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9:1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名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名故事》。

第一篇:地名故事

大兴寺古庙宇建筑群

大兴寺(又名御晚寺,因康熙皇帝夜宿本寺而得名),坐落于子洲县城西45公里,马岔乡马石畔村(原名御晚村)境内的川道平地上,背临高耸挺拔的太和山,面向缓缓东流的大理河,与宋代威戎城遗址隔河遥遥相望。

大兴寺原名御晚寺,宋朝时期庙宇翻修改为大兴寺,具体来历不详,有碑记,因损坏严重,无法辨别。大兴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古庙群由祖师庙、老爷庙、古佛庙、娘娘庙、财神庙、药王庙、玉皇阁等组成。庙群中最为壮观的是正殿祖师庙,坐南向北,砖、木、石结构,内有真武祖师坐像一尊,诸神若干,壁画生动,廊檐翼然,斗拱交错,上雕飞龙走兽,栩栩如生。正殿前有三庙,琉璃吉瓦,飞檐走兽,极为生动。

大兴寺历史悠久,始建年不详,据出土的宋代十八罗汉雕像(部残),可以证明至少在宋代已有寺观。现存的清康熙年间铁罄一口,康熙三十四年(1965年)铁钟一口,据庙内清乾隆三年(1738年)年碑,《创建娘娘庙碑记》记载:今怀米地交界银州关南有大兴寺一庙,余不知始何年,建自何人。庙有峨峨之太和,前有涓涓之理水,翠秀毓精,淑气磅礴,成神境也。第诸佛众圣庙宇无人咸备,而为此娘娘一殿修理罔闻,历代相传僧宇会长竟无人思念及此,只有比僧修性于众功德主。皇上明圣,五谷丰登,民康物阜,日夜思量,寝卧不安,念十生之德,弗残乾元答报之诚,未可或阙。暨左右各庄功德会长同心协力,募缘十方,共施资财,集石砌砖,并券殿宇,金妆圣像创有立功造万民无疆之福。还有重修太和山碑石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文革期间,大兴寺古建筑群遭到严重破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修关公,药王、娘娘、佛殿等。近年来又新增四大庙宇,即祖师庙、财神庙、药王庙、老爷庙。祖师正殿坐南向北,为硬山式砖砌拱形,琉璃瓦覆顶,面阔三间,殿内长11米,进深9米,内立祖师塑像一尊。其身金光灿灿,其目炯炯有神,显得庄重而不失威严,安详而令人肃穆。殿内立十大元帅,各高九尺许,均系泥塑彩饰像。个个体形魁梧,相貌狰狞。墙上有生动彩绘壁画,正殿前有三庙,老爷庙、药王庙、财神庙均为硬山式,顶覆琉璃瓦,壁画生动廊檐翼然,斗拱交错,上雕飞龙走兽,栩栩如生。

正殿左下,关帝庙,为仿古建筑,面阔两室,硬山式,灰瓦铺顶,飞檐翘角。院内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铸造的一颗铁罄。关帝庙下侧30米处娘娘庙,供奉三教圣母娘娘,庙捏塑像栩栩如生。庙内左侧立有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立娘娘庙时的一方碑石。娘娘庙下侧是大佛殿,硬山式,砖砌拱形,供奉三大古佛,塑有金身,壁画生动、逼真,殿门前堆放残破的18罗汉石雕,复修庙宇时从地下挖掘而来的,现存两罗汉头,且其身分离,是宋代艺术品,雕刻线条粗犷,雄健有力。

烽火台建于太和山之巅,是威戎城的烽火台,烽火台有两层,基座的有12米土台,是子洲境内保存完好的烽火台。台上修有玉皇阁,旧庙荡然无存,只有清乾隆七年(1742年)的一方残碑和一石砌台阶。1990年新修一座小庙。拾阶而上,遥望威戎城尚有旧迹,大理河缓缓流向东方,群山苍苍莽莽,天高云淡,令人扶今思昔,感慨万千。此地确是游人登高凭吊的极好地方。无量寿佛殿在太和山烽火台之东侧系一石结构建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碑,完全用本地产的砂石建筑而成。顶部为八卦攒顶式,用石条搭砌而成,无梁无柱,甚为牢固,是一风格独特的罕见建筑,南北两侧有两副清代风格壁画,画有八个神佛,工笔重彩,形象威严,保存基本完好。内存一块清代石刻,也具有观赏价值。

太和山高耸挺拔,大兴寺金身肃穆,寺观辉煌。地上绿树成荫,清风拂尘;天空祥云缭绕,紫气照山。清晨钟声悠悠,赏心悦耳,荡气回肠;深夜鱼木笃笃,沁人肺腑,心旷神怡。春暖夏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大兴寺庙堂高大壮观,神佛塑像悦目,壁画彩绘耐看,遗物极为丰富特色,环境绿化谐和,已成为子洲县方圆至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处重要寺观,成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塞上明珠。

第二篇:中国地名故事

地名故事

走马埂、嘶马村、槽村、砚凹宕、徐家之名的来历

在我县的漆桥镇,有走马埂、嘶马村、槽村、砚凹宕、徐家这几个地名。在这几个地名中,为什么“走马埂”不叫“走牛埂”?“嘶马村”的“嘶”不是撕开的“撕”?“槽村”的“槽”不是三点水的“漕”呢?又为什么叫“砚凹宕、徐家”呢?原来,这几个地名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在今游山脚下的徐家,不叫徐家,叫山下村,这个山下村有一个很有学问的先生,姓徐,村上的人都喊他徐先生。徐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就连三教九流的书,他都装了一肚子,称得上博古通今。徐先生这样有学问,却仕途不佳,不知怎么搞的,多次参加考试,多次名落孙山。眼看做官没有指望了,就在村上办起了一所私塾,以教书为业,当起了“孩于王”。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徐先生自己满腹经纶,他教的学生也个个知书达理,学识出众。其中有个学生绝顶聪明,学习也特别用功,已经学到了先生学问的十之八九,很有学问了。

有一年,皇帝在全国选拔人才,这个学生考了第一名。在民间,一般称第一名为头名状元,称得第一名的人为状元公。

考到了头名状元可不得了,皇帝在御花园摆酒祝贺,还给他披红戴花骑马游京城,好不得意!回到家里,不但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就 连地方上的大小官员,也一个个赶来巴结奉承。这个学生在功成名就后,没有忘记教他学问的先生,在进京城前,特意到徐先生家向先生辞行。徐先生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参加选拔一科高中,得了个第一名,当了状元公,就要进京当大官,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听说状元公要来辞行,马上叫老婆杀鸡斩肉,办酒招待。徐先生一时高兴,酒席上多喝了几杯,话就越说越多。在送状元公和客人出门时,他拉着状元公的手,叮嘱了又叮嘱。他对状元公说:“中了状元不等于学问到了顶,要记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到了京城还要继续学习,虚心求教,切记,切记!”又说:“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难题,尽管写信来问我。”状元公听了,表面上噢声噢气点头答应.心里头呢不高兴。他怪先生还把自己当小学生,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小看了我第一名状元公,就转过身跟别人打招呼。

徐先生看到学生听了他这番话,这个样子后,知道自己话多失言。原本是好心好意,倒惹起状元公一肚子不高兴,真可谓事与愿违。

再说状元公进了京城,被安排到翰林院,天天接触的是国家大事。这一年,从外邦来了一位使臣,带来一只怪模怪样的大鸟,说是一只吉祥鸟,送给中国皇帝作为进见之礼。这只鸟只有一只脚,尖尖的嘴一勾起来,全身的羽毛金黄发亮,看上去跟老鹰差不多。使臣表面上装得恭恭敬敬,骨子里傲慢得很。这天早朝,他把怪鸟牵到金銮殿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说:“我奉本国国王之命,给贵国送来一只吉祥鸟。不知贵国可有人识得此鸟?会不会饲养?要是这鸟在贵国能养得活,我们就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如果不识此鸟?不会养?我就 把鸟带回去。”又说:“我只在贵国停留三天,如果三天时间之内没有回话,请允许我辞行。”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之内不识此鸟,下次就不来朝进贡了。说完就把大鸟交给旁边的太监,一甩手退出了金銮宝殿。皇帝和满朝文武听了外邦使臣一番话,都掂出了话中的份量,大家的眼睛一齐集中到大鸟身上。皇帝回头问殿前的文武大臣:“众爱卿,谁来说说这鸟叫什么名字?怎么个养法?”问了半天,大殿上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急得一个个涨红了脸。皇帝心里很恼火,心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我有困难了,一个个装死,抬起头来,一眼看到了新选拔的第一名状元公。就指着他问:“爱卿,你可知道这鸟是什么鸟?喜欢吃什么东西?”状元公初出茅庐,脑子里装的都是四书五经,哪晓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听了皇帝问的话,顿时紧张起来,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皇帝气得把桌子一拍,大声喝道:“愧你还是个第一名!一问三不知,有什么用场!”接着又说:“限你三天之内给我答复。答得出来,官升三级;答不出来,削职为民,发配边疆。”状元公一听急坏了,急得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该回什么话好。宣布退朝后,要不是旁人提醒他,还不知要站到什么时候。

回到翰林院,状元公一头钻进书房,想在书中找到答案,可翰林院的书太多太多,找哪本书好呢?他连翻几本没找到一点引子,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忽之心灵,想到了远在家乡的恩师,想起先生在临别时说的一番话,先生一再叮嘱,今后遇到难题尽管去找他,当时听了很不高兴,现在想想还只有去找他。他老人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小时候在他身边读书的时候,就见他书不离手,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说不定先生就识得这种鸟,还能讲出一套道道经来呢。就是不晓的,他也会帮我找书查资料,总比一个人钻在房里乱翻书好。想到这里,状元公心里有了一线希望,立即骑上一匹千里马,连夜往家乡奔来。跑了看到游山头了,走过一条穿心埂后,这匹千里马好端端地两只前蹄腾空跳起,对天长嘶了一声,嘶叫声在山谷中回响。状元公心想,要到家了,叫我不要骑马了,就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牵马向前走。走了一段路,离山下村只有三五里路了,状元公就把马系在一棵大树下的马槽里吃草,然后三步一拜,五步一跪,往村上走去。快到村上了,从状元公随身带的包裹里掉下来一块砚凹,也顾不得捡了。

状元公进了山下村,他顾不得去探望双亲,拍拍身上的灰尘,就直奔恩师徐先生家中。见了先生,未曾开口,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呼“先生救命!先生救命!”徐先生见状元公急匆匆跑来,一进门就磕头作揖喊救命,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他叫状元公起来,有什么事坐下来讲。状元公把外邦进贡怪鸟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当说到皇帝限定他三天之内给答复,答不出来要发配边疆时,眼泪都淌出来了。

徐先生一听,心里有底了,怪不得你毕恭毕敬地来求我,原来你有难了。想起上次临别时的情节,心想借机杀杀他的傲气,就说,你都是头名状元公了,还有不晓得的事?还要来求我?状元公一听,晓得先生怪自己当初临别时的表现了,就说,都怪学生年少无知,请先生不要见怪,指点学生。毕竟是师生,再看到学生急得这付样子,徐 先生的心就一下子软了。徐先生仰面往椅子上一躺,闭起眼睛不说话。状元公一看,心想,先生你知道不知道啊,急得在边上搓手扭脚,但未敢吱声。等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只见徐先生睁开眼睛,对状元公说,你到我书房里,将书橱里顺数第几档、倒数第几本书、第几页看一下,就明白是一回什么事了。

状元听了赶紧跑进书房,拿到书,翻到先生讲的页数上,果然有一幅画,画上是外邦进贡的那只鸟,下面还有解释。原来那东西叫 “独脚金鹰兽,生长在高山炭窑附近的丛林中,爱吃烧红了的木炭。没有烧红了的木炭吃,就是成天大鱼大肉也养它不活”。看到这里,状元公高兴得跳起来,马上跑出来拜谢恩师,因时间紧迫,就立即骑着千里马赶奔京城。

状元公赶到京城,已是第三天的下午,差点误了期限。跨进翰林院,顾不得喝口水,就立即将怪鸟的情况写成奏章,送到皇帝面前。第四天早朝,皇帝当着满朝文武和外邦使臣的面,叫状元公说说“独脚金鹰兽”的情况。状元公站出来,不慌不忙地把鸟的特征、习性及嗜好,说得头头是道。当在场的文武大臣听到这种鸟没有烧红了的炭吃,就活不了命时,个个十分惊讶。他们不相信,鸟的嘴巴有这么厉害,竟不怕炭火烫伤?为了验证,皇帝命太监把“独脚金鹰兽”牵来,又在大殿上架起火炉,点着了满满的一盆木炭。木炭烧得红焰焰的,“独脚金鹰兽”见了兴奋起来,扑扑翅膀,踮起一只脚,一跳一跳向火盆边跑来。一张勾勾嘴真厉害,风快的伸进火炉啄起一块木炭。只见它将木炭叼在嘴上“嘘”了几下,就“咯吱咯吱”嚼起来。满朝文 武看了大开眼界,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皇帝夸状元公知识渊博,当场宣布官升三级。外邦使臣也竖起大拇指,夸中国人了不起。他代表本国俯首称臣,表示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事后,皇帝就问状元公了:“爱卿啊,外邦使臣带怪鸟来进贡的那天,朕问你鸟的名字、习性,你是一问三不知,奇怪的是,三天不到晚,你就能把鸟的特性爱好,说得头头是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状元公不敢说谎,如实把自己急得慌慌无计,骑马回家请教恩师,在恩师的帮助下查到资料的事说了出来。还把恩师如何博学多才,又如何考场失意,一桩桩一件件都说了出来。

皇帝听了对状元公说,你的老师很有才学,人也正直善良,这次你是多亏了他才查到“独脚金鹰兽”的资料,象这样有德有才的饱学之士,应当出来为朝廷效力,可惜当年考场失误,埋没了人才。你回去传朕的旨意,问他愿不愿意“出山”,到翰林院任职,也好为朝廷出力。状元公听了皇帝的吩咐,不敢怠慢,第二天就启程回家传话。见了徐先生,先把“独脚金鹰兽”的习性得到验证,自己官升三级的事说给先生听,一再向恩师道谢。接着谈上正题,说皇帝十分赏识先生的人品才学,特意命他来请先生“出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徐先生听后叹了口气,露出一脸苦笑。心想,自己年轻时考场失意,已经断了入仕做官的念头,如今年过花甲还出去干什么?再转念一想,皇帝特意派状元公来传旨意,要是一口回绝,必定得罪皇帝,还要连累自己的学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于是他就找了个借口,对状元公说,你回京代我向皇上谢恩,就说我最近正忙着给本姓家族修宗修谱,不能脱身。等家谱修好了,再听皇上差遣,请皇上恩准。从前,一个家族修宗修谱是一件天大的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阻拦。

这样,状元公就回京,把徐先生的意思向皇帝说了。

先生和学生都受到皇帝的恩宠,被大家看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件事很快在游山脚下传开了。

后来,人们为了沾点皇气,就把山下村改叫为徐家,把状元公千里马走的埂叫做“走马埂”,嘶叫的地方叫“嘶马村”,吃草料的地方叫“槽村”,状元公掉砚凹的地方叫“砚凹宕”,这些地名一直用到现在。

关于这几个地名的来历,另外还有一个传说,事情的经过和前面讲的差不多,但主要事件不一样。那么主要事件是什么呢?主要事件是讲,在夏季的一天傍晚,皇帝和众大臣在御花园乘凉,发现一只乌龟爬在荷叶上,而荷叶没有倒,皇帝就纳闷了,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荷叶都要倒下去,而乌龟比青蛙要重,它爬在荷叶上,为什么荷叶不倒呢?问众大臣,众大臣不知,最后问状元公,状元公也不知,皇帝发怒,要治状元之罪,状元公打马回家问老师,老师让他去找书,书上有一幅画,画上画了一只乌龟蹲在荷叶上,下面有解释,说这只乌龟有一千多年了,为什么呢?说“千年龟,轻如灰”,所以它爬在荷叶上,荷叶不倒。状元公回京复命。最后发生的事就和前面讲的一样了。

双牌石之名由来

高淳南边与溧水县交界,在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叫双牌石。那么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双牌石呢?

原来,高淳和溧水原本是一个县,五百年前是一家。到了明弘治年间,才经朝廷批准,划溧水西南七乡另建高淳县。朝廷批文中只笼统说划出溧水西南七乡建县,没明确交代两县在什么地方分界。因此,在具体划分时,双方就产生了分歧,意见不能统一。争来争去,矛盾闹大了,一直闹到应天府。府里派人下来调解,想在两边做做工作,把矛盾解决。他们在听了双方的意见后,再到实地一察看,也觉得要分得公平合理,确实困难。过去乡与乡的界限本来就不分明,县界怎么确定?调解纠纷要一碗水端平,不能亏待哪一方。想来想去,还是把双方代表召集起来,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办法提了不少,不是溧水不同意,就是高淳不同意,最后确定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先让两个县各自准备一块界牌,在约定的时间,由知县亲自带上界牌从县衙出发,双方对面走来,到什么地方碰头,就在什么地方立碑分界,并且要求知县和界碑要在一起,要人不离碑,碑不离人,由应天府派人监督,以示公平。

当时高淳是新建的县,知县是上面派来筹建县衙留任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派个手下的人去置办界碑,没有交代具体的要求,手下的人认为,做界碑要用大石头,结果买了一块又大又厚的石板,至少有一二百斤重,写上“高淳县界”。到了约定时间的那天,这位 知县叫人牵来一匹马,打算骑马而行。等到把界碑抬出来一看,这么大的一块石头,马哪里能驼得动?只好抬。他叫轿夫抬着界碑,自己坐到界碑上面,向溧水方向走去。那时候从高淳去溧水,一路上山连山坳连坳,只有弯弯绕绕的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四个轿夫抬着一块大石头,外加一个百把斤重的县太爷,就是走在平地上也吃不消,更何况走山路呢。才走了十多里路,轿夫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歇番。这样走一阵停一阵,走走停停,越来越慢。知县心里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只有不停的给轿夫鼓劲。

再说溧水知县是老资格,办事老练。他特意请石匠开了一块小巧巧的石板,上面写上“溧水县界”四个字。出发的这一天,叫手下人牵来一匹高头大马,将界牌绑在马身上,自己脚一蹬跨上马背,骑马向高淳方向而行。两位知县,一位坐轿,一摇三晃慢慢吞吞;另一位快马加鞭,飞奔向前。两人相遇时,溧水知县已走出县城六七十里,而高淳知县才离开淳溪镇三四十里。高淳知县明知吃亏,也只能哭脸装笑脸,硬硬头皮将界牌就地埋下。从此,在溧高边界上,就留下了一大一小两块石碑。

界牌的南边是高淳的漆桥乡,北边是溧水的和凤乡。埋界牌石的地方早先是一片荒山秃岭。民国时期修公路通汽车,有条从首都南京通到安徽建平(今郎溪县)的京建国道从这里经过,在这块地方设了个停车招呼站,才使这个荒山野岭有了生气。后来,人们开始在山岗上搭棚子开小店,卖些茶水、糕点之类。渐渐地人多了,往日的荒山野岭逐步形成了一个集镇。因为集镇就建在当年溧高分县埋界牌石的 地方,所以老百姓就给它取名“双牌石”。

龙墩头和廿四个望娘湾

我们高淳最大的水库是龙墩水库,龙墩水库因龙墩头而得名。从龙墩头到固城湖的老漆桥河,有二十四个湾,人称二十四个望娘湾。这龙墩头和二十四个望娘湾之名是如何得来的呢?

根据民国《高淳县志》“摭轶”中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之前,在游山脚下的里溪河边,住了一户姓李的人家。李家有一个媳妇,姓虞,人称虞氏。虞氏因为喝了带有血丝的屋檐水而怀孕。经过十月怀胎后,虞氏产下了一条五色小蛇。李家里人认为是怪胎,没有声张,就悄悄地将这条五色小蛇倒进了里溪河里。对外声称媳妇生了个死胎,就默声默气了。

再说这条五色小蛇被倒入里溪河后,在里溪河里游来游去,每当虞氏来里溪河边淘米洗菜,洗衣浆裳时,这条五色小蛇就在虞氏面前来回游动,前后翻滚,象淘气的小孩子玩耍一样。奇怪的是,每当虞氏来里溪河边洗东西时,两个乳房就被奶水涨得生痛,虞氏看看四边没人,就解开衣襟,掏出奶头向水中挤奶。奶水一滴一滴地滴到河里,正在河里游来游去找东西吃的五色小蛇闻到奶水的香味,就立刻从远处向虞氏游来。俗话讲“猫养的猫疼,狗养的狗疼”,虞氏看到五色小蛇,想想这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不由得鼻子一阵发酸,两眼泪花滚滚。虞氏看到五色小蛇一边摆动尾巴,一边吞吸奶水的调皮相,觉得又可爱又可怜。虽说人蛇异类,但毕竟母子连心。虞氏呆呆地看着水中的五色小蛇,一边掉眼泪,一边不停地向水中挤奶水。看到有 人来洗东西,才匆忙掩好衣襟,将五色蛇赶走。

从此,虞氏每次到河边洗东西,五色小蛇就要游来向娘讨奶吃,没有一次例外。时间一长,李家媳妇给蛇喂奶的事被多嘴的人传开来,引起种种议论。风言风语传到李家公婆耳朵里,老两口恼羞成怒,将媳妇一顿骂,还逼她非把五色小蛇打死。虞氏想,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怎么忍心对它下毒手?想来想去,只有把五色小蛇赶走了事。可是五色小蛇不知个中世情,怎么赶也赶不它走,搅得虞氏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她怕事情这样拖下去会惹怒公婆,得罪丈夫,今后在李家的日子不好过,只好横下一条心,依公婆的意见,准备狠狠心将五色小蛇砍死。

这天,她在篮子里放了把锋快的菜刀,象往常一样到河边洗东西。刚蹲下去,五色小蛇就游来了,向她摇头摆尾讨奶吃。虞氏没有多想,很快从篮子里抽出菜刀,咬咬牙,闭着眼,向五色小蛇砍去„„也是五色小蛇命不该绝,这一刀砍下去没有砍中要害,只砍掉五色小蛇的一段尾巴。这条五色小蛇被砍掉尾巴后,痛得在河里翻腾,把河底的泥浆掀起几丈高。河泥不断飞向河边,很快在河边堆起一座小山。虞氏吓呆了,不知往哪儿躲好,一眨眼工夫就被埋在泥土下面,再也没有爬起来。受伤的五色小蛇在河里翻江倒海的折腾了三日三夜,等它冒出水面时已完全改变了模样。它变得身长数丈,两只眼睛凸出来象铜铃,头上一边长出一支尖尖的角,身上披满了厚厚的鳞甲。五色蛇变成了一条秃尾巴的青龙。秃尾龙看到里溪河边堆起一座高高的山岗,一下子不见了天天来喂奶的亲娘,知道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竟 亲手害死了生它养它的亲娘。它绕着山岗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抬头嚎叫一声,一头栽进里溪河中。

秃尾龙顺着里溪河向丹阳湖游去,每游出去一段路就要回头看一眼河边的山岗;而每次转身回头,就要在河边留下一道港湾。它一路回了二十四次头,留下了二十四道湾。

秃尾龙通人性,时刻不忘娘的养育之恩,称得上是个大孝子。每年清明节和十月朝,它都要回来一次,到母亲坟头祭扫谢罪。每当这个时候,村里人只要看到东北方乌云翻滚,就知道秃尾龙将要出现。秃尾龙一来,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雨雪冰雹乘势而来。里溪河里的水被大风掀起几丈高,洒向两岸;白花花的鱼虾撒满一地,活蹦乱跳。风暴过后,村里的大人小孩就拎起篮子,挑上竹筐,到河边捡鱼虾。村民们把这看成是秃尾龙对家乡人的回报。

村民们被秃尾龙对娘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就把里溪河边的那座埋虞氏的山岗叫做“龙墩头”,把留下的一道道港湾叫做“二十四个望娘湾”。

平丞相造漆桥

在漆桥镇漆桥村老街的南边,有一座三个孔的石桥,叫漆桥,镇名就由此而来。一座石桥,上面一点油漆的印迹都没有,为什么叫它漆桥呢?原来,在建石桥的地方过去有过一座木桥,上面刷了红漆,红通通亮堂堂,所以叫做“漆桥”。那么,是什么人在这个地方造座红漆堂堂的木桥呢?

据民国《高淳县志》和旧《溧阳县志》记载,这座桥是汉代一位姓平的丞相所造,还跟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次影响很大的宫廷政变有关。

平丞相姓平名当,汉代平陵(溧阳县的旧称,当时高淳属平陵)人,汉成帝河平年间中进士。成帝刘骜见他对《尚书》很有研究,就派他去治理黄河,负责河堤工程管理。他工作勤勤恳恳,为官廉洁奉公,受到百姓爱戴,朝廷器重,官职一升再升。哀帝刘欣即位后,被提拔为丞相,辅佐治理天下。当时,朝中有个叫王莽的皇亲国戚,依仗他姑妈是皇太后,当上了大司马,把军权抓在手中。王莽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抓到军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想篡夺皇位,自己当皇帝。他生性刁猾,两面三刀,把朝中一班文武大臣笼络在自己身边,势力越来越大。哀帝当不下去,被迫将皇位让给了年幼的平帝刘衎。王莽哪把平帝放在眼里,朝中大事小事没有他王莽点头就不行。当时,平当虽为丞相,但实则无权。他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并预感到刘家的江 山总有一天要被王莽夺去,天下迟早要大乱。平丞相审时度势,想想自己也无回天之力,又怕受害连累家人,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京城,带上一家老小直奔平陵老家。回家乡后,先住在平陵县城,后来迁到到游山脚下,在现在的漆桥村南住了下来。这里倚山临水,土地肥沃,是居家的好地方。他把家安置在一条山河旁边。河里的水很清,饮用灌溉都很方便。当时,溧阳县治固城已经是一个集市了,人们过河赶集、劳动耕作,要撑木筏过渡,十分麻烦。平当把这事放在心上,过了些日子,就派人买来木料,请来手艺最好的匠人,亲处设计,在河上造木桥。匠人用木头打桩架梁,在梁上铺上木板,两边竖起雕花栏杆,造起了一座长约3丈、宽约1丈,既结实又好看的木板桥。木桥建成后,深怕日晒雨淋受损坏,就从上到下整个儿刷上了一层红漆,老远就能看到,大家都叫它“漆桥”,把这条河叫做漆桥河。

漆桥建成后,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后来,人们就在桥南桥北建立店面和住宅,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就是现在的漆桥村。

再说平当离开京城不久,王莽果然篡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王莽登基后,陷害忠良,鱼肉百姓,平当因未卜先知,躲过一劫,在今漆桥村安居乐业。

平丞相所建造的漆桥,虽是木料建成,却十分牢固。它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几经重建和重修。据民国《高淳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高淳知县胡儒在记略中说,从金陵到吴越东,商民行旅,都要经过漆桥,而这时的漆桥已经塌坏,由漆桥孔氏捐金募工,易木石更梁重建,以便商民行旅。在清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和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漆桥孔氏对漆桥进行过重修。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漆桥孔氏又对漆桥进行过重建。光绪年间,由漆桥孔氏对漆桥进行过重修。

解放后,在1953年,漆桥被洪水冲垮,由政府拨款,在原址上重建,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孔石拱桥。

漆桥虽多次重建重修,但漆桥之名一直延用。人们在重建漆桥时,曾用一块大石料,雕了一尊有一米多高的平丞相全身像,立在桥东边的一座山岗上,以表达对平当这位正直善良老人永久的怀念。在现在的漆桥村,仍有一个地方叫平家池,还有一个地方叫平家圩。

第三篇:杭州地名背后的故事

【杭州的这些地名,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马塍路以前是养马场?孩儿巷过去专卖小孩玩具?西溪又名留下?杭州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的很多地名都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9张图将带您走进杭州地名背后的故事。

孩儿巷

孩儿巷最早的时候叫“砖街巷”,后来因为这里很多人出售泥孩儿,故又称“孩儿巷”。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长居孩儿巷的小红楼,并在这写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不朽诗篇。

三墩

三墩古称兰里,相传孔子学生荀子在这沿河栽种兰花得名。三墩是水乡古镇,三墩之水源于天目山脉,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瓜果之地之称。“三墩”来历说法众多,常见说法是因境内有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而得名三墩。

西溪

西溪是杭州城西,溪流密布,盛产芦花。南宋皇帝赵构南渡之后,经过此处,被这“一曲溪流一曲烟”的美景打动,曾想建都于此,并说“西溪且留下”,西溪因此一度改名“留下”,至今西溪湿地旁边的小镇仍叫留下镇。武林门

武林门跟“武术”没有关系,它是老杭州十大古城门中最北的城门,始建隋朝,宋朝称余杭门,明代改称武林门。据说当时门南面有一座虎林山,吴音承讹,转虎为武,称武林山,所以这座门就叫做武林门。现在的武林门已成为杭州的城市地标,周围都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保俶路

保俶(chù)路因路西侧之保俶塔得名。保俶塔建于吴越时期。传说宋朝灭后蜀、南唐后,宋太祖召吴越国国主钱俶入朝。钱俶惶恐不已,害怕被扣留京城,所以在佛前许愿平安归来。后来钱俶果然从京城平安归来,于是在西湖边造塔还愿,建起了这座保俶塔。马塍路

马塍(chéng)路不叫马塍(téng)路。马塍是古地名,而且确实与马有关。史料记载,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在马塍这块地方养了3万多匹马,称作“马海”,也有的称作“马城”。所以马塍也就是养马场的意思。

河坊街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它曾是古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经贸中心。南宋时清河郡王张俊的住宅坐落于此,故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现在河坊街作为杭州保存较完整的古街,老字号云集,小吃众多,成为了一条著名的旅游文化街。

龙翔桥

龙翔桥得名龙翔宫。南宋皇帝宋理宗在即位前只是地方小官,宋宁宗死后,因为是皇族远亲所以他被奸臣史弥远利用作为傀儡皇帝。在即位前,他被史弥远安排居住在后市街的一个破房子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即位后,宋理宗将这间破房子赐名“龙翔宫”。现在龙翔桥成为了杭州的商业中心。凤起路

凤起路因凤起桥而得名。宋时称新庄桥,建有景灵宫,供奉宋朝祖宗衣冠牌位,南宋皇帝均来此祭拜。宋亡后,元废景灵宫改为教场,清时改名为教场桥。民国20年(1931)年改名凤起桥。凤起路上有光绪年间创立的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杭州女学堂”,现为杭州第十四中学。

第四篇:水浒传地名及故事

1.故事名称: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主要人物:史进 朱武 陈达 杨春 李吉 地点:史家村

少华山 时间:王进离开史家村后

2.故事名称:拳打镇关西

主要人物:鲁达(鲁智深)郑屠(镇关西)地点:渭州

时间:史进结识鲁智深后

3.故事名称: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主要人物:鲁智深 地点:五台山 时间:鲁智深出家后

4.故事名称: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主要人物:鲁智深 史进 崔道成 邱道人 地点:瓦罐寺 时间:时间不明 5.故事名称:倒拔垂杨柳 主要人物:鲁智深 张三 李四 地点:相国寺菜园 时间:鲁智深入相国寺后 6.故事名称:林冲误入白虎堂

主要人物:林冲 高衙内

陆谦 富安 林冲妻儿

地点:白虎节堂 壁岳庙 陆谦家中

时间:林冲结识鲁智深后 7.故事名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主要人物:鲁智深 林冲 董超 薛霸

地点:野猪林

时间:林冲刺配沧州后

8.故事名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主要人物:林冲 陆谦 富安 差拨 地点:风雪山神庙 时间:林冲结识柴进后 9.故事名称:林冲雪夜上梁山

主要人物:林冲 王伦 朱贵 杨志

地点:梁山

时间:林冲走投无路时 10.故事名称:杨志卖刀

主要人物:杨志 牛二

地点:汴京

时间:杨志走投无路时

11.故事名称:智取生辰纲

主要人物:晁盖 吴用 公孙胜 刘唐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白胜 杨志 地点:黄泥冈 时间:五月半

12.故事名称:武松打虎

主要人物:武松

地点:景阳冈

时间:十月某日傍晚

13.故事名称:武松报仇

主要人物:武松 西门庆 潘金莲 武大 王婆 何九叔 郓哥

地点:武大家中 狮子桥

时间:武大死后

14.故事名称:义夺快活林

主要人物:武松 施恩 蒋门神

地点:快活林酒店

时间:武松结识施恩后

15.故事名称:血溅鸳鸯楼

主要人物:武松 张都监 蒋门神 张团练

地点:鸳鸯楼

时间:武松刺配恩州后

16.故事名称: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主要人物:宋江 晁盖 戴宗 李逵 花荣 黄信 吕方 郭盛 燕顺 刘唐 杜迁 宋万 朱贵 王英 郑天寿 石勇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白胜 张顺 张横 穆弘 穆春 薛永 李俊 李立 童威 童猛 侯健 地点:江州

时间:宋江戴宗入狱后 17.故事名称:三打祝家庄

主要人物:宋江 晁盖 杨雄 石秀 时迁 李应 杜兴 扈三娘 祝龙 祝虎 祝彪 栾廷玉 祝朝奉 扈太公 扈成 花荣 李俊 穆弘 李逵 黄信 欧鹏 杨林 林冲 秦明 戴宗 张横 张顺 马麟 邓飞 王英 白胜 解珍 解宝 孙立 孙新 顾大嫂 乐和 邹渊 邹闰 吴用

地点:祝家庄 登州 梁山泊

时间:时迁在祝家庄被捕后 18.故事名称:连环马

主要人物:呼延灼 徐宁 韩滔 彭玘 宋江 吴用 秦明 林冲 花荣 扈三娘 孙立 朱仝 雷横 穆弘 黄信 吕方 杨雄 石秀 欧鹏 郭盛 李俊 张横 张顺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杨林 汤隆 晁盖 孔明 孔亮 李忠 周通 鲁智深 杨志 武松 施恩 曹正 张青 孙二娘 柴进 凌振 解珍 解宝 地点:梁山泊 青州 时间:朝廷征剿梁山泊时

19.故事名称:曾头市

主要人物:晁盖 林冲 呼延灼 徐宁 穆弘 张横 杨雄 石秀 孙立 黄信 燕顺 邓飞 欧鹏 刘唐 阮小五 阮小二 阮小七 白胜 杜迁 宋万 曾长者 曾涂 曾密 曾索 曾魁 曾升 史文恭 苏定 地点:曾头市

时间:梁山马匹被曾头市劫走后 20.故事名称:智赚玉麒麟

主要人物:卢俊义 宋江 吴用 李逵 地点:北京城 金沙滩 时间:晁盖死后 21.故事名称:大聚义 主要人物:108将 地点:梁山泊

时间:攻下东平,东昌后 22.故事名称:受招安 主要人物:108将 地点:梁山泊 汴京 时间:大聚义后 23.故事名称:张顺归神 主要人物:张顺 宋江 地点:杭州涌金门外 时间:征方腊时

燕青等

第五篇:中国最美地名故事奖揭晓

中国最美地名故事奖揭晓

天水麦积山 伏羲庙获殊荣

天天天水网讯【记者何郁】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承办的“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网络征集活动获奖作品日前揭晓,天水胡昌珊选送的《“东方雕塑馆”——麦积山》获得一等奖、《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获得优秀奖。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新地名不断产生,老地名不断消亡,为进一步落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保护传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光明网举办了“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网络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最美地名故事,部分优秀作品将被收录出版。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征集中,光明网共收到了3600余份参选作品,通过专家评议、网络投票,最终产生“中国最美地名故事”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5名、优秀奖60名,优秀组织奖6名。

【获奖作品】

“东方雕塑馆”——麦积山

作者 / 胡昌珊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麦积烟雨”。

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距市区45公里处,海拔1671.4米,山高142米。地处秦岭山脉西段北麓,由第三纪砂砾岩构成。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地壳抬升,径流下切,风化剥蚀,形成奇特形貌。基岩裸露,呈砖红色,夹有薄层砂岩及含泥砾岩,大体为水平层。山顶呈棱锥形,林木覆盖,丹崖畔古松倒挂,其南面至西南面中腰突出,山根凹进呈85°倒倾角。在周围群峰环抱中,麦积居中,一秀突起,状若仰莲,奇特别致。源于东南天池坪和南部香积山的永川河,经由麦积山前后向北流去,注入渭水。沿河有公路直通山下。由于地处南北分水岭之北侧,因此地理环境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的特点,南方的秀丽妩媚和北方的雄浑豪壮的自然景色兼而有之。环境幽雅,气候宜人,崖壁高峻而规整,虽居林区而又距城镇不太远,是建寺礼佛的理想境地,故而古人择其地营造石窟。

麦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后秦时期,中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营造或重修,遂成为一个大型石窟群。其间曾出现了几次大的发展高潮,并有能工巧匠和绘塑高手云集,共同创造了巧夺天工的佛教艺术。窟群开凿于悬崖峭壁上,多在20~80米高的壁面,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且有飞栈云梯回环往复,上下相连,惊奇险绝,世所罕见。窟群和栈道形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由于砂砾岩不宜雕刻,故造像多为泥塑或石胎泥塑;又因阴湿多雨,壁画大都脱落,而泥塑却基本完好。中部洞窟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毁于地震,窟群遂分为东崖、西崖两部分。现存自东晋十六国后秦以来历代大小洞窟209个,泥塑及石雕1300余件,包括大小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为我国著名的早期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艺术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既清新秀丽又浑厚质朴的艺术风格,在北方诸石窟中独树一帜。其洞窟建筑古朴典雅,雕塑逼真传神,壁画生动优美,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麦积山石窟的主要内容包括洞窟建筑、雕塑、壁画三大部分,而每一洞窟往往又是三者结合的艺术整体。此外,还有榜书题记等附属部分。原来各个洞窟大都应有开窟榜题,但后来大都剥落,湮没不见了。

洞窟主要有窟、龛、崖阁及摩崖四种类型。窟和龛共计189个,占绝大多数,大小不等,形式多样。平面多呈方形,少许呈长方形,有平顶、圆拱顶、穹隆顶和攒尖顶等形式。崖阁共有11座,形式多变,独具特色。其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庑殿顶、平顶、廊道式、栈桥式、浅廊式。这些崖阁雄浑壮丽,雕饰奇伟,是研究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雕塑是石窟内容的主体。早期四大石窟中,敦煌为泥塑,云冈、龙门为石雕,麦积山以泥塑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麦积山的雕塑代代绵延不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现存的早期雕塑中,泥塑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在国内众多石窟中无出其右者,因此又有“东方雕塑馆”之誉。在这些雕塑中,倾注了古代佚名匠师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宗教仪轨的束缚,淡化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和恐怖气氛,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雕塑所塑造的虽然都是佛国的形象,但无论是庄严肃穆的佛陀、慈悲大度的菩萨、虔诚恭谨的弟子,或威武雄壮的天王、孔武有力的金刚力士、轻快自如的飞天、和蔼可亲的供养人等,大都栩栩如生,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是具有鲜明风格、完全中国化的佛教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麦积山洞窟佛教壁画代表了当时石窟壁画的最高水平。可是由于这里气候潮湿,大都剥落无存,所剩无几,仅存千余平方米。现存虽然数量不多,但极为珍贵,有些壁画填补了我国绘画史上的空白。壁画绘制的形象主要是佛陀、菩萨、弟子、天王、金刚力士、比丘、供养人等,内容有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经变故事等,大量的是说法图和出行图。因其形式较为灵活,更能自由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愿望,所以壁画呈现的是民族化的绘画艺术,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作品。其中早期壁画占现存总数的一半左右,一些大型经变故事画规模宏大,技巧纯熟,是早期绘画艺术的优秀作品。其中五幅大型“薄肉塑”飞天壁画,标新立异,绘塑结合,谱写了绘画史上的新篇章。

2014年,麦积山正式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功,但保护它、研究它更为重要。

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

作者 / 胡昌珊

伏羲庙,天水人叫人宗庙。它地处天水市区西关伏羲北路,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明代宫殿式建筑群落。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元大德三年(1299年),成宗铁穆耳诣令全国各州、县修建“三皇”庙,共同祭祀。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时任秦州知州的傅鼐受河南淮阳恢复伏羲祭祀的启发,在卦台山西边的秦州城里创修了太昊宫。到弘治三年(1490年),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倡导、社会各界士绅支持,又新修门坊,并正式榜题太昊宫。至此,庙宇初具规模。

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陕西监察御史陈讲、甘肃巡按御史卢问之又主持大规模修建。史书记载,当年共建牌坊3间,大门3间,先天殿7间、太极殿5间、朝房20间,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群落,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伏羲庙的雏形。嘉靖十年(1531年),秦州知州李主持全面重修伏羲庙。当年完工之后,有白鹤飞来栖息于伏羲庙古柏之上。白鹤飞临被视为祥瑞之兆,一时传为佳话。为此,时人又在先天殿西侧修建了来鹤亭,以纳吉祥。据《重修伏羲庙记》记述,当时建筑的布局大致为:建筑群四进四院,由南向北依次是大门,题匾“与天地准”;大门前有牌坊一座,榜书“太昊宫”,牌坊台基下当街处置两牌坊,东面榜书“继天立极”,西面榜书“开物成务”。入大门就是第一院落,有仪门和第二院落相界,匾题“文祖”。如仪门为第二院落,大殿雄踞其后,榜书“先天”,大殿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一列。殿后为第三院落,有寝殿,榜书“太极”,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一列。殿后为第四院落,有见易亭,亭前有池,池上架亭,构成园林建筑。

清顺治十年(1653年),伏羲庙迎来了第三次大修。这次重修由时任秦州知州的姚时采主持。据康熙《秦州志?庙坛》记载,当时修建大门3间,仪门3间,先天殿7间、太极殿5间。志中写道:“是庙也,台殿崔嵬,栋宇宏丽,又植柏树数十株,周以崇垣。北负天靖山,南带藉水而揖南山,东约鲁谷水,西引赤峪,实为陇西胜概,天水圣域云。”激赏赞誉之词,溢于言表。同治年间,伏羲庙内的所有建筑物都改用琉璃瓦铺设。光绪三年(1877年),秦州发生了大地震,伏羲庙损坏惨重。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伏羲庙。据《重修伏羲庙记》,“重门耸矗,绰楔对峙,金碧丹艧,照耀通衢”。如今我们所能看见的伏羲庙内的古建筑,就是重修之后的遗存。

1993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决定,以伏羲庙为中心,修建较大规模的伏羲城。临街而建的伏羲庙,四进四出,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规整划一,庄严雄伟,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院内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柏,都是明代重修时栽植的。民间传说原来共有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种植的,象征着伏羲六十四卦之数。历经浩劫之后,现仅存37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明人张鹏在《太昊庙乐章?迎神曲》里描述:“来何从兮去何适,松柏穆穆兮鸟雀飞。”清朝李在《重修伏羲庙记》的碑文中写道:“夫古柏苍鲜,负山带河,称陇右胜迹。”民国时张扬名在《到西北去》一书中记载:“伏羲庙内,古柏森森,令人一入庙门即发生一种景仰无似的直觉。”

伏羲庙大门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精雕细镂。牌坊上悬清乾隆湟中观察使杨应琚所写的“开天明道”巨匾,笔力遒劲,潇洒流畅。伏羲庙正门,虽经清代局部修缮,但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格,屋顶完整无损,正脊两端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枝牡丹。无论是工艺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相当巨大。

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省级,由省政府主办。2006年,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编辑:[辛晓强]

下载地名故事(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名故事(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老地名蕴含历史故事

    天津老地名蕴含历史故事 津地名里蕴含着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例如,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有关的地名就为数不少,河西区的挂甲寺和蓟县、宝坻区一些地名的来源都和李世民有关......

    英语地名

    地名、 人名 Eiffel TowerNagara(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 Notre Dame Cathedral (法国)巴黎圣母院 Florida (美)佛罗里达州 Amazon(南美洲)亚马逊河......

    地名申请报告

    篇一:地名命名请示格式红头文件文件号 (以上若无可省) 关于要求命名“xx小区”的请示慈溪市民政局: 由我单位申报的xx小区位于xx镇(或街道),东至xx,西至xx,南至xx,北至xx,总用地面积x......

    地名谜语

    关于地名谜语 关于地名谜语1 1) 蜀。(打一国家名)【答案】:古巴2) 零存整取。(打一国家名)【答案】:加拿大3) 初见成效。(打一国家名)【答案】:刚果4) 搜......

    地名谜语

    1、 一路平安(中国城市名)旅顺 2、 风平浪静(中国城市名)宁波 、 一路平安(中国城市名) 、 风平浪静(中国城市名) 3、 日近黄昏(中国城市名)洛阳 、 日近黄昏(中国城市名) 4、 八月飘香......

    地名谜语

    地名谜语: 01、法官进羊圈。[答案:审羊(沈阳)] 02、双喜临门。[答案:重庆] 03、崭新的国土。[答案:新疆] 04、海上绿洲。[答案:青岛] 05、风平浪静。[答案:宁波] 06、黄昏。[答案:落......

    地名作文

    家乡有趣的地名 :新余有很多很多有趣的地名,不信你来看一看,有仰天岗、仙女湖、抱石公园、孔目江等。 先说说仙女湖吧,新余的仙女湖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古书《搜神记》中记述......

    地名调查报告

    地名调查报告 地名调查报告1 题目:成都的宽窄巷子内容来源:1,实地考察、拍摄;2,查看网上图片和文字资料。报告内容: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