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

时间:2019-05-15 08: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

第一篇: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

第一课

教学内容:人称代词主格,主系表结构及其“肯否问答”句型变换

教学要求: 能熟练掌握8个主格人称代词以及它们的主系表结构和“肯否问答”句型变换

教学难点: 人称代词作并列主语及主语是以s结尾的人名

教学步骤:(共计45分钟)

一、组织教学(5分)

问候,简单介绍本册结构及课时安排,对大家的要求等等。

二、讲解(10-15分钟)1.简单介绍主系表结构

2.8个主格人称代词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注意:代词主格在句中作主语;you表两层意思:“你”、“你们”。

3.人称代词与系动词am, is, are的对应关系

用好口诀:我跟am你跟are, is连着他她它,单数主语用is,复数主语全用are。注意:

Are he and she in Class One?(并列主语, 系动词要用are)

Jones is from Canada.(以s结尾的单数名词作主语,系动词用is)

4.主系表结构中的表语

表语:说明主语的特征、类属、状态、身份等,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担任。

He is Jim.(名词)

I am fine.(形容词)

They are here.(副词)

She is at home.(介词短语)

5.主系表结构的“肯否问答”句型变换

He is ten.He is not ten.Is he ten?

Yes, he is./ No, he isn’t.用好口诀:“变疑问,be提前,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加not要牢记”。

提问: She is nine.(变否定句、疑问句,并作简答。)

注意以下两点:

⑴ 主语为I/we/you时,变疑问句还可以这样变(有两种形式),如:

right?

⑵ 否定形式: is和are有三种形式,但am只有两种,I am old.→ Am I old? / Are you old?

You are right.→ Are you right? / Am I 如:

He isn’t.../ He’s not.../ He is not...I’m not.../ I am not...解释:is和are都可以直接和not构成缩略形式isn’t和 aren’t,但am不可,没有amn’t这种形式。判断正误:

1.“Are you late?” “Yes, I’m.”

2.“Is he six?” “No, he is not.”

三、操练和练习(20-25分钟)口头操练:

⑴ 听中文,说出对应的主格人称代词。

注: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宾格人称代词,要及时纠正概念错误。

⑵ 口头做课本Ex.1.的1-3题。

⑶ 快速说出下列句子的英文翻译:

我十一岁。你也十一岁吗?

你是李霞吗?是的,我是。

她是日本人。他不是日本人。

他们来自中国。

它是绿色的吗? 不,它是红色的。

他们个子高吗?

笔头练习:

做课本练习Ex.1——Ex.4

四、反馈与总结(5分钟)

对学生答错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小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

1.必做:复习本课本所学的内容,重点复习主系表结构

2.选做:从所附的备选题中挑选

五、课后反思:

附:备选题 Ex.1 用be的适当形式及主格人称代词填空

1.______ your brother ten, too? 2.“______ the news true?” “No, ______.”

3.James ______ English, but the Greens ______ from Canada.4.“______ Tom and Ann in the same school?”

“Yes, ______ ______.”

Ex.2 根据课本Ex.4.,完成下列各题

⑴ 将本题的句子译成中文。

⑵ 仿照本题第二部分,说两段话,分别介绍自己及同桌。

⑶ 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老师(或学生)用英语介绍班里一位同学,如: He is a boy.He is 12.He is tall and thin.He is in Row 3.He is behind Li Qiang.根据介绍,大家猜猜说的是哪位同学?

第二篇:一般进行时语法总结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总结以及练习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总结: 1.一般将来时

表示将来将要发生的动作,经常和tomorrow, next year,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year after the next, in five hours’

time, etc.表示将来的词联用

结构: 主语+助动词will+动词原形

I will go to America tomorrow.The pilot will fly to Japan the month after the next.Jack will move into his new house tomorrow morning.★变疑问句将助动词移到句首

Will you go to America tomorrow?

Will the pilot fly to Japan the month after the next?

Will Jack move into his new house tomorrow morning?

★变否定句在助动词后面加not

I will not go to America tomorrow.The pilot will not fly to Japan the month after the next.Jack will not move into his new house tomorrow morning.★肯定回答及否定回答

Yes, I will.No, I will not.Yes, he/she will.No, he/she will not.Yes, he will.No, he will not.★特殊疑问句:

What will you do? 【知识拓展】 一般将来时

1)shall用于第一人称,常被will 所代替。

will 在陈述句中用于各人称,在争求意见时常用于第二人称。

Which paragraph shall I read first.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 2)be going to +不定式,表示将来。

a.主语的意图,即将做某事。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b.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

The play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next month。

c.有迹象要发生的事

Look at the dark cloud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storm.3)

be +不定式表将来,按计划或正式安排将发生的事。

We are to discuss the report next Saturday.4)be about to +不定式,意为马上做某事。

He is about to leave for Beijing.注意:be about to 不能与tomorrow, next week 等表示明确将来时的时间状语连用。新概念英语常考动词: 一般将来时

1.一般将来时的基本概念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一时刻的动作或状态,或将来某一段时间内经常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由助动词shall(第一人称),will(第二、三人称)动词原形构成.美国英语则不管什么人称,一律用will.2.一般将来时的构成

am/is/are/going to do和will/shall do

1)shall用于第三人称单数,常被will 所代替,二者都可以缩写成'll.will 在陈述句中用于各人称,在征求意见时常用于第二人称.Which paragraph shall I read first.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

2)be going to 动词原形地点,表示将来.a.主语的意图,即将做某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b.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The play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next month.c.有迹象要发生的事

Look at the dark cloud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storm.3)be 不定式表将来,按计划或正式安排将发生的事.We are to discuss the report next Saturday.4)be about to 不定式,意为马上做某事.He is about to leave for Beijing.注意:be about to 不能与tomorrow, next week 等表示明确将来时的时间状语连用.3.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常与一些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 tomorrow(明天), next week(下周), from now on(从现在开始);in the future(将来)等.4.一般将来时的其他用法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一时刻的动作或状态,其表达形式除了“shall(第一人称),will(第二、三人称)动词原形构成”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1)“to be going to 动词原形”表示即将发生的或最近打算进行的事.例如:

①It is going to rain.要下雨了。

②We are going to have a meeting today.今天我们开会。

2)go, come,start,move,sail,leave,arrive,stay,live,fly,等可用进行时态表示按计划即将发生的动作,例如:

I'm leaving for Beijing.我要去北京。

3)“be to 动词原形”表示按计划要发生的事或征求对方意见.例如:

①Are we to go on with this work?我们继续干吗?

②The boy is to go to school tomorrow.这个男孩明天要去上学。

4)“be about to 动词原形”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意为:很快,马上.后面一般不跟时间状语.例如:

We are about to leave.我们马上就走。

5)某些词,如come, go, leave, arrive, start, get, stay ,live,fly等的一般现在时也可表示将来.①The meeting starts at five o'clock.会议五点开始。

②He gets off at the next stop.他下一站下车。一般将来时练习题及答案

一般将来时(The future indefinite tense)一般将来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由助动词shall或will加动词原形构成,shall 用于第一人称,will用于第二、三人称。除英国外的说英语的国家,在陈述句中,即使在第一人称一般也用will,在英国也有这种趋势。在口语中,常用shall, will的缩写形式为’ll, 如:I’ll, you’ll等。Shall not的缩写式为:shan’t, will not 的缩写式为:won’t.肯定句:I/We shall/will go.You/He/She/They Will go.否定句:I/We shall/will not go.You/He/She/They Will not go.疑问句:Shall I/we go?

Will you/he/she/they go? 什么叫做一般将来时

(1)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情况。例如:I will(shall)arrive tomorrow.我明天到。

Will you be free tonight? 你今晚有空吗?

We won’t(shan’t)be busy this evening.我们今晚不忙。

(2)在一般将来时的句子中,有时有表示将来时间的状语,有时没有时间状语,这时要从意思上判断是否指未来的动作或情况。例如:

Will she come? 她(会)来吗?

We’ll only stay for two weeks.我们只待两星期。

The meeting won’t last long.会开不了多久。

(3)在以第一人称I或we作主语的问句中,一般使用助动词shall,这时或是征求对方的意见(a),或是询问一个情况(b): a.Where shall we meet? 我们在哪儿碰头?

b.Shall we have any classes tomorrow?明天我们有课吗?

在这类问句中,近年来也有不少人用will,特别是在美国。例如:

How will I get there? 我怎么去?(4)be going to+动词原形

a.表示打算、准备做的事。例如:

We are going to put up a building here.我们打算在这里盖一座楼。

How are you going to spend your holidays?假期你准备怎样过?

b.表示即将发生或肯定要发生的事。例如:

I think it is going to snow.我看要下雪了。

There’s going to be a lot of trouble about this.这事肯定会有很多麻烦。

c.―will‖句型与―be going to‖句型,前者表示纯粹将来,后者表示打算、计划、准备做的事情,更强调主语的主观意愿。例如:

Tomorrow will be Saturday.明天是周六了。

We are going to visit Paris this summer.今年夏天我们打算游览巴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练习: 一般将来时

()1.There __________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A.will be going to B.will going to be C.is going to be D.will go to be

()2.Charlie ________ here next month.A.isn’t working

B.doesn’t working

C.isn’t going to working D.won’t work

()3.He ________ very busy this week, he ________ free next week.A.will be;is B.is;is C.will be;will be D.is;will be

()4.There ________ a dolphin show in the zoo tomorrow evening.A.was B.is going to have C.will have

D.is going to be

()5.–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tomorrow?

– No.I ________ free the day after tomorrow.A.Are;going to;will B.Are;going to be;will C.Are;going to;will be D.Are;going to be;will be

()6.Mother ________ me a nice present on my next birthday.A.will gives B.will give C.gives D.give

()7.– Shall I buy a cup of tea for you?

–________.(不,不要。)

A.No, you won’t.B.No, you aren’t.C.No, please don’t.D.No, please.()8.– Where is the morning paper?

– I ________ if for you at once.A.get

B.am getting

C.to get D.will get

()9.________ a concert next Saturday?

A.There will be

B.Will there be

C.There can be D.There are

()10.If they come, we ________ a meeting.A.have B.will have

C.had

D.would have

()11.He ________ her a beautiful hat on her next birthday.A.gives

B.gave C.will giving

D.is going to giving

()12.He ________ to us as soon as he gets there.A.writes B.has written

C.will write

D.wrote

()13.He ________ in three days.A.coming back B.came back C.will come back

D.is going to coming back

()14.If it ________ tomorrow, we’ll go roller-skating.A.isn’t rain

B.won’t rain

C.doesn’t rain

D.doesn’t fine

()15.– Will his parents go to see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tomorrow?

– No, ________(不去).A.they willn’t.B.they won’t.C.they aren’t.D.they don’t.()16.Who ________ we ________ swimming with tomorrow afternoon?

A.will;go B.do;go

C.will;going D.shall;go

()17.We ________ the work this way next time.A.do

B.will do

C.going to do D.will doing

()18.Tomorrow he ________ a kite in the open air first, and then ________ boating in the park.A.will fly;will go

B.will fly;goes

C.is going to fly;will goes D.flies;will go()19.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y ________ a volleyball match.A.will watching

B.watches C.is watching

D.is going to watch

()20.There ________ a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A.shall be B.will be C.shall going to be D.will going to be

()21.They ________ an English evening next Sunday.A.are having B.are going to have C.will having D.is going to have

()22.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next Sunday?

A.Will;are

B.Will;be

C.Do;be D.Are;be

()23.He ________ there at ten tomorrow morning.A.will

B.is

C.will be

D.be

()24.________ your brother ________ a magazine from the library?

A.Are;going to borrow B.Is;going to borrow C.Will;borrows D.Are;going to borrows

()25.– Shall I come again tomorrow afternoon?

–________(好的).A.Yes, please

B.Yes, you will.C.No, please.D.No, you won’t.()26.It ________ the year of the horse next year.A.is going to be B.is going to C.will be D.will is

()27.________ open the window?

A.Will you please

B.Please will you

C.You please

D.Do you

()28.– Let’s go out to play football, shall we?

– OK.I ________.A.will coming

B.be going to come C.come

D.am coming

()29.It ________ us a long time to learn English well.A.takes B.will take

C.spends

D.will spend

()30.The train ________ at 11.A.going to arrive B.will be arrive C.is going to D.is arriving

二、动词填空。

1.I ______(leave)in a minute.I ______(finish)all my work before I ______(leave).2.—How long _____ you _____(study)in our country? —I _____(plan)to be here for about one more year.—I _____(hope)to visit the other parts of your country.—What ______ you ______(do)after you ______(leave)here? —I ______(return)home and ______(get)a job.3.I ______(be)tired.I ______(go)to bed early tonight.4.Mary’s birthday is next Monday, her mother _____(give)her a present.三、句型转换。

1.People in the north often go skating in winter.(next winter)

2.There are two cinemas in that town.(next year)

3.He comes back late.(in two days)

4.She is a conductor of a train.(soon)

第三篇:语法教案

语法一:比较句 A比B 句型1:A比B+adj 中国比日本大。中国的人口比日本的多。

三者比较:A比B+更/还(注意:不能用很、非常、真)+adj 苹果比葡萄大。西瓜比苹果更/还大。西瓜最大。葡萄最小。火车比汽车快。飞机比火车更/还快。飞机最快。汽车最慢。句型2:比较结果差别大小(1)A比B+adj+具体数字 今天的温度比昨天低几度? 今天的温度比昨天低5度。麦克今年18岁 玛丽比麦克大1岁。

玛丽今年19岁 山本的年纪最大 山本今年20岁(2)A比B+adj+一点儿/一些(差别不大)玛丽的头发比田芳的(头发)长一点儿/一些。衣服200元:裤子190元 衣服比裤子贵一点儿/一些。(3)A比B+adj+得多/多了 房子比汽车贵得多/多了。

(4)A比B+V(喜爱)+宾语 哥哥比弟弟爱唱歌。麦克比杰克喜欢唱歌。句型4:动作的比较 小明 八点 来学校

小芳 八点一刻 来学校 山本 八点半 来学校 A比B+[动词+得]+adj A+[动词+得]+比+B+adj 小芳比山本来得早。小芳来得比山本早。小明比小芳来得更早。小明来得比小芳更早。A+(动词+宾语)+比+B+动词+得+adj 他(说 汉语)比 她 说 得 好。我(跑 步)比 他 跑 得 快。A+(动词+宾语)+动词+得+比+B +adj 他(说 汉语)说 得 比 她 好。我(跑 步)跑 得 比 他 快。否定句:A没有B·······左边比右边重。右边没有左边重。比较:A没有B····和A不比B····· 哥哥没有弟弟高。(哥哥比弟弟矮)

哥哥不比弟弟高。(哥哥和弟弟差不多高)句型5:A有/没有B+(那么、这么)+adj 妹妹有妈妈高吗?

妹妹(没)有妈妈那么高。

语法二:A跟B一样/不一样(1)“„„跟„„一样” “我的书跟你的书一样。”“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一样。”(2)“„„跟„„一样+形容词” 老 师:现在,谁来说说老师手上的这两支笔哪里一样? 学 生:一样长。

“„„跟„„一样+adj。”“这本跟那本书一样大。”“这件衣服和那件衣服一样贵。”等等。(3)“A跟B„„一样”或者“A跟B一样„„”“田芳的书10元”。“大卫的书10元”。我 们说,田芳和大卫的书价格一样。(板书)“A跟B+n。+一样”,也可以说他们一样的是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等等(板书)“A跟B一样+„„”那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

1、“大卫今年21岁”。“李明今年21岁”。

2、“姐姐爱好唱歌”。“妹妹爱好唱歌”。

3、“我喜欢写书法”。“他喜欢写书法”。(4)否定形式 老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跟什么一样”,“什么跟什么哪里一样”的说法,那大 家来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两支笔,他们一样吗?

学 生:不一样。老 师:哪里不一样? 学 生:颜色。老 师:老师的笔跟你的笔颜色不一样。

现在大家看这幅图,张东和李明一样高吗? 学 生:不一样。老 师:谁高? 学 生:张东。

老 师:某某,你来完成说一下。

很好。那现在呢,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跟„„不一样”也可以说“不跟„„一 样”比如:“我不跟你一样高”。“我的鞋子不跟你的一样大” 语法二:“快” 和 “ 就” 与“了”的搭配,组成“要〃〃〃〃〃〃〃了”“快〃〃〃〃〃〃〃了”“就

要〃〃〃〃〃〃〃了”“快要〃〃〃〃〃〃〃了”,表达动作即将发生。

十一点半下课,现在十一点二十。可以说: 快下课了。快要下课了。就要下课了。我们把时间带上,应该怎么说:

我们十一点半就要下课了。不能说:我们十一点半快要下课了。飞机十点起飞,现在九点半。可以说:

飞机要起飞了。飞机快起飞了。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现在是晚秋,再过一个月冬天就到了,我们可以说: 快要冬天了。加上一个时间状语“再过一个月”应该怎么说 再过一个月,就要冬天了。

语法三:简单趋向补语:V+来/去 句型1:V+来/去

尼玛出来一下!老师你过来一下!句型2:V+处所名词+来/去 他回家去了。我们进教室去吧。

句型3:V+来/去+事物名词;V+事物名词+来/去 他买来了一本书。他买了一本书来。他带来了一个照相机。他带了一个照相机来。山本拿去了一本书。山本拿了一本书去。语法三:V+住 记住/拿住/站住/停住〃〃〃〃〃〃

语法四:V+过 表示动作曾经在过去发生。该动作一般不持续,说话时已经停止。句型1:V+过+宾语 吃过中药 看过中医 去过香港 没针灸过 句型2:V+过+动量词(次、遍)+宾语 得 过 三次 感冒 去 过 一次 香港

句型3:否定:没+ V+过 我们以前没见过。

正反疑问句:v+过+宾语+没有 你以前来过中国没有? 语法五:动量补语 数次+动量词(次、遍、剩、趟、下、口〃〃〃〃〃〃)句型1:V+数词+动量词 麻烦你 跑 一 趟。句型2:V+数词+动量词+事物名词 他 敲了 一 下 门。句型3:V+人称代词+数词+动量词

他 找过 你 一次。不说:他找过一次你。

句型4: V+数词+动量词+人名/地名 或者 V+人名/地名+数词+动量词 山本以前来过 一 次 中国。山本以前来过中国 一 次。注意:“次”和“遍” 遍强调动作由始至终的全过程。语法六:“一·······就······”

(1)表示后一个动作紧跟着前一个动作发生。我一下课就去看你。他一毕业就参加工作了。

(2)表示前一个动作是条件和原因,后一个动作时结果。中国人一听就知道你是老外。

我一感冒就咳嗽。

语法七:结果补语:在、着、好、成、坏、懂、见、完、给····

1、V+在+处所名词 表示通过动作使某人或某事处于某处

这张画我们挂在哪儿呢? 就挂在这儿吧。

2、V+着 表示动作的目的达到了或有了结果。我的护照你找着了吗? 你睡着了吗?

3、V+好 表示动作完成并达到了完善、令人满意的程度。衣服我洗好了。昨天晚上我没睡好。

4、V+成

(1)表示动作完成,达到目的 这座大楼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第四篇:古汉语语法教案

第一章 词 类 活 用

(一)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 使 动 用 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2)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3)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4)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5)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国语周语下》

(6)故不如先斗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7)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汉书东越列传》(8)(天汉)四年春正月,(汉武帝)朝诸侯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9)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宋玉《风赋》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少(“从、食”常见),但有时很不容易辨认。只能借助上下文义进行揣摩。试比较:

(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下》(2)孟子将朝王。——同上

(3)欲因此时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4)涉间(人名)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大量出现。它们一般容易辨认,因为它们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如:

(1)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尸于楚,以求知罃。——《》(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4)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汉书韩信传》(5)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汉书袁术传》

(6)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世说新语方正》榻分独榻和连榻,坐独榻为尊,坐连榻则否。

(7)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世说新语贤媛》(8)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中》

(9)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 省略宾语的情况:

(1)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魏其武安列传》(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2)晋侯谓庆政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僖公十五》 晋惠公对庆郑说:“敌人深入了,怎么办?”庆郑回答说:“君王让他们深入进来,能够怎么办?”“(3)“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孔子说:“人口真多啊1冉有说:“人口很多,还需要做什么呢?”说:“让他们富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降服 屈服的意思 战争的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了

(6)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蔺列传》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论语子路》君子容易为他做事,但是不容易讨他欢心。如果讨他欢心不按照自己的准则,不做好自己的本分,肯定不会成功(讨他欢心);小人反之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指使下,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少见,活用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偶也有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如:

(1)宋人请猛获于卫,„„亦请南宫万于陈,„„宋人皆醢之。——《左传庄公十二年》(2)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齐桓公会合诸侯保存异姓国家(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5)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信南山》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6)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6)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全部将田垄改为东西向’(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8)(齐欲救代,对魏王说)故王不如东苏子(代),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9)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光派专诸刺王僚](10)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南宋初降金被立为傀儡皇帝]

三 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名词或形容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表达“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来对待”(有人建议列为“处动”)的意思。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这种意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当事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1)王吉兹卜。——甲骨卜辞

(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蛊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再为王侯之事而操劳。

高尚其事:认为自己做的事很高尚。

(3)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左传哀公七年》(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5)„„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国语鲁语下》(6)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先轸曰:“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 就在那个时候,晋文公刚去世,还未下葬。先轸对襄公说:“秦师不可不拦击,臣请求去拦击他们。”襄公说:“先君去世,尸体在堂,见秦军之利而拦击他们,不是非为人子之道吗!”先轸说:“不来吊唁我们的丧事,不对我们的悲哀表示忧伤,是看我们君死孤弱啊。

(7)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8)藤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史记淮阴侯列传》(9)太子迟之,疑其悔改。——《史记刺客列传》

(10)人生贵得适意尔。——《世说新语识鉴》人生贵在得以舒适啊,(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1)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小雅白驹》音讯不要太自珍,切莫疏远忘友情。(2)窃窃然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岂杓人哉?——《庄子庚桑楚》都窃窃私语想把我奉柯于贤人之间,我难道是那种标杓的人吗俎豆:奉祀。予:我。

(26)杓(dú):标准。其:岂,难道。

(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4)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5)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襄十一》(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7)秦,形胜之国也,带山阻河,悬隔千里。——《汉书高帝纪下》(8)依渤海,墙泰山,堑大河。——杜牧《燕将录》

(9)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10)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柳宗元《封建论》

(四)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意动是“认为宾语怎样”。使动句叙述的是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感觉,不一定是事实。试比较:

(1)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4)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左传昭公十二年》

四 名 词 用 如 动 词

指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频率较使动意动为高(认识有发展)。包括普通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两类。如:

(一)普通名词活用:

(1)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3)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6)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7)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8)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9)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10)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

有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音改变,如“衣”、“王”。

(二)方位名词活用:

(1)子墨子不听,遂北。——《墨子贵义》

(2)平原君乃置酒,„„前,为鲁连寿。——《战国策赵策》(3)沛公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4)吾亦欲东耳。——《史记淮阴侯列传》(5)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

五 名 词 作 状 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借助跟介词的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如:“我们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作状语。另外,少数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普通名词也可直接做某些动词的状语,如“集体购票”、“电话联系”、“笑脸迎人”、“公费留学”、“现金支付”等。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不当)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较浓重的修辞色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

(一)表时间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名词充任的时间状语有时不是单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是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A 表条件方式: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3)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B 表频繁发生:

(1)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2)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4)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C 表逐渐发展:

(1)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2)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二)表处所:

(1)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国语越语》(3)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史记留侯世家》

(4)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史记张释之列传》(5)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汉书龚遂传》 “山行”、“家居”、“郊迎”

(三)表方位:

(1)舍適子不立而外求君。——《左传文公七年》

(2)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3)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吴起孙子列传》(4)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汉书严延年传》(5)左抱幼妾,右拥嬖女。——《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二 表示工具依据方式:

(1)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2)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史记留侯世家》(3)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表工具】(4)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史记留侯世家》(5)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汉书严延年传》

(6)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依据】

(7)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8)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书龚遂传》

(9)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0)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表方式】

三 表示对人的态度:

(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知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6)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7)彼秦者,„„虏使其民。——《汉书董仲舒传》 四 表示比喻:

(1)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3)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4)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史记张释之列传》(5)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小石潭记》(8)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清稗类钞》

相 关 问 题 一 其它被视为活用的情况:

有些教材还介绍了古汉语中其他一些活用的情况: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数词充当谓语成分等,下面略作介绍: 动词用作名词:

(1)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滕文公下》(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形容词用作名词: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数词用为动词:

(1)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

(2)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6)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战国策赵策二》 “例不十,法不立”

另外,从句法的角度看,使动、意动实际上都是古汉语中动宾关系的特殊语义格式,因而有人把它们叫做“特殊动宾关系”。事实上,古汉语动宾结构中不属于施受语义关系的远不止这两种。下面结合例句略加说明:

“为宾动”:主语“替”宾语、“为(给)”宾语动,或“为了”宾语动。(1)晋解张御郤克。——《鞍之战》(2)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3)文赢请三帅。——《崤之战》

(4)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衣其尸,枕之股而哭之。——《左襄二十七》(5)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孟子告子上》(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8)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

(9)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10)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对宾动”:主语对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朝、向”宾动)(1)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郑伯克段于鄢》

(2)君三泣臣也,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因宾动”:宾语是主语发出某动作行为的原因,因宾而动。(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崤之战》(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信陵君列传》(4)诸侯归其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5)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以宾动”:主语用宾语为工具或材料而动作,动词多以名词活用。(1)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尔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2)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史记货殖列传》

二 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为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可资参考的语法条件有以下数种格式(主要是名词的活用,形容词主要是“高、贵、尊、卑、贱”等词,例略):(1)名词+名词

正常关系(词性均不变):A 并列

B 偏正 C 同位 D 判断句主谓 活用关系(其一活用为动词): A 动宾: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3)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5)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6)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B 主谓:

(1)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上(较上例6)(3)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4)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C 动补:

(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史记高祖本纪》 “军霸上”(2)名+代词

人称代词“之”、“我”

(1)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

(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史记项羽本纪》 附着性代词“者”、“所”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3)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4)寡人未知所过也。——《韩非子难四》

(5)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3)副词、助动词+名词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4)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左传僖公十九年》(5)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蔺列传》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形容词)(7)非敢后也,马不前也。——《论语雍也》(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9)寡人欲相甘茂。——《史记甘茂列传》(4)名词+介宾结构

(1)刑(通“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宁毋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5)“名而动(动而名)”结构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2)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3)进诚梯而下之。——《资治通鉴》

(4)„„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 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汉语语言特点认识的深入,近年来,“词类活用”的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从跟本上否定其合理性,主张取消“词类活用说”,有人则审慎地对其进行修正。事实上,很多教科书和语法著作把“词类活用”的范围划得过宽,把一些本来是正常用法的用词现象视为“活用”,尤其是“名词用如动词”一类,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词义的引申和词性的变化,就会看到很多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仅是名词的词,历史上它们曾经是动词或动名兼类词。如“衣”、“雨”、“军”、“贼”、“鞭”等(简析)。要想对这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建立在阅读大量历代典籍基础上的纯熟的文言文语感,又需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汉语特点的把握、汉语史的观念)作支撑。

本章思考题: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使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3 意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4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应当如何从语法角度辨别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二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 词序及词序的功能:

(1)词序:也叫“语序”,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2)词序的功能:词的排列顺序,反映着词与词的各种关系。因而,词序是语法规则的具体体现,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但在不同的语言里,词序发挥的功能并不一致,如俄语主要靠词形变化表达词的语法意义,语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各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如,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谓宾”,而日语的正常语序是“主宾谓”。

词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往往也是修辞手段。通过词序的变化,可以强调句子语义的重点,给读者或听者以更为明晰、强烈的印象。如《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强调了谓语“贤”,突出了颜回所具有的不同凡响的品格。

(3)汉语的词序特点:

1.地位突出:因为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语素)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序在汉语中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无论词、短语或句子中都是这样。如“语法”、“法语”,“人情”、“情人”,“人君”、“君人”,“学习汉语”、“汉语学习”,“我爱他”、“他爱我”。在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为主,更是出现了象“回文联”、“回文诗”这样特殊的语文体式。(例见卡片)2.词序固定:汉语虽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其词序却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是:(1)主—谓,(2)动—宾,(3)定—中,(4)状—中,(5)中—补。这些基本词序自古至今保持了巨大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二 古汉语的特殊词序:

古汉语里也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词序实际上主要存在于先秦上古汉语中,自汉代以后逐渐变化,后来大都从口语中消失。但由于历代写文章的人习于仿古,也由于有些句式富于表现力而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因而特殊词序在中世以后的古文中仍不乏其例。词序变化的特殊性与基本词序的稳定性相结合,使语言显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掌握这些特殊词序的变化规律不仅使我们对古今汉语的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汉语的能力。这些特殊词序主要有宾语前置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一)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基本的动宾、介宾词序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即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某些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也是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A 疑问代词作宾语: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诗经?唐风?鸨羽》(3)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国语?晋语一》(4)问臧(奴隶)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结果好心办坏事。男仆娶婢女所生的儿子称“臧”。

(5)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6)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7)藐藐孤女,何依何恃?——陶潜《祭程氏妹文》(8)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9)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梁惠王上》

(10)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11)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12)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有两个要件,一,必须是疑问句,二,宾语必须是代词。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时,疑问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前(如“又谁敢怨?”),也有置于助动词后的(如“吾敢谁怨乎?”)。另外必须注意的,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时才受本规律的制约,如果疑问代词只是宾语中的一个成分,那么整个宾语并不前置,如:(1)此为何名?——《韩非子?喻老》

(2)欲于何所王之?——《史记?三王世家》 如欲前置,需使用“之”标志。如: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先秦时代,这一规律比较严格,偶有例外。汉以后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5)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予违,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于一言而兴邦乎?”】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做君主是很难的,做臣子是不容易的。’如果知道做君主很难,这不就近乎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兴盛吗?”((6)(子玉)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左传?僖公二十八》

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时,代词宾语可置于动词前,也可置于助动词或副词前。如:(1)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2)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吕氏春秋?不苟》(4)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在先秦汉语里,这一规律并不严格,有较多的例外,例略。这表明,在口语里,否定结构的代词宾语很早就开始后置了,但文言中仍呈现前置后置并存的局面(远古汉语)。C 宾语用代词复指:

前置宾语用代词“之”、“是”、“焉”、“斯”、“于”等作标记。如:(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2)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3)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4)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左传?襄公二十年》(5)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7)宋卫实难,郑何能为?——《左传?隐公六年》(郑请成,陈侯不许,五父谏“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8)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9)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10)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左传?襄公三十年》(11)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12)弓矢斯张,干戈戚扬。——《诗经?大雅?公刘》(13)赫赫南仲,猃狁于襄(除去,扫除)。—《诗经?小雅?出车》“墙有茨,不可襄也”(14)王贪而无信,唯蔡於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15)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贿:财物;字:抚养。

几种固定格式: “唯+宾+之(是)动”

(1)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2)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斯干》“没有过错(文采),没有威仪(邪僻)”

(4)唯余马首是瞻。——《左?襄十四》 “此(是)之谓”(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隐元》(2)四方之民莫不具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3)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左传?昭公三十年》

“何„„之有”

(1)敌利则进,何盟之有?——《左?成十五》(2)郤伯见,公曰:“君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成二(3)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淮夷),或曰:“陋,如之何?”】

(4)夫子焉不学,而也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5)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国语?晋语八》

D 无标志的宾语前置:代词“是”、“以”的宾语(1)君子是则是效。——《诗经?小雅?鹿鸣》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5)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6)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

小结:在宾语前置的这四种类型中,前两种是古汉语句法规律本身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如此就是错误的句法。而后两种则更多的属于一种强调宾语的表义需要,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段。

(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A 动量的一般表达法:数词+动词

例:

(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2)病万变,药亦万变。——《吕氏春秋?察今》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现。《史记?汲郑列传》(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B 动量的强调表达法:“主谓结构 + 者 + 数词”

例:

(主语)

(谓语)

(1)鲁仲连辞让者三

——《战国策?赵策三》

(2)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史记?鸿门宴》

(三)其他

有些教材中还介绍了定语和状语后置,如: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也是位于中心词之前,后置的定语多是表修饰意义的词组和数量性定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4)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5)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元》

(6)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状语后置】

(1)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孟子?告子上》(2)子何絕我之暴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3)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魏公子列传》(4)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

我们的看法:这些词序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且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语用上的安排或修辞上的需要。

本章思考题: 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2 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在表义上有什么特点? 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怎样表示的? 第三章 判 断 句

(一)句类、句型和句式:

句子有不同的类型,给句子分类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依功能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依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通常把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别叫句类);依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句型又有不同层次,如陈述句又分肯定句和否定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等。句式则是句型的一个下位概念,指句子的结构有某种形式特点的句子,如连动式、兼语式等。

(二)判断句及其特点:

什么是判断句?广义地说,凡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判断句。它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动形谓语句如:(1)颍考叔,纯孝也。——《左传?隐公元年》(2)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3)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左传?僖公二年》 现汉:

(1)他很聪明。

(2)问题是明摆着的。

(3)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狭义地说,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类事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和种类的句子(功能类)。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的(结构类)。由于以名词谓语构成的判断句在古汉语里使用很普遍,所以判断句的概念一般指它的狭义内涵。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使用判断动词 “是”(也叫“系词”)作述语,不用判断动词的情况很少。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以意合为主,一般不用判断动词做述语,而是基本上用名词性成分作谓语,用判断句式本身来表示判断。

(三)判断句的形式: 1.“主语+谓语”

名词谓语直接作谓语,主谓之间或有停顿,或无。(1)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北山经》(2)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2.“主语+者,谓语+也”

主语之后加附着性代词“者”表提顿,谓语之后加表示确认、肯定语气的“也”加强判断。这一结构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也可以单用二者之一。(1)兵者,凶器也。——《韩非子?存韩》(2)君者,出令者也。——韩愈《原道》(3)虎者,厉虫。——《战国策?秦策》

(4)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5)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6)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3.“主语+副词+谓语”

古汉语表示否定判断,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非”。

(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2)白马非马。——《公孙龙子》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4)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报任安书》

(5)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肯定性的判断,也可以在主谓之间加上“乃、即、诚、实、必、盖、本、真、皆、固、素„„”等有判断语气的副词加强表达的效果。(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2)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3)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4)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世说新语?识鉴》

(5)此必辛佐治也。——《世说新语?方正》(注:蜀“辛毗”字佐治)(6)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8)此真先君之言也。——《荀子?非十二子》(9)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之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10)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11)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史记?高祖本纪》 4.“主语+维(惟)+谓语”【“维”:语气词】(1)厥土维白壤。——《尚书?禹贡》

(2)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3)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尚书?皋陶谟》(4)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5.“主语+动词+谓语”

古汉语中也有部分判断句使用动词“为”,如:

(1)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襄二十六》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这些句子转换成典型的判断句意思无别,因此有人认为这个“为”是系词,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很多句子里的“为”还是实义动词,例见教材。另:(1)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2)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

这一类的句子转换成判断句之后意思不同,故不是判断句。汉以后产生判断动词“是”。

(1)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2)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 注:先秦偶有 ](3)是是帚慧,有内兵,年大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图版二三下书(4)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5)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世说新语?言语》

(四)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先秦汉语中,判断句里的“是”通常是指示代词,在句子里作主语,复指前文。一般认为,这个指示代词即是后来判断词“是”的来源。(1)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指示代词“是”在判断句中也可以作谓语。如:(1)汤之问棘也是矣。——《庄子?逍遥游》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古汉语里还有一个形容词“是”,意思是“对的”、“正确的”。它和判断动词“是”没有源流关系。

(1)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后列传》(2)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用为意动)

(五)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关系,但在语义表达方面却不那么单一,可归纳为五种功能,分述如下: 1.表类属关系:

(1)仲弓父,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2)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3)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表等同关系:

(1)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2)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3.表比喻关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4.表某种特殊逻辑关系: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5.表因果关系:

(1)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本章思考题: 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2 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 4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 是从哪里来的? 5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 6 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第四章 被 动 句

(一)被动和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3.被动句式:古今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结构标志,一类有结构标志。从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相当普遍,除了借助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外,有些句法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的被动性质,如及物动词却不带宾语(例1——7);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不是它的宾语,而相当介词“于”的宾语,表动作的主动者或处所等。

(1)舜有臣十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2)十三年,晋侯弑。——《国语?周语》(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4)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5)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庄子?胠箧》(6)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7)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史记?酷吏列传》(9)(大树)不夭斧斤。——《庄子?逍遥游》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三)“于”字句:(“于”、“於”的区别简介,见卡片)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

2.“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3.特

点:

① “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② 不能没有主动者。

如:(1)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2)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为”字句:

“为”字被动句式先秦时就常见,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为„„所”式,汉以后是它的繁荣期,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在动词之前再加“所”。

2.“为”的作用:“为”(助词)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经历了一个由“动词——助词——介词”的虚化过程。

3.特

点:①“为”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前。② 可以没有主动者。

③ 可以加“所”字帮忙,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如:(1)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4)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少北,则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现代用例:

(1)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五)“见”字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见”字句。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

2.“见”的作用:“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被动。

3.特

点:①“见”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见”不能引入主动者(也可理解为没有进一步虚化为介词)。③ 可以靠“于”字句帮助,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如:(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六)“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最主要被动句式。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被”,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2.“被”的作用:“被”本身可以表示被动,后来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3.特

点:①“被”出现在动词之前。② 能引入主动者。

“被”是由动词(由名词引申,“被”,《说文》:“寝衣也,长一身有半。”)逐步演变、虚化来表示被动含义和引入主动者的。被动句中的“被”的源头是动词“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

(1)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2)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书?慎法》

“被”先由动词虚化为助词(一说副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含义,构成被动句式(萌芽于战国末期,汉代普遍运用)。如: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此时被动句式中的“被”还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主动者要出现,还必须借助“于”字句的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后来,这种“被”字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了。汉朝末期,就出现了由“被”引入主动者的用例(起源于两晋,盛行于唐)。如:

(1)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2)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七)小结:

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字句、“于”字句为主的时期(上古早期)1.被动标志词是“见”、“于”“於” 2.主要句式是:“见动”、“见动于宾”、“动于(於)宾” 3.施事者在动词后,由“于(於)”引进 4.缺点:“见”表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于”可引入主动者,但不可省,且位置靠后。第二阶段:“为”字句的出现(战国——两汉)1.增加了标志词“为” 2.出现了“为动”、“为„„动”、“为„„所动”等更多的句式。3.“为”本身表被动,施事由动词后移至动词前(革命性意义)。4.缺点:“为”的用法多样,句式中有不必要的成分,繁琐而不够简明。第三阶段:“被”字句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中古以后)

由“被”直接标志被动,可引进施事,且不需借助其他不必要的标志成分,简明干净。因而逐渐战胜了同类其他句式。王力《汉语史稿》(p426、429)说:“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句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的是,‘被’字句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这一个发展阶段很重要,因为它为现代汉语被动式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被动式与动补式、处置式的结合以及被动句本身的复杂化(近代汉语阶段)

本章思考题: 何为“被动”?何为“被动句式”?汉语古今的被动句有什么异同? 2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都是怎样构成的? 3 “于”字被动句中的“于”语法作用是怎样的? 4 “为”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5 “见”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6 “被”字被动句是怎样发展来的?

第五章

一、概

(一)副词及其特点:

副词主要修饰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各种特征,与此同时,也对主语和宾语起修饰作用,显示它们在与谓语发生关系时的方式、状态、范围等。副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副词的含义大多比较具体(谦敬副词整体语义较虚),用法也比较灵活,在句中大都位于谓语前作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后作补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中心语。因此,副词既有实词性,也有虚词性。

副词虽然只是状语的一种,却是其中最重要的。古汉语句子中,动词谓语占压倒优势,因而副词也特别发达。朱德熙《语法讲义》(40页):“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以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指的是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从这个角度看,副词是封闭类。古汉语词类研究中,对副词的断代研究、专书研究多采用穷尽列举、数学统计的方法。

(二)副词的分类:

副词是一个很特别的词类,范围比较宽,量也相当大。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落,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 对词的分类(包括其下位不同层级的分类),要贯彻既要提高分类的概括性,又要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使不同类别的词在用法与意义上有其内部共同性的原则,专门的语法研究一般分类较细。如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副词为十一类: 时间副词

程度副词

状态副词

范围副词

否定副词

疑问副词 推度副词

判断副词

连接副词 劝令副词

谦敬副词

常见的简略分类一般分副词为七类:【北大张双棣、宋绍年《古汉语知识教程》、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范围副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语气副词(语气词)

表敬副词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概括起来可分五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表示程度正恰合适,表示程度差不多。粗略地划分可分三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

(一)表示程度高

常见词: A 表最高:“最、绝、至、极”等

(1)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史记?萧相国世家》(2)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3)终逾絕险,曾是不易意。——《诗经?小雅?正月》(不易意:不改变主意)

(4)策驰驱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注》(5)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墨子?鲁问》(6)汉使至轻我。——《汉书?张骞传》

(7)洪泉极深,何以填之。——《楚辞?天问》(洪泉:传说中的地水之源)(8)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B 表较高:“太、特、殊、尤、良、甚、大、孔”

(1)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韩非子?和氏》(2)今子大夫报寡人也特甚。——《越绝书?荆平王内传》(3)孔璋表章殊健,微为繁富。——曹丕《与吴质书》

(4)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5)美志不遂,良可痛惜。——曹丕《与吴质书》(6)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周易?系辞下》(7)蔡文大奇其容貌。——《汉书?翟方进传》

(8)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小雅?小旻》

另有“丕、颇(叵)、稍、雅、酷”;“了、都、浑”(与否定词连用)等。(1)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孟子?滕文公下》(3)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史记?河渠书》(4)帝知其终不为用,叵欲讨之。——《后汉书?隗嚣传》(5)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6)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

(7)肃宗先闻后有才色,数以询诸姬傅。及见,雅以为善。——《后汉书?章德窦后记》(8)邂逅相逢,情怀雅合,全似深熟。——宋?卢炳《玉团儿词》(9)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媛》

(10)身与君别数年,君义言了不长进。——《世说新语?文学》(11)王经„„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泣涕辞母,曰:“不从母教,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世说新语?贤媛》

(12)病来意气浑非昨,一柱香烟帐底看。——陆游《病中绝句》

(二)表示程度轻微(程度较低)常见词:“略、少、稍、微、颇”等(1)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荀子?君道》(2)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3)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和之外。——《庄子?徐无鬼》(4)少益嗜食,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四》

(5)陛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汉书?袁盎传》

(6)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7)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汉书?翟方进传》

(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9)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10)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 另有“差”(1)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2)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汉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传》(3)谢太傅雪日内集,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言语》

(三)表示程度变化(加深)

常见词:“弥、益、愈(逾)、兹(滋)”等(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絕。——《吕氏春秋听言》

(3)自是鲁人轻晋币,而益敬其使。——《左传?襄公十四年》(4)城中闻车驾至,众心益固。——《后汉书?庞萌传》(5)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吕氏春秋?尽数》

(6)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庄子?渔父》(7)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上》(8)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下》

(四)其他

程度副词除以上三类之外,还有些副词可以表示程度的适合、差不多等,主要有“正”、“恰”;“庶(庶乎、庶几、庶或)”、“殆”“几”等。(1)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2)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战国策?秦策四》(3)隔户杨柳弱娜娜,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绝句漫兴》(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5)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诗经?大雅?抑》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学术,殆与萧曹陈平异矣。——《史记?张丞相传》(8)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9)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0)其用笔甚草率,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梦溪笔谈?书画》

三、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都用作谓语的修饰语,在句中作状语,主要表示主语或宾语在参与谓语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时范围的大小,其语义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宾语(语义指向)。“范围”,主要是指发出或接受动作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或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者是施事者共同发出的,还是以其他方式如各自、分头„„发出的。范围副词大致可分为两类:(1)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2)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一)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常见词:皆、咸、尽、具、悉、举、率;俱、共、并等,如: 【皆】(1)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尚书?吕刑》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咸】(1)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吕氏春秋?仲春》(2)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史记?孝文本纪》(3)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尽】(1)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尚书?金縢》(2)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史记?田单列传》(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 【具】(1)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尚书?吕刑》(2)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史记?郑世家》(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悉】(1)王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上》

(2)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初见秦》

(3)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周本纪》 【举】(1)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左传?宣公十七年》

(2)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孟子?梁惠王下》

【率】(本义:捕鸟网。《说文》:捕鸟毕也。)今义“大都”(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用。——韩愈《进学解》

(2)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3)吴王饮群臣酒,不问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资治通鉴?晋纪》 【俱】

(1)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五蠹》(2)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共】【并】例略。

另有:备、兼、毕、徧(遍)、凡、一;钧(均)、胥、佥 【备】

(1)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楚辞?离骚》 【兼】(《说文》:“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1)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七》(2)万物可兼知也。——《荀子?解蔽》(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4)小人进则君子必退,君子亲则小人必疏,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朱熹《己酉拟上封事》 【毕】(本义:捕鸟器。星宿名,象形)

(1)群臣闻之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战国策?秦策二》(2)天下逸文故事,莫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3)儒墨毕起。——《庄子?在宥》 【徧】(遍)

(1)时从出游,„„然犹未能徧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2)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史记?周本纪》” 【凡】

(1)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万章下》(2)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3)凡杀三人,伤一人。——《汉书?文三王传》 【一】

(1)号令一出太后。——《史记?吕后本纪》

(2)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史记?孟尝君列传》 【钧】(均)(1)公都子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2)其乡里未之均见闻也。——《墨子?尚同下》 【胥】

(1)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小雅?角弓》

(2)逮八月既望,新驿成,郑人胥悦。——刘禹锡《管城新驿记》 【佥】

(1)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尚书?舜典》(2)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后汉书?桓荣传》

(二)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常见词:唯(惟)、独、特、但、徒、第、仅等 【唯】(惟)

(1)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不惟许国是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独】(另有情态副词用法表反问语气“难道„„”、形容词)(1)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2)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左传?桓公六年》 【特】(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特地、特意”)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与赵城。——《史记?廉蔺列传》(2)此特群盗鼠窃狗偷耳。——《史记?叔孙通列传》 【但】

(1)为将当有怯懦时,不可但恃勇也。„„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夏侯渊传》

(2)公干(刘祯)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徒】(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白白地、徒劳地”)

(1)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2)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第】

(1)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后汉书贾复传》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仅】(两种用法:“只”;“接近”。第二种或视为程度副词)

(1)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2)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殁也,距今兹仅二千岁。——《龙安海禅师碑》(3)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传》(4)江国愈千里,山城仅百层。——《治岳阳城下》 另有:才(财、裁)、止、直、啻、祗(秪)、亦;鲜;各、别 【才】(繁体字形作“纔”,注意与“才干”之“才”区别)(财、裁)(1)虽大男人,裁如婴儿。——《战国策?燕策一》(2)比至郁成,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3)身死纔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汉书?贾山传》 【止】

(1)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2)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世说新语?夙惠》 【直】

(1)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上》(2)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战国策齐策四》(3)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啻】“只”、“仅”(与“不、匪、奚、何”连用)(1)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尚书?泰誓》(2)若斯之类,匪啻于兹。——左思《三都赋序》

(3)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称帝者,奚啻一人!——《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二年》

(4)人情相去之远,何啻于十百千万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 【祗】(秖)

(1)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小雅何人斯》(2)欲之而言叛,祗见疏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3)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亦】

(1)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2)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鲜】

(1)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左传?僖公二十年》

(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各】

(1)其湛有乐,各奏尔能。——《诗经?小雅?宾之初筵》(2)且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传?成公二年》 【别】

(1)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史记?项羽本纪》(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注:“各”、“别”也有的视为情态副词。

四、时间副词:

(一)概说

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特征。可分两大类:

(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表时间点或时间段);

(二)表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的时间特征(快慢缓急、短暂永久、与其他动作行为的时间关系)。这类副词及其词组,无论数量上还是使用频率都在副词中居首位,因为与动行有关的时间在语言信息的传递中实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表动作行为发生时间的副词(1)表过去:

A 对往事的追述:昔(昔者、夙昔、宿昔、畴昔)、曩(曩者、曩昔)、向(乡、曏、向者)、初、始、日(日者、一日、他日)、往(往者、往古、往昔)„„ 【昔】(甲骨文字形)

(1)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

——《尚书?君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特殊用法:(“刚才”)●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余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列子?周穆王》 【曩】(1)(文公)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外储说左下》(2)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飨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注:辟奠,撤去酒食。辟,通“避”;奠,放置,用为名词。)——《国语?晋语二》 【向】(本义:北向窗)(“向、嚮、曏”三形)

(1)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庄子?庚桑楚》(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公室之美而受之。——《孟子?告子上》(3)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服虔)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

——《世说新语?文学》 【日】

(1)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左传?文七》(2)日者,淮南(刘安)、衡山(刘勃)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盐铁论?晁错》

(3)他日吾见蔑(然明)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左传?襄公二十五》(子产问政,答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往】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 表完成体:

已、业、既;毕、讫(位于动后)【毕】(1)(韩)信拜礼毕,上坐。——《史记?淮阴侯列传》

(2)王(恭)饮酒毕,因得自解去。——《世说新语?方正》 【讫】(1)用讫再火,令药熔。

(2)每饲蚕,卷帘帏,饲讫还下。——《齐民要术?种桑与养蚕》

(2)表现在: 今(而今、如今)、见(xian现)【今】(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也,吾是以辞之。——《晏子春秋?外篇》

【见】儿见在,未死。——《汉书?外戚传》

(3)表将来:

将、且;方、行(行将)、今;其(古)、欲、要(晚近)【方】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行】十八岁(十八年后)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今】表短暂将来。

(1)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战国策?魏策一》

(2)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其】(1)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诗经?卫风?伯兮》

(2)今殷其沦丧。——《尚书?微子》

(3)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左?僖二十三》 【欲】(1)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醒物所为也。”——《后汉书?华佗传》

(2)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与元微之书》

(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三)表时间特征(时间的状态)的副词

(1)表先后早晚: “先、后、早(蚤)、晚、才(财、裁)、适、方、甫”等,如:

【适】(1)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孔雀东南飞》

(2)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汉书?贾谊传》

(3)自谓去家适经旬余,而已十余年矣。—《后汉书?费长房传》 【方】(1)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南匈奴传》

(2)晚色云开,春暖人意,骤雨方过还晴。—秦观《满庭芳》 【甫】(1)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欧阳修《原敝》

(2)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辛弃疾《满江红》

(2)表两件事的时间关系(叠合、接连、间隔): “会、适、属、恰”; “即、随、辄、便、旋、继(继而)”; “俄(俄而、俄顷)、顷(有顷、顷之、顷者)、须臾、寻、间(间者、选间)”,如:

【适】(1)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2)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鲁仲连,齐国高士)—《战国策?赵策三》 【属】(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左传?成公二年》

(2)属梁乱,始居新城郡武东山。—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

(3)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旋】(1)„„病旋已。

—《史记?仓公列传》

(2)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韩愈《平淮西碑》 【间】(1)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近来)闻足下迁,惕然不喜。—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2)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吕氏春秋?任数》

(3)动作的时间特征(急遽突然、快慢疾徐)【注:或以为情态副词】 “忽、倏、猝(卒)、遽、乍、骤、蓦” “徐、缓、迟、渐、垂(单或双)”

(4)动作的持续或频度: “方、正、犹、尚、还”;

“时、常、每、频、屡(单或双)”; “永、久、长、恒”;

“终、卒、竟”;

“姑、权、偶、聊、罕、希”; “再、复、更、有(又)、仍、荐”,如: 【再】(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3)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4)(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5)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6)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韩愈孟郊《斗鸡联句》 【注】:教材(郭版)说,一般专指两次,唐以后也可指第二次。杨、何《古汉语语法》说,上古表第二次,汉魏以后也表两次。相互矛盾,未知谁是。【方】(1)蚌方出曝,鹬啄其肉。—《战国策?燕策二》

(2)天下方扰,诸侯并起,置将不善,一败涂地。—《汉书?高帝纪》 【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史记?淮阴侯列传》 【仍】(1)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汉书谷永传》

(2)乃者凤凰仍集,麒麟并臻。——《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荐】(1)天降丧乱,饥馑荐臻。—《诗?大雅?云汉》

(2)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左传?僖公十三年》

五、情 态 副 词

(一)相关理论问题:

情态副词(也叫情状副词)是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情态”的含义,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理解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或动作行为发生时伴随的主观情状,也有理解为动作行为本身的情形、状态的。“语气”即指说话者在语句中传达的陈述、疑问、祈使、反诘、感叹、确定、测度等不同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语言中的基本语气可以靠语音手段传递(英语),也可以通过词汇手段传递和加强(语气词),但有些语气则必须靠词汇手段来传递(may,must,should,had better,maybe)。

鉴于对“情态”涵盖范围的不同理解和语气与情态难以截然划清界限的语言事实,所以相关副词的分类就显得很不统一。有些著作混而不别(教材),有些将语气副词分离出来单列一类(多数),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得最细,分“状态副词”为单独一类,又把表语气的副词细分为“疑问副词、推度副词、判断副词、劝令副词”四类。

(二)常用词:

为了避免芜杂,我们粗略地把情态副词分为两类:1 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2 表某种语气。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认识不一,举略):(1)表轻率肆意凭空白白:“妄、擅、苟、徒、、空、枉”,例: 【妄】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庄子?齐物论》 【擅】非司寇而擅杀。——《国语?晋语九》 【苟】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徒】括徒(空)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史记?廉蔺列传》 【空】皆曰:“空杀兵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枉】汝休枉杀南飞鸿。——杜甫《岁晏行》

(2)表公开私下直接诈伪:“公、明、间、窃、私、微、伪、佯、诈” 【公】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盐铁论?备胡》

【明】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间】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复姓“辛垣”,名“衍”)——《战国策?赵策三》 【窃】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史?吕本》 【私】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爵禄;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 ——《孟子?公孙丑下》

【微】中山有贱公子,马甚瘦,车甚弊,左右有私不善者,乃为之请王曰:“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食?”王不许,左右因微令夜烧刍厩。王以为贱公子也。乃诛之。

——《韩非子?内储说下》

【伪】阳虎伪不见冉猛者。——《左传?定公四年》 【佯】(1)(李)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跃而上胡儿马。——《汉书?李广传》

(2)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史记?吕后本纪》(3)箕子怒,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史记?殷本纪》 【诈】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史记?陈涉世家》

(3)其他:“递、迭、相、互”

【递】列星随旋,日月递炤。——《荀子?天论》 【迭】迭兴迭废,胜者用事。——《史记?律书》 【相】(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双向“相互”】

(2)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汉书?张耳陈余传》【单向,有指代性】 【互】胡笳互动,牧马悲鸣。——李陵《答苏武书》 2 表某种语气:“必、诚、果、本、即、乃、曾、尚、犹、姑、固、且、盖、殆、或、将(qiāng)„„大抵、大率、意者„„” 疑问副词:“岂、独、宁、安、何、胡、盍、曷、恶、乌、奚、焉;得无、无乃„„”(用法和参语序、代词部分,认识词性是重点)

六、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否定或禁止。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它们意义虽然单纯,但用法比较复杂。按照它们的作用可分四类:

(一)表叙述的否定:常用:“不、非(匪)、弗”; 偶用:“莫、未、毋、勿”[靡、蔑、无、亡(古、僻)] 这类副词占否定副词的最大多数。其中,“不”的用法最灵活多样,可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弗”一般用于否定及物动词,但宾语不出现。【不】(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深也。——《荀子?天论》

(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阐述而不创作(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好古,敏以求之”),我私自和我那老彭(或以“老子”、“彭祖”二人,或以为一人,大戴礼有“商老彭”)相比。

(4)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5)(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6)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李膺,太中大夫陈炜]“高明必为伟器”

“不”用于名词前,相当于“不是”,作用同“非”,如:(1)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记?中庸》

(2)君过(国君拜访)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庄子?让王》 [出处]: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郑相)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有时表示那个名词用如动词,如: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左传?文公七年》(3)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左传?庄公八年》(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 另有“不法”、“不轨”、“不经”、“不群”、“不时”、“不庭”等 【非】(1)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4)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5)是非圣人之情也。——《荀子?不苟》

(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7)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大雅?烝民》 【弗】(1)一箪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2)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秦策三》

(3)(灌夫)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莫】(1)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2)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大宗师》 【未】(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毋】

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韩非子?说林下》

【勿】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左传?襄公八年》

(二)表禁戒的否定:“勿、毋、无、莫”;“休、别”(后起,例略)【勿】(1)我言维服(服、毕二音,“采用”或“发自心中”),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2)蔽芾甘棠,勿翦勿败。——《诗?召南?甘棠》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毋】(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3)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左传?文公十年》(4)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憚改。——《论语?子罕》 【无】(1)硕鼠硕鼠,无食我粟。——《诗?卫风?硕鼠》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莫】(1)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行苇》

(2)曰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3)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陆机《吴趋行》

(三)表疑问的否定(疑问句末,构成选择性问句):“不(fǒu)、否、未、无”(冇mo)【不】(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蔺列传》

(2)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上复以诏条责曰:“„„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3)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汉书?于定国传》 【否】(1)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卫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孔距心)——《孟子?公孙丑下》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未】(1)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2)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外戚传》

(张良子张辟强问丞相陈平“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丞相如辟强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无】(多出现于诗中)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四)表假设的否定:“非、否则” 【非】(1)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左传?僖公四年》

(2)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3)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国语?越语上》

(4)孤非周公瑾,则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5)王非守御之具,其何以当之?——《战国策?赵策》

七、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又叫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由此可分表敬和表谦两类。这类副词多用于书面文字之中,如书信、章表等,下面对其中的常用词分别介绍。

(一)表敬副词:“幸、辱、惠、蒙、垂”等

【幸】韩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武涉《淮阴侯列传》蒯通

【辱】何致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宗臣《报刘一丈书》 【惠】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蒙】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李密《陈情表》 【垂】请诉之,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二)表谦副词:“敢、请、窃、恭、伏、忝、猥、叨、敬、谨”等

【敢】(1)敢诏告于上天神后。——《尚书?汤诰》

(2)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臣敢以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请】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听言动”)

【窃】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吴子?图国》 【恭】敢竭鄙诚,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忝】(1)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臣忝备爪牙之任,不能早除妖逆,至銮舆再迁。——《唐书?李晟传》 【猥】仆,野人也。„„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潘岳《秋兴赋》

【叨】臣本以孤直,误叨奖知,久留滞于外藩。——苏舜钦《京兆求罢表》 叨逢慈奖。——梁简文帝《拜皇太子临轩意谢表》 【敬】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周亚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谨】今当奉别。谨上二女子,一珠帘。——《资治通鉴?陈纪四?宣帝大建元年》

随着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消亡,现代汉语中,除了“请”(请问,„„)、“敬”(敬请)、“惠”(惠顾)、“垂”(垂询)等少数残存用法之外,古汉语的谦敬副词基本被弃置不用了。

本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说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古汉语中的副词“少、稍、颇、但、徒、第(弟)、直、仅、曾、再、且”等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否定副词“不”和“弗”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4 否定副词“毋”和“勿”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5 何为“表敬副词”?表敬副词分哪两类? 6 表敬副词“请”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第六章 代 词 一 概述 代词的概念和作用

代词,即代替词(名、动、形、数量、副)、词组或句子的词。也叫“代名词”。《马氏文通》称“代字”,“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

代词的出现是任何种语言的必然现象,有了它,便可以避免语言中的重复和拖沓现象。有时一个“之”字,或能代替很长一段文字的内容,或能指一件相当复杂的事件(前文已经出现或明确)。另有一些代词,或无所指代,或暂时不知道所指是什么(无指代词、疑问代词),而语言表达中又经常需要这些语义的参与。因此,代词可以说是语言中很重要很基本的一类词。代词的分类

代词一般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其中,指示代词中的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另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代词——辅助性代词。二 人称代词

代替人称的代词(有时也指代人格化外物)。通常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三类,也有细分为自称、对称、他称,再加上己身称、旁称两类的。

(一)第一人称代词: 常用词:“吾”、“我”、“予(余)”

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吾”在先秦一般只作前置宾语,很少在动词或介词后作宾语。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2)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战国策?秦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4)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6)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吾善养我浩然之气”(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8)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9)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10)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崤之战》(11)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鞌之战》(1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其他:“朕”、“卬”、“台”

(1)朕又何知?——《庄子?在有》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3)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4)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二)第二人称代词: 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廼)”五个,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有所不同。“女(汝)”、“尔”、“若”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如:(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左传?僖公四年》(2)吾将残女社稷,灭女宗庙。——《国语?越语》(3)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4)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成公元年》(5)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经?魏风?伐檀》(6)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8)予知之,将语若。——《庄子?知北游》 “而”和“乃(廼)”经常做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不能作宾语。(1)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左传?僖公十二年》(2)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史记?郦生陆贾列传》(3)欲利而身,先利而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4)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5)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6)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7)吕氏真廼主矣。——《汉书?张良传》

(8)过此以后,非廼所及。——《汉书?张良陈平王陵周勃传赞》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在先秦汉语里是没有的,古人可能根本没有第三人称的概念。后代才产生的第三人称概念,在古代汉语里是用指示代词“之”、“其”、“彼”来表达的。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把“之”、“其”、“彼”当作第三人称代词看待。“之”一般只作宾语,如:(1)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2)马逸不能止,师从之。——《左传?成公二年》(3)从左右,皆肘之。——同上

“其”通常只作定语,也用于复指主语或作主谓结构的主语,如:(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散其党,收其与,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韩非子?主道》(4)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

(5)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 兼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双重性质,作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宾语,例:(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我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2)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永某氏之鼠》 【注】:“之”、“其”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例

(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2)宋玉曰:“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宋玉《对楚王问》

(3)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營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4)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三年》

(6)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乐毅《报燕王书》 第二人称例

(1)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赵策四》(2)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3)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左传?昭公十七年》(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5)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汉书?蒯通传》

(6)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刺客列传》 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的另有“夫”、“厥”,中古以后有“渠”、“伊”等,如: 【夫】(1)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年》

(2)使夫往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3)公嗾夫獒焉。——《左传?宣公二年》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礼记?大学》 【厥】大量见于金文,《周易》、《诗经》雅颂部分、《尚书》等有用,一般作定语,两汉后仅见于典诰文字,例略。

【渠】六朝后产生,唐时盛行。

(1)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2)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寒山子诗》 【伊】《世说新语》常见,隋唐仍用。例略

(四)其他人称代词: 己身称代词“己”、旁称代词“人”,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臯繇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五)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法: A 古汉语中,“我、吾、尔、女”既可表单数,也可表复数。(1)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鲁国”(2)我则无礼,何以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论语?八佾》(4)我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B 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等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语法性质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是名词,有实在的意义,意为“一班人”。(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2)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什邡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3)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世说新语?德行》(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5)“我辈、“”尔辈”、“小儿辈”、“鼠辈”、“奴辈”等(6)“公等”、“臣等”、“卿等”、“魏其等”

(六)谦称和尊称:

古汉语中不仅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低,第一二人称的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也不高。原因有两个:一是古汉语省略主语的现象很普遍,二是古代习惯对自己用谦称,对听话人用尊称。性质:名词,属古汉语特有的一种称谓词。称谓词是名词中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的一个词族(词群),是近年来词语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亲属称谓词、社会称谓词)。谦称:(1)自称称名。

(1)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2)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2)“臣”、“妾”、“仆”【走、下走、牛马走,下官、卑职,草民,学生】 尊称:“子”、“君”、“足下”、“先生”等 附:母亲,“令堂”(萱堂、令慈);父亲,“令尊”(令严、椿庭)、“高堂”(父母);“令爱”、“令郎”;“宪台”、“堂台”(下属称上级);“兄台”、“台下”(朋友相称)另有,傲称:“乃公”、“老夫”、“老娘” 特称:“陛下”(天子)、“殿下”(诸侯王、太子)、“阁下”(大臣)、“麾下”(将帅)昵称:“尔”、“女”(一般称谓——轻贱色彩——亲昵色彩)、“卿”(敬称——亲昵色彩)蔑称: “竖子”、“竖儒”、“丑类”、“秃奴(称和尚)”、“厮(宋元话本)”

(1)„„人能充(扩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2)(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3)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4)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醉时歌》(5)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6)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世说新语?排调篇》(7)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8)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夫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惑溺》 三 指示代词

(一)概念和分类:

什么是指示代词?就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是说它们对于所指代的对象有区别作用,如区别其远指、近指、有指、无指、实指、虚指等。指示代词兼有执指示和称代两种作用,称代是它作为代词的共同属性,指示是它作为指示代词的特殊属性。当它以代词的身分代替名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同时含有称代、指示、区别的作用(“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逝者如斯”)。当它位于实体词前作定语时,其指示作用就更明显(“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此物最相思”)。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是近指和远指二分,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近指和远指,特指和泛指,旁指代词,无定代词,谓词性代词。【附】: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指示代词为近指、远指、兼指、他指、旁指、虚指、无指、分指八类,别谓词性代词为“兼词”。

(二)近指和远指:

这一组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近指)、“彼”“夫”(远指)。例:

(1)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3)左史依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宣公十五年》

(古文观止《子革对灵王》)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5)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后汉书?冯衍传》

(6)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

(7)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尚书?尧典》

(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9)(声子)对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左传?襄公廿六年》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夫”的指示作用较弱]

(三)特指和泛指:

这一组代词有“其”“之”,特点不在于近指或远指,在文中译为“这”“那”都可以。“其”表示特指,即总是含有特定的意义,并且总是做定语。一般代词都是指代前文出现过的名词(前辞),而“其”不然(无前辞,非确指),如:(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2)至其时,往会之河上。——《史记?滑稽列传》(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之”表泛指,有所指,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兔子比乌龟跑得快:A hare runs faster than a tortoise.),读者可以从文中体会。(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3)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4)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魏风?陟岵》

(5)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法言)陟彼岵君子》

(四)旁指代词:“他”(它、佗),相当于“别的”、“其他的”(1)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3)(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孟子?梁惠王下》(4)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

(五)无定代词:

“或”和“莫”,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可指人指物,“或”是肯定行的,“莫”是否定性的。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2)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告子上》(3)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心)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5)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诗经?小雅?北山》 另,“无(毋)”“靡”“罔”等词也有相当于无定代词“莫”的用法,如:(1)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2)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史记?魏其武安列传》(3)遗诏曰:“朕盖闻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尚书?多士》

(六)谓词性代词(兼词):

谓词性代词的词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可分两组:(1)“尔”“若”“然”,意为“如此”、“像这(那)样”。如:

(1)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三国志?蜀书?张裔传》(2)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世说新语?贤媛》

(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

(4)尔知文王若勤哉!——《尚书?大诰》

(5)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位,非邪?[辕与黄生辩语]——《汉书?儒林辕固传》(6)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7)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庄子?齐物论》(8)今兹之正,胡然历矣。(当今执政者,为何如此暴虐)——《诗经?小雅?正月》 【另,“果然”“固然”“不然”“虽然”中的“然”词义词性同】

(2)“焉”和“诸”,“焉”的意思是“于此”,“诸”的意思是“之于”,词义中都包含一个介词,而介词是谓词性的,故可归入谓词性代词。如:(1)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縢》(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三十章》

(3)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左传?庄公十年》 后“焉”有虚化为语气词的用法,例见教材。(4)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乎前也,在舆则见其依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5)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之以)——《论语?学而》

(7)子贡曰:“有美玉于此,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四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因而也据以分为三类:指人、指事物、指处所。三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一词兼有两种或以上用法)。一 指人:“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A “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1)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主语]——《战国策?齐策》(2)吾谁欺?欺天乎?[宾语]——《论事?子罕》

(3)敢问谁之罪也?[定语]——《左传?襄公二十一年》(4)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谓语]——《战国策?齐策》 B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a 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1)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2)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

(3)孰城?城卫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b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和“谁”的用法相同。如:(1)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2)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3)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c “孰”和介词“与”结合,构成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1)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我孰与黄帝贤?——《史记?郦生陆贾列传》(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

d 在使用“孰与”的句子里,谓语的核心谓词可以不出现。(1)君料臣孰与舜?——《战国策?楚策》(2)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

e“孰与”有时出现在反问句中,已经不表疑问。

(1)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2)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二 指事物: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A “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可以指事物,也可询问原因和方法,意义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例如:(1)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2)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3)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5)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哭什么呢)”——《史记?魏公子列传》(6)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指事物)。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B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2)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3)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4)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5)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例(3)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例如:

(1)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2)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1)“曷”充当定语;例(2)“曷”充当状语。C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1)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4)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D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1)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2)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三 指处所:“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例如:

(1)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2)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列子?天瑞》

(3)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4)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5)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例①“安”充当动词宾语;例②“安”充当介词宾语。例③“恶”充当动词宾语;例④“恶”充当介词宾语。例⑤“焉”充当动词宾语。⑥“焉”充当状语。以上诸例说明“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五 附着性代词

一 语法性质:

(1)有称代作用,能指代人或事物。(2)无独立性(辅助性、附着性):不能独立做某种句法成分。(3)不同认定:

A 代词。现代语法理论中,代词是一种实词,可以独立充当主语、宾语、状语等句法成分。所以主张把“者”、“所”看作代词的一派又同时指出和承认它不同于一般代词的特殊性。B 助词。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把它看作助词(结构助词p483-492)。《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主张名词后的“者”为代词,动、形、数后的“者”为助词。(p281—282)

注:“者”(动形数后)、“所”(动前)、“之”(主谓之间)、“其”(动前)为同一性质,均是古汉语中高度抽象化、语法化的一个词类,其功能是与谓词性成分一起组成助词结构,是谓词性结构指称化的形式标记。《马氏文通》称为“读之记”。并指出:“者”字结构用于转指(指向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自指(动作行为本身一般地事物化、事件化),“所”字结构只用于转指,“之”和“其”只用于自指。——《古汉语知识教程》

二“者”的用法:

“者”字虽然不能独立做句法成分,但它经常和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单位,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者”字结构或“者”字短语,其构成方式为“„„+者”,其语法性质为:名词性短语。

(一)“者”字结构的结构类型

能和“者”结合为“者”字结构的成分都具有谓词性,包括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等。下面分类介绍: 1 动、形+者: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2)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宋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比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清 彭端淑《为学》(5)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属。——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6)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命,殒身亡国。——《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动、形短语+者:

(7)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8)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史?项羽本》(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10)赦之,以劝事君者。——《鞍之战》

(11)富而不骄者鲜。„„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1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13)是亦不善处穷者也。——《贾谊论》

(14)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上书谏吴王》 3.主谓短语+者: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16)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都、中者倾县、小者倾乡者,不可胜数。

——《史记?货殖列传》

● 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史记?陈丞相世家》(杨伯峻例)

个人看法:

结构关系是 “ 士 + 廉节者”,为偏正短语。

4.数词+者:

“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且。这种“者”字也是“别事词”,它所代的人或事物一定在上文里已经出现过,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例如: ● 名也者,相轧也;利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有时“者”前的数词并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而是表示其他的区别,多是表示年龄。例如: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5.其他用法

在判断句中,者的作用是复指主语,引出谓语。不赘述。

(二)“者”字结构的语法作用

1.做主语、宾语

从语义上说,“者”字短语可指人、物、事,而以指人最多(上例2指物,1、4、12指事,其它均指人);从句法功能上看,“者”字短语主要做主语和宾语,作主语见上述各例,做动词或介词宾语的见下例:

●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三十一》

● 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所属二千石。

——《史记?儒林列传》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王私人。——张溥《五人墓碑记》(注:杨例,有误)● 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 士固为知己者死。

——《史记?刺客列传》 2 状语、定语或定语中心语

(1)在时间词之后组成表时间的短语:“昔者”、“今者”、“曩者”、“古者”等。

?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孟子?公孙丑上》 ?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韩非?五蠹》

?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

——《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 暮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先进》

(2)在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做定语或定语中心语

?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孙子兵法》 ? 又颁赐有功者 父母妻子于庙门外

——《吴子?励士》

? 求人 可使报秦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使召诸民 当偿者悉来合券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请益其车骑壮士 可为足下辅翼者

——《史记?刺客列传》

?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 此亦理之不可信者

——清 沙张白《市声说》 ? 此又势之不可必者矣

同上

以上无论“者”字结构在前或在后,中均有加“之”和不加“之”两种形式。

在表示列举、对比,同一中心语受两个或更多定语分别修饰时,文言中有一种特别的表示方法,如:

?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归有光《先妣事略》 ? 佛像大者数丈,小者数寸。

——《云冈石窟》 ?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谈到这种句式时说:“文言里仿佛觉得这种把端语放在两个加语的一个的后面不大整齐似的,就把端语索性放在前面,两个加语后头都用‘者’字衬住。” 又说:“这实在是一种把加语移在端语之后的手法。”“经过这一番挪动以后,词组成分的形式上的关系变了,加语变成端语,端语变成加语了。”

(三)“者”字结构在汉语构词法发展上的意义

文言(词-----短语):瞽者

跛者

贤者

长者

耕者

从者

行者 现代(后缀----词): 记者

作者

前者

目击者

自由职业者 从古代汉语的虚词到现代汉语的虚语素,“者”经历了一个语法功能优选、语法性质虚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合成词,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者”字短语,里面隐藏着一个“者”字,如: 动宾式:主席 司令 将军 屏风 戒指 导游

动动式:教授 警察 经理 书记 买办

状中式:同学 同事 协管 相好 三 “所”的用法:

所在古代汉语中最基本的用法也是和谓词性成分结合,形成一个名词短语。结合方法和“者”正相反:

+ 动词(动词短语)——名词性短语

一般把“所”字与其后面的动词(或“介+动”)总括起来叫做“所”字结构。

把一个“主(施事)+ 谓(二价动词)+ 宾(受事)”结构的句子转换为一个名词短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不同的。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举例说: “猫捉老鼠”——捉老鼠的猫(捕鼠之猫)

猫捉的老鼠(猫所捕之鼠)

“人吃东西”——人吃的东西(人所食)

吃东西的人(食者)1 基本用法

1.所+动

古汉语中所字结构常指该结构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吕:只有端语(中心语)原为止词(受事)或补词(介宾)时才用“所”字。? 召而见之,则所梦也

——《左?昭四》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也无所思,女也无所忆 ——《木兰辞》 ? 天所大单于敬问皇帝陛下无恙

——《史记?匈奴列传》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礼记?中庸》(加横线者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为处所宾语)

吕:古书里间有“所”字指示原为起词的端语。“所生”、“所母”、“所养” ?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诗?小雅?小宛》 ?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左?昭四》

后世多有沿袭,以“所生”专指“生”的施事者,即生母,如:

? 既尽礼皇储,则所生不容无敬

——《南史?后妃?武丁贵妃传》 ? 叔度母早卒,奉姨若所生

——《南史?何尚之传》

? 初,明帝少失所养,为太后所摄养

——《南史?后妃?孝武昭路太后传》 ? 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定语)——《史记?吕不韦列传》

? 申积中,襁褓中,杨绘从其父起求之为子。即长,知非杨氏而绝口不言。年十九,登进士第,事所养父母,尽孝终身。(定语)

——《宋史?申积中传》

在文言文,特别是先秦的文言文中,在“所”和动词(词组)组成的“所”字词组里,“所”字还常常称代动作行为的处所、原因、条件、时间等。例如:

(1)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礼记?中庸》

(2)风气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嚎。——《左传?襄公十四年》(3)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4)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吕氏春秋?论威》

以上诸例中的“所”均称代处所,但它们已不是名词,而是受后面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修饰的代词。

(1)大官大邑,身之所庇。——《左传?襄公三十年》

(2)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夫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许行》

(3)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公羊传?成公十七年》

称代处所、原因、条件的这一类“所”字词组,后来一般发展成为在“所”字之后加上相应的介词。这是汉语语法日益精密和完善的一种表现。

2.所+形、名、代、数

如果“所”和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组成“所”字词组,那么这些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也往往具有了动词的性质,作用也是从后修饰代词“所”。例如:(1)明主之官物,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管子?形势解》(2)是公令吏人完客所馆。——《子产坏晋馆垣》(3)此非明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4)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韩非子?解老》(5)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庄子?田子方》

3.“所”与介词结合

“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

如果“所”后有介词也有动词时,“所”是属于介词的。它先与介词结合,然后所介再与动词结合。其变化规则和内部结构为:

“所

+ 介词

+ 动词”————名词性短语

最常见的“所介”是“所以”,表动作行为赖以施行的工具方法,也可表原因。(1)法者,所以爱民也。——《商君书?更法》

(2)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公输》

(3)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

——《史记?张仪列传》

表原因的还有“所为”,如:

? 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 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 —《史记?张丞相列传》

“所由”、“所从”、“所自”:表动作经由的处所或时间 ?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

——《孙子兵法?九地》 ? 今盐铁均输,所从来久矣

——《盐铁论?忧边》

“所与”表主语在动作时与之相对待或相偕同的对象:

▲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孙子?虚实》

▲ 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

——《韩非?八奸》

▲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孟子》 2 应注意的问题 1 “所----”、“所----者”、“所------之---”的比较(1)“所动”后若出现了它所指代的对象,则“所动”短语为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有时有“之”连接,有时无,这往往是为了明确所字结构指代的对象(人或事物)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孟子?滕文公上》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柳《郭橐驼传》

复至飞来峰下,寻前所见村落而歇焉。

——《游西湖记》(2)用“所动”或“所动者”,指代对象一般较显豁,明确的中心语未见于上文时,一般是泛指事物,指人的较少。试体会:视吾家所寡有者。

——《冯谖》 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

——《左传》 叔孙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左传》 4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2.“所”的其他用法:(1)名词,处所、地方

● 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襄二十三》 ● 公朝于王所。——《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

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子产坏晋馆垣》

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左传?哀公十六年》

(2)被动句中“为------所动”,所是表示被动的助词 ?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

——《史记?晋世家》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3)表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

?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滑稽列传》 ? 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

——《后汉书?天文志》

(4)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若”,多用于誓词、咒语: ? 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左传?宣公十七年》 ?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

——《国语?晋语》

本章思考题: 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吾”的用法有何特点? 2 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而、乃”的用法有何特点? 3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第三人称的?“之”、“其”在用作第三人称时法上有何差异? 4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人称复数的? 古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与远指代词主要有哪些? 6 指示代词“之”、“其”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7 指示代词“夫”、“若”、“然”、“尔”、“焉”、“诸”在用法上各有何特点? 8 汉语指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孰”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9 古汉语中指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胡”、“奚”、“曷”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10 古汉语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 11 无定代词“或”、“莫”的用法有何异同? 12 辅助性代词“者”、“所”的用法有何异同? 13 凝固格式“所以”在古汉语中是怎样使用的?

第七章 介词 连词

一 介词

介词是较纯粹的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成分,也从来不能单独使用。介词的作用是把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等一类的体词介绍给动词、形容词,或介绍给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介词和它“介绍”的词组成介宾词组,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或补语。古汉语常用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其中“于”(於)、“以”、“为”、“与”用较为复杂多样,我们分别加以介词;“用”、“由”、“自”、“从”用法较简单,我们放在一起加以介绍。一 于(於)

“于”和“於”在古代文献中本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的语音并不相同。这两个字的时代上的差异更为明显;甲骨文中用“于”不用“於”;《尚书》、《诗经》中用“于”字数量占绝大多九,只有少数地方用“於”;《左传》一书中“于”、“於”的使用频率大致相等;其他先秦古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书中,“於”字用例占绝大多数[详细情况请参阅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左传〉虚词研究》和78-11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现代汉语中“於”字简化成“于”。“于(於)”字的用法大致可分为四种。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例如:

①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城濮之战》 ② 壬戌,战于韩原。——《韩之战》

③ 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

以上二例“于”字介绍出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①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②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③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於时也。——《柳子厚墓志铭》 以上二例“于”(於)介绍出时间,相当于今天的“到”或“在”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①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於大国。——《鞍之战》 ② 卫灵公问陈於孔子。——《论语?卫灵公》

③ 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於王,外责傅相。——《龚遂传》 ④ 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左传?庄公三十一年》 以上二例的“于”(於)介绍出对象,可译为“向”或“给”。3.介绍比较的对象。这种用法的“于”(於)用在形容词谓语之后。例如:

①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於诸侯。——《管晏列传》 ②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③ 师少於我,斗士倍我。——《韩之战》 这三例中的“於”可译为“比”。

4.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这一点在讲古汉语中的被动式已介绍,这里从略。

介词“于”在古籍中又写作“乎”,这是由于“于”和“乎”音近而借用。“乎”字用法和“于”字基本相一致。例如: ① 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以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公羊传?隐公三年》——与夷:宋宣公之太子,后为殇公。先君:指宋宣公。君:指当时继其兄宋宣公之位为宋君的宋穆公。② 浴乎沂,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③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④ 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先进》 ⑤ 或问乎曾西曰。——《孟子?公孙丑上》

⑥ 鸡鸣狗呔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二:以

1.“以”的实词用法 “以”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以”作“用”、“根据”讲,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当“认为”、“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例如:

①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②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张释之列传》

③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晏列传》 ⑤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管晏列传》

⑥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 ①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 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传》 2.介词“以”的用法(1)主要用法:

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等。介绍所使用的工具的例子如: 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④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段太尉逸事状》 介绍了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的例子,如: ① 子金教之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韩之战》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③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把”。例如: 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②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第三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由于”。例如: ① 释之事是帝岁余,为淮南相,犹尚以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②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③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 第四种用法是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即孟尝君。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2)应注意的两点:

学习介词“以”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以”的宾语的位置。一般说来,“以”的宾语是在“以”之后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以”字之前。这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当宾语是疑问代词时,置于“以”字之前。这一点在第四节讲词序时已提到,这里不再重复。其二是,非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介词“以”的前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远古时代语法形式的残留。例如:

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②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此外,代词“是”字作“以”的宾语,一般也置于“以”之前。这一现象在第四节中也已经讲到。

二是“以”的宾语的省略,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例如:

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②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在尉婿韦晤坚持,不得命。„„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段太尉逸事状》 例① 省略了宾语“衣食”;例②省略了宾语“君之羹”;例③省了上文出现过的“大绫”。三:为

介词“为”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用法的“为”可译为“被”。例如:

①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二种用法,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给”、“替”、“向”、“对”等。例如: ①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纣也。——《孟子?离娄上》 ②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许行》

第三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③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四:与

介词“与”主要有两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职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这种用法的“与”可译为“跟”、“和”、“同”等。例如: ① 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上》

②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孟子?滕文公下》 ③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按,例①《史记?高祖本纪》云:“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说明“与”与“为”同义。

介词“与”的宾语也常常省略。例如:

① 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留侯世家》 ② 侯生曰:“„„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柳子厚墓志铭》 五:用

从 介词“用”可以介绍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也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例如: ① 清,寡女,能守其业,用财自卫。——《史记?货殖列传》

②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然颇用材能自进。——《史记?佞幸传》 ③ 广用善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李将军列传》 ④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例①②的“用”介绍出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凭借”;例③④介绍出原因,可译为“因”。介词“用”的用法在这些方面是和介词“以”相通的。

介词“由”在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等方面,和“以”、“用”是相通的。例如:

①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③ 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世说新语?尤悔》 此三例中的“由”完全可以用“以”或“用”代替。

介词“由”的另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的起点,或空间上的起点。例如:

①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上》 ② 由尧胸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③ 亮悉大众同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①②介绍出时间上的起点;例③④介绍出处所以及空间上的起点。

介词“自”的主要作用是介绍出动作行为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人或事物。这种用法的“自”相当于“从”例如: ①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书?无逸》

② 无忌自在在梁时,常闻此两人贤。——《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焚之滕。——《许行》

⑤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⑥ 至于高祖,„„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更。——《史记?礼书》 例①②介绍出时间上的起始点;例③④介绍出窨(处所)上的起始点;例⑤⑥介绍出人、事物的起始点。

①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张释之列传》 ② 有一人从桥下走出。——《张释之列传》

③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史记?游侠传》 ④ 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基如此。——《史记?司马相如传》 ⑤ 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史记?晋世家》 ⑥ 梁丘贺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汉书?儒林传》

例①②介绍出处所;例③④介绍出行为的对象;例⑤⑥介绍出跟从的主人或师长,可以译为“跟”“跟着”。

连词

连词也是纯粹的虚词。连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有的连词用在单句内部,用来连接词与词,词与词组,或词组与词组;有的连词用在复句中,连接两个分句;有的连词既可用在单句中,也可以用在复句中。连词比副词、介词在词汇意义上更为虚空,因此,分析连词,主要是分析它能连接什么样的句法单位,单位之间能形成何种语法关系。如果要进行语义分析,也主要是分析被连接的两项之间在罗辑上的关系,这是因为多数连词本身在语义上往往什么也不表示。

古汉语常用连词有“之、与、及、而、则、以、虽、然、抑、故、苟、若”等。下面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一:之

连词“之”有的语法著作中称为助词或介词。本教材不立助词一类,介词限于带宾语者,故把“之”处理成连词。连词“之”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加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偏正关系;另一种用法是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

(一)连接偏正结构

用“之”来连接的偏正结构,细分起来,“偏”和“正”两部分之间实际上有三种关系,即领有关系,同一关系、修饰关系。

1.领有关系

中心语名词,如果定语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之”字所连接的前后项,在多数情况下是领有关系。这样的结构中的“之”可译成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②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李氏》 ④ 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龚遂传》

2.同一关系

偏正结构中的前后两项指的是同一事物,这前后项之间便是同一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一般与个别、种与属的关系。这种结构中的“之”可译成“这样”、“这些”,也可以不译。例如:

① 今铜鞮之宫数,而诸侯舍于隶人。——《子产坏晋馆垣》 ②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④ 凤山西十里,河南孟门山。《水经注》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我黄垩涅石。”——王先谦《合校水经注?河水?龙门》 以四个例句中,“铜鞮”是一个“宫”的专名,“云梯”是“械”的一种,“魁父”是一个“丘”的专名,“孟门”是一个“山”的专名。3.修饰关系

修饰关系即定语修饰中心词。这又有两处情况,一是定语是名词,但这个名词跟后项被修饰的中心词并不是领有或同一的关系,而是用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来修饰后项,这种修饰往往带有比况性。连接这样两项的“之”也可以译成“的”,但翻译前项时往往需要加上“比况性”的词语。例如: ① 宰予尽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②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许行》 ③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例① 中“粪土”指脏土秽土,用“粪土”修饰“墙”,明此墙已朽蚀剥落得如粪土,含鄙视义,不值得再动去粉刷,就译成“像粪土一样的墙”。例②“人”之前两个定语,“南蛮”与“人”为同一关系,“鴃舌”对“人”是一种比况性的修饰,是说许行说话难听,好像长着鴃鸟一样的舌头。例③“虎狼”作定语,在这里指虎狼所具有的残忍、贪婪的特性而言,所以“虎狼之心”不能简单地译成“虎狼之心”,而要译成“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 另一种是“之”字连接的前项是形容词或动词(包括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这种定语中心语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说明中心语具有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并非是比况性的。这种非比况性的修饰语比比况性的修饰语多得多。这种“之”也译成“的”。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形容词。

②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导矣。——《韩非子?五蠹》——耿介:形容词。破亡、削灭:动词性词组。

③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效命:动宾词组。④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从数虽然,甚未足畏。——《赤壁之战》——疲病:形容词性词组。狐疑:动词性词组。

(二)连接主谓结构

连词“之”的另一种常见用法是加在主谓之间。所连接的两项是主谓关系。一般说来,具备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了。但是如果在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之间加上“之”字,那么这两部分就成为一个具有主谓关系的词组了。这种主谓词组是由偏正词组发展而来的。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只有“之”字所连接的偏正词组,到了《尚书》以后,才出现这种主谓词组。因此,有的语法著作里把这种词组看成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1933)一书中称用“之”字连接的主谓词组中的主语部分为“主语性的领位”,也是把这种词组视同偏正词组的。“主?之?谓”结构单独成句的情况也存在,但较少见。

这种“之”字在在翻译时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勉强译成“的”。这种主谓词组可以像名词一样充当单句中的主语、宾语。例如:

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②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鞍之战》 ③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许行》

以上三例中,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例①②中的“之”可以不译;例③可以译成“的”。①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晋灵公不君》 ② 卻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鞍之战》

③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例①的主谓词且“母之存否”充当宾语,“之”字可略去不译;例②“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是由两个主谓词组组成的联合词组充当宾语,两个“之”都可以译成“的”。例③三个动词“知”的宾语都是主谓词组,“之”字也翻译不出来。由“之”字连接的主谓词组也可以充当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①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②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③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例①是让步复句;例②③是假设复句。这三个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都有连词“之”,

第五篇:语法教学教案

Unit 9 Teaching Grammar Teaching aims:

1.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2.Make the students know the knowledge of Grammar presentation 3.Let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what is practice and ways to practice.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 points: 1.The knowledge of grammar presentation 2.The understanding of ways to practice 3.How to use the knowledge mentioned above correctly.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The teacher: Good moring, everyone.The students: Good moring ,Miss wang.The teacher:We all know that grammar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language learning, rignt? The students: Yes.The teacher:Ok,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ing something about grammar.look at our computer please,we are going to learn it from these aspects:1.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2.Grammar presentation 3.Grammar practice Step2: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1)discuss the fi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ask some students choose which one he/she prefers.(2)Introduce some professional views Step3: Grammar presentation(1)Introduce three ways of presenting grammar in the classroom: The deductive method the inductive method and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Step4: teach the three methods in details..The deductive method(1)What is deduction: reasoning from general principles to a particular case

(2)The deductive method relies on reasoning, analysing and comparing.(3)An example noticed;2.The inductive method(1)Induction: method of logical reasoning which obtains or discovers general laws from particular facts or examples 归纳法

(2)The teacher provides authentic language data and induces the learners to realise grammar rules without any form of explicit explana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ules will become evident if students are given enough appropriate examples.(3)instance-based: T may elicit the grammar rule from students based on sufficient instances/examples.3.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1)introduce the different aspects from the inductive method(2)Two key theoret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method(3)Pennington’s(2002)4C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Step5: grammar practice(1)what is practice(2)Two categories of practice Step5:

Activity: Task 4 p.110 Discuss in pairs or in group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chanical practice Step6:Conclusion 1.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Generally speak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need a certain degree of mastery of English grammar.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learning grammar itself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of learning English.2.2.Three ways of presenting/ teaching grammar: the deductive method, the inductive method, and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Each has merits and drawbacks.The best way is to vary method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3.Ur(1996)suggests that a good presentation of grammar should include both oral and written and both form and meaning.Plenty of contextualised examples are necessary;visual materials are helpful;use

of complex terminology should be avoided for young learners;inductive and discovery method should be used for those structures that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by the learners;for complex structures it is better to teach the rule explicitly and deductively.4.Mechanical practice and meaningful practice of grammar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wo types of practice can be combined.Using prompts(pictures, mimes, tables, charts, key words, created situations)h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of grammar practice.

下载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book4unit2语法教案

    Words and Grammar Teaching goals 1. Target language a.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nburnt, hunger, expand, circulate, struggle, export, output, satisfied, strai......

    linda语法教案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第一讲语法层次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词素和词以及词的分类,掌握名词的性、数变化。 教学步骤:1、词素、词及其分类2、名词的分类、数、所有......

    汉语语法教案

    汉语语法教案 基本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词类,各类词的用法,短语结构的类型,句子分析和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复杂化和句式的变化等,使学生系统掌握语法知识,掌......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 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 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 语 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

    语法课教案

    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09英教(五) 学号:09952014 张茜 语法课教案 Unit 4 I. Teaching Objectives 1. Perception objective: a) 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词性 教学目标:掌握在古文中出现频繁的或者活用的词性,帮助古文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

    unit5MUSIC语法教案

    Unit 5 Music Period 3 Grammar ★Teaching Aims: 1.To help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 2.To help students discover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