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演张艺伟讲解演员基本知识
导演张艺伟讲解演员基本知识
演员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原材料”,在以自己身体为体裁的基础上去进行人物塑造的。
现在上表演课,基本上都是拿演话剧作为训练嘛,当然有电视、电影,但是这些都要有机会,没有机会是演不了的,对吧?所以学校里都是排练话剧为基础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而且话剧是对于演员来说最好的训练机会,现在每个专科演员都是有话剧基础的,也可以说,演好话剧就能演好电视,话剧是演员拥有深厚功底的来源。
话剧你应该看过,那舞台上大段的台词、说喊就喊的大嗓门、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还有像电影《画皮》里周迅的妖精一样的行走都是怎么来的?这些也就是你说的声、台、形、表四门功课。
声乐、台词、形体它都是辅助课程,在大二结束时就一并结束的。
下面来具体给你举例说明:
声乐:表演中的声乐,不是真的要你像歌唱家一样,达到它们的水平,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你的发声方法。一个连气息都不会用的人,说话肯定没底气,去看看《康熙王朝》最后一集陈道明的独白,那底气,怎么来的?发生要对。再看看话剧演员们,你坐在下面,跟演员有一定距离,大剧场有吊麦,而有的小剧场、实验剧场可没有,那演的时候,演员说话下面根本听不见怎么办?还不被观众骂死?再有,让你演个嘶吼怎么办?一天吼一次,演出100场,你扯着嗓子吼100次?估计3天下来,你就不演了。不是你嗓子坏了,就是观众听不下去了。所以学声乐就是要你学会用气息。还有啊,万一剧本中有唱歌的情节怎么办?你跑调怎么办?就为这两句,放弃了演这个人物的机会?
形体:不是让你成为舞蹈家,而是学会肢体协调,肢体都不协调的人还演戏呐?让你假摔,结果你骨折了。你说乐不乐?让你演小孩,那肯定跟老人的形体不一样,怎么走、怎么坐,那都是不一样的对不对?再拿《康熙王朝》举例,陈道明从小演到老,那其中的改变,每一阶段都有不同。单从肢体上,是很明显的。再举例,演外国戏,当然是话剧,对比下《雷雨》和《哈姆雷特》看,你就知道形体上的区别了。
台词:台词就不用说了,那不是你张开嘴随便说就可以的。像个人独白中的停顿、语气、语调、快节奏慢速度等等,都是技巧。台词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的,学问很深。像电台的广播剧,你听听看,不学怎么读?电视电影的声音相对讲比话剧简单,气息要求没有话剧高,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话剧多。电视电影和话剧细分开来可以说是两种艺术;再细分的话,电视是一种,电影又是一种,这些都不一样。当然这些都是艺术家的事情了,作为演员,有一定经验后,自然就明白了,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
表演:还用说不?天天上课演戏,从基础开始学习,素质训练到观察人物再到剧本片段,整个剧本排演什么的,东西可多了,就是教你怎么演戏。涉及到哭笑的技巧就跟声乐有关;涉及到独白,那要与台词结合;台词又和声乐有关,气息问题。演老演小是形体问题、假摔是形体问题,国内戏国外戏的肢体语言,那是形体问题,至于真情实感,那就属于表演方面了。
这一切结合起来,为表演服务,最后才能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来。这是客气的课程安排,说个不客气的,还涉及到心理因素,是不还要学习心理学来研究人物心理啊?呵呵,这4门课程的安排是相当合理、并有实践验证的真理总结出来的,足够表演学的了。
第二篇: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摘要:在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承担“主演”的角色,学生是观众,采取教师满堂灌,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现在,随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有很多,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让学生自己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真正发挥自己的“导演”作用。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思想;需要层次;导演;演员。
正文:在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承担“主演”角色,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应该怎样转变,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不少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入就有“干预”之嫌。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未免过于机械和绝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是排斥教师的说与做,关键是说什么、做什么,以及怎么说、怎么做的问题。那么,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好“导演”的角色呢?怎样才能使学生作为“演员”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呢? 首先,从哲学方面理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人们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的处理上总会出现一些偏差。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理论上的辨析。
(一)主体和客体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人为要素,教和学是两个最基本的行为要素。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双重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两个不同性质的能动体,分别代表了“施教”的一方和“受教”的一方。他们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为自身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他们的客体性主要体现为以对方互为认识的对象。
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主体”和“客体”之分。就教的一方而言,教师是主体,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1)教师是国家教育意志的执行者;(2)对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加工、处理和驾驭;(3)根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科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教学进度,自主地选择或创新教学方法,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等等;(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5)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智能。就学的一方而言,教师是客体。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认识的客体,是影响学生进步和学生自觉接受教诲的重要因素;教师还是自我的客体,要通过对教学的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和教学方法。
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之中也有“主体”和“客体”之分。就学的一方面而言,学生是主体,是学生接受教诲的主体,是参与教学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刻苦性、积极性,二是对教学的参与和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筛选、过滤和接受。就教的一方而言,学生是施教和认识的对象,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认识和转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也是自我认识的客体,要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客体性和其他事物的客体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生作为受教方是活生生的人,是以“受动”的方式存在,而不是以“被动”的方式存在。
(二)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的实质是教学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是推动教学前进运动的基本动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特点。教学矛盾的同一性是指教和学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教与学互为对方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矛盾的斗争性反映了教与学是对立的,即它们具有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限制的特点。首先表现为两个能动体之间在某一特定领域存在着差别,教师代表已知已能的一方,学生代表未知未能的一方,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斗争,其中的一方要限制和否定另一方。学生的学要限制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也要限制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最终要通过否定学生的原来状态来实现的,使学生由不知转化为知,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由未能转化为能。其次表现为“施教”与“受教”的对立,教师代表社会提出的教育要求及施教措施与学生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品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教师的施教行为要受到学生自身特点的制约。再次表现为教育要求要塑造的对象与现实的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要逐步消除这种差异,使学生朝着教育目的所要求的方向去发展。
教学矛盾的同一性表明教学是师生互相配合的过程。这是构建合作教育和参与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教育的基本作风就是要发挥教学民主。教学矛盾的斗争性要求教学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让学生由最近发展区向新的心理水平转化,由原有的状态向预期要塑造的状态转化。
(三)内因和外因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学要通过学而起作用。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少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教作为外因条件,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有利条件去适应学生的学,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的教。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情”而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教的效果取决于学的效果。影响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须得在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对新知识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才可确定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法,才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坚韧的学习毅力、灵活的学习方法和主动的探究精神。
内外因相互制约的原理,说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学习中的真正“演员”,在教学中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仅仅是一名“导演”而不能代替学生的“主演”。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教师在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中是力量的主要方面,其任务是“导”(指导、引导、开导、疏导)学生。当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对此作了贴切的诠释:“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第二,教师要正确理解“导”。
一提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或“不要教师当演员”,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教师要一下子从“演员”的身份摇身变为“导演”的身份,其职责也就从在讲台上解释书本内容而变成指挥学生自己去揣磨、领悟。诚然,指挥学生去研究这一点并不错,但是,与此同时教师更要研究怎样去指挥学生,这其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说,教师的“导”绝不是简简单单地领着学生去逐一地生搬硬套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又能有所侧重的去理解知识,进而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程度。我们常说,讲课是一种艺术,其实,引导同样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比讲课的艺术更为精深的艺术。简单说,在这种“导”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做“演员”的“导演”,更要做“演导演”的“演员”。第三,在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既然说“导”是一种艺术,那么要做好导的工作,首先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其中最基础、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要适当设计学生活动。教师应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实际,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每一章、每一节的要点、难点,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要反复推敲每节课中的每一句话,从而使课堂中语言精练,有条理。上课前要布置学生先预习,设计好预习应弄清的问题或是应达到本节课的目标,对上课时的课堂结构、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学生自学安排,是教师讲,还是学生练习;多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等等都应做到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做好“导",也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加入其中。同时,通过这种活动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这种学习活动可由教师设计,让学生对某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让学生就电动机控制电路发表看法,或举行一些技能比赛,设计控制电路的比赛,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设计比赛过程,教师在后面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这种活动的机会,不能只偏重成绩好的。
这里的设计活动,主要是针对课上,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有研究性的任。比如我们学完电动机的一个控制电路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查资料找一下有没有同类的电路,对照一下。在学生活动中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多赞扬。这种做法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尤其重要。渴望赞扬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学生的思想认识毕竟还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误是难免的。这时教师不能因为有错误就一棒子打死,而要注意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以肯定,加以鼓励。这样才能逐渐使学生增强信心,进而提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其次,对学生采取一定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转变对自己身份的看法,要勇于放下师道尊严,知错就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的这一精辟见解,在当今这科学技术极为先进的时代,显得更加中肯。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多种多样的媒体已经给学生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所以,有些时候学生的见解未必没有道理,甚至更可能学生的说法就好于老师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放下尊严,接受新思想、好意见,让学生感到自己确确实实掌握着学习的权力,而不是简单受教师、家长操纵的木偶。为自己而学,学生是应该乐于去做的。第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1、要有爱心,有耐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有时可能会整个计划被全盘搞乱。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向教育自己的子女那样,一点点去引导他们。
2、要有深厚的功底。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个标准实在是太低了。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要把这样的学生教好,让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教师再?踞于书斋之中就已远远不够了,在研究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勤于接受现代科技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屋建瓴,从容的指挥我们的每一位演员,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3、要有研究探讨的精神。知识是一种越挖越深、越挖越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教师应该是一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钻机,只有不断钻研,才能不断的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乃至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除了学识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行为,师德高则生德高,反之亦通。同时,也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诚心诚意的去教育学生;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有可能全身心的投身于教育事业,站住三尺讲台,甘愿两袖清风,一生清贫的去探索钻研。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我们教师才能做好导演,指挥好每一个演员,使他们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一点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做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力保障。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方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改革,是一项亟于开展的事业。让我们共携手做好导演工作,为满园的桃李芬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姚建武.创设多种途径激发自主学习[ol].(2005-03-13).[2010-04-12].http://.[2]王晓耕.针对高职高专学生需要改进实验教学方式[j].职教论坛,2003,(18):47.[3]中国教育网.日本教育的启示[ol].(2010-02-20).[2010-04-12].http://view.news.qq.com/a/20100220/000005.htm.[4]张培峰.“任务驱动”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思考[ol].(2004-03-16).[2010-04-12].http://it.dgzx.net/jxyj/show_article.asp?id=2188.
第三篇:教师是演员还是导演
还是导演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单位:天津市汉沽区茶淀中学 作者:郭文芹 类别:语 文
电话:89388795
教师是演员
教师是演员 还是导演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然而,教师在教学中是何种角色又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现谈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现在课改的观摩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过去的课堂老师牵着学生走,一步一回头,可谓“艰辛之极”,而现在情况变了,课堂面貌改观了,动辄学生讨论,教师则在其后,讨论的结果如何,未可知!教师衣服袖手旁观的模样,教师在干什么呢?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我认为,在此种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不出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倒是体现出来了,然而效果如何呢?他们究竟是学到了什么,未可知!这样的课堂如同茶馆闲聊一般,有趣无意。
二、如何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唯一标准是:在教学过程中,看一位教师是否将教育对象,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并发挥。“主导”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我们应当这样理解:“主导”是合成词。主,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师与教材的矛盾,学生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导,指被导对象,即学生。因此,“主导”是师生双方面的协调关系。另外,一位教师走上讲台本身就有主导作用,然而这种主导可能是正主导,也可能是负主导。显然,我们希望是前者,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主导。上海育才中学的老校长段力佩的八字方针:“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这八字方针主导思想把教学教给了学生,在他的教学论文集《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中,他认为茶馆式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我们看到这样的课堂是动态的,“茶馆”给我的感觉是嘈杂的,似乎是人云我云,谈论的很庞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嘈杂在干什么事,也要看到有领导的作用体现在哪?那么我们要问:课堂到底是学堂还是讲堂?我们说,课堂是学堂而非讲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何时讲?讲什么?怎样讲?这就是段力佩先生提出的“有领导的”教师在课堂中应承担的作用。我们也要问:教师是演员还是导演?教师是导演而非演员,他应是个出色的导演,他应该具有组织教学的能力,只有出色的导演才会培养出出色的演员。面对教师而言表演并非不重要,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也是格外重要的。教师的语言需要“锤炼”,因为生活语言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而教学语言则会要求很高。美国教育家梅
拉别斯的结论是:一句话的影响力到底影响在哪?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占7%,声音占3%,表情占55%,教师在声音和语言上大大影响学生,不会用表情的人不适于做教师。教师讲课时还要注意动作,毛泽东说:“以动作助讲课”,教师要会演,更要会导,导是至关重要的。
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主导”
叶圣陶先生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曾经作出精辟的论述:“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易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免处于被动地位矣。”这段话特别强调了真正主导的作用,而且在今天对推动课程改革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1、教师预设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先行“主导”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双方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互动交流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预设教学目标,就在于如何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掌握课堂、发挥主导作用,就要预设课堂教学目标,但又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随着课堂教学的 进行不断调试,不断由应然变为实然,预设教学目标,不是僵化、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生成的。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达到同样的要求,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教材,通过调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来达到同样的要求。这些要求教师在宏观上进行把握。而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前预设没目标,只是一个起点,只是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框架。真正的教学目标,则是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文本与教师、学生的对话交流中,通过对预设教学目标的调整,不断地完善、发展、生成。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在微观上进行调控。因此,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传统的“导”,好比导演在导戏前,要提前理解剧本的要求,进入角色,到哪里该怎样演要心知肚明;而在开拍时,又要调动演员的情感体验投入其中,遇到自己的灵感,或是演员突发性的奇思妙想要临时收入情节之中,这不影响整个剧本,却又生成的了新的东西。
总之,教师更新观念要立足于新的课程教育教学理念,预设教学目标,动态生成,使教师的“导”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彰显教师的教学特色。
2、启发式教学,激趣促学,多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过程“主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和教学效果只能通 过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实现,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激学,激趣促学,激趣促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是思想,问答是方法,启发在营造学生学习的“愤悱”的心理状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为进入第一个“愤”的状态,而不能启发;若不能进入第二个“悱”的状态,而不能发。这是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之前在教学思想上的准备。教师肩负着让学生“发现”知识的任务,“发现”不等于“发明”,而在于让学生自己学习知识,当然前提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去发现。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教给真理的教师,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的教师。”这句话也深刻地揭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动课程改革中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因此而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导”着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样他们以后走到社会才有能力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所谓“思考重与知识”也正源于此。
(1)激发兴趣,“导”出亲切
在新课改中,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这是课改的关键,要否定那种无动力、无兴趣的学习,学习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柏拉图说:“自由人是不能用强迫或苛酷的方法施教的。”学生的兴趣能否调动起来,是我们教育的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比如,在学习《乡愁》时,我请学生说说记得哪些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学生说出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另外我又用投影显示了王维的“君子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告诉学生,思乡是中国诗歌历久常新的主题,并欣赏歌曲《乡愁》,接着介绍作者的创作过程,并用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所引用的《乡愁》诗句“浅浅的海峡,国之大觞,乡之深恋”,将学生带入一个浓浓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而后朗诵、赏析、品位等教学环节,顺利地展开。
(2)培养自主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导”出和谐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这一目标怎样实现,这就是教师“导”的艺术了,我的尝试是让学生上语文课,我决定从自读课文入手,让学生上语文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我向学生提议“我想和你们交换一下角色,让你们交一篇课文给我听,谁愿意上台讲课?”,学生们觉得新鲜,就会有人饶有兴趣地问“老师,讲那一课?”,“讲《世说新语》三则中任 意一则,我要求讲课的学生自己备课,钻研教材内容。也可以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一起研究。”当时各组的小组长都举手报名,我挑选了语文表达能力较好的三组同学。
第二天语文课,三组的同学们意气风发,组长首先带头讲了第一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范读,有板有眼;教态,大大方方;在同学质疑讨论时,点拨,恰到好处。我很欣慰,尤其是在最后的教学环节,还安排了一个课本剧,选了几名同学,把当时孔融、陈韪的会见场面,幽默风趣地表演了出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堂精彩的课,课下同学们热烈的要求,自己也想讲一堂课。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了兴趣,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热情高潮起来。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导”出自然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价值评价导向,让他们在课改实践中敢于主动体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有矛盾吗?怎样处理?”有不少同学在讨论怎样玩游戏,我在巡视时真想发火,狠狠批评这些同学,但我冷静一下想,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应该因势利导他们,先让他们谈谈自己怎样玩游戏,然后请同学们点评。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需要,又达到了教 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位置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师不再是过去主宰课堂的权威者,而只是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究伙伴。推进课程改革,更不应忽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离不开教,教也离不开导,教师必须精心地导,出色地演,才能全面地实现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平等、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钟伟导演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朋友们:早上好
2010年纪录片部主任:钟延林、述职报告
时间荏苒,匆匆之间,不经意2010年就过去了,也在不经意之间兰州电影制片厂在转企改制中完成了它的脱变,按照30、50政策我们已经退休,目前只差办手续了,所以2010年年终总结就显的没啥说的,我们面临退休的人只有回顾没有展望,不妨把回顾当成我2010年的总结吧。下面,我把本世纪第一个10年我为甘肃影视做了那些事向各位汇报一下:2000年、自筹资金、花了近三年时间独立编导制作了六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李百万叶》,该片是我国首部以姓氏创作的纪录片,李姓又是我国的第一大姓,它人才辈出,代有伟人,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影片完成后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佳绩,并被甘肃省挡案局收藏。
2001年独立编导完成了以防风固沙、保护生态为主题的科教电影《沙漠化的治理》,该片由中影公司在国内外发行,并于2002年荣获甘肃电影“锦鸡”奖、最佳电影科教片奖。2002年独立编导完成了以防沙治沙保护生态为主题的科教电影《柽柳》,该片由中影公司在国内外发行,并于2003年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项,它填补了甘肃电影的空白,为甘肃争得了荣誉。
2003年独立编导完成了科教电影《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沙拐枣》。由中影公司在国内外发行
2004年独立编导完成了科教电影《速生林的栽培技术》、《啤酒大麦》,两部影片均由中影公司在国内外发行。
2005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成立了兰州电影制片厂纪录片部,我有幸担任了主任一职,先后完成了代制影片《西北荒漠地理》。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编导完成了大型电视纪录片《甘肃电影之旅》,该片完成后荣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提名奖,该奖项填补了甘肃电视纪录片的空白,之后又获得甘肃电影“锦鸡”奖、特别贡献奖、甘肃电视“金鹰”奖等奖项。
2006年自己撰写了大型纪录片剧本《大山深处的白羽毛》,该片主要反映:生活在我省陇南山区的稀有民族“白马族”的起源、辉煌与现状。结果没得到厂长的认可。
2007年又撰写了一部大型纪录片剧本《中国皮影》,该片主要反映:我国古老皮影的起源、辉煌与现状。结果没得到认可。下半年,带领纪录片部,编导完成了四部皮影艺术片的任务,即《断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闹元宵》、《猫和老鼠》,均在电视台播出。
2008年时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兰州电影制片厂建厂50周年大庆。纪录片部主动出击,编导完成了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光影再现》。庆祝大会上,该片获得省委宣传部,局、台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电视台各频道循环播放。
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大庆,本人撰写了一部电视纪录片剧本《红色甘肃》,厂领导还是不同意。之后与北京先锋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了数字电影《红色之旅》,任制片主任。
2010年与甘肃天地影联公司合作拍摄了甘肃重点资助的数字电影《山花花》,任制片主任。另外,策划拍摄系列大型电影纪录片《中国大西部》,共十二部。主要反映西部十二省、市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10年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已经立项,正在运作之中。
以上是我10年中作的主要工作。辛勤中品尝着耕耘的酸甜苦辣,前进中记录下跋涉的艰辛足迹,收获中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感谢各位朋友
兰州电影制片厂纪录片部主任:钟延林 述职报告
2011年1月2日
第五篇:创艺张国伟:提倡特色化教学
创艺张国伟:提倡特色化教学
2018年8月5日,西安创艺教育集团与北京思想者画室设立央清班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唐乐宫隆重开幕,众多艺术协会理事、院校领导、艺术家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新闻发布会提到:在学校发展中,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具有战略性,所以对校园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艺人一直将教学的品质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2018年西安创艺教育集团携手北京思想者画室,共建央清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实现名校梦想,走的更高,飞的更远。
创艺美术学校成立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具有办学资质的美术培训学校,专门从事美术考前辅导,拥有规范、科学的教学方法、管理制度及完备的教学设施。创艺教育总结了历年美术高考的经验,熟知全国美术院校考试的形式和方向,得出了具有创艺特色的教学风格。经过学校的不断努力,连年的高升学率使创艺教育成为西北美术高考培训的著名品牌,对西安市甚至是西北地区都有着深远影响。
北京思想者画室是国内知名的美术培训机构,自2003年创建至今,历经多年的高考洗礼,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权威的美术培训机构。画室本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教学宗旨和“注重基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与许多地方高中和画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经过思想者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北京思想者画室以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超高升学率在同行业中位居榜首,每年都向全国各大美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
大会期间,西安创艺教育集团、北京思想者画室双方高层领导在会场正式授牌签约。此次两校携手共建央清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和最佳配置;也为保持两校竞争的优势,保证两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宽广的未来。
在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的见证下,本次共建央清班战略合作仪式圆满取得成功。相信创艺教育的这次战略合作在未来可以帮助更多的学子走进名校,实现自我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