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公开课教案和反思

时间:2019-05-15 08:2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欢庆公开课教案和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欢庆公开课教案和反思》。

第一篇:欢庆公开课教案和反思

《欢庆》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力图体现“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读,逐层深入,想象品味,体会情感;写,以仿为主,写内心真实的感受。

读有几个层次:初读感知,再读感受,研读体会,细读品味。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深入文中去“读”祖国。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田野、枫林、蓝天、大海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写,可仿写这首诗,学生也可以自由抒发,长短不限。【教材教法简析】:《欢庆》是一首描写欢庆祖国妈妈生日情景的小诗。诗句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感情真挚,课文中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洋溢着欢庆、喜庆。那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和奔腾的海涛,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欢乐、详和的画面。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欢乐的气氛和对祖国的热爱。3.通过做动作、找近义词等方式熟读课文,发现规律并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欢乐的气氛和对祖国的热爱。2.通过做动作、找近义词等方式熟读课文,发现规律并进行仿写。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揭题导入:

1.(播放欢庆场面)这幅图画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你们看到了一组怎样的图片? 他们都在欢庆同一个节日(板书:欢庆)

2、课题要读准确了,“欢”是前鼻音,“庆”是后鼻音。指名读,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谁在欢庆?怎样欢庆?为什么欢庆?欢庆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让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

(二)识字教学

1、认读词语。分批出示:献上

奏起(动词)洁白

欢乐(形容词)旗帜

乐曲 祖国(名词)

十三亿

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想一想„„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让我们听听。听的孩子想想:谁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2、学生自由读。个别交流读。男女生赛读。

3、交流。小诗写了哪些景物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读一读相关的诗句。A、出示田野,田野是怎样欢庆的?

相机理解“献”:什么是献,能做一下动作吗?我们什么时候能用上“献”,能把对祖国妈妈的尊敬用朗读表达出来。

田野还会怎样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回忆学过的课文《秋天的图画》中的句子,让学生想象说话)指导朗读:田野为祖国妈妈献上了一片丰收的喜悦。

B、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写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枫叶红红,比二月春花更美丽,今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像火红的旗帜。能做做“举”的动作吗,为什么要举起?

指导朗读:红枫似火,仿佛象征着祖国妈妈前程似锦。

C、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知道鸽子象征着什么? 播放鸽子的声音:想象说话:你听鸽子们在说什么呢?

D、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4、朗读指导:金秋十月,果实累累,红枫似火,白鸽翻飞,海涛阵阵,好一片欢快、喜庆的景象,好一派普天同庆的场面,让我们用真诚的祝福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个别读。点评。齐读。

(四)仿写古诗 1.再读一读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2.还有谁会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小河、小鸟、天空、村庄„„)

蓝天飘着———— 小河—— 天空—— „„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欢”“庆”

给识字教学加点“调料”

——《欢庆》识字教学反思

语文是什么?或许,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会有一千种关于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或许,昨天的语文有着昨天的答案、今天的语文又有今天的答案、明天的语文也将会有明天的答案。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有最终答案的问题,但却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回答的问题。

本节课总的来说,重难点基本解决,孩子们能够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并且能够读出欢乐的气氛和对祖国的热爱。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就像陆校课后的建议:在识字教学方面,孩子们大多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其实识字方法有很多,而多种识字方法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虽然我预设的是孩子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但在具体落实时却出现了问题。

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在新课程实施几年后的今天,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所占课时最多,而识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对于低段的孩子,识字则是重中之重。情绪能力的培养来自于思维的挑战、想象的飞扬、情感的交流、兴趣的激活,在教学中,只有往这些方面多下工夫、多加“调料”,才能达到“识字益智”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添情

情是学之始。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生发出浓郁的情感时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可是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

本节课在课前,就以音乐结合图片的形式,给孩子们一个全国人民热闹欢庆的场面,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而在其他时候,我们既可以以课文内容为背景,创设故事情境,上面提到的案例,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也可以以语言材料为背景,创设语言情境;既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创设生活情景。也可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创设游戏情境。在创设情境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学习材料本身的魅力,因为“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

二、游戏参与——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识字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创设多种识字的情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与愿望。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游戏乐园”,使学生乐在其中,趣在其中。《欢庆》一课中,对于“献”字的识字教学,我未设计好点子,只是让孩子们加一加。课后仔细回想,教师可以抓住重点的字,设计猜字谜的游戏,并借助生动的画面、清晰的音响、鲜艳的色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使学生不仅在游戏中学会了生字,而且领悟到猜字谜、编字谜也是识字的好方法,并激发了他们爱猜、乐猜、想编的愿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汉字,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创编字谜。

就像“献”字,第二课时,我跟孩子一起编了个谜语:往南送只犬,一点不用钱;它是一片心,完全靠自愿。既记住了这个字的组词,又解释了字的意思,还让孩子乐在其中。又如“洁”字,孩子们想出了:讲卫生的战士用水漱口。“庆”:庆祝活动一定是在大大的广场上进行。

学生自编的字谜虽不和辙也不压韵,甚至在成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孩子们编字谜的过程不是对字形反复的推敲研究的过程吗?孩子们的大脑进入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会把这些字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内的“摘果子”“我指你猜”“抢读字卡”“巧摆图形” 等游戏,以实现互动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体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动手,在游戏中认识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在游戏中学习了合作,感受到自主识字的欢乐。

三、自主识字——启思

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当中,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会马上厌倦。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在识字过程当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1、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授之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例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第2课《口 耳 目》这一课全是象形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规律,这些字和图很相象。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识字第4课,《操场上》有很多形声字,球、拍、跑、响、课等,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许多字,逐渐到就能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在《欢庆》一课中就会用同类方法来识记“帜”“亿”。

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的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多的到200左右,有的孩子却是一张白纸,而且孩子先天智力发育也有不同。因此我们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孩子学前有基础,表现欲强,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小老师,小学生都兴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欢找小伙伴一起识字,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善于联想„„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心里需求的满足。

3、鼓励学生采用个性的识字方法

孩子天性好奇、好胜,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老师可设计一些求异问题,如:你怎样去记这个字?你还有不同的识记方法吗?你还有更好的识记方法吗?这些求异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富有个性的识记方法层出不穷。如:有位学生记“办法”的“办”,别出心裁,他把两手一摊,说:“怎么办呢?我的两只手就是‘办’字的两点。”在学生独立识字的过程中,交流了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受人以鱼,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享用不尽。”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开启他们的思维之门,重视识字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自能识字、识字益智的目的。

第二篇:养花教案和反思公开课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及成语;抓住核心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通过让学生品评重点词句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就是生活的乐趣,且是五味俱全的乐趣,教会孩子们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花朵,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各种各样花的图片 图片欣赏

3、美好的事物常常能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间。很多诗人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诗句图片欣赏(学生们出示描写花的诗句)

4、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花,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这些花,图片展示:,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精心地养他们呢? 学生交流

5、导入新课:

生活中许多人也和你们一样都在养花,有人养花为了美化环境,有的人养花为了陶冶情操,有的人养花供人欣赏,那么老舍养花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特的感受。

6、对于老舍,我们早有耳闻。谁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出示老舍资料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时得了“腰脊骨软组织粘连”,动了手术。后来在回国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动,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经痛”症——即课文中说的“腿病”。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1.检查预习

昙花、菊秧、大雨倾盆、狂风暴雨、奇花异草、三年五载、秉烛夜游、置之不理、2..想想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3.在生活中,老舍先生对养花非常感兴趣,那么,养花究竟给他带来了哪些乐趣呢?(文中作者用一个句子高度概括了养花的乐趣,)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是老舍先生对于养花后的真实感受,那么文中几次提到养花是一种乐趣(两次),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它们各在课文的什么位置?

课件出示:

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D.体会前后照应这种写法的好处。E.再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

过渡:作者将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些乐趣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找出来说一说。

默读课文,思考 再读课文,深入研讨。

(3.1)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

(别人有了困难,我们要热情帮助,不能置之不理。)

正是因为作者爱花,他才把花草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认真仔细地照管它们,为它们的茁壮成长而高兴,为它们的不幸夭亡而难过,养花已经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真是因为这样精心的照管,换来了花草丰硕的回报,使作者享受到了养花的乐趣。所以作者也才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3.1.2)“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理解“门道”。(门路、窍门)

B、那么作者在养花中摸着了哪些门道呢?

(喜阴的就别放在太阳地里;喜干的就别多浇水。这就是作者在养花中获取的相关知识。)

(3.1.3)“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的很好)

那么我就想问大家了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也不同),所以作者才深深地体会到: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生2:养花有益身心。如: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胜于吃药。体会到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课件出示: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过吃药。

A.““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指像这样的循环”。)如此循环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指作者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B.老师让你循环做一个动作,(反复站起、坐下、站起、坐下„„)说说你的感受。(觉得单调枯燥,很机械,没有意义)

C.那为什么老舍先生这样循环做会感到快乐呢?

因为养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长久坐或长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也代替了吃药。身体好了,心里自然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

养花能(有益身心),的确是件充满乐趣的事。那么在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介绍养花能充满乐趣的地方吗?

(4.3)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谁能说说此时老舍的乐趣何在呢?

A.是什么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那句话最能说明作者此时的乐趣?(“这是多么有意思呀!”)虽然很辛苦,但是苦中也有乐,因为这是劳动带来的快乐。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真实感受,)

这一部分除了告诉我们,养花能得到快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谁能把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C.你同意老舍先生的观点吗?请你也来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与老舍先生相同的感受。

说话练习:不劳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就是真理。)

不劳动,就不知道花草自己会奋斗,这也是真理。不劳动,就得不到知识,这就是真理。不劳动,就不知道养花的快乐,这也是真理。不劳动,就没有好成绩,这也是真理。不劳动,就没有责任心,这也是真理。

看来,养花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还能悟出人生的真理。真是件充满乐趣的事。所以老舍先生说: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生4:养花使作者和别人分享快乐。如: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赏花。。。就赠给朋友们一些,能体会到作者十分快乐。

送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赏花。。。就赠给朋友们一些。

(1)除了“送牛奶的同志”会夸花香以外,这有哪些人会来我家?会怎么说呢?我们全家除了骄傲以外,这会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送____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送____同志进门就____,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____. “昙花”是一种什么花?(一种常绿灌木。花大,花瓣外面呈淡红的紫绛色,中间纯白色。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老舍约朋友看昙花,我也请你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昙花的图片)

人们常用“昙花一现”来形容出现不久,顷刻消逝的事物。为什么用昙花一现比喻呢?因为昙花的花开起来大而美丽,白天不开花,要在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才开,通常花开3-4小时即谢,由于昙花开花的时间很短,开后不久即谢,故称“昙花一现”。开花时,花的筒部下垂但向上翘起,花的顶端有点像喇叭形,内面有多数雄蕊。待花完全开放后,花瓣即逐渐闭合,整个开花过程只有3-4小时。

怎样,昙花漂亮吗?说说你此时的心情?那要是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你自己种的,我也约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在观赏这些漂亮的昙花,此时的我就更高兴了。

作者不仅邀请他的朋友来看花,还把花根分了,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这就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课文除了写养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以外,还写了什么?(忧和泪)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移到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写养花的乐趣嘛,为什么要写伤心事呢? 这就叫做“以忧衬乐”。因为人生路上失败挫折和成功喜悦永远是相伴而行的,这样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人生就像养花一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既然有成功的喜悦,就会有失败的苦恼,我们应该像老舍先生一样,不管生活给予我们的是什么,都要抱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去体验,抱着对生活的热爱去坦然面对。你们说对吗?

小结:养花给作者带来了那么多的乐趣,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过渡:同学们们,在生活中我们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这不只是养花的乐趣,这也是生活的乐趣。

养花成了老舍先生生活中的一大乐趣,那么作者专养哪些花呢?(他只养那些好种易活且自己会奋斗的花。)课件出示:

花虽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A.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这些花自然很普通,作者那么喜爱养花,为什么不养些奇花异草呢?(因为奇花异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着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气候也不太适宜养花。)

B.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生动、精炼、幽默。在这一段,仅用三十一个字,就将北京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了。(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倾盆大雨,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轻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C.作者养的花,不仅好种易活,而且还要自己会奋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好种易活是说花的品种普通,没有奇花异草那样娇贵。会奋斗是指花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在北京这种不适合养花的气候中生存下来。)

老舍爱种那些朴实无华,生命力顽强的花,这与他的个性、与他的为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自己养的花草提出了一个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而要自己奋斗。其实老舍爷爷自己的一生也是这样勤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

(媒体出示句子):

“读书达理,则心平识远,富贵名利无所求。旦夕警策,守之终身,便是真君子,大英雄。”

——老舍

这段话是老舍送给朋友的,同时也是他自己一生追求的境界。让我们一起齐读这句话,并把他牢记心中。

四、总结拓展,升华延伸。

老舍先生就是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养花的乐趣,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或者说从《养花》中,你觉得老舍是一个怎样的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人生就像养花一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既然有成功的喜悦,就会有失败的苦恼,我们应该像老舍先生一样,不管生活给予我们的是什么,都要抱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去体验,抱着对生活的热爱去坦然面对。你们说对吗?(板书:热爱生活)

五、布置作业、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可以模仿本文写一写,写出自己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

养花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反思

《养花》这篇课文是老舍比较有名的一篇散文,无论是文章的思想、结构,还是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结合在本校六年级各班试讲的经验及同学们的理解程度,我最终确定了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欣赏作者的谴此造句中感悟作者的语言魅力;抓住核心问题,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受到情感的熏陶,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本课的亮点是,能够将讲课过程中升华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大的花束中,不仅点明主题,且形象生动,从学生们最后的惊叹中,我知道了,这个独特的板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耳目一新、过目不忘。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核心问题设置得合理,学生有发挥的空间,课堂学习效果很好,通过体会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高兴心情来领悟文章主旨:养花的乐趣就是生活的乐趣,且是五味俱全的乐趣,教会孩子们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

但是有一个小环节的进行有些“小坎坷”:当我问及“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请同学们顺着老舍的思路想一想,不劳动还会怎样?设置的初衷是通过学生日常不劳动所造成的麻烦反观劳动的意义。但是学生一下子有点蒙,不知道从何答起,都在想很深奥的答案,造成暂时冷场。不过,这也是考验老师教学机智的时候,我用比较轻松的语调调整了问题,“大家都不劳动了,世界不就瘫痪了吗?”一阵笑声之后,学生领悟到了老师的意图,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从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有小插曲,一定会有小坎坷,而这才是最真实的学习的状态。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真实的人,说真实的话,是老师最应该教给学生的做人之根本。只要心态是正确的、理念是正确的,这样的课堂“小危机”不是坏事,而是展示教学功底和个人魅力的时刻。同时,设计漂亮的板书和必要的配乐朗读环节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并将知识点尽在掌握。

第三篇:《翠鸟》公开课教案和反思

《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4..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或翠鸟彩色拼图

2.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自读自悟

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ú。“疾”读jí,不读jī。“逮”读dǎi,不读děi。

2.认读词语: 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

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课文内容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快速浏览课文。(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2)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六、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动作:迅速敏捷

反思:我这节课设计的大体思路是: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迁移运用。第二课时,重点例说《翠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举一反三。抓住重点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然后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经过如此的准备之后,我走上了讲台。但是课后的感觉是除了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之外,没有别的,只觉得课是那么的平淡、无味。经过学部领导和同年组的老师的评课之后,我的这份感觉逐渐清晰起来。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和活动反思

合肥幼专实验幼儿园

小二班公开课活动教案和反思

(2012、9——2013、1)

教师:吴彬彬 季海英 保育员:潘承红

活动名称:健康活动《小青蛙本领大》 授课教师:吴彬彬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活动准备:

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距离。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热身运动)

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二、技能练习(小青蛙跳跳跳)

1、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2、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小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得?(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3、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4、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三、游戏:给青蛙妈妈送食物

青蛙妈妈生病了,不能出来找食物了,清小青蛙帮助妈妈,把虫子送回家。

四、放松活动:《小青蛙游泳》

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本次活动的反思:

小班是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的极佳时期,而且多以双脚跳的动作为主。怎样让小班幼儿有兴趣地练习跳,并增加难度,巩固跳的技能,是小班跳跃类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所能理解、喜欢的,赋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符合双脚跳动作的特点。

我用情景式的设计导入活动主题,用符合主题的情动愉悦的音乐,让幼儿从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完成热身运动。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以“小青蛙跳荷叶”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掌握手臂和腿部配合进行立定跳的动作要领。投放大小不同的呼啦圈,从直线摆圈到曲线摆圈,最后到将圈与圈之间的距离打开,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支持,获得成功体验。借助教教师的动作示范、语言引导及同伴经验分享等形式使幼儿掌握动作要领。最后,我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幼儿帮助受伤的小青蛙捉虫子,让他们轻松掌握本次活动的技能,在结束部分用游戏《小青蛙游泳》来作为本次活动的结尾,这样本次活动让幼儿都是以小青蛙的身份来进行游戏,情景的设置更有利于幼儿融入活动中,有开始,有结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幼儿对于活动的体验也是完整的,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

当然本次活动的开展还有不足之处,没有预设到小年龄短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没能用更贴附和精炼的语句进行表达,还有就是没有让保育阿姨准备汗巾,在大运动量的活动结束,应该给每位幼儿塞上汗巾,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将更加注意细节上的处理。

活动名称:小班社会活动《喜欢和你在一起》 授课教师:季海英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老师及同伴在一起愉快的情感。

2、用抱一抱、搂一搂等简单动作表达喜欢喝别人在一起。活动准备:

VCD碟片、天线宝宝图片等。活动过程:

一、出示天线宝宝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观看动画《天线宝宝》。

1、说一说天线宝宝是怎么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

2、幼儿之间学一学天线宝宝的动作。

3、体验喜欢和老师在一起的情感,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

4、体验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情感。

三、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同伴,用动作表示喜欢和对方在一起。

提问: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

四、幼儿自由结伴,一起玩游戏。(户外音乐游戏:找朋友。)

小班社会《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活动反思: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半圆形座位形式,幼儿感觉很新鲜,而且此次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第一次半日活动开放,家长坐在幼儿后面观看活动,使得一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幼儿比较兴奋,尤其是活动开始部分,不注意听讲。图片和多媒体教具使用效果较好。幼儿基本上都能用抱一抱和亲一亲来表达喜欢和小朋友、老师、阿姨、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情感。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活动最后一个环节——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和老师、家长一起拉个圆圈做游戏,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喜欢和小朋友、老师、家长在一起的开心情绪,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效果非常好。

第五篇:26月光曲公开课教案和反思公开课

26月光曲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初步学习分辨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方法: 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教学用具: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贝多芬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简介贝多芬)。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谱写的《月光曲》

2、关于《月光曲》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知道什么是传说吗,也就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这个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3、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月光曲这篇课文,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

师:读清句子,读准字音: 同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评议。

2、这些生字你们会读吗,先自由读一读。

3谁来当小老师,给我们领读一遍,他读对了,我们一起跟读两遍。注意: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4、师:同学们,这个传说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说这个传说。

一天夜晚,贝多芬走进了莱茵河旁边的一个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月光曲。同学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贝多芬 “走近”茅屋,又“走进”茅屋呢?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问题

2、组织讨论“走近”的原因。

(1)贝多芬为什么会走近茅屋呢,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

(2)走近茅屋他看到了什么?怎样的小路?幽静?(清幽寂静)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之中,看着这样的美景,一段旋律已经在大音乐家的心中酝酿。咱们读好这句话。

(3)他听到了什么?断断续续什么意思?时断时续,一会弹一会停,这首曲子弹得很不熟练)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他就是被这样的琴声所吸引,情不自禁走进了茅屋。

3、组织讨论“走进”的原因。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又听到了什么? 让我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看看从这段对话中,贝多芬听出了什么? 很穷,贝多芬从那里听出来的?两个太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很贫穷。

1、在说这句话时,哥哥是什么心情?无奈,你来读

2、无法实现妹妹的心愿,哥哥很无奈一起读---接着,贝多芬又听到了什么?

1、“随便说说”是什意思?难道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2、他为什么要那样说呢?

3、你认为盲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4、你从这对兄妹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我们分角色来读读他们的话,再来体会一下。

5、此时,贝多芬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那是因为--(2个)-----看到姑娘如此喜爱自己的音乐又如此渴望听到自己的音乐,深深地触动了,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

6、贝多芬情不自禁的走进去,弹了一首曲子给姑娘听时,此时姑娘有什么感受?

(1)从盲姑娘的话里,你可以看出什么?(不光爱音乐,还懂音乐。)(2)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弹得曲子呢?

(盲姑娘,用心听,热爱音乐,很了解贝多芬--熟悉贝多芬的音乐,)(3)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可以猜出是贝多芬弹奏的。也难怪会如此的激动,同学们,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自己练习者读一读,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

(4)同学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他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难以置信,贝多芬十分著名的音乐家:两个您体会出来的,第一个您是猜测,所以声音拉长一些--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感受艺术美

1、受到盲姑娘的触动,这时候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字。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此时贝多芬心里想的写出来。

2、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很多曲子,他就想为贫苦人民作曲,就想为知音作曲,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而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

3、同学们,请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shà)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刚才听老师的朗读,哪些画面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汇报: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shà)时间洒遍了银光。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3、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眼前是不是也出现了这一幅幅画面呢,在这些画面之中,我们看见月亮就像是一个精灵一样慢慢升上空中,大海也随之汹涌起来。

师:你看着图上的月亮可不可以分别给他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读一读吗,海面时又是怎样的?

慢慢上升

风评浪静

越升越高

波光粼粼

云中穿行

波涛汹涌

5、看着这些词,这一幅幅的画面都动起来了,下面谁能通过完整朗读,把我们带到海边,去看一看一幅幅扣人心悬的画面。

6、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我们感受到的这首月光曲曲调应该是

7、我们一起带着音乐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感受文字美

1、师: 可见一首曲子的创作跟作曲者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是有关系的。月光下的大海千变万化,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发生了吗?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他们的联想?比较这三句子,有什么不同?

A: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看到过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从来没看到过的景象…… B: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茅屋里的一切披上了银纱,…… C: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他面对着大海,…… 好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联想词。

2、同学们,在这一段中,哪些描写是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用横线画出。那些描写是是由现实中的事物联想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3、这些联想的句子,可以去吗?

4、教师总结: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平时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5、我们一起试着一下吧!

七、总结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去了解更多贝多芬创作的小故事,去欣赏他的其他作品。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反思 讲课时间:2015.12.4

讲课人:侯二妮

内容:26月光曲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划分成三个画面(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再一次理出人物感情变化线):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不仅是听,还要让学生想象,读出来。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了课文的意境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图片,让学生配乐诵读,从而切身体会《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

不足之处:本篇课文景美情深,描写联想到的画面的时候,语调是变化的的。而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够。课堂上,由于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联想部分朗读不够到位,而且朗读的形式太少,没有很好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在让学生感悟乐曲的时候,配上了音乐图片,但是音乐没有和图片结合的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提高,以达到理想效果。

下载欢庆公开课教案和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欢庆公开课教案和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开课设计和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源理解重点词句......

    《欢庆》教案

    9 《欢庆》教案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就连我们的祖国也有,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对的,是十月一日国庆节,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

    《欢庆》教案

    《欢庆》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 氛围。背诵课文。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感情......

    《欢庆》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和反思(2014.04.02)

    认 识 人 民 币 授课时间:2014年4月2日 授课地点:实验小学会议室(县级示范课) 执教:实验小学 罗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欢庆》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以一首小诗的形式来赞颂祖国,描写为祖国妈妈庆生的场景。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本......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1 崔峦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练、辅导员,学生是主角、主人。‘教’完全是为了‘......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教学反思1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