军歌走向罗汉岭的。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沉着,镇定,挥笔写下了多首诗词,在《多余的话》中留下的是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苦闷、困惑、坚定等等。《多余的话》是瞿秋白以往思想的升华,是思想文化伟人之最后形成。虽然有低沉情绪的漩流,但在就义前夕的特殊境况和内疚心理状态下的思想,倒比作者在其热情激扬和政治活动高峰期的思想更深邃,更有启迪力量了。《多余的话》取助于鲁迅彻底“反虚伪的精神”,发展了作者原有的求实崇真的思想,成就了一位没有虚伪的共产党人和文化伟人瞿秋白。对他的笔调低沉,我们还有什么可苛求的呢?
党内极左思潮泛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生前如此,死后还要遭诬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蒙受不白之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造成大批冤假错案,其教训是深刻的,应当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