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杨斌林
(宁夏扶贫开发办公室 750001)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并且马克思还为此加了注释,这个注释引自《共产党宣言》。这就使我联想到《共产党宣言》中可能也有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为此,我仔细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我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确实有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并且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一发现对全面准确地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
马克思引用《共产党宣言》对上述观点加了注释:“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
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共产党宣言》)
我曾把《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为:分散的劳动者私有制(肯定)→ 非劳动者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否定)→ 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公有制(否定之否定)。
肯定阶段的分散的劳动者是指以手工业者、自耕农为典型的小生产者,又叫做个人、直接生产者、独立的劳动者等等。这种劳动者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并且占有自己的产品。
否定阶段的非劳动者是指资本家。资本家不劳动却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产品。相应地,雇佣工人劳动却不占有产品。
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又叫做联合起来的个人、社会化生产者、自由人联合体等等。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共同占有产品。
我学了《共产党宣言》之后,发现其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这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从前对《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的正确
性。现将《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观点整理、摘引如下:
⒈大工业消灭了分散的劳动者私有制
“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得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前的那种小资产者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⒉共产主义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雇佣劳动,“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加起来的财产。现今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中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对立的两个方面吧。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因此,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现在,我们来看看雇佣劳动。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它的生命的再生产。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
殖资本而生活,并且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生活的时候才能生活。你们一听到我们要消灭私有制,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几的成员来说已经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几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原来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意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
⒊共产主义建立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公有制
“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总之,我认为《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一致的、连贯的。二者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我之所以重提这个老话题,只是想证明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责任编辑 朱天奎
——载宁夏党校《长河求索》1997年第3期
第二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个人整理
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六十四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世界迎来了它的新时代,中国也迎来了它的新时代。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生更是即将面对自己的使命,走上社会,投入到现时代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之中去。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态,我认真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并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其精神就是推动人类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根本的动力。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句前言中所讲的,正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情况,所以正文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对“资产者和无产者”进行了分析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任何的时代都有对立阶级的存在: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不论时代差异和阶级差别,他们都有共同的属性——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各阶层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的实地考察和详细分析,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清晰真实的社会现状图。所以我认为对于每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人而言,了解它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问题的客观性研究和描述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所学习到的一个重要的心得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客观地分析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还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积极性。资产阶级对于近代社会的促动作用,无疑是应当肯定的。这是一种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故在我们今后的学习或是生活中,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文中的话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些都成为我印象深刻的经典语句。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我们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从资产阶级疯狂掠夺,到资产阶级矛盾激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揭露了资产阶级丑恶的嘴脸。《共产党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当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前8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列强横行,神州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蒙受巨大耻辱,整个国家濒临灭亡边缘。为了拯救民族,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求真理的漫长道路。在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不能改变这种局面的情况下,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数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始终没有忘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历史的进程一次次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全国所有城市面貌已得到很大改善。
社会需要发展,人类需要进步,党中央在胡锦涛总书记的领导下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观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主要强调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和发展的成果来解决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和《共产党宣言》里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160多年前,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0年后的今天,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它那独有的魄力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洞察88年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88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88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着,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16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共产党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以《共产党宣言》作为理论武器,敢于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善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斗争,为捍卫和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斗争。当代大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更应该努力学习《共产党宣言》,深刻领会《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实质,勇于实践《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原则,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会运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观察、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为实现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绘的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第三篇:灾区重建个人工作总结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玉树县,又处于三江源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特殊,灾后重建任重而道远。如何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全过程,坚定走灾后重建绿色发展之路,既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又保护生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是玉树恢复重建面对的重大课题。
我个人认为,一是要统筹抓好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重建过程涉及城镇、公共设施、民房、基础产业、生态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一个更高起点上,因地制宜,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给民生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契机,在积极借鉴汶川地震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努力自主创新。
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对灾区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畜牧业及生态特色旅游等进行合理规划安排,紧密结合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实施,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方案,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城镇、标准化牧区新村,打造高原生态型旅游城市。要切实把改善民生与生态保护作为重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环境意识,完善环境管理,努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是要统筹抓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由于自然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双重作用,特别是此次地震灾害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更为脆弱,直接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我们尽力保护三江源,就是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人类的珍贵遗产。在玉树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切实坚持生态先行,对于必要的资源开发,要慎之又慎。
二是要统筹抓好生态保护与全民参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全民参与协调推进的过程,只有如此,三江源生态保护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环保部门应本着对环境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定确立服务科学重建、坚持绿色重建的发展思路,加强与承担重建规划等任务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为灾后重建提供优质服务,前期介入,具体指导,主动承担起规划环评、环境宣传、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等责任,充分利用环评等手段,严把环境准入关,加强环境监管。:http://www.xiexiebang.com
灾区重建及援建单位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树立绿色重建理念,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工作,接受规划环评验收,努力实现灾区重建更加科学、发展更加合理。同时,环保部门要深入灾区村户广泛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努力使环保理念在灾区深入人心。
第四篇:《共产党宣言》中“人”的探讨
《共产党宣言》中“人”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09级朱明星
摘要:《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的实践纲领,它不仅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新历史观等思想进行探讨,还从经济之人、政治之人、自由之人三方面对人进行详细而又深刻的探讨,对于人的社会性问题、人的命运问题研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共产党宣言》中“人”的探讨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视。关键词:经济之人、政治之人、自由之人
一、《共产党宣言》中是否有“人”?
(一)从宏观上看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是否有“人”?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是否存在“人学空场”的回答中得到。
自萨特提出“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着一个人学空场”这一论断后,马克思的人学研究便成为显学,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人道主义,是从客观历史规律而非人学逻辑达到人的解放;罗马尼亚的吉别安院士认为马克思先于舍勒把人学看成独立的学科,从而力图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等等,他们都说明了马克思那里是充满着人学理论的。这也就间接地证明了标志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宣言》中应该是有“人”的。我国对于人的研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研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本质及其一生的诉求就是人的解放。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批判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共识是通过对马克思著作中有关人的问题的论述达成的,即对《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研究得出的。
因此,从应有和实有的角度上来看,《宣言》中是否有“人”这一问题的回答便十分明朗化了。
(二)从微观上看
在恩格斯为《宣言》所著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他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因此,国内大多学者对于《宣言》的研究就着重于阶级斗争、新历史观、无产阶级专政等方面,对于《宣言》中的人发表的意见就很少了。其实,在恩格斯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存在,即当时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存并且相互斗争的资本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的来临时无产阶级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伟大胜利。
同样,在《宣言》的正文部分,大多数学者认为第一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第 11
二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第三章、第四章阐述的是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对于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里主要是新的历史观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内容,好像并没有“人”的踪影,但我们并不能以此来否定《宣言》中有“人”。事实上,在正文内到处充满着“人”的,最为明显的就是正文章名,无论是资产者和无产者,还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乃至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们都是与“人”密切相关,是阶级关系中的人。再仔细阅读各章下面的正文内容,就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是无时无处不谈“人”的,如第一章就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根源与历史作用,第二章讲述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关系等等。最后,国内学者认为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学说等理论都是对当时社会中“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分析而得到的。
因此,从对《宣言》的序言和正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宣言》之中有“人”的论断是正确的。
二、《宣言》中“人”是怎样之人?
在《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青年马克思哲学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明确地提出了文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阶级逻辑,明确地把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为自己的基本原理,把阶级分析方法作为自己特有的基本方法,并由此阐明自己的新历史观和共产主义学说。人的问题进入了具体的层次——作为阶级成员的存在。”同时,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经济、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自觉。因此,对于《宣言》中“‘人’是怎样之人?”这一问题的解答,我认为应当从经济之人、政治之人、自由之人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经 济 之 人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的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代表经济利益之人、推动经济发展之人、饱受经济奴役之人。
首先,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经济占主体,多种经济利益并存的社会,由此也就产生了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相互斗争的不同的个体或集团。资产阶级作为私有经济的代表者,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自己的私有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免受冲击。他们先是用工场手工业代替了封建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接着又用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厂手工业;他们使农村屈服于城市,从而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运用又离不开机器的运用,因此资产阶级又催生出运用机器的人——现代工人。由此,作为无产阶级的雏形的现代工人产生了。当现代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意识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时候,他们便联合起来,与资本阶级发起斗争,从而以无产阶级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有着其他经济利益代表者的存在,也在为自己的利益斗争者。如代表着封建贵族利益的封建社会主义者,他们“不得不装模作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身的利益,只是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才去写对资产阶级的控诉书。他们用来泄愤的手段是:唱唱诅咒他们的新统治者的歌,并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者“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以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他们企图恢复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和农业中的宗法经济。代表德国小市民利益的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用被阉割了的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来对付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工人起义,等等。
其次,代表不同经济利益的个体或集团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又发挥着助力器的作用。马克思、432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新的阶级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当这个阶级代替原有统治阶级的时候,经济的发展必将获得新一轮的突破。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作用,正如《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5“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丛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6由此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容忽视,是巨大的,但这并不是他们身体力行的结果,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于工人即无产阶级的剥削的基础上的。因此,无产阶级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无产阶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才是最大的、最直接的。在某种程度上,无产阶级状况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状况的标尺。而无产阶级状况又可以从对《宣言》的需求得出结论。这点,可以从恩格斯在《宣言》中“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得到论证,即“《宣言》在某种程度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7
最后,经济在无产阶级的推动下得到高速发展,但这种生产活动并没有达到自由自觉,反而异化,最终导致的是人被经济奴役。具体表现为:第一,作为经济生产的主体,当他创造的产品越多,他本人占有的就越少,最终他也越来越变成廉价的商品,而且是最无足轻重的商品,并“像其他货物一样„„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影响”8;作为经济生产的主体,是为了谋生而去从事劳动,“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9。第二,生产过程是一种被强制的活动,是一种痛苦的活动,变成了外在的,而不是他本质需要的东西。“无产者的劳动已经丧失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越少。”10第三,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再也不是自由自在的活动。“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种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役,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11第四,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人关系发生异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2正如“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令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它出钱雇佣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3
(二)政 治 之 人
正如《宣言》中所讲:“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14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体现在政治上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地保护经济利益的不受损害和继续发展。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无产阶级也亦如此。
首先,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进展表现为:“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士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15相较于此,无
产阶级也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起初是单个工人、某一工厂的工人、某一地方的工人通过毁坏商品和机器来恢复自己的政治地位,接着工业的发展使工人相互联合,无产阶阶的力量不断壮大,“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他们甚至建立了经常性的团体,以便为可能发生的反抗准备食品。”16后来,他们组织成为政党,为绝大多数的利益而开展运动。
其次,当人在经济的作用下取得政治形态后,他们就会利用一切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利益,突出的表现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不断发动政治斗争,有最初反对贵族的斗争;有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的斗争;有反对一切外国的资产阶级的斗争;有同无产阶级进行一系列的持久的斗争。而无产阶级也通过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来取得利益,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有最初的破坏劳动商品和生产工具的斗争;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第一次大搏斗——1844年巴黎六月起义;有无产阶级实现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最终形成两极格局,无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有苏联解体,无产阶级力量受到严重冲击,无产阶级运动出于低潮;有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无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获得尊重等。除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为自身利益开展斗争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阶级也为自身的利益在低声地叫嘘着,有代表贵族利益的封建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产阶级“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17,而“为了拉拢人民„„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18,但“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19;有代表德国小市民利益的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们“用诅咒异端邪说的传统方法诅咒自由主义,诅咒代议制国家,诅咒资产阶级的竞争、资产阶级的新闻出版自由、资产阶级的法、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并且向人民群众大肆宣扬,说什么在这个资产阶级运动中,人民群众非但一无所得,反而会失去一切。”20同时他们也是“用来镇压德国工人起义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21,等等。
最后,《宣言》向我们描述了未来人的政治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22也就是说,未来社会不存在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和压迫,未来社会中的人没有政治形态,每一个人是自由的人,未来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3
(三)自 由 之 人
自由之人是《宣言》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应有之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之人、政治之人扬弃的最终结果。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有力回击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诽谤,向我们展现了自由之人在经济、政治上应有的内涵。第一,通过否定资本是个人力量,提出资本是一种社会力量,从而改变资本的社会性质,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阶级性,避免出现资本为少数人所占有的状况,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第二,通过否定雇佣劳动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如“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是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24,从而改变“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25的状况,让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成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26。第三,通过否定建立在资本上面、建立在私人发财上面的家庭,从而改变人与人之间只是利害关系、金钱关系的状况。第四,通过否定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阶级性,来消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对立、阶级压迫,从而改变人和人之间的敌对关系,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正是通过对于经济、政治中资本与人的异化、劳动产品与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等问题的扬弃,从而使经济、政治改变角色,成为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有利条件,这才是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之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同时,作为自由之人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题中之义,它的必然性必然通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得到充分彰显。而《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进行了直接而又深刻的揭示,主要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内在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揭示的,即“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27此外,《宣言》中还通过阶级斗争来揭示,即“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护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阶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28
三、《宣言》中“人”的研究的现实意义
《宣言》中经济之人、政治之人、自由之人的研究对于对人学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如人的社会性、人的命运问题等问题的研究。
首先,在对于人的社会性问题的研究上。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讲的那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9因此,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对人的社会性的研究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句话上,要把握马克思说这句话的精髓,要继续地深入,要把人放入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一一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和政治方面。比如在对一个社会中的一个阶级进行分析,我们只有对其所代表的经济利益进行分析,才能清楚地认清他政治上的反动与进步;只有对其表现出的政治形态进行分析,才能体会到他的政治权力真正保障的是什么利益,最后从经济、政治加以综合,才能最终将这个阶级了解透彻,知道他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命运,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所发挥的作用。再比如对某一个人的分析,这种经济、政治方面的分析会变得更加地具体、精细,因为在某个人的身上这两个方面大多是隐现的、模糊的。但它在对人的具体行为的研究,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研究,对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人的政治素养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在对于人的命运问题的研究上。《宣言》中着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下人的状态,即自由全面发展。就对此而言,第一,它让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可以彻底地看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避免为资本主义社会自己描述的美好图景所蒙蔽,如他们口中所述的政治平等、经济
自由等。第二,它让我们对当下中国人的问题有个清楚地认识,即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必然也经历着一个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渡的阶段,因此,不能以现在人并不是自由全面发展,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第三,它让我们坚定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的状态是必然会来临的,既不能因为目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比当前中国社会的生活、文化等方面都占优势而失去信心,又不能因为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自由之人的观点是空想。此外,在人的全球性和民族性的问题上,《宣言》向我们描述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不再是某一国界中的人,人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人不再具有阶级性,人只是民族中的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不复存在,全世界将成为各民族的大熔炉,他们都将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总之,《宣言》中对于资本主义中人的分析是深刻而又透彻的,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描绘是生动而又现实的,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它都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激励着我们向着这一方向而不懈地战斗。
注释: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第295页、第297页、第277页、第277页、第266页、第279页、第279页、第279页、第279页、第275页、第275页、第274页、第274页、第281页、第295页、第295页、第296页、第300页、第300页、第294页、第294页、第287页、第287页、第287页、第278页、第284页、第60页。2摘自陈晓明、周宏:《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青年马克思哲学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哲学原理》,2008.2,第15页。
第五篇:读共产党宣言个人心得感想
有话说结论不是来自严肃认真研究的末尾,而是建立在无知和偏见基础上的妄断。在我没有看到这本小小的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去了图书馆在那个我从未到过的书架上翻阅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着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历史告诉我们,劳动者和穷人一向就存在,但无产阶级不是一向就有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那些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雇佣工人阶级发展起来的。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工人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基础,他们承受残酷的压迫和资本家与包买商的剥削,受机器和资本家的奴役变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还要向地主缴纳贡赋和职业税,劳动日平均长达15-16个小时。记载1848年2月,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这场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但巴黎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却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然而简历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工人的困难和痛苦,反而加重工人的劳动,大量的降低工资,当工人忍无可忍在此举行起义时就遭到了残酷镇压。这就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种思想意识共同并存,但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就也同样的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人的思想永无止境,会不停的进步,奴隶社会的自由和正义,封建地主阶级是不会接受的,同样,封建地主的自由和正义,资产阶级也是不能接受的,然而资产阶级在占据统治地位后,却硬是要宣扬他们的领导是自由和正义的,还要所有的人都来承认和接受这种所谓的永恒的自由和正义。但这个现实却是,出于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的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处于一种焦虑不安之中,不但生物宁日,而且再也把握不了自己。
对资本来说,与资本对立的就是雇佣劳动,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是商品,而用来交换这个商品的价值却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生命再生产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数额,这种占有不会留下任何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拥有剥削别人的资本,因此,消灭私有制,对工人阶级来说,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按照正常的自然规律,当劳动不再是一种技艺的体现,而变成资本家剥削、压迫的工具,无产者就被积极的促使着拥有了自己的政治立场,面对无孔不入的剥削,面对无止境的剩余价值的榨取,无需再祈求怜悯与同情,只有自己站起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用暴力推翻那些压在身上的不堪重负的东西从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才是最终的出路。对于这股力量来说,积少成多才会生成战斗力,所以从耽搁工人开始,经过某一工厂的工人到全部工人,大家团结起来毁坏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在打击生产工具的同时也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过去的革命都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这场阶级斗争则是以摧毁私有制为目的,所以这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异常艰巨和激烈。
如今的我们是通过学习从书本上知道,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作为先行者为广大人类描述了那个苦尽甘来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好世界。生产力高度发展,无知财富极大丰富,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实行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商品经济消失;阶级消灭,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可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人类彻底解放。这是让所有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奋斗的生生不息的动力,共产党人便是为了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和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而诞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人生目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后者也就是全人类的利益,所以共产主义思想意识也就是代表全人类的利益。
共产党人的立场认为只要是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所有有进步思想,愿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阶级都欢迎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产党人利用其先进性带领无产者使用暴力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与大众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崇尚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将全体社会成员融合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共产党人不会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来塑造物产阶级运动,所有的进程都按照符合生产关系的规律进行,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始终强调和坚持利益,代表整个运动方向,也就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吸收优秀的成果,行程科学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