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青少年崇拜明星之利弊2
浅谈青少年崇拜明星之利弊
摘要:在当今社会明星偶像吸引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吸引了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青少年,而这种盲目的崇拜明星,对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让青少年正确的认识追星之利与弊,我做了这个浅显的研究,希望可以对青少年的追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崇拜明星偶像,利与弊,青少年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olescent worship celebrities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star idols attract has become a shares ignored trend, attracted is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is kind of blindfold teenagers on youth worship celebrities, the life and learning caused serious influence, in order to let teenagers chased the correct recognit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tar, I made this simple research, the hope can to teen make track for a star set up the correct values Keywords: worship celebrities idol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enagers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
1, 了解关于青少年明星崇拜之利与弊 2,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明星偶像崇拜观 3, 为了更好的了解自我而进行一些调查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
让现在青少年们更好的理解崇拜明星的意义,在崇拜明星中能更好的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明星偶像崇拜观。也让现在青少年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时而的去超越自我,时而的去超越自己的明星偶像!三,选题的背景:
当自己处于青少年时期,非常的崇拜一些电影明星等,为了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耽误了自己的学习,破坏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导致自己的一些不良性格的形成。而在这次的支教过程中,再一次面对那些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们为了崇拜明星的疯狂行为,让我对崇拜明星的这种社会现象很好奇,因此做了这次的调查。
第二章
一,崇拜明星的社会现象
1,28 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从1994年开始迷恋上偶像刘德华, 13 年间一直在苦苦追寻与刘德华见面的机会。父母为了满足她的这一愿望不惜卖房筹钱,父亲甚至为了筹路费而想到了卖肾。然而, 当杨丽娟终于见到了“梦中情人”并与之合影后, 她的父亲却因为刘德华没有安排时间与女儿
私下单独会面而跳海身亡。13 年的“艰难求索”,13 年的债台高筑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一幕悲剧。然而, 这并非是一个特例, 并非是一个偶然事件。浙江温州的一名17 岁的初中生张某因为没有钱见到偶像赵薇而服毒自杀;香港的一名女中学生因张国荣去世而选择跳海追随偶像而去;17 岁的谢枫身患偏瘫, 他追随周杰伦走遍六省观看“无与伦比演唱会”,在最后一站广州吞下30 粒安眠药企图自杀。
2,我在中学时,经常与同学讨论很多,比如王菲,周杰伦,刘德华等,只想看到她们的唱歌和表演,她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抬足是那么的充满魅力而富有神奇,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谁也无法代替,她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这些学生学习的模范,那时候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关注她们。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追星,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二,青少年明星崇拜利与弊
(一)有利:1,追星让青少年有了一个人生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比如说一些积极向上的明星,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实。……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告诉我们青少年,只有勤奋,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如此。
2,追星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奋斗的动力。青春偶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因此同样一句话从偶像的嘴里说出来的效果超过父母朋友的话。你也会因此以极大的热情和动力,去努力奋斗,提高自己和挑战自己。
3,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当代社会,青少年几乎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明星已经成为青少年交流不可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只有有了自己崇拜的明星,才可以与其他人进行更好的交流,结识更多的朋友,从而形成自己的交际圈。
4,可以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解很多明星的成长的过程,可以增长青少年的人生阅历,帮助青少年少做弯路,早点获得成功。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人生丰富多样,享受美生活。
(二)弊端:1,明星偶像崇拜青少年的成长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如果过度或盲目的崇拜明星的结果,除了使青少年过于理想化,逃避现实或一味追逐潮流而失去自我的成长,会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认知失调,使得理想和现实无法相互结合在一起,会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过度幻想的现象。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几乎都有专栏对娱乐新闻进行报道,大街小巷都会传来当红明星的歌曲,荧幕里明星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无不引诱年轻的心灵,只要能走红,就不用念书受苦,可以到处旅游玩乐,可以被歌迷崇拜,可以毫不费劲的赚大把的钱„„这种盲目的认知,让无数十几岁的中学生不知道或者无视成功背后一样要付出汗水,他们只看到了舞台上炫耀的光环,却不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的十年功啊。而且现在知道有“星探”,各类电视台都举办某某选拔赛,比如,超级女声和超级男生等,让无数中学生沸腾,觉得成为明星的路并不太难走,相比而言,枯燥的学习每天重复,不知道能不能挤上“独木桥”步入大学,还有应试教育下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让无数青少年逃避现实,沉溺在追星的道路上。
2,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无心学习,荒废学业。一般来说,对于偶像崇拜是学习他们的那种精神,为自己树立好的榜样,但是现在的青少年追星又有多少把明星的品格魅力,奋斗精神作为学习的对象呢?恰恰相反,中学生追星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感性的成分多,理性的成分少,模仿外在的多,注意内在的少,赶时髦,扮酷,追流行,崇时尚,这才是他们追星的注意表现。很多青少年为了追星,无时无刻的去关注明星的动态,比如,今天某明星与某明星闹绯闻,结婚,交男朋友,某明星的生日,喜欢的颜色,爱好等,他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有时对于自己父母的生日,爱好等还不是清楚,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追星上,从而造成了学习下降,甚至最后荒废学业,糟蹋了自己的美好人生。3,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会扰乱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秩序。青少年为了追星,会经常的关注电视,网络,报纸等娱乐消息,浪费很多时间,而且一般明星的海报,歌碟,以及有关明星的小饰品价格昂贵,但是青少年为了自己所崇拜的明星,花费大量的金钱在她们上面,时常为了得到明星的歌碟,而省吃俭用的存钱去购买他们,甚至有些青少年仅仅是为了看某个明星的演唱会而花费父母的血汗钱。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青少年崇拜明星的原因 1,自我认同的需要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在个体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中,青少年要经历从自我迷茫到自我确认的发展过程。因此,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感。良好自我同一感的形成往往是青少年期的成功过渡的重要特征。青少年要追寻自我,当他们告别童年,进入社会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何去何从,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在形成青少年自我同一感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想摆脱父母权威领导,希望像成人那样体现自己的成熟。这一过程犹如“心理断乳期”,而崇拜偶像使青少年寻找到一种能够接受同时又能充分表现自我与独立的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青少年通过对不同偶像的认同、依恋和追求等心理活动,来确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寻找自我发展的潜能。在这样的内因作用下,加上大众传媒对偶像的宣传,使得那些具有很大社会效应的偶像自然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 心目中的未来。因此,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是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也是心理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这是青少年自然健康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心理归属的需要
从某种角度说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代替品。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
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正所谓寻找一种遥亲感。偶像崇拜正是他们寻找的一种新的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 这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又能表现自我与独立情感的依托形式。
3,补偿心态。
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向往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又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多种压力和挫折,“追星族”绝大部分正处于中学阶段,开始面对中考、高考的升学重压,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书山题海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待,使心理承受力尚差的学生在双重压力下累得喘不过气来,繁重的学业剥夺了学生理应拥有的自由自在的空间,他们急需寻求宣泄、解脱和释放,偶像就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拥有偶像使他们感到精神有所寄托,搜集偶像的生日、星座、兴趣、爱好等记录的轻松活动成为他们逃避沉重压力的“避风港”,使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心愿可以在感受偶像特质的过程中获得补偿。另外,随着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发展,其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际触角日益伸展,免不了有碰壁受挫的时候。在霍妮看来,人际关系的障碍,必然会造成基本焦虑。因此,学生可能收回向外伸展的社交触角而转向与内心偶像进行子虚乌有却又情义两心知的交流,借以缓解基本焦虑,从而强化了“追星
心理”。在访谈中,个别青少年说:“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是我生活的寄托,收集他的有关资料是我每天唯一的乐趣,”“每天放学后听听他的歌,紧张了一天的神经顿时轻松下来„„”。
4,爱恋心理
青少年生理上逐渐成熟,性别特征逐渐明显,伴随着性发育的急剧变化,逐渐萌发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他们在羞怯、迷惘中开始对异性萌发朦胧的恋情。然而,由于青春期所特有的羞涩、自闭等心理,加之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在对异性的行为上往往又表现得特别的紧张,甚至于以一种反向的交往形式出现,借以掩盖其内心的向往,表现为气自有相吸之力,而行又相互疏远”的现象。然而这反而使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更加强烈,以至于几乎每个青少年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爱恋之人的轮廓,这种闭锁心理使得他们暗暗地将符合自己情趣的异性明星偶像移植进自己的心里,于是那些经过精心“包装”了的明星自然成了“追星族”理想之中异性爱恋的最佳人选。
5,从众心理的需要
所谓从众行为是指群体成员企求自己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因此也就必然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环境的压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从而产生从众行为。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往往还缺乏自信,所以在事物的判断时容易采取跟从群体意见观点的态度。即使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不能“标新立异” 或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是不合群的人
而被群体所孤立乃至讽刺因而表面上也采取了从众行为。这样,当大众传媒制造出大量的明星让其崇拜时,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的生活方式、习惯就会广为传颂,成为青少年朋友们谈论的热点。倘若有谁不能知道几位明星,就会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的人而被大家所不顾。因此,在这种从众心理的促使下也就很自然地崇拜起明星了。2002 年McCutcheon, Lange 和Houran 提出了“专注——成瘾”模型,按照这个模型,青少年对明星产生心理上的专注,是为了建立群体认同感和成就感。这种动机反过来也成为他们成瘾的组成因素。这种成瘾甚至导致了极端的行为,而只是为了维持这种人际互动的关系。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 渴望得到群体的接纳,害怕被群体孤立,于是选择大家都喜爱的公众人物如明星,可在群体中找到共同谈论的话题, 受到群体的认同与重视,以满足其归属感,达到精神上的安慰与稳定。
四,教育对策及建议
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人格和思想成长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民主的家庭氛围、积极正常的沟通和对话,可使孩子健康成长起来。为此,家长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子女观。长期以来,中国家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实际是不平等的,父母处在权威的、主导的地位,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和情绪对待子女,而不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不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分析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能用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去解决认识问题,父母要想改善与子女的这种不正常关系,彼得·圣吉认为“这项任务漫长而艰巨,领导者常常拒绝正视自己的观点,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密切关系和共享权威。孩子在生活
和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烦闷情绪,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可以给他们一个输出这些不良情绪的窗口,反之,他们就会把那些“歌星”当作精神的慰籍,有的甚至不能自拔。因此,创建家庭内部的良好环境,加强亲子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偶像崇拜教育的重要一环。家长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发挥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采取健康积极的多种沟通方式,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使青少年能获得良好的早期教育。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关爱,要尊重青少年个性的发展,增强他们独立的能力,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2,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是一种主动教育,要靠青少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取决于有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的基础。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变化,自我意识得到较快发展,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良好时机。培养这种能力就要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对他们进行强制灌输,任意摆布他们,应该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切身的体验,将教育要求内化为内在的动机。只有当青少年本身有了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时,各种教育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青少年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最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青少年。面对当前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青少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青少年,不能只看到事物表面的浮华,应该理性看待每一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青少年是祖国的下一代,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明白有些明星
文化素质和水平都不高,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知之了了,也不具备很强的民族荣誉感,所以绝不能盲目崇拜,要用辩证的思想和眼光来看待他们。
3,培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开始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及树立人生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完善升华他们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只要孩子成绩好,崇拜谁无所谓,等孩子到了因崇拜某个偶像而发生离家出走、自杀等不理智行为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后悔不及了。简言之,如果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了这些品质,他们就会对外界的信息有着自然而然的筛选,就会有洞悉事物的能力,就不会发生那些为了追逐明星偶像而造成的对自身和家庭的各种伤害了。
参考文献
[1] 吕先波, 许爱民, 刘翔.大学生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 调查与分析—— 与15 位奥运、世界冠军对话后的思考〔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2] 孙天威,杨志刚.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策略[J].教学与管 理,2002(3).[3] 肖仲辉.关于我国青少年“追星热”现象的理性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
党校
学报,2005(4).[4] 钱震宇:“追星族与偶像崇拜”,《家庭 学校 青少年保护》,2003 年第 9 期。
[5] 苏雪春:“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认识”,《沧桑》,2005 年第 4 期 [6] 石晓辉:“中学生偶像崇拜原因的发展性研究”,《青年探索》,2006 年第 5 期
[7] 陈峰.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6,(9)[8].姚计海,申继亮.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1):55一8 [9]
岳晓东,张宙桥.青少年明星崇拜与杰出人物崇拜:香港与内地1998一2001年的研究与思考[J].青年研究学报(香港),2002(2):179一 191 [10] 陈峰.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JI思想理论教育.2006(10):50巧4 [11]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6 [12] 梁文.追星的代价.中国科技画报[J],加04(2):48一 [13] ]祥贵.崇拜心理学[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8:169
第二篇:青少年网络使用利弊调查
青少年使用网络利弊调查
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时网络发展迅速,网络的使用者可以随心所欲浏览各种资料,其中特别是青少年,会花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他们玩游戏、聊天,然而很少查找资料学习。这种对自己、对家人、甚至对社会都有不利的做法,是应该被改善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例如使用时间、使用方向等等,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把资料整理出来,作出有用的建议,进行推广,为广大青少年服务,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使用网络。
课题研究的意义
提高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效率,适当使用网络,让青少年认知使用网络的利弊,自觉安排时间,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各种伤害。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口头问答来调查,地点选择在人比较频繁的地方,例如学校门口、商场、地铁站等。我们大约分三次形式去完成,第一次是调查问卷的派发与整理,第二次是口头问卷的工作,第三次是总的整理加讨论总结。我们将在调查过程中向一些成人询问其儿女对网络的使用情况,并询问他们有何建议或心得,这是间接的调查;我们会同时给与成人们一些好得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实行推广网络使用的好方法。
研究性学习安排祥况
第一阶段:用上网、查阅文献的方式,了解相关知识,确立正确的研究路线。第二阶段:按照研究路线确定研究对象,向高年级的学长们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阶段:总结分类,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最后完成感想。B、详细活动步骤及任务分工:
第一阶段:1-2周 具体时间:10月10日——10月27日
通过讨论由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主要在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相关资料,抄写或下载相关内容,以及值得关注的一些重要和关注的问题,由到新华书店、金典书店、时代书店查找相关资料并抄写下来。
第二阶段:3——4周 10月25日——11月9日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一些已收集至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关于课题中的疑惑提出问题。由设计调查问卷,以便进行相关青少量年上网问题进行采访。由到社会上随机发放并回收,并由徐志开拍照记录。由负责采访;负责记录和整理资料。第三阶段:5——6周 具体时间:11月10日——11月24日
资料总结。研究小组的成员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达成共识,由把这些数据列成表以及设计ppt、word文档。研究报告由整理其他资料。
我们的问卷
网络使用利弊调查
1.你是否经常使用网络
A.是(88%)B.否(12%)2.是否每次上网都有用于学习方面
A.是(29 %)B.否(61 %)3.是否经常用于玩游戏方面
A.是(66 %)B.否(88%)4.你认为网络是否对你学习产生过帮助 A.是(88%)B.否(12%)5.如果你脱离网络,你是否会不习惯 A.是(68%)B.否(32%)6.你是否经常使用网络观看新闻、了解时事 A.是(59%)B否(41%)
7.你是否%曾经因为家人限制你上网而导致家庭不和睦 A.是(29 %)B.否(71%)8.你能否自觉限制时间上网
A.能(63%)B.不能(37%)
9.你是否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 A.是(62.5%)B.否(37.5%)10.你一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大约是 A.2小时以下(25%)B.2~4小时(44%)C.4~6小时(6%)D.6小时以上(25%)11.你是否经常使用网络聊天而不把网络用于其他用途 A.是(53%)B.否(47%)
12.是否曾经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网络游戏上 A.是(41%)B.否(59%)13.有否曾在网络上粗言滥语
A.有(35%)B.否(65%)
14.如果你有近视,是否因为过度使用网络(或电脑)造成的 A.是(41%)B.否(59%)15.一直使用网络以来的心得:(摘抄)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使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控制上网时间,将网络用在正确的途径上,才能使网络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网络很方便,很有趣,很合人心意,很适合青少年,大家以后要更多使用网络 玩游戏和学习相结合 网络是我的生命 能让自己更开心
网络是我的课余生活更加的充实,而且在学习上也帮了我不少
网络充满了乐趣,曾经很着迷,但玩游戏十分浪费时间,所以现在很少玩了 网络是天堂
适度娱乐,但不沉迷
…...调查问卷(1)为纸张问卷,调查问卷(2)为网上给其他朋友或亲人的文件问卷,问卷一样。
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组员分工:
青少年网络使用利弊调查 调查问卷,以打“√”形式呈现 口头问卷,由调查者持有,通过问答把所得资料记录在口头问卷上(要求速度快)调查对象:青少年;间接调查:成人(地点,多选)
相片不少于50张,要求大不相同(拍照前要征得别人同意)
视频1~2个,以青少年回答问题为镜头,或以青少年做问卷为镜头 ① 主要是做口头问卷的工作,采访,在旁边记录。② 各自或共同派发调查问卷,应发一份填一份收一份。
③在这①②组里拍摄,有时可以叫①②组中任一位拍照,问问卷,以增加相片中的调查者人数
④资料(调查问卷等)收集起来,调查问卷用另一份统计表去统计资料,口头问卷上的内容工整摘抄在另外的A4纸上,以制作PPT。此工作由负责,最后由组长审核(摘抄即选抄,把有用的资料抄在A4纸上,大约要三十条左右)
⑤PPT制作比较复杂,把照片、视频资料,把统计表,把审核后的摘抄的A4纸给。PPT制作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图片、文字、视频安排要尽量合理,可加上音乐等,页数大约20张(最后按实际情况定,但最好以此为标准)最后大家一起审评PPT,对不足改善。
(问卷等资料用完后即使已被制成PPT也不要扔掉,留着备用)额外工作:为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运用资料作出建议与使用网络的有效率的方法,为广大青少年服务。
课题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经验总结法
课题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预期成果:调查报告(√) 演示材料:PPT(√)
网上收集到的资料
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已经悄然的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青少年便成了网络时代的主力军,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优势有目共睹,但由于他们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使得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极大,且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家长对网络的不了解和不恰当的教育使孩子上网失去控制。如何找到一条有效的正确使用网络的途径,本文就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
摘要: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已经悄然的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青少年便成了网络时代的主力军,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优势有目共睹,但由于他们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使得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极大,且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家长对网络的不了解和不恰当的教育使孩子上网失去控制。如何找到一条有效的正确使用网络的途径,本文就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生 正确使用 网络 途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互联网的出现及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作为一个简便、快捷、信息量非常大的载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指出(2008年1月)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2007年才开始上网的新增网民人群中,18岁以下的网民增长较快,拉动因素之一是中小学学校的互联网接入比例在增加。此外,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互联网呈现向各年龄阶层扩散的趋势;互联网逐步向学历低的人群渗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
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互联网。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一支主力军。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的使用把整个世界的时空缩小了,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互联网使人们足不户便知天下事,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化,强化了开放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摆脱陈旧的理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互联网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和效率。但网络和其它事物一样,都有它的两面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让不少老师、家长敬而畏之,进而谈网色变。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影响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2)不利影响
1.影响中小学生(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使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沉迷于其中,长期泡吧使许多学生视力急剧下降。由于网游的强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游戏者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严重的伤害身体。由于网迷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癫地步。一些中小学生经常出入网吧光顾。网吧里空气混浊,人口密度大,可谓“烟味、食物味、汗臭味,味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加上网吧管理不规范,严重地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2.影响中小学生性格的完善。
长时间的上网使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学生处在一种虚拟的世界中,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混淆。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那些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和同学不能正常沟通,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等等,这些性格特征除了极易引发不良后果外,更会使学生将来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3.影响中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大多数中小学生上网的内容都是网络聊天,由于这种交流方式具有匿名性,因此学生在聊天时通常无所不说、无所顾忌,久而久之的后果便是为人做事的不负责任,缺乏诚信。
4.影响中小学生的情感世界。青少年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向往与异性的交往,网络便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但在网上“你、我、他”通常都是虚假的,这种虚无的情感只会导致青少年走向情感误区,无法自拔。
5.影响中小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都没有经济收入,为了能弄到上网的钱,有的找各种借口骗家里要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敲诈中小学生的,所以经常有打架斗殴事件在网吧发生。还有,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过多的受反动、暴力、色情的腐蚀,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现在的未成年人犯罪,相当大的比例是和网吧有关的。
二、互联网使中小学生着迷的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就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认为别的同学能上网,所以我也要上网,否则就是落伍,就会被别人骂为“老土”。别人能够享受互联网的便捷、高效,我也要享受。大有“一窝蜂”之势。
2、好奇心理
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的新、奇、快、繁等功能,可以说想要什么要什么,想找什么就能找到什么,上网后,觉得感官刺激的东西很多,应有尽有,极大地满足了对新鲜事物急于了解的中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于是就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网络。
3、求异心理
由于生理的因素,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受到异性的青睐。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女生单独相见,不免紧张、脸红、心跳加快,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于是,他们就来到网上,一般情况下,都是与异性交流,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异类”。
4、逆反心理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磨砺不同步,逆反心理非常严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引导及校正,当学生考试成绩不高时,不免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同学的冷嘲热讽、家长的棍棒相加。学生就通过网络虚拟生活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来回避现实的不愉快。越是这样,越有逆反心理,不要我上网,我偏要上网,要我好好学习,我偏不好好学习。
5、减压心理 网络歌曲、网络游戏可以使现代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枯燥、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缓解各种压力,比如忘却考试、忘却竞争、忘却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6、交友心理 如今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缺少朋友,很少有倾诉的对象。家长老师和孩子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对于学生的心理很少关心,学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好多心里话几乎没法和家长老师沟通,上网聊天交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可以相互倾吐共同语言。而在网络游戏里,尤其是大型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里,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是很深层次的,在游戏中形成朋友圈或人际圈,也会给游戏玩家带来一种“责任感”,驱使着玩家在游戏中完成他的各种人际交往需要。
7、成就心理 每个人在取得成就时,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网络游戏使学生着迷的主要因素还在于能够使学生在虚拟世界了得到成就感,游戏可以过关斩将,一次次取得成功,满足了学生“不断奋进”的心理,从而使一些学生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
三、导致学生对网络着迷,染上网瘾的家庭教育根源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的态度对孩子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学生染上网瘾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种:
1、是家庭情感缺失问题。有些学生上网染上网瘾是因为家庭情感缺失,造成了他们去网络世界中寻找,也有一些少年是为了寻找现实中得不到的社会认同和成就感而陷身网络之中,从而形成了网瘾。甚至有些时候,孩子会为了吸引父母注意力,防止父母冲突,故意做出一些让父母担心的事情,转移家庭矛盾的焦点。所以,单亲家庭或夫妻关系不好的家庭里的孩子有网瘾的较多。要消除他们的网瘾,重点在于家长要尽快改善夫妻关系、改进家庭环境。同样,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教给他们采取积极主动的心态,将家庭生活的一些不良因素合理化,也有助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2、是不当的教育方法
有的家长对孩子管教太严,限制太多,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学生非常渴望能够有一个独立的自由的空间,于是选择在网上找到自我;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会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成绩没有考好时,不是坐下来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失分的原因,而是大发脾气,打骂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逆反、厌学,从而上网成瘾;有的家长对孩子不信任,老是怀疑孩子;有的家长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使孩子失去自信等等,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的心理收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孩子选择上网求得心理上的满足,于是成瘾。
3、家长对网络知识学习了解不够
有的家长,包括一些是老师的家长,对于网络不甚了解,自己就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对上网一概否定,可以说是“网盲”,因为自己的学习了解不够,限制了孩子对网络的学习和了解。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家长的封闭导致孩子以各种借口上网,了解网上的精彩世界,家长缺乏应对能力,孩子上网成瘾就不好管了,到时候后悔起来为时已晚。
四、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心态
1、矛盾困惑心理
媒体对网络造成的负面报道使家长们谈网色变。如何利用网络几乎成了一些家长的一块心病,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心理,编造种种理由去接触网络,然而,面对新、奇、快的网络世界,不让孩子使用,是抵制不住的,让孩子上网,又怕孩子学坏,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又怕孩子抵制力弱,不但耽误学业,还学坏,从而荒废一生。好多家长面对网络难以抉择,无所适从。是支持鼓励孩子主动接触网络呢?还是反对打击孩子上网呢?有的家长把电脑就成了家庭里个高档摆设不去利用,有的家长干脆把电脑“五马分尸”,不让孩子接触电脑。
2、积极应对心理
有的家长由于文化层次比较高,接触网络较早,对网络的优势看得比较清晰。同时,对孩子的习惯和心理了解得透,就采取积极的应对心理,陪孩子一起上网查阅对孩子有用的资料,如查看国内外新闻大事,查看旅游信息掌握地理知识,开阔视野。鼓励孩子上网玩一些小游戏,告诉孩子在网上怎么和人聊天,网上的东西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可信什么不可信,指导孩子自觉抵御不良信息。但要控制上网时间,每次上网不超过1个小时,注意保护视力。通过积极的应对,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充分的信任感,从而满足孩子孩子的心理要求。
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新的信息不断涌现,家长和老师对待学生上网问题要支持孩子上网,但要正确引导,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首先,正确处理输与堵的关系,要引导学生在家里上网。现在电脑已经进入家庭,有的家长并不是买不得起电脑,而是耽心孩子上网玩游戏,接触不良信息而学坏,而没有给孩子买电脑上网,采取“堵”的办法,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好奇的,家长不让孩子在家上网,致使孩子找各种借口接触网络,走到网吧上网,家长一时不会发现,但等到发现孩子成绩下降了等原因,慢慢知道孩子偷偷的去网吧时已经晚了。一个初一女孩到网吧玩,玩到了晚上12点多不回家,使家长万分着急,调动全家挨个到网吧找,终于在一家大型网吧找到,家长才如从梦中惊醒,赶紧给孩子买电脑上网,但孩子对学习已经厌倦了。因孩子在网吧玩而致使打架甚至闹出人命的事例也很多。家长的一时不慎或疏忽就会造成孩子一生难以弥补的缺憾。所以,家长不妨采取“输”的办法,买电脑,让孩子在自己家里上网。避免孩子去网吧那种不适合青少年上网的环境,使学生多会儿上网,上什么网都能够得到家长很好的管理和监督。假如家长对网络不懂或没有时间陪孩子上网,可以买一个如展翅鸟家长控制软件,该软件除了能屏蔽不健康网站外,还能使学生聊天、游戏、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都得到控制,家长还可以在孩子不上网的时候查看孩子的上网记录,及时和孩子交流上网体会和收获等,使学生在一种健康、轻松的环境上网。现在学生学习时间很紧,家长要规定学生的上网时间,几点可以上,几点结束,要有计划,要定时上网,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要引导学生把网络作为提高自己技能的一种工具。家长要引导学生上网学习,可以上一些学习网站如黄冈中学网校,补充课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向网校老师提问,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黄冈中学网校在对网络使中小学生着迷的深刻理解下,研发了全国第一家复合式网校,将网络使中小学生的参与、互动、激励等功能用在学习上,破解了网络使中小学生着迷的世界性难题。在黄冈中学网校上听课、做题都能够积分,随时受到激励,另外一些很难理解的抽象概念用flash作成动画,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掌握。很多上黄冈网校学习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考取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在网上查阅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拓展知识视野。学生还可以有Email收发信息,作幻灯片,学习Flash动画,平面设计,学习编网页,在网络上安家,撰写博文、日记等等,提高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而不是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去浏览一些无聊的东西,聊些无聊的话题,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这样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再信息时代迷失与网络。第三,与学生一起上网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做法,无时无刻地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前途和命运。家长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所以,我们的家长不妨放下对网络的成见,更新观念,主动接触网络,做学习型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对网络利用的认识,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的工具来看待,和学生一起来上网。毕竟成人的社会经验和辨别抵制能力比学生丰富,如果家长们对学生上网持的是支持和当引导的态度,相信会比盲目的抵制对学生有利。同时,对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家长们来说,信息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与孩子一起上网的过程中,既能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对孩子的网络行为适当加以引导,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四、加强对网络和网吧的规范管理 有关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严禁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取缔黑网吧,彻底铲除黑网吧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加大对违规网吧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行为;强化网吧管理工作的监督,认真落实管理责任,从源头上杜绝中小学生沉溺网吧和网络游戏,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网吧和网络游戏管理,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总之,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们端正上网的动机,千万不能雾里看花,要教会他们用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网络本身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它给我们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利用它、掌握它、发展它。相信,在国家对网络的严格管理和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下,完全可以将网络的不利影响消灭于无形,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知识和信息,让网络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成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工具。
通过调查,大体上了解到青少年网络使用的习惯,关于青少年使用的网络的利弊也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对于网络使用利弊有了较深的认识。网络使用好处:
一、网络带来了诸多方便
如:网上购物: 许多商家进入网络,为顾客提供网上购物服务。通过上网,您便可以坐在家里,在网上采购物品且享受的都是上门服务。
网上新闻:你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栏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新闻。网上旅游 你可以进入各个国家的有关站点,不出家门就可以游览天下名山大川、江海湖泊、名胜古迹。
网上交友 你可以将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资料发送上网,寻找可以面对面但远隔千里的网上朋友。
网上募捐 你或你的朋友如遇有什么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可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你可得到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帮助支持。
二、可以开阔视野。
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三、可以对外交流。
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研究体会与收获: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
团队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通过实践,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二、三、四、同学在派调查问卷时不够大胆,耗时较长。采访不够流畅 一开始分工不明确
同学开始时团结合作精神欠缺,较慢热。
我觉得我在课题组中的表现总的来说比较好,在初期我的表现不是很好,但在后期我表现积极。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运用资料记录的才能,帮助课题组完成了任务。
在课题组的初期,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和同学们携手并进,终于在后期较为圆满的完成了老师分配的任务。
在课题组我学到非常多的东西。①、搜集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技信息意识,能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筛选,从中发现对自己的研究有价值的信息;能掌握资料收集的一般方法,做好信息资料的积累工作。②观察能力。有较强的观察意识,能经常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观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③推理想象思维能力。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中能够运用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④操作表达能力。能提出和设计研究方案,并完成方案中的各项实验。有较强的成果意识,能写出成果报告,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文笔流畅,叙述清晰,并且善于与他人交流研究成果。
所以,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也有了某些方面的进步。总体上做得不错。
研究成果(记录)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使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控制上网时间,将网络用在正确的途径上,才能使网络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网络很方便,很有趣,很合人心意,很适合青少年,大家以后要更多使用网络 玩游戏和学习相结合 网络是我的生命 能让自己更开心
网络是我的课余生活更加的充实,而且在学习上也帮了我不少
网络充满了乐趣,曾经很着迷,但玩游戏十分浪费时间,所以现在很少玩了 网络是天堂
适度娱乐,但不沉迷
(二)研究体会与收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这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在这里面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比如:团结,技巧,努力等。
我这次的研究课题“青少年网络使用利弊调查”。我们都很努力的去参与并在组员与组长的带领才完成。在这其中,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不管对这些了解多少,我们都很积极的参与进去。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比这青少年对网络使用的时间等更深了解。虽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同时也是一次经历的开始。拥有这份经验与知识,或许在将来对我们非常有好处的。我也在整理数据上学到了技巧,懂得了更多的知识!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这项工作里,还不能积极投入,没怎么帮忙,所以会进行改进!
这是我第一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所以这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干的虽然不是什么重活,但也给组里了不少贡献。毕竟是第一次难免也会有些错误。在整个过程中令我最深刻的莫过于出外派传单了。最初我们是选在人流最多的地方派的,但是考虑到我们的主题我们还是选择了学校附近。刚开始时我们有些尴尬但过了一会儿便适应了,而且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我学会了团结同学、胆子也变大了,也提高了我的社会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和别人交流,也增进了我和同学间的感情,让我明白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展这类的活动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
个人成果:负责了设计问卷,派发问卷,还有部署工作等。
设计问卷过程:在QQ上与组员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一一把问题记录下来,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放在了前面,之后就筛选问题,选出的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放在了一张纸上,打印再复印。
派发问卷过程,我到了地铁站,学校门口,商场门口,还有公园等等的地方去派问卷,向青少年(这是主要的对象),还有向少数的大人派问卷,我大约用了两个星期去完成派发问卷这一工作,然后有统计资料,去掉一些乱做的,大约一共用了三个星期。
部署工作:指导组员顺利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有不懂的或有困难的我就给予帮助,希望他们能愉快得完成自己该做的。
研究体会与收获:
我从来没有做过或者说碰到过这样的一种作业,而且要做那么久,但我还是坚持了下去,我是负责问卷的设置的,当初觉得出题非常的难,有很浪费时间,但我还是担任了这个工作,因为我是组长,比较难的工作让我来做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也参与了采访:我与其中的一些组员一起分期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隔着时间去发派问卷,到地铁站,学校门口,商场门口,还有公园等等的地方去派问卷,我们大约一星期去一次,我是负责在星期天发,然后每次就拿回学校统计,我们也会在统计时同时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希望尽快完成这一些工作,问卷的派发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有时候没有人愿意去填写,弄得我还有一些组员也有同感,说很无奈,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有一点浪费时间的事情,别人不做也是可以想得到的,但我们依然坚持,最终完成了这一个任务,我们都很开心,虽然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仍然做得可以说是出色了。我害怕当我发问卷时,他们理都不理。但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发我那些表。结果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宿舍的同学个个都很诚意地完成了问卷调查表。这让我感到:无论你做什么事,不要害怕别人会对你如何。只要你有礼貌地去与别人交流,别人也会有礼貌对你的。刚开始设计问卷时,我叫一些同学写问题,而一些同学却说什么不叫别人写。这令我感到很无助。
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然而太自信反而导致的是失落,因为我已开始认为这一个作业我肯定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但其实实际并不是这样,我在派发问卷的时候,由于觉得青少年可能并不会很有耐心的听你去讲一些他们不是那么感兴趣的话,所以我就有一点会顾忌,谁知道真的是这样,有的说赶时间,有的说没空,让我很是失落,但这样并不是办法,我就鼓起勇气,拉住他,说帮帮忙嘛,我要完成这个任务的,不然老师会很生气的。这招的确有用,我很开心,不管是用什么办法,能让工作顺利完成就可以了,但我的确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我要锻炼锻炼才行。
这次探究性学习,我的主要任务是采访,通过采访我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成功的采访不是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认识阶段,而是进入认识事物的个性和本质的深层。要将深入采访和提炼主题统一起来,在采访过程中形成主题;在形成主题的过程中深入采访,对主题进一步提炼深化。这时的采访,观点具体明确,挖掘的材料扎实典型。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编辑制作时又要从提炼主题开始的事倍功半现象出现。
面对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知识的采访对象,我在既定采访计划的基础上,学会了聆听,以减少对对方的干扰。在聆听的过程中从对方回答里再寻找、提取新的问题。
在采访中,面对采访对象,不是简单地挖掘事实真相,而是要以理性的目光去综合和透视,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思维层次去驾驭事实,从宏观的认识上选择微观事实,透过对具体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地反映一个涉猎广泛的问题、现象,或阐释一个鲜明有力的观点。这种透析和认识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式的。
总之,成功的采访会为这次探究性学习锦上添花。其中所要用到的一些技巧,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的。只有善于总结,勤于积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各种采访技巧,才能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实学校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往往重视其知识获得功能,而忽视其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从而出现灌输式地“教”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象,使得“研究性学习”的应有功能大大窄化。
通过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使我对做好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不是一个普通的课程,它需要我们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只要大家团结一心,那么课题的研究就会事半功倍,所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努力与大家合作,协作帮助他人,要有集体荣誉感,不要有事不关己的消极态度,要主动合作,这样,研究性学习才可以顺利完成.通过上学年的研究性学习,在这下学期的课程研究,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研究性学习是个实用的课程,对我们影响很大,它能够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这门课!
本次研学,我主要是负责拍摄照片,寻找图片,虽说没有像其它组员一样东走西走,那么辛苦,依旧有尽力的寻找资料,本次研学,我深刻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中,我们组员各自的负责自己的事情,然后又一起合作,让我收获了很多,我了解到了一起合作的快乐和好处,采纳别人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工作更加的容易完成。此外,搜集到一些资料,可以在讨论中得到能力的提升,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觉得我得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但我还是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要更加的努力去改进,不能很好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是我自己缺点,但我会改正,这样就有利于我自己以后的发展,其实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不可以做的,只要自己有信心,有决心,那么就可以完成了。我知道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了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现实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借此机会,我更深一层了解了网络的两面性对于今后对网络的使用有了一个更合理的计划安排。我们对网络的使用要小心,毕竟外在因素只是一定影响,内在因素才是一切的主旨。我们研究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大家能够健康的使用网络。
采访过程遇到的问题还有解决的办法加感想
我们采访时人来人往的确是很热闹,但是我们却不觉得他们会是多么的想接受我们的采访,人们虽然是到处都是,不过他们经常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说不想接受,这的确让我们很是头疼,有的组员说不如给每一个接受采访的人一件礼品,但我作为组长,我就说,研究性学习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去完成,不然就显得很没有价值了,所以我们都不用这个方法,因为这是不对的,这其实根本就不是研究,简直就是在搞推销,我们可不是推销员,只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做,那样的研究才有意义,所以我们就令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大家想了很久,边采访边想,有人提议说,不如对一些长相比较老实的人去采访,这样或许不会那么浪费时间,被拒绝的几率也就小很多了,还有一位组员说,去一些接近校园的地方,那里应该会有比较多的学生走过,所以我们就按着这两个我们认为会行得通的方案去做,经过努力,我们有了收获,因此,我们今后的采访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路线,可以知道我们去做,使计划顺顺利利的完成。
其实在这之前,我们的问卷出得还真是不容易,因为有很多都是不同意见的,我不同意你,你不同意我,这样就很难统一了,我作为组长的,希望组里可以很顺利的完成每一件事情,所以我说,公平一点,举手投票,虽然大家都知道举手投票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明的办法,但因为我是组长,当然是我说了算,只要行得通那就可以了,以这样一个形式去选题,还真是畅快,本来一直都在浪费时间,但这一次很快就做完了,我们都很高兴,虽然之前大家都不同意对方的,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我们更加的团结了,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团结起来,即使是不同意别人的说法和意见,我们都要民主去看待,也要听从领导的人的指挥,这样事情才会进行得顺顺利利,但意见还是要提,不同意还是要说,不然的话就不能使任务完成,我们的目标就是,向着我们的任务,勇往直前,不怕艰难。后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终于成功地进行了采访,对于这一次采访的结果,我特别的满意,因为我们采访的那个老师回答得特别好,这次采访能成功,也是在指导老师的领导下才完成的,所以我们特别的感谢指导老师。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小组当中遇到了许多疑难杂症,在困难面前,我们并没有对研究的课题所失去信心,在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我们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同时,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之下,我们也解决了小部分问题,大家纷纷动手。这次学习使我们走出教室,面向社会,培养了我们的交际、表达等能力;在上网、去书店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搜索能力、查阅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在提升合作能力的同时,又增强了团队精神,使我们的道德修养得一进一步完善。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为我们今后步入社会这个大舞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我们更加充满信心。
给广大使用网络的青少年的意见
在上网前先想一想自己应该用电脑去做什么,然后列出一张比较简单但不会乱的表,那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想该做什么(在电脑前)。很多人都说自己在电脑前面发过呆,而且一发呆就是一个上午或下午,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样做很有必要。
自觉控制好上网时间,多用与学习上,而在游戏上尽可能的避免沉迷,只要能够告诉自己我不能玩那么久,不然成绩会下降,然后联想到成绩下降的后果,这样对于抵制沉迷网络游戏的确会是有帮助的。(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的学习方式,适度娱乐能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能量。然而过度沉溺于网络娱乐资源(如网络游戏、在线聊天等)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我们身边都能看到一些沉迷网络的人,或许有些就是我们的同学或朋友或亲人,我们当然感到很悲哀,因为我们很难帮得了他们,所以,我们也不能让自己掉进这个坑里。)
我们通过采访一些家长还有一些大人,了解到他们的孩子有的会是很喜欢玩电脑,总是不吃饭,仍然玩。我们对于这样的情况,通过讨论,得出这样的解决办法—家长方面:引导孩子(青少年)接触其他新鲜的东西,或者带他去旅游散心,或者带他回家乡休息休息,让他能够更多的接触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电脑中,教他一些有趣的工艺或者其他的技能,让他喜欢上家长所教的,配合家长,那样就能够减少其对网络过度使用和依赖。
网络只是一个工具,是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青少年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和现实空间,让自己有忙的地方、时间和内容,例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看新闻来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通过网上的比赛来扩充自己的知识,或者上一些学习网站来辅助自己的学习。上网的目的是调节心态。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络上找个知心的朋友谈谈,心情可以变得轻松。我们要着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与提高你们的自控力。让自己做网络的主人,让网络成为自己手中有用的学习工具。
第三篇:浅析互联网之利弊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21世纪,是一个虚拟时代;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通过互联网学习,工作,交流,获取和传递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从天文到地理,从城市到国际,从深水到太空,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无奇不有。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各国的新闻杂志,获知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时事要闻,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增广见识,开阔眼界。在当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时间去各地亲身游玩,放松自己。可是,在网络里,有各种娱乐性的游戏消遣,可以欣赏幽默的动画,flash,可以点播音乐,观赏电影……从而在丰富的网络中感受生活的丰富。
但是,A coin has two sides.很多学生出于对学习的厌倦,为了逃避他们认为“枯燥”的学习生活而选择了“精彩”的网络世界,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良网站屡禁不止,不良信息泛滥,网络资料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据统计,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
小学的时候我老爸就给我买了电脑,老爸从来不会怎样强硬地制止我上网,只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定:平时每天不可超过两小时,假期每天不可超过四小时。他要我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自己控制自己。那时,我学会了自控。经常会有人问我:你觉得上网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对上网的好与坏确实比较难说,也不能妄下结论,一言蔽之。我认为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克制自己,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凡事有度,无度则无序。比如学生上网聊天,能在网上交朋友,能与朋友谈学习,谈做人,谈一些不愿与老师、家长谈的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一味地沉迷于网聊和网络游戏,影响和耽误学习,这就有违初衷,本末倒置了,这是极不可取的。若是接触不良的色情,暴力等信息更是具有危害。在我的周围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上高中时,某高三学生高考前一个月半夜爬墙出去上通宵网,结果学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进入大学后,我寝室里的一位室友大学里除了睡觉几乎就是上网,整天吃泡面,搞得面黄肌瘦,整日精神萎靡。而我是绝对不会这样的,虽然偶尔我也会上网打打游戏,但从不会上瘾,只作学习之余的调节。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克制力,因为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
网络是充满阳光的精灵,还是黑暗中的幽灵?说它有益,是片面的;说它有害,也不是绝对的。网络就像大海。在平静的时候,人人都会赞叹其美丽与神奇。但普希金曾这样对大海说:“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所以,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控与自制,对外界能抵制诱惑,关键在于自己;同时呼吁:驱逐网络垃圾,净化网络天空,还我们一片洁净的网络空间。
《[注意]浅析互联网之利弊
第四篇:科学技术之利弊
科学技术之利弊(辩论会)
正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反方: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却说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抱憾败北。傍晚时分,马来亚大学又要与世新大学一决高下。只见灯光下,两队人马,一字分排两边。此番较量,为得是“科技的发展会促进还是回抑制人的全面发展”。马来亚大学乃正方,毕竟上届冠军,看得出几分自信来。一员女将站出来叫阵道:看看历史,从印刷术到造纸术,从文字处理器到网络咨讯的共享,使人的智力得以深化,此乃人文动力;从人的精神价值上而言,科技让人摆脱了贫穷的笼罩,网络科技资讯带来了第四波民主与人权的思考,在生理上从抗生素到器官移植,从水利灌溉到生物品种的改良,都为人类舒缓了一次次的危机,当科技发展带来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价值的深化、广化和优化的时候,对方辩友还能说科技发展抑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吗?此将性烈,唤作甘彩珍。世新大学出来迎战的乃女将黄靖雯,性情温和,语速和缓:我们承认科技促进了人的发展,可是科技满足了人的欲望的同时,经常是促进了一面又抑制了另外一面。因此科技对人类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全面的,就好比一个学生好多课程都拿了满分,有一科得了0分,即便他比以前是进步的,但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全面进步的。双方攻守相宜,大战有些回合。只见正方飘忽不定,暗藏玄机;反方以静制动,居高临下。不多会工夫,反方庄智凯和正方陈锦添便战作一团,难解难分。庄智凯问:“在马来西亚教育中,小学生被规定要学习心算,而不许用计算机来做答,这是为什么呢?”陈锦添道:“因为朝向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先学心算,再学计算机,慢慢地向越来越多领域学习,从局部走向全面。”庄智凯言道:“对方辩友,我们知道,不要让他们用计算机而用心算,是怕他们使用计算机而使心算能力就下降了。”陈锦添道:“我们知道心算能力很重要,计算机更重要,所以我们两者都要学习,先学第一步再学另外一步,当我们把这个局部越来越扩大的时候,就是朝向全面发展。”这陈锦添连接两招,还不罢休,借机回击:我问你,我们今天是不是要效仿塔利班政府禁止人民上网,才会像对方所说的人们方能全面发展呢?庄智凯笑答:我们谈的不是要不要科技,如果这样我们今天就不用谈。我们谈的是科技对我们全面发展带来的问题。转而追问: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失业问题,人的一些功能衰退问题,到底算不算问题?陈锦添道:我今天就承认科技有一些小小的流弊吧。庄智凯问:小小的流弊是何意思?陈锦添道:就是说它本身可以通过科技来解决,而且还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庄智凯问:要不是科技发展带来这些问题,它为何又要解决问题呢?好一番唇枪舌剑,只听得众人大笑不止,掌声不断。却说这战,在场面上双方平分秋色,各有招式。各路执法琢磨了有些时候,最后判定反方世新大学胜出,毕竟赢了上届冠军,尚有几分激动。不过,要与中山大学争夺桂冠必免不了一场生死殊搏。科学是中性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与人类只能危害社会。
从1995年起,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利弊就越不容忽视。由于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冲击原有的教育模式,带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虚拟教育势在必行,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去年,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十分重视,有可喜成果:19个区县建立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传播中心,200所校园建成;做到校校都有计算机房,计算机课被列为初中必修课。但发达国家是不是一些中学都像人大附中那样高投入呢?况且我们是穷过办大教育,一些学校刚刚甩开基础薄弱的帽子。人们都求新,求大,求全的思想,试想下,如果类似的信息化建设一拥而上,盲目发展,专业人员,教育资源匮乏,信息话建设只能作为形象工程门面,不仅不能把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也扰乱了正常教学模式。网络教育不是万能的,仅靠它就能够解决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就能够解决素质教育问题。如果盲目发展数字化学校,学生携带电子图书上学,打开笔记本电脑上课,没有丰富的教育软件资源,只能浏览不能引起兴趣题库,学生也只好玩游戏,产生了电脑滥用和网络教育的负功能。只有讲求实际效果,利用新技术实现最佳教育,才是关键。当前,远程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加强远程教育科学研究,在通用性,实用性上需要下工夫,真正发展远程教育时空自由,资源共享,便于协作等优点。
正方: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反方: 科技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在能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去发展,发展首先得净化思想,只有没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发展和提高了,所开发出来的高科技开能永久的有益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的和谐!上面说道我们每个人的眼光都看的更高了更远了,这就使得我们看到是只是远处了高出的事物,去探索去追求,忽略了眼前的该做的,就像历史上那些想找长生不了的一些君主们一样,药物是拿来治理疾病的,结果他们去盲目的投资去为了达到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民众,就有了人民现在在电影里看到的宏观场面了,让人心寒的帝王陪葬和那些所谓的世界奇迹。打个比方说,要是每
科技的发展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利:我们可以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在未来可能回连《太阳中心》学会被推翻。在科技发展进步的现在没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每个新人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我们的眼光放的更远了!科技发展弊大于利的事例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2)
科技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在能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去发展,发展首先得净化思想,只有没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发展和提高了,所开发出来的高科技开能永久的有益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的和谐!弊:上面说道我们每个人的眼光都看的更高了更远了,这就使得我们看到是只是远处了高出的事物,去探索去追求,忽略了眼前的该做的,就像历史上那些想找长生不了的一些君主们一样,药物是拿来治理疾病的,结果他们去盲目的投资去为了达到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民众,就有了人民现在在电影里看到的宏观场面了,让人心寒的帝王陪葬和那些所谓的世界奇迹。科技的发展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利:我们可以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在未来可能回连《太阳中心》学会被推翻。在科技发展进步的现在没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每个新人对这个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与生产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观念、行事方式,无论老的经验,还是新的思路,各有利弊,经得起实践考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是正确合理的!”看看历史,从印刷术到造纸术,从文字处理器到网络咨讯的共享,使人的智力得以深化,此乃人文动力;从人的精神价值上而言,科技让人摆脱了贫穷的笼罩,网络科技资讯带来了第四波民主与人权的思考,在生理上从抗生素到器官移植,从水利灌溉到生物品种的改良,都为人类舒缓了一次次的危机,当科技发展带来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价值的深化、广化和优化的时候,还能说科技发展抑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吗~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医疗,我们现在是一个健康的人站在这里当然可以义无返顾的说 科学发展弊大,因为它破坏了环境,让地球负载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可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病人,因为没有科学的发展,没有更先进的医疗措施,面对他们,我们还能说环境保护第一吗?是命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呢。
2:弊大
对自然的危害:
和我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工业产品一样,空调必然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定的负担。几年前,空调对自然的影响主要集中讨论在制冷剂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上,但是这些年,由于制冷剂更新行程的发展,这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未来空调对自然的影响还是体现在能耗这个领域,空调能耗已占我们生活和工业总能耗中很大的比重。能源的开材和给大气环境释放大量的热量,己以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响成的很大的负担,这才是我们长期以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电脑:因为电脑,有了网络,有了网络游戏。所以,青少年无法自拔,荒废学业,无所事事。
汽车:人口膨胀,如果每人一部汽车,人类还有生活空间么? 空调:降低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小了免疫力。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以上这个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时的回答。这两个辩题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这个辩题是不是描述的准确,如果是准确的话,这个的关键点还是如何来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们就不发展了,或者说为了避免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宁可退回原始社会。这当然不对,所以我们发现并揭露科技的弊端是为了扮演一个理性批评者的角色,比如有人发现了佛里昂对臭氧层的害处并没有使人类停止使用电冰箱而是采用了其它的冷媒。人类发现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之后,并没有停止使用相关的燃料,但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来限制温室气体得排放。同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你方的观点就是一个理性得批评者,正是因为一个个理性得批评者才使得人类一次又一次从自我毁灭中得以幸存。这就是你们的立论点。人类的发展总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评者得角色,而言论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证那些批评者德自由,保障人类获得不同意见的权力。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以上这个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时的回答。这两个辩题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这个辩题是不是描述的准确,如果是准确的话,这个的关键点还是如何来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们就不发展了,或者说为了避免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宁可退回原始社会。这当然不对,所以我们发现并揭露科技的弊端是为了扮演一个理性批评者的角色,比如有人发现了佛里昂对臭氧层的害处并没有使人类停止使用电冰箱而是采用了其它的冷媒。人类发现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之后,并没有停止使用相关的燃料,但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来限制温室气体得排放。同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你方的观点就是一个理性得批评者,正是因为一个个理性得批评者才使得人类一次又一次从自我毁灭中得以幸存。这就是你们的立论点。人类的发展总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评者得角色,而言论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证那些批评者德自由,保障人类获得不同意见的权力。
■正方: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力量
人类将毁于科技,还基于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全方位扭曲,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关系、精神领域和伦理道德三个层面
■反方:科技是保护人类最坚固的盾牌,我们相信,科技的不断完善,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更加美好和神秘的境界
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
吴天(正方一辩):首先,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科技的好处不用我多费唇舌,待会儿对方辩友一定洋洋洒洒,然而常常被我们认为的加以淡化甚至忽略的却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同于其他事物,科技的反面锋如刃,利如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刃剑。然而假如您以为人类已经清醒意识到双刃剑的存在,那您就有些过分天真了,当人类一次次自豪地表示,新科技正以最快速度加以应用,而表现出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高效率时,您可曾想过,这同时也意味着对科技负面效应的来不及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正是灾难的发端,科技的毁灭性正体现这种趋势的无以逆转。
第二,现代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变成了达摩克里斯之剑。人类对科技的使用早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经年累月的堆积,使得科技的负作用正随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是科技毁灭性趋势的更深层次危机。
第三,对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达摩克里斯之剑蠢蠢欲动。人类对科技高度信任而产生的主观依赖更使利剑能够任意施威,一触即发,这第三种趋势直接导致了科技是有毁灭人类的力量,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力量。
郑蔚(反方一辩):首先我方要指出科技的负面效用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那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
第二,对方辩友高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困难,却低估了人类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不等于将来也不能解决。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70年代,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一个能源危机,而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微太阳能源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第三,科技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可以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
简安均(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人类有道德法律,但是道德法律管得住科技吗?科学家到公海复制人,道德法律可是管也管不住啊。我方认为,人类将毁于科技,还基于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全方位扭曲,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关系、精神领域和伦理道德三个层面。首先,科技的发展趋势是有毁灭人类社会生活的潜在威力。其次,科技的毁灭性威力,还表现在它对人类生活的不断冲击与毁灭,这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看基因技术,生命科技治疗疾病,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干预自然,制造更完美的人类,但是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今天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张文博(反方二辩):刚才对方辩友大大地夸张了科技所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虽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高科技会带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但是任何科技成果都可能有利有弊,影响并不等于毁灭。
首先科技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其次,如果没有科技,人类早就灭亡。科技是保护人类最坚固的盾牌,我们相信,科技的不断完善,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更加美好和神秘的境界,所以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付欣(正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对方辩友果然洋洋洒洒大谈科技的好处,可是科技的好处我方也并不否认啊,只是对方辩友你真的认为,水能载舟,水就一定不能覆舟吗?第二,对方辩友说,人类是有理性的,但是有理性不代表不灭亡,下面我将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出发,论证我方命题。
第一,科技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个人对科技生活的追求与依赖并非什么大问题,问题是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
第二,科技的毁灭性趋势突出表现在科技被神化,而大自然却被工具化,正是科技,让人类不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正是科技,让人类觉得手中握有新的上帝,而不断地把大自然工具化。然而,当自然秩序被打破,请问人类将立于何处?
吉星(反方三辩):刚刚对方辩友把一切错误都归罪于科技,是片面的,是没有真正理解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科技不是水,人类是可以控制科技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消极的一面。
下面我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我方的观点。第一,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中新网消息,机器人首次在中国协助进行微创外科手术;《自然》杂志报道,细胞大小的一只纳米牛终于诞生了。以上这种种由科技带给我们的成果,把人类推向一个更加繁荣的起点。
第二,以目前的高科技来解决我们现有的问题,毋庸置疑的,许多问题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迎刃而解,小到垃圾已不再污染环境,大到能源危机已不再令人担忧。
第三,人类在若干年后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信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想象不到的,就像石器时代正在钻木取火的人类一样,他们不可能想象得到,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有了煤气和电嘛。人类不会毁于科技,反之科学只会使人类越来越进步。
交锋
■正方:看看今天的基因技术,已经在冲击伦理道德这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您怎么办?
■反方:人类可以控制科技,人类不会毁于科技
陈晓欢:请问对方辩友,今天谈“将”是不是谈趋势?
王青梅:我们当然是在谈趋势,而我们所说的趋势是基于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找到我们的依据来谈的将来。
简安均:谢谢对方同意我方观点,谈将来当然要看趋势,以现实做基础,以趋势做判断,科技的毁灭性趋势,对方辩友怎么看不到。
吉星:可对方辩友就是忽略了历史,我们要从历史的方面来证明科技不会毁灭人类。
付欣:对方辩友那个叫趋势吗?对方辩友那个叫做看着历史对未来的幻想。
郑蔚:对方辩友,我方至少还把我方的推断基于历史,而对方辩友却做出凭空猜测,难怪对方辩友会用这种不科学的方法得出这个不科学的结论。
吴天:我方明明是立足现实看趋势,对方辩友为什么看不到呢?请问今天的科技都独立发展了,这还不是毁灭趋势吗?
王青梅: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股市的评估,难道你可以不看过去的历史数据吗?
陈晓欢:对方辩友,今天不断告诉我们,科技有多好,可是好坏并存难道不可能吗?好坏并存难道不能毁灭吗?
郑蔚:我方并不否认好坏并存,但是我方认为的是人类可以控制科技,人类不会毁于科技。
简安均:对方辩友如果真的认为人类可以控制科技,请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控制。
王青梅:对方辩友一直在罗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而且一直还在诉说基因技术的危险,完全忽略了基因技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基因技术一无是处,那为什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还要花十年的时间,用转基因技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朵能发光的“胡奇花”?请你做出解释。
陈晓欢:我们并没有否认科技带来的好处啊,可是我抱你的同时,我就不能刺你一刀吗?我抱你一下,跟我刺你一刀有矛盾吗?
郑蔚:对方辩友至今为止,一直在回避我方提出的问题,如果人类将会毁于科技,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新加坡政府所实施的科学技术五年计划是在加速这种毁灭?
简安均:实施科学计划跟人类将毁于科技并没有矛盾啊,我们今天站在这边,我们就是要了解这个趋势,对方辩友还没有看到这个趋势,为什么要侃谈趋势以后的问题呢?
王青梅:那对方辩友的意见就是说,科技既然一无是处,那咱们是不是应该停止发展科技呢?
付欣:对方辩友的逻辑真奇怪,一方面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又在问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不会走就想要跑,真是奇怪啊。
郑蔚:我方觉得对方辩友更是奇怪,一方面,一边说人类将会毁于科技,一方面又不放弃科技,要继续发展科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吴天:不是我们自相矛盾,是因为人在趋势下,不得不低头啊,看看今天的基因技术,已经在冲击伦理道德这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您怎么办?
王青梅:我想请问对方,具有科学素养的四位辩手,既然科技将毁灭人类,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刻苦地学习科技知识呢?
总结
■正方: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反方: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王青梅(反方四辩):在此我要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三个严重的错误:第一,以点概面。片面强调和无限夸大了科技的负面效应。
第二,断章取义,因为科技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断言科技将毁灭人类,完全忽略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对科技起到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第三,对方是在以停滞的眼光看事物,只指出了科技现在存在的问题,而我方则是以发展的观点指出了科技具有创新性的本质,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新更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将就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人类是有理性的,否则就不会有科技的诞生,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第二,科技是可控的,在这一点上,我方已经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此要强调的是,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人类的自律和科技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变成可控的,在人类理性和科技发展的双重保险下,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陈晓欢(正方四辩):首先对方告诉我们,未来的科技有多好,可是今天辩题中的这个“将”字,就是告诉我们,站在今天看明天,而不是站在明天看明天。
然后对方又从历史的角度告诉我们,科技有多少多少好处,我方也不否认啊,可是科技有再多的好处也不能掩盖它带来的坏处,今天这场辩论的焦点问题在于科技带来的坏处是,会还是不会毁了人类,对方辩友却一再王顾左右而言他,立论偏题是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二大错误。
接着对方又天真地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是可以受到人类控制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是科技正在决定政治、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地位,它早已凌驾于一切道德法律理性良知之上,还有什么能控制它呢?
总结我方的观点,首先科技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现在什么人都敢讲科技以人为本,难道为人服务就叫做以人为本吗?其次,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一切以科技优先,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周围世界比比皆是啊,科技本来只是一种工具,然而当它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时,这样的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毁灭。第三,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只有敢于承认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存在之后,我们才能再对大家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利弊分析
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利弊分析国际经贸学院电子商务071班陈小莉2023207105
一、背景
中国飞人“刘翔”一直以来都是被国人追捧的超级巨星,但最近这个大众偶像竟然也过了一把“追星瘾”。在微博中刘翔“晒”出了自己在世博会闭幕彩排期间与众多明星合影的10张照片。照片中,不乏刘翔与成龙、杨澜、李宁、韩红、黄奕,以及申雪和赵宏博等各界大牌明星的合影,但所有照片的最高位置——微博开头第一张,就是刘翔与刘德华的珍贵合影。对此,刘翔还得意的表示:“真好啊。等着刘天王值了。”
“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2007年,沸沸扬扬的杨丽娟事件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是血与泪的教训至今却让人深省。伦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杨丽娟也不例外。她用13年青春时光去追逐她喜爱的明星。也许杨丽娟认为她是快乐的,也许她很享受这13年追星的过程,所以对此人们似乎也不必过多地指责,但是杨丽娟所追求的“快乐”却是以带给家人痛苦、导致家庭负债累累、家破人亡的结局为代价的,这样的“快乐生活”我们还是不必追求的好。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明星崇拜问题的思考。
二、追星现象的行为表现
明星有是何方神圣呢?所谓的明星即歌星、影视明星等。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对现代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渲染,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娱乐。“追星”是从以前就开始了的,在六七十年代,人们追求的明星是科学家、文学家等,而现在的青少年都喜欢追求影视明星、歌星等。在青少年的心中,很少的一部分人的偶像是自己的父母,也有一些人的偶像是有所成就的科学家之类的人,但更多的人是喜欢当红的明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追星”的观念越来越丰富,在物质生活方面许多人以从众心理为主,尤其是有的同学有攀比的心理,追求时尚、潮流,这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风俗。因此,许多青少年都崇拜明星,“追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些青少年过分迷恋偶像而荒废学业,废寝忘食,用大量金钱购买有关明星的产品,对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青少年出现追星现象的原因
大人们对青少年的追星现象颇为不解,甚至反感,但追星族们对此却振振有词、乐此不彼。这其实与青少年所处的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反映,此时青少年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远大理想的黄金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而偶像是他们理想自我的载体,青少年又富有幻想和创新,当他们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时,就只好借助偶像的崇拜来达到心理平衡和补偿。另一个原因,是青少年为了借追星来摆脱孤独。青少年在自我意识萌芽的过程中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许多事情埋在心里,而追星能使自己感到自由和安全,精神也有了寄托。具体有一些几种原因:
(1)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很多少男少女便是如此卷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在最爱编织梦幻的季节里,编织着未来的理想自我的梦,并从所崇拜的“星”们身上,印证他们的梦。他们追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勾画理想自我的形象,并使这理想的自我逐步成为真实自我 1的过程。所以,他们为那些与他们心目中理想自我形象相似的“星”们,捧出了少男少女最真挚的感情和最热情的崇拜。
(2)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少男少女总想成为社会独特的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喜好,他们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
(3)崇拜心理。青少年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为英俊帅气,女的则青春活泼,外形艳丽;球星也都是英姿勃勃,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在心理学上,前一种崇拜形态可谓表层性欣赏,其特点是欣赏偶像人物的特征。它还可能导致对偶像认识的“光环效应”,把偶像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他(她)有什么缺点,也会被淡化。这就好比在偶像身上镀上一层又一层的金边,使其愈加金光灿烂、光彩照人。
(4)从众心理。在青少年当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四、青少年追星的利与弊
(一)青少年追星的利
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明。„„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
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
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型时期,性的发育正走向成熟,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的影子。在年轻人的眼里,明星是快乐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范。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成为顶尖人物,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
另外,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升学的压力,学生相互竞争的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二)青少年追星的弊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生自控能力差,很难管束自己。一旦坠入追星的迷阵,就很难再逃脱!就比如有一位高中生因盲目地追周杰仑,把他妈妈给他上学的钱拿出来购买关于周杰仑的产品,甚至还买了一套房子住在周杰伦家旁,因而花光了他妈妈给他上学的所有的钱。由此可见,这还能说追星好吗?童年时代是我们学习的最佳阶段,如果把这时间用来追星,就会浪费许多的宝贵时间,从而让我们的童年变成一片空白的回忆!并且,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是非好坏,只是他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点儿成绩。比如名噪一时的刘晓庆,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可后来却因为偷税漏税而沦为罪犯。再比如赵薇,穿印有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而出了洋相。追这样的“星”又有何意思呢?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大问题。假如一位同学迷上了追星,就会大量关于这类的商品,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有项新闻曾任意地对全市的一百多个学生作过此类调查,有94%的学生有过购买偶像的相片、海报、写真集等此类物品,而其中经常性购买的就占57%。我们还了解到外面商店关于此类商品很多,但价钱都很昂贵,像一张海报一般在2元到25元左右,一张CD盘一般在10元到30元左右,而一本印刷精美的偶像写真集就大都在15元、20元、30元„„甚至一本几百元的都有。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说,经常性购买这类物品无疑将大大增加父母、家长们的经济负担。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大都是因为他们长的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称得上是一个超级funs了。而知道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这样做无非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有些人更为可笑,为了自己的偶像居然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张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因为没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而起了自杀的的念头。这样做值得吗?要我说,这样的人就太无知了,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居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太傻了。
五、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明星崇拜
青少年阶段对明星的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非常正常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杨丽娟事件”的发生而对现在青少年的明星崇拜行为大加鞭挞,而应该辩证地看待青少年的明星崇拜现象。
一方面,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大多外表俊美,光彩照人,并且大多都具有一技之长和过人之处,比如表演的才能、歌唱的才能等。青少年对他们心中喜欢的明星狂热地崇拜,享受追星的快乐,成为他们枯燥学习生活中调味剂。许多明星艰辛的奋斗历程、曲折的人生历练,也深深地打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使他们认识到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日之功,都需要付出艰辛。若使青少年将明星崇拜的热情转化为自身奋斗向上的动力,那明星崇拜也不能说就不是件好事。
此外,明星也不专指歌星、影星。著名的学者、专家、为我们所敬仰的、有杰出成就的人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明亮的星,成为青少年追随的明星。现今炙手可热的学者如易中天、于丹等,他们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杰出的口才征服了人们,不都成了万众瞩目和争相追逐的明星吗?所以,青少年对明星酌崇拜,不在于是否崇拜,而在于崇拜的是谁,崇拜的是什么,以及从所崇拜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另一方面,我们反对盲目崇拜。青少年去喜爱一个人,去崇拜、敬仰一个人本没有错,但这种爱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变成非理性的追捧和盲从,会造成心理失衡,损害自己和亲人,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多数追星的青少年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为了追星花费父母大量金钱,更有甚者如杨丽娟,为了追星竟然让父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且始终不思改悔,最终落得了家破父亡的悲惨境地,不能不令人痛惜。这种牺牲亲情,脱离人生正常轨迹的盲目明星崇拜,折射出狂热追星的负面效果,所以说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崇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对青少年时期的明星崇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避免负面效果的发生。
六、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明星崇拜
青少年时期追求偶像和明星崇拜是不足为怪的正常现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自然会从狂热的明星崇拜中冷却下来。但是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就难免走入误区。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也是他们应该肩负的责任。
首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个青少年来说,家庭是他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担当着教育子女的重要任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没有人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这种爱也要有度,如果对孩子过度溺爱、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盲从、一味迁就,就会使他们形成“只让人为我,不懂我为人”的思想,就会导致如杨丽娟不顾父母年迈仍然我行我素的行为。所以,父母对正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进行正确教育、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对他们的正常行为要支持,对他们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要及时制止,绝不纵容,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向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学校教育责任重大。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教育青少年学生,无论是明星还是大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身上的优点。青少年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努力,今日的青少年就有可能变成明日之星。学校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扭转和改变他们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另外,学校教育绝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亲情教育,要引导他们去体会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爱父母、爱家庭、爱亲友的亲情感。
再次,社会教育影响深远。青少年不仅是家庭成员、学校成员,也是社会成员,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只重经济利益,轻视文化素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许多选秀节目,使偶像崇拜成为一种全民运动,青少年观众被卷在里面,极尽激情和疯狂。不能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营造正确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全社会的严重失职、失范。所以,应加强全社会对这些现象的理性思考,政府也要汲取教训,加大对文化活动的合理调整,举办读书会、科技展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杨丽娟事件”只是个案,但是这个极少发生的特殊事件却折射出当前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严重失职。青少年的明星崇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明星崇拜所丧失的自我和亲情。真的希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间悲剧不再重现。明星崇拜要有度,我们要让它成为青少年成才道路的快乐驿站,而不是影响正常轨迹的绊脚石。青少年就如东升的太阳、初成的青松,只有用心去培育,用心去呵护,才能使艳阳挂天际,青松更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