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8:4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

龙马中学 李焓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中学习到了电脑桌面中的一些任务分区及汉字输入法的切换及运用。我们知道,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除了键盘还有什么?(学生回答:还有鼠标,麦克风等等),恩,不错,键盘让我们把相应的信息字符输入到电脑中去,那么我们想想,如果没有鼠标我们可以点击吗?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电脑区域码?(学生回答:不行、没鼠标什么都做不了)好,那么同学们都知道鼠标作为我们的手在电脑上的延伸,那么久需要我们精确的移动点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程序,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电脑知道也可以锻炼我们的操作能力。

2、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上过美术课,那么我们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是用什么进行绘画的呀?(学生回答:铅笔,蜡笔,纸„)呵呵,那么我就告诉同学们一种不需要笔和纸就能进行绘画的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学生回答:想、老师快说说)呵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就是“画图”软件, “画图”软件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DOWS XP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课例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画图程序的一些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它们的作用,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工具来进行绘画,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 学生:我们准备好了、老师快开始吧。师:好的,那我们就先画一棵大树,同学们平时画画的时候画树都是怎么画的呀? 学生:先画树干、画叶子......师:好的,同学们都有很多方法,那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画图程序,如果我们先画树干要用那些工具呢?

学生:直线工具、矩形工具、喷枪工具......师:嗯,看来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那么老师就先用直线工具勾勒出大树的形状,同学们仔细观察哦。

1,首先鼠标选择直线工具,在我们将要绘画的区域内进行操作,大家告诉老师,如果是要在后期进行油漆桶工具颜色填充的话,那么我们在画大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直线之间的连接要对接上,不能留出空隙。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有空隙的话,用油漆桶工具进行颜色填充,颜色就会逸散到其他的区域中去。

师:嗯,学生们记的很好,老师现在已经勾勒出大树的形状了,那么大树的颜色是什么呢?

学生:绿色、棕色......师:那同学们看看我们的颜色板,里面有我们需要的颜色吗?

学生:有,但是颜色有些太深了,跟平时看到的大树的颜色不一样。师:看来大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老师就告诉同学们一个可以自己进行调色的方法,大家看到我们的画图程序的上方有一个颜色区域没有? 学生:看到了

师:好的,那么我们选择它,就会出现一个颜色选择栏,然后我们再选择自定义颜色,就会出现一个颜色选择界面。学生:哇,颜色好多啊

师:呵呵,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选择我们需要的颜色了? 学生:是的,什么颜色都可以调出来了。

师:是的,选择好颜色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油漆桶工具或者其他的工具进行颜色的填充了,老师就喜欢用喷枪工具,因为这样的颜色富有变化,会让人的视觉有一定的层次感。

那么现在大树的主干画好了,还差点什么呢? 学生:叶子。

师:对,我们现在就可以同样选择喷枪工具进行喷涂,但是同学们注意,在用画图程序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到在美术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比如近大远小,颜色的深浅变化,这样我们的作品就会更加美观。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授了学生通过学习WINDOWS下的画图程序来锻炼对鼠标的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及创作能力,通过教学,我认识到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他们渴望通过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要注意要的一个地方。

本节课的教与授,大体上比较满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少部分同学的计算机因为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开机,这让这部分学生在观看到老师的示范操作后而不能自己操作,不能使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加深熟练,这是我工作上的一个失误,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力求让上机的没一个孩子都能进行计算机操作。

第二篇:《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1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现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如果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方,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允许孩子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别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己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2

我们往往看到有些制图教师授课时大量运用立体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进行补图补线,这可能是部分题目比较复杂,不用立体图难以解释清楚,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学习困难,不得不用立体图来帮助部分后进学生理解平面图。这样运用立体图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首先要明白,画立体图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识图,即立体图是一种工具而非制图教学的主要目的。

因此,运用立体图时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什么时候重视立体图,什么时候应淡出立体图;

2、在解题时什么时候出示立体图。

对第1个问题,我认为,在由立体图画平面图时应注重运用立体图;在基本几何体上画点、线、面的时候应注重运用立体图;在补图补线开始的时候应注重运用立体图;在剖视图开始的时候应注重运用立体图,这样效果比较好一点,有助于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有助于建立学生的立体感,有助于学生对剖视图的理解。

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立体像想能力的时候,我们应淡出立体图,完全靠学生头脑中的立体感进行补图补线,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更有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而不能迁就学生对制图的畏难情绪(也许我们的迁就是对现在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一种无奈选择吧)。对第2个问题,我认为不妨先由学生根据平面图想象立体形状,然后进行补图补线,最后画出立体图进行验证,这样比较合理。

《画图》教学反思3

《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上段时间,我在四年1班实行了一段时间的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教学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画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上升。鉴于往后还需要在另一个班进行推广这个能力练习,故反思如下:

1. 教会学生画图的基本策略

开始时,我准备了一节以画图解决问题的主题课,通过一步计算、两步计算、三步计算的题目,结合如何画图进行教学,重点解决学生的数据的提炼、画图步骤、需要解决问题的标示等简单画图技巧。如“商店买回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还剩20个,每箱装多少个?”,首先让学生读题,简单快速的找到题意“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剩20个,每箱?个”,接着画线段图或者用其它图形来表达,要让学生明确,把140个杯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已经装箱了,一部分是剩下来的;装箱的那部分要分成5个箱。最后在图形上,把各个数据标在合适的位置,并用问号将所求部分标示出来。

2. 通过典型例题来提升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次测验反馈中,学生在有关“倍”的问题上,经常出错,学生习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但没有具体分析什么是什么的几倍,没有分析等量关系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在运用线段图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找标准量,用一个格表示标准量,在用另一条线段表示什么是标准量的几倍,最后是标数据和问号,在观察线段图的基础上,分析1个格与几个格的关系,从而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进而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 一天一练,培养学生运用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我让学生一天进行一题练习,然后第二天进行批改和讲解,在学生养成习惯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画图》教学反思4

画图的综合运用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的一节综合运用课,也是这个单元中的重点内容,是对画图软件的巩固运用,是画图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延伸,通过绘图工具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加工,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我在城四小为太仓市小学的同行进行了展示,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我对教材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挖掘,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开发,设计了《我为学校设计明信片》的主题活动,将各种目标融入到具体任务中,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本节课开始,我创设情境:当我们学校的同学知道老师要来,他们特地制作了一份东西,让我带给你们看,想看吗?这是我们学生为学校制作的明信片,如果也让我们设计一张明信片。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家设计明信片。

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我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设计,开发出适合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更适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二、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节课开始,在教学中我预设了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明信片的各部分组成所需要的画图工具和命令,原意是梳理学生画图所学的知识,然而学生只回答出部分所需画图工具的作用,这与我预设是有出入的,但是,我顺势告诉学生:明信片怎样在画图中制作,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帮手,他可以帮助你们,接着自然引出导学单并指导学生使用导学单自主学习。

三、以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本课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摈弃了传统讲练结合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大胆设计了导学单,把明信片制作的过程及资源通过导学单和文件夹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并鼓励学生创新。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

1、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学习。

①教师提出任务,给出明信片范例。

②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新问题。

③学生通过学案,自主探究学习。

④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教师提供支援)

2、第二阶段:电子作品设计创作。

①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电子作品。

②创作作品。(学案提供相关资源,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③学生完成电子作品,互评电子作品。

④再现修改后的电子作品。

通过教师开发的学案,学生可以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体现了针对全体同学的开放性和对不同学生的层次性,最终达了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行给予我很多正面的评价,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一是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导学单内容安排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更多的选择,在创作作品阶段可以展示更多不同风格的明信片,拓展学生的思路,以期待学生创作出有更个性的作品。二是要更关注学生的学情,如在明信片的设置上首先应让学生对画图软件画布进行大小的设置,为下面学习制作明信片做好铺垫。三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效能,虽然小组合作氛围不错,但要在效能上做文章,特别是要采取更好的激励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百节好课的评比展示活动,让我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对新课程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指向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我想这也是太仓市教育局组织“百节好课”评比的初衷和目的。

《画图》教学反思5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孩子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学生熟悉的校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校园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校园引出画图中美丽的校园,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学设计依据“美丽的校园”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校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学生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校园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学生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及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

三、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学生知道自己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文件名的组成以及能够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使孩子们能熟练掌握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操作的能力;激发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不断的有趣学习活动中掌握好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们年龄较小,知识面窄,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和家庭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分组学习,使这些孩子们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重点:文件名的组成和保存作品;

难点:保存作品的操作方法。

课程资源分析:课件:本课的教学将课件贯穿整节课中,由课件中的小朋友(小明)提出问题,请求孩子们帮助,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孩子们很形象、直观的了解各个操作步骤,展示孩子们自我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能有效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阳春三月,春风荡漾,百花竞相吐艳,其中尤以桃花最富魅力。周末爸爸带着小明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三月的桃花开得分外灿烂,如云如霞,如火如荼,爸爸和小明陶醉在这个花的海洋里…..。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对小明说:“桃花真的很美,我们回家一人画一幅画吧,看谁把桃花画的最美,有一个小小要求,我在纸上画,你在电脑上画,明天我们让妈妈给我们评评分!”小明满口答应了,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开始作画……小明画完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该怎样保存,妈妈明天才能看到我画的画?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保存吗?】

师:用计算机来进行绘图,对屏幕上显示的作品,如果不加以保存,关机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那么如何保存这些作品?怎样给这些作品取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明,保存自己画图作品。板书:保存画图作品

二、【文件名的组成】

师:把在计算机上制作的各种作品保存在磁盘上,就形成了“文件”。磁盘上可以保存许多文件,这些文件分别取了不同的名字,这些文件的名字我们统称为“文件名”。(打开“我的文档”展示预先存放的各种类型的文件)

师生互动(抽生回答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生:……

师:同学们,我们的名字由姓和名组成,磁盘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一个点号隔开。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文件名可以是字母或数字,也可以是汉字。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扩展名,用画图软件制作的作品,存盘时通常都用bmp或jpg做扩展名。

三、【保存画图作品】

(一)、操作示范

1、启动画图软件:开始按钮——程序——附件——画图

2、用简笔画的形式创作一幅风景画。

3、保存创作的图画

1)、单击菜单中的“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A)”或“保存(S)”;

2)、注意观察弹出的对话框:保存的位置——我的文档;

3)、给文件取名——输入文件名“taohua”;

4)、点击“保存”。

(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打开已存作品和保存修改后作品】

师:如果我们想对刚才创作的作品进行修改,首要的任务是打开创作的作品,怎样打开已存在的作品和怎样保存修改后的作品呢?

(一)、分组操作

(要求:组长进行组织,会操作的同学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帮助不会的,各小组总结出操作的步骤)

(二)、学生操作演示

1、抽一组学生代表进行操作演示(要求:一边演示一边说出操作步骤)

2、各组进行补充

(三)、教师总结归纳

1、启动“画图”程序;

2、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O)”;

3、在“打开”对话框中,选中文件;

4、点击“打开(O)”按钮;

5、修改作品;

6、点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S)”。

【总结】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谢谢同学们!我学会了怎样保存自己的作品了。同学们看看我操作的是否正确。(演示保存过程)】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帮助小明学会了怎样保存画图作品,怎样给这些作品取名。今天学习内容是一种最简单的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的方法,今后会遇到比较复杂情况,再学习更复杂的方法。

《画图》教学反思7

【情景】

我在教二年级《巧用画图工具》这一课时,请学生分别在画图上画:水果、动物、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后,我用涂涂绕绕的方法把学生画的这三样东西重新诠释,请学生观察我的画法,学生觉得很新奇,他们形容:“像龙卷风一样的!”但我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了这种绘画的方法,却没有得到实际、广泛的运用,画出的东西都比较单调。

【措施】

当时,我以最后的这个人物为画面的核心,请学生说说想给这个小朋友加什么,进行添画,成为一副完整的绘画作品。

有的学生说:“我想给她加顶帽子。”有的说:“我想给她加个小挎包。”还有学生说:“给她加块草地再加个太阳吧!”……学生说出来的我都用涂涂绕绕的方法画了出来,当学生看到原来可以这样画画时顿时情绪高涨,更来劲儿了,什么蝴蝶、蜻蜓、小花、冰淇淋、蝴蝶结……等等,都要我加到画面上。整个课堂顿时沸腾了起来。我趁机问:“谁想上来试试?”学生们个个都把手举得老高嚷着:“我来我来。”……整堂课出现了我没有预料到的高潮。

之后,学生就将他们刚才画的东西丰富了起来,整个画面丰满了、更美了。

【分析与思考】

课后,我在想: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缺乏创造力,我应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辅助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状态,应尽自己所能,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发挥到及至。

每一堂课或许也都能让我受益匪浅,在师生间的交流中,教学相长。

教学也许就是这样,老师能教给孩子知识,孩子也能给老师灵感!

《画图》教学反思8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和差问题。和差问题的计算本来就是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要想让画图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一种解题策略的话,我觉得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要会画图,会用图简要、完整地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其次,要会用图,能利用图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画图要有感情,要喜欢画图,不能让画图成为一种累赘,一种麻烦,而要让它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解题策略。

这节课,这几方面完成得都比较好。首先,学生学会了画图。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画图的经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画,困难太大,所以老师给出了一小部分的图,算是一个引路,给了他一根拐棍,因为位置确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在这里也体现得较好。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画好这幅图。交流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大家来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有动手实践,又有合作交流,在体验中最终学会了画线段图。然后让学生比较运用哪种策略更好些,体会到在这儿列表不能反映所有信息,不是很直观,但画图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便于我们分析解答。真正体会到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会用图分析解决问题。图画好后,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不仅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全说出来,甚至还能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很快就能用两种不同的解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说算理时,让学生上黑板指着图或表说,同学们都是指着图说,而且说得很到位,说明学生已基本会用图帮助自己分析问题,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画图策略的优势。

最后,从一节课的表现来看,学生对画图有着浓厚的兴趣,试一试的图画得都比较好,而且解题方法都对。

《画图》教学反思9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示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和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示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示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假如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发明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动身,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协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局部学生从常规思维动身,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局部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明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多篇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发明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沛体会到了发明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发明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发明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发明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坚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发明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发明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置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如,导演对剧本的处置是一种再发明,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置,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发明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示为:协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战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假如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示的机会,允许小朋友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身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他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身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10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同学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小朋友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同学熟悉的学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学校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学校引出画图中美丽的学校,符合同学的认知习惯。优秀教案依据“美丽的学校”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优秀教案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同学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学校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同学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同学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和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同学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同学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学校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同学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同学个性的发挥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同学创新精神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胜利感。

三、对同学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学校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同学知道自身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同学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同学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胜利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同学的学情掌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时的深化,不时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11

低年级的电脑绘画,这部分内容不仅适合低年段的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本人也挺喜欢上的,总觉得这个模块的内容相对于其它几个模块而言,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营造得热烈,有趣。不过,我也觉得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要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

2、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注重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在应用中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

3、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12

一、教材分析:

由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六课《走进画图世界》,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其中对于退出画图窗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保存文件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这册教材从第六课至十四课都是学习“画图”的各种方法、技巧。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画图文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老师,我还没有画好,下节课还画吗?”“老师,我还想再修改、修改。”在教授画图程序的各个课时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学画图,在技巧上往往还不纯熟,大部分的学生一课时是不能完成一副完整的画的。那么学习保存文件就势在必行了,对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是从认识到操作技能的过渡。例如键盘输入时的指法、汉字的输入,他们还未掌握。所以此时学习文件的保存,那么文件名的输入就成了一个难点。在操作设计中,我化繁为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画图窗口,这部分内容可作一个大概介绍,学生接受起来较快。前一课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学生对“窗口”已有了一定的概念。

2、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建立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画图文件,大大的满足了学生力求完美、完整的愿望。从中也让大家欣赏到孩子们完整的绘画作品。

3、建立自己的文件,懂得尊重他人所有权,不能随意修改他人文件,培养学生文明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如何保存和打开保存的画图文件,难点是“文件名”的输入。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汉字的.输入,因此,我请学生利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生日日期,这样简单而易于记忆,符合这一年龄学生的操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认识“画图”窗口,学习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绘画作品就是通过下面这个画图程序来完成的。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画图世界》吧!”

板书出示:走进画图世界

老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前一课中学生刚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对于窗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特有的“工具箱”“颜料盒”,而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重点的学习,所以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组成部分,老师可通过演示教学。

(三)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都可以请我们的小电脑保存起来,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进行保存吧!别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四)学习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的方法

1、教师演示,将启动在桌面上的画图窗口关闭,这时因为没有在画图区进行绘画、修改。因此未出现对话框直接就关闭了。

2、教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后,选择“铅笔”工具,在画图区画上简单几笔,例如: 随后关闭窗口,此时则出现了对话框。

3、让学生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

4、针对后种情况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输入文件名时,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自己的生日。例如:9510(95年10月),这样既克服了学生不会汉字输入和指法不足,又便于记忆。

5、出示打开文件的方法

(五)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在练习时可配合着“操作流程图”,边看边操作。附:操作流程图

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

(六)总结

1、师:“同学们你们都建立自己的画图文件了吗?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的‘小仓库’吧”。

选几位同学演示打开文件过程,复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2、启发学生敢于寻求其他保存文件的方法和打开文件方法。例如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来完成。

3、师:“同学们,在你们打开文件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名字的文件,其中也有你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些文件的拥有者,不能随意去更改他人的文件,这是不文明的,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这一环节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1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

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

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眼

画鸡嘴

涂颜色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

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

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

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

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indowsXP系统中的画图软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与退出,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图软件中的部分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做一些练习,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要使计算机绘制出更多美丽的图画,还需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反思

在画图的窗口中,我让学生来说说,这些工具你猜他们有什么用,因为工具栏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为了避免教师单一的讲述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我让学生说工具的作用,学生会说,油漆桶是填色的,铅笔画图的,橡皮擦画板的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

课后想了想,其实自己还可以放开些,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着用工具画一画,没有任何提示,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可以再尝试的过程中,对这些工具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比如一个不规则N边形,比如一个苹果,让学生来参与下,不要整课过重于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工具的操作都不难掌握,难的是综合的使用,认识画图的最初就让学生来试着画一画,来涂鸦,提高他作画的兴趣,这样的尝试应该让学生来体会的。

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画图的窗口都能熟悉了解,为下一课的学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画图》教学反思14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直观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1前我先出示2题“看图解答”,引导学生看图说出问题、条件和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此环节的意义是通过从图中整理条件引导学生体会“图”的好处,同时也勾起了学生脑海中关于“画图”的回忆,也为例1的教学做好铺垫。例题1是用纯文字的形式出示的,由于题中的条件比较多,使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理解中遇到了困难,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有些模糊,不过借助课一开始的“前置性练习”,很多学生能够想到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但如何准确的在线段图上表示题意却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给出一条线段表示小宁,给学生一个“支点”,再让学生画另一条线段表示小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在画好了主体部分后让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在图上表示出来,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画好图以后,教师就要诱发学生“看图”进行推理,找出数量关系并进行分析,确定基本的解题思路,化图形为算式。本课中的例题不同与一般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其条件、数量关系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适合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例题1呈现的是两个数量的和和差,通过假设让两个数量相同,期间通过演示使学生看到总数的变化,形象的展示了解题思路,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之后学生自主解题,板演并进行讲解,如此在观察中推理,在计算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最后的回顾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已经积累起来的画图述问题、分析问题的经验上升到策略的层面,进而获得对策略的深刻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策略的掌握要经历从模仿到逐步内化的过程,“试一试”是对画图策略的强化,教师要进一步放手,“想想做做”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策略,“画图”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是学生通过画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获得的,本课学习,画图不是最终目的,不可能仅凭一两堂课就能使学生掌握,画图是一种中介,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会思考,随着学习的深人,学生所遇到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换,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学生对画图策略的运用越来越娴熟,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帮助积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策略的价值,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画图》教学反思15

在的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

第三篇: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15篇

画图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

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

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眼

画鸡嘴

涂颜色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

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

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

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

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indowsXP系统中的画图软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与退出,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图软件中的部分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做一些练习,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要使计算机绘制出更多美丽的图画,还需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反思

在画图的窗口中,我让学生来说说,这些工具你猜他们有什么用,因为工具栏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为了避免教师单一的讲述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我让学生说工具的作用,学生会说,油漆桶是填色的,铅笔画图的,橡皮擦画板的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

课后想了想,其实自己还可以放开些,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着用工具画一画,没有任何提示,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可以再尝试的过程中,对这些工具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比如一个不规则N边形,比如一个苹果,让学生来参与下,不要整课过重于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工具的操作都不难掌握,难的是综合的使用,认识画图的最初就让学生来试着画一画,来涂鸦,提高他作画的兴趣,这样的尝试应该让学生来体会的。

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画图的窗口都能熟悉了解,为下一课的学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画图教学反思2

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每个阶段学生都很投入,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表意见,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作品有创意、有个性……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学生能主动探究、乐于创新、积极实践,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创新等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准备和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信息科技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几个操作命令,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的方式,主动对知识进行获取、整理、运用。上完课,我依然沉浸在上课的快乐中。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教学中,我坚持一条原则:“应该尽量鼓励个人的发展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多。”让学生始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如:预习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统筹安排,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协力完成了多项任务,有的小组能主动将小组合作中的问题整理在课上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提高。又如:在构思、创作、展示、评价等阶段,均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能力得以展示。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没有框框,思路开阔,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能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共享各种资源,一步步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把最初的学习任务观内化为学习的责任观。学生在学到新本领的同时,培养了合作能力,也获得了情感的深刻体验。

在课中,师生角色定位准确。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的角色只是指导者、合作者、调控者。如:小组成员积极动脑筋、主动想办法进行预习,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我以指导者的身份查看每组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对个别小组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共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通过集体探讨、交流等共同解决问题。课堂中,体现更多的民主,鼓励学生好问好说、敢于否定、敢于争辨,不给学生“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民主、宽松的氛围,耐心期待学生在“发现~选择一探究一解决”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如:在作品展示、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展开争辨,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倾听者或点拨者。

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情境,让学生保持身心愉悦的同时进行学习、探索。课伊始,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在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再把本课的学习任务开门见山的抛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又如:学生创作作品阶段,由于时间紧凑,操作上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学生的情绪是非常紧张的,这时,放上一段优美、轻缓的的音乐,在音乐的流淌声中,学生渐渐地拥有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态,紧张中显得那么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动作熟练。

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重视研究的成果,但适当的展示研究成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网络的存在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既方便又快捷的平台,借助网络,师生共同展示研究与创作成果,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展示与交流是一种无形的评价,它不是评定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会,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角,他们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拓展了思路,促使自己进一步创新、主动投入自我完善,使后继学习更自觉、更有效。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和认识论、方法论中不断汲取营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

画图教学反思3

【情景】

我在教二年级《巧用画图工具》这一课时,请学生分别在画图上画:水果、动物、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后,我用涂涂绕绕的方法把学生画的这三样东西重新诠释,请学生观察我的画法,学生觉得很新奇,他们形容:“像龙卷风一样的!”但我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了这种绘画的方法,却没有得到实际、广泛的运用,画出的东西都比较单调。

【措施】

当时,我以最后的.这个人物为画面的核心,请学生说说想给这个小朋友加什么,进行添画,成为一副完整的绘画作品。

有的学生说:“我想给她加顶帽子。”有的说:“我想给她加个小挎包。”还有学生说:“给她加块草地再加个太阳吧!”……学生说出来的我都用涂涂绕绕的方法画了出来,当学生看到原来可以这样画画时顿时情绪高涨,更来劲儿了,什么蝴蝶、蜻蜓、小花、冰淇淋、蝴蝶结……等等,都要我加到画面上。整个课堂顿时沸腾了起来。我趁机问:“谁想上来试试?”学生们个个都把手举得老高嚷着:“我来我来。”……整堂课出现了我没有预料到的高潮。

之后,学生就将他们刚才画的东西丰富了起来,整个画面丰满了、更美了。

【分析与思考】

课后,我在想: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缺乏创造力,我应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辅助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状态,应尽自己所能,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发挥到及至。

每一堂课或许也都能让我受益匪浅,在师生间的交流中,教学相长。

教学也许就是这样,老师能教给孩子知识,孩子也能给老师灵感!

画图教学反思4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现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如果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方,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允许孩子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别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己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5

《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上段时间,我在四年1班实行了一段时间的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教学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画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上升。鉴于往后还需要在另一个班进行推广这个能力练习,故反思如下:

1. 教会学生画图的基本策略

开始时,我准备了一节以画图解决问题的主题课,通过一步计算、两步计算、三步计算的题目,结合如何画图进行教学,重点解决学生的数据的提炼、画图步骤、需要解决问题的标示等简单画图技巧。如“商店买回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还剩20个,每箱装多少个?”,首先让学生读题,简单快速的找到题意“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剩20个,每箱?个”,接着画线段图或者用其它图形来表达,要让学生明确,把140个杯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已经装箱了,一部分是剩下来的;装箱的那部分要分成5个箱。最后在图形上,把各个数据标在合适的位置,并用问号将所求部分标示出来。

2. 通过典型例题来提升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次测验反馈中,学生在有关“倍”的问题上,经常出错,学生习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但没有具体分析什么是什么的几倍,没有分析等量关系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在运用线段图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找标准量,用一个格表示标准量,在用另一条线段表示什么是标准量的.几倍,最后是标数据和问号,在观察线段图的基础上,分析1个格与几个格的关系,从而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进而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 一天一练,培养学生运用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我让学生一天进行一题练习,然后第二天进行批改和讲解,在学生养成习惯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画图教学反思6

画图本是WINDOWS自带的一个小软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点也没错。这个软件看似简单,但如果能巧妙使用,它将呈现你意想不到的功效。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主自学习活动使学生随时随地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学习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个人意义”地学(主动地学),而不是老师要他们学(被动地学),这将还原出他们探索生活的美好的天性。

当然,我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能完全正确,有时甚至会扯到别的问题上,这时候应该肯定他的回答,为大家解答了某个呆会将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把学生的回答扭过来,感觉学生有点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味道,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②学生看完老师展示的图片后,觉得电脑作画好神奇,想象之门被打开,每一个学生都蠢蠢欲动,这个时候教师只要对各个工具稍作讲解,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而我的作法是请学生们把每一个工具的用法都说得清清楚楚,在讲解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学生有点等得不耐烦了,这些都有待好好改进。

画图教学反思7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和差问题。和差问题的计算本来就是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要想让画图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一种解题策略的话,我觉得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要会画图,会用图简要、完整地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其次,要会用图,能利用图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画图要有感情,要喜欢画图,不能让画图成为一种累赘,一种麻烦,而要让它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解题策略。

这节课,这几方面完成得都比较好。首先,学生学会了画图。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画图的'经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画,困难太大,所以老师给出了一小部分的图,算是一个引路,给了他一根拐棍,因为位置确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在这里也体现得较好。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画好这幅图。交流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大家来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有动手实践,又有合作交流,在体验中最终学会了画线段图。然后让学生比较运用哪种策略更好些,体会到在这儿列表不能反映所有信息,不是很直观,但画图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便于我们分析解答。真正体会到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会用图分析解决问题。图画好后,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不仅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全说出来,甚至还能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很快就能用两种不同的解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说算理时,让学生上黑板指着图或表说,同学们都是指着图说,而且说得很到位,说明学生已基本会用图帮助自己分析问题,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画图策略的优势。

最后,从一节课的表现来看,学生对画图有着浓厚的兴趣,试一试的图画得都比较好,而且解题方法都对。

画图教学反思8

低年级的电脑绘画,这部分内容不仅适合低年段的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本人也挺喜欢上的,总觉得这个模块的内容相对于其它几个模块而言,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营造得热烈,有趣。不过,我也觉得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要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

2、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注重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在应用中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

3、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9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直观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1前我先出示2题“看图解答”,引导学生看图说出问题、条件和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此环节的意义是通过从图中整理条件引导学生体会“图”的好处,同时也勾起了学生脑海中关于“画图”的回忆,也为例1的教学做好铺垫。例题1是用纯文字的形式出示的,由于题中的条件比较多,使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理解中遇到了困难,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有些模糊,不过借助课一开始的`“前置性练习”,很多学生能够想到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但如何准确的在线段图上表示题意却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给出一条线段表示小宁,给学生一个“支点”,再让学生画另一条线段表示小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在画好了主体部分后让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在图上表示出来,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画好图以后,教师就要诱发学生“看图”进行推理,找出数量关系并进行分析,确定基本的解题思路,化图形为算式。本课中的例题不同与一般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其条件、数量关系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适合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例题1呈现的是两个数量的和和差,通过假设让两个数量相同,期间通过演示使学生看到总数的变化,形象的展示了解题思路,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之后学生自主解题,板演并进行讲解,如此在观察中推理,在计算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最后的回顾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已经积累起来的画图述问题、分析问题的经验上升到策略的层面,进而获得对策略的深刻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策略的掌握要经历从模仿到逐步内化的过程,“试一试”是对画图策略的强化,教师要进一步放手,“想想做做”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策略,“画图”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是学生通过画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获得的,本课学习,画图不是最终目的,不可能仅凭一两堂课就能使学生掌握,画图是一种中介,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会思考,随着学习的深人,学生所遇到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换,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学生对画图策略的运用越来越娴熟,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帮助积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策略的价值,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画图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文件名的组成以及能够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使孩子们能熟练掌握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操作的能力;激发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不断的有趣学习活动中掌握好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们年龄较小,知识面窄,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和家庭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分组学习,使这些孩子们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重点:文件名的组成和保存作品;

难点:保存作品的操作方法。

课程资源分析:课件:本课的教学将课件贯穿整节课中,由课件中的小朋友(小明)提出问题,请求孩子们帮助,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孩子们很形象、直观的了解各个操作步骤,展示孩子们自我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能有效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阳春三月,春风荡漾,百花竞相吐艳,其中尤以桃花最富魅力。周末爸爸带着小明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三月的桃花开得分外灿烂,如云如霞,如火如荼,爸爸和小明陶醉在这个花的海洋里…..。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对小明说:“桃花真的很美,我们回家一人画一幅画吧,看谁把桃花画的最美,有一个小小要求,我在纸上画,你在电脑上画,明天我们让妈妈给我们评评分!”小明满口答应了,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开始作画……小明画完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该怎样保存,妈妈明天才能看到我画的画?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保存吗?】

师:用计算机来进行绘图,对屏幕上显示的作品,如果不加以保存,关机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那么如何保存这些作品?怎样给这些作品取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明,保存自己画图作品。板书:保存画图作品

二、【文件名的组成】

师:把在计算机上制作的各种作品保存在磁盘上,就形成了“文件”。磁盘上可以保存许多文件,这些文件分别取了不同的名字,这些文件的名字我们统称为“文件名”。(打开“我的文档”展示预先存放的各种类型的文件)

师生互动(抽生回答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生:……

师:同学们,我们的名字由姓和名组成,磁盘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一个点号隔开。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文件名可以是字母或数字,也可以是汉字。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扩展名,用画图软件制作的作品,存盘时通常都用bmp或jpg做扩展名。

三、【保存画图作品】

(一)、操作示范

1、启动画图软件:开始按钮——程序——附件——画图

2、用简笔画的形式创作一幅风景画。

3、保存创作的图画

1)、单击菜单中的“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A)”或“保存(S)”;

2)、注意观察弹出的对话框:保存的位置——我的文档;

3)、给文件取名——输入文件名“taohua”;

4)、点击“保存”。

(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打开已存作品和保存修改后作品】

师:如果我们想对刚才创作的作品进行修改,首要的任务是打开创作的'作品,怎样打开已存在的作品和怎样保存修改后的作品呢?

(一)、分组操作

(要求:组长进行组织,会操作的同学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帮助不会的,各小组总结出操作的步骤)

(二)、学生操作演示

1、抽一组学生代表进行操作演示(要求:一边演示一边说出操作步骤)

2、各组进行补充

(三)、教师总结归纳

1、启动“画图”程序;

2、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O)”;

3、在“打开”对话框中,选中文件;

4、点击“打开(O)”按钮;

5、修改作品;

6、点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S)”。

【总结】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谢谢同学们!我学会了怎样保存自己的作品了。同学们看看我操作的是否正确。(演示保存过程)】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帮助小明学会了怎样保存画图作品,怎样给这些作品取名。今天学习内容是一种最简单的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的方法,今后会遇到比较复杂情况,再学习更复杂的方法。

画图教学反思11

在的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

画图教学反思12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示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和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示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示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假如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发明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动身,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协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局部学生从常规思维动身,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局部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明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多篇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发明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沛体会到了发明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发明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发明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发明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坚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发明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发明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置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如,导演对剧本的处置是一种再发明,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置,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发明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示为:协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战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假如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示的机会,允许小朋友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身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他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身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13

画图的综合运用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的一节综合运用课,也是这个单元中的重点内容,是对画图软件的巩固运用,是画图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延伸,通过绘图工具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加工,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我在城四小为太仓市小学的同行进行了展示,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我对教材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挖掘,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开发,设计了《我为学校设计明信片》的主题活动,将各种目标融入到具体任务中,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本节课开始,我创设情境:当我们学校的同学知道老师要来,他们特地制作了一份东西,让我带给你们看,想看吗?这是我们学生为学校制作的明信片,如果也让我们设计一张明信片。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家设计明信片。

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我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设计,开发出适合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更适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二、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节课开始,在教学中我预设了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明信片的各部分组成所需要的画图工具和命令,原意是梳理学生画图所学的知识,然而学生只回答出部分所需画图工具的作用,这与我预设是有出入的,但是,我顺势告诉学生:明信片怎样在画图中制作,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帮手,他可以帮助你们,接着自然引出导学单并指导学生使用导学单自主学习。

三、以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本课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摈弃了传统讲练结合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大胆设计了导学单,把明信片制作的'过程及资源通过导学单和文件夹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并鼓励学生创新。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

1、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学习。

①教师提出任务,给出明信片范例。

②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新问题。

③学生通过学案,自主探究学习。

④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教师提供支援)

2、第二阶段:电子作品设计创作。

①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电子作品。

②创作作品。(学案提供相关资源,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③学生完成电子作品,互评电子作品。

④再现修改后的电子作品。

通过教师开发的学案,学生可以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体现了针对全体同学的开放性和对不同学生的层次性,最终达了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行给予我很多正面的评价,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一是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导学单内容安排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更多的选择,在创作作品阶段可以展示更多不同风格的明信片,拓展学生的思路,以期待学生创作出有更个性的作品。二是要更关注学生的学情,如在明信片的设置上首先应让学生对画图软件画布进行大小的设置,为下面学习制作明信片做好铺垫。三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效能,虽然小组合作氛围不错,但要在效能上做文章,特别是要采取更好的激励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百节好课的评比展示活动,让我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对新课程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指向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我想这也是太仓市教育局组织“百节好课”评比的初衷和目的。

画图教学反思14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孩子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学生熟悉的校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校园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校园引出画图中美丽的校园,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学设计依据“美丽的校园”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校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学生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校园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学生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及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

三、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学生知道自己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15

一、教材分析:

由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六课《走进画图世界》,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其中对于退出画图窗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保存文件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这册教材从第六课至十四课都是学习“画图”的各种方法、技巧。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画图文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老师,我还没有画好,下节课还画吗?”“老师,我还想再修改、修改。”在教授画图程序的各个课时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学画图,在技巧上往往还不纯熟,大部分的学生一课时是不能完成一副完整的画的。那么学习保存文件就势在必行了,对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是从认识到操作技能的过渡。例如键盘输入时的指法、汉字的输入,他们还未掌握。所以此时学习文件的保存,那么文件名的输入就成了一个难点。在操作设计中,我化繁为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画图窗口,这部分内容可作一个大概介绍,学生接受起来较快。前一课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学生对“窗口”已有了一定的概念。

2、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建立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画图文件,大大的满足了学生力求完美、完整的愿望。从中也让大家欣赏到孩子们完整的绘画作品。

3、建立自己的文件,懂得尊重他人所有权,不能随意修改他人文件,培养学生文明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如何保存和打开保存的画图文件,难点是“文件名”的.输入。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汉字的输入,因此,我请学生利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生日日期,这样简单而易于记忆,符合这一年龄学生的操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认识“画图”窗口,学习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绘画作品就是通过下面这个画图程序来完成的。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画图世界》吧!”

板书出示:走进画图世界

老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前一课中学生刚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对于窗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特有的“工具箱”“颜料盒”,而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重点的学习,所以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组成部分,老师可通过演示教学。

(三)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都可以请我们的小电脑保存起来,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进行保存吧!别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四)学习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的方法

1、教师演示,将启动在桌面上的画图窗口关闭,这时因为没有在画图区进行绘画、修改。因此未出现对话框直接就关闭了。

2、教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后,选择“铅笔”工具,在画图区画上简单几笔,例如: 随后关闭窗口,此时则出现了对话框。

3、让学生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

4、针对后种情况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输入文件名时,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自己的生日。例如:9510(95年10月),这样既克服了学生不会汉字输入和指法不足,又便于记忆。

5、出示打开文件的方法

(五)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在练习时可配合着“操作流程图”,边看边操作。附:操作流程图

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

(六)总结

1、师:“同学们你们都建立自己的画图文件了吗?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的‘小仓库’吧”。

选几位同学演示打开文件过程,复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2、启发学生敢于寻求其他保存文件的方法和打开文件方法。例如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来完成。

3、师:“同学们,在你们打开文件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名字的文件,其中也有你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些文件的拥有者,不能随意去更改他人的文件,这是不文明的,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这一环节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篇: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软件》教学反思

根据学校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学期初我向学校申报了开设计算机社团活动,并有幸担任了我校低年级段计算机社团活动的负责老师,本学期的社团活动,我为学生们准备的是利用“画图”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制作。

“画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必修的软件之一,由于它功能多、简单易学,因此,不管是在普校还是在聋校都非常受学生的喜爱。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即玩到也学到是我学期初思考最多的问题。通过“画图”软件的教学,我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社团活动中上,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还不发达,加上我校学生自身听障因素,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比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有些东西“画图”软件中没有,软件中提供的工具太少了,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实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有一次活动中,我让学生画一幅月亮的图画,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一幅月亮的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

我引导同学试一试用两个圆错位重叠,擦去一部分,看看结果如何。有些同学就可以想到,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给予了鼓励,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通过画月亮的讲授,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画一颗红心”,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这个画法和我们画月亮很相似,大家试一试。”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叉,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

又比如在讲解如何使用“颜色填充”工具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张没有颜色的背景图片,让学生用调色板设置出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并用油漆桶将不同的颜色填充到图片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比赛的形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又漂亮,完成之后,展示学生作品,选出前三名进行奖励。通过小小的比赛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调色板设置出不同的颜色,并区分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不同性质。

在以上的活动中,不经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创造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社团活动中,我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虽然在活动者,游戏式的练习题还不是很多,但是我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活泼的学习方式,重点在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以软件的基本功能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快乐的学到知识。

第五篇:《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15篇

《画图》教学反思1

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每个阶段学生都很投入,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表意见,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作品有创意、有个性……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学生能主动探究、乐于创新、积极实践,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创新等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准备和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信息科技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几个操作命令,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的方式,主动对知识进行获取、整理、运用。上完课,我依然沉浸在上课的快乐中。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教学中,我坚持一条原则:“应该尽量鼓励个人的发展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多。”让学生始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如:预习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统筹安排,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协力完成了多项任务,有的小组能主动将小组合作中的问题整理在课上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提高。又如:在构思、创作、展示、评价等阶段,均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能力得以展示。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没有框框,思路开阔,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能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共享各种资源,一步步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把最初的学习任务观内化为学习的责任观。学生在学到新本领的同时,培养了合作能力,也获得了情感的深刻体验。

在课中,师生角色定位准确。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的角色只是指导者、合作者、调控者。如:小组成员积极动脑筋、主动想办法进行预习,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我以指导者的身份查看每组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对个别小组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共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通过集体探讨、交流等共同解决问题。课堂中,体现更多的民主,鼓励学生好问好说、敢于否定、敢于争辨,不给学生“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民主、宽松的氛围,耐心期待学生在“发现~选择一探究一解决”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如:在作品展示、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展开争辨,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倾听者或点拨者。

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情境,让学生保持身心愉悦的同时进行学习、探索。课伊始,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在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再把本课的学习任务开门见山的抛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又如:学生创作作品阶段,由于时间紧凑,操作上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学生的情绪是非常紧张的,这时,放上一段优美、轻缓的的音乐,在音乐的流淌声中,学生渐渐地拥有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态,紧张中显得那么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动作熟练。

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重视研究的成果,但适当的展示研究成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网络的存在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既方便又快捷的平台,借助网络,师生共同展示研究与创作成果,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展示与交流是一种无形的评价,它不是评定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会,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角,他们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拓展了思路,促使自己进一步创新、主动投入自我完善,使后继学习更自觉、更有效。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和认识论、方法论中不断汲取营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

《画图》教学反思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

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

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眼

画鸡嘴

涂颜色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

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

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

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

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indowsXP系统中的画图软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与退出,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图软件中的部分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做一些练习,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要使计算机绘制出更多美丽的图画,还需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反思

在画图的窗口中,我让学生来说说,这些工具你猜他们有什么用,因为工具栏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为了避免教师单一的讲述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我让学生说工具的作用,学生会说,油漆桶是填色的,铅笔画图的,橡皮擦画板的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

课后想了想,其实自己还可以放开些,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着用工具画一画,没有任何提示,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可以再尝试的过程中,对这些工具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比如一个不规则N边形,比如一个苹果,让学生来参与下,不要整课过重于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工具的操作都不难掌握,难的是综合的使用,认识画图的最初就让学生来试着画一画,来涂鸦,提高他作画的兴趣,这样的尝试应该让学生来体会的。

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画图的窗口都能熟悉了解,为下一课的学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画图》教学反思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和差问题。和差问题的计算本来就是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要想让画图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一种解题策略的话,我觉得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要会画图,会用图简要、完整地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其次,要会用图,能利用图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画图要有感情,要喜欢画图,不能让画图成为一种累赘,一种麻烦,而要让它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解题策略。

这节课,这几方面完成得都比较好。首先,学生学会了画图。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画图的经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画,困难太大,所以老师给出了一小部分的图,算是一个引路,给了他一根拐棍,因为位置确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在这里也体现得较好。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画好这幅图。交流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大家来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有动手实践,又有合作交流,在体验中最终学会了画线段图。然后让学生比较运用哪种策略更好些,体会到在这儿列表不能反映所有信息,不是很直观,但画图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便于我们分析解答。真正体会到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会用图分析解决问题。图画好后,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不仅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全说出来,甚至还能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很快就能用两种不同的解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说算理时,让学生上黑板指着图或表说,同学们都是指着图说,而且说得很到位,说明学生已基本会用图帮助自己分析问题,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画图策略的优势。

最后,从一节课的表现来看,学生对画图有着浓厚的兴趣,试一试的图画得都比较好,而且解题方法都对。

《画图》教学反思4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同学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小朋友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同学熟悉的学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学校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学校引出画图中美丽的学校,符合同学的认知习惯。优秀教案依据“美丽的学校”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优秀教案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同学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学校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同学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同学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和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同学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同学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学校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同学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同学个性的发挥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同学创新精神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胜利感。

三、对同学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学校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同学知道自身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同学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同学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胜利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同学的学情掌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时的深化,不时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5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孩子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学生熟悉的校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校园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校园引出画图中美丽的校园,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学设计依据“美丽的校园”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校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学生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校园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学生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及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

三、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学生知道自己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6

“画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必修的软件之一,由于它功能多、简单易学,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即玩到也学到将是现在信息教学的首要问题。通过“画图”软件的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的创新意识应是信息老师应该考虑到的。在学生学完画图软件的工具箱后,老师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游戏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学了也玩了。

比如我们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提供两张有细小区别的图片,让学生用椭圆工具找出其中的不同并圈出来。

“找异同”这样的游戏,将它应用在学生初学“画图”软件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椭圆工具或其他基本工具的操作,同时用调色板设置红色的前景色,并了解Shift键在画几何图形时的辅助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得到初步锻炼。对于这类练习,教师可以寻找更多有教育意义的图片,稍做修改,就可以用于学生的练习了。

又比如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张没有颜色的背景图片,让学生用用调色板设置出不同的前景色,并用油漆桶将不同的颜色填充图片中,使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又非常的漂亮。

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调色板设置出不同的颜色,并区分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不同性质。这个练习题可以应用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教学中。

这些游戏式练习题还有很多,老师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不论采用何种活泼的学习方式,分析学生心理特点、以软件的基本功能为立足点,才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关键点。

《画图》教学反思7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现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如果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方,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允许孩子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别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己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8

《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上段时间,我在四年1班实行了一段时间的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教学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画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上升。鉴于往后还需要在另一个班进行推广这个能力练习,故反思如下:

1. 教会学生画图的基本策略

开始时,我准备了一节以画图解决问题的主题课,通过一步计算、两步计算、三步计算的题目,结合如何画图进行教学,重点解决学生的数据的提炼、画图步骤、需要解决问题的标示等简单画图技巧。如“商店买回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还剩20个,每箱装多少个?”,首先让学生读题,简单快速的找到题意“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剩20个,每箱?个”,接着画线段图或者用其它图形来表达,要让学生明确,把140个杯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已经装箱了,一部分是剩下来的;装箱的那部分要分成5个箱。最后在图形上,把各个数据标在合适的位置,并用问号将所求部分标示出来。

2. 通过典型例题来提升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次测验反馈中,学生在有关“倍”的问题上,经常出错,学生习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但没有具体分析什么是什么的几倍,没有分析等量关系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在运用线段图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找标准量,用一个格表示标准量,在用另一条线段表示什么是标准量的几倍,最后是标数据和问号,在观察线段图的基础上,分析1个格与几个格的关系,从而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进而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 一天一练,培养学生运用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我让学生一天进行一题练习,然后第二天进行批改和讲解,在学生养成习惯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画图》教学反思9

【情景】

我在教二年级《巧用画图工具》这一课时,请学生分别在画图上画:水果、动物、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后,我用涂涂绕绕的方法把学生画的这三样东西重新诠释,请学生观察我的画法,学生觉得很新奇,他们形容:“像龙卷风一样的!”但我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了这种绘画的方法,却没有得到实际、广泛的运用,画出的东西都比较单调。

【措施】

当时,我以最后的这个人物为画面的核心,请学生说说想给这个小朋友加什么,进行添画,成为一副完整的绘画作品。

有的学生说:“我想给她加顶帽子。”有的说:“我想给她加个小挎包。”还有学生说:“给她加块草地再加个太阳吧!”……学生说出来的我都用涂涂绕绕的方法画了出来,当学生看到原来可以这样画画时顿时情绪高涨,更来劲儿了,什么蝴蝶、蜻蜓、小花、冰淇淋、蝴蝶结……等等,都要我加到画面上。整个课堂顿时沸腾了起来。我趁机问:“谁想上来试试?”学生们个个都把手举得老高嚷着:“我来我来。”……整堂课出现了我没有预料到的高潮。

之后,学生就将他们刚才画的东西丰富了起来,整个画面丰满了、更美了。

【分析与思考】

课后,我在想: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缺乏创造力,我应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辅助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状态,应尽自己所能,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发挥到及至。

每一堂课或许也都能让我受益匪浅,在师生间的交流中,教学相长。

教学也许就是这样,老师能教给孩子知识,孩子也能给老师灵感!

《画图》教学反思10

低年级的电脑绘画,这部分内容不仅适合低年段的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本人也挺喜欢上的,总觉得这个模块的内容相对于其它几个模块而言,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营造得热烈,有趣。不过,我也觉得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要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

2、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注重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在应用中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

3、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认识坐标图,理解坐标轴和坐标的概念。

2、能正确标出任一点的坐标。

3、学习定位作图命令,并能用描点定位法画出较复杂的图形。

4、培养学生初步的平面解析几何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标出任一点的坐标。

2、学习定位作图命令,并能用描点定位法画出较复杂的图形。

教学方法:

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电脑、演示图案、每个学生一张制定好的'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画正三角形,画正五边形。主要是让学生计算小海龟在作图时的转向。

2、复习小海龟转向角度的计算。

二、新授

1、我们有一句祝福语叫“一帆风顺”,主要的赠送物品就是一条小船。当你把你创作的作品赠送给朋友时,不但增加了你们的友谊,还让朋友分享到你的成果,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制作帆船。

2、观察教材53页图10.1,想一想,你准备怎么画?

分析:这是一些看似不规则的图形组合的。

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随便的画,作一种漫无目的的尝试,感觉到所画的线总是达不到自已希望的效果,而且角度也不好计算,步数(线长)也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3、认识坐标图

同学们都观察了以上的“帆船”图吧,也尝试节画图,那么你们觉得画这幅图有哪些困难呢?

转向角度不知道是多少,前进或后退的步数不知道是多少。这就需要要同学们去计算了。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画图方法,坐标作图。

先认识一下坐标图(教材54图10.2):

(1)分组观察,讨论。说说你对坐标图的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讲解坐标图:

坐标图上的两条有箭头的粗线就是坐标轴,成十字交叉,交点用O表示,横向的一条为X坐标轴,纵向的一条为Y坐标轴。

组成坐标图的网络线(水平线和垂直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以O为起点,就是0,向上为正数,向下为负数;向右为正数,向左为负数。

我们以每个格子之间为10步来计算每处交点的坐标。表示时X坐标(横坐标)的图字在前,Y坐标(纵坐标)的数字在后,用括号括起来。如:图中A点的坐标为(60,80)。

(3)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0,-50)(20,-70)(100,-70)(120,-50)(50,-50)(50,100)(130,-20)(50,-40)(35,0)(35,25)(50,70)(-10,-5)的坐标,并把他们标出来,用铅笔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图形。

学生通过描点,进一步认识坐标图,并能熟悉掌握描点的方法,能正确找到坐标点,并标记出来。为作图打好基础。

其实,让学生找的这些点就是教材55页图10.3的各坐标点A、B、C、D、E、F、G、H、I、J、K,为画图作好铺垫。

4、引导学生利用坐标图上的坐标点的数据来画图

(1)画船身

说明:为了不使画出的小帆船位置偏向屏幕的上方,我们先让小海龟后退50步至A点,为画图作好准备。

命令:

CS SETPC 15 SETBG 9 SETW 3 PU BK 50 PD

画线段AB,这时要用到将小海龟移动到指定坐标点的命令SETXY[X Y]。

说明:X和Y的具体数值必须用方括号括起来,中间用空格隔开。

讲解:执行这条命令可以将海龟移动到坐标为(X,Y)的点处,并且在起点和终点上画出一条线段。

B点的坐标是(0,-50),因此命令为:SETXY[20 -70].

线段BC也要以用命令SETXY[100 -70]来画,不过由于B、C两点的Y坐标一样,所以还可以用SETX X命令,指挥小海龟沿水平方向爬行到X坐标为X的点外,并画出线段,而Y坐标不变。

如:SETX 100.

画线段CD和DA很简单。

命令:SETXY [120 -50 ]SETX 0

(2)再画出桅杆和帆

小海龟有沿水平方向爬行的命令SETX X,也有向垂直方向爬行的命令,SETY Y .

用SETX 50 命令小海龟从A点移到E点,再执行SETY 100命令便画出了桅杆EF。

之前我们已经标好了各点的坐标,所以我们一依次一个点一个点的作图。

SETXY [130 -20] SETXY [50 -40]

SETXY [35 0]SETY 25

SETXY [50 70]SETXY [-10 -5]

SETXY [50 -40]

既然我们把每一步都编写好了,我们就把它们串连起来,编写成一个过程吧,编写完后执行,看看是不是达到我们的设计效果。

TO fanchuan

CS SETPC 15 SETBG 9 SETW 3 PU BK 50 PD

SETXY[20 -70]

SETX 100

SETXY [120 -50 ]SETX 0

SETX 50

SETY 100

SETXY [130 -20] SETXY [50 -40]

SETXY [35 0]SETY 25

SETXY [50 70]SETXY [-10 -5]

SETXY [50 -40]

END

同学们欣赏一下执行的效果图,讨论:用坐标图画图有什么好处?

能将小海龟精确地移动到相应的坐标点,解决了海龟转解难以计算的难题,使小海龟准确地画出不规则的图形。

小结:我们今天又学会了用坐标图来制作图形,又增加了新的知识,学到了新的技巧。还学到了“SETXY”命令。

为了更加丰富我们知识,我们还要了解几个命令:

GETXY :显示小海龟当前位置X坐标,Y坐标。

XCOR :显示小海龟当前位置X坐标。

YCOR :显示小海龟当前位置Y坐标。

三、巩固练习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完成。

2、知识链接:笛卡尔(教材57页)。

四、作业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合作完成教材57页图形。

提示:首先确定每个点的顺序,然后再在坐标图上描出各点,标出各点的坐标,再用命令编写过程。

教学反思

从教学的结果来看,这节内容的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坐标图,并掌握标出各坐标点数字的技巧,从而运用命令来完成作图。为了不造成时间的浪费,教师事先制作出坐标图发给学生是很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在坐标图上描出各点的坐标,并确定各点的顺序。边讲解,边把命令编写清楚,等到讲完后一交复制到编辑窗口中进行执行,观察执行的效果,如果不理想,进行修改,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如果有时间,这节课可以用两课时,因为要了解的内容有点多,可以在第一节课结束后再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要求学生利用坐标图描点编写程序来完成。第二节课复习,并引导学生教材57页的几个图的制作,因为学生独立完成这些作业有点困难,问题的难点就是在确定坐标点上,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掌握坐标作图的技巧了。

《画图》教学反思12

一、教材分析:

由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六课《走进画图世界》,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其中对于退出画图窗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保存文件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这册教材从第六课至十四课都是学习“画图”的各种方法、技巧。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画图文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老师,我还没有画好,下节课还画吗?”“老师,我还想再修改、修改。”在教授画图程序的各个课时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学画图,在技巧上往往还不纯熟,大部分的学生一课时是不能完成一副完整的画的。那么学习保存文件就势在必行了,对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是从认识到操作技能的过渡。例如键盘输入时的指法、汉字的输入,他们还未掌握。所以此时学习文件的保存,那么文件名的输入就成了一个难点。在操作设计中,我化繁为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画图窗口,这部分内容可作一个大概介绍,学生接受起来较快。前一课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学生对“窗口”已有了一定的概念。

2、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建立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画图文件,大大的满足了学生力求完美、完整的愿望。从中也让大家欣赏到孩子们完整的绘画作品。

3、建立自己的文件,懂得尊重他人所有权,不能随意修改他人文件,培养学生文明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如何保存和打开保存的画图文件,难点是“文件名”的输入。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汉字的输入,因此,我请学生利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生日日期,这样简单而易于记忆,符合这一年龄学生的操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认识“画图”窗口,学习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绘画作品就是通过下面这个画图程序来完成的。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画图世界》吧!”

板书出示:走进画图世界

老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前一课中学生刚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对于窗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特有的“工具箱”“颜料盒”,而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重点的学习,所以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组成部分,老师可通过演示教学。

(三)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都可以请我们的小电脑保存起来,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进行保存吧!别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四)学习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的方法

1、教师演示,将启动在桌面上的画图窗口关闭,这时因为没有在画图区进行绘画、修改。因此未出现对话框直接就关闭了。

2、教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后,选择“铅笔”工具,在画图区画上简单几笔,例如: 随后关闭窗口,此时则出现了对话框。

3、让学生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

4、针对后种情况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输入文件名时,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自己的生日。例如:9510(95年10月),这样既克服了学生不会汉字输入和指法不足,又便于记忆。

5、出示打开文件的方法

(五)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在练习时可配合着“操作流程图”,边看边操作。附:操作流程图

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

(六)总结

1、师:“同学们你们都建立自己的画图文件了吗?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的‘小仓库’吧”。

选几位同学演示打开文件过程,复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2、启发学生敢于寻求其他保存文件的方法和打开文件方法。例如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来完成。

3、师:“同学们,在你们打开文件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名字的文件,其中也有你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些文件的拥有者,不能随意去更改他人的文件,这是不文明的,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这一环节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13

画图本是WINDOWS自带的一个小软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点也没错。这个软件看似简单,但如果能巧妙使用,它将呈现你意想不到的功效。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主自学习活动使学生随时随地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学习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个人意义”地学(主动地学),而不是老师要他们学(被动地学),这将还原出他们探索生活的美好的天性。

当然,我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能完全正确,有时甚至会扯到别的问题上,这时候应该肯定他的回答,为大家解答了某个呆会将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把学生的回答扭过来,感觉学生有点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味道,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②学生看完老师展示的图片后,觉得电脑作画好神奇,想象之门被打开,每一个学生都蠢蠢欲动,这个时候教师只要对各个工具稍作讲解,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而我的作法是请学生们把每一个工具的用法都说得清清楚楚,在讲解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学生有点等得不耐烦了,这些都有待好好改进。

《画图》教学反思14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示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和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示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示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假如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发明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动身,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协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局部学生从常规思维动身,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局部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明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多篇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发明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沛体会到了发明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发明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发明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发明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坚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发明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发明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置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如,导演对剧本的处置是一种再发明,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置,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发明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示为:协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战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假如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示的机会,允许小朋友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身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他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身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15

画图的综合运用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的一节综合运用课,也是这个单元中的重点内容,是对画图软件的巩固运用,是画图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延伸,通过绘图工具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加工,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我在城四小为太仓市小学的同行进行了展示,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我对教材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挖掘,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开发,设计了《我为学校设计明信片》的主题活动,将各种目标融入到具体任务中,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本节课开始,我创设情境:当我们学校的同学知道老师要来,他们特地制作了一份东西,让我带给你们看,想看吗?这是我们学生为学校制作的明信片,如果也让我们设计一张明信片。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家设计明信片。

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我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设计,开发出适合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更适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二、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节课开始,在教学中我预设了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明信片的各部分组成所需要的画图工具和命令,原意是梳理学生画图所学的知识,然而学生只回答出部分所需画图工具的作用,这与我预设是有出入的,但是,我顺势告诉学生:明信片怎样在画图中制作,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帮手,他可以帮助你们,接着自然引出导学单并指导学生使用导学单自主学习。

三、以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本课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摈弃了传统讲练结合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大胆设计了导学单,把明信片制作的过程及资源通过导学单和文件夹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并鼓励学生创新。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

1、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学习。

①教师提出任务,给出明信片范例。

②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新问题。

③学生通过学案,自主探究学习。

④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教师提供支援)

2、第二阶段:电子作品设计创作。

①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电子作品。

②创作作品。(学案提供相关资源,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③学生完成电子作品,互评电子作品。

④再现修改后的电子作品。

通过教师开发的学案,学生可以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体现了针对全体同学的开放性和对不同学生的层次性,最终达了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行给予我很多正面的评价,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一是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导学单内容安排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更多的选择,在创作作品阶段可以展示更多不同风格的明信片,拓展学生的思路,以期待学生创作出有更个性的作品。二是要更关注学生的学情,如在明信片的设置上首先应让学生对画图软件画布进行大小的设置,为下面学习制作明信片做好铺垫。三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效能,虽然小组合作氛围不错,但要在效能上做文章,特别是要采取更好的激励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百节好课的评比展示活动,让我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对新课程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指向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我想这也是太仓市教育局组织“百节好课”评比的初衷和目的。

下载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学习画图》课例实录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的教学反思 “画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必修的软件之一,由于它功能多、简单易学,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即玩到也学到将是现在信息教学的首要问题......

    《画图》教学反思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1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看看谁能用表情表演出这些词语:垂头丧气、火冒三......

    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实录及反思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惊弓之鸟》,谁能简要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课文讲述了古时候射箭能手更羸,在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

    同步教学课例-信息技术

    [课例] 《认识键盘》 (出示键盘分区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键盘是我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那么,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出示的这幅键盘图,你能看出它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生:四个部分。......

    《初识画图》教学反思

    12月份 《初识画图》教学反思 《初识画图》包括:“画图”程序的正确启动与退出、“画图”窗口的组成三个方面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如何利用电脑进行绘画,是相当重要的一课,......

    《傻二哥》课例及教学反思

    《傻二哥》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江夏区第一小学 王立红 师:在新凤霞的笔下,有这样一个卖药糖的,他的吆喝很讲究,有腔有调的;他非常聪明,会做很多活,差不多什么都会修;有这样一个卖药......

    《金色花》教学实录及反思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金色花》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导入课文 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师: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