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讲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本资料由 憨猫 E-BOOK 提供
第一讲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鲁迅最初是以他杰出的短篇小说震动文坛,显示出“文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的。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中国的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即记载有大量的神话,可说是小说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有了相当的发展,小说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文学形式。有名的如干宝的《搜神记》等。文笔简炼,情节离奇,已初具小说的规模。但整个看来它们只是一些短小的故事传说,艺术上较为粗疏简单。我国小说的发展到唐代传奇的出现,是一大变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小说亦如诗,到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之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一是有意为小说,二是题材内容较为现实,三是艺术上较为成熟。特别是唐传奇写出了人物性格。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虽是短篇作品,内容或情节酷似压缩了的中篇或长篇。此后,到明清之际,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举世闻名的杰作。但就短篇小说而言,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继承六朝志怪及唐代传奇的传统,“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所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聊斋志异》是以狐鬼妖精、畸人异行为内容,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将幻境与现实融为一体,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六朝志怪小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虽然它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些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揭露和批判,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但总的看来,这些作者们的基本立场是为了“补天”,“补”封建主义社会之“天”。因此在作品内容上都有明显的局限,精华、糟粕混杂,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色情描写时有所见。所写的人物不外乎神鬼妖狐、达观显贵、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很少写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形象。在艺术形式上,有的过于简略粗疏,有的短篇好似长篇的浓缩,而且大都采用顺叙方式,从头道来,有头有尾形成流水帐似的固定套子。
中国小说的发展,到“五四”时代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彻底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将小说的社会功能、艺术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天”,却是为了砸毁这封建主义的“铁屋子”。他的作品中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反映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尤其是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情节,塑造了普通农民与劳苦大众的真实形象。面这正是我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一声春雷,是反封建主义的宣言、声讨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檄文。因此,《狂人日记》成为划时代的杰作。一篇短小说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以及《聊斋志异》等所无法比拟的。
鲁迅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文学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现代化上。其标志是“人”觉醒。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尊重“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觉醒了的“人”的形象,正因为他有了“人”的觉醒,懂得了“人”的价值,他才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正因为有了“人”的觉醒,他才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仁义更多资料
请进店铺选购
店铺地址:http://shop34304270.taobao.com
本资料由 憨猫 E-BOOK 提供
道德是在“吃人”。同样的,正因为有了“人”的觉醒,《故乡》中的“我”在闰土称自己为“老爷”时,才情不自禁地“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在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的感情震动。至于对人的尊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下层民众,则典型地表现在《一件小事》上,没有现代化的意识,“我”不可能以自省的态度认识到比自己地位低得多的车夫的形象的高大,也不可能感到自己的渺小。仅从以上几例,即可看出作品内容现代化的程度。作品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反映出作者思想意识的充分现代化。作者如果没有具备现代民主主义的先进思想,就不可能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及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行如此深刻的反思。
第一讲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2)· 鲁迅的小说要艺术形式上也对旧小说进行了全面革新,使“五四”开始的小说创作能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一扫旧小说的陈词滥调,稳固而扎实地奠定了用现代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的基础。
(二)鲁迅的短篇小说不是中、长篇的浓缩,也不是原原本本、从头道来的流水帐,而是截取生活的片断,来显示现实的全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这种截取生活片断,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写法,在“五四”当时,无疑是对旧小说形式的一次革命。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示众》。它只写了一个“示众”的场面,类似电影上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警察牵着一个犯人在北京街头示众,周围挤满了一群精神麻木的看客。它无头无尾,既没有什么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故事性。它只是剪取了生活的一个横断面,进行剖析,示众。
(三)鲁迅的小说突破了我国古代小说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模式,强调人物性格的刻画。我国古代小说大都是说书讲史的形式,十分重视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而鲁迅的小说却不同,它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尤其着重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从一个人物反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如阿Q、狂人、孔乙己、闰土、祥林嫂等。鲁迅的小说无论是以人物为中心,围绕人物性格的发展来展开情节;或是以事件为线索,在情节展开中着力刻画人物,作者的笔力始终是放在人物性格刻画上。鲁迅的小说可以说是性格小说的典范。
(四)随着内容和形式的现代化,鲁迅的小说在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上也发生了变化。我国旧小说几乎都是采用流水帐式的顺叙方式和全知全能的视角。“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等。叙述方式和角度较为单
一、枯燥。鲁迅的小说突破了这一单一的格局,使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多样化。它既有传统的叙述方式,更采用了现代西方小说经常用的倒叙、插叙;既保持有全知全能的视角,也采用了不少其它视角(自知视角、旁知视角等);既有第三人称的描叙,也有很多第一人称的描叙。如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裁,通篇都是主人公狂人的内心独白,叙述方式、视角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在古代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即所谓“格式的特别”;再如《祝福》是序幕、尾声夹倒叙的形式,祥林嫂的半生经历是通过大量的倒叙来完成的,这在我国古代小说中也属罕见。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极富独创性。他的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很多,但同是用第一人称手法,表现形式却又千变万化,同中有异。《狂人日记》是日记体,通篇是“我”的内心独白;《孔乙己》也是用第一人称表述的,但与《狂人日记》不同,“我”不是作品的主人公,而是穿针引线的次要人物,作品是通过一个旁观者酒店小伙计“我”的回忆来展开对主要人物孔乙己的描叙的;《一件小事》也是第一人称,通过“我”来展开情节,但这个“我”份量很重,他不是穿针引线的人物。作品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同车夫对比,将“一件小事”同“国家大事”对比,从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含义;《故乡》也是第一人称,但这个“我”更富有抒情意味和哲理意味,通过“我”抒发了浓烈的诗情,阐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祝福》呢?是采用倒叙手法,通过“我”的回忆把祥林嫂一生的几个生活片断组织在一起,更多资料
请进店铺选购
店铺地址:http://shop34304270.taobao.com
本资料由 憨猫 E-BOOK 提供
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至于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作品,在表现上也各有特色。《药》的艺术结构十分独特、新颖,两个故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而用革命者的鲜血染血的馒头——“药”作为两条线索的枢纽,使二者扭结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结构方式,在我国短篇小说中是空前的。《阿Q正传》的结构,则类似改革后的章回体,它的独特之处是开头的“序”并不是游离于作品之外的序文,而成为表现主要人物阿Q性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一个创造。还有一篇《白光》在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它通篇是对主要人物陈士成的心理剖析和描写,可说是吴敬梓的讽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安特莱夫的神秘幽深的奇妙结合。
由上述并不完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艺术革新的能手。七十多年前,沈雁冰在一篇文章中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七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特里克·哈南说:“每一篇小说”都是“技巧上的大胆创举,是一种力图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新的尝试。”这些评价并非过誉。其次,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库中的宝贵财富。
第一讲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3)·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她的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因此,她应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应得的地位。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贫弱的大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她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压迫,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毫无地位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颗巨星——鲁迅,在文艺创作上为中国争得了荣誉。他用那如椽大笔,深刻地勾画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塑造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艺术形象:狂人、孔乙己、闰土、祥林嫂、陈士成、吕纬莆、魏连殳、涓生、子君、爱姑等,尤其是阿Q这一典型的创造,把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塑造推向了一个至今尚无人逾越的高峰。阿Q是一个流浪雇农,然而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精神胜利法,已经超出了农民阶级的范围;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然而从中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代某些人的性格中,可以看到阿Q的影子;阿Q是中华民族的“国宝”,然而在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中,无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都可以找到阿Q这样的人物。正因如此,阿Q这一典型的创造,不仅使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学一开始便产生了最伟大、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而且使中国新文学迅速走向世界,获得国际好评。1925年5月当时在河南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俄国顾问团工作的中国友人波·阿·瓦西里耶夫(中文名王希礼),即将《阿Q正传》译成俄文,译者并请鲁迅为该译本写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一文,后俄文本《阿Q正传》于1929年在列宁格勒激浪出版社正式出版。1926年敬隐渔翻译的法文译本《阿Q正传》发表在罗曼·罗兰主编的《欧罗巴》月刊第四十一、四十二期上。罗曼·罗兰并给予高度评价:“这部讽刺的写实作品是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记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同年,国内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梁社乾的英译本《阿Q正传》(该译本1927年再版,1933年三版)。1928年井上红梅的日译本《阿Q正传》发表在《上海日日新闻》上。1931年先后出过三种日译本,其中山上正义(中文名林守仁)所译的《阿Q正传》,经过鲁迅本人仔细校阅,被列为《国际无产阶级文学选集》之一。自《阿Q正传》发表以来,目前已有了三十九种文字的译本,发行册数以百万计。
至于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深广的艺术概括力量,那是举世公认的。在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印度作家班纳吉说:“我们在鲁迅身上认出了为我们自己事业而斗争的作家与战士。拿他的阿Q作比方吧,只是名字是中国的,但是阿Q特质,更多资料
请进店铺选购
店铺地址:http://shop34304270.taobao.com
本资料由 憨猫 E-BOOK 提供
他的心理状态,他对自己和别人的鄙视,他对于损伤他的事物轻易忘怀,他用来安慰自己的失败的‘精神胜利法’,都是被奴役过的国民所共有的。阿Q只是名字是中国的,这个人物我们在印度也看到过。”
危地马拉作家盖尔·安赫尔、阿斯德里亚斯也说:阿Q“这个可耻的人物的天才的创造越过了所有的国界,可以应用到我们美洲的许多别的民族上去„„”
甚至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经常有阿Q出没。1957年美国作者查尔斯·亨鲍尔特在七月份美国《主流》杂志上著文说:“阿Q具备了我们所喜欢说的普遍性典型的条件。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他身上所表现的某些性格,我们之中有些人还具有他身上所表现的所有性格。”
正因为鲁迅在短篇小说的领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所以苏联杰出的作家法捷耶夫称他是“短篇小说的能手”,“他是和契诃夫及高尔基并列的”。苏联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弗·弗·索罗金也认为:“他的声誉已经远远超出了国界,他的创作已经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据着应有的地位。”
不仅如此,鲁迅的小说创作也给一些外国作家以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埃及作家、鲁迅作品的阿拉伯文翻译者阿卜德尔·贾番·密加微说:“我读了伟大作家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和其他短篇小说以后,简直无法表示出我对鲁迅的敬爱。„„这位伟大的作家对我的写作技巧有很大的影响,我有十五篇以上的短篇小说是受了鲁迅作品的启发而写出来的。” 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大百科全书,都有专门介绍鲁迅的条目。如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东方文学大辞典》,法国的《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美国的《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日本的《万有百科大事典》,苏联的《大百科全书》,联邦德国的《金德勒尔文学辞书》等,由此可见鲁迅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
再次,鲁迅的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鲁迅的小说提供了外为中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发展中国新文艺的经验。鲁迅在艺术上的创新,起点是向外国文艺学习,而落脚点却在民族化上。他的一些小说在艺术构思、艺术结构、表现手法和技巧上,明显地接受了外国小说的影响。但是,用白描手法勾画人物,强调神似,以形写神,以及作品的抒情性、讽刺性、哲理性上,又完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国画、剪纸、古典小说及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吸取其他艺术方法的营养,使艺术方法多样化的经验。鲁迅的小说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但又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有益部分,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如《药》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但却充满象征意味。“药”这一题目即是象征性的,“华”、“夏”即象征着整个旧中国社会。所以它的象征不仅仅是手法问题,而是从构思到表现,贯串在作品的始终。尤其是作品结尾瑜儿坟上的花环,既富象征意味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给笼罩全篇的惨淡气氛,增添了若干的“亮色”。鲁迅的小说创作还给文学理论、学术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课题。建国以来,文艺界曾经流行着一种“理论”,即:一个时代只有一种典型环境,一个阶级只有一种典型,典型的共性即等于阶级性。但是,阿Q这一典型的存在,以及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个不同阶级、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各个不同时代的阿Q式的人物,给上述“理论”出了一道难题。一切教条主义、机械论、庸俗社会学者在阿Q这一典型问题上碰得头破血流。因此,从这一点看,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鲁迅,如果没有他塑造阿Q这一伟大典型,教条主义、机械论、庸俗社会学的“理论”,将更加横行无忌。另一方面,如何科学地阐释阿Q这一类的艺术典型,就成为文艺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了。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艺术生命力最强的作品。自它诞生后七八十年来生命力不衰。研究的著作、文章不计其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但提高、深化,每次更多资料
请进店铺选购
店铺地址:http://shop34304270.taobao.com
本资料由 憨猫 E-BOOK 提供
重读时,仍然可以发现新的宝藏,真可谓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即以阿Q这一典型为例,七十多年来它一直是鲁迅小说研究的一个重点,写了多少论文、著作,但是话并未说尽,问题并未得到圆满解决。其他如狂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狂人日记》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艺术方法?《孔乙己》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戕害还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药》的主题究竟如何理解?乃至鲁迅的小说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与外国文学及我国古典文学的关系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鲁迅的小说创作对我国“五四”以来的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乡土文学”派的形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所谓“乡土文学”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鲁迅在二十年代创作的《呐喊》、《彷徨》中的大部分作品充满浙东绍兴一带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色彩。未庄的土谷祠、鲁镇的咸亨酒店、临河的村庄,白篷和乌篷的航船,旧历年终古老的祝福祭祖的习俗,春夏之季迎神赛会的社戏,乃至破毡帽、曲尺形柜台„„等等,这些构成浙东水乡迷人的风情画。由于作品思想深刻、格式新颖、技巧圆熟,是新文学中的经典式作品,因此,它们的发表引起了不少年轻作者的仿效。他们凭借对自己家乡的生活积累,纷纷写起了乡土小说,形成了二十年代一个有相当影响的流派。当时的青年作家如王鲁彦、许钦文、蹇先艾、许杰、彭家煌、台静农、王任叔、潘训等都有出色的乡土小说作品问世。这个流派形成在二十年代,但是他的影响却广泛而深远。二三十年代以赖和为代表的台湾乡土小说,三十年代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沈从文的《边城》、肖红的《生死场》以及她后来创作的《呼兰河传》。乃至四五十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其实都可以说是乡土文学这一大派。沈从文在《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中说:“由于鲁迅先生起始以乡村回忆做题材的小说,正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的用笔,因之获得不少的勇气和信心。”鲁迅小说创作的典范作用以及对促进“乡土文学”这一流派形成、发展的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更多资料
请进店铺选购
店铺地址:http://shop34304270.taobao.com
第二篇:浅析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浅析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鲁迅小说短而精,影响巨大。单就人物塑造来说,拥有孔乙己、阿Q、九斤老太、闰土、假洋鬼子、祥林嫂等众多家喻户晓的典型形象。这是许多拥有鸿篇巨制的“大师”也无法比拟的,实在是一个奇迹。
鲁迅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杂文也是其一大创举。但是,偶还是认为,其最大贡献与成就还是在小说上。横向比较一下,卡夫卡也是一个短篇高手。且卡氏采用的是其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主题上,其对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揭示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总起来,卡氏与鲁迅比较是属于另外一座文学的高峰,均属于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
再者,写人物,往往寥寥数笔,即跃然纸上,如豆腐西施(《故乡》)之类。这样的本事,世界文学中,除开曹雪芹外,可还有第三者拥有?一般认为鲁迅是最早进行新文学白话小说创作的人,而继起者众,那么与现代文学史上的其它小说家的作品相比,他的小说有什么特点呢?
其实客观地讲,能够跟他的小说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作品真的不多,因为质量相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很难有可比性。如果硬要进行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他的小说分成两类分别进行比较,他的小说要么写知识分子,要么写农民,那么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就写知识分子的作品而言,他的作品还可以进行区分,孔乙几代表最后的科举知识分子,而《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魏连役和吕韦圃则是写的觉醒的知识分子被旧势力吞没的例子。我们可以拿来比较的是创造社的郭沫若和郁达夫的作品,郭的小说典型的是抒写知识分子的幻灭与穷愁,这样的主题在郁达夫的小说里也有,但他还增加了年轻知识分子青春期的性压抑的描写。就艺术成就来讲,他们两位的作品都没有一部值得一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浪漫主义的写作更多的是适合于诗歌和散文,于小说则不是太相宜,容易流于滥情和肤浅,有散文化的趋向,比如法国的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录》就写得不好,雨果的小说成就也应该重新评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都没有鲁迅受挫的沉痛感,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企图改造社会受挫以后,这对近百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而后者更多的是只关心自己。至于写农村的作品,可以对照的作品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矛盾的《春蚕》,《秋收》,《残冬》三部曲和叶紫的《丰收》为代表,他们都是写农村,而且都是进行批判和暴露,但差异是明显的,前者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关注的是社会的物质的灾难或者用教科书的说法叫做农村经济的破产,这本来该是历史学家来做的工作,文学不是经济学,也不是历史学,由于他们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对人的关注上,所以从文学上来讲,应该是毫无价值的,而鲁迅写农村的作品则完全是从人的灵魂入手,比如闰土,祥林嫂,阿Q这些人物,关注他们的灵魂遭到戕害,被侮辱和损害,丧失尊严的现实。其实路翎的小说跟他的小说似乎有相似之处。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鲁迅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阿Q正传》,自然,就象哪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人们争吵不休没有定论一样,对于哪篇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人们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但《阿Q正传》得到了最大多数的认同应该是事实,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那么这部鲁迅的最长的小说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是他对人的深层的无意识心理的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不仅是中国人的国民性,某种意义上恐怕也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人类普遍的心理弱点,另外
就是他的经典的语言,当然他的语言总是独特而又给人予深刻的印象,但在本篇小说里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阿Q真能做!””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洪哥(⒒)!我们动手罢!”等.最后才是他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所具有的社会史或者叫做史诗性质,当然这是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进行的考察,其实这一点也并非不重要,我们常常把那种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社会画面的小说称为史诗性作品,比如托尔斯泰的三部曲,能够被称为史诗性作品的通常都是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而鲁迅却以短篇小说达到了史诗的效果,应该说这跟他在短小的篇幅内容纳巨大的思想历史内容的超人能力分不开的。另外一部小说《药》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至于鲁迅小说的现代价值,毫无疑问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它也反映了辛亥革命,这也没有疑问,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作品很多,为什么那些作品我们有很多都不读了呢?他的小说跟矛盾,跟老舌,跟巴金等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它更高明的地方,它超越时代的地方在哪里?这里我也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他小说技巧和语言方面的成就我就不说了,单就内容方面而论,虽然同为现实主义,他更多地是关注的人的灵魂,尤其在他写农民的小说上,而就写知识分子的作品而言,体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和荒原感,也就是说他关注的都不是表层的事件和社会历史的变动,不是事件史而是心灵史。
鲁迅曾经说过,“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7]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听命(忠
实)于自己的生活(生命)体验与艺术感受,写“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如前所分析,鲁迅真实的生命体验,正是他心灵深处那些“太黑暗、太冷酷”的感受,但鲁迅一则出于“替别人”着想,一则出于对自己感受的怀疑,总是在作品里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一面要让真正属于自己的黑暗感受在作品中真实流露,一方面又要对之加以限制、保留,甚至“不恤用了曲笔”。前者是“心”的自然非理性的流露,后者是“智”的理性的有意为之。鲁迅很明白,这种两难状况很可能给艺术带来某种损害,这就是他要坦然承认“我的小说和艺术的相距之远”的原因所在吧。
第三篇:鲁迅小说讲解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鲁迅小说
在海外的新儒家及其学人那里,一种观点很有市场,鲁迅是文化大革命的精神源泉。
1、鲁迅作品风格不适合青少年阅读,语言比较怪异,阅历浅不容易理解。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2、鲁迅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他所批评的那些国民劣根性,是一种自虐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鲁迅的风格就是一根棍子,“文革”被人利用来作为打人整人的工具。
他是文革思想偶像之一。有人认为:鲁迅的思想与文革的“造反哲学”之间关系密切。文革高潮期间,鲁迅著作是唯一被公开阅读的文学读物(钱理群深受其益),鲁迅的言论(尤其是后期杂文)与马恩列斯毛的语录一起,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大字报大量引用。在文革后的批孔运动中,鲁迅的反传统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鲁迅的一些言论在那些大字报中竟是那么的恰如其分?为什么造反派会从内容、文体(杂文)以至句式上都不约而同的模仿鲁迅而不是别的作家?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4、鲁迅的独立精神与批判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今天没有人能够学得了。如果要学非得有两条以上的性命才可以。
当然还有一些理由。但是,说来说去无非是这些。概括起来,有肯定性的理由,即把鲁迅作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有深刻思想与独到思想见解的人,如陈丹青,在论述到学习鲁迅的时候提到,学鲁迅的时代与条件已经过去了,如果要学至少要有两条命才能够够资本,这是从积极肯定的态度来看鲁迅。但是,更多的是从否定方面来看待这件事情。比如,说中国现在不具备这样的社会环境了,中国作为大国正在崛起或者伟大复兴。或者干脆说中国社会已经是和谐社会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取代普世价值,正在全世界崛起,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了鲁迅当年那样的问题。否定性的理由自然也很明显,就是因为鲁迅大挖传统的祖坟,而现在中国需要大兴国学,继承传统,如果不把鲁迅从中学教材里踢出来,那么要把传统文化、国学,特别是孔孟之道塞进去,充斥学生的大脑,恐怕就不容易。因为,鲁迅是大挖祖坟的好手。现在要复兴国学,“四书五经”要进中小学课堂,复辟传统文化,鲁迅就是最大的障碍物。而鲁迅在“文革”时被利用作为棍子,打击了许多人,这正是剔除鲁迅的最好借口。
张闳《走不近的鲁迅》(《橄榄树》2000年第2期),邢治荣在《青海湖》上向鲁迅发起挑战。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鲁迅在文革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是他的“横眉冷对”、“永远进击”是他的杂文中“投枪、匕首”精神
健康不佳 肺病 脾气不好 文如其人
冰心是文学的童年,巴金是文学的青年,鲁迅是文学的老年,前几年中学语文课本大量选用鲁迅著作,不合青年心理(成长发展规律)太深奥,大仇大恨青年是在人生体验中成长的。正方:形式相同 内容不同 红卫兵是专制 鲁迅是反专制争科学民主“有缺点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鲁迅语)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一、鲁迅生平(1881年9月25日出生 1936年10月19日逝世)
周家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6)由外地迁到绍兴
(一)祖父周福清对鲁迅的影响
1.生活习惯上
A、生活崇尚节俭
鲁迅:老虎尾巴,住处简陋狭小,掉漆的书桌,一把陈旧的藤椅,一张普通的茶几,一幅硬铺板,外加两把硬木椅。鲁迅认为“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
B、记日记(一直记到临终前一天)
鲁迅从1912年5月5日-1936年10月17日的日记共80万字。记日记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生活习惯。2.在学习上
要求鲁迅抄一些不常见的书,如陆羽《茶径》、陆龟蒙的《五木经》以及侯宁极的《药谱》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鲁迅青年时代喜读野史和绘画与以上读书经历有关;周福清要子孙杂读李白、陆游的诗作。自幼求学,可以先看小说,培养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西游记》)3.周福清性格对鲁迅的影响(濂溪为其始祖,汝南伯)
周福清《恒训》“我高祖派下,小康如昔也。自我昆季辈,不事生计,卖田典屋,产业尽矣。我身历盛衰,眼见致败之由。”(刚强耿介 廉洁正直 趋奉上司联络衙役 幽默、讽刺、刻薄)
(二)母亲鲁瑞对鲁迅的影响(1858-1943)
秀外慧中,聪明活泼,心灵手巧,尊老爱幼,知书达礼,乐善好施 剪发放脚 尼姑婆要再嫁老公,三一
八、女师大支持鲁迅 五卅惨案抵制日货;买报看报支持鲁迅正义文章。
(三)鲁迅的婚姻(1936年许寿裳《鲁迅年谱》征求许广平意见)1903年与朱安定亲(在此前与二舅之女琴表妹有一段姻缘)26岁(1906)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 47岁(1927)与番禹许广平同居
A、许广平在女师大上学时:与陆晶清、吕云章访问鲁迅 B、鲁迅从不与朱安照相
C、不穿朱安所做棉裤 烧饭、缝补、洗衣、扫地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为何不爱朱安? ①无共同语言②逆反心理
朱安的贡献: ①做后勤②侍奉婆母③团结和睦④保护鲁迅故居和藏书
二、鲁迅作品
(一)鲁迅小说表现了作者的主体性。
鲁迅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现代文学上史上卓然成为大家,就在于他突破了一般新文学作家所采取的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等距离视角,而选取了一种超人式的俯视视角。毫无疑问,鲁迅小说是将现代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强大主观意念(主体意识,包括民主科学、个性解放、主人公意识)融化在一种古老、凝滞、僵化、悲凉的习俗和愚昧麻木灵魂的客观再现之中,并使它们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看似冷峻、实则炽热的情感表现铸就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创作风范。它要求作者一方面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创作中尽力隐藏自己。鲁迅的《祝福》、《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药》等传世之作就是用曲笔来诠释自己那种高屋建瓴的哲学总命题的。
(二)鲁迅的小说创作表现出艺术探索的自觉性。
1、在小说形式上作出多方面的探索(其提供的经验显示了现代小说的文体革新意义)
鲁迅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的33篇小说中,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鲁迅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使其作品在体裁、结构、叙事方式上几乎无一雷同。
在体裁上,除常见的小说叙事体裁外,还有日记体、传记体、戏剧体等;在结构布局上,既有以描述一个人物事迹为主的单线结构(《祝福》),又有明线、暗线交错的双线结构(《药》);在叙事方式上,既有注重主观抒情的第一人称叙事(《伤逝》),又有注重客观描述的第三人称叙事(《阿Q正传》)。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较早注重文学叙事的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的作家。此外,鲁迅在语言操作、生存探索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不懈努力。
鲁迅小说多样艺术形式的探索,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呆板的“说故事”模式,赋予现代小说新的文体意义,扩展了小说反映生活的表现能力。
2、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
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探索改造,鲁迅毫无疑问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呐喊》、《彷徨》中透过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刻观照提出重大的现实和历史命题,表现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同时,“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是鲁迅一贯坚持的原则,这就决定了他的创作必然会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合其它创作方法,以丰富小说的艺术表现。《药》的象征意味也同样明显,小说中描写的华老栓、夏(瑜)两家,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悲剧的象征。此外,《白光》中主人公陈士成落榜后出现的种种幻象幻觉的描写,也不同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故事新编》更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色彩的小说集。鲁迅在《故事新编》小说中使用戏拟和反讽等写作策略,从而增加了作品的思想自由度和艺术张力。这是对现实主义的补充,使作品反映的现实更全面、更深刻。
(三)鲁迅的小说表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鲁迅既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又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他忧国忧民,一生致力于探索、研究改造国民劣根性。例如,对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吃人,精神胜利法,奴性,瞒和骗的表现批判。
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诸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爱姑、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子君等一大批不朽的形象,鲁迅对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与他探索、研究和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努力分不开的。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指出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鲁迅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观念,其创作经验经几十年的历史检验而仍不减当年光辉。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运用多样化的创作方法开启了方向。
鲁迅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
象征主义:利用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法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造成一种朦胧,迷离、神秘的色彩。
《狂人日记》真癫、假癫,茅盾最早认为《狂人日记》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小序用文言 正文用白话
狂人:
1、现实中 狂人 狂态毕露
2、象征性 战士 清醒异常 李贽 孙中山
古久先生 具体人 象征封建统治者 吃人 由吃人肉体 过渡到封建礼教吃人
印象主义:不重客观描写,而强调主观感受,主观印象 《白光》陈士成 16次县考 落榜后,出现幻觉、幻影、幻听 左转右转 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用斗。到山里去,万流湖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伤逝》 子君 思想凝固,不思进取,与房东比养小狗 阿随(小狗):买→养→放→又冒出 情节悲剧:发生 酝酿 发展 高潮 涓生的处境有荒诞意味 子君命运的悲剧性 精神胜利法:
指人们在遇到失败或挫折时,用自我安慰、自我解嘲、自我欺骗等手段来获取精神上的优胜,以掩盖实质上的失败,或仅仅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世界,作出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它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忍让,从而麻痹人们的斗志。
阿Q的精神胜利法:
在幻想(精神)世界永远是胜利者,在实际生活中永远是失败者 内容包括:
1、自尊自大 看不起城里人、乡下人、未庄人、有钱人、没钱人
2、自轻自贱 儿子打老子 自己打自己
3、麻木健忘
4、欺软怕硬 捉虱子龙虎斗吃亏,与小D打平手又欺负小尼姑,遭骂 精神胜利法的实质:自我麻醉的手段,消极可耻的现象。
分析精神胜利法与批判国民劣根性联系在一起 要区别对待,辩证分析 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具有普遍性,古今中外都有 慈禧念佛咒洋鬼子,狐狸吃不着葡萄说是酸的等。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不论贵贱高低,处于屈辱失败的地位时,容易产生精神胜利法。
说不尽的阿Q 一切伟大的作家,一切不朽的文学作品,文学典型,几乎都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无限开放的存在。当《阿Q正传》开始在《晨报》副刊连载时,沈雁冰在《小说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我读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是啊,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后来,沈雁冰又在《读〈呐喊〉》中发展了这一观点:“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华民族所特具,似乎这也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到了四十年代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这一接受倾向,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以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民族可笑的自解,一个衰落民族的可哀的自满,很容易得到要有民族“自我批判、自省自救”的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胜利了的中国革命要求在文学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肯定(汤因比“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并按照这一要求对以往的文学进行重新阐释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和评价,(从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角度)。陈涌写于50年代中期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断定鲁迅《呐喊》《彷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革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
在这样的认识下,陈涌对《阿Q正传》的阐释,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揭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并指出他们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是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甚至连生活也难以为继的雇农。鲁迅不仅写了他的不幸与落后,更表现了他必然走向革命。因此,陈涌认为阿Q土俗祠里的梦是“鲁迅对刚刚觉醒的农民心理的典型的表现”,“它虽然混杂着农民的原始报复性,但他终究认识了革命是暴力,毫不犹豫地把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从而破坏了统治农民几千年的地主阶级的秩序和尊严,这都表现了本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陈涌同时又强调了《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批判:地主阶级及地主阶级里的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如何伪装革命、投机革命,如何排斥真正的革命力量。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也反复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要人们吸取辛亥革命假洋鬼子“不许革命”的教训。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对传统鲁迅观、阿Q观的重新审视。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师大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2年再版)一书“引论”里在肯定了前述研究体系帮助我们从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了《呐喊》《彷徨》的政治意义的同时,尖锐指出:“它所描摹出来的《呐喊》《彷徨》的思想结构图式与我们在原作中实际看到的在构架上发生了变形,在比重上有了变化。”
例如在《阿Q正传》艺术描写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关于阿Q要求参加革命的描写,在我们的研究文章中被大大强化了,成了《阿Q正传》之所以是伟大现实主义作品的主要标志,而在原作中用大量篇幅、浓重笔墨表现的阿Q精神弱点的艺术描写,则无形中被降到了一个较次要的位置。并且常被认为是鲁迅较多地看到人民弱点的一个例证,看作是鲁迅当时思想局限性之所在。对阿Q革命的分析中,其积极意义得到片面的夸大,其消极意义则轻描淡写。
王富仁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不注意发动群众),向封建势力妥协,而阿Q也始终处于愚时落后状态,这两者互为因果,造成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阿Q正传》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是把阿Q视作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最关键因素。由于阿Q的不觉悟,“假洋鬼子”才得以以一点外形的新,攫取了未庄“革命”的领导权,赵太爷才得以保持着自己固有的社会地位。“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在外化表现上便是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状况的消极适应。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被动适应方式,即在无法改变自身实际社会地位的时候,以被动忍耐的方式适应被压迫、被蹂躏的悲惨处境;而阿Q的“革命”则是一种主动适应方式,即在现实的封建等级制度的阶梯上,爬到更高的等级阶梯上,由被压迫者转化为压迫者。这里,显然在强调阿Q的“革命”与其“精神胜利法”在本质上的相通,而辛亥革命的最大教训正是在于其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行动,忽略了对农民(国民)的精神改造。
阿Q的性格
有人认为阿Q性格充满了矛盾,各种性格元素分别组成一组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构成复杂的性格系列。这个性格系列的突出特征就是两重性即两重性格;自我幻想中的阿Q与实际存在的阿Q似乎是两个人,是不相容的两种人格,但它们都奇妙地统一起来。如质朴愚昧与狡黠圆滑,率真任性与正统卫道,狭隘保守与盲目趋时,排斥异端与向往革命,憎恶权势与趋炎附势,蛮横霸道与懦弱卑怯,敏感禁忌与麻木健忘。其实,这种二重性格正来自人的本性,属于人类共通的精神现象(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
也有文章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人不敢正视自己的落后不幸状态在精神上的瞒与骗。因此,不仅东方落后民族中会产生精神胜利法,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和集团处于落后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还有人认为阿Q的遭遇及其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表现人的个体生存的双重绝望。
首先是个体生命与人类基本生存环境的冲突的“绝望”性质。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对人的所有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生计问题》),无家可归的惶惑(《恋爱的悲剧》),面对死亡的恐惧(《大团圆》)等等。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从中兴到没落》)——包括投奔革命,不免是一次绝望的轮回(《革命》、《不准革命》)。面对挣扎无望的生存困境,人只能无奈的返回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寻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追求精神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马恩全集》19卷)
也就是说,“精神胜利法”是人处于无奈之中的一种几乎自然而然无可非议的选择。人们通过这种幻化的精神安慰保持自我内心的平衡(万物之灵),借以协调自我与外在环境的关系,维持自身的正常生存。但另一方面,在特殊时代(革命时期),这种选择丝毫未改变人的生存困境,只会使人陶醉,或安于这种精神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胜利的自我安慰之中,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实生存环境的奴隶。这样为摆脱绝望的生存环境而选择的“精神胜利法”,却使人陷入更加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困境也就永远不可能摆脱。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认为,从艺术上说《阿Q正传》有如下缺点: ①小说中有许多文言成分,这与当时提倡白话文的氛围不相协调。②主人公阿Q没有一个统一的个性。既卑鄙懦怯又胆大妄为,既投机取巧又痴呆糊涂,既是受害者,又是迫害者。实际上这是个性的对立统一。
③作品格调太灰暗。就主题和内容来看,作品中没有一个好人。其中任何角色,没有一个好的动机与行动,所写是一个灰色绝望的世界。
既然《阿Q正传》有如此许多不足,为何还会产生巨大影响和轰动呢?司马认为,这是因为鲁迅集中而深刻地揭露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如精神胜利法,女人祸水论,欺软怕硬,投机取巧,幸灾乐祸,麻木愚昧,伪诈残忍,卑鄙懦弱,奴隶根性,粉饰自欺。这十大劣根性对中国人来说,触及灵魂,搔到痒处,即使用散文笔法平铺直叙地表现出来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何况鲁迅是用小说笔法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四)鲁迅小说的两个叙事模式
《呐喊》自序:“如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恶梦”。
应该说这种“荒原”意识,“荒原”感及冲破荒原的挣扎(努力),是20世纪中外作家所共有的,这个事实本身即已显示鲁迅小说的世界性。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小说作者,鲁迅的“荒原”意象,“荒原”感,又有着自己的独特内含、独特把握和表现方式。
1、看与被看二元对立模式
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大概都很难忘记那篇独一无二的〈〈示众〉〉。它没有情节故事,没有人物性格,没有风光描写,没有主观抒情,没有推理论证。只有一个场面,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只有一个动作看。但它却凝结着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等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切都“戏剧化”“游戏化”的国度里,“人”不是充当“看客”就是被人看。可以说《示众》在艺术表现上的“无情节,无人物性格刻划”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我们甚至可以把《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中的许多小说都看作是示众的生发与展开,而且在《示众》里有意省略的人物、情节,在这些作品里都因具像化而获得具体深刻的含义。
先谈被看,李欧梵在他的《来自铁屋子的声音》一文中,曾将鲁迅小说里被看的牺牲者分为“独异的个人(先驱者)与“庸众之一员”两类,前者如狂人,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夏瑜、疯子、大禹等,后者包括孔乙己、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等,这两类被看者既有不同的意义,又相互渗透、补充,构成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
在第一组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中,双方都属于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庸众,看者实际上是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己的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正是在这种麻木而残酷的痛苦转移中,使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祝福》《孔乙己》《药》
别一组(类)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发生在独异的人与庸众之间。看与被看者的关系,是先驱者与群众、启蒙者与启蒙对象、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从被看的先驱者的立场上看,这种被看的境遇会引起这样的情感心理反应:不被理解的孤独寂寞(〈〈孤独者〉〉)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的悲哀(《药》),以至被(群众)无端吃掉的恐怖(《狂人日记》))。值得注意的是《理水》里所描写的夏禹,当他作为一个胜利者回到京城时,也仍然不能避免“被看”,大家都在房前树下谈他的故事:他是怎样夜里化为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地疏通了九河,以及怎样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镇在龟山的脚下。夏禹到京的那天,更是“万头攒动”,百姓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被故事化了,成为被人鉴赏的荒诞无稽的神话传说,万头攒动之间被“俳优化”。偶像化(可悲的偶像)。
再来看“看客”,作者笔下的看者始终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王富仁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说,他们或者没有声音,只有一些不甚分明的形体,杂沓的动态,构不成一个统一的人物(如《狂人日记》一路上的人,《药》开头刑场游动的“几个人”),或者只是某些借代(如《药》中花白胡子的人,《示众》中挟洋伞的长子等),或者是一些个性特征仍不具有实质意义的人物(如《明天》里的蓝皮阿五,《祝福》里的柳妈,《孤独者》中大良的祖母等),他们汇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鲁迅语),无个性就是他们的个性,无思想就是他们的思想,无意识就是他们的意识,无目的就是他们的目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又总是多数的存在,时时处处被这种阴沉的、自恃强大而默不做声的、无所不在却又无法找到的目光所看,确是令人恐怖。
作者在考察看客的构成时,还发现它的不断扩大的趋势。《狂人日记》里,已经提到“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七年后所写《长明灯》的结尾,却明确地写到了一群孩子对先驱者“疯子”的不理解以至敌视,并且笑吟吟的唱着将先驱者的声音戏谑化的歌;看客的事业被曾视为希望的下一代继承了。而在《祝福》里,作者甚至发现作为知识者的“我”要对祥林嫂的“死”承担看客的责任。实际上,知识者向“庸众”转化成为看客中的一员,在鲁迅的时代已非个别现象。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看客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敌意、一盘散沙,构成鲁迅荒原感的一部分。
2、循环(离去——归来——离去)的总体结构
(《故乡》、《孤独者》、《祝福》)幻灭—希望—幻灭
闰土的故事帮助“我“完成了幻景与现实的剥离;吕纬甫、魏连殳的故事预示了“我”如果回归故乡的必然命运。
人们还注意到,在鲁近前述两个模式的小说中,有不少篇章在情节结构上有一个“圆圈”。如吕纬甫(《在酒楼上》)所说: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林纾、严复)。又如《孤独者》以送殓始,又以送殓终;《祝福》始于爆竹声,终于爆竹声;《故乡》始于篷船,终于篷船;《**》始于土场,终于土场;《示众》始于叫卖,终于叫卖;《伤逝》子君从家里出来又回到家里,涓生离开会馆最后又回到会馆。
历史的进化与循坏,太阳底下无新事。直面惨谈寂寞的人生作绝望的抗战,直面荒诞,在荒诞中生存。
《呐喊》1923年8月出版 14篇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 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1926年8月出版 11篇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伤逝》《弟兄》《离婚》
三、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意义
(一)首先,鲁迅的思想文化建树,开启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道路成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率。
早在青年时代,鲁迅就是一个自觉的启蒙主义者(《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便发展成为一个战斗的民主主义者。他以民主主义为武器,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气魄宏伟、鞭辟入里的总结批判:鲁迅勇于接受新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反思,不断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给中国新文化建设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
鲁迅自身的思想发展道路,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典范与表率。他从封建主义的“逆子贰臣”发展成为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就显示了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又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考验,思想上产生了飞跃。此后,他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掌握了辩证唯物史观,逐渐向无产阶级世界观转化,终以一个成熟的共产主义者姿态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鲁迅的道路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前进的过程(道路)。鲁迅的道路,影响了中国20世纪几代知识分子,一批批优秀知识分子就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
(二)其次,鲁迅在各个文学领域都进行了成绩辉煌的创造,成为中国新文学最伟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他的《犯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陈衡哲《雨滴》),以后又继续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在他手中首创,又在他手中成熟。他创作了蔚为壮观的独树一帜的杂文,使杂文这种从来不登“文学殿堂”的文学样式经他的改造、实践和创新成为新文学的重要品种。他创作的《野草》标志着我国散文诗体裁的成熟,在艺术上取得了后人难以超越的成就。他撰写了第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小说史,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凡此种种,说明了鲁迅的首创性文学成就,确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性贡献,标志着他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站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达到的高峰之上,既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土壤之中,又广泛吸收外国文学的优秀成果,创造出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而且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现代中国人的文学。
总之,鲁迅以自己的辉煌业绩,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开辟了崭新的方向。鲁迅的方向是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并加以发展的方向。
1852年,波特莱尔《巴黎的忧郁》 鲁迅《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 《中国小说史略》
第四篇: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 恰如(故事新编· 序言》所说明的, 大多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以至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也大胆地引入历史, 突出其针贬流俗的意义。《故事新编》的这种没有“将古人写更死” 〔2 〕, 而是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既不违背故事木身的真实性, 又从中照见了“ 五四” 以后, 别是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人灵魂的创作方法, 使得《故事新编》显示出了一种历史小说创作中前无古人的新貌。所谓的油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时,“便陷入了油滑的开端”。具体的说,就是在作品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身上出现了现代生活的情节,而且这种现代生活的情节并不局限某部作品而是从第一篇小说作品贯穿于全部作品。《故事新编》的这种表现方法同现代美学范畴中的“怪诞” 的表现已无二趣了。(《故事新编》中的古代人物使用现代语言, 古人生活中出现现代生活的因素, 这对于描绘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来说, 显然是历史生活中“ 自然所没有” 的情形。这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夸大, 甚至变形了原来生活中的人或事。这种重新创造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艺术效果, 这就是古今重叠, 作品中出现了漫画般夸张或变形, 甚至有些幻想色彩的古代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那些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畸形混乱和荒唐却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持征和生活心态。这就达到了艺术芙的要求: 形式是光怪陆离, 违反常态的, 但它却是寓真于怪, 以扭曲的形态, 曲折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要求, 因而它是可以达到艺术美的。细节的怪诞,《故事新编》中的怪诞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家的主观愿望, 而更多的则取决于生活本身。社会是人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这当中也许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 超出人们意愿和理智范围的奇特现象。文学中的怪诞是揭示这种社会生活的奥秘。1.深层文化心理语境中的“ 一” 对“ 多”的外结构模式A.行动元的价值指向向深层掘进所谓行动元, 就是推动故事向前进发的内在驱动力。一个角色可以成为一个行动元,也可以成为多个行动元, 而多个角色有时也只能构成一个行动元。º 对立的行动元之间构成矛盾冲突。然而《呐喊)(仿徨》却显现 出另一种截然不同景观。这里没有剑拔弩张的外在紧张, 亦没有柳暗花明的曲折, 散漫的日常生活场景流淌着浓郁的原汁气息展现于我们面前。只有细细地品尝, 我们才能感受到故事深处的内在紧张, 这是一种灵魂的无意识的角逐。
B
.“ 一”对“ 多” 的外部结构模式出于消遣的目的和其它种种原因, 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行动元往往被构筑为单一对立的矛盾冲突, 因而其结构大多便呈现为“一”对“ 一”的线性平面构架。《呐喊》《仿徨》的故事行动元采取的则是一种“ 一”对“ 多”的结构形态。先觉者的现代意识及其存在权利、弱小者的奴隶资格和封建传统文化的体现者和维护者的正常人性是“ 一” , 封建传统文化是“ 多”。1叙述者主体意识支配下的 内部结构方式在《呐喊》《仿徨》中, 由于故事的“ 一”对“ 多” 的向心立体架构, 多种矛盾都失去了延展的势能, 矛盾之间的并列互补关系使之无法构成自身运转的具有强烈消遣功能的故事链, 这意味着故事自足性的极大消解, 叙述者的结构功能因而也便显得意义非凡。第一, 这种内部结构方式使小说在故事层面上以更为经济的篇幅容纳了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容, 同时也使“ 一”对“ 多” 的外部结构也难以实现。第二, 这种内部结构方式也为对故事价值蕴含的发掘、提升进而构筑一个更富于主体独创性的意蕴空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难看出, 由于外结构模式的变革, 内结构方式的引进及其强化内外结构的相互叠印使《呐喊})(仿徨》的意蕴空间获得了古典小说无法比拟的深广度, 创作主体精神结构的渗入更是古典小说中见所未见。正由于此, 当代研究者们对《呐喊》《仿徨》主题学层面的研究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向度: 一是王富仁先生的“ 镜子”论;一是汪晖先生的历史“ 中间物”意识论。前者侧重于文本的外部结构研究, 后者侧重于文本的内部结构研究。综合这两种研究成果亦可证明叙事结构的内外变革大大地拓展了《呐喊)(仿徨》的意蕴空间, 从而从一个方面为《呐喊)(仿徨》的现代艺术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鲁迅小说读后感
我读了大概十多篇鲁迅先生的小说,其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我最先读的是《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先生用极为简明的白话叙述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的人他整天的害怕他自己会被别人吃掉。在这片小说中鲁迅先生更多的描写了人物的内心独白,文章体现的狂人的逻辑是很荒谬的,好像是“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等。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来表现出中国文化的腐朽。
文章中有这么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定义,礼教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是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眼睛观察他周围的人,周围人的麻木和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鲁迅先生对这些人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的激愤之情,狂人在文中大喊“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作品中的狂人也是一个象征形象,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些用于向封建冲击人们,这些人反对旧传统的社会思想的先知,说出了人们不敢说出的话,却被诬蔑是疯子,如孙中山先生。
狂人日记主要的意图就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是作者对封建礼教以及当时人们麻木愚昧的批判。它被收录于《呐喊》
是鲁迅先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沉默发出的第一声呐喊,虽然里面包含了鲁迅先生对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满,愤怒,焦虑,但是也可以狂人昂扬的斗志看出鲁迅先生对这个社会还是怀有热切希望的。
《阿Q正传》则是对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展现。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阿Q很穷困,在他生活的家乡很受权贵赵太爷等人的欺负。他有农民的能干优点。同时他身上又有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自尊自大 畏强凌弱 以丑为美用现代的话说 就是一个小人。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他主要的精神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当他处于失败者地位时,他就在自己心里想想自己是胜利的一方,在自己的心里对方进行报复,并什么享受这种报复的快感。虽然阿Q受赵太爷等人的欺负,但是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这些对阿Q和他所生活的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的描写都是极为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人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压迫残害,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这些残害造成了那个时代人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鲁迅先生用本篇小说努力唤醒沉睡的民众,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作者用阿Q极力想参加革命,却并不知道什么革命,为什么革命,革命者该做什么事情表现革命的意念根本和底层群众有所联系,那只是一部分已觉醒的人的行动,大多数的人还是没有觉悟。鲁迅通过这篇小说也阐述了革命失败的原因,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因为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还有很多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比方说炫耀四种茴字写法的孔乙己,药中被迷信害的家破人亡的华老栓,直到绝望的尽头邻居们还是不断搜刮她的钱财的单四嫂子,命运极其多舛却没有被给予丝毫关怀的祥林嫂,年少与成人变化巨大的闰土等等。从这些人物所经历的事情也很尖锐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性的冷酷麻木和愚昧。在人们受到长时间的迫害的同时,封建制度也在人们的心理烙下了深深的恐惧烙印。这点可从**中
里面的人物因为辫子的存在与否关系到生命能否存在所产生的恐惧看出。
同时,在辛亥革命发生的大背景下,鲁迅先生在很多小说中提到了革命,像是阿Q,药,**,在酒楼上等等。头发的故事更是直接提到的辛亥革命,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都进行分析剖析革命的产生及最终结果,运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指出了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切实的联系依靠群众,少数人的清醒是不能够解放拯救中国的。在分析的同时,鲁迅先生也在小说中表示出了对革命者的同情。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我们所拥有的条件实在是比过去好的太多太多。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历史为鉴,抓住现在,展望未来为我们社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