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时间:2019-05-15 09:0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环境等多个方面却出现了很大问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让中国人民继续再安心的生活下去。而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合中国的制度,它告诉我们要科学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作为发展的代价。这样的代价我们再也挥霍不起!我们也要考虑后代人的生活,要有长远的目标,不能自私的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中国将来的发展。要想使中国经济能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大家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发展。在工业,生活中一点点的改进,改进生产,生活模式。将粗放型发展模式转换为节约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关键的是意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厂家商家诚信不到位、老百姓保护意识不到位、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总体处罚不到位。即厂家商家诚为了利益,使用劣质原料及非法添加等;部分消费者追求便宜,缺乏保护意识;监管部门查处力度不足;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不足。因此,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强化对监管者的问责; 强化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法律制订得再多再细,如果不严格执行也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造假行为,就必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让造假的成本远大于造假的收益,进而使造假者望而却步;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文化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和培育文明风尚,进一步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2.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和思想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党必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4.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1、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级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创设一种活泼、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寓教于乐,从实际中充分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2、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和谐校园和文明社区、文明城市等活动,如到敬老院参加护理、参加植树活动、参加救灾捐款活动等,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了解社会、回报社会,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现实途径。

3、结合现实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提高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发挥他们自主认知的功能,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答,让他们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增强现代社会道德价值的辨析。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

一.科学发展观

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结合实际,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2、要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

3、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切实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两两会词典: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1】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制定“十二五”规划,是《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2】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发展现状,既要看到我国发展速度快、发展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任务还很重的一面。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我们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的台阶。3】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我国在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相当突出,这在本质上是发展还不够科学的表现。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也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 就业问题

一 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二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 国家方面。

1,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2,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3,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4,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5,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6,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到私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予以支持。7,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

3.2 教育机构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3.3 社会方面。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3.4 大学生自身方面。1,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2,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3,要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4,培养责任意识。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5,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四、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除了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外,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择业心态到就业上岗全过程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客观认识自己,把准就业定位

人贵有自知自明,毕业生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酬待遇,做到人事相宜,人职相宜和人薪相宜。

(二)增加诚信意识,奠定就业基石

具有浓厚诚信意识的毕业生,其就业的交易成本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职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三)珍惜就业机会,切莫频繁跳槽

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找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就业环境中,毕业生应珍惜就业机会,切忌频繁跳槽。频繁跳槽会严重影响实践知识、经验的积累。

(四)修炼敬业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一个尽责进取、严谨高效的毕业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因此,毕业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毕业生能否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五)认同企业文化,实现角色转换

毕业生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要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行为规范要同企业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这是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

(六)进入岗位角色,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

十六届六中全会

一 主题与内容

主题:此次会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

内容: 为提高对文化强国重要意义的认识,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与基本要求,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写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读本》。本书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映出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 校园文化

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功能: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创造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三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序言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 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第三 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使全名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1)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又分为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

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

一.科学发展观

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结合实际,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2、要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

3、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切实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两两会词典: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1】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制定“十二五”规划,是《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2】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发展现状,既要看到我国发展速度快、发展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任务还很重的一面。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我们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的台阶。3】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我国在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相当突出,这在本质上是发展还不够科学的表现。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也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 就业问题

一 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二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 国家方面。

1,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2,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3,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4,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5,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6,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到私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予以支持。7,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

3.2 教育机构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3.3 社会方面。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

3.4 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2,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

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3,要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4,培养责任意识。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5,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四、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除了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外,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择业心态到就业上岗全过程加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客观认识自己,把准就业定位

人贵有自知自明,毕业生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在应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酬待遇,做到人事相宜,人职相宜和人薪相宜。

(二)增加诚信意识,奠定就业基石

具有浓厚诚信意识的毕业生,其就业的交易成本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职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三)珍惜就业机会,切莫频繁跳槽

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找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这种就业环境中,毕业生应珍惜就业机会,切忌频繁跳槽。频繁跳槽会严重影响实践知识、经验的积累。

(四)修炼敬业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一个尽责进取、严谨高效的毕业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因此,毕业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毕业生能否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

(五)认同企业文化,实现角色转换

毕业生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要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吻合,行为规范要同企业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这是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

(六)进入岗位角色,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生如果被录用,就应尽进入岗位角色,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逐渐积累经验。

十七届六中全会

一 主题与内容

主题:此次会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内容: 为提高对文化强国重

要意义的认识,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与基本要求,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写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读本》。本书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映出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 校园文化

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功能: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创造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三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序言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 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第三 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使全名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1)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又分为理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自主创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走之路。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重要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园囿于大学校园,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

2、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新发明新发现和发明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这要求我们,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

3、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因此,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研究新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新知识的发现,否则就陷入了片面论的泥潭。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战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突破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的必然战略选择。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要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找到真正的切入点。因此,这不但是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其次,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命题选择。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发展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必须强调国家意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升关键产业水平,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立足点。再次,自主创新是破解提升国家竞争力难题的重大部署。当前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促进了科学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

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思想观点,是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和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实施情况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

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始终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定能担当强国富民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 内涵 精神实质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人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

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正如习主席所言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以来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2

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观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经济发展从“黑猫白猫型”到“质量效益型”,再到“环保质量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进一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然这些发展不是盲目的、无科学根据的。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4

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

三、认真把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符合时代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丰富

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全面把握理解科学发展观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损于人的发展。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三是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差距很大,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差距将是长期存在的。通过科学发展,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五是必须正确认识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过程,也不是全国每个地区都把当地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顾各地的条件盲目上工业项目。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六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的内涵。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壮大城镇规模、繁荣城镇经济,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6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不断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实现既好又快的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繁荣农业,做强工业。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完善统筹协调的机制,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建立并完善区域、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 ,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国家利益。加快体制创新,引导好的发展行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四、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反复强调“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创立了科学发展观。使党的理论和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科学发展观的始终。科学发展观的每个组成部分、每个重要观点,都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颇有深意的是,与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都有一项具有净化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具有历史视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每位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用科学指导发展,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读本》

2、《党的十八大报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内涵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内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责任落在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身上。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作者:王旖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01 更新时间:2005-1-7 文章录入:husz ]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中央电大 王旖旎 ( 2004年09月10日)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和精神实质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十七大指出——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内涵和......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这是使中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 第二、这是科学地总结了其他执政党兴衰......

    党课讲稿-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党课讲稿-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教学对象:基层干部、党员;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内涵、核心和根本要求; 教学提示:......

    “五个重庆”建设: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生动体现(共5篇)

    “五个重庆”建设: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生动体现 以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为具体内容的“五个重庆”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